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43.8m2商業辦公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06319
2024-09-04
22頁
553.17KB
1、30743.8m2商業辦公項目塔吊基礎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30743.8m2商業辦公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01、編制依據31.1 本工程施工圖紙;32、工程概況33、地質概況33.1 地基土構成與特征33.2 地下水44、施工部署45、塔吊基礎設計55.1 鋼筋砼灌注樁55.2 鋼格構柱66、 塔吊基礎施工66.1工藝流程66.2 鉆孔灌注樁及格構柱施工76.2.3 測量放線76.2.4 埋設護筒76.2.5 鉆機就位76.2.6 正循環成孔76.2.8 鋼筋籠、格構柱施工72、6.2.9 導管安裝及二次清孔96.2.10 水下砼施工96.3 鋼平臺施工106.3.3 柱帽蓋板焊接106.3.5 材料及焊接要求106.4土方開挖107、質量保證措施118、安全保證措施139、塔吊監測1310、塔吊基礎沉降、塔身傾斜的應急預案1311、塔吊基礎計算書1511.1 參數信息1511.2. 荷載計算1511.3 樁豎向力計算1611.4 樁身承載力驗算1711.5.樁豎向承載力驗算1810.6.樁的抗拔承載力驗算1911.7.樁式基礎格構柱計算1910.8、焊縫強度計算221、編制依據1.1 本工程施工圖紙;1.2 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 16KC061);1.33、 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1.4 PKPM 施工現場安全計算軟件;1.5 本工程主要采用的規范(規程)、標準:序號編號名稱1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2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3GB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4JGJ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5JGJ18-2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6DG/TJ08-202-2007鉆孔灌注樁施工規程7DG/TJ08-61-2010基坑工程技術規范8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9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10DG/J089032010現場施工安全生產管理規范2、工程4、概況新建xx區xx街道國際生態商務區N5地塊商業辦公項目,擬建場地東至規劃綠地,南至規劃綠地,西至xx路,北至xx路。本項目總用地面積30743.8m2,總建筑面積約101480m2,其中地上面積約61480m2,地下面積約40000m2。工程主要由1 幢22層辦公樓,1幢15層酒店,34層酒店裙房、數幢23層商業及地下12層車庫組成。22層辦公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采用樁筏基礎形式,建筑高度為99.7m,基礎埋深6.50m;15層酒店為框架剪力墻結構,采用樁筏基礎形式,建筑高度為71.5m,基礎埋深11.0m;裙房為框架結構,建筑高度為1116.8m;1層地下車庫基礎埋深6.5m,2層地下車庫5、基礎埋深11.0m,均采用樁筏基礎形式。本工程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本工程設計標高0.000 相當于絕對標高 4.8m。3、地質概況3.1 地基土構成與特征根據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土層特征見下表:土層層號土層名稱層厚(m)鉆孔灌注樁樁側極限摩阻力標準值 fs(KPa)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 fp(KPa)1填土1.292浜底淤泥1.07灰黃蘭灰色粘1.7715灰色粘土5.3616灰色粘土9.5820灰色粘土6.4935暗綠灰綠色粘土2.53558501-1草黃灰綠色粘質粉土夾粘土5.195012001-2灰黃灰色粉砂7.867517002灰色粉砂12.036516、5003.2 地下水場地內淺部地下水屬潛水類型,地下水位埋深高水位埋深約0.50 m、低水位埋深約1.50m 。