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廠土建及安裝工程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2143
2024-09-04
27頁
439.07KB
1、編號:SJHN.JZY-XX凈水廠土建及安裝工程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1、工程概況31.1、工程簡介:31.2、項目概況:32、設計方案編制依據(jù)42.1編制依據(jù):42.2、設計的基本要求:43、外架腳手架搭設設計及計算53.1、腳手架設計及材料要求:53.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計算書53.2.1、落地式扣件式鋼管雙排腳手架驗算54、大橫桿抗彎強度驗算:受力按三跨連續(xù)梁計值(圖-8)73.2.1.4、驗算扣件的抗滑承載力83.2.1.5、穩(wěn)定性計算83.2.12、.6、腳手架搭設高度驗算:103.2.1.7、連墻件驗算:113.2.1.8、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123.2.1.9、腳手架搭設高度抗風壓驗算123.3、卸料平臺設計133.3.3.4、平臺上的防護欄桿不任意拆除。153.4、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154、外架搭設方案224.1、施工準備224.2、搭設224.2.1、桿件搭設:225、腳手架安全管理245.8、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以下桿件;246、腳手架的質量檢驗要求246.2、腳手板質量檢驗要求256.3、構配件的允許偏差257、腳手架的拆除277.1、腳手架拆除注意事項:271、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工程名稱:xx縣凈水廠工程工程地點:3、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限公司施工單位:團有限公司1.2、項目概況: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框架結構設計概況:xx縣凈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6.0萬噸/日。本工程涉及到凈水廠廠區(qū)內的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濾池及反沖洗泵房、清水池、機修間及倉庫、加礬加氯間、排水排泥池、機修間及倉庫、綜合樓、食堂、門衛(wèi)、圍墻及廠區(qū)道路、綠化等工程的所有土建工程及管線、工藝、供配電及自控等的安裝工程。主要構(建)筑物如下表的內容: 構(建)筑物名稱單位數(shù)量備注進水調節(jié)池座1長7M,寬4M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座11座2組;高度3.9mV型濾池及反沖洗泵房座11座2組,泵房1層,池高4m, 上層層高4.1m,泵房檐口高度74、m,坡屋頂高度9.2m機修間及倉庫棟11層,層高4.2m清水池座11座2組, 高度4.25m加礬加氯間棟11層, 層高6.5m,坡屋頂高度8.5m排水排泥池座1高度5.95m綜合樓棟13層,第一層層高4.2M,第二、三層層高3.6M,食堂棟11層,層高3.6M門衛(wèi)棟11層,層高3.3M本工程外架最高的建(構)筑物為共3層的綜合樓,其檐口高度為11.4m,坡屋頂高度13.4m。 本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工程等級為一級,耐火等級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一級,結構形式為現(xiàn)澆鋼筋砼框剪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2、設計方案編制依據(jù)2.1編制依據(jù):本方案設計編制依據(jù)建筑施工扣件5、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下簡稱規(guī)范。有關數(shù)據(jù),計算方法參考主編的建筑腳手架實用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中第十章,以下簡稱手冊。2.2、設計的基本要求:本施工方案是針對本工程結構特點而設計,因本工程外架最高的建(構)筑物為共3層的綜合樓,其檐口高度為11.4m,本工程的建(構)筑物外架全部采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本外架是為施工操作提供高處作業(yè)條件的結構作業(yè)腳手架(砌筑腳手架),同時作為后期裝飾施工所用裝飾腳手架。其采用483.5鋼管搭設的扣件式全封閉雙排腳手架。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能安全可靠的承受和傳遞各種荷載,其組成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2.2.1、腳手架是由立桿、縱向水平桿共6、同組成的“空間框架結構”,即在腳手架的中心點處必須同時設置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2.2.2、桿件螺桿擰緊力矩應在40N.m60N.m之間 ,以保證“空間框架結構”的節(jié)點具有足夠的剛性和傳遞荷載的能力2.2.3、在腳手架和建筑物之間,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足夠數(shù)量、分布均勻的連墻件,以便在腳手架的側向(垂直于建筑物墻方向)提供約束,防止腳手架橫向失穩(wěn)或傾覆,并可靠地傳遞同荷載;2.2.4、腳手架立桿的地基基礎必須堅實,應具有足夠承載能力,并防止不均勻沉降或過大的沉降;本工程的外架大都在地下室頂板上,地下室外架落在回填土上,為防止不均勻沉降或過大的沉降,平整夯實后澆筑100厚C15素砼1500寬,表7、面抹平壓光。