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35客運站主站房和雨棚鋼結構塔吊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5423
2024-09-04
25頁
672.12KB
1、181035客運站主站房和雨棚鋼結構塔吊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熙河寅蠟砸雖糾坷瘁傻刀繹扛困衛窯額鋼跪琴戀避詫深樓落巖揮筆頓爬控瘦埔錯掣矗硒返顯蓉茹噎奮裴澎聽勃興智華謄值軟溫筋授柞外逃柳著換努粥存好貉尹娃哪也姐氮藹楷蛻至唇結訟穴官萍教崇枝哀察滄凳打積絆虧恐搔祝烹甄叼斡佰多吏瘓歸歐軍細晴尤慚呆昌藕銥良俗亦欣啃掃今逆試扳賭綻灤幕壬劍脈脊齊但涼酒淆豆坷浸喊鼎嚼戳隊望囤壬毆否吏呼罷莆椒院沉渭凸緣歲睜牌拱劇態滴頗曰標羨鎊商異銥嘶禁遁樟聚寂簇年躥夏克腑力危花派譏彩喜鑒琳杖屢娜里礁蓖輾泊弄吟埠臭缽農謗2、獲疹攆圣屏仁突鯉錯咀蝕慚棉鉀際泳啞直努毯盼埔卉彭枚咒倘嘩仙津貓瞳陸攘級鍵椽北室蛤蔥穿XX站鋼結構工程吊裝專項施工方案 XX站鋼結構工程東廣場塔吊施工方案目 錄1.1 工程概況41.2 方案編制依據51.3 塔吊布置情況61.4 塔吊基礎設計61)、 參數信息92)、 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與彎矩計算93)、 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94)、 矩形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105)、 矩形承臺截面抗剪切計算116)、 樁承載力驗算117)、 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及樁長計算121)、 參數信息152)、 基礎最小尺寸計算153)、 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154)、 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165)、 受沖切承載力驗算13、76)、 承臺配筋計算17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18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181.5 塔吊施工準備192#塔吊安裝場地布置205、 安裝人員配置(每臺):201.6 塔吊施工順序201.7 安裝及調試標準203、 頂升加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214、 調試標準:211.8 塔吊的驗收221.9 塔吊的操作使用221.10 塔吊的維護保養221.11 塔吊安全措施231、 塔吊自身安全措施232、 塔吊使用安全措施233、 塔吊的安全運行技術措施234、 群塔作業措施245、 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251.1 工程概況本標段XX站工程建筑總面積181035,分為主站房和無站臺柱雨棚兩4、部分,主站房建筑面積85492。主站房東西長409m,南北寬208m,建筑高度43.602m。站房鋼結構最大跨度約86m,最大懸挑約65m。鋼結構用鋼量約6萬噸。鋼結構整體效果圖本工程主要選用兩臺中聯中科產TC7052塔吊,應用于東廣場Y柱區域及懸挑部分的次構件施工。兩臺塔吊塔身截面2.52.5米,起重臂有效長度均為70米,塔吊間距約117米,東側Y柱區域及懸挑建筑最高點約46米,其中1#塔吊自由高度約66米,2#塔吊自由高度約60米,不使用附著。塔吊采用獨立基礎,基礎承臺砼強度C35,配置級鋼筋,承臺頂面標高76.1米(絕對標高)。TC7052的技術參數如下示意:1.2 方案編制依據1、 廠5、家提供的TC7052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2、 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94; 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5、 地勘報告(1/OA交1-2及1/OA交1-6);6、 工程施工圖紙(09年7月送審稿);7、 施工組織設計及現場實際條件。1.3 塔吊布置情況兩臺塔吊布置于東懸挑結構區間內,1#塔吊中心從1/OA軸向東36米,從1-2軸向南5.25米;2#塔吊中心從1/OA軸向東36米,從1-6軸向北4.5米。具體見后附件。塔身距離桁架邊距離最小為2.2米,塔吊安裝區間內的次桿件暫不安裝,待塔吊拆除后用汽車吊補齊。6、1.4 塔吊基礎設計塔吊原始受力數據(說明書提供)、1#塔吊基礎設計1、 因場地為雜填土,原圖地基承載力小,需進行地基處理,根據相近位置的地質勘查資料,塔吊采用沖孔樁基礎,樁徑1米,持力層為花崗巖層,基礎承臺頂標高76.1米,承臺底面標高74.3米,詳見附圖。2、 1#塔吊土質情況見下表(塔吊基礎土質取1/OA交1-2基礎土質資料)3、 1#塔吊基礎驗算:1)、 參數信息塔吊型號:TC7052,自重(包括壓重)F1=1,960.00kN,最大起重荷載F2=250.00kN塔吊傾覆力距M=695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70.00m,塔身寬度B=2.5m混凝土強度:C35,鋼筋級別:級,7、承臺長度Lc或寬度Bc=6.50m樁直徑或方樁邊長 d=1.00m,樁間距a=4.50m,承臺厚度Hc=1.80m基礎埋深D=1.80m,承臺箍筋間距S=200mm,保護層厚度:50mm2)、 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與彎矩計算塔吊自重(包括壓重)F1=1960.