4、施工部署4.1 根據本工程特點綜合考慮各種材料運輸需要,在基礎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擬采用 4 臺QTZ80(6010)塔吊進行施工期間的垂直和水平運輸,塔吊布置具體內容見下表:塔吊編號規格型號工作幅度安裝高度安裝位置基礎形式1#QTZ8060m110.0m辦公樓砼承臺2#QTZ8060m85.0m酒店樁基、格構 柱、鋼平臺3#QTZ8055m40.0m酒店裙樓4#QTZ8055m33.0m1#商鋪砼承臺4.2 本工程塔吊安裝在土方開挖前完成。2#、3#塔吊基礎采用鋼平臺格構柱式塔吊7、基礎,格構柱穿過地下室底板和頂板,擬在底板和頂板處不留孔洞,底板和頂板施工時,在格構柱位于板中部設置止水鋼板;1#、4#塔吊基礎另出方案。5、塔吊基礎設計 鋼平臺格構柱式塔吊基礎體系見下圖:5.1 鋼筋砼灌注樁2臺塔吊基礎均采用 4 根850 鉆孔灌注樁,樁長 25m,樁頂標高9.95m,樁底標高-34.95m,樁配筋為 1620(HRB400)、162000 加強箍筋、8200 螺旋箍筋。砼強度為水下 C35。灌注樁做法詳見附圖。 5.2 鋼格構柱灌注樁內插鋼格構柱,鋼格構柱截面尺寸為480480,采用4根L16016角鋼、綴板-46029012630組對焊接而成,鋼格構柱長度為9m,下部錨8、入灌注樁內3.0m。 5.3 鋼平臺鋼平臺采用一整塊 2400240040 鋼板焊接在鋼格構柱頂部,鋼板下面在格構 柱每側使用 2 塊 10015015(或 15020015、20020015)三角形鋼板與鋼 板、格構柱焊接加強;鋼板上面焊接塔吊固定支腿(成品),支腿與每塊鋼板之間采用4塊20015015三角形鋼板焊接加強。6、 塔吊基礎施工6.1工藝流程塔吊在基坑內的平面位置確定根據塔吊型號進行塔吊基礎設計鋼格構柱、鋼平臺制作灌注樁鋼筋籠制作灌注樁成孔鋼格構柱與鋼筋籠焊接并安放到位灌注樁混凝土澆筑鋼平臺安置塔吊安裝、驗收,并投入使用基坑第一層土方開挖基坑第一層土層高度范圍內鋼格構柱間型鋼水平9、桿、斜桿焊接循環進行土方開挖以及型鋼水平桿、斜桿焊接直至基坑底基坑底混凝土墊層施工混凝土結構施工塔吊使用完畢拆除鋼平臺、鋼格構以及聯系桿割除6.2 鉆孔灌注樁及格構柱施工6.2.1 施工工藝 本工程塔吊基礎樁采用正循環泥漿護壁回轉鉆進成孔、分節制作鋼筋籠吊裝、導管法水下灌注砼成樁的施工方法。施工設備選用1臺GPS-10型回旋鉆機。6.2.2 施工流程 樁位放線埋設護筒樁機就位鉆孔至設計標高清孔吊放鋼筋籠、鋼格構柱安設導管、二次清孔澆筑樁身水下砼拔出護筒砼養護6.2.3 測量放線每個樁位用經緯儀、鋼卷尺定位放線。樁位線允許偏差為 20。樁位線放好后, 須進行自檢,再請監理人員檢查,并及時辦理復核10、手續。6.2.4 埋設護筒護筒直徑比設計樁徑大 100。埋設護筒時,其中心線與樁位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20,護筒底部應深入原土層 200 左右。6.2.5 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后,底座必須用水平尺打好水平,達到平整、穩固,以確保鉆進中不發 生傾斜和移動;轉盤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允許偏差應小于 20,轉盤在四個方向上的水 平度誤差小于 1/100。6.2.6 正循環成孔采用 GPS-10 型工程鉆機進行灌注樁施工,采用泥漿護壁正循環成孔工藝,泥漿 采用原土造漿。相鄰樁距小于 4d 時,鉆孔必須跳打,以免串漿和連孔,或砼灌注后相隔 36 小時 以上,方能在相鄰孔位施工。鉆孔深度不得小于設計孔深,超深不得大于11、 300。成孔垂直度偏差按不超過 1/100控制。6.2.7 第一次清孔 當鉆至設計標高后,應停止鉆進并及時用換漿法進行一次清孔。一次清孔的時間不宜小于 20 分鐘。6.2.8 鋼筋籠、格構柱施工(1)鋼筋籠制作 鋼筋必須具有質量證明書,并經現場抽樣復試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鋼筋籠分節制作,一般分節長度為 9m,分節吊放,吊拼焊接而成;主筋的搭接以 50%錯開,單面焊接長度應10d;焊縫寬度不應小于 0.8d,厚度不小于 0.3d。 鋼筋保護層為 50。為保證保護層厚度,每節鋼筋籠設置三組砼保護塊,每組三個,平面上呈 120 度角布置,且上下兩組均勻錯開。