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汽輪發電機基座4.5m以上部分鋼筋砼框架結構施工方案3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2930
2024-09-04
36頁
230KB
1、發電廠汽輪發電機基座4.5m以上部分鋼筋砼框架結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1 工程概況及工程范圍41.1工程概況41.2工程特點41. 3主要工程量如下:42 編制依據43 施工應具備的條件54施工工序流程及施工方法 54.1施工段劃分54.2施工工藝流程:64.3腳手架及垂直運輸64.3.1腳手架搭設施工準備64.3.2腳手架及操作架搭設64.3.3腳手架搭設標高控制74.3.4汽機基礎垂直運輸74.4 鋼筋加工綁扎及預埋件制作安裝74.4.1鋼筋加工74.4.2預埋件制作84.4.2、3鋼筋現場綁扎84.4.4預埋件的安裝94.5固定桁架安裝94.5.2固定桁架定位埋件的埋設94.5.3固定架的安裝94.6直埋螺栓及直埋套管安裝94.6.1直埋螺栓安裝94.6.2直埋套管安裝104.7模板的支設104.8砼工程114.9防止砼裂縫的具體措施134.9.2砼拌制時嚴格控制配料量的準確性。134.10粉煤灰砼施工要求145.10.4嚴禁在裝入泵車的砼中加水。145質量檢驗的要求及標準和工藝要求145.1質量目標145.2汽輪發電機基礎上部結構質量標準145.3質量記錄155.4質量保證體系155.5質量保證措施16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要求176.1安全施工措施176.1.1安全3、目標176.1.2安全施工措施176.2文明施工措施187工程進度計劃198機械、主要施工材料、勞動力配置239 成品及半成品防護2510附件251.柱寬為1.266m時:272.柱寬為1.62m時:273. 柱寬為2.1m時:274. 柱寬為2.25m時:285.柱寬為2.6m時:286.柱寬為3.0m時:287.柱寬為3.3m時:288.基礎梁上對拉螺栓選用驗算:(梁高2000mm)289.基礎梁上對拉螺栓選用驗算:(梁高3000mm)291按抗彎強度驗算:292.按撓度驗算:31腳手架支撐系統計算書321荷載計算:322立桿的穩定驗算:333立桿的強度驗算:331荷載計算:332立桿的穩4、定驗算:343立桿的強度驗算:341荷載計算:342立桿的穩定驗算:353立桿的強度驗算:351荷載計算:352立桿的穩定驗算:363立桿的強度驗算:36 1 工程概況及工程范圍1.1工程概況xx發電廠一期工程1#機組汽輪發電機基座-4.5m以下底板結構已施工完。本次施工方案只針對-4.5m以上部分的鋼筋砼框架結構。汽輪發電機基座為鋼筋砼框架結構,汽輪發電機中心軸線 2/A列:A=984.700,5軸:B=1960.000;東西向的軸線共有5條為-軸,其中軸為1#機組主廠房5軸。整個基座平面布置為長方形:長40.147m,寬12.000m。汽機運轉層平臺標高為+13.65m,中間運轉平臺標高為5、+6.87m。0.000m相當于王灘深度基準面高程系統+4.400m。汽機基座框架柱最大斷面為3000mm3300mm,梁最大斷面為4330mm3000mm。1.2工程特點1#機組汽輪發電機基座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 砼施工工藝質量要求高。基座+0.5m以上結構中預埋件、預埋管及地腳螺栓種類、數量繁多,安裝精度高、難度大。1. 3主要工程量如下:本次施工的框架結構共用鋼筋500t,砼澆注量1785m3,砼等級為C35。2 編制依據2.1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土建工程篇2.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922.3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SDJ69-872.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26、.5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2.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2. 7汽輪發電機基礎底板施工圖F038S-T02562.8汽輪發電機基礎施工圖F038S-T02572.9汽機基座中間層施工圖F038S-T02582.10汽機基座運轉層施工圖F038S-T02593 施工應具備的條件3.1技術、質量、安全、機械、材料及各工種施工人員滿足施工需要,并已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已經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3.2施工區域的臨時道路和臨時水電等滿足施工使用要求。