高新區文體中心土建安裝工程墻板柱模板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1408
2024-09-04
27頁
739.76KB
1、正本高新區文體中心土建安裝工程墻板柱模板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錄一、 工程概況34、墻板、柱模板施工措施44.1墻板支撐方案44.2柱模板支撐方案7墻模板計算書12三、荷載組合14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15四、面板驗算151、強度驗算152、撓度驗算15五、小梁驗算161、強度驗算162、撓度驗算173、支座反力計算18六、主梁驗算191、強度驗算202、支座反力計算203、撓度驗算21七、對拉螺栓驗算22三、面板驗算231、強度驗算24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四等跨連續梁驗算242、撓度驗算252、四、小梁驗算251、強度驗算252、撓度驗算26五、柱箍驗算261、柱箍強度驗算272、柱箍撓度驗算27一、 工程概況高新區文體中心土建安裝工程位于xx高新區xx大道南側。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71042.32m2,為框架結構。工程建筑物包括4層體育館、6層文化館、3層健身中心及其與上述建筑物下地下室相通的1層地下室、1幢3層圖書館、1幢2層影院、3幢12層商業等輔助建筑物,本工程設計的室內地坪標高(0.000)相當于1985國家高程基準4.350m。本工程地下室部分層高為6.400m、5.400m,地下室外墻為400mm、500mm厚,地下室內墻為300mm厚。本工程柱截面尺寸規格較多,最小為3、600mm600mm,最大為1500mm*1500mm。2.編制依據1、xx高新區文體中心設計圖紙2、高新區文體中心土建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1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8、計算軟件采用:品茗安全20143.材料選擇本工程支撐體系采用483.0鋼管扣件連接。主次梁側模均用15厚木膠合板,水平結構樓面模板體系也采用15厚木膠合板模板。模板4、的支撐系統考慮采用:拼擋和楞木采用50mm100mm木方。材料鋼管模板木方參數483.0mm15mm厚50mm100mm計算取值482.6mm14mm厚45mm90mm1、鋼管宜采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A(3號)鋼,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炭素結構鋼(GB700-89)中Q235A鋼的規定。每批鋼材進場時,應有材質檢驗合格證及進場復試報告。對進場的承重桿件、連接件等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檢測報告進行復核,并對其表面觀感、重量等物理指標進行抽檢。2、對承重桿件的外觀抽檢數量不得低于搭設用量的30%,發現質量不符合標準、情況嚴重的,要進行100%的檢驗,并隨機抽取(由監理見證取樣)送5、法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3、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量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規定,對梁底扣件應進行檢查。4、在現場所使用的搭設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過程中,應使用扭力扳手測定螺栓擰緊扭力矩,且保證其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 5、本工程全部使用的鋼管扣件,均送檢測中心檢測,鋼管選用外徑48mm,壁厚3.0mm的焊接鋼管。立桿、大橫桿和斜桿的最大長度為6.5m,小橫桿長度1.5m。 6、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應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6、。7、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小于1mm。 8、扣件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避免現場所使用的扣件存在生銹現象。 9、鋼管及扣件報皮標準:鋼管彎曲、壓扁、有裂紋或嚴重銹蝕;扣件有脆裂、 變形、滑扣應報廢和禁止使用。4、墻板、柱模板施工措施4.1墻板支撐方案4.1.1施工措施墻、柱水平筋和柱箍一次綁扎到位(利用外圈模板支撐架)。內外二層之間設置S形拉筋,配置量為6600600(雙向)梅花形布置。同時應在墻板雙層鋼筋與模板之間綁扎水泥砂漿帶鉛絲的砼保護層墊塊,墊塊厚度應與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相同。外墻豎向鋼筋定位、扶正示意圖內墻豎向鋼筋定位、扶正示意圖地下室墻板模板采用15厚膠7、合板模板、板后采用50100木楞和483.0雙根鋼管,兩側模板之間的對銷螺栓采用M12500500。其支撐系統見地下室墻板模板支撐示意圖。地下室墻板模板支撐示意圖 可分離式螺栓示意圖 普通對拉螺栓示意圖(用于地下室外墻板、水箱墻板) (用于地下室內墻)4.1.2 設計計算 墻板模板支撐計算取地下室部分層高為6.40m,板厚為500mm的地下室外墻DWQ2計算。 4.2柱模板支撐方案 4.2.1施工措施柱模板支撐面板采用15厚膠合板模板,小梁采用483.0mm的鋼管,鋼管間距為150mm,柱箍采用14a號槽鋼,柱箍采用M12對拉絲桿拉結,采用雙螺帽。最低處柱箍距離樓面為200mm,柱箍間距為608、0mm。 柱模板支撐平面圖 柱模板支撐立面圖本工程所有截面尺寸的柱模板支撐均按照以上要求搭設。在柱模板搭設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柱的截面尺寸以及垂直度。 4.2.2設計計算 計算針對C-XGZ33 1500mm1500mm,層高為5400mm,計算內容詳見計算書。5、模板工程質量控制A繪制關鍵性軸線控制圖,每層復查軸線標高一次,垂直度以經緯儀檢查 控制;B繪制預留、預埋圖,在自檢基礎上進行抽查,看預留、預埋是否符合要求;C重要模板要經設計計算,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E模板抽查偏差按規范要求檢查驗收。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以下檢查工作1、檢查模板的標高、位置、構件的截面的尺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檢查模9、板的支架是否穩定,模板的固定是否牢靠。3、檢查模板的緊密程度、模板的縫隙應嵌嚴。4、檢查鋼筋、預埋件的規格、數量、安裝位置及構件接點連接焊縫是否與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相符合。