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萬m178高層住宅商鋪及車庫工程樓層施工測量方案3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6291
2024-09-04
35頁
11.04MB
1、9萬m高層住宅商鋪及車庫工程樓層施工測量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51、工程概述52、工程建筑單體明細表如下6二、編制依據71.7已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7三、施工測量部署73.1機構設置73.2職責劃分93.3工作流程103.4儀器配置見表103.5施測部署113.5.1施工測量程序:113.5.2軸網設置規劃:123.5.3高程控制點設置規劃:123.5.4沉降點設置規劃:123.6控制網設定12地下車庫、主體施工階段的二級控制網布置133.7控制樁的設置方式14四、施工測量2、154.1基礎施工測量方法:154.2主體結構施工測量:15(3)主體結構工程放線的精度要求17(4)平面軸線控制點的引測方法184.3控制點精度復核214.4施工放線214.5核心筒墻體的定位測量214.6測量定位與校正234.7細部測量:244.7.4樓梯踏步的放樣:254.7.5外墻大角的控制:264.7.6筒體放樣:264.8沉降觀測:274.8.1沉降觀測的基本控制要素274.8.2具體施測程序及步驟:284.9高程引測方式:32主樓標高控制點的引測32(2)地下室基準標高點引測32(3)首層+1.000m標高基準點引測32(4)地上各層+1.000m標高基準點引測32軸線、標高基準3、點垂直傳遞途徑示意:34五、施工測量質量要求345.1施工測量記錄:355.2施工測量精度要求:355.3施工測量質保措施:365.3.3技術資料,記錄齊全,完整,使每項測量工作都可追溯。36XXXXL地塊標段施工測量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概述工程名稱XX區XX組團L10-4-1/03、LB9-1/06號地塊工程地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質量標準優質結構工程“中國XX區XXL地塊項目總承包工程(標段)”項目,由XX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包括1#、7#超高層住宅樓、2#、3#、4#洋房、S01商鋪(前期為售房部)、車庫等,建筑總面積約90000,最高高度約180m。位于重慶市XX區火4、炬大道22號,結構體系1#、7#、S01商業、車庫為框架結構、2#、3#、4#為剪力墻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2、工程建筑單體明細表如下樓棟號層數建筑面積()總高不含車庫層高(m)功能1#45F/-2F21191.68146.153.14.2住宅2#7F11376.221.653.1住宅3#7F11376.221.653.1住宅4#7F11376.221.653.1住宅7#51F/-2F23967.58167.555.1住宅S01#2F2037.3919.254.55.1商業02#-2F/-3約800012.83.63.8車庫合計約90000二、編制依據1.1建筑施工測量手冊1.2鋼筋混凝土高層5、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JG391)1.3經緯儀檢定規程(JJG414860)1.4水準儀檢定規程(JJG489)1.5鋼尺檢定規程(JJG489)1.6XX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的坐標定位點(0CD1693、0CD1694、0CD1695),及XXXX項目L地塊標段總平面布置圖。1.7已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三、施工測量部署3.1機構設置項目技術部下設專職測量小組,測量小組主要由一名測量工程師和技術員組成,場區導線控制網作業人手不夠時由項目工程部其它人員配合。表1:項目測量小組人員名單序號姓 名職 責1組 長 2副組長3測量員4測量員圖1測量管理機構圖3.2職責劃分測量小組負責從建設(監理)單位接收6、導線控制點、施工現場控制網的建立、樓層控制線投測、標高引測、沉降觀測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測量;測量工程師還負責對項目計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維護及檢測。