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箍12、筋間距20;鋼筋籠直徑10;鋼筋籠長度100。(2)格構柱制作1)選料鋼立柱的材料主材為16016角鋼和 12 厚鋼板,輔材為 E43 型焊條。 鋼材應有質量證明書,鋼材表面不允許有裂縫、結疤、折疊、麻紋、氣泡和夾渣等缺陷,鋼材的外形、尺寸、重量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標準。 焊條應有出廠合格證,嚴禁使用藥皮脫落,焊芯生銹的焊條。放樣前,放樣人員須熟悉施工方案和工藝要求,并核對構件及連接板的幾何尺寸。3)號料、切割 角鋼下料采用氧乙炔手工火焰切割器切割。綴板采用半成品。4)制作焊接 制作焊接(組裝)應在平整的地面上進行。先將二根角鋼與綴板焊接成一片,然后再把二片組裝成鋼立柱。 組裝成形前均先點焊定13、位搭接,成形后,焊接采取跳檔焊,防止熱變形扭曲,全部焊接完畢后,方可拆除對角撐鋼筋。 焊接后焊縫應飽滿,不得有裂縫、氣孔、夾渣現象。(3)鋼筋籠、格構柱制作完成后自檢,并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吊放。(4) 鋼筋籠、格構柱安裝 為保證鋼筋籠的安放深度符合設計標高,安放前由技術員測定具體標高尺寸,確定吊筋長度,以保證偏差在100 以內。同時應慢放,盡量減輕碰撞。 為防止灌注砼時鋼筋籠移位及上浮現象發生,鋼筋籠下到設計位置后在鋼筋籠頂部對稱焊接 2 根鋼筋吊環,固定在機架上。確保鋼筋籠保護層偏差為20,籠頂、底 標高偏差在100 之間。鋼筋籠孔口焊接應符合如下規定:上下節籠各主筋位置應對正,且上下籠14、均處于 垂直狀態時方可施焊,焊接時宜兩邊對稱施焊,并敲去焊渣。焊接完畢后,應補足焊 接部位的箍筋。鋼立柱在灌注樁鋼筋籠放下后,采用現場 50t 履帶吊進行吊放。吊點設在格構柱 頂端,格構柱吊放要有起重工指揮。吊放時鋼立柱應保證垂直,并插入鋼筋籠 3.0m,立柱角鋼與鋼筋籠主筋間斷焊 接(每隔 500,焊接 100),焊縫應飽滿,不得有裂縫、氣孔、夾渣現象。焊接完畢后, 清理焊縫熔渣,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下放。格構柱安放位置方向應與軸線方向一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200,經儀器檢測 滿足要求后進行固定。6.2.9 導管安裝及二次清孔本工程鉆孔灌注樁砼灌注采用 250 導管,灌注前準確量好導15、管總長度。 當鋼筋籠吊放完畢后,應盡快安放導管,進行第二次清孔。吊放導管時,應位置居中,軸線順直,穩步沉放,防止卡掛鋼筋籠和碰撞孔壁。安放完畢后,應在導管上口設漏斗和儲料斗,下口離孔底約 300,用 3PNL 泵進行泥漿循環清孔,并進行泥漿指標的調整,二次清孔的泥漿比重應小于 1.15,返漿比重應小于 1.30,沉渣厚度應 小于 100。二次清孔結束后,由施工員進行孔底沉渣的測試,在滿足沉渣厚度控制指標后, 會同監理進行驗收,合格后及時簽字,并及時進行砼灌注工作。6.2.10 水下砼施工采用水下 C35商品砼。砼灌注質量應按下列要求控制:砼坍落度控制在 20020,砼初凝時間控制在 810 小16、時,嚴格把好質量關,每 批進場砼攪拌站必須附送級配單。水下砼的灌注應在第二次清孔后 30 分鐘內進行,若超過 30 分鐘應重新測量孔底 沉渣厚度,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重新清孔。水下砼灌注應連續進行,導管埋深應控制在 37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 2.5m,導 管應勤提勤拆,一次提管長度不得超過 6m,最佳提管長度為 2.55m,應經常測定砼 面高度,以確定提管長度,切不可將導管提出砼面以上。砼灌注高度應高出設計樁頂標高 1m。 灌注完畢后,待砼初凝后即可切斷鋼筋籠吊筋,拔出護筒,清洗導管和護筒,清除孔口泥漿(灌注時排出的廢泥漿引入排污池),然后回填孔口,以保證施工現場安 全文明。由專人制作砼試塊,每17、根樁做砼試塊一組,每組 3 塊,注明日期、樁號。6.3 鋼平臺施工6.3.1 施工順序 鋼格構柱柱頭調平柱帽蓋板及加強板焊接固定支腿及加強板焊接檢查清理、刷防銹漆6.3.2 格構柱柱頭調平 鋼平臺焊接前須對四根格構柱的柱頭調平,并且將格構柱角鋼打好坡口。6.3.3 柱帽蓋板焊接柱帽蓋板采用 2400240040 鋼板(Q235),蓋板與格構柱連接處每側附加兩塊10015015(或 15020015、20020015)加強板。6.3.4 固定支腿焊接 固定支腿采用成品(由制造廠將支腿角鋼打好坡口),底部與柱帽蓋板焊接,并在支腿角鋼每側焊接 20015015 加強板。