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項目住宅樓及地下車庫工程基礎墊層毛石混凝土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6421
2024-09-04
26頁
156.16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保障性住房基礎工程施工方案合集
1、保障性住房項目住宅樓及地下車庫工程基礎墊層毛石混凝土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 錄一、工程概況4二、設計更改原因4三、毛石混凝土施工工藝41. 材料的選用42. 毛石砼澆筑方案選擇4施工機具計劃表5四、勞動力組織63. 混凝土施工組織6六、技術交底培訓7七、施工準備7八、毛石混凝土的澆筑7九、砼養護85.選用適宜的氣溫澆筑砼,降低溫差。87.在結構完成后及時回填土,避免其側面長時間外露。8十、集水坑處理9十一、施工安全與成品保護注意事項92. 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99. 塔司及信2、號工特別注意,高壓線路,防止碰撞。10礦井水災事故專項應急演練方案111 應急演練目的、意義和目標111.1應急演練目的111.2應急演練意義:111.3應急演練目標112 應急演練原則123應急演練類型和時間地點133.1應急演練類型133.2 應急演練時間133.3 應急演練地點134 應急演練組織機構134.1應急演練領導小組134.2策劃部134.3 評估組145 演練情景設計145.1應急演練概述:145.2 演練情景1 報警、現場處置小組成立及現場處置155.6 應急結束:166 演練工作準備176.1分析演練需求176.2確定演練范圍177 演練實施187.1演練過程控制187.3、2 演練實施的步驟187.3、應急演練記錄的要求187.4 應急演練結束與終止238 應急演練評估238.1應急演練評估方法238.2應急演練評估標準239 演練安全注意事項254、現場參演人員不得隨意開動各種機電設備。26基礎墊層毛石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保障性住房項目(北區)2#、4#樓及地下車庫工程位于XXXX路以南,橫斷山路以東。2#、4#樓地下2層,地上33層,建筑總高度94.2m,地下車庫地下1層, 其中2#樓建筑面積為27436;4#樓建筑面積為18970;地下車庫建筑面積6092.47。二、設計更改原因本工程挖至標高時,2#樓發現大部位地質為粗砂層或粉夾層,不能滿足設計4、要求,根據第一次靜壓試驗數椐,經設計、勘察、建設、監理專項專家多方論證,采取了加深地基措施,直接挖至第六層強風化巖石層,加深位置根據圖紙設計要求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找平,地基毛石砼寬度為外墻軸線外700mm。(原設計墊層寬度)砼用量及毛石大約用量 : 2#樓砼 :1850m 毛石 :900m 三、毛石混凝土施工工藝1. 材料的選用毛石選用不規則青石塊,規格30cm左右,但不小于10cm,堅實、未風化、無裂痕、潔凈的石料,強度等級大于MU20。混凝土為普通C15混凝土,塌落度為180mm200mm。2. 毛石砼澆筑方案選擇為了滿足混凝土用量及時供應 ,以及毛石的儲存。混凝土為指定混凝土公司提供,5、提前預約時間,確定用量,毛石根據計劃提前儲存。毛石混凝土用長臂為42m混凝土汽車運送泵1臺,進行澆筑,每棟樓分為2個流水段,使汽車泵覆蓋整個作業面,毛石用塔吊裝,小推車配合使用。施工機具計劃表序號名稱數量規格要求1汽車泵1臺臂長42m2塔 吊1座臂長60m3小推車10輛4振動器4臺5振動棒10根6鐵鍬20把7砼運輸車10輛8刮桿5根表面抹平9水泵6臺底板抽水10平板振動器2臺底板基層振平四、勞動力組織技術員2名質檢員1名測量員2名瓦工10名振搗工4名力工30人3. 混凝土施工組織項目經理:歐陽臻 測量員:何 宣實驗員:陳明華施工員:袁日順質檢員:楊玉明技術員:崔天成 六、技術交底培訓組織所有的6、砼工程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認真學習現行砼施工規范工藝標準和技術交底,杜絕施工現場盲目指揮和作業七、施工準備技術部編制毛石砼工程技術交底,對基槽抄平,放線,包括基礎的外邊線,集水坑、電梯井的位置確定,木工進行模板的支護,經監理檢查合格后進行澆筑。八、毛石混凝土的澆筑首先控制砼運輸、攪拌至澆筑時間不超過120min,以及對砼泵車的保溫,使砼不產生離析分層,確保砼的稠度,砼的溫度不低于5。砼澆筑時基底灑水,應先鋪一層100mm150mm砼打底,再鋪上毛石,毛石插入砼約一半后,在澆筑砼,填滿所有空隙,再逐層鋪毛石和澆筑砼,直至砼頂面,保持毛石頂部有不少于100mm厚的砼覆蓋層,所有毛石數量應控制在基礎7、體積的25%,毛石鋪設應均勻排列,使大面向下,毛石間距一般不小于100mm,離開模板間距不小于150mm,以保證能在中間插入振動棒進行振搗和混凝土完全包裹毛石。振搗時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毛石模板,毛石砼邊澆筑邊退,砼施工人員采用2m刮桿,根據基礎兩側模板上的水平線刮平,毛石砼澆筑完畢后,在混凝土初凝后進行壓光,保證達到防水層施工要求的平整度。 采用24cm磚墻作為毛石砼側模板,以便于基礎筏板砌磚胎模,經設計同意電梯井和集水坑同樣采用磚砌。(2#樓毛石砼加深示意一)九、砼養護為了保證已澆筑砼的強度,對砼表面進行覆蓋養護,使砼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適當溫度與濕度條件。