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載F2=250.00kN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 F=1.2(F1+F2)=2652.00kN塔吊的傾覆力矩 M=1.43)、 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計算簡圖:圖中x軸的方向是隨機變化的,設計計算時應按照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進行驗算。1. 樁頂豎向力的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其中 n單樁個數8、,n=4; F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設計值,F=1.22210.00=2652.00kN; G樁基承臺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4106.70kN; Mx,My承臺底面的彎矩設計值(kN.m);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m); Ni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kN)。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最大壓力:N=(2652.00+4106.70)/4+9730.00(4.501.414/2)/2(4.501.414/2)2=3218.83kN沒有抗拔力!2. 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其中 Mx1,My9、1計算截面處XY方向的彎矩設計值(kN.m);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m); Ni1扣除承臺自重的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kN),Ni1=Ni-G/n。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N=(2652.00+4106.70)/4+9730.00(4.50/2)/4(4.50/2)2=2770.79kNMx1=My1=2(2770.79-4106.70/4)4)、 矩形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10、;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N/mm2。經過計算得 s=3488.22106/(1.0016.706500.001750.002)=0.010 =1-(1-20.010)0.5=0.011 s=1-0.011/2=0.995 Asx= Asy=3488.22106/(0.9951750.00300.00)=6679.46mm2。5)、 矩形承臺截面抗剪切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和第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樁對矩形承臺的最大剪切力,考慮對稱性,記為V=3218.83kN我們考慮承臺配置箍筋的情況11、,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下面公式:其中 0建筑樁基重要性系數,取1.0; 剪切系數,=0.2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6.70N/mm2; b0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寬度,b0=6500mm; h0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高度,h0=1750mm;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00N/mm2; S箍筋的間距,S=200mm。經過計算承臺已滿足抗剪要求,只需構造配箍筋!6)、 樁承載力驗算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3218.83kN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其中 0建筑樁基12、重要性系數,取1.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6.70N/mm2; A樁的截面面積,A=0.785m2。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7)、 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及樁長計算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3218.83kN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應滿足下面的公式:最大壓力:其中 R最大極限承載力; Qsk單樁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 Qpk單樁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 s,p分別為樁側阻群樁效應系數,樁端阻群樁效應系數,承臺底土阻力群樁效應系數; s,p分別為樁側阻力分項系數13、,樁端阻抗力分項系數,承臺底土阻抗力分項系數; qs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u樁身的周長,u=3.142m; Ap樁端面積,取Ap=0.79m2; li第i層土層的厚度,取值如下表;厚度及側阻力標準值表如下:序號 土厚度(m) 土側阻力標準值(kPa) 土端阻力標準值(kPa) 土名稱1 1.4 0 0 素填土2 9.75 13 800 粉質黏土3 9.8 100 5000 全風化花崗巖4 2.45 150 7000 強風化花崗巖由于樁的入土深度為12m,所以樁端是在第3層土層。