5、檢查水、電、暖等設備管道的位置、數量是否準確無誤。6、模板內的垃圾、木片、刨花、鋸屑、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等雜物應清理干凈。6.混凝土澆筑1、墻板、柱不準一次澆筑到頂,應分層澆筑;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木工班組安排專人看模,密切關注模板和排架的變形情況,在排架上設置水平控制點,在混凝土澆筑時,安排專人用儀器對排架的沉降進行監護,一發現有升降過大的情況應及時匯報,并暫停澆筑混凝土及時撤離人員防止混凝土坍塌事故的發生。3、混凝10、土振搗必須密實,項目部安排施工員全程跟蹤指揮。4、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一個坡度的實際情況,在每個澆筑帶的前后各布置兩道振搗器,第一道在混凝土卸料點,主要解決上部混凝土的搗實,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腳處,確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實。振搗棒的操作,要求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搗棒上下略有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每點振搗時間一般以2030秒為宜,但還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為準。5、振搗時要防止振動模板,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管道預埋件等。隨著混凝土澆筑工作的向前推進,振搗器也相應跟上,以確保整個高度混凝土的質量。每 振搗一段,應隨即用鐵鍬攤平拍實。6、混凝土泵送施工時11、,應規定聯絡信號和配備通訊設備,以便于混凝土泵、攪拌運輸車和攪拌站與澆筑地點之間的通訊聯絡,便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7、混凝土的澆筑順序,應符合下列規定:當采用輸送管輸送混凝土時,應由遠而近澆筑。同一區域的混凝土,應按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的順序,分層連續澆筑。當不允許留施工縫時,區域之間、上下層之間的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當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先按留施工縫的規定處理。混凝土的布料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布料設備的出口離模板內側面不應小于50,且不得向模板內側面直沖布料,也不得直沖鋼筋骨架。澆筑水平結構混凝土時,不得在同一處連續布料,應12、在23m范圍內水平移動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8、澆搗要做到均勻對稱,防止產生不均勻推力,影響支撐體系穩定7、模板的拆除1、拆模工作必須由項目工程師根據施工圖要求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施工條件、結構形式,考慮新澆混凝土的齡期、強度、懸挑構件滿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的條件等,下達拆模通知書后,方可進行,任何其他人員不得擅自拆模。在上層樓面混凝土未澆灌前,下層樓面肋形梁板的模板支撐不得拆除。2、嚴格遵照執行現行施工規范的要求,即混凝土構件拆模必須符合下例條件:混凝土構件拆模條件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13、3、不承重的模板應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損壞時,方可拆除。8、后澆帶的處理1、墻板后澆帶的模板排架支撐必須在整體模板排架搭設前進行搭設。2、墻板后澆帶的模板排架支撐體系相對獨立與整體排架相連接的部分采用對接扣件,使整體排架的拆除對后澆帶的模板支撐排架體系無影響。3、后澆帶排架搭設完成后,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成并達到拆模要求后方可拆除。9、安全保障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安全帶。2、木工支模上排架不準穿硬底鞋,雨天不準上二排以上排架。3、夜間作業必須充足照明,不得酒后作業。4、各部位支撐應嚴格按照方案實施,不得隨意改變支撐體系與加固體系。5、作業人員在高處作業時必須合理使14、用“三寶”,作業臨邊一定要掛好安全帶。6、所有釘錘、鋸刀、斧頭和扳手等工具使用前均要檢查是否牢固,避免脫柄、掉頭,并應放在工具袋內,不許插在腰上或夾在腋下,以防墜落傷人。7、作業前以應對鋼管、扣件、多層板、竹夾板、木方等材料進行認真挑選檢查,對銹蝕鋼管、斷裂木方嚴禁使用。8、支模的支撐、立桿應加設墊木,基層是土方的必須夯實。模板支撐高度在4m以內時,必須加水平撐,并將支撐之間搭牢,如超過4m的水平撐處還必須另加剪力撐及掃地桿。9、凡在4m以上高出支模時,必須搭設臨時跳板,支模應按順序進行。模板及支撐體系在沒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板等釘牢。15、10、支模過程中有人員交叉作業時要相互照顧配合,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擲材料和雜物。11、 園盤鋸應由專人操作,持證上崗。使用前檢查電源開關、鋸片的牢固性,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猛拉猛推,下班切斷電源,周邊嚴禁吸煙,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經常清理廢料及木屑。