6.3.5 材料及焊接要求(118、)所有鋼平臺材料均采用 Q235 材質。(2)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接觸處全部滿焊,焊縫高度10。6.4土方開挖塔吊基礎四根格構柱之間的連接水平桿和斜撐要隨著土方開挖進度及時 進行加設。當達到可以加設水平桿的高度時,即開始進行水平桿的加設,接著繼續開 挖,當達到可以加設斜撐的高度時,即開始進行斜撐的加設,以此類推,直至坑底。在基坑土方開挖過程中,每層土方開挖完成后,要清除鋼格構柱上的混凝土塊和渣土,并及時進行鋼格構柱之間水平桿、斜桿的安裝和焊接,確保塔吊基礎的整體穩定性。6.5 格構柱剪刀撐加固施工6.5.1 水平桿及斜撐采用 L14014010 角鋼,角鋼兩端與格構柱接觸處均滿焊, 焊縫高度為19、 8,且不得使型鋼咬邊和燒傷。焊接應由持證上崗的焊工焊接。6.5.2 施工前應清理干凈待焊處表面的水、氧化皮、銹、油污、泥污等。6.5.3焊條采用 E43 焊條,使用前應按說明書規定進行烘干,嚴禁使用藥皮脫落, 焊芯生銹的焊條。6.5.4 焊接完成后,項目質量員要逐一對焊接質量進行檢查,采取必要的加焊或 增加綴板等措施來確保焊接質量。6.5.5焊接過程中加強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6.6 所有鋼構件均作防銹處理,表面用鋼絲刷砂皮除銹后,采用鐵紅色防銹漆滿刷。7、質量保證措施7.1 鋼筋進場時,核查質量證明書,并按規定做好監理見證、取樣復試,復試合 格后方能使用。7.2 灌注樁砼采用水下 C35 商20、品砼,每根樁做 1 組試塊。7.3 型鋼及鋼板、焊條等具有出廠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7.4鋼平臺、格構柱由有相應加工能力的人員進行加工及檢驗,以保證部件質量。 焊工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7.5 灌注樁施工允許偏差:7.5.1 灌注樁成孔質量應符合下表規定:樁位允許偏差D/4垂直度允許偏差L/100(L 為樁長)孔徑允許偏差不小于設計孔徑孔深允許偏差-0,+3007.5.2 孔底允許沉淤厚度100。7.5.3 清孔后泥漿密度1.15。7.5.4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主筋間距允許偏差10鋼筋籠直徑允許偏差10箍筋間距允許偏差20鋼筋籠整體長度允許偏差1007.6 鋼格構柱質量要求:7.6.1焊工必須持21、有效證件上崗。格構柱焊接的焊縫厚度應符合要求,焊縫表面 不得有裂紋、焊瘤、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7.6.2格構柱錨入樁基中的長度不小于3m。7.6.3吊(插)入樁孔時,應控制鋼格構柱的垂直與水平二個方向的偏位。特別 需防止澆搗砼后格構柱的偏位。格構柱安裝的允許偏差見下表: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柱端中心線對軸線的偏差020用吊線和鋼尺檢查柱基準點標高10用水準儀檢查柱軸線垂直度0.5H/100 且35用經緯儀或吊線和鋼尺檢查注:表中H為格構式鋼柱的總長度。7.6.4單肢格構柱內部需留有足夠空間,澆搗砼中應采取有效手段保證砼的填充 率達到95%以上。7.6.5開挖土方時,塔機22、格構柱周圍的土方應分層開挖,格構柱之間的水平與斜 撐桿(或柱間支撐)構件,必須跟隨挖土深度而及時設置并焊接。7.6.6 格構柱露出端頂部設置承壓板的,校正水平后進行承壓板剛性定位,焊接 后承壓板的上表面平面度不大于1/500。7.6.7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挖機不得碰撞鋼格構柱,以免對格構柱造成損害。7.7焊接質量檢查與驗收 所有焊縫應冷卻到環境溫度后,將焊渣敲干凈進行外觀檢查。 焊縫外觀檢查采用目測,裂紋的檢查應輔以5倍放大鏡并在合適的光照條件下進行。 焊縫不得存在未焊滿、根部收縮、咬邊和接頭不良等缺陷,不得存在表面氣孔、夾渣、裂紋和電弧擦傷等缺陷。7.7.4 焊縫要求與母材表面光順過渡,同一焊23、縫的焊腳高度要一致。8、安全保證措施8.1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8.2 對進入現場所有操作人員做好“三級”安全教育工作和各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8.3 在挖塔吊樁附近土方時,應沿塔吊樁周邊將土方均勻挖除,挖除后立即將格構柱上多余的混凝土、渣土清除干凈,并按照要求采用水平桿、斜桿與格構柱焊接連接成整體。