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1-2層廠房建設項目地基基礎工程強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2990
2024-09-04
21頁
1.06MB
1、工業區1-2層廠房建設項目地基基礎工程強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3三、技術要求33、多擊強夯點必須與柱網吻合。3四、場地地質條件3(一)、地層情況3(二)地下水4五、試夯41、強夯范圍:建筑物外墻線外6米范圍內全部夯實。54、夯擊遍數:采用二遍點夯加一遍滿夯的強夯方案。66、夯前標高:13.55夯前標高14.7561、強夯范圍:建筑物外墻線外6米范圍內全部夯實。64、夯擊遍數:采用二遍點夯加一遍滿夯的強夯方案。76、夯前標高: 15.25夯前標高162、.25。81、強夯范圍:建筑物外墻線外6米范圍內全部夯實。84、夯擊遍數:采用二遍點夯加一遍滿夯的強夯方案。96、夯前標高:18.10夯前標高18.70。9(四)、試夯檢測9六、強夯施工91、點夯施工步驟102、滿夯施工步驟10七、施工組織規劃11(一)、施工布署11(二)、施工進度計劃安排111、施工進度計劃安排112、施工機械配備11八、強夯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1(一)質量保證措施11(二)質量驗收12九、強夯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3(一)安全保證措施13(二)應急預案141、傷亡事故的預防:142、救護小組成員163、工傷應急步驟方法16(三)文明施工17(四)安全紀律17十、雨季施工措施183、一、工程概況xxxxF-02、F05地塊項目位于xxxx新區。擬建項目為工業區,F-02地塊A1-A4#、A6-A8#建筑為1-2層廠房,平面形態均呈矩形,其中A1-A4號建筑為1層廠房,擬采用門式鋼架結構,強夯基礎方案;A6-A8號建筑為2層廠房,擬采用鋼砼框架結構,強夯基礎方案;F-05地塊B21 #、B22#建筑為2層廠房,平面形態均呈矩形,擬采用鋼砼框架結構,強夯基礎方案。建筑明細詳見下表(表1)。 各建筑物明細一覽表 表1建筑名稱建筑類別建筑層數設計地坪標高(m)結構類型A1廠房1F14.75門式鋼架A2廠房1F16.25門式鋼架A3廠房1F16.40門式鋼架A4廠房1F 19.104、門式鋼架A6廠房2F15.70鋼砼框架A7廠房2F15.90鋼砼框架A8廠房2F18.00鋼砼框架B21廠房2F27.75鋼砼框架B22廠房2F21.75鋼砼框架擬建場地主要由填方形成,場地內回填土松散、欠固結、強度低,業主要求對場地內填土進行強夯加固處理。二、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02-83);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5、xx勘察院提供的xxxxF-02地塊A1-A9#建筑(xx新區xx片區4單元F-02、F-05、F5、-08地塊勘察)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三、技術要求1、A1-A4建筑:強夯后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為200KPa,處理后的地基土層壓縮模量須12Mpa;加固后的地基承載力須保證基底下5米范圍內為200KPa;5米-7米范圍內為170KPa,7米以上為150kpa。2、A5- A9、B21、B22建筑:強夯后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為200kPa;壓縮模量:4m深度范圍內不小于12MPa;4m以下至全風化巖石深度范圍內不小于6MPa。3、多擊強夯點必須與柱網吻合。四、場地地質條件(一)、地層情況根據鉆探揭露,場地巖土層自上至下為:素填土(Q4ml):黃褐色,稍濕,松散-稍密,主要由粉土及少量石英巖、片麻巖碎塊6、回填而成,碎塊石呈棱角狀,粒徑一般20-100mm,個別大于200mm,含量約占10%-20%。該土層回填時間約2年。場地普遍分布。層厚3.608.80m,平均6.15m;層頂標高12.4920.99m,平均16.66m;層底標高7.9814.57m,平均10.51m;層底深度3.608.80m,平均6.15m。1全風化片麻巖(Arc):黃褐色,結構構造已破壞,巖芯呈土狀,手捻易碎。為極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分級為級。場地分布普遍。層厚0.301.80m,平均0.75m;層頂標高7.9814.57m,平均10.66m;層底標高6.8813.47m,平均9.91m;層底深度3.909.50m7、,平均6.98m。2強風化片麻巖(Arc):黃褐-灰褐色,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巖石風化強烈,巖芯呈粗粒狀,碎塊狀等。為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分級為級。最大揭露厚度為3.30m,場地內分布廣泛。(二)地下水本場地局部地段見有地下水,施工鉆孔深度范圍內僅在A1-1、A1-2、A1-3、A1-5、A1-6、A1-7、DQ1、DQ2、DQ3號孔中見有地下水分布,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4.35.3m,水位標高8.6810.50m。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水位變幅約為0.51.0米。主要含水層為素填土,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五、試夯按強夯設計要求,強夯施工前,必須在施工現場有代表性的場地上,每種夯擊能選8、取一個試驗區,按強夯方案進行試夯,每個試夯區面積不小于400平方米。(一)、3000kn.m試夯區選擇在A1#廠房,其試夯參數如下:1、強夯范圍:建筑物外墻線外6米范圍內全部夯實。