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萬廣場高層綜合樓基礎結構及高程控制施工測量方案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4720
2024-09-04
25頁
2.49MB
1、26.4萬廣場高層綜合樓基礎結構及高程控制施工測量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1) 建筑結構:結構形式為帶伸臂桁架框架-核心筒結構。32、編制依據4二、施工準備51 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52 測量組人員組織53 軸線控制網的布設原則及精度53) 控制點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58)水準網水準樁采用平面控制網導線控制點樁。6三、施工方案61、平面控制網的建立61) 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求見表。62)平面總控制網的設置72、軸線控制網的建立71) 高程2、控制網的布設原則及精度指標82 )高程總控制網的設置94、樓層軸線、標高測量控制91) 基礎結構施工測量92)高程控制測量92、基礎以上結構的101)軸線內控網點的布設10建筑物施工放樣、軸線豎向投遞、標高傳遞允許誤差表122)樓層軸線傳遞123) 高程控制測量134)細部放樣14四、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171、垂直引測方法172、 校核19各層垂直度KSh193、分段內控法的偏差計算19m12+m32=(0.2/)2h2214、分段內控網分段投測網形的變形及其調整措施21五、建筑物沉降觀測221、 沉降觀測的目的222、 沉降基準點及觀測點布設221)基準點布點原則22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23、23)觀測點的做法224)工程沉降觀測的精度要求和觀測方法23日常沉降觀測注意事項24六、質量保證措施243、測量放線人員經過培訓,持證上崗。24七、測量安全管理25(一)一般安全要求252、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從事工程測量工作。255、六級以上強風和下雨、下雪天氣,應停止露天測量作業。25(二)、測量專項安全管理252、施工現場行走要注意安全,避讓現場施工車輛,避免發生事故。267、配合機械挖土作業時,嚴禁進入鏟車回轉半徑范圍。26一、工程概況1、XXXX廣場位于XX市XX區XX二橋南橋頭的XX街XX山。本項目為一類高層綜合樓,主要能功為高端大型商業,超高層部分為五星級酒店及高檔寫字樓4、。配套有車庫、設備用房用房。酒店客房670間。XXXX廣場是一個集五星級酒店、辦公、商業等一體的城市地標性的超高層綜合體。本項目總建筑面積:264148.29m2,本項目地上65層,地下6層。地上建筑高度278.5m。地下建筑高度26.4m。其中負1層、負2層為超市及設備用房,負3層為酒店后勤區及地下車庫,負4層至負6層為地下車庫,其中負5層和負6層局部為人防,1F為酒店禮賓廳辦公大堂、高端商業,2F、3F層為高端商業,4F層KTV區及高端商業,5F為高端商業,6F酒店宴會廳及五星級影院,7F為會議區,8F為物管用房及酒店辦公,9F-10F、12F-25為寫字樓,27F-40F為酒店低區客房,5、42F為空中大堂/天際酒廊/全日餐廳,43F為中餐廳,44F-55F為酒店高區客房,57F-63F為酒店客房(頂級)區,64F為酒店SPA中心、健身房及泳池,65F為行政酒廊及SKYBAR。11F、26F、41F、56F為避難層、設備層,屋頂設置直升機停機坪。1) 建筑結構:結構形式為帶伸臂桁架框架-核心筒結構。2) 建筑工程等級:本工程等級為一類高層綜合樓, 耐火等級為一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3) 建筑抗震設防:抗震設防殊死烈度6度,抗震設防類別乙類。4) 人防工程:本工程人防等級為核6。5)設計使用年限:50年;6)防水等級:層面防水等級為級,合理使用年限為15年;地下室防水等級為2級,6、設備用房防水等級為1級;設計抗滲等級P10,采用防水砼,外墻底部設貼墻盲溝排水。2、編制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2006)合同文件,施工圖紙序號重點重點分析關鍵技術11施工條件現場響測量工作的質量和進度不利因素多。合理組織安排工序、選用對復雜作業條件適應 性高的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22標高控制標高變化多,必須保證各專業所有標高的統一性。