3.3鋼筋、水泥、砂、石、外加劑等各種原材料均已到場,同時經復試檢驗合格。3.4施工機械、設備、架木工具等準備充足,滿足工程進7、度要求。3.5現有的施工道路、水電設施、1#機組零米以下基礎定位控制網測設等均已完畢,具備汽機上部結構施工條件。4施工工序流程及施工方法 4.1施工段劃分針對汽輪發電機基礎的結構特點,施工段的劃分如下:第一段:-4.50m+0.50m(+1.50m)框架柱,軸澆筑到梁底,即+1.50m。第二段:+0.50m+6.87m中間層梁頂。第二段:+6.87m+10.65m運轉層平臺結構梁底。第三段:+10.65m+13.65m運轉層平臺結構4.2施工工藝流程:建控制網放線搭設腳手架放線-4.50m+0.50m(+1.50m)以下框架柱鋼筋制作綁扎(軸綁扎到梁底,即+1.50m)安裝柱埋件支設-4.508、m+0.50m(+1.50m) 以下柱模板隱檢驗收柱砼澆筑搭設+6.87m中間層平臺梁底腳手架鋪設平臺梁及板底模平臺梁及板鋼筋綁扎(軸鋼筋綁扎+1.50m+6.87m)安裝梁及板埋件、埋管支設中間層平臺梁側模隱檢驗收砼澆筑(+0.50m+6.87m ,+1.50m+6.87m )繼續搭設腳手架+6.87m+10.65m以下框架柱鋼筋制作綁扎下埋件、模板吊裝加固隱檢驗收柱砼澆筑鋪設+13.65m運轉層平臺梁底模+13.70m運轉層鋼筋綁扎安裝預埋螺栓、埋件、預埋管運轉層側模合模預埋螺栓、埋件、預埋管等精調自檢運轉層平臺三方驗收運轉層平臺砼澆筑養護測溫砼養護拆除腳手架彈出竣工線交安二次灌漿4.3腳9、手架及垂直運輸4.3.1腳手架搭設施工準備汽輪發電機基礎搭設滿堂紅腳手架,結構及操作腳手架均采用多立桿式鋼管腳手架,由48鋼管及配套扣件搭設。對使用的舊管和舊扣件,在使用前進行挑選,如果鋼管表面不光滑,彎曲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表面銹蝕嚴重、螺栓滑絲等均不能使用。4.3.2腳手架及操作架搭設經設計計算確定:內部結構架梁底立桿縱橫間距500mm,步高1200mm,外圍操作架立桿橫距1000mm,立桿間距500mm,步高1200mm,但在+6.87m中間層板底立桿間距為1000 mm1000 mm,步高1200mm。基座范圍內的立桿直接支在汽機底板砼面上,外圍操作架支在回填土上,底部墊置10、400025050mm架板。當立桿高度不夠需搭接時,中間層梁底(+6.87m)以下,采用搭接接頭方式,上立桿與橫桿連接,下立桿也與橫桿相連,上下立桿搭接長度為2400mm,用旋轉扣件連接,扣件間距為400mm。13.65m運轉層梁底立桿連接時,梁底架管與可調支座接頭須整齊,以保證架管受力均勻。所有立桿均按照規定要求設置掃地桿、斜拉桿、剪刀撐。汽機基座施工時,在0m、6.87m、10.65m三層設置操作架,操作腳手架四周安裝護身欄并架設密目安全網,汽機基座東側設上下人通道一座,通道長21.6m,寬1.2m,層高(兩層)為7.2m,中部設休息平臺。坡道與腳手架齊高,內為回轉坡道,坡度為1/3(高/11、長),上下人通道四周用密目安全網封閉。腳手架搭設后必須經過驗收才能使用。滿堂紅腳手架搭設設計計算詳見腳手架支撐系統計算書。4.3.3腳手架搭設標高控制腳手架搭設的高度控制,在腳手架立管上用自噴漆噴出標高準線,立管頂部用可調支座調整模板標高。4.3.4汽機基礎垂直運輸汽機基礎施工所需的鋼筋、模板、型鋼、預埋管、預埋鐵件等材料,使用兩臺平臂吊進行垂直及水平運輸。4.4 鋼筋加工綁扎及預埋件制作安裝4.4.1鋼筋加工鋼筋由鋼筋加工廠專業人員集中制作成型,所用的原料必須具備合格證及復檢合格報告。嚴格按照鋼筋配料單所要求的規格、數量、外型尺寸加工。圖紙要求箍筋和拉筋彎勾為135度,制作時,一端制成90度12、,待就位后再調整成135度。有些鋼筋須現場放樣后再行制作。加工成型的鋼筋須分類堆放,掛牌標識。嚴格執行領用料制度,加工成型的鋼筋由自制的鋼筋運輸車運到施工現場。鋼筋連接:鋼筋28以下(不含28),采用閃光對焊進行連接,28以上(含28)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汽機基礎框架柱筋均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14以下可以采用綁扎搭接,所有接頭搭接長度應35d(d為鋼筋直徑),且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鋼筋截面積占總鋼筋截面的百分比不大于50%,直螺紋連接時,用專業扳手將套筒與鋼筋連接緊密,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廠家代表的培訓,嚴格按照規程規范及工藝標準的要求施工。