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及商業樓車庫頂板工程密肋樓蓋板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6369
2024-09-04
21頁
4.37MB
1、編號:SJHN.JZY-XX辦公及商業樓車庫頂板工程密肋樓蓋板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部署31施工工期目標32勞動力組織及職責分工3四.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32主要機具準備43材料準備44現場準備4五.模殼施工方法51支撐系統52主要施工方法 55鋼筋安裝86砼澆筑養護107模殼的拆除10六.施工技術措施111主要施工技術措施112施工縫的留置113布料機處模殼支撐加固措施114注意事項125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3七.成品保護13八.安全技術措2、施14九.環保措施16十.附圖1:施工流水段劃分圖17十一.附圖2:1層模殼平面分布圖18十二.附圖3:2層模殼平面分布圖19一. 編制依據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3)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62011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6)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7)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9) 塑料膜殼鋼筋混凝土雙向密3、肋板通用圖集JSJT-20010) 鋼筋混凝土密肋樓板L07G32411)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12) xx省建設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DBJ14-033-200513) xx市建筑施工鋼管扣件安全管理規定xx管字201545號14) 本項目施工圖紙 二.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其中1#、2#樓地下三層,地上22層;3#樓地下三層、地上24層;4#樓地下三層、地上32層;S1、S2、S3為商業樓,地下均三層,S1地上17層、S2地上四層、S3地上16層;S4#樓是地下商業及兩層地下車庫和一層設備層。本項目地下車庫-1層、-2層頂板為密肋樓蓋板,采用周轉型塑料模殼、扣件式滿堂腳手架作為支撐體系。模殼按4、規格不同以bU軸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北半部-1層密肋樓蓋頂板結構高度600mm(含100mm厚現澆疊合層),模殼標準尺寸為950*950*450,北半部-2層密肋樓蓋頂板結構高度400mm(含100mm厚現澆疊合層),模殼標準尺寸為980*980*320mm。南半部-1層、密肋樓蓋頂板結構高度為570mm(含150mm厚現澆疊合層),模殼標準尺寸為980*980*420mm;-2層密肋梁高度為500mm(含80mm厚現澆疊合層)。不規則區域縮尺配模,規格較多,詳見附表“模殼規格、數量表”。模殼規格、數量表序號部 位規 格數 量1北區1層頂板950*950*45018242950*590*45、50 4803590*590*4507941150*1050*4506451150*460*4502861050*510*450671050*750*45048460*750*45039460*510*450210950*512*450111512*512*4501小計249212中區1層頂板980*980*420166213680*980*42091214680*680*42012915380*980*4205116380*680*4206小計276017北區2層頂板980*980*300200118980*500*30042219500*500*30021120680*980*3002226、1680*500*3006小計266222中區2層頂板980*80*420144623980*680*42080124680*680*42042025980*380*4205426680*380*4203小計2724總計10638三. 施工部署提前進行市場調研,并對模殼生產、租賃廠家進行考察,簽訂采購合同,完成預訂工作;規劃模殼堆放場地,按使用部位分類碼放,懸掛標示牌,以免不同規格混雜;支撐體系用鋼管、扣件提前進場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1施工工期目標 本項目車庫2層頂板約在5月中、下旬開始施工,計劃7月中旬完成車庫1層頂板澆筑,模殼安裝周期約2月。