施工前要做好標高控制點的交接、聯測和校 核, 施工中統一各部位的高程控制點,定期檢查、 復核。3鋼結構安裝鋼結構構件中心線定位測量鋼結構構件中心線放樣采用極坐標法44超高層垂直度控制本建筑樓屋頂停機坪7、高度 292.6m 屬于超高層建筑,其 垂直度的控制屬于關鍵工序。結構的垂直度控制,使用激光垂準儀進行控制點的豎向傳遞;定期進行復測。3、本工程施工測量重點與關鍵技術見表1-1。4、測量總設想塔樓屬于超高層建筑,工程體量大,建筑垂直度控制、軸線定位、高程控制難度大, 測量放線工作的精度和速度是影響本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故本工程將采用科學的測控技術,先進的測量儀器,嚴格的復核校正制度來保證施工測量精度。本工程平面控制網分總控制網和軸線控制網兩級測設:1)總控制網的建立以業主勘察單位提供的控制點為基準,采用全站儀導線法測量。軸線控制網以總控制網為基準,根據建筑物的形狀和軸線,建立外控網和矩形內8、控制網。2)高程控制網布設成閉合環形,采用電子水準儀進行數次往返閉合測量,經平差后作 可以通過其他控制網來相互復核,確保萬無一失。基礎施工平面測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全站儀投測各控制軸線。高程全站儀平差投測。二、施工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包括圖紙的審核,進場后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人員的組 織,測量儀器的選擇及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論證與數據準備,工程重點、難點分析與應對措施。1 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 擬對本工程配備的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詳見表 2-1表 2-1主要測量設備投入計劃序號名稱型號數量用途精度1全站儀2角度距離測量放線22mm+2ppm2激光鉛垂儀1控制點的豎向投遞1/20009、003激光經緯儀J22水平面、鉛垂面1mm/5m4水準儀DS322標高測量控制1mm/km5精密水準儀1高程引測、沉降觀測0.4mm/km6激光掃平儀SJ21標高水平線測設1750m 鋼卷尺/3高程的豎向傳遞檢定合格2 測量組人員組織測量組長:成先海組 員:何峰 周航 羅健3 軸線控制網的布設原則及精度1) 平面控制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 軸線控制網的布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等進行。3) 控制點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 控制點位用混凝土保護,地面以上設醒目的圍護欄桿,防止施工機具車輛碰壓, 見如下圖 2-1: 控制點 圖10、2-1 測量控制點埋設圖及欄護5)埋設至少 7 天后方可進行測設。6)繪制施工場地導線點位置圖,以利于施工測量查找。7)所有的點統一編號,測設完畢將其成果與編號標注在板蓋上,以便于施工引用。8)水準網水準樁采用平面控制網導線控制點樁。三、施工方案 1、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平面控制網應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建立。軸線控制網的布 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等進行。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1) 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求見表。導線網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導線長 度(k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 中誤差導線全長相 對閉合差方位11、角閉合差一級2020051/400001/2000010 n二級10100101/200001/1000020 n注:n 為測段的測站數。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主要技術要求等級適用范圍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一級鋼結構、超高層、連續程度高的建筑81/24000二級框架、高層、連續程度一般的建筑121/15000三級一般建筑241/80002)平面總控制網的設置平面總控制網布設成閉合環形導線,采用 全站儀導線法進行測量,做為現場的平面控制 基準,控制網(點)要做好維護并定期進行復核,校正。