8.4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對鋼格構柱進行觀察,并對塔吊基礎進行監測。8.5 焊工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9、塔吊監測8.1 土方開挖過程中,每開挖一層土方后進行雙向監測塔吊的垂直度及立柱樁的 垂直度,如偏差超過允許范圍之內,立即停止土方開挖。8.2 使用中派測量員加強對基礎的監測。啟24、用后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記錄, 發現問題,及時通知設備提供、安裝單位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塔吊使用安全。8.3 由項目安全員負責對塔吊的運轉、檢查、維修和保養等工作進行跟蹤檢查。10、塔吊基礎沉降、塔身傾斜的應急預案根據塔式起重機砼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塔吊基礎的沉降量不得大于 50mm,傾斜率不得大于 0.001,傾斜率按下式進行計算:10.1 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名單如下:成員職務職責分工備注組長項目經理總負責副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調查原因,制定糾偏方案,組織專家對糾偏方案進行評審論證組員生產經理按照糾偏方案要求組織人員、材料等組員施工員按照糾偏方案要求具體實施組員質25、量員監督檢查糾偏方案的實施組員安全員對糾偏方案的實施進行現場安全監控組員材料員材料采購及管理9 10.2 應急措施10.2.1 塔機使用中,要經常觀察螺栓松動情況,隨時擰緊。10.2.2 在基坑土方開挖階段及塔吊使用過程中,定期監測塔吊基礎沉降、塔身 的垂直度,如發現異常,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停止塔吊作業,然后查明 原因,制定糾偏方案,并經專家論證后實施。10.2.3 一旦發現塔吊有傾斜時,塔吊應提前附墻,通過附墻桿將塔吊傾覆力矩 一部分傳給建筑物。處于穩定時,通過分析與計算,在允許條件下,對塔吊進行糾偏 扶正,糾偏應經過科學論證及技術可行性分析,并制定詳細的技術交底和預防措施。1126、塔吊基礎計算書11.1 參數信息塔吊型號:中聯重工QTZ80(TC6010) 塔吊安裝高度:H=85m塔吊額定起重力矩:M=800kN.m 起重荷載標準值:Fqk=60kN 塔身寬度:B=1.60m塔機自重標準值:Fk1=650kN 工況塔身彎矩M1=1718kN.m 非工況塔身彎矩:M1=1712kN.m 灌注樁直徑:d=0.850m 樁身砼強度等級:C35樁間距:a=1.600m 樁鋼筋級別:HRB400 樁入土深度:25.00m 樁型與工藝: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鋼格構柱類型:角鋼+綴板 角鋼:L16016 綴板:-46029012630 計算簡圖如下:11.2. 荷載計算11.2.1. 27、自重荷載及起重荷載1) 塔機自重標準值 Fk1=650kN2) 基礎以及覆土自重標準值 Gk=2.42.40.1225=17.28kN 承臺受浮力:Flk=2.42.40.1210=6.912kN3) 起重荷載標準值 Fqk=60kN11.2.2. 風荷載計算1) 工作狀態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Wo=0.2kN/m2) Wk=0.80.71.951.540.2=0.34kN/m2 qsk=1.20.340.351.6=0.23kN/m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0.2385.00=19.21kNc. 基礎頂面風荷載28、產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0.519.212) 非工作狀態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本地區 Wo=0.35kN/m2) Wk=0.80.71.951.540.35=0.59kN/m2 qsk=1.20.590.351.60=0.40kN/m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0.4085.00=33.62kN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0.533.6211.2.3. 