2.2.5、設置縱向支撐(剪刀撐)及橫向支撐,以使腳手架具有足夠的縱向和橫向整體剛度。2.2.6、外架鋼管搭設前必須刷一遍黃色的防銹漆,剪刀撐刷一遍黑白相間的防銹漆。2.2.7、安全網(wǎng)采用塑料繩綁在鋼管上,每個孔都要綁扎牢固并拉平拉直,陰角處采用2-3cm寬的木模板邊料綁成直角。2.2.8、立桿必須上下對直,每3層扎好20cm寬分層彩帶。2.2.9、大橫桿一頭出立桿的距離一致,另一頭出立桿的距離確保在20-30cm以內。2.2.10、內立桿離外墻距離30cm,小橫桿離外墻邊距離15cm,小橫桿離外立桿離距離10-15cm。2.2.11、施工電梯(施工井架)、卸料平臺部位必須按照施工8、平面布置圖和方案要求事先預留位置,以便以后搭拆方便,不需改動架體。3、外架腳手架搭設設計及計算3.1、腳手架設計及材料要求:本工程外架構造尺寸是:立桿橫距0.9m、縱距1.5m、步距1.8。連墻件與結構樓面水平拉桿4.5m、垂直拉桿3.6m(每層樓拉一道),架體外側用密目安全立網(wǎng)封閉,密目安全網(wǎng)質量符合國家安全標準(耐貫穿性能5公斤,耐沖擊性能100公斤),腳手板鋪設:第一步架滿鋪,以上每層作業(yè)滿鋪,續(xù)層向上轉移,已施工過的主體樓層每隔2層滿鋪一層水平網(wǎng)。底層挑架增加一道安全平網(wǎng),把縫隙全部封閉嚴實。連墻桿用短鋼管按二步三跨進行搭設(如框架間距大于5.4m),則在框架中間梁上設一個剛性預埋點作9、為連墻固結點。在主體結構上預埋48鋼管用扣件把外架外側主桿連接扣緊。3.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計算書3.2.1、落地式扣件式鋼管雙排腳手架驗算3.2.1.1、垂直荷載的傳遞路線:施工動、靜荷重腳手板小橫桿大橫桿立桿墊木基礎(地面)3.2.1.2、基本數(shù)據(jù)本工程外腳手架從室外地面開始搭設至3層,總高度11.4+2=13.4m。立桿橫距1.05m,縱距為1.5m,小橫桿間距0.75m,腳手架步距1.8m,內立桿距建筑外墻皮距離a=0.38m,鋪設竹串排腳手板3層,腳手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布置,其豎向間距2h=3.60m,水平向間距3la=4.5m,同時施工作業(yè)層n1=1層,施工荷載為2KN/m,采用10、483.5mmQ235鋼管,計算依據(jù)簡明施工計算手冊。.3、小橫桿抗彎強度驗算:小橫桿受力按簡支梁計算。(圖-7) 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標準值:Q1 (QK+GK)C (20.35)0.75 1.76 KN.m 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設計值:Q 1.2MGK+1.4MQK =1.2(GKC+gK)+1.4QKC =1.2(0.350.75+0.0384)+1.41.220.75 =0.36+2.52 =2.88 KN.m 作用橫向水平桿最大彎矩:Mmax=式中:GK竹、木腳手架GK0.35 KN/C小橫桿間距0.75mgK鋼管單位長度自重,483.5鋼管時gK=3.84kg/mKQ施工生活荷載不11、均勻分布系數(shù),KQ=1.2QK施工荷載標準值2KN/ 抗彎強度驗算= =78.74 N/mm2=205N/mm2小橫桿管抗彎滿足要求。式中:W 截面模量,483.5鋼管時W5.082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205N/mm2 撓度驗算: 小橫管撓度滿足要求。式中:E鋼管彈性模量。2.06105N/mm2I鋼管截面慣性矩,483.5鋼管時I12.194。小橫桿跨度1.05m。4、大橫桿抗彎強度驗算:受力按三跨連續(xù)梁計值(圖-8)由小橫桿傳給大橫桿的集中力設計值: KN式中:Q小橫桿上的均布力b立桿橫距小橫桿懸挑長度,取0.25m。 大橫桿所受彎矩: Mmax0.175F 0.1752.31.5 0.612、04KNm 0.604106Nmm式中:大橫桿跨度1.5m。 大橫桿抗彎強度驗算: 大橫桿撓度驗算: = = =10 mm大橫桿撓度滿足要求。3.2.1.4、驗算扣件的抗滑承載力 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查表得RC8KN 縱向大橫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縱向力設計值: R2.14F2.152.34.95KNRC8KN 滿足要求。3.2.1.5、穩(wěn)定性計算(步距1.8m,縱距1.5m,橫距1.05m時,從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查表)腳手架自重生產的軸力,高為一個步距寬為一個縱距的腳手架,自重可由表7-4查得NGK10.472 KN;腳手架附件及物品重產生軸力,一個縱距腳手架的附件及物品重,可由表13、7-5查得;NGK22.95KN個縱距內的腳手架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力,可由表7-6查得NQK4.2 KN;腳手架步距數(shù)n121步;腳手架內、外排立桿的毛截面積之和A=2A12489978mm2;壓桿的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由1.05m,H1=3.6m按換算長細比 壓桿的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由1.05m,H1=3.6m按換算長細比 由、H1查表再由查表得;KA內外排為單管時KA0.85KH外架高度由21.625m時,KH = 注:本工程腳手架搭設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桿縱距、立桿橫距和連墻桿間距時,只計算底層立桿段即可。 