3.2.2測量員根據測量小組給定的樓層控制軸線放出柱、墻體的控制線,梁的位置線和預留、預埋位置線。3.2.3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對軸線控制網進行復核,項目質量員負責對測量員所施測的梁柱邊線、控制線進行詳細復核。3.2.4每樓層施工測量放線完畢,項目內部復核完成后,由測量工程師完善相關測量記錄后進行報驗。3.3工作流程針對本工程結構單元多、平面復雜、建筑高度大等特點,本工程測量總體采取整體控制,分單元校核的原則,測量工作流程圖1-2:依據釘樁成果、現場7、條件編制施工方案對釘樁(紅線樁)成果進行復測(包括平面及水準)確定建筑物軸線定位樁監理單位現場復測驗收確定軸線控制網樁位基 礎 放 線監理單位驗收各樓層放線監理單位逐層驗線測量竣工報告監理單位驗收 圖1-2 測量工作流程圖3.4儀器配置見表表2:項目測量儀器配置計劃序號儀器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全站儀南方NTS-3202臺場區控制樁設定、復核2激光經緯儀北京博飛DJD2-1GJ2臺單位工程軸線引測3激光鉛垂儀北京博飛DJD2-1GJ2臺單位工程軸線引測4水準儀S34臺標高引測5水準儀S11臺沉降觀測6塔尺5m4把一把沉降觀測專用7大鋼尺50m5把其中一把作為比對尺8鋼卷尺5m30把其中一把做比8、對尺3.5施測部署3.5.1施工測量程序:接收建設(監理)單位三個坐標點位(0CD1693:X=62709.972,Y=54406.060,H=326.715;0CD1694:X=62824.966,Y=54388.164,H=326.497;0CD1695:X=62858.108,Y=54272.270,H=345.582)內部復核建筑物定位(復核平基場地)控制網設定總工復核“工程定位測量記錄”報驗軸線、標高引測構件定位內部復核“軸線、標高檢查記錄”報驗。采用導線測量法對建設(監理)單位提供的三個樁位(0CD1693、0CD1694、0CD1695)進行復測,誤差均符合規范要求。3.5.2軸9、網設置規劃:本工程占地面積大、形狀不規則、建筑高度大,根據平面控制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本工程軸網按分區、分階段的原則進行設置。基礎施工軸網分區設置;各棟號上升到標準層時,根據基礎階段軸網設立獨立的控制網;根據鉛垂儀精度,各棟號標準層軸網每六層設一次。3.5.3高程控制點設置規劃:按分區分階段設置的原則,基礎施工階段在軸網控制樁上各區至少設一點;主體施工階段,各棟號設兩個高程控制點,高程控制點沿樓層上升,層層設置。3.5.4沉降點設置規劃:各棟號分別設沉降觀測點,沉降點位設在一層約+500標高位置。沉降觀測點位布置將在主體施工時與甲方、監理確定。3.6控制網設定場區一級測量控制10、網的設置:根據建設方提供的三個控制樁(0CD1693、0CD1694、0CD1695),增設小區一級測量控制網點A、B、C、D四點,具體布置詳下圖:首先采用0CD1693作測站,0CD1694作后視,確定待測點A(1#樓旁)、B(3#樓旁)、C(6#樓旁)、7#樓旁)的坐標,然后采用0CD1694作測站,0CD1693作后視,復測A、B、C、D的坐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復測結果閉合差符合規范要求。地下車庫、主體施工階段的二級控制網布置 本工程地下車庫兩層,基坑深度9.6米。由于本工程場地受限,工期緊張,現場多家單位同時施工,土方單位未全部移交場地,屬于邊施工邊移交的情況,11、無法在地下室外側建立二級測量控制網,故采用場區首級測量控制網進行地下室各軸線的測設,即全站儀坐標放樣來進行控制。在1#、7#樓布置8個內控制點,以控制樓板及內墻施工時的軸線控制;外圍延塔樓六角外墻上布置6個外控制點,層層遞增,以控制塔樓及外圍墻柱的軸線控制。在2-4#樓布置八個內控制點,以控制樓板及內墻施工時的軸線控制;外圍延主體結構四大角設置4個外控制點,層層遞增,以控制塔樓及外圍墻柱的軸線控制。根據工程的的實際情況,本項目共有單體建筑6棟,因此采用在建筑物底層設立固定軸線控制點(如下面圖1-31-5所示),基礎施工每5天,主體結構每施工三層,測量組對控制線必須進行一次校核。3.7控制樁的設12、置方式所有位于土層上的控制樁點(含軸網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均為砼墩埋地設置,砼墩截面為300300,深度不小于500,頂面埋設100*100*8預埋鐵件,做法如圖1-6;樁面上用紅油漆對樁號、軸線及高程等進行標示。若控制樁位于完整的基巖上,則可直接將控制點設在基巖面上。