2、軸線控制網的建立根據總平面控制網使用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法來測設建筑物所需要的軸線控制樁,經復核無誤后作為建12、筑物軸線控制網。軸線控制網的控制樁要經常檢查校核,損壞或移動的控制樁要及時恢復。軸線軸線控制示意圖3、高程控制網的建立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及精度指標高程控制網以業主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為依據,在地下室施工階段和地上主體階段施 工階段的平面總控制網點上設置一個環形閉合水準路線。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二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 差(mm)儀器 型號水準 標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 合或閉合環閉 合差(mm)平地檢測已測測段 高差之差(mm)偶然中誤 差 M全中誤差 MW與已知 點聯測環線或附 合二等12DS1因瓦往、返往、返4 L6 Li注:L 為附合路線或閉合環線長度,Li13、 為檢測測段長度(均以 km 計), n 為測站數。水準測量測站觀測限差等級儀器型號視線長 度(m)中絲視線 高度(m)前后視 距差(m)前后視距 累積差(m)基輔分劃讀 數較差(mm)基輔分劃兩次所 測高差較差(mm)二等S1500.51.03.00.50.72 )高程總控制網的設置高程控制的建立依據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采用精密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按二 等水準精度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經平差后作為本工程高 程總控制網。4、樓層軸線、標高測量控制本工程基礎施工平面測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經緯儀投測各控制軸線;負三層以上施工測量采用內控法,用激光垂準儀將軸線控制點整體14、同步傳遞;內部控制網在首層采用直角坐標法和極坐標法進行測設。高程控制在基礎施工階段開始布設 4 個標高控制點,采用懸吊鋼尺法向上進行傳遞。在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每半月復測一次,以防控制點移動,而影響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1) 基礎結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測量墊層軸線投測:在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點為準,驗算軸線控制坐標無誤后,將全站儀架設建筑物平面控制點位上,以極坐標法將所需的 軸線投測到墊層上,投測允許誤差2mm。基礎軸線投測:用全站儀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做角度、距離的校核,經校核偏差在規范內后,放出其它軸線及細部線。建筑物施工放樣、軸線投測15、的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內容允許偏差(mm)備注1基礎樁位放樣單排樁與群樁中的邊樁10群樁20基礎軸線復核與控制:樓層放線時,應先復核投測的內控網,閉合后再細部放線。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細部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墻體邊線及門窗洞口邊線。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成后,及時報監理驗線,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2)高程控制測量標高引測:地下結構施工開始后,需要向基坑下引測標高基準點,引測方法:懸 吊鋼尺法,即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使用精密水準儀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 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壁上,并標明數據。 