塔機的傾覆力矩工作狀態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1712+0.9非工作狀態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29、 Mk11.3 樁豎向力計算非工作狀態下: Qk=(Fk+Gk)/n=(650+17.28)/4=166.82kN Qkmax=(Fk+Gk)/n+(Mk+Fvkh)/L =(650+17.28)/4+Abs(3140.86+33.620.12)/2.26=1556.89kN Qkmin=(Fk+Gk-Flk)/n-(Mk+Fvkh)/L =(650+17.28-6.912)/4-Abs(3140.86+33.620.12)/2.26=-1224.98kN工作狀態下: Qk=(Fk+Gk+Fqk)/n=(650+17.28+60)/4=181.82kN Qkmax=(Fk+Gk+Fqk)/n+30、(Mk+Fvkh)/L =(650+17.28+60)/4+Abs(3166.84+19.210.12)/2.26=1582.61kN Qkmin=(Fk+Gk+Fqk-Flk)/n-(Mk+Fvkh)/L =(650+17.28+60-6.912)/4-Abs(3166.84+19.210.12)/2.26=-1220.70kN11.4 樁身承載力驗算樁身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5.8.2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1.351582.61=2136.52kN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 c基樁成樁工藝系數,31、取0.75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6.7N/mm2; Aps樁身截面面積,Aps=567451mm2。樁身受拉計算,依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第5.8.7條 受拉承載力計算,最大拉力 N=1.35Qkmin=-1653.72kN經過計算得到受拉鋼筋截面面積 As=4593.661mm2。由于樁的最小配筋率為0.65%,計算得最小配筋面積為3688mm2綜上所述,全部縱向鋼筋面積4594mm211.5.樁豎向承載力驗算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的第6.3.3和6.3.4條軸心豎向力作用下,Qk=181.82kN;偏心豎向力32、作用下,Qkmax=1582.61kN樁基豎向承載力必須滿足以下兩式: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按下式計算: 其中 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 qsik第i層巖石的樁側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 qpa樁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 u樁身的周長,u=2.67m; Ap樁端面積,取Ap=0.57m2; li第i層土層的厚度,取值如下表;厚度及側阻力標準值表如下:序號土層厚度(m)側阻力特征值(kPa)端阻力特征值(kPa)土名稱19.58200粘性土26.49350粘性土32.5355.00850粘性土45.19501200粘性土57.86751700粘性土由于樁的入土深度為25m,所以樁端是在第533、層土層。最大壓力驗算: Ra=2.67(9.5820+6.4935+2.5355+5.1950+1.2175)+17000.57=3389.75kN由于: Ra = 3389.75 Qk = 181.82,最大壓力驗算滿足要求!由于: 1.2Ra = 4067.70 Qkmax = 1582.61,最大壓力驗算滿足要求!10.6.樁的抗拔承載力驗算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的第6.3.5條偏心豎向力作用下,Qkmin=-1224.98kN樁基豎向承載力抗拔必須滿足以下兩式: 式中 Gp樁身的重力標準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計; i抗拔系數;Ra=2.67(34、0.7509.5820+0.7506.4935+0.7502.5355+0.7505.1950+0.7501.2175)=1903.329kN Gp=0.567(2525-2510)=212.794kN由于: 1903.33+212.79 = 1224.98,抗拔承載力滿足要求!11.7.