2勞動力組織及職責分工 項目部技術負責7、人對現場專業工長進行技術交底,專業木工工長主要負責現場管理,確保現場鋼筋施工的有序性,同時負責鋼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求的落實。質檢部門負責現場工程質量的檢查工作,對現場出現的質量問題及時發現,并反饋給技術組,由技術組制定處理方案。 主要管理人員:項目經理:負責施工現場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全面統籌管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對工程技術及質量全面負責,負責對技術交底及方案審核。生產負責人:對所有樓號技術及質量全面負責。質量負責人:負責檢查現場技術要求的落實及給監理工程師的報驗情況。安全負責人:負責現場的安全、健康和保衛工作的落實檢查及日常落實情況。木工工長:負責現場管理,對現場施工直接組織安排及施工進8、度落實情況。2.2施工人員數量:根據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進行具體安排調配。四. 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1)在施工過程中分兩個施工標段。地下車庫施工中,第一、二標段分別分為6個施工流水段。根據現場流水段施工順序,模殼分批次進場,縮短周轉周期、減輕現場堆放場地缺乏的壓力。施工流水段劃分詳附圖。2)根據施工圖紙要求,由勞務分包單位計算每個流水段模殼用量,現場技術人員核算準確、規格數量,以此為依據制定模殼進場計劃。3)在模殼安裝之前由項目部技術人員根據流水段提供模殼排列圖,根據施工方案對現場工長、操作班組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安裝順序、技術要求、成品保護及安全注意事項等。4)按技術參數要求對9、進場模殼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a) 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氣泡、空鼓;b) 模殼的底邊與頂部應平整、不得翹曲變形;c) 模殼的力學性能應符合下表要求,檢查廠家提供的質量檢測報告;d) 模殼的加工尺寸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外形尺寸-22外表面不平整23垂直變形-44側向變形-25底邊高度尺寸-22主要機具準備電鋸、電刨、手電鉆、小線、墨斗等加工、安裝工具。3材料準備模殼進場,提供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公司合法的營業執照、合格證等,清點模殼進場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驗收后方可使用于工程施工。48*3.5mm鋼管,鋼管扣件、U托、木方、15mm厚多層板、周轉性的塑料鋼模殼、10、釘子、美紋紙、密封膠等。4現場準備1)現場使用的扣件式滿堂架搭設完畢,并通過預檢驗收;2)測量、施工人員已按施工要求準備好各種機具,并配備充足的人員;3)各種施工用工具已準備到位并有備用量;4)如果能夠夜間施工,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五. 模殼施工方法1支撐系統支模系統采用483.5的鋼管支撐,支撐間以架子管鎖定,主龍骨為48*3.5雙鋼管,間距900mm;次龍骨48*3.5鋼管,間距250mm,立桿900mm*900間距,底模15mm厚多層板。為防止底模在次龍骨上滑動,垂直于多層板底模短邊、在多層板長邊拼縫處,居中平放一根48*80木方。模殼支撐計算內容主要荷載計算:板面強度及剛度驗算11、次龍骨強度及剛度驗算、主龍骨強度及剛度驗算、扣件抗滑驗算。模殼自身力學參數根據廠家技術資料確定。根據設計圖紙,北半部-1層密肋梁板現澆結構自重為9.5kn/,其它部位7.5kn/。施工荷載取2.5kn/。2層支撐體系凈高3.150m,1層支撐體系凈高分別為4.500m、4.050m、3.900m。支撐體系安全計算書詳本項目“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工藝流程: 鋼管扣件式滿堂架搭設 縱橫拉桿安裝主次龍骨 安裝多層板底模 分尺、排版、彈線安裝模殼 配模殼間肋梁補平木條用塑料地板革堵縫 綁扎鋼筋(先綁肋梁,后綁板筋) 安裝電氣管線及預埋件 隱蔽工程驗收 澆筑混凝土 養護 拆龍骨 拆多層板拆模殼。2主要12、施工方法 1) 搭設支撐鋼管架及模板支設:因為密肋梁底標高大都一致,因此密肋梁底模參照樓板底模支設通模,中間不斷開。