高程引測量示意圖 標高控制網的建立及復核:由高程總16、控制網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的 3個標高基準點,經聯測、閉合形成統一的高程控制網,聯測誤差不得超過 3mm,取平均值作為地下結構所需標高控制網的基準并做好標識。標高控制網定期進行復核,根據復核結果及時調整、 修正,保持整個工程標高控制的統一性。2、基礎以上結構的1)軸線內控網點的布設 軸線內控網點的布設選擇在負三層樓板塔樓外廓軸線及單元、流水段分界 軸線和樓梯間、電梯間兩側軸線。為保證控制點精度、方便檢核采用矩形控制網。負三層設置的內控網點采用全站儀進行閉合、校正,精度要滿足現場施工測量要求,負三層內控網點作為軸線向上傳遞的依據。內部軸線控網布置見圖。軸線控制示意圖 軸線內部控制點在負三層樓板相應17、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 各層施工澆筑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 200mm200mm 的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預埋鐵件由 1001008mm 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F12 鋼筋, 且與首層樓板鋼筋固定牢固。預埋件及埋設示意見下圖。 預埋件及埋設示意 控制點豎向傳遞及精度指標見下表。建筑物施工放樣、軸線豎向投遞、標高傳遞允許誤差表 本表引自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2)樓層軸線傳遞負三層以上樓層放線時,首先將設置在負三層的內部軸線控制網進行閉合,滿足施工要求精度做為樓層投測的依據。樓層傳遞采用激光垂準儀,投測上來的內部軸線控制點進行角度、18、距離復核,閉合后再進行細部放線。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用墨線彈出各細部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軸線傳遞過程詳見圖。控制點穿越樓層示意圖樓層板面激光垂準儀控制點樓層預留洞激光接收靶軸線控制點豎向傳遞示意3) 高程控制測量結構標高引測時首先采用用兩臺S3水準儀及配套塔尺,一把50米鋼尺,經過公式計算,將地面標高基準點引測至待施樓層。傳遞過程中保證同時后視兩個以上的基準點及鋼尺完全垂直。每一施工段至少保證傳遞三個標高控制點,當閉合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樓層的標高控制點,并用紅油漆標記在穩定19、的部位。下圖所示上層標高H為:H=1.000+()=4.332m水準儀水準儀高程引測示意圖 4)細部放樣墻、柱及模板的放樣依據上傳的控制軸線放樣出墻、柱及核心筒的結構平面位置線和距離結構外邊線的20cm模板控制線,平面位置線用于檢查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大小,并及時糾偏。放雙線控制可以保證墻、柱及核心筒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柱中線,待柱拆除摸板后把此線引到柱面上,以確定上層梁的位置。如圖示:梁、柱、板的放樣對墻體或柱體的上梁板模板線采用雙向控制線,即+1.0m控制線和上控制線,雙層控制梁板模板高程,從而減小誤差,方便施工。如下圖所示:樓梯踏步的放樣根據樓梯踏步的設計尺寸,在實際位置兩邊的模板上用20、墨線彈出,并彈出兩條梯角平行線,以便糾偏。如圖示:、地面面層施工測量A、校核四周墻面與墻柱上測設的1.000m標高線,作為地面面層、設備安裝、裝修吊頂等施工的標高控制線。在不便于用水準儀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連通水準管找平。電梯廳所使用的標高應與電梯安裝所使用的標高一致。以防出現錯臺現象。B、基層貼餅、沖筋后,用相應精度水平儀檢查控制基層面標高,檢測點間距:大廳宜小于5m,房間內小于2m。C、在石材、地面磚等塊材地面進行施工測量時,應在基層上彈分格線,在縱橫兩個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據確定后的塊數和縫寬在基層上彈縱橫控制線。每隔一至四塊彈一分格線,并嚴格控制方正。D、吊頂施工時校核吊頂高度以保證樓層凈21、空及管道安裝標高。