不考慮風荷載時,計算的穩(wěn)定性:式中N為壓桿的軸心壓力,按下式計算: 考慮風荷載時,14、計算立桿穩(wěn)定性:滿足腳手架整體性穩(wěn)定性要求。式中:N1不考慮風載時由N計算的內排或外排計算截面的軸心壓力;立桿縱距風荷載標準值: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下表選用1.24離地面高(m)510152030405060地面粗糙度B0.801.001.141.251.421.561.671.77C0.540.710.840.941.111.241.361.46注:B類指中、小城鎮(zhèn)和大城市郊區(qū);C類指城市市區(qū)。風荷載體形系數(shù),一般方形及多邊形建筑取0.8。 基本風壓0.35,當為高層建筑時1.10.35。 腳手架單桿穩(wěn)定性核算式中:N1不考慮風載時由N計算的內排或外排計算截面的軸心壓力;按查表附表4得的穩(wěn)定系15、數(shù):0.489腳手架底步或門洞處的步距;A1、內排或外排立桿毛截面積或回黑心半徑;操作處水平桿對立桿偏心傳力產生的附加應力,當施工荷載時,取;時,取,非施工層的0;腳手架單桿穩(wěn)定性滿足要求。3.2.1.6、腳手架搭設高度驗算: 允許搭設最大高度按下式計算:H腳手架高度Hmax腳手架最大搭設高度步距當按上式計算的腳手架搭設H等于或大于25m時,可按下式調整且不超過50m:=47.9m12.4m故腳手架搭設高度滿足要求。3.2.1.7、連墻件驗算:本為密目式安全立網(wǎng)封閉雙排腳手架連墻件計算,立桿橫距1.05m,連墻件采用483.5鋼管,其擋風系數(shù)0.868用直角扣件分別與腳手架立桿和建筑物連接,腳16、手架高度23.5m,連墻件置布2步3跨,地面粗糙類別屬C類,基本風壓0.35KN/mm2 腳手架上水平風荷載標準值式中:=1.3=1.13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扣件連接抗滑承載力驗算 一個直角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RC=8 KN 不滿足要求采用雙扣件 可滿足要求 連墻件穩(wěn)定驗算 滿足要求 3.2.1.8、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地基采用素土回填壓實,面用C15素砼通長澆灌,寬1.5m,厚0.1m作腳手架立桿墊板。(1)立桿段軸力設計值組合風荷載:式中:查規(guī)范表A-1 gk0.1248KN/m2(2)計算基礎底面積墊板為通長100mm厚砼板A=0.71.5=1.05m2(3)確定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回填17、素土壓實承載力標準值地基承載力標準值,按建筑地基礎設計規(guī)范(GBJ7)附錄五規(guī)定素填土經(jīng)夯實后取135KPa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回填土取0.4得=0.4135KPa=54 KN/m2(4)立桿基礎面的平均壓力:滿足要求。3.2.1.9、腳手架搭設高度抗風壓驗算 不組合風荷載作用Hs1=(Af-(1.2NG2k+1.4NQ1k)H/(1.2NG1k)=(0.39642420510-3-(1.26.3+1.45.08)38.1/(1.26.18)=101.41m 組合風荷載作用 Hs2=(Af-(1.2NG2k+0.91.4(NQ1k+Mwk A/W)H/(1.2NG1k)=(Af-(1.2NG218、k+0.91.4NQ1k+Mw A/W)H/(1.2NG1k)=(0.39642420510-3-(1.26.3+0.91.45.08+0.0610000.396424/4490)38.1/(1.26.18)=103.21m Hs=103.21mH=13.4m 滿足要求!3.3、卸料平臺設計3.3.1、卸料平臺的材質要求及制作方法3.3.1.1、主梁槽鋼采用16b號工字鋼水平,次梁采用16號槽鋼槽口水平。鋼材強度等級不低于Q235,其質量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T 700)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的規(guī)定。3.3.1.2、腳手板、腳手片采用符合有關要求。3.3.1.3、預19、埋螺栓的直徑為20.0 mm。3.3.1.4、拉結鋼絲繩采用63720。3.3.1.5、外側設置48雙道防護欄桿及密目式安全網(wǎng),50厚竹腳手板。3.3.1.6、制作方法:平臺尺寸為2.56米,挑出5. 8米。主梁采用16b號工字鋼二道,長度為6 米,間隔2.5米。次梁采用16號槽鋼三道,長度為2.5米,間隔0.9米。按要求連接,成網(wǎng)格裝。與建筑物框架預埋鐵焊接再用M20螺栓連接。(詳見附圖)3.3.2、卸料平臺的吊裝要求 卸料平臺加工制座完畢經(jīng)過驗收合格后吊裝。吊裝時,先掛好四角的吊鉤,傳發(fā)初次信號,稍稍提升平臺,放松斜拉鋼絲繩后,正式吊裝。吊鉤的四條引繩等長,保證平臺在起吊過程中的平穩(wěn)。