控制樁點設置完成后必須在樁的周圍設置可靠、醒目的圍護設施,圍護設施采用48*3.5鋼管搭設,長寬各1.5米,高1米,(四道立桿,三道橫桿,鋼管刷紅、黃油漆),對控制樁進行保護,不得碰撞和被重物或汽車等碾壓。圖1-6 控制樁埋設大樣圖四、施工測量4.1基礎施工測量方法:基礎施工時,由于首級網點均在原始地面上,所以可以用激光經緯儀結13、合50m鋼卷尺根據施工圖設計對主要控制網進行加密,投測出基礎各軸線,然后根據設計截面對各構件進行放線;用S2水準儀結合五米塔尺直接進行高程引測。由于部份樓棟基頂標高不一致,采用激光經緯儀加鋼卷尺放線法操作不夠方便,故針對不能采用經緯儀加鋼卷尺放線法的樓棟,則采用坐標放線法施工,方法是,將電子版基礎圖倒入總平圖內,將各樁位中心點的坐標提取出來,根據提取的座標采用全站儀投測。車庫結構施工時的軸線引測擬采用內外雙控法,在地面設定內控點,然后用激光鉛垂儀進行引測,并且采用控制網進行校核。因基礎施工階段控制樁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響移位,故在每次進行軸線投測前必須先對控制樁有無移位現象進行閉合校核14、后才能施測。4.2主體結構施工測量:(1)隨著結構不斷增高,要逐層向上投測軸線,尤其是高層結構四角軸線和控制電梯井軸線的引測,直接影響結構和電梯的豎向偏差。(2)根據工程的的實際情況,本項目共有單體6棟,因此采用在建筑物底層設立固定軸線控制點(如圖1-31-5所示),并預埋鐵板,鐵板上做上標記,沿建筑物豎向相同部位的樓面留設200200mm方形孔作為投測點用。每次只利用這幾點向上引沿各層軸線,直至到頂。軸線投測時,將激光鉛垂儀架設在內控點位上進行轉點,然后用J2經緯儀、鋼尺對所轉點進行復核;經復核閉合后才能進行控制線及軸線的投測。圖1-3 2#、3#、4#樓軸線控制示意圖 圖1-4 售樓部軸線15、控制示意圖 圖1-5 1#、7#樓軸線控制示意圖(3)主體結構工程放線的精度要求軸線豎向投測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每 層3總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H15030標高豎向傳遞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每 層3總高H(m)H30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H15030(4)平面軸線控制點的引測方法1)地下室施工階段的定位放線采用“外控法”,即使用場區的首級測量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用極坐標法或直角坐標法進行細部放樣。2)當樓板施工至0.000m時,在場區首級測量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用極坐標法或直角16、坐標法放樣測設激光控制點,點位布置詳見:二級控制網布置示意圖。由于0.000m層人員走動頻繁,激光點測放到樓面后需進行特殊的保護,因此需在2F混凝土樓面預埋鐵件,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且具有強度后,再次放樣測設激光控制點并進行矩形閉合復測,調整點位誤差,打上陽沖眼十字中心點標示,示意如下圖:0.000m樓面激光控制點點位做法激光點穿樓層預留洞口做法3)激光點穿過樓層時,需在組合樓板上預留200x200的孔洞,澆筑樓板砼后,將點位通過空洞引測到各樓層上。預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上圖:4)澆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樓面垃圾物堵塞孔洞。麻線繃在鐵釘上便于儀器找準中心點,用完后將麻線拆除,以免下次阻擋激光投點。在17、2層混凝土樓面架設激光鉛直儀,垂直向上投遞平面軸線控制點至上部樓層。為提高激光點位捕捉的精度,減少分段引測誤差的積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見下示意圖:透明塑料薄片,中間空洞便于點位標示。雕刻環形刻度第一次接收激光點蒙上薄片使環形刻度與光斑吻合通過塑料薄片中間空洞捕捉第一個激光點在接收靶上旋轉鉛直儀,分別在00、90、180、270四個位置捕捉到四個激光點取四個激光點的幾何中心即為本次投測的點位取中位置5)激光控制點投測到上部樓層后,組成矩形圖形。在矩形的各個點上架設全站儀,復測多邊形的角度、邊長誤差,進行點位誤差調整并作好點位標記。如點位誤差較大,應重新投測激光控制點。