、電梯安裝測量A、每層電梯廳彈出1.000m標高線,應與結構、地面施工1.000m標高線一致,門套兩邊彈兩條豎直線控制電梯門安裝位置,保證電梯門坎與門前地面高度一致。B、用垂準線法測出電梯井井道兩個方向的豎向偏差,并繪出剖面圖。C、根據檢查結果提供最佳電梯井凈空尺寸斷面圖。D、校測安裝時測量控制線,控制電梯安裝精度。、屋面施工測量A、首先檢查各向流水實際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測定實際偏差。B、屋面四周測設水平控制線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線。C、卷材防水屋面測設十字直角控制線。D、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層施工測量方法施測。四、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本工程為超高層建筑,對垂直度要求很高,擬22、采用激光鉛垂儀垂直引測控制測量偏差。1、垂直引測方法采用分段內控法進行分階段進行激光鉛直儀垂直引測,分段高度控制在50m以內,分段層設在7層(標高30.000m)、17層(標高72.600)、28層(標高120.000)、39層(162.900)、50層(210.900)、61層(225.300)。 負三層級以下空間根據控制網用全站儀外控法直接測放,負三 層矩形控制網根據二級控制網測放。每次投測時,應將激光鉛垂儀仔細對中,嚴格整平,然后接通激光電源,使激光器起輝器發射出鉛直的激光束。與此同時,在所測設層的樓板預留孔300 mm的有機玻璃板,激光鉛錘儀發出的激光束在靶上形成一個小圓形光斑,通過調23、整發射器的焦距,使靶標上形成的激光光斑達到最小。為清除激光經緯儀本身的缺陷對測量精度的影響,投測時將儀器在水平方向作360O回轉,這時在靶標上出現光斑移動的圓形軌跡(如儀器本身沒有缺陷,則光斑將始終如一)。其圓形的圓心對準靶標的十字線交點,用細鉛筆跟蹤在靶標上描繪出圓形軌跡圖,這時圓形的圓心即為豎向傳遞點。當圓形軌跡大于3mm時,為儀器出現精度誤差,應將儀器檢驗后再投入使用。分段投測為了提高工效和防止激光束點的誤差,顧及儀器性能條件和施工環境的影響,縮短投影測程,采取分段控制,分段投點的方式,以豎向每40m50m為一段。當第一段施工完畢,將此段首層控制點的點位精確地投至上一段的起始樓層上,并進24、行控制網的檢測和校正,確認控制點準確無誤后,重新埋點。這相當于將下段首層的控制網垂直升至此段首層并鎖定,作為上段各層的投測依據。2、 校核層垂直度校核:每投測層施工完畢后,采用l mm鋼絲、l5 kg鉛錘人工投點進行對比校核。分段總垂直度校核:每投測段施工完畢后,在首級控制點上架好光至最高的結構層,與控制線進行校核。垂直度偏差計算各層結構完成后,用鋼尺直接量取外筒各柱列軸線(柱中線垂足)與相應的控制軸線(墨線)的垂距,此垂距對應于首層垂距(即設計垂距)之差,即為其縱、橫偏差 和Y ,記人固定表格中,作為計算確定每層偏差及建筑物垂直度的依據。xi為構件 軸方向的偏差值, X= x,n(n為測點數25、);yi 為構件Y軸方向的偏差值,Y=Ayin。各層偏差S(X2+Y2)0.5各層垂直度KSh全高垂直度KsH,其中s 為最大偏差值, 為相應樓層的建筑物最大高度。如垂直度偏差超出規范要求,應以首級控制點為基準重新進行投測。3、分段內控法的偏差計算設建筑物全高為 H ,分段投測高度均為 h ,分段數目 n H /h,A 為首層內控點,a1,a2,,an-1,an 為分段投測時各分段施工層上相應的投測點其豎向投測點位中誤差分別為Ma1,Ma2,Man;A1,A2,An-1,An 分別為直接投測時各段施工層上的投測點,其豎向投測點位中誤差Ma1,Ma2,Man。由內控法的投測原理可知,使用激光垂準26、儀進行豎向軸線投測時,其投測點本身的點位誤差主要來源有儀器的光學對中誤差 m1,豎軸鉛垂誤差m2=0.2/h ,投測點位的標定誤差 m3。則投測點本身的點位中誤差:M1(m12+m22+m32)0.5若考慮到首層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 mA,則投測點的點位中誤差:M=(M12+mA2)0.5 (1)由公式(1),我們可以求得分段投測時 a1,a2,,an點的投測點位中誤差分別為:設每段 h=50m,設首層控制點 A 無誤差,即 MA=0,在一般情況下,取對中誤差m1= 0.5mm , 豎軸鉛垂誤差:令 Man|h=0,經化簡得:m12+m32=(0.2/)2h2將上式 h 的單位化為 m 表示時,27、則:m2=0.20.2/h , 為儀器水準管分劃值(=15),分段投測時的點位標定誤差m 3=0.5mm,根據上面的公式(2)Ma7=4.025mm。 