2、夯擊能的選擇:點夯采用30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滿夯采用10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3、夯點布置:夯點間距為3.9mX4.0m,滿夯2擊,錘印搭接寬度為0.25倍夯錘直徑。詳見夯點布置示意圖。4、夯擊遍數:采用二遍點夯加一遍滿夯的強夯方案。5、夯擊次數:點夯夯擊次數根據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N與沉降量S的關系曲線確定,同時應滿足下列條件: (1).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2).夯坑周圍不9、發生過大隆起。 (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 6、夯前標高:13.55夯前標高14.75(二)、4000kn.m試夯區選擇在A3#廠房,其試夯參數如下:1、強夯范圍:建筑物外墻線外6米范圍內全部夯實。2、夯擊能的選擇:第一遍點夯采用40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第二遍點夯采用20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滿夯采用15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3、夯點布置:夯點間距為4.0mX4.0m,滿夯2擊,錘印搭接寬度為0.25倍夯錘直徑。詳見夯點布置示意圖。4、夯擊遍數:采用二遍點夯加一遍滿夯的強夯方案。5、夯擊次數:點夯夯擊次數根據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N與沉降量S的關系曲線確定,同時應10、滿足下列條件: (1).單擊夯機能為2000kN.m時,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單擊夯機能為4000kN.m時,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2).夯坑周圍不發生過大隆起。 (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 6、夯前標高: 15.25夯前標高16.25。(三)、5000kn.m試夯區選擇在A4#廠房,其試夯參數如下:1、強夯范圍:建筑物外墻線外6米范圍內全部夯實。2、夯擊能的選擇:第一遍點夯采用50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第二遍點夯采用30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滿夯采用1500kN.m夯擊能進行處理。3、夯點布置:夯點間距為4.0mX4.0m,滿夯2擊,錘11、印搭接寬度為0.25倍夯錘直徑。詳見夯點布置示意圖。4、夯擊遍數:采用二遍點夯加一遍滿夯的強夯方案。5、夯擊次數:點夯夯擊次數根據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N與沉降量S的關系曲線確定,同時應滿足下列條件: (1).單擊夯機能為3000kN.m時,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單擊夯機能為5000kN.m時,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2).夯坑周圍不發生過大隆起。 (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 6、夯前標高:18.10夯前標高18.70。(四)、試夯檢測試夯完成后建設方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單位對夯后地基土進行檢測。檢測方法采用重型動力觸探、靜載荷檢測。檢測完成后對每個12、試夯區數據進行分析,合格后按試夯參數進行后續強夯施工。如不合格重新調整試夯參數進行試夯。六、強夯施工試夯檢測合格后按選定的試夯參數進行正式強夯施工。1、點夯施工步驟(1).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 (2).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度。 (3).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 (4).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5).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 (6).重復步驟(5)按設計規定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7).重復步驟(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8).用推土機將夯坑推平,并測量場地高程。 (9).按13、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 (10).最后用低能量錘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2、滿夯施工步驟點夯施工完成后等孔隙水消散到設計要求以后,進行滿夯施工。滿夯是強夯質量控制中至關重要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為了加固點夯夯坑底標高以上及點夯各夯點之間一定深度內的松土,因此一定要認真對待,決不能放松控制。滿夯施工不再進行夯點布置和單擊夯沉量測量,僅控制夯擊數、夯錘落距和錘印搭接情況即可。滿夯施工采取1/4錘徑雙向搭接,夯擊遍數、每點擊數以及搭接均應保證,不得出現漏夯現象。具體施工步驟如下:(1)、放出滿夯每排基準線。(2)、夯機就位,鎖定落距。(3)、按錘印搭接的原則,單點2擊,連14、續施夯,直至完成全部滿夯范圍。七、施工組織規劃(一)、施工布署 為保證工期和質量,我公司將投入足夠的人力、機械施工設備,確保圓滿完成此項任務。