4.4.2預埋件制作預埋件亦在預制廠集中制作,所用13、鋼板為Q235號鋼,焊接采用E43和E50型焊條,要求預埋件焊接牢固且符合標準及設計要求。為保證預埋件的制作質量及外觀工藝質量水平,預埋件制作所用的鋼板使用磁力氧氣切割機下料,嚴禁使用手工電、氣焊切割,邊緣必須打磨光滑,并對焊接引起的埋件變形進行整形處理。按照規范要求每300件鐵件取一組試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所有預埋件出廠時必須經質量檢驗部門驗收合格后出廠。4.4.3鋼筋現場綁扎鋼筋綁扎時,應按鋼筋的位置線進行擺放,梁、柱主筋及運轉層平臺鋼筋在現場按鋼筋連接要求采用合適的連接型式,(前面已述)采用直螺紋連接時,應符合直螺紋操作規范規程:螺紋牙型完整,螺紋大徑低于中徑的不完整絲扣,累計長度不得超14、過兩個螺紋周長。采用閃光對焊焊接時,應符合鋼筋焊接規范規程要求:焊點處熔化金屬均勻;無脫落、漏焊、裂紋、多孔性缺陷及明顯燒傷。采用綁扎搭接時,應符合鋼筋綁扎搭接規范要求:所有接頭搭接長度應35d(d為鋼筋直徑),且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鋼筋截面積占總鋼筋截面的百分比不大于50%。接頭處不得少于三扣,并不得有缺扣、漏扣、松口現象。框架梁內鋼筋密集,且分布層次較多,用25鋼筋制成支撐架,以保證鋼筋位置和防止鋼筋塌陷,布置間距2m。板的上下排鋼筋間亦設置2022鋼筋,確保鋼筋排距。為了保證梁、板底部鋼筋保護層, 底面有預埋件的部分采用在預埋件與鋼筋之間墊短鋼筋頭的方法,柱及梁側向鋼筋保護層采用塑15、料墊塊。鋼筋綁扎完成后,必須經過四級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4.4.4預埋件的安裝在梁板頂面設計有數種大小不一的預埋件,用25鋼筋焊制固定架以保證預埋件的精確位置。為保證預埋件與砼的結合緊密,在預埋件鋼板的中間部位設置一70mm的排氣孔。在梁柱側面及底面的埋件用M8螺栓與模板緊密牢固連接。為安裝埋件,有些鋼筋必須割斷時須得到設計、監理同意后方可進行,嚴禁任意切割鋼筋。4.5固定桁架安裝4.5.1汽機13.65平臺上地腳螺栓、錨固板等數量眾多,考慮安裝的一體性,施工時制作整體固定桁架,桁架由槽鋼焊接組成,在框架柱上生根桁架主柱,立柱由格構式鋼柱焊接而成。4.5.2固定桁架定位埋件的埋設在圖16、示固定架的位置處埋上一塊60035010埋件,埋件頂標高為固定架底標高,埋件錨筋為16,錨筋長480。埋件埋設應平整、牢固、準確,待砼澆完后在埋件表面彈出固定架立柱的中心線。4.5.3固定架的安裝根據埋件上中心線進行固定架的安裝。并應嚴格控制固定架的安裝精度。4.6直埋螺栓及直埋套管安裝4.6.1直埋螺栓安裝(1)在固定架每個螺栓孔位置縱橫兩個方向分別焊上四個直徑12螺母作為微調頂絲,直埋螺栓插入螺栓孔后用頂絲反復調整螺栓位置,待四級驗收合格后點焊頂絲。直埋螺栓標高用水準儀測量控制。(2)直埋螺栓驗收時,利用控制樁使用經緯儀引測軸線,測量所用鋼尺必須經過鑒定并應進行尺長和溫度修正,經過反復測量17、螺栓位置,達到規范和安裝精度要求。測量掛線用30#細鋼絲。經設計、制造廠家、監理、業主和安裝人員聯合驗收合格后,再將直埋螺栓上的微調頂絲焊牢,方能進入下道工藝。4.6.2直埋套管安裝(1)熱控電氣埋管安裝熱控電氣埋管用L100角鋼制成固定架進行固定。(2)預埋管固定按預埋管外徑制作一個正方形鋼框托架,L100角鋼即可。每個底邊打8孔,直接用M8螺栓將角鋼框與底模固定, 角鋼框固定后,將直埋套管插進固定托架內,每個角用20短筋將套管焊死夾緊,同時應特別注意,套管與固定托架間不能留縫隙,防止直埋套管移位,而且還應將套管下口調平。套管頂固定用角鋼將所有的套管四邊全部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再與固定架18、或架子系統聯結,注意角鋼不能與梁筋或模板連接,防止套管位移。(3)直埋套管調整與驗收直埋套管埋入托架內,反復調整托架上的十字線和直埋套管十字線重合后,調整工作結束。預埋管調整完畢后,應約請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安裝單位及制造廠家進行聯合驗收。4.7模板的支設4.7.1為提高砼的外觀工藝質量水平,確保優質工程,爭創精品工程,在1#機組汽輪發電機基礎工程上部結構中采用多層木膠合板進行大模板支設。用50100m的方木作為大模板的中肋,間距250mm,用100100m的方木作為大模板的邊肋。大模板在木工制作場集中制作。大模板的制作,應嚴格按配板圖的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拼縫緊密,加固牢靠,尺寸準確,加工成19、型的大模板由運輸車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分片組裝,拼縫處應上密封膠并刮平,并用砂布打磨光滑,以保證拼縫嚴密平整。