樁式基礎格構柱計算依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1)。11.7.1. 格構柱截面的力學特性:格構柱的截面尺寸為0.4800.480m;主肢選用:16號角鋼bdr=1601616mm;綴板選用(mm):0.0120.460主肢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A0=49.067cm2,Z0=4.550cm,Ix0=35、1175.080cm4,Iy0=1175.080cm4;格構柱截面示意圖格構柱的y-y軸截面總慣性矩:格構柱的x-x軸截面總慣性矩:經過計算得到:Ix=41175.080+49.067(48/2-4.550)2=78948.990cm4;Iy=41175.080+49.067(48/2-4.550)2=78948.990cm4;11.7.2. 格構柱的長細比計算:格構柱主肢的長細比計算公式:其中 H 格構柱的總高度,取9.000m; I 格構柱的截面慣性矩,取,Ix=78948.990cm4,Iy=78948.990cm4; A0 一個主肢的截面面積,取49.067cm2。經過計算得到x=4436、.874,y=44.874。格構柱分肢對最小剛度軸1-1的長細比計算公式:其中 b 綴板厚度,取 b=0.012m。 h 綴板長度,取 h=0.460m。 a1 格構架截面長,取 a1=0.480m。經過計算得 i1=(0.0122+0.4602)/48+50.4802/80.5=0.385m。1=9.000/0.385=23.362。換算長細比計算公式:經過計算得到kx=50.591,ky=50.591。11.7.3. 格構柱的整體穩定性計算:格構柱在彎矩作用平面內的整體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 軸心壓力的計算值(kN);取 N=1.35Qkmax=2136.523kN; A 格構柱橫截面的37、毛截面面積,取449.067cm2; 軸心受壓構件彎矩作用平面內的穩定系數;根據換算長細比 0x=50.591,0y=50.591150 滿足要求! 查鋼結構設計規范得到x=0.856,y=0.856。X方向: N/A=2136523/(0.85619626.8)=127215.000 N/mm2 滿足要求! Y方向: N/A=2136523/(0.85619626.8)=127215.000 N/mm2 滿足要求! 11.7.4. 格構分肢的長細比驗算:由于格構形式采用,分肢選取16號角鋼bdr=1601616mm,其回轉半徑i=31.4mm。 1=L/i=630/31.4=20.0640.38、50x=25.295 且小于等于40 滿足要求! 10.8、焊縫強度計算鋼平臺與鋼柱之間的連接焊縫位置和焊縫尺寸如 P12 頁圖所示。手工電弧焊,E43型焊條,角焊縫,焊腳尺寸 hf=10mm。有 3 處重要焊縫,即連接板與平臺梁的連接焊 縫(焊縫 1)、連接板與鋼柱的連接焊縫(焊縫 2),短支腿與連接板的連接焊縫(焊 縫 3)。按荷載作用于平臺對角線方向,取其中一根平臺梁的焊縫按縱向進行計算。 因為在鋼柱與柱頂間增加了筋板,焊縫 1、焊縫 2 的長度遠大于焊縫 3,因此僅驗算 焊縫 3 的長度。10.8.1、焊縫 3 構造要求最小焊腳尺寸 hfmin=1.5t12=9.5mm,t1 為較厚焊39、件厚度,計算結果只進不 舍。最大焊腳尺寸 hfmax=1.2t2=14.4mm,t2 為較薄焊件厚度,L14012 角鋼厚度 為 12mm。hfmin=9.5mmhf=10mmhfmax=14.4mm,焊腳尺寸滿足焊縫構造要求。10.8.2、焊縫強度設計彎矩設計值 Mf1=1.35(1090.1250.30.7072.560.20.04)剪力設計值 Vf1=1.3560.2=81.3KN焊縫有效截面面積 Ae1=40.710(126020)=34720mm焊縫截面慣性矩 Ie1=20.710(480020)3(2280+20)3/12=1.131011mm焊縫截面模量 We1=1.131011/2400=4.711.07mm彎曲應力 f1=Mf1=Mf1/We1=18.6/mm 剪切應力 Yf1=Vf1/Ae1=2.3N/mm 折算應力(f1/f)+Yf121/2=15.5N/mmffw=160N/mm,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