吊裝20、至預定位置后,先將平臺工字鋼與預埋件固定后,再將鋼絲繩固定,緊固螺母及鋼絲繩卡子,完畢后松塔吊吊鉤,卸料平臺安裝完畢后經(jīng)驗收合格后再使用。按照要求每提升一次驗收一次。具體構造要求如下:3.3.2.1、懸挑式卸料平臺按現(xiàn)行的相應規(guī)范進行設計,其結構構造防止左右晃動。3.3.2.2、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位于建筑物上,不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3.3.2.3、斜拉桿或鋼絲繩,構造上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靠近建筑一側的一道為安全儲備,另外一道作受力計算。3.3.2.4、設置四個經(jīng)過驗算的吊環(huán),吊運平臺時使用卡環(huán),使吊鉤不直接鉤掛吊環(huán),吊環(huán)用甲類3號沸騰鋼制作。3.3.2.5、懸挑式21、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于不少于三個,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懸挑式卸料平臺外口略高于內口。3.3.2.6、臺面鋪腳手板。3.3.2.7、懸挑式卸料平臺左右兩側裝固定的防護欄桿。3.3.2.8、懸挑式卸料平臺吊裝,待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后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經(jīng)過檢查驗收后,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3.3.2.9、懸挑式卸料平臺使用時,有專人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鋼絲繩有銹蝕損壞的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3.3.2.10、卸料平臺上顯著地標明容許荷載值。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不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配備專人加以監(jiān)督。3.3.3、搭設安全技22、術措施3.3.3.1、搭設時用起重機械吊裝到相應位置后,將平臺與建筑物連接牢固保證不滑動,將鋼絲繩與平臺連接平穩(wěn)后再撤出其中機械。3.3.3.2、平臺每天使用前對平臺的鋼絲繩,吊環(huán)輔設的腳手板等進行全面的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3.3.3.3、平臺上裝料不超過荷載并限載1噸,不超長超過平臺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超過防護欄桿。3.3.3.4、平臺上的防護欄桿不任意拆除。3.3.3.5、起吊時設專人指揮,扶平穩(wěn)不碰撞平臺,不允許其他人員在平臺上逗留。3.3.3.6、放物料時必須按規(guī)格品種堆放整齊,長短分開,不混吊,不允許在平臺上組裝和清理模板。3.3.3.7、不允許從上一層向下一層平臺上23、亂拋物料。3.3.3.8、夜間施工平臺上保持足夠的照明。3.4、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3.4.1、參數(shù)信息:1)荷載參數(shù)腳手板類別:木腳手板,腳手板自重(kN/m2):0.35;欄桿、擋板類別: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欄桿、擋板腳手板自重(kN/m2):0.11;施工人員等活荷載(kN/m2):2.00,最大堆放材料荷載(kN):4.00。2)懸挑參數(shù)內側鋼繩與墻的距離(m):2.50,外側鋼繩與內側鋼繩之間的距離(m):2.00;上部拉繩點與懸挑梁墻支點的距離(m):3.75;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K:8.00,懸挑梁與墻的接點按 鉸支 24、計算;預埋件的直徑(mm):20.00mm。3)水平支撐梁主梁材料類型及型號:14b號槽鋼槽口水平 ;次梁材料類型及型號:10號槽鋼槽口水平;次梁水平間距l(xiāng)d(m):0.90,建筑物與次梁的最大允許距離le(m):0.20。4)卸料平臺參數(shù)水平鋼梁(主梁)的懸挑長度(m):5.50,水平鋼梁(主梁)的錨固長度(m):0.50;平臺計算寬度(m):1.50。3.4.2、次梁的驗算:次梁選擇 16號槽鋼槽口水平 ,間距0.9m,其截面特性為:面積 A=12.74cm2;慣性距 Ix=198.3cm4;轉動慣量 Wx=39.7cm3;回轉半徑 ix=3.95cm;截面尺寸:b=48mm,h=100m25、m,t=8.5mm。1)荷載計算(1)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kN/m2; Q1 = 0.35 0.90= 0.32kN/m;(2)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載為4.00kN,轉化為線荷載: Q2 = 4.00/ 5.50/ 1.50 0.90= 0.44kN/m;(3)槽鋼自重荷載 Q3= 0.10kN/m;經(jīng)計算得到 靜荷載設計值 q = 1.2(Q1+Q2+Q3) = 1.2(0.32+0.44+0.10) = 1.02kN;經(jīng)計算得到 活荷載設計值 P = 1.4 2.00 0.90 1.50= 3.78kN。