(二)、施工進度計劃安排1、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強夯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合同總工期的內容確定:計劃從2017年7月 1日開工,2017年8月15日完工,總工期46天。具體見后附強夯進度計劃表。2、施工機械配備機械設備一覽表名稱強夯能級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吊重或高度臺套進場時間強夯施工主要機械1000kn.m 2000kn.m3000kn.m 4000kn.m5000kn.m履帶式起重機32T32T1試夯檢測合格后鑄鋼錘5m220T/29T門架60060019m履帶式15、起重機35T35T1鑄鋼錘5m220T/29T門架60060024m八、強夯施工質量保證措施(一)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前檢查錘重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 (2)在每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 (3)施工過程中記錄每個夯點的夯沉量作為原始記錄。觀測、記錄、分析每個夯點每擊夯沉量、最終兩擊平均夯沉量、累計夯沉量(夯坑深度)、地面隆起量、相鄰夯坑的側擠情況、夯后地面平均下沉量。 (4)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檢查落距、夯擊次數、夯擊遍數、夯點位置、夯擊范圍等。 (5)施工過程中應對各項參數進行詳細記錄。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16、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在每一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 (6)夯后地基強度及地基承載力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夯后加固深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二)質量驗收 (1)強夯處理后的地基竣工驗收檢測工作,應在施工結束后間隔一定時間方能進行對于碎石土的砂土地基,其間隔時間可取714d;粉土的粘土地基可取1428d。 (2)夯后地基應進行承載力檢驗和加固深度檢驗,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地試驗。檢測深度應大于強夯有效加固深度。地基強度及地基土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檢測點的數量,應根據場地復雜程度和建筑的重要性確定,對于簡單場地上一般建筑物,每個17、建筑地基的檢驗點不應小于3點;對于復雜場地地或重要建筑地基應增加檢驗點數并應進行靜載荷試驗。 (4)檢測點位置應結合建筑物輪廓線,軸線、中心線等平均或對稱布置 (5)強夯地基的檢測工作,還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有關規定 (6)強夯地基經檢測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采取補夯措施,或采取其他方法處理。九、強夯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一)安全保證措施(1)機械設備的轉移、安裝、調試必須有專人監督實施。(2)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帶。(3)所有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保養、檢查及安全防護裝置,應符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18、001的規定。實施班前安全檢查制度和施工班組安全自制度,發現設備、機具等安全隱患必須立即排除,不允許設備、機具“帶病”作業。(4)施工中必須隨時將場地墊平,嚴禁斜吊,防止發生折桿、趴桿事故。(5)當夯坑較深造成拔錘困難時應先進行試吊,待松動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機超負荷運轉,造成夯機傾覆。(6)轉移夯機時提錘高度不宜大于0.5m,機組其他人員跟機觀察地面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處理。(7)相鄰機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宜小于30m。(8)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非施工人員一律不準進入。夜間施工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度,并應安排專職管理人員值班。(9)雨期施工主要應做好防雨、防風、防觸電等工作;雷雨19、及六級大風天氣禁止施工作業。(10)場區應做好排水坡度及排水設施,因雨后場地浸水,地基強度降低時,可采取鋪路設“路基箱”的措施,保證強夯機安全行走作業。(11)安全施工保證機構如下圖:安全員作業面項目負責(12)吊車擋風玻璃設計防護網,以防飛石擊碎玻璃傷害駕駛員;(13)吊車要嚴格執行本專業的操作規程,不允許違章作業、無證上崗作業;(14)吊車司機聽從地面指揮員的口令或手勢;(15)每天施工前吊車司機對設備進行檢查;(二)應急預案為預防工傷事故發生后對傷員造成更大的傷害,避免事故的進一步惡化,將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現成立以項目部全體人員為主的救護小組,小組成立后由組長組織全體組員進行安20、全教育,以備事故發生后盡快組織人員投入搶救。1、傷亡事故的預防: 、傷亡事故的預防原則 為實現安全生產,預防死亡事故的發生必須要有全面的的綜合性措施 ,實現系統安全,預防事故和控制受害程度的具體原則大致為:(1)降低,控制和消除潛在危險的原則;(2)提高安全系數;(3)閉鎖原則(自動防止故障的互鎖原則);(4)屏障,距離原則;(5)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則;(6)個人防護原則;(7)避難、生存和救護原則。 