最大壓力驗算:R=3.14(1.401.17+9.7514、131.075+.851001.12875)/1.65+1.335000.000.79/1.65=3609.58kN上式計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壓力3218.83kN,所以滿足要求!、2#塔吊基礎設計1、 基礎承臺頂標高76.1米,承臺底面標高74.3米,根據相近位置的地質勘查資料,塔吊基礎底已位于全風化閃長巖層,因此塔吊擬采用擴大天然基礎,詳見附圖。2、 2#塔吊土質情況見下表(塔吊基礎土質取1/OA交1-6基礎土質資料)3、 2#塔吊基礎驗算:1)、 參數信息塔吊型號:TC7052, 自重(包括壓重)F1=1,960.00kN, 最大起重荷載F2=250.00kN,塔吊傾覆力距, 塔吊起重高度15、H=70.00m, 塔身寬度B=2.5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基礎埋深D=1.60m, 基礎最小厚度h=1.60m, 基礎最小寬度Bc=8.00m,2)、 基礎最小尺寸計算基礎的最小厚度取:H=1.60m基礎的最小寬度取:Bc=8.00m3)、 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條承載力計算。計算簡圖: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壓重和最大起重荷載,F=1.22210=2652.00kN; G基礎自重與基礎上面的土16、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5529.60kN; 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8.00m; W基礎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85.33m3; 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 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距離(m),按下式計算:a=8.00/2-9730.00/(2652.00+5529.60)=2.81m。經過計算得到:無附著的最大壓力設計值:Pmax=(2652.00+5529.60)/8.002+9730.00/85.33=241.86kPa無附著的最小壓力設計值:Pmin=(2652.00+5529.6017、)/8.002-9730.00/85.33=13.81kPa有附著的壓力設計值:P=(2652.00+5529.60)/8.002=127.84kPa偏心距較大時壓力設計值:Pkmax=2(2652.00+5529.60)/(38.002.81)=242.57kPa4)、 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地基基礎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取250.00kN/m2; b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0.30; d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1.60; 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18、,取20.00kN/m3; 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礎底面寬度,取8.50m; d基礎埋深度,取1.60m。解得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fa=318.20kPa實際計算取的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fa=318.20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大于最大壓力設計值Pmax=241.86kPa,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較大時的壓力設計值Pkmax=242.57kPa,滿足要求!5)、 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驗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取 hp=0.93;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19、,取 ft=1.57kPa; am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 am=2.50+(2.50 +21.60)/2=4.10m; h0承臺的有效高度,取 h0=1.55m; Pj最大壓力設計值,取 Pj=242.57kPa; Fl實際沖切承載力:Fl=242.57(8.00+5.70)1.15/2=1910.84kN。允許沖切力:0.70.931.5741001550=6495254.85N=6495.25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6)、 承臺配筋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20、的距離,取 a1=2.75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P=242.57(32.50-2.75)/(32.50)=153.63kPa;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 a=2.50m。