2) 底模采用15mm厚的多層板,與混凝土不接觸處的底模可不貼海綿條或膠帶。 密肋樓蓋板模板加固見下圖:3)模殼排列方法(1) 施工前根據圖紙設計尺寸,結合模殼的規格,按施工流水段作好工具、材料的準備。(2) 安裝主龍骨時要拉通線,間距要準確,做到橫平豎直。(3) 模殼進場后要套樣,輕拿輕放,不得有損壞的。如果有破損的不得用于工程上。(4) 模殼排列原則均由軸線中間向兩邊排列,不能用模殼的地方用多層板代替,標高與肋梁底一平,澆筑實心砼。(5) 按施工圖紙的平面布置,要在一個柱網內13、由中間向兩端排放,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出現兩端邊肋不等的現象。模殼法蘭邊之間(即肋梁底部)用木模補嵌:(6)(7) 主次梁不等高時支撐示意圖:(8) 模殼排放好后,即用鋼釘將模殼四角處釘牢于底模上,以免位移。(9) 按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標準逐項檢查模殼模板。檢查的重點放在模殼自身剛度的保證措施和連接節點的嚴密性。(10) 模殼加工時只允許有負差,因此模殼鋪好后有一定的縫隙,用牛皮紙膠帶或塑料地板革粘貼,以免漏漿。(11) 排布時模殼法蘭邊不得嵌入墻、梁內,造成無法脫模,影響混凝土外觀。(12) 模板安裝、支撐體系其它要求詳見本項目“模板工程施工方案”。4)后澆帶模板支設:后澆帶處采用14、獨立支設體系,澆帶兩側至相鄰肋梁設置獨立支撐,配頂板模板時延后澆帶方向鋪設頂板,模板在后澆帶兩側相鄰肋梁外設置模板拼縫。為確保梁板后澆帶施工縫嚴密順直,梁板支模時在后澆帶邊的底模上設置一條通長15mm厚50mm木條,用來控制梁板鋼筋保護層厚度,如圖:5鋼筋安裝密肋梁鋼筋主要由支座負筋、上筋貫通筋、架立筋、下部通長筋、支座補空處理處開口箍筋等構成,端支座錨固、搭接、直螺紋連接等與框梁構造要求無異,詳本項目鋼筋工程方案相關章節,本方案主要針對密肋梁及相關聯構件鋼筋安裝。鋼筋吊裝時應注意勿使端頭直接碰撞模殼面,應盡量用面接觸,輕拿輕放,且用電焊時應避免在模殼上直接使用電焊。綁扎鋼筋時應首先明確縱向和15、橫向鋼筋上下位置,以免因底筋互相編織而無法施工。1) 柱帽在主肋梁節點:柱帽下部筋在端支座處錨入柱對邊縱向筋內側0.4LaE并彎折15d,錨入主肋梁內滿足LaE,如下圖:2) 柱帽與疊合現澆層相交處構造:3) 當模殼未布置到肋梁端部或邊緣時,補平與肋梁底一平,鋼筋按下圖配置:4) 當需要在密肋樓蓋板上開洞時,只允許在肋梁間開洞,不得截斷肋梁:5) 需要在肋梁側面開洞時,只允許留圓形孔洞。洞口不得大于1/3梁高,居中布置。后澆帶在肋梁內上下各附加2根16和2根18(均三級鋼)鋼筋:6砼澆筑養護(1)混凝土澆筑下落高度不宜過高,振搗密肋部分宜采用30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應有浮漿為止,避免因缺振、16、漏振而造成蜂窩麻面,模殼板處宜采用平面振搗器。(2)模殼的施工荷載應控制在不大于22.5kn/,不能超過此限值。(3)本工程混凝土養護采用覆蓋薄膜的養護方法進行養護養護,2層頂密肋樓板養護周期不小于7天,1層頂密肋樓板為防水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小于14天。7模殼的拆除1) 鑒于本項目車庫頂板涉及場地重新規劃以及材料堆放,拆模必須按項目部統一規劃,未經項目部技術、生產等部門主管同意不得私自拆除。2) 車庫跨度大多大于8m,模殼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必須100%,以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強度報告為依據。3) 先將支撐角鋼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將模殼撬起相對兩側面中點,模殼即可拆下。密肋梁較高時,模殼不易拆除,可采17、用氣動拆模工藝。4) 拆模不可用力過猛,不亂扔亂撬,要輕拿輕放,防止損壞。六. 施工技術措施1主要施工技術措施1)依據圖紙設計要求,按施工流水段做好材料、工具的準備工作。2)模殼運至現場后要套疊成垛,輕拿輕放。3)模殼排列鋪放時,均由軸線中間向兩邊鋪放,以免出現兩邊的邊肋不等的現象。4)主龍骨安裝時要按間距尺寸拉通線鋪設,做到橫平豎直。5)由于模殼加工尺寸只允許有負差,因此模殼鋪好后會有一定的縫隙,所以需要用布基膠帶或密封膠將模殼間的縫隙粘貼封嚴,以免漏漿。6)模殼安裝完畢后,進行全面檢查,并辦理預檢手續。7)肋梁鋼筋綁扎后再綁扎板筋,待鋼筋隱蔽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8)澆筑混凝土時18、,一定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先澆筑肋梁再澆筑板;澆筑過程中,要振搗密實。