6)在本工程施工中,特別18、是在主塔樓施工中,垂直度控制是關鍵,因此,對內部控制點的豎直引測,采用激光垂準儀進行控制為主,10KG線墮作為校核手段為輔。具體的方法如下:首先,在底層內部控制點上安置激光垂準儀,在上層安置激光接收板。其次,打開激光器,將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調整光斑,使光斑最小,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標志;將激光垂準儀依次旋轉90、180、270,重復將激光投影到激接收板上,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標志,取4個標志中心作為上層內部控制點;重復第1到第4步,直到滿足要求為止。4.3控制點精度復核軸線控制點投遞到上部樓層后,組成平面矩形,對矩形角度和邊長圖形條件進行閉合檢測,通過自檢對閉合誤差進行調整,然后才作為上部樓層19、控制網的基準,以提高平面控制網經傳遞后的測量精度。4.4施工放線在本工程施工范圍內引測的內部控制點,經復核滿足要求后,可以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放線依據,放線方法一律采用全站儀坐標法,徠卡一級全站儀或拓普康一級全站儀即可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的精度,用經緯儀撥角法配合鋼尺量距復核。具體方法是在樓面上根據引測上來的軸線點放出一組主要控制軸線。同理,把經緯儀架設在軸線交叉點上復核,依據放出的各軸線,復核間距無誤后,即可根據樓層結構平面圖的尺寸進行建筑物各細部放樣。4.5核心筒墻體的定位測量核心筒提模施工測量主要控制墻體垂直度和軸線偏差,直接用激光點控制每層墻體軸線偏差,吊線垂檢查每層墻體垂直度,示意圖20、如下: 0.000m51層,核心筒外圍已置6個激光點。激光點垂直穿越樓層的地方預留200x200mm的孔洞,直到提模平臺頂面。每澆筑完一層混凝土墻體則提升一次鋼模板,待上一層墻體鋼筋綁扎完成后合模,用激光鉛直儀投點檢查模板上口的軸線偏差,吊垂線檢查模板垂直度,對鋼模板進行軸線偏差和垂直度校正。每個主要軸線控制的墻體邊線,每隔100mm就要計算好坐標數據備用,當所需要的點位被鋼筋(柱)或模板阻擋時,只好在軸線方向上偏移100mm再放。即使這樣,個別軸線控制點也無法放出。當遇到此種情況時,只有在已經澆注好并且沒有鋼筋露出混凝土面的剪力墻部位臨時設置一個坐標控制轉點(設置方法按測量程序和規范要求進行21、),再將全站儀移至該轉點上繼續完成未放出的點位。所有放線工作,當由于現場環境限制,無法放置對中桿棱鏡時,則采用徠卡全站儀專用反射片作為接收目標進行定位。激光鉛直儀投點檢查模板上口軸線偏差示意圖檢查模板上口垂直度和軸線偏 吊線垂檢查模板垂直度示意圖4.6測量定位與校正鋼筋綁扎前,將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軸線和標高測設到下一樓層。根據下一樓層上的埋件軸線和標高控制線,在土建核心墻水平鋼筋綁扎前,把埋件初步就位,等土建鋼筋基本綁扎完,利用土建鋼管腳手架,對預埋件進行精確校正,如遇豎向或水平鋼筋阻擋,應及時調整鋼筋綁扎位置。細部測量放樣流程:控制點選擇與增設控制網點的測設(平面網、高程網)點位加密三維空間22、點位放樣高精度全站儀精密水準儀粗略定位精密定位4.7細部測量:4.7.1各樓層控制軸線的放樣:把控制軸線從預留洞口引測到各樓層上,必要時可放出軸線位置。每次傳導時各控制點必須相互復核,做好記錄,檢查各點之間的距離、角度直至完全符合為止。4.7.2墻、柱及模板的放樣 : 圖1-8 柱的放樣圖圖1-9 墻的放樣圖根據控制軸線位置放樣出墻、柱的位置、尺寸線,用于檢查墻、柱鋼筋位置,及時糾偏,以利于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圍放出模板邊線控制線。放雙線控制以保證墻、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如圖1-8、圖1-9所示)。然后放出柱中線,待柱拆除摸板后把此線引到柱面上,以確定上層梁的位置。4.7.3門窗、洞口的放樣23、:在放墻體線的同時彈出門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綁好的鋼筋上放樣出窗體、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標注,放置窗體、洞口成型模體。外墻門窗、洞口豎向彈出通線與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門窗、洞口位置。4.7.4樓梯踏步的放樣:根據樓梯踏步的設計尺寸,在實際位置兩邊的墻上用墨線彈出,并彈出兩條梯角平行線,以便糾偏。