措施:利用現在平均8、氣溫高于5的自然條件,在砼澆筑完后,砼達到初凝,表面壓光完工后,用塑料薄膜布進行覆蓋、養護,使砼表面完全覆蓋,保證砼在不失水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養護,對摻用砼外加劑、礦物摻合料的砼養護不得少于14d,根據氣溫變化,當氣溫低于5時,薄膜上部加蓋草簾,確保砼不受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1.水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摻入粉煤灰。2.合理均勻擱置毛石,減少砼用量,降低水化熱。3.摻加相應的減水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4.設置施工流水段,減小外應力和溫度壓力,利于散熱,降低砼內部溫度。5.選用適宜的氣溫澆筑砼,降低溫差。6.做好砼保溫、保濕養護,采取長時間養護,延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揮混凝土的9、應力松弛效應。7.在結構完成后及時回填土,避免其側面長時間外露。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計算公式:Th = (me+kF)Q/cpTh 混凝土最大絕熱溫升 Me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kg/ mF 混凝土中活性摻合料kg/ mK 摻合料折減系數 0.250.30Q 水泥28天水化熱(KJ/kg)查表得出375C 混凝土比熱,取0.97KJ/(kgk)P 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計 算 式:TH = (240+0.2586)(375/0.972400) = 34.5由此得出毛石砼中砼最大絕熱溫升 34.5,不需要對砼埋設降溫管。十、集水坑處理基礎集水坑有一部分標高在毛石砼中,在毛石砼施工前,用鋼筋或鋼10、管搭設固定支架,集水坑模板固定在支架上,保證砼施工時不移位、不變形。十一、施工安全與成品保護注意事項一般要求:1. 施工人員進場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任何人員嚴禁在施工現場吸煙、酗酒、打架。2. 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3. 振搗手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操作,施工操作者不得用濕手接觸電源開關,電源線無破壞漏電現象。4. 大風天氣暫停作業。5. 拋毛石人員必須戴好手套,防止對手損傷。6. 塔司信號應認真負責指揮不亂。7. 專人指揮泵車進退場,防止碰傷施工人員。8. 泵機運轉時不得移去料斗上的格柵,嚴禁將手伸進料斗中或用手抓握分配閥。9. 塔司及信號工特別注意,高壓線路,11、防止碰撞。10. 混凝土澆筑完工后,應設專人看護,不得在澆筑完畢的砼上過早上人或堆積物料。親愛的朋友,上文已完,為感謝你的閱讀,特加送另一篇范文,如果下文你不需要,可以下載后編輯刪除,謝謝! 礦井水災事故專項應急演練方案1 應急演練目的、意義和目標1.1應急演練目的 評估我礦水災事故的應急準備狀態,發現并修改我礦水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執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評估我礦在發生水災事故時的應急能力,識別處理水災事故的資源需求,澄清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水災事故應急救援中的組織協調問題; 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水災事故應急預案及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同時,通過調整演練難度,進一步12、培訓和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提高全員安全意識。1.2應急演練意義:為了進一步增強煤礦應對水災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提高米田煤礦的應急救援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和公司財產的安全,米田煤礦特組織本次應急救援演練。1.3應急演練目標1.3.1 報警當發生水災事故時,由現場施工單位當班第一責任者采用電話報警的方式進行報警。1.3.2接警 處警調度室接到事故報警后,調度室調度員立即向當天礦值班長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礦長)匯報,同時通知水災應急演練指揮部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根據指揮部意見,啟動水災應急救援預案。1.3.3 應急指揮 基層單位:一旦發生礦井水災事13、故,現場施工單位立即成立水災事故現場處置小組,掘進隊當班第一責任者為小組長。 礦級應急指揮: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報警后,礦成立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演練小組,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1.3.4 應急行動 基層單位應急行動現場組織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離至安全地點。