2)內力驗算內力按照集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26、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jīng)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1.021.502/8+3.781.50/4=1.70kN.m。 3)抗彎強度驗算次梁應力: 其中 x - 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1.05; f - 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 N/mm2;次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70103/(1.0539.70)=40.88 N/mm2;次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40.882 N/mm2 小于 次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4)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 其中,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按照下式計算: 經(jīng)過計算得到 b=527、708.5048.00235/(1.50100.00235.0)=1.55;由于 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調整: 得到 b=0.888;次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驗算 =1.70103/(0.88839.700)=48.33 N/mm2;次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驗算 =48.334 N/mm2 小于 次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3.4.3、主梁的驗算: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和一般做法,卸料平臺的內鋼繩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力的計算。主梁選擇 16b號工字鋼槽口水平 ,其截面特性為: 面積 A=21.31cm2;慣性距 Ix=609.4cm4;轉動慣量 Wx=87.1cm3;回轉半徑 i28、x=5.35cm;截面尺寸,b=60mm,h=140mm,t=9.5mm;1)荷載驗算(1)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1kN/m; Q1 = 0.11kN/m;(2)槽鋼自重荷載 Q2=0.16kN/m 靜荷載設計值 q = 1.2(Q1+Q2) = 1.2(0.11+0.16) = 0.33kN/m; 次梁傳遞的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 P = (1.021.50+3.78)/2=2.65kN; 2)內力驗算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臺水平鋼梁計算簡圖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變29、形圖(mm) 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xù)梁計算,由矩陣位移法,得到: R1 = 12.666 kN; R2 = 7.723 kN; 最大支座反力為 Rmax=12.666 kN;最大彎矩 Mmax=6.913 kN.m;最大撓度 V=10.687 mm。3)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x - 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1.05; f -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 N/mm2;主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6.91106/1.05/87100.0+1.52104/2131.000=82.718 N/mm2;主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2.718 N/mm2 小于 主梁槽30、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0 N/mm2,滿足要求!4)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 其中 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按照下式計算: b=5709.560.0235/(5500.0140.0235.0)=0.422;主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驗算 = 6.91106/(0.42287100.00)=188.09 N/mm2;主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驗算 = 