、傷亡事故預防措施 傷亡事故預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實現作業行為和作業條件安全化。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實現作業行為安全化,展開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規章制度教育; (2)進行安全知21、識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素質; (3)推廣安全標準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確認制度活動,嚴格安全操作規程和程序進行各項作業; (4)加強重點要害設備、人員作業的安全管理和監控,搞好安全生產; (5)注意勞逸結合,使作業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避免產生不安全行為。 、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實現作業條件安全化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安全技術的研究,采用安全防護裝置,隔離危險部位;采用安全的個人防護用具;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改不安全隱患;定期對作業條件(環境)進行安全評價,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證符合作業的安全要求; 、實現安全措施必須加強安全管理 加強安全管理師實現安全措施的重22、要保障。建立、完善和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崗位培訓和安全知識競賽活動,通過安全檢查制度和落實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隱患,搞好事故預防的基礎工作。2、救護小組成員 成 員:項目部全體成員 工傷救護需準備適量的止血、包扎綁帶等應急材料。3、工傷應急步驟方法當遇到事故的發生應對事故采取以下方法解決;(1)因飛石擊打導致施工人員工作中斷時,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的人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救護措施并報告工傷救護組長。對輕傷者應進行簡單的治療,必要時,送附近醫院檢查治療。(2)如果為大面積受傷,立即組織救護小組成員奔赴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救護,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處理。(3)迅速23、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如果發生觸電意外,應立即切斷電源;清楚傷病員口中的泥沙、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等。(4)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5)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6)觀察受傷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7)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8)車輛一到就近送往醫院。(9)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領導小組。(10)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24、三)文明施工(1)著裝和防護用品整齊、完備,宿舍整潔衛生,物品擺放有序。(2)保持所使用機械設備的清潔,按規定保養。停放整齊,不隨意侵占場內道路。(3)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不違反勞動紀律。(四)安全紀律(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2)凡2米經上的懸空,高處作業無安全設施的必須系好安全帶,扣好保險鉤。(3)高處作業時不往下或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體。(4)未經有關人員批準備不準任意拆除安全設施和安全裝置。(5)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不得上崗,無證不得操作,非操作人員嚴禁入危險區域。(6)婦女及兒童等等不準備帶入施工現場。(7)酒后不準備上班操作(8)穿拖鞋、高跟25、鞋、赤膊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十、雨季施工措施 (1).當場地地下水位較高,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場地內的積水應及時排除。 (2).強夯施工時,雨前、班后,應采用推土機將夯坑、場地表層推平、壓實并形成一定方向的緩坡。 (3).雨后場地,強夯施工為避免出現橡皮土情況,可在場地地坪鋪設0.5m厚塊(碎)石。 (4).強夯施工前不允許地表水存在,并應挖去含水量較大的土方。強夯過程中發現橡皮土現象,應停止對該區域的施工,挖去該部分土方并填入符合要求的土方重新施工。雷雨天禁止強夯施工,晴天時,夯坑盡量裸露晾曬,使土層含水量加速蒸發。嚴禁夯坑內帶水作業。夯坑內出現地下冒出的積水,應采用水泵等措施予以排除。 強夯施工進度計劃表 表1 強夯施工進度計劃表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