然后用塔吊吊裝就位。4.7.2柱模板的加固采用12#槽鋼柱箍,20和16對拉螺栓。槽鋼用可調支座與腳手架相接輔助加固,柱箍間距500mm。梁模板采用16對拉螺栓加固,墻模板采用16對拉螺栓加固,水平間距和豎向間距均為600mm,對拉螺栓形式見下圖。為保證梁板底的準確標高,在底模處設可調支座與腳手架相接調整底模高度。為保證柱的截面尺寸,在模板內設置DN25、DN20鋼管作為頂棍。梁或墻對拉螺栓布置圖4.7.3在梁板砼強度達到100%后;柱墻砼強度達到70%后方可進行模板拆除。須按技術交底的20、要求進行拆除作業,確保安全。拆下的架具模板應清理后分類碼放以備重復利用。4.8砼工程汽輪發電機基座屬于大體積結構。梁、柱、墻的截面尺寸均較大,砼澆注量1785m3。因此,要求具有較高的施工工藝、切實可行的防裂措施,并充分作好各種物質準備工作,確保機座砼結構“內實外光”,達到精品要求。砼施工配合比由我公司試驗室根據大體積砼的施工特點進行配合比設計確定。根據部位不同,選用兩種水泥:柱及6.87m平臺選用P.O42.5R水泥,13.65m平臺選用水化熱較低的礦渣P.S32.5水泥,砼中扎摻入粉煤灰,可減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熱。選用礦渣水泥時,粉煤灰摻量為基準配比水泥用量10。因粉煤灰粘聚性比較差,21、所以粉煤灰通常采用超量替換形式,超出的體積通過減少同體積砂子保證。砼由現場攪拌站集中拌制,設有HZNT60攪拌站一座,綜合出力約40m3/h,能滿足汽輪發電機基座大體積砼的澆筑。砼拌制過程中,應配料準確,拌制時間充分,不小于90s。砼拌合物由4臺罐車運到施工現場,分別供現場布置的1臺泵車、一臺拖式泵泵送入模。砼澆筑時,將砼拖式泵布置在2A列與2軸外相交處;將砼汽車泵布置在基座西側。每施工段澆注砼時,拖式泵和泵車同時從基座北側開始分別向南沿縱橫梁布置方向分段分層進行砼澆注。每層澆筑厚度為50cm,澆注速度不大于2m/h。澆注框架柱砼時,為控制砼的自由落差不超過2米,在柱內安置砼泵管,隨著砼的澆注22、泵管逐段提升。澆注砼重點是控制段與段、層與層間的連接時間,嚴禁出現冷縫。每層砼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插入點可呈行列式布置,間距不大于50cm,振搗時間應充分,以砼表面不再明顯下沉、且無大量氣泡冒出時為宜,振搗時施工人員下到柱內進行操作。特別應注意邊角部位的振搗,保證砼內實外光。當振搗上層砼時,振搗器應插入下層砼5cm深。振搗時振搗器不得直接振搗鋼筋及模板。當澆筑到頂層時,表面會出現較多的泌水、積聚較厚的砂漿層,為不影響結構的承載力,應及時將泌水及浮漿清除,并用鐵抹子將用水沖洗干凈的小碎石拍入砼表面,砼澆筑完畢表面用木摸子壓實趕光,在施工縫處按要求留設插筋。在砼澆筑過程中,應按要求,每澆筑123、00m3砼,做一組100100100mm的抗壓試塊,以備檢驗其28天的強度之用,同時應做2組同條件養護試塊,用以拆除模板時,檢驗結構強度。試塊的制作應由專業人員操作。確保試塊外光內實,真實地反映結構砼的強度。在砼澆筑過程中還應按要求測定砼坍落度、入模溫度、大氣氣溫等基本數據,并如實填寫砼澆注記錄。在砼澆筑前應按要求埋設測溫探頭,以備大體積砼結構的測溫之用,測溫點應布置在結構的不同代表部位,每組測溫點共設上、中、下三個探點。待砼澆注完畢,由專人用自動電偶測溫儀檢測砼溫度升值狀況,及時作好大體積砼測溫記錄。當砼內外溫差和溫度梯度超出規定時,應及時調整砼的保溫層厚度。控制砼結構的內外溫差不大于20,24、防止砼裂縫的產生。砼澆筑完畢收面完成后立即在其表面覆蓋兩層塑料布,并根據測溫記錄增減50厚巖棉被進行養護,當砼養護28天后、結構的內部溫度與大氣溫度差小于20時,可結束保溫但應繼續保濕養護。4.9防止砼裂縫的具體措施4.9.1選用水化熱較低的礦渣P.S32.5水泥,砼中摻入具有緩凝和補償砼收縮作用的PF-9UEA緩凝型膨脹劑,使砼初凝時間達到810小時,延緩和降低砼內部溫升,并最大限度地減小砼的收縮變形。盡量降低砼水灰比,在滿足泵送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用水量,減少砼收縮。4.9.2砼拌制時嚴格控制配料量的準確性。4.9.3用塑料布和巖棉被保溫,減少砼內外溫差,控制砼溫度梯度,降低砼內部的溫度應力25、,控制裂縫。4.9.4用自動建筑電子測溫儀控制降溫速度,適時散熱降溫和保溫,減少砼內應力突變產生的應力集中。4.9.5中午高溫時段,用麻袋片覆蓋泵送管并澆水降溫,降低砼的入模溫度。4.9.6保證砼保溫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防止氣溫突變對砼造成的危害。4.10粉煤灰砼施工要求4.10.1攪拌投料:粉煤灰與水泥同時投料。 