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棟單體住宅建筑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工程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2396
2024-09-04
24頁
924.04KB
1、正本11棟單體住宅建筑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工程 施工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編制依據23.蘇州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及管理標準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準備51.技術準備:52.材料與設備準備:52.1砂漿52.2 水泥62.3砂6四、施工方法62.施工準備:84.施工工藝流程85.構造要求做法166.施工注意要點19五、質量控制標準20六、成品保護措施22七、質量通病預防措施22八、安全防護措施23一、編制依據1.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圖紙2.國家有關施工規范、規程及行業標準:建筑結構2、常用節點圖集蘇G01-2003加氣混凝土砌塊構造做法蘇J04-2002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蘇G02-201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12G6143.蘇州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及管理標準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2009B 128號地塊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單位:XX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限公司工程地點:施工單位:XX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單體建筑共11棟,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其中:43#、33#樓26層結構,34#、36#、38#、39#、42#樓28層結構,40#樓20層結構,35#、37#樓18層,41#樓16層結構,2#地下車3、庫、人防地庫,以及配電房、垃圾房等相關附屬設施。本工程正負零以下采用強度等級為MU15混凝土實心磚,M10的水泥砂漿砌筑;地上部分外填充墻采用蒸壓加氣輕質砂加氣混凝土砌塊(AAC 砌塊,強度等級A3.0),采用專用粘結劑砌筑;一般內隔墻采用蒸壓加氣輕質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為不低于3.0MPa ,干容重不大于600kg/m 3,采用專用粘結劑砌筑;廚房、衛生間隔墻采用強度等級為MU15小型混凝土實心砌塊,M7.5的混合砂漿砌筑。詳見建筑做法表。所有外墻均需設置200mm高素混凝土翻遍,所有混凝土砌塊底部應做 200mm高C20細石混凝土翻邊, 寬度同墻厚, 門洞口不做;下層屋面與上一層墻體4、相連處墻身下應做 500mm高 C30細石混凝土翻邊,寬度同墻厚。廚房、衛生間等用水房間墻體底部應做 200mm高 C20細石混凝土翻邊, 寬度同墻厚, 門洞口不做;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砌塊在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高度為120mm,與墻體同寬的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的端部必須增設構造柱,頂層墻體增加一道粉刷鋼絲網。門窗洞口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 所有管道井、風井內墻體砌筑時墻體內側表面必須采用水泥砂漿隨砌隨抹光。 三、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 施工前作好砌體施工方案并報公司與監理、甲方審批。 砌體工程施工前作好方案交底與圖紙交底工作,讓施工隊對所施工材料的技術要術與圖紙設計內容充分理解。 施工前對5、所進的材料廠家的資質與材料的復試報告報監理與甲方。 2.材料與設備準備: 進場的材料在復試報告出來后作好掛牌工作,并在有防水措施的場地堆放好。(產品成型28天后方可使用) 砌體工程之前做好垂直運輸設備的檢修驗收工作并掛牌。 砌體工程所需的設備的準備。 2.1砂漿 砌塊砌筑采用加氣塊專用粘結劑砌筑;0.000以下與室外土壤直接接觸部分砌體用M10水泥砂漿;地下室室內及地上水泥磚砌筑采用M7.5混合砂漿,砂漿攪拌時間不得小于2min;砂漿應隨伴隨用,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4小時內使用完畢。加氣混凝土砌塊采用專用粘結劑。 每個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各種類型及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6、拌機應至少抽檢一次。 2.2 水泥 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需新鮮、無結塊,超過三個月的經復試后決定使用情況,要求具有出廠合格證、強度報告和檢測報告。 2.3砂 砂采用中砂,砂中泥土含量不應超過5,并過5mm的密目網篩。 