188.09 N/mm2 小于 f=205.00,滿足要求!3.4.4、鋼絲拉繩的內力驗算: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RCi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RCi = RUisini其中 RCi - 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kN); RUi - 拉鋼31、繩的軸力(kN); i - 拉鋼繩的軸力與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的夾角; sini = Sin (ArcTan (3.75/(2+2.5) = 0.64;根據(jù)以上公式計算得到外鋼繩的拉力為:RUi = RCi / sini;RU1 = 12.666 / 0.64 = 19.79 kN;3.4.5、鋼絲拉繩的強度驗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取最大值進行驗算,為19.79kN;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計算公式: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近似取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32、數(shù),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shù)。計算中Fg取19.786kN,=0.82,K=8,得到:d=19.6mm。鋼絲繩最小直徑必須大于20mm才能滿足要求!3.4.6、鋼絲拉繩拉環(huán)的強度驗算:取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最大值RU進行計算作為拉環(huán)的拉力N為:N=RU=19785.632N。拉環(huán)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為拉環(huán)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所述在物件的自重標準值作用下,每個拉環(huán)按2個截面計算的。拉環(huán)的應力不應大于50N/mm2,故拉環(huán)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50.0N/mm2;所需要的拉環(huán)最小直徑 D=19785.33、64/(3.14250.002)1/2=22.4mm。已知:外懸臂L=3250,間距5米,鋼管483.5,A=489mW=5000mm3,E=206103/mI=12.19104mm4 1=420 2=590。(1) 荷載計算,設總重量為15000N p2 p1 q=15000/53.25=923n/ H 570 420 1200荷載的分布偏于外側,單位面積上集中荷載為 1800P=92353.25/2=7499.38n 2 1 N1=P/sin1=7499.38/sin42.=11207.65N N2 N2=P/ sin2=7499.38/ sin59.=8749.03N N1H=P(1/t34、g1 +1/tg 2)=7499.38(1/0.9+1/1.664)=12839.5N截面強度驗算:(1)水平管強度驗算:按建筑施工計算手冊248頁附表2-10按二跨度跨度支梁計算:200/1250=1.6查表得:K活=0.229M=k.qL12=0.2992322=84547=1103.910Nmm=H/A+M/YW=12839.5N/489+84547/1.155000=26.26+19.198=40.96 N/mm2fm=204N/mm2(2)斜桿強度驗算(按N1驗算)外徑d= 48mm內徑d= 41mm =0.25(D 2+ d 2) 1/2 =0.25(48+41)=15.78mmL35、0=(L12+h2)1/2=1.48m=1480=L0/I=1480/15.78=93.79 查得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得=0.668=N1/A=11207.65/0.668489=34.31N/mfm=204N/m滿足要求 4、外架搭設方案4.1、施工準備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逐級對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按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構配件不得使用,檢查合格后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wěn),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應清除地面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4.2、搭設4.2.1、桿件搭設:搭設順序:放置縱向掃地桿 自角部起依次向兩邊豎立底(第1根)立桿,底端與36、縱向掃地桿扣接固定后,裝設橫向掃地桿,并于也立桿固定,(固定立桿底端前,應吊線確保立桿垂直),每邊豎起34根立桿后,隨即裝設第一步縱向平桿(與立桿扣接固定)和橫向平桿(小橫桿,靠近立桿并與縱向平桿扣接固定)校正立桿垂直和平桿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0NM力矩擰緊扣件螺栓,形成構架的起始段按照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檢查一遍構架的質量和地基情況,確保設計要求和構架質量設置連墻件(或加拋撐)按第一步架的作業(yè)程序和要求搭第二步、第三步隨搭設進程及時裝設連墻件和剪刀撐裝設作業(yè)層間橫桿(在構架橫向平桿之間加設的,用于縮小鋪板支承跨度的橫桿),鋪設腳手板和裝設作37、業(yè)層欄桿,擋腳板或圍護、封閉措施。