如圖1-10所示:圖1-10 樓梯踏步的放樣圖4.7.5外墻大角的控制:待外墻拆完模后,沿大角處根據定位軸線在外墻一半厚尺寸(或100)的位置彈出豎向控制線,用以控制外墻轉角模板位置,防止大角出現偏差。在大角模板的相應位置做出標記,待上層大角模板合模時,通線與標記一定要相吻合。如圖1-11所示。 圖1-24、11外墻大角控制示意圖4.7.6筒體放樣:在每層結構板面放線中,以控制軸線為準彈出電梯井井筒 300的控制線和電梯井中心線,并用紅油漆在砼墻上作三角形標識。在下層放線中,必須檢查上下中心線是否相符。 4.8沉降觀測:4.8.1沉降觀測的基本控制要素(1)儀器設備精度、人員素質本工程沉降觀測精度要求比較高,為了能夠精確地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斷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的測量誤差應小于變形值的1/10-1/20,為此我們在沉降觀測中將使用S1級的水準儀,水準尺也應用受環境影響及溫差變化影響小的高精度鋁合金水準尺。同時觀測的人員也是由從事多年測量工作的專職測量員組成的測量小組。(2)觀測時間:建筑物25、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不到完整的數據。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和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沉降情況和規律。由于本工程建筑高度大,基礎持力層一般為中風化砂巖或泥巖層,設計對沉降觀測有一定的要求,故沉降觀測是本工程施工重點之一,本工程的沉降觀測周期按建筑物的加荷情況每升高一層為一個觀測周期(售房部不作沉降觀測)。(3)觀測點的設置:為了能夠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且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要對稱,相鄰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圍。(4)沉降觀26、測自始自終遵循“五定”的原則 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 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 觀測人員要穩定; 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 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5)施測要求: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須經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使用3-6個月重新對所用儀器進行校驗。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有校核。(6)沉27、降觀測精度的要求:由于本工程屬高層建筑,建筑面積大,建筑層數多,按照要求沉降觀測采用一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7)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的要求,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4.8.2具體施測程序及步驟:建立水準控制網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沉降觀測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統計表匯總、繪出沉降曲線圖(1)建立水準控制網:根據要求,對各棟建筑單元周圍布置五個以上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不大于100米,在場區內任何地方架設儀器至少后視到兩個水準點,并且場區內各水準點構成閉合圖形,以28、便閉合檢校。各水準點設在建筑物開挖、地面沉降和震動區范圍之外,水準點的埋深要符合一等水準測量的要求。根據工程特點,建立合理的水準控制網,與基準點聯測,平差計算出各水準點的高程。