10、計算書墻模板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砼墻特性地下室DWQ1砼墻厚度(mm)600砼墻高度(mm)6400砼墻長度(mm)8400 16、二、支撐構造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小梁間距l(mm)200主梁最大懸挑長度D(mm)150對拉螺栓水平間距s(mm)500主梁固定方式對拉螺栓主梁和支撐構造支撐序號主梁上支撐點距墻底距離hi(mm)第1道100第2道600第3道1100第4道1600第5道2100第6道2600第7道3100第8道3600第9道4100第10道4600第11道5100第12道5600第13道6100 簡圖如下: 墻模板(支撐不等間距)剖面圖墻模板(支撐不等間距)正立面圖 三、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17、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5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6.4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51/2,246.4min38.403,153.638.403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有效壓頭高度hG4k/c38.4/241.6m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 Smax0.9max1.2G4k+1.4Q3k,1.35 G4k+1.40.7Q3k0.9max1.238.400+1.42.000,1.18、3538.400+1.40.72.00048.42kN/m2 Smin0.91.4 Q3k0.91.42.0002.52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 SmaxG4k38.400kN/m2 Smin0kN/m2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4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37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584 根據規范JGJ162,面板驗算按簡支梁。梁截面寬度取單位寬度即b1000mm Wbh2/61000142/632667mm3,Ibh3/121000143/12=228667mm4 考慮到工程實際和驗算簡便,不考慮有效壓頭高度對面板的影響。 1、強度驗算19、 qbSmax1.048.4248.42kN/m 驗算簡圖 Mmaxql2/8=48.420.2002/8=0.24kNm Mmax/W0.24106/32667=7.41N/mm2f=37 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max1.038.4038.40kN/m 驗算簡圖 撓度驗算,max5ql4/(384EI)=538.402004/(38410584228667)=0.33mm=l/250=200/250=0.80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鋼管小梁材料規格482.6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小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小梁截面抵抗矩W(c20、m3)3.99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9.59小梁合并根數n1小梁受力不均勻系數1 1、強度驗算 qlSmax1.0000.20048.4209.68kN/m qminlSmin1.0000.2002.5200.50kN/m 驗算簡圖 彎矩圖 Mmax0.24kNm Mmax/W0.24106/3990=60.86N/mm2f=205.00 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maxlSmax1.0000.20038.407.68kN/m qminlSmin1.0000.20000kN/m 驗算簡圖 變形圖 max0.14mm=l/250=500/250=2.0mm 滿足要求! 3、支座21、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剪力圖 R1=3.00 /=3.00/1.000=3.00kN R2=5.34 /=5.34/1.000=5.34kN R3=4.71 /=4.71/1.000=4.71kN R4=4.88 /=4.88/1.000=4.88kN R5=4.83 /=4.83/1.000=4.83kN R6=4.84 /=4.84/1.000=4.84kN R7=4.84 /=4.84/1.000=4.84kN R8=4.85 /=4.85/1.000=4.85kN R9=4.82 /=4.82/1.000=4.82kN R10=4.92 /=4.92/1.000=4.92kN R22、11=4.26 /=4.26/1.000=4.26kN R12=2.51 /=2.51/1.000=2.51kN R13=1.09 /=1.09/1.000=1.0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剪力圖 R1 = 2.38 / = 2.38/1.000 = 2.38 kN R2 = 4.23 / = 4.23/1.000 = 4.23 kN R3 = 3.74 / = 3.74/1.000 = 3.74 kN R4 = 3.87 / = 3.87/1.000 = 3.87 kN R5 = 3.83 / = 3.83/1.000 = 3.83 kN R6 = 3.84 / = 3.84/1.000 =23、 3.84 kN R7 = 3.84 / = 3.84/1.000 = 3.84 kN R8 = 3.85 / = 3.85/1.000 = 3.85 kN R9 = 3.82 / = 3.82/1.000 = 3.82 kN R10 = 3.91 / = 3.91/1.000 = 3.91 kN R11 = 3.35 / = 3.35/1.000 = 3.35 kN R12 = 1.92 / = 1.92/1.000 = 1.92 kN R13 = 0.65 / = 0.65/1.000 = 0.65 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482.6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24、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3.99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9.59主梁合并根數n2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0.5主梁計算方式三等跨梁 由上節小梁驗算的支座反力計算知,主梁取小梁對其反力最大的那道驗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3.001,5.335,4.71,4.877,4.832,4.845,4.84,4.848,4.821,4.921,4.264,2.509,1.0890.55.335=2.668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2.38,4.231,3.735,3.868,3.832,3.842,3.838,3.845,3.822,25、3.909,3.348,1.921,0.6530.54.231=2.116kN。 