四、施工方法 1.現場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分兩組規格尺寸:600*240*200,600*240*100 根據本工程墻體寬度,主要采用長度為600mm,高度為240mm,寬度為100mm和200mm的蒸壓混凝土砌塊作為砌體施工的主要材料。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干密度等級如下表: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干密度等級 求如下表所示。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7、的外觀質量 本工程選擇外觀質量為優等品的砌塊作為砌體施工的材料。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執行標準應達到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11968-2006及蒸壓加氣混凝土建筑應用技術規程JGJ/T17-2008。 2.施工準備: 1)砌筑前,應認真熟悉圖紙,核實門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確預埋、預留位置,算出窗臺及過梁頂部標高,熟悉相關構造及材料要求。 2)已審核完建筑施工圖紙,并確保填充墻、門窗洞口的位置、軸線尺寸準確無誤,確保圈梁、過梁的標高正確。 3)使用經過校驗合格的監測和測量工具。 4)施工前,工程技術人員應結合設計圖紙及實際情況,編制出專項施工技術交底和作業指導書等技術性文件。 5)制定該分項8、工程的質量目標、檢查驗收制度等保證工程質量的措施。 6)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試驗室出具完整的砌筑砂漿配合比試驗報告。 7)所有砌塊在砌筑前,提前1d 澆水濕潤,保證砌筑質量。 8)所有墻邊線、門窗洞口線已放出,結構墻、柱上有50cm 標高控制線。 3.施工機具: 主要施工機具有:攪拌機、磅秤、手推車、鐵鍬、大鏟、灰槽、托線板、小白線、水平管、掃帚、線墜、小水桶、卷尺、磚夾子、無齒鋸等。 4.施工工藝流程 1)墻體放線:砌體施工前,應將基礎表面或樓層結構面按標高找平,依據砌筑圖放出第一皮砌塊的軸線、砌體邊線和洞口線。 2)制配粘結劑: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現場配置專用粘結劑。 3)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9、時,墻底部應砌高于建筑面200mm高的水泥磚或澆筑高于建筑面200mm高,同墻厚的混凝土坎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 4)砌筑時應預先試排砌塊,并優先使用整體砌塊。不得已須斷開砌塊時,應使用手鋸、切割機等工具鋸裁整齊,并保護好砌塊的棱角,鋸裁砌塊的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度的13。長度小于等于150mm的砌塊不得上墻。砌筑最底層砌塊時,當灰縫厚度大于20mm時應使用細石混凝土鋪密實,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當搭砌長度小于150mm時,即形成通縫,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砌塊,否則應配4鋼筋網片或2C6鋼筋,長度宜為700mm。 5)砌塊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均為310、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正、反手墻面均進行勾縫。 6)砌塊填充墻與結構或構造柱連接的部位,應預埋26的拉結筋,拉結筋的豎向間距應為500mm,當有抗震要求時,拉結筋的末端應做40mm長90彎鉤。詳細節點做法如下: 7)構造柱、圈梁施工: 構造柱、圈梁模板采用覆膜膠合板配4083mm 木方,構造柱外側每600mm 高設兩根鋼管,用穿墻螺栓配3型扣件進行拉結。支模時,所有模板與墻體接觸面,陰陽角處模板接觸面必須粘海棉條,以防漏漿,木方與模板接觸面必須壓平刨光。 ?12穿墻螺桿,600 墻厚 說明:1、圖中所標注尺寸單位均為mm。 在砌筑完或砌至圈梁位置時,澆筑構造柱和圈梁混凝土,混凝土強度11、等級C20,澆筑前,清除需澆筑部位的雜物并用水沖洗干凈,澆筑構造柱時,每次澆筑400mm 高后振搗一次,要求振搗密實。 砌體構造柱邊貼雙面泡沫膠條示意圖 構造柱加強框:構造柱馬牙槎和加強框邊貼雙面膠帶,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漏漿;構造柱上側設置喇叭口,利于構造柱混凝土一次成型密實。 9)嵌縫: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50高的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至少間隔14天后,再將其用細石混凝土嵌填密室,防止上部砌體因砂漿收縮而開裂。 注:施工時待下部砌體沉實后,再將斜磚部分逐塊敲緊砌實填滿砂漿。 5.構造要求做法 1)填充墻抗震構造 本工程所有填充墻構造柱都必須先砌墻后澆柱。 填充墻構造柱的設置位置應在12、墻體轉角處,不同厚度墻體交接處,洞口兩側,懸臂墻端部處布置,當墻長大于5m時,應增設間距不大于3m的構造柱,斷面尺寸亦可根據墻身厚度設置,構造柱應先砌墻后澆柱(混凝土C20),砌墻時構造柱與填充墻之間應有26箍筋500拉筋貫通連接。構造柱縱筋配筋為412,箍筋為6200,構造柱上下位置均植12插筋,根數同構造柱縱筋。構造柱施工時按要求應留設馬牙槎,馬牙槎宜先退后進,進退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為300mm左右。