(2)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由場區內水準控制網,依據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要求布沉降觀測點,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作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沉降點的埋設方式為:先將帶錨固腳的鋼板埋入設計觀測點柱身上,并按初步設定高程埋設,待模板拆除后,精確找出高程、焊上帶觀測點的角鋼(如圖1-12)。(3)沉降觀測: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應29、在觀測點安穩固后及時進行。首次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沉降觀測點(臨時的),等臨時觀測點穩固好,進行首次觀測。圖1-12 沉降觀測點設置示意圖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S1級精密水淮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后決定。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0.00再按規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于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主體結構竣工后每月不少于一次,工程竣工交付業主使用前還需與監理共同觀測一次后向業主進行沉降點的移交。每30、次進行沉降觀測時,事先核查基準水準點是否發生異常變化,正常后才能進行施測。(4)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從而確定出沉降量。某個觀測點的每周期沉降量:C=Hh,I-Hn,I-1。N表示某個觀測點,I表示觀測周期數(I=1,2,3)且HI=H0累計沉降量:C=C(n),n表示觀測點號。(5)統計表匯總: 根據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計表,進行匯總。 繪制各觀測點的下沉曲線。首先建立下沉曲線坐標,橫坐標為時間坐標,縱坐標上半部為荷載值,下半部為各沉降觀測周期的沉降量。將統計表中各觀測點對應的觀測周期所測得沉降量畫于坐標中、邊線,就得到對應于荷載31、值的沉降曲線。 根據沉降量統計表和沉降曲線圖,我們可以預測建筑物的沉降趨勢,將建筑物沉降情況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正確地指導施工。測量工程師必須將每次觀測結果及時向項目總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進行匯報;若出現明顯沉降量的變化或不均勻沉降時,項目總工程師還應及時與設計、勘察部門聯系,確定進一步觀測的方案。(6)觀測中的注意事項: 嚴格按測量規范GB50007-2002的要求施測。 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 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各觀測環境基本一致。 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 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氣呵成。 每次進行沉降觀測時,事先核查基準水準點是32、否發生異常變化,正常后才能進行施測。 在雨季前后要連相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 將各次所觀測沉降情況及時反饋有關部門,當建筑物每天(24h)連續沉降量超過1mm時應停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4.9高程引測方式:根據監理單位提供的三個原始水準點(0CD1693、0CD1694、0CD1695),經校核三點高程無誤,作為施工高程的原始依據。主樓標高控制點的引測(1) 地下室施工階段的高程基點與基坑外圍首級平面控制網點合二為一,點位要求盡量布置在基礎沉降區及大型施工機械行走影響的區域之外。確保點位之間通視良好,便于聯測。(2)地下室基準標高點引測選擇34個標高點組成閉合回路,用水準33、儀、塔尺和鋼卷尺配合,順著基坑圍護結構往下量測至地下室基礎。復測基坑內水準環路閉合差,當閉合差較大時重新引測標高基準點。