4.10.2粉煤灰砼必須投放均勻,其攪拌時間應比普通砼延長30s(即90s)。4.10.3粉煤灰砼澆注時,不得漏振或過振。振搗后的粉煤灰砼光面不得出現明顯的粉煤灰浮漿層,振搗時間15S20S。5.10.4嚴禁在裝入泵車的砼中加水。5質量檢驗的要求及標準和工藝要求5.1質量目標汽輪26、發電機基座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中的有關要求執行,加強各工序間的質量檢查工作,務必使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均達到“優良”等級,并達到火電施工質量及檢驗評定標準的上限,誓奪“精品工程”。工程各項施工全面達到國家和電力行業頒發的標準,確保機組高水平達標投產,確保省優、部優,爭創魯班獎。5.2汽輪發電機基礎上部結構質量標準消滅蜂窩、麻面、孔洞、露筋、縫隙夾渣層、埋件不平等質量通病。表面平整度5mm,預埋件中心位移3mm,標高偏差2mm,幾何尺寸準確,外形美觀,棱角順直。嚴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生產,當施工條件不良時應及時與試驗室、攪拌站商定解決措施。模板支撐牢固、27、防止變形,結合處加密封條防止漏漿。模板拆除后必須進行清潔、補孔,使之平整,并除去表面水泥污垢,然后刷隔離劑。混凝土振搗工作由有上崗證、工作責任心強的合格混凝土工承擔,澆筑高度及振搗速度、順序應嚴格按作業指導書進行,質檢員跟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按規范要求定期檢查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應小于2m,當達不到此要求時應加溜槽或串筒。鋼筋加工前,先放樣,經質檢員檢查合格后,再進行下料,每下完料,下料人員應檢查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大量下料,以保證下料尺寸準確。為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應統一制作墊塊,其尺寸應規矩,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5.3質量記錄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準確地做好各種質量記28、錄,如實地反映工程施工質量,此次施工所需做的質量記錄詳見北京電力建設公司質量檢驗計劃驗評項目劃分表。5.4質量保證體系項目經理部建筑工地主任工地副主任工地技術專責工地材料科工地技術科質量科攪拌站建筑試驗室5.5質量保證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注意以下質量關鍵點,杜絕質量問題的出現,為業主提供優質產品。5.5.1軸線錯位:定位軸線、主要尺寸線及高程控制點必須經四級驗收合格,才可進入下道工序。5.5.2鋼筋的品種、數量、規格與設計不符:應認真領會設計意圖,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加強檢查監督。5.5.3模板拼裝制作工藝差:認真繪制配板圖,細致加工,拼裝時,細節問題要處理好。5.5.4砼施工工藝差:應由專業29、人員振搗,振搗時間充分,板頂由專人及時壓實趕光,加強測溫工作的管理監督,有效地控制裂縫產生。5.5.5預埋件(管、螺栓)精度不足:埋設的位置線須三級驗收,固定架焊接牢固,頂絲上緊,所有埋件100%的四級驗收。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要求6.1安全施工措施6.1.1安全目標(1) 杜絕輕傷及以上事故。(2) 不發生重大機械設備事故和火災事故。(3) 班組安全管理100%達到部頒標準。(4) 安全文明施工創全國同行業一流水平。6.1.2安全施工措施(1)全體施工人員必須遵守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和電力建設施工安全管理規定,必須遵守公司和項目經理部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2)健全組織機構,做到安全工作層層有30、人抓。(3)各級部門針對各個工序制定安全技術交底,并且進行全員簽字。(4)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穩固、規范,并經驗收合格。(5)現場的機械、車輛必須由專人操作、維修。(6)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7)操作振搗器、電鉆、電鋸等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帶絕緣手套。