4、分段內控網分段投測網形的變形及其調整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內控法分段投測可以使點位投測的精度提高,但是由于施工環境、儀器以及測量人員操作的影響,內控網點的豎向投測誤差會隨著樓層高度的增加而積累,從而使施工層上內控點產生變形,這種變形一般表現在距離和角度與首層內控網的不一致以及投測后網形的扭轉和偏移上,如圖3所示(實線為首層設計內控網,虛線為投測后變形的內控網)。我們可以通過對投測后的內控網進行邊角數據檢測來調整其影響。邊角檢測的結果應與首層內控28、網點的原始邊角數據進行比較,若超限,則應重新投測;若在限差以內,可根據檢測的結果歸化至設計位置。在某些情況下,即使通過邊角檢測,也不能完全保證分段投測點構成網形與首層內控點網形一致,即投測點所得網形發生偏移或扭轉,如圖 3(b)、圖 3(c)所示。這時,一般通過內外控結合的辦法來解決。五、建筑物沉降觀測1、 沉降觀測的目的 沉降觀測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建筑的沉降進行定期的跟蹤觀測,獲得建筑物準確可靠的沉降數據,了解建筑物的實際沉降情況,為建筑施工和運營安全提供數據保證。 本工程的沉降觀測點位置與測量頻率、測量儀器的精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在結構施工過程中每施工一層,同時向上移變現場的沉降觀測點,進29、行一次觀測;裝飾階段每月進 行一次觀測。竣工后將沉降觀測成果裝訂成冊移交給業主。2、 沉降基準點及觀測點布設1)基準點布點原則 沉降觀測基準點采用測量總控制網埋設的控制點。 基準點高程的校測:基準點使用前,用精密水準儀從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與場區內的水準基準點聯測,以經平差計算后的基準點高程數據作為本工程沉降觀測的基準點高程。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依據建筑變形觀測規程JGJ/T8-2007 的要求,沉降觀測點布設位置應符合下列要 求:置在變形明顯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穩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響施工及建筑物的使 用和美觀;避開暖氣管、落水管、窗臺、配電盤及臨時構筑物;承重墻可沿墻的長度每隔1015m 30、設置一個觀測點在轉角處、沉降縫兩側也應設置觀測點;框架式結構的建筑物應在柱基上設置觀測點。本工程沉降觀測點根據施工圖GS-1-21布置。本工程設有沉降觀測后澆帶。在主體結構頂板澆筑14天后,提供沉降觀測數據。3)觀測點的做法觀測點離地面高,根據規范要求布設觀測點的位置,用特制膨脹螺栓,埋入剪力墻或柱內,并使其穩固,另一端為可以裝卸的立尺點。觀測點示意圖暗裝式觀測點零件4)工程沉降觀測的精度要求和觀測方法沉降觀測點測站高差中誤差應按下式進行估算觀測方法:觀測使用精密水準儀和銦鋼水準尺。沉降觀測的水準線路(從一水準點到另一水準點)應形成附和線路。與一般的水準測量相比較,所不同的是視線長度較短;一般31、不大于25m,一次安置儀器可以有幾個前視點。在不同的觀測周期中,儀器應安置在同樣的位置上,以削弱系統誤差的影響。由于觀測時水準路線往往不長,并且其閉和差一般不會超過1-2mm,因此閉和差可按測站平均分配。如果觀測點之間的距離相差很大,則閉和差可以按距離成比例的分配。往返較差、附和或環線閉和差:0.5n 建筑施工階段的觀測在澆筑基礎的墊層時,在墊層四周埋設臨時觀測點,澆筑完成后進行首次觀測。以后結構每升高一層將臨時觀測點移上層并進行觀測,直到0.000時,再按規定埋設永久性觀測點。然后每施工一層,復測一次,直到竣工。施工過程中若暫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3個月觀測32、一次; 在觀測過程中,若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口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筑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23d一次的連續觀測;日常沉降觀測注意事項 觀測儀器固定。(包括與儀器配套的腳架、銦鋼尺等) 人員固定,尤其是主測人員。 觀測的線路固定,包括鏡位固定和觀測次序固定。六、質量保證措施1、激光鉛直儀、經緯儀、水準儀、鋼尺、盒尺必須由法定檢測部門檢測合格,并有檢測合格證;使用時間必須在檢測合格證的有效期時間內,否則不得使用。2、各種儀器、工具由專人管理,日常上鎖保管;不得亂放。經常清理,正確保養,不得外借他人使用。3、測量33、放線人員經過培訓,持證上崗。4、由驗線員專職驗線,各樓層平面測量放線、樓層標高抄測后,首先自檢,自檢合格后,畫出平面示意圖,填寫報驗單報到質檢組,由驗線員驗線合格后,再由質檢組報監理驗線審核。