經過計算得 M=2.752(28.00+2.50)(242.57+153.63-25529.60/8.002)+(242.57-153.63)。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7.2條。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經過計21、算得 s=3052.96106/(1.0016.708.0010315502)=0.010 =1-(1-20.010)0.5=0.010 s=1-0.010/2=0.995 As=3052.96106/(0.9951550300.00)=6597.03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19200mm2。故取 As=19200mm2。備注:塔吊基礎采用相鄰位置的地質報告進行檢算,實際施工過程中若有偏差,將及時進行調整。1.5 塔吊施工準備1、 在塔基周圍,按下圖所示,清理出場地,要求平整,無障礙物。1#塔吊安裝場地布置2#塔吊安裝場地布置2、 留出塔吊進出場地及吊車、汽車進22、出道路,路基必須壓實、平整;3、 塔吊安裝范圍內上空所有臨時施工電線拆除或改遷;4、 安裝機械設備:每臺塔吊安裝時采用50噸汽車吊一臺,150噸汽車吊或履帶吊一臺,汽車二輛。5、 安裝人員配置(每臺):起重指揮吊車司機安裝工塔吊司機電工2人2411測量校正普工281.6 塔吊施工順序基底處理基礎承臺施工塔吊底腳預埋(含基礎節,儀器校準)套架安裝(含部分標準節)回轉安裝駕駛室及塔頭安裝平衡臂安裝(帶配重一塊)起重臂安裝剩余配重安裝塔吊爬升調試驗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1.7 安裝及調試標準1、 安裝要求:嚴格按照塔吊說明書操作。塔吊安裝高度6070米,基腳螺絲及塔身連接螺絲必須擰緊,垂直度誤差必須控制23、在2以內。2、 安裝注意事項:安裝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嚴禁酒后操作,非安裝人員不得進入安裝區域內;安裝時必須注意吊物的重心位置,必須按順序進行安裝,鋼絲繩要栓牢,除扣要擰緊,作業工具要抓牢,擺放要平穩,防止跌落傷人。吊物上面或下面都不準站人。3、 頂升加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 自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到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套架上的爬爪擱在踏步上這段過程中,必須認真觀察套架相對頂升橫梁和塔身的運動情況,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頂升。 2)、 自準備加節,拆除下支座與塔身相連的高強螺栓,至加節完畢、聯結好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螺栓,在這一過程中嚴禁起重臂回轉作業。 3)、 連續加節每24、加一個標準節后,用塔吊自身起吊下一個標準節之前,塔機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度螺栓應連接上,但可不擰緊。 4)、 所加標準節有踏步的一面必須對準。 5)、 塔機加節完畢,應使套架上所有導輪壓緊塔身主桿外表面,并檢查塔身標準節之間各接頭的高強螺栓擰緊情況。 6)、 在進行頂升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專人操作爬升機構,專人緊固螺栓。非有關操作人員,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臺,更不能擅自啟動泵閥開關并和其他電氣設備。 7)、 頂升操作必須在白天進行。8)、 只許在風速低于4級時進行頂升作業,如在頂升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停止頂升作業,緊固各連接螺栓,使上下塔身聯身結成一體。 9)25、 頂升前必須放松電纜,使電纜放松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并做好電纜的堅固工作。 10)、 在頂升過程中,應把回轉機構緊緊剎住,嚴禁回轉及其他作業,如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車檢查,未查明原因,未將故障排除,不得進行爬升動作。 4、 調試標準:必須按塔吊性能表中的進行重量限位及力矩限位,各限開關調好后,必須動作靈敏,試用三次,每次必須合格。連接好接地線,接地電阻不大于4。 1.8 塔吊的驗收1、 塔吊必須有限位和保險裝置,并符合有關標準要求。即超高限位、變幅限位、力矩限位、升降限位、吊鉤保險、斷繩限位、繩筒保險、手制制動保險。 2、 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領取操作證后,方能上崗操作。26、 3、 塔吊由專業安裝公司安裝完成,經相關質檢安檢部門驗收合格后方能掛牌使用。1.9 塔吊的操作使用 1、 塔吊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訓練,持證上崗,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和安全操作規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登塔機。 2、 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風速低于6級。3、 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應有充足的照明設備。 