(8)臨邊處設欄桿圍護,外側懸掛安全網,上下人通道及平臺欄桿四周用密目網全封閉。(9)安監部門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動,定期組織安全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10)安監部門應嚴格按規定經常對各工序進行檢查,對發現問題提出書面整改通知,嚴格執行“安全一票否決”制度。6.2文明施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必須31、按1#機組主廠房基礎施工方案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營造良好的施工氛圍,創建文明工地。(1) 汽機座施工的在崗人員統一著裝,配帶胸卡。(2) 汽機基座施工現場的宣傳牌、各種標識應齊全。(3)汽機周圍設立圍欄和安全通道,周圍廠地平整干凈(4) 供排水設施經常檢修,水籠頭,水管嚴禁跑、冒、滴、漏,主要通道不能積水。(5) 施工電源、閘箱要標準化,規范化,線路布設合理,走向安全。(6) 汽機周圍設專人清掃,確保建筑垃圾及時運走,場地干凈。(7) 現場材料器具碼放整齊,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8) 樹立施工人員的成品保護意識,不踏踩鋼筋,不沖撞模板,不破壞砼表面和邊角。(9) 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并且層層32、承包,制定獎懲措施,獎優罰劣。7工程進度計劃7.1汽輪發電機基礎上部結構施工進度網絡圖(見附表)7.2 汽輪發電機基礎施工組織機構圖項目負責人:王寶珠副經理:田明琦總工程師:張家文生產副主任:楊梁、田玉偉主任工程師:王銘勇攪拌8機械、主要施工材料、勞動力配置8.1施工主要機具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HZNT60攪拌機臺12砼泵車輛13砼拖式泵輛14砼罐車輛65塔吊38m臂/58m臂臺各1臺6鋼筋切斷機臺27鋼筋彎鉤機臺28鋼筋調直機臺29鋼筋對焊機臺110直螺紋套絲機臺311電鋸臺212電焊機臺213電刨臺114砼振搗器臺2015磁力氧氣切割機臺116建筑電子測溫儀臺28.2施工主要材料需用表序33、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水泥t4502碎石531.5mmt17003中砂t10004PF-7UEA膨脹劑t355鋼架管483.5t2506木膠合板=15mmm218007方木50mm100mmm3130白松8方木100mm100mmm345白松9鋼筋t50010各類卡扣個12000011測溫導線m9012海綿條m200013可調支座個300014槽鋼12#m40001518#鉛絲kg50001612#鉛絲kg700178#鉛絲kg5001822#綁絲kg500019E42型焊條kg60020E50型焊條kg70021鋼板6厚5022鋼板8厚10023鋼板10厚10024鋼板12厚8025鋼板134、4厚4026槽鋼20#m50027槽鋼14#m100028槽鋼10#m200029工字鋼I20am5008.3汽輪發電機基礎施工勞動力配置表序號工種人數序號工種人數1砼工86焊工82鋼筋工187起重工23木工208架子工204機械工39壯工325電工310測量工29 成品及半成品防護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做好成品半成品的保護工作:9.1軸線及主要尺寸線用紅油漆做明顯標志。9.2綁扎成型的鋼筋,嚴禁無關人員任意踐踏。9.3嚴禁隨意拆除模板的支承桿件。9.4拆模時,不野蠻施工,保護砼成品的楞角不損傷,拆模后,砼楞角用角鋼防護。9.5預埋件應涂刷灰色防銹漆并用白漆噴制埋件編號。10附件10.1對拉螺栓35、及柱箍選用計算書10.2腳手架支撐系統計算書10.3 1#機組汽輪發電機腳手架平面布置圖10.4汽輪發電機基礎上部結構施工進度網絡圖10.5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登記表10.6危害辨識與危害評價登記表對拉螺栓及柱箍選用計算書一、澆筑砼對模板的側壓力Pm=0.22ct012V1/2Pm=25H其中:Pm:砼對模板的側壓力,取上述最小值V:砼澆筑速度,取2.5m/hc:砼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t0:砼初凝時間(h),t0=200/(T+15),砼入模溫度為231:砼外加劑修正系數,取1.22:砼的坍落度修正系數,取1.15H:砼的澆筑高度,取7.37m則:Pm=63.2 kN/m36、2二、對拉螺栓選用計算:在柱子兩側設12根對拉螺栓,知:1根16的對拉螺栓可承受拉力F=34.2kN,1根25的對拉螺栓可承受拉力F=83.4kN,1根20的對拉螺栓可承受拉力F=51.9kN,F= PmA= Pmab其中:F:對拉螺栓受到的拉力a:對拉螺栓的橫向間距b:對拉螺栓的縱向間距,取0.5mA:對拉螺栓分擔的受荷面積1.