2施工縫的留置由于施工技術及施工組織上的原因或遇暴雨等特殊情況時,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時,應預先選定適當的部位設置施工縫。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在澆筑有主次梁的樓板時,應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3布料機處模殼支撐加固措施為避免模殼受壓變形,采用密肋樓蓋板模板上搭設臨時支撐平臺方式來放置混凝土布料機。 混凝土澆筑時根據布料機作業半徑,選好布料機放置位置;布料機支腳雙向長度約4.5m,模殼尺寸11001200(含次肋梁寬),因次肋梁上部縱向筋較少,選19、擇5根次肋梁范圍,在次梁縱向筋下,居中放置腳手架用鋼底座,按下圖所示搭設臨時平臺并鋪設腳手板。為保證架體穩定、牢固,在四角穿肋梁內縱橫向設置8根斜支撐。需要移動布料機時,將腳手板、斜支撐卸下,用塔吊將支撐平臺整體吊運至下一安放位置,人工配合重新加固后使用。詳見下圖:4注意事項1)嚴格保證模殼準確就位:在驗收合格的底模板上,根據施工圖定位模殼距離模殼邊緣的尺寸,保證兩側等間距。2)模殼平面布置及排列如有變動,根據廠家技術資料做調整。3)模殼與底部模板之間應結合緊密,若是有縫隙需用塑料地板革或其他材料處理,以免漏漿。4)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禁止振搗棒接觸模殼側壁,防止模殼移位,防移位處理:在20、確保模殼準確就位的前提下,模殼之間用竹膠板固定。5)暗盒安裝時可用切割機在模殼的頂面上開口,并及時將切割碎片清理干凈,嚴禁在頂面上直接打鑿。6)支撐模板時應起拱,柱網中心起拱值為跨度(短跨)的 0.20.3% ,柱上主肋梁為跨度的 0.10.15%。7)雙向密肋板的混凝土骨料選用粒徑為 220mm的石子和中砂。2。9)開洞要求:密肋板的板上需預留空洞時,應在肋間開設空洞。密肋板的肋上需預留孔洞時,只允許在肋的中部預留圓形孔洞,且孔徑不大于1/3密肋板總高(即肋梁高度)。10)肋梁箍筋均為 形,箍筋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其鉤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6d(d為箍筋直徑)和60mm。11)密肋板板內鋼筋21、,當板厚100mm時布置單層,單層鋼筋網宜放置在板的中部。當板厚100mm時,布置兩層。肋梁的混凝土保護層為25mm。12)模殼支柱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地面上,并應墊通長腳手板;13)當樓層施工荷載大于計算荷載時,必須加設臨時支柱;14)垂直運送模殼、配件應上下有人接應,嚴禁拋扔。5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密肋梁側面脹出,梁身不順直,梁底不平: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統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支柱底腳應墊通長腳手板,并應支撐在堅實的地面上;模殼下端和側面應設水平和側向支撐,以補足模殼的剛度;密肋梁板底模應按2起拱;支撐與次楞彈平線安裝,并銷固牢靠。2)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撓;防治的方法是,模殼安裝22、應由跨中向兩邊安裝,以減少模殼搭接長度的累計誤差。安裝后要認真調整模殼搭接長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證接口處的剛度。3)密肋梁軸線位移,兩端邊肋不等: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裝調平后,要放出次楞邊線再安裝次楞,并進行找方校核。安裝次楞要嚴格跟線,并與主楞連接牢靠。4)模殼安裝不嚴密:這是模殼加工的負公差所致。認真檢查模殼安裝縫隙,釘塑料條或橡膠條補嚴。七. 成品保護1. 在層高1/2處左右的支架系統的水平欄桿上宜固定一層水平安全網,用于防止人員墜落,同時,拆模殼時,使之墜入安全網,以保護模殼。2. 吊運模殼、木鋼楞、或鋼筋時,不得碰撞已安裝好的模殼,以防模板變形。3. 混凝土強度達到75%,23、肋跨8m時,可拆除底模;肋跨8m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100%可方拆除底模。4. 4.拆除的模殼,吊運至平坦場地內,下部墊木方,相互扣合碼放整齊,不得隨意放置,避免變形、破損。八. 安全技術措施1. 施工機具必須定專人操作使用。2. 