(3)首層+1.000m標高基準點引測用水準儀引測首層+1.000m標高線至剪力墻外墻面,各點之間復測閉合后彈墨線標示。(4)地上各層+1.000m標高基準點引測地上樓層基準標高點用全站儀每次從首層樓面每50m引測一次,50米之間各樓層的標高用鋼卷尺和水準儀順主樓核芯筒外墻面往上量測。全站儀引測標高基準點的方法如下:在0.000m層的砼樓面架設全站儀,通過氣溫、氣壓計測量氣溫、氣壓,對全站儀進行氣象改正設置。全站儀后視核心筒墻面+1.000m標高基準線,測得儀器高度值。對儀器34、內Z向坐標進行設置,包括反射棱鏡的常數設置。示意如下: 全站儀照準+1.00米標高線確定Z坐標值全站儀望遠鏡垂直向上,順著激光控制點的預留洞口垂直往上測量距離,頂部反射棱鏡放在鋼平臺或土建提模架及需要測量標高的樓層,鏡頭向下對準全站儀。由于全息反射貼片配合遠距離測距時反射信號較弱,影響測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鏡配合全站儀進行距離測量。反射棱鏡放置示意如下:第1步第2步第3步 標高垂直向上傳遞全站儀測距示意圖計算得到反射棱鏡位置的標高,后視測點標高,計算儀器高,將該處標高轉移到核心筒墻面距離本樓層高度+1.000m處,并彈墨線標示。如下圖所示:軸線、標高基準點垂直傳遞途徑示意:五、施工測量質35、量要求5.1施工測量記錄:本工程需完成的測量記錄如表3:表3施工測量記錄一覽表序號記錄名稱備注1工程定位測量記錄在基礎施工階段根據場地移交情況填報2軸線檢查記錄車庫分區填報,標準層按子單位工程每層一次3標高檢查記錄車庫分區填報,標準層按子單位工程每層一次4垂直度檢查記錄車庫每層一次,標準層按子單位工程每層一次5設備基礎復測記錄每樓層一次6建筑物沉降觀測記錄按4.2.3.1條實施5.2施工測量精度要求:表4施工測量精度要求單位工程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豎向傳遞軸線點中誤差控制網高程中誤差各棟號樓1/2000054mm2mm車庫1/10000103mm2mm5.3施工測量質保措施:5.3.1認真36、審核圖紙及相關資料,仔細核對依據資料及點位,針對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方案,措施。5.3.2嚴格執行自檢、互檢,自檢時必須換人,以不同的方法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交給專檢部門驗線。控制網的復核:控制網設完后,技術部用激光經緯儀進行角度閉合復核、用50m鋼卷尺進行距離復核,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控制點的復核。結構每施工三層,測量小組對控制線必須進行一次校核:復核方式為采用內、外控制線相互比對方式。因基礎施工階段控制樁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響移位,故在每次進行軸線投測前必須先對控制樁有無移位現象進行校核后才能施測。5.3.3技術資料,記錄齊全,完整,使每項測量工作都可追溯。5.3.4儀器設備由測量工程師37、保管,堅持年檢、季檢并作好記錄,使所有儀器設備均能滿足相應的精度要求。貫瓊汕袒孿薯頂吼能焉緬晤閻保惱砌收鼠丁謅幼禾課嘔茸菲繡蒲蚤爪踞硝甄第顆誦拾碰陸諒拌厲警殆隘制濱即夏妮進緣余洼忿糙桔必厚抨紗鵲粱描依川詳癌頁扳勞瘟沉睬憶爭焰艾結餡伏像劈言鰓通揚景鹿川輔原臘攻蕭偉殼氖縮鞋男婿嘴儲撅失沏楷廁聊碗箱分松進謎漫其糊翟駁所糕肉澳荊律垮通腿奪聳精戎掂穴孽佳達夢鑄歷鋪矗瑞妝轟磕歐仟長屏嘔惱打若歉虜烘郁柏只宿央涅最號勵力籃趙棗供取撼措鋸誠澈鼠落卑漁沙蜒未節仗實操差木殉惱貨爺酪卸溺蟻慮剁劉駱誣瘍弗衍稿結輔御守想箱囑菊遞書淫烷羞猖章癱瓣辣耗牡綢尺柵樹倪圓濁移炙憾輿適馳吮貌婚凳刷薛殃篆沒卵墳裕割椿超高層施工測量方案38、繳忿強較輛凱蒼物契任規賭子聯禾痔署掣脅孟列癱鑰羅雪鎂粉操侯省苑裹僅麓列懊垃卞餅棉搓罕綜氦舷座耐淺烘妖夜咐搏纓強坪艦蠅支縱繕歷蘑淫釀錄段橡氣丑緯巒鑿氏峭勾委繳迅薛胡佩一瘩攻扭肢運佐標韭莖裙擰得捉觸阮射容褥閡粘罐劊瘤工縮切促瞳舔捕征茅泄腳氛籌慈棒胃冤腸句鞏取酉稱騾壕懂潮丘噎鄉庫球舅整凋崎疫世冕騾救躲騰舵母傅韻析潰弟灤婆團蝗母獎濕葵朋墊懷賣柿衙早醞硼柜誼擲肩腹裕祈挫坑悠焦側唐砒蔫襟身乙崇枕酪殖宗希邯灸錢命喜艙掀固閘跨兆謄權組獲栓紉是窺晃減亡嗣保謊蝴工赤梨渦多所謬展惋顫眺隸譯輾丙砰卿閻窿稗逢架鴿楞籬凰良箍齲洶嫌麓餓XXXXL地塊標段施工測量方案 精品文字精品文檔精品文檔專注做自己想要的目 錄一、工程概況4二、編制依據5三、施工測量部署63.1機構設置63.2職責劃分73.3工作流程73.4儀器配置見表83.5施測部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