柱寬為1.266m時:F=63.20.51.45/2=29.9 kN 2.柱寬為1.62m時:F=63.20.51.844/2=29.1kN 通過計算可知: 選用16對拉螺栓能滿足要求。因此應在柱兩側各設1根16對拉螺栓。3. 柱寬為2.1m時:在柱兩側各設2根20對37、拉螺栓,則:F=63.20.52.34/2=37.1kNf =51.9kN,滿足要求。4. 柱寬為2.25m時:在柱兩側各設1根20對拉螺栓,則:F=63.20.52.49/2=39.4kNf =51.9kN,滿足要求。5.柱寬為2.6m時:在柱兩側各設1根20對拉螺栓,則:F=63.20.52.84/2=44.9kNf =51.9kN,滿足要求。6.柱寬為3.0m時:在柱兩側各設1根20對拉螺栓,再在柱中均勻布置2根20對拉螺栓則:F=63.20.53.24/4=25.6kNf =51.9kN,能滿足要求7.柱寬為3.3m時:在柱兩側各設1根20對拉螺栓外,再在柱中均勻布置2根20對拉螺栓則38、:F=63.20.53.54/4=28kN f =51.9kN,能滿足要求8.基礎梁上對拉螺栓選用驗算:(梁高2000mm)基礎梁的對拉螺栓選用16對拉螺栓,對拉螺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間距均為600mm。(1根16的對拉螺栓可承受拉力F=34.2kN)P=50 kN/m2F=500.60.6=18kN f=34.2KN 滿足使用要求。9.基礎梁上對拉螺栓選用驗算:(梁高3000mm)基礎梁的對拉螺栓選用16對拉螺栓,對拉螺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間距均為600mm。(1根16的對拉螺栓可承受拉力F=34.2kN)P=63.2 kN/m2F=63.20.60.6=22.8kN f=34.2KN 滿足使用39、要求。對拉螺栓的單螺母的允許抗拉強度為170N/mm2 ,為確保施工中的安全和質量,對拉螺栓采用雙螺母進行加固。三、柱箍選用計算:柱箍采用2個12#槽鋼背對背焊接而成,1按抗彎強度驗算:1=Pml1l22/8W2= Pml1l3/2Amax=1+2其中:1:柱箍受彎應力2:柱箍受軸向應力l1:柱箍間距,取0.5ml2:柱箍長邊跨距l3:柱箍短邊跨距A:柱箍截面積,12#槽鋼取3138mm2W:柱箍截面系數,12#槽鋼取123.4103mm3 .柱截面為21671266mm2時:1=185.4N/mm22=7.6N/mm2max=193 N/mm2 f=215 N/mm2.柱截面為225016240、0mm2時:1=198.5N/mm22=9.4N/mm2max=207.9N/mm2 f=215 N/mm2.柱截面為26002250mm2時,(柱中加設1根對拉螺栓):1=64.6N/mm22=12.6N/mm2max=77.2N/mm2 f=215 N/mm2,能滿足要求。.柱截面為30002250mm2時,(柱中加設2根對拉螺栓):選用12#槽鋼1=37.4N/mm22= 8.6N/mm2max=46N/mm2 f=215 N/mm2,能滿足要求。.柱截面為33003000mm2時,(柱中加設2根對拉螺栓):選用12#槽鋼1=44.6N/mm22= 3.8N/mm2max=48.4 N/41、mm2 f=215 N/mm2,能滿足要求。2.按撓度驗算:max=5 Pml1l24/384EI其中: max:柱箍的最大撓度值EI:柱箍的抗彎剛度柱寬度為1266mm時,(柱中無對拉螺栓):用12#槽鋼,EI=2.11052388.5104max=1.3 mm3mm,能滿足使用要求。柱寬度為1620mm時,(柱中加1對拉螺栓):用12#槽鋼,EI=2.11052388.5104max=0.2mm3mm,能滿足使用要求。柱寬度為2100mm時,(柱中加1根對拉螺栓):用12#槽鋼,EI=2.11052388.5104max=0.48mm3mm,能滿足使用要求。柱寬度為2600mm時,(柱中加42、1根對拉螺栓):用12#槽鋼,EI=2.11052388.5104max=1.02 mm3mm,能滿足使用要求。柱寬度為3000mm時,(柱中加2根對拉螺栓):用12#槽鋼,EI=2.11052388.5104max=0.36mm3mm,能滿足使用要求。柱寬度為3300mm時,(柱中加2根對拉螺栓):用12#槽鋼,EI=2.11052388.5104max=0.49mm3mm,能滿足使用要求。考慮柱箍的受力,在柱箍的中部加設可調支座做為支撐,進一步加強柱箍的剛度。