5、高程引測時,在三個不同位置引測,然后對這三個點的引測數據進行校核。校核無誤后方可彈線。6、外控法根據室外軸線用經緯儀進行校核。校核無誤后,方可進行細部軸線和其它線段的測設。7、控制網各點,采用20的鋼筋長1000mm以上釘入土中,在其頂端劃“十”字刻痕標識,并用混凝土筑牢,高出地坪200mm,外部用48鋼筋圍護高1米,以確保控制網準確,不受損壞。并每施工兩層進行一次控制網的復核工作。七、測量安全管理(34、一)一般安全要求1、進入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首先參加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2、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從事工程測量工作。3、作業人員服從領導和安全檢查人員的指揮,工作時思想集中,堅守作業崗位,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嚴禁酒后作業。4、施工測量負責人每日上班前,必須集中本項目部全體測量人員,針對當天任務,結合安全技術措施內容和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安全狀況及本項目部人員技術素質、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及思想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班前活動,提出具體注意事項,跟蹤落實,并做好活動記錄。5、六級以上強風和下雨、下雪天氣,應停止露天測量作業。35、6、作業中出現不安全險情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組織撤離危險區域,報告領導解決,不準冒險作業。7、在道路上進行導線測量、水準測量等作業時,要注意來往車輛,防止發生交通事故。(二)、測量專項安全管理1、進入施工現場的測量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帶、穿好安全鞋,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著裝要整齊;在沒有可靠安全防護設施的高處(2米以上)懸崖和陡坡施工時,必須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不得穿硬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鞋,不得向下投擲物體;嚴禁穿拖鞋、高跟鞋、短褲及寬松衣物進入施工現場。2、施工現場行走要注意安全,避讓現場施工車輛,避免發生事故。3、施工現場不得攀登腳手架、塔吊、井字架、外用電梯等36、施工設備,禁止乘坐非乘人的垂直運輸設備上下。4、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設備和警告、安全標志等未經領導同意不得任意拆除和挪動。確因測量通視要求等需要拆除安全網等安全設施的,要事先與項目領導和項目安全監管部門或人員協商,并及時予以恢復。5、在溝、槽、坑內作業必須經常檢查溝、槽、坑壁的穩定情況,上下溝、槽、坑必須走坡道或梯子,嚴禁攀登固壁支撐上下,嚴禁直接從溝、槽、坑壁上挖洞攀登上下或跳下,間歇時,不得在槽、坑坡腳下休息。6、在基坑邊沿進行架設儀器等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掛在牢固可靠處,測量儀器架設應穩固可靠,架設儀器后測量人員不得離開,應保證儀器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在使用過程中應嚴防磕碰和損壞。37、7、配合機械挖土作業時,嚴禁進入鏟車回轉半徑范圍。8、進入現場作業面必須走人行梯道等安全通道,嚴禁利用模板、支撐攀登上下,不得在墻頂、獨立梁及其他高處狹窄而無防護的模板面上行走。9、地上部分軸線投測采用內控法作業的,在內控點架設儀器時要注意上方洞口安全,防止洞口墜物發生人員和儀器事故。10、施工現場發生傷亡事故,必須立即報告領導,搶救傷員,保護現場。11、作業人員處在建筑物邊沿等可能墜落的區域應佩戴好安全帶,并掛在牢固位置,未到達安全位置不得松開安全帶。12、在建筑物外側區域立尺等作業時,要注意作業區域上方是否有交叉作業,防止上方墜物傷人;在高壓線附近立尺作業時,必須保持安全距離,防止電擊。13、在進行沉降觀測點埋設作業前(或鋸造測量設點用木樁時),應檢查所使用的電氣工具,如電線橡皮套是否開裂、脫落等,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操作時帶絕緣手套。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