、卸料臺搭設.1、卸料臺在二層以上的窗位置設置,臺面擱置在樓板平上,結構尺寸為寬5米,懸挑出長度3.25米,采用483.5鋼管斜撐式搭設. 撐架由橫桿、水平拉桿和外斜桿及內斜桿構成,并與結構固定(具體搭設方法詳見附圖).2、卸料平臺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錯開設置,以避免上面的卸料平臺阻礙向下層卸料平臺運物品材料。.3、卸料臺的三面均設置防護欄桿,當需要吊運長度超過卸料平臺長的材料時,其端部護欄可做成格柵門,需要時打開,因受料要求不能設置護欄時,其入料洞口應設置格柵門,人員上卸料平臺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4、在使用期間就加強檢查,確保使用安全,注意事項:38、嚴禁48和51鋼管及相應扣件混用。、底立桿應按立桿接長要求選擇不同長度的鋼管交錯設置,至少應有適合的兩種不同長度的鋼管作立桿。、在設置第一排連墻件前,應約每隔6米設一道拋撐,以確保架子穩(wěn)定。、一定要采取先搭設起始段而后向前延伸的方式,當兩組作業(yè)時,可分別從從相對角開始搭設。、連墻件和剪刀撐應及時設置,不得滯后超過2步。、桿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長度不得小于100mm。、在頂排連墻件之上的架高(以縱向平桿計)不得多于3步,否則應每隔6跨加設一道撐拉措施。、剪刀撐的斜桿與基本構架結構桿件之間至少有3道連接,其中斜桿的對接或搭接接頭部位至少有1道連接。、周邊腳手架的縱向平桿必須在角部交圈并與立桿連接39、固定。 、腳手板應滿鋪、鋪穩(wěn),靠墻一側離墻面不應大于150mm;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架,應與橫向水平桿可可靠連接,以防止滑移;欄桿的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桿的內側,上欄桿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人行樓梯設置方案人行樓梯只作為施工人員上下通道使用, 不作為材料運輸?shù)耐ǖ馈2捎弥中托钡溃涮げ礁邽?.3m,樓梯寬度同外架寬,高度同樓層高度一致,設有1.2m高的扶手,外圍設有安全網(wǎng)。、洞口處設置方案 洞口處增設的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優(yōu)先固定在與之間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的伸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中心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洞口兩側增設的橫向支撐應伸出增設的斜桿端部;增設的短斜40、桿端部應增設一個安全扣。5、腳手架安全管理5.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jīng)過考核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應定期培訓考核,進行身體檢查,持證上崗。5.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等。5.3、搭設架子的構配件質量要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5.4、腳手架搭設完后應及時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5、操作層上施工荷載應嚴格控制,不得超過設計要求,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5.6、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天應停止施工,雨天后上架應穿防滑鞋。5.7、腳手架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腳手架檢查后方可使用:A、 在六級大風和大雨41、后;B、 停工超過一個月,復工前;5.8、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以下桿件;A、主節(jié)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B、連墻件;C、支撐;D、欄桿、擋腳板;5.9、嚴禁在腳手架基礎及基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yè),否則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5.10、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yè)時,必須有防火措施的專人看守。5.11、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的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88)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5.12、腳手架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人看守,嚴禁一切非操作人員入內。