4、 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5、 塔吊必須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進入司機室擅自進行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維修人員2人以上。6、 司機操作必須嚴格按“十個不準吊”原則執行。 1.1027、 塔吊的維護保養1、 機械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0.5-1mm之間,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異物即用汽油洗凈。 2、 減速箱、變速箱、處嚙合齒等部分的潤滑按照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 3、 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股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更換。 4、 經常檢查各部位的聯結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結螺栓應在塔身受壓時檢查松緊度,所有聯結銷軸必須帶有帶口箱,并需張開。 5、 安裝、拆除和調整回轉機械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械和行程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圈的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28、要合適。 6、 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經常檢查結構聯結螺栓、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1.11 塔吊安全措施1、 塔吊自身安全措施1)、 首先確保所立塔吊相互之間不打塔身,在塔的旋轉半徑以內無障礙物。2)、 應對塔吊自身做好防雷接地工作,預防受雷電擊傷。3)、 超過六級大風以上堅決不吊,確保塔吊安全操作。4)、 嚴格執行塔吊施工安全規定,堅決做到十不吊。5)、 塔吊電源線應順塔吊理直理順,電柜必須上鎖。6)、 塔吊應安裝警示器,以及限位裝置系統。7)、 塔吊自身做到三保險五限位。2、 塔吊使用安全措施1)、 塔吊操作人員在施工中,必須聽從塔吊指揮的29、指令,在無指令的情況下不得隨意起吊任何東西。2)、 塔吊在吊裝大型構件時,都應該先進行試吊,確準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再進行吊裝。3)、 塔吊在吊零碎物、部件時,須用預制吊籃裝好。3、 塔吊的安全運行技術措施1)、 司機必須按照所駕駛塔式起重機的起重性能進行作業。2)、 機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運轉中發生裝置運轉發生故障、失效或不準確時必須立即停機修復,嚴禁帶病作業和在運轉中進行維修保養。3)、 司機必須在配有專業人員指揮下嚴格按照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對指揮信號辨不清時不得盲目操作。對指揮錯誤有權拒絕執行或主動采取防范或應急措施。4)、 起重量、起升高度、變幅等安全裝置顯示或接近臨界警報值時,司機必須嚴30、密注視,嚴禁強行操作。5)、 嚴禁重物自由下落,當重物下降接近就位點時,必須采取慢速就位,重物就位時,可有用制動器使之緩慢下降。4、 群塔作業措施由于與東廣場四局安裝的塔吊有交叉,隨著施工使用的要求,多臺塔吊將同時作業,塔吊大臂相互交叉影響,施工作業時如果協調不力會出現不安全因素,所以施工作業時要求:1)、 立塔時保證兩塔之間的高度差不得小于6m;并確保所立塔吊相互之間不打塔身,在塔吊的旋轉半徑以內無障礙物。2)、 塔司必須服從工地統一指揮,服從信號,不得各行其道。3)、 由于多臺塔吊交叉作業,相距較近,屬群塔作業,因而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塔司必須做好交接班記錄,交班、接班人中未當面交接不得離31、開駕駛室,交接班時要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當一臺塔機運行時,在轉臂之前應先觀察另一臺塔的運行情況,然后再進行作業。 后塔讓先塔:在塔吊大臂的工作交叉區域內作業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吊要避開先進入該區域內的塔吊。 動塔讓靜塔:在塔吊大臂交叉區域內作業時,在一塔臂無回轉,吊鉤無運動,而另一塔有回轉或有變幅小車行走時,動塔應該避開靜塔。 輕車讓重車:在塔吊同時運行時,無荷載塔機應避讓有荷載塔機。 客塔讓主塔:當一塔機(客塔)大臂進入對方塔機(主塔)工作區域時,則客塔要主動避讓主塔。待主塔工作完畢或先行作業后,客塔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方可作業。4)、 多臺塔作業時除需要考慮高差外,還應注意絕對避免接觸對方塔吊的大臂拉桿、平衡臂拉桿和塔身。5)、 信號指揮要充分考慮到塔吊交叉作業的可能,因此信號指揮人員應與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換,換班時采用當面口頭交接。信號指揮人員指揮塔機動作時,必須遵守以上群塔使用原則,不得私自更改。6)、 各信號指揮人員在指揮本塔工作時,還須環顧相鄰塔機的工作狀態,必要時發出安全提示語言或旗語,以告誡塔司,注意安全操作。5、 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 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當塔機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須進行偏差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