使用沖擊電鉆鉆眼必須兩人配合,嚴禁亂接、亂拉電線。3. 正確佩戴安全帽,嚴禁穿“三鞋”施工支拆模型。進入施工現場操作,必須配戴好安全帽及安全帶。4. m高欄桿或搭設安全網后方準施工。5. 滿堂腳手架,支模架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交底搭設,滿足施工的要求。作業時禁止工人在梁底板和支模架上行走,應鋪設操作板設欄桿后再作業,確保安全。6. 搭設滿堂腳手架,應每隔4m設置剪刀撐24、,澆筑砼時架體的穩定性。7. 工程施工中,腳手架應將荷載傳遞到建筑結構上,腳手板應鋪平綁牢便于小車運行,通道兩側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8. 鋪設模板時,板底木龍骨要及時和鉛絲和支撐系統扎牢,不得虛放。9. 支模時要按要求搭高護欄及安全操作臺,操作臺上設腳手板,不得站在鋼管上操作,不得在支撐模板上進行切割模板。10. 澆筑砼工程中要有專人看模,發現異常及時加固后方準繼續澆筑砼。11. 澆筑梁板砼時,軟管由兩人抬著不停移動,嚴禁板面砼堆積,厚度不超過50cm,避免壓塌支撐體系。12. 模板嚴禁堆放在外架上,以防壓塌外架或從架上掉物傷人。13. 砼澆筑安全措施:a) 凝土進行振搗時,應按規定要求進行25、,防止振搗方法不對,把支好的模板碰壞。b) 有大霧、雨、六級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施工。c) 模板制作區要禁止吸煙,并設置消防設施。d) 模板拆除作業完工前,不準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運送到指定地點存放。e) 板支拆前,必須向施工班組進行詳細的書面安全技術交底。14. 拆模區域要設置警戒線,派專人看管,嚴禁非操作員進入。拆梁板模時,操作人的站位要正確,以防拆下的模板掉下傷人。15. 拆下模板堆放整齊,堆放高度不超過1.5m,以防倒下傷人。16. 安全用電技術措施a) 項目部應制定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嚴格執行JGJ46-2005規范規定。b) 應明確施工用電管理人員、電氣工程技術人員26、和各分包單位的電氣負責人。c) 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含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含50kw)以上者,應編制臨時用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以下和設備總容量在50kw以下者,應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d) 工程項目每周應對臨時用電工程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e) 作業電工必須持有有效證件,電工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電工作業應由二人以上配合進行,并按規定穿絕緣鞋、帶絕緣手套、使用絕緣工具,嚴禁帶接線和帶負荷插拔插頭等。f) 雨季施工,電器、照明要有防雨罩及相應接地裝置,電氣開關要可靠、安全。g) 所有照明電器線路,不得亂27、拉亂接,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現場值班電工跟蹤作業,隨時隨地解決用電問題。17安全生產教育: 通過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自我防護意識,以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1)對工人進行入場“三級”安全教育。(2)貫徹國家、地方政府的安全法規及對安全生產的有關規章制度。(3)學習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知識,做到正確使用“三寶”。(4)夜間連續施工,一定要教育好職工不得高聲喊叫、吵鬧。九. 環保措施1. 現場在進行模板加工制作時,要控制各種機械的噪音。將機械安放在平整度較高的平臺上,下墊木板。并定期檢查各種零部件,如發現零部件有松動、磨損,及時緊2. 固或更換,以降低噪聲。3. 木材加工一律在作業棚內進行,作業棚搭成封閉式,以起到隔聲的效果。4. 使用低噪音振動棒,振動時不得碰到鋼筋或模板,間歇時間較長時立即關閉電源。5. 水泥等粉沫狀建筑材料在庫房內保存。6. 砂堆放在砂池內,并用彩條布覆蓋。十. 附圖1:施工流水段劃分圖十一. 附圖2:1層模殼平面分布圖十二. 附圖3:2層模殼平面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