6、腳手架的質量檢驗要求6.1、鋼管質量檢查要求: 項 次檢查項目驗收要42、求新管1產品質量合格證必須具備2鋼管材質檢驗報告3表面質量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上述缺陷不應大于表5-34的規(guī)定4外徑、壁厚允許偏差不超過表5-34的規(guī)定5端面應平整,偏差不超過表5-34的規(guī)定6防銹處理必須進行防銹處理,鍍鋅或涂防銹漆6防銹處理舊管7鋼管銹蝕程度,應每年檢查一次銹蝕深度深度應符合表5-34的規(guī)定,銹蝕嚴重部位應將鋼管截斷進行檢查8其他項目同新管項次3、4、5同新管項次3、4、5表一:6.2、腳手板質量檢驗要求表二、腳手板質量檢驗要求項 次項 目要 求1、鋼腳手板產品質量合格證尺寸偏差缺陷防銹必須具備應符合表5-34的要求不得有裂紋、開焊與硬彎必須43、涂防銹漆2、木腳手板尺寸缺陷寬應大于、等于200,厚度宜大于50不得有開裂、腐朽6.3、構配件的允許偏差表三、構配件的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示意圖檢查工具1鋼管尺寸的偏差a. 低壓焊接管外徑 48.0壁厚 3.5b. 電焊鋼管外徑 48.0壁厚 3.5c. 電焊鋼管外徑 48.0壁厚 3.5-0.50-0.50-0.50-0.35-0.50-0.350游標卡尺游標卡尺2鋼管兩端端面切斜的偏差()1.70塞尺3鋼管內外表面銹蝕的深度(=1+2)0.504鋼管彎曲的偏差()a.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1.5m5b.立柱鋼管彎曲3ml4m4ml6.5m1220c.欄桿、支撐體系的鋼管彎曲l6.44、5m305沖壓鋼腳手板的偏差()l4ma. 板面撓曲: l4m1216鋼板尺b.板面扭曲(任一角翹起)51)腳手架底面必須堅實平整、有排水坡度,不得有積水。2)立桿垂直度:架高度H=2080m,允許偏差 100mm架高H=40m,允許偏差67mm3)間距:步距允許偏差:20,柱距允許偏差50,排距允許偏差20。4)縱向平桿高差:一根桿的兩端:20mm;同距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10mm。5)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外伸長度偏差(外伸500)-506)扣件安裝:主節(jié)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150mm,同步立柱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500mm,立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45、至主接點的距離1/37)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4065N.m。8)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4506009)腳手架外伸長度(mm )對接150mmL300mm,搭接100mmL200mm7、腳手架的拆除7.1、腳手架拆除注意事項:腳手架拆除時,應按搭設的相反順序進行,拉桿后拆,其上部架子的拆除方法:(1)架子拆除時應劃分作業(yè)區(qū),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設有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yè)人員入內。(2)拆除的高處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鞋。(3)拆除順序應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通過,即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進行,要46、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yè)。(4)拆立桿時,應先抱住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5)連墻點應跟隨進度逐層拆除。(6)拆除時要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7)在大片架子拆除前應將預留的斜道、上料平臺,通道跳等,先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確保其完整、安全和穩(wěn)定。(8)拆除時如附近有外電線路,要采取隔離措施。嚴格架桿接觸電線。(9)拆除時不應碰壞門窗、玻璃等物品。(10)拆下的材料,應用繩索拴住,利用滑輪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按制度辦事上的扣件或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11)在拆架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12)卸料:各構配件必須及時分段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拆除構件應及時檢修、保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