當墻長大于5m 或墻長大于2倍層高時,構造柱應間隔設置。當墻高超過4m時,應設置圈梁,圈梁宜設在填充墻高度中部,圈梁寬度與墻等寬,高度為200mm。 2)填充墻與框架柱和剪力墻連接構造 13、當柱邊或剪力墻邊填充墻體長度400時,填充墻應以鋼筋混凝土代替。 3)過梁、圈梁與柱或剪力墻連接構造 門窗洞頂標高處無圈梁及鋼筋混凝土梁時,應設過梁,洞頂主結構梁(或板)底高小于過梁高時過梁與結構梁(或板)澆成整體;當柱邊有過梁時,施工時應先植過梁縱筋。 當墻高超過4m時,應設置圈梁,圈梁宜設在填充墻高度中部,縱筋為412,箍筋為6200,寬度同墻體,高度為200mm,混凝土強度同構造柱;當墻體不砌至梁、樓板底時,需設置墻頂拉梁,壓頂高度宜為300mm,其余同圈梁。 4)砌體構造要求 單肢砌體墻的端部應設方形構造柱,墻體的門窗洞口1500mm均設置加強框,門窗洞邊加強框柱為100X200mm,14、配212鋼筋,6箍筋200;墻體的門窗洞口1500mm 的均設置構造柱,門窗洞邊構造柱為200X200mm,配412鋼筋,6箍筋200;門過梁配筋見下圖。 凡廚房、衛生間墻體下部從板面起做高于建筑面200高C20混凝土坎臺,內配鋼筋8200,厚度同墻體。 詳圖 6.施工注意要點 1)按設計要求設置構造柱、圈梁、過梁或現澆混凝土帶。構造柱的大馬牙槎的留設方法和垂直度要經常檢查。 2)各種預留洞、預埋件等,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避免后剔鑿。 3)轉角及交接處同時砌筑,不得留直槎,斜槎高不大于1.2m。 4)拉通線砌筑時,隨砌、隨吊、隨靠,保證墻體垂直平整,不允許砸磚修墻。 5)墻體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15、過1.8m,每天下班前應清掃墻面,刮除“舌頭灰”,嵌補好頭縫不密實處。第2天可在墻面適當灑水,以提高砂漿強度。 6)門窗洞口砌筑時,墻體的門窗洞口1500mm均設置加強框;墻體的門窗洞口1500mm的均設置構造柱。門窗洞口周邊設置混凝土框,做法大樣如下圖: 窗臺壓頂剖面圖 五、質量控制標準 1)一般規定 砌塊施工前,其產品齡期不應少于28d。 砌塊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進場后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整齊,堆置高度不應超過2m,并應采取措施,防止雨淋。 砌塊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 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普通燒結磚或多孔磚,或普通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或現澆混凝土坎臺等,其高度16、不宜小于200mm。 2)主控項目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砌塊的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和砂漿試驗報告。 3)一般項目 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宜符合下表的規定: 求,并進行隱蔽驗收,填寫隱蔽驗收單。 4)資料核查項目 砌塊出廠合格證及檢測報告; 水泥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 砂檢測報告; 砂漿配合比試驗報告及砂漿試塊強度檢驗報告;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5)觀感檢查項目 砌體墻面應整潔,砌體灰縫橫平豎直,厚薄均勻。 砌體組砌方法正確,上下錯縫,轉角、丁字接頭部位搭砌正確。 砌體頂面與梁板接觸面組砌緊密無裂縫。17、 六、成品保護措施 對于墻內的預埋、預留管線不得碰撞、破壞,注意保護。 墻內的預留鋼筋要加強保護,不得隨意彎折。 混凝土砌塊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防止損壞棱角邊。 搭設腳手架時,不得碰壞已砌好墻體和門窗口角。 砌筑前,在地面鋪好塑料布,對落地灰及時清理干凈并回收利用,以免與地面粘結后影響下道工序施工。 在混凝土墻上開洞、開槽時,應彈線切割,并保持塊體完整;如有活動或損壞, XX集團有限公司 XX2009B 128號地塊項目2期砌體工程施工方案 - 16 - 應進行補強處理。 七、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砂漿強度不夠:注意不使用過期水泥,嚴格按配比拌和、計量準確,保證攪拌時間。 后剔鑿:孔18、洞、預埋件按設計圖紙的位置、標高、尺寸準確預留、預埋,避免事后剔鑿開洞,影響質量。 預埋在墻、柱內的拉結筋任意彎折、切斷:墻、柱預留的鋼筋位置準確,且要注意保護,不得隨意彎折、切斷。 墻體頂面不平直:在梁底或板底彈出邊線,認真按線砌筑,確保頂部墻體平直通順。 八、安全防護措施 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酒后、病中作業。 現場嚴禁吸煙,嚴禁嘻笑打鬧。 高處作業時,必須搭設腳手架或門式架,并保證架體穩固,作業面滿鋪腳手板。 嚴禁自高處向下隨意拋擲物件,防止落下物件傷人。 砌筑使用的腳手架搭設后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過程中,架上不得過多堆料,同一塊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得超過2人。 使用電器設備時,不得私自拉設電源、電線,并使用漏電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