1、強度驗算 驗算簡圖 彎矩圖 Mmax0.40kNm Mmax/W0.40106/3990=100.30N/mm2f205 N/mm2 滿足要求! 2、支座反力計算 剪力圖 第1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1)7.82/=7.82/0.5=15.63kN 計算方法同上,可依次知: 第2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2)13.90/=13.90/0.5=27.80kN 第3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3)12.27/=12.27/0.5=24.54kN 第4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4)12.7126、/=12.71/0.5=25.41kN 第5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5)12.59/=12.59/0.5=25.18kN 第6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6)12.62/=12.62/0.5=25.24kN 第7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7)12.61/=12.61/0.5=25.22kN 第8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8)12.63/=12.63/0.5=25.26kN 第9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9)12.56/=12.56/0.5=25.12kN 第10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10)12.82/=12.82/0.5=25.64kN 第11道支撐所受27、主梁最大反力Rmax(11)11.11/=11.11/0.5=22.22kN 第12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12)6.54/=6.54/0.5=13.07kN 第13道支撐所受主梁最大反力Rmax(13)2.84/=2.84/0.5=5.67kN 3、撓度驗算 驗算簡圖 變形圖 max0.22mm=l/250=500/250=2.0mm 滿足要求! 七、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計算依據最不利荷載傳遞方式對拉螺栓類型M12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50 同主梁驗算過程,可知對拉螺栓受力: N27.795kNNtb150kN 滿足要求!柱模板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28、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柱名稱A樓3層KL11新澆混凝土柱長邊邊長(mm)1500新澆混凝土柱的計算高度(mm)5800新澆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15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5.8新29、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5.8min29.868,139.229.868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5.8min29.87,139.229.87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30、644,42.2840.942.28438.05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t(mm)14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面板彈性模量E(N/mm2)9350柱長邊小梁根數10柱短邊小梁根數10柱箍間距l1(mm)600模板設計平面圖 1、強度驗算 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四等跨連續梁驗算 靜載線荷載q10.91.35bG4k0.91.350.629.8721.775kN/m 活載線荷載q20.91.40.7bQ3k0.91.40.70.621.058kN/m Mmax-0.107q1l2-0.12131、q2l2-0.10721.7750.1672-0.1211.0580.1672-0.068kNm Mmax/W0.068106/(1/6600142)3.484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作用線荷載qbS正0.629.8717.922kN/m 0.632ql4/(100EI)0.63217.922166.6674/(1009350(1/12600143)0.068mml/400166.667/4000.417mm 滿足要求! 四、小梁驗算小梁類型鋼管小梁材質規格(mm)482.6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9.59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3.99小梁抗彎強度設計32、值f(N/mm2)205小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最低處柱箍離樓面距離(mm)200 1、強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承0.16738.0566.343 kN/m 小梁彎矩圖(kNm) Mmax0.207kNm Mmax/W0.207106/(3.99103)51.95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正0.16729.874.978 kN/m 面板變形圖(mm) 0.127mm1.5mm 滿足要求! 五、柱箍驗算柱箍類型槽鋼柱箍材質規格14a號槽鋼柱箍截面慣性矩I(cm4)563.7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80.5柱箍抗彎強度33、設計值f(N/mm2)205柱箍彈性模量E(N/mm2)206000模板設計立面圖 1、柱箍強度驗算 qS承l138.0560.622.834kN/m N0.5ql30.522.8341.52817.445kN Mql22/822.8341.5282/86.664kNm N/An+M/Wn17.445103/1851+6.664106/(80.5103)92.20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驗算 qS正l129.870.617.922kN/m 5ql24/(384EI)517.92215284/(384206000563.7104)1.095mml2/4003.82mm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