腳手架支撐系統計算書1#機組汽輪發電機基座的腳手架支撐系統采用滿堂紅腳手架,支撐鋼管選用48 3.5鋼架管,立桿間距取為500mm543、00mm,橫桿步距取為1200mm,每平米立桿有1/(0.50.5)=4,取立桿為4根。知鋼管的截面特征為:A=489mm2 I=12.18104mm4W=5.0103mm3 i=15.8mm G=3.84kg/m一、以汽輪發電機基座的H中間層為考慮對象進行計算,其梁厚為H=2.0m。1荷載計算:每平方米新澆筑鋼筋砼重量:2.02.510310=50103N/m2=50kN/m2每平方米鋼架管自重力:11.373.84104+(11.37/1.2+1)43.8410=3.37103N/m2=3.37kN/m2 振搗砼的荷載:2kN/m2 其它施工荷載:1kN/m2則:每根立桿承受荷載:N=(544、0+3.37+2+1)/4=14.1kN2立桿的穩定驗算:長細比:=L/i=1200/15.8=76由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三,得=0.744故=N/A=38.8 N/mm2 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3立桿的強度驗算:=N/A=28.8 N/mm2 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二、以軸剪力墻為考慮對象進行計算:其墻高為H=4.5m,梁底立桿間距設為500mm500mm,橫桿步距取為1200mm,每平米立桿有1/0.50.5=4,取立桿為4根。1荷載計算:每平方米新澆筑鋼筋砼重量:4.52.510310=134.3103N/m2=112.5kN/m2每平方米鋼架管自重力:645、3.84104+(6/1.2+1)43.8410=1.84103N/m2=1.84kN/m2振搗砼的荷載:2kN/m2其它施工荷載:1kN/m2則:每根立桿承受荷載:N=(112.5+1.84+2+1)/4=29.35kN2立桿的穩定驗算:長細比:=L/i=1200/15.8=75.95由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三,得=0.744故=N/A=80.7 N/mm2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3立桿的強度驗算:=N/A=60 N/mm2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 。三、以軸-軸板為考慮對象進行計算:其板厚為H=650m,板底立桿間距設為1000mm1000mm,橫桿步距取為12046、0mm,每平米立桿有1/(11)=1,取立桿為1根。1荷載計算:每平方米新澆筑鋼筋砼重量:0.652.510310=16.3103N/m2=16.3kN/m2每平方米鋼架管自重力:10.723.84101+(10.72/1.2+1)13.8410=0.793103N/m2=0.793kN/m2振搗砼的荷載:2kN/m2其它施工荷載:1kN/m2則:每根立桿承受荷載:N=(16.3+0.793+2+1)/1=20.1kN2立桿的穩定驗算:長細比:=L/i=1200/15.8=76由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三,得=0.744故=N/A=55.3 N/mm2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3立桿的47、強度驗算:=N/A=41.1 N/mm2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三、以軸汽機基座運轉層砼梁為考慮對象進行計算:其梁高為H=3000m,梁底立桿間距設為500mm500mm,橫桿步距取為1200mm,每平米立桿有1/(0.50.5)=4,取立桿為4根。1荷載計算:每平方米新澆筑鋼筋砼重量:32.510310=75103N/m2=75kN/m2每平方米鋼架管自重力:3.783.84104+(3.78/1.2+1)43.8410=1.22103N/m2=1.22kN/m2振搗砼的荷載:2kN/m2其它施工荷載:1kN/m2則:每根立桿承受荷載:N=(75+1.22+2+1)/4=22.3kN2立桿的穩定驗算:長細比:=L/i=1200/15.8=0.744由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三,得=0.744故=N/A=61.3 N/mm2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3立桿的強度驗算:=N/A=45.6 N/mm2f=215 N/mm2 能滿足強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