模擬底板涌水的疏、排; 礦級應急行動礦調度室通知相關泵房,由開泵人員立即開動工作、備用水泵開始排水;同時檢查檢修水泵的完好狀況,保證檢修水泵能夠隨時投入運轉。2 應急演練原則 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3應急演練類型和時間地點3.1應急演練類型本次演練演練為實戰檢驗性演14、練3.2 應急演練時間本次演練時間2012年3月10日八點班9:0010:35。如果演練當日出現特殊情況,應急預案演練可順延或提前。3.3 應急演練地點 110401運輸巷工作面 礦調度室4 應急演練組織機構4.1應急演練領導小組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職責:負責水災事故應急演練活動全過程的組織領導,審批決定演練的重大事項。4.2策劃部總策劃:職責:負責演練準備、演練實施、演練總結的組織實施。文案組組長:協調組組長:控制組組長:4.3 評估組共設四個評估組,每組2人。(評估組建議由安監隊人員組成,每組2人,1人評估,1人記錄)第一組:位置:110401運輸巷工作面記錄和評估水災演練現場報警15、現場處置小組成立及現場應急處置情況第二組:位置:調度室記錄和評估主井采區工作。記錄和評估調度室接警、處警、礦井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立、應急指揮部人員到位、應急指揮、協調情況。5 演練情景設計5.1應急演練概述:110401運輸巷工作面,目前已施工28m,煤層平均厚度2.62米, 110401運輸巷工作面安設有一部能直通調度室的電話。2013年3月10日下午3:00時,安全礦長組織召開礦井水災應急演練預備會議,進一步確認各演練情景準備情況,確認準備完畢后,安全副礦長要求各參演單位及裝備務必于2012年3月10日上午8:30分準時到位,2013年3月10日上午9:00時準時開始演練。2013年3月16、10日上午9:00時,該巷工作面后138m,發生掘進工作面滯后突水,突水水量60m/h。2013年3月10日9:00,演練總指揮宣布應急演練開始。5.2 演練情景1 報警、現場處置小組成立及現場處置地點:110401運輸巷工作面總指揮宣布演練開始后,調度室用電話通知110401運輸巷工作面評估組人員,評估人員通知當班第一責任者演練開始。5.2.1 水災事故發生 撤人9:05分,當班第一責任者在掌子頭后130m處發現巷道頂板地鼓,隨后發生巷道頂板突水,當班第一責任者喊“頂板出水了,人員趕快撤離”,并且立即通知班長,班長帶領全部人員撤離到運輸石門盤口,當班第一責任者最后撤離,由當班第一責任者在運輸17、石門盤口清點人數。5.2.2報警當班第一責任者清點人數后,當班第一責任者立即向調度室匯報模擬水災的具體情況。匯報內容為:頂板突水位置、頂板突水大致水量、頂板突水人員撤出情況、支援需要以及現場處置方法。5.2.3現場處置小組成立當班第一責任者報警后,立即著手成立水災事故現場處置小組組 長:當班第一責任者副組長:當班班長成 員:當班全體人員5.2.4水災事故現場處置110401運輸巷頂板突發性涌水,突水點不易堵,應采取疏導措施,現場人員應盡量使涌水沿水溝流入水倉,同時清理水溝及兩側的浮煤、雜物,減少進入水倉的雜物。5.3 演練情景2 調度室接警、處警、礦井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立、應急指揮、協調情況。18、 地點:調度室5.3.1 接警、處警9時10分,調度室接到現場報警后,迅速向值班礦長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礦長)匯報,同時通知水災應急演練指揮部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根據指揮部意見,啟動水災應急演練方案。5.3.2 礦井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立9時20分,礦井應急演練領導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到達調度室,礦井應急演練小組隨即成立。5.3.3 應急指揮調度室電話通知各井下人員撤離。5.6 應急結束: 10時00分,中央水倉向救援小組匯報:中央水倉工作、備用水泵工作正常。 10時20分,1191機巷匯報:排水路線(自流)沿途浮渣、浮煤、雜物已清理干凈,機巷底板突水沿水溝流入井底水倉。 調度室接到各處水災19、應急演練情況匯報,立即報告應急演練小組,應急救援小組經過認真研究分析,認為本次水災應急演練目標已全部實現,宣布水災應急演練全部結束,恢復正常狀態。6 演練工作準備6.1分析演練需求 人力資源需求 掘進隊20人(其中一名跟班干部,三名班長,井下11名職工,井上5名職工),機電隊2人,安檢隊10人,調度室3人、機電隊中央水倉水泵司機2人。 場地資源需求110401運輸巷調度室 物資器材需求A、110401運輸巷掌子頭后5m,供水管路安裝三通一個,演練開始后,打開閥門作為模仿水災水源;B、 鐵锨、鎬各5把(1191機巷演練挖水溝、請浮渣用) 文件資料準備采掘工程平面圖1套6.2確定演練范圍本次應急演20、練為礦一級應急演練,包括: 1191機巷水災事故現場,掘進隊處理水災事故的應急演練; 調度、指揮系統處理水災事故應急演練;7 演練實施7.1演練過程控制 演練啟動方式2013年3月10日9:00,演練總指揮宣布應急演練開始,調度室電話通知通知110401運輸巷演練開始,掘進隊接到通知后,開動預先準備的演練水源,演練正式啟動。7.2 演練實施的步驟 演練啟動; 掘進隊通知調度室:110401運輸巷發生老窯突水位置、突水大致水量、老窯突水人員撤出情況、支援需要以及現場處置方法; 掘進隊突水現場疏、堵、排措施的落實; 調度室的應急響應 調度、指揮系統成立; 應急演練小組根據各演練場地匯報決定演練是否21、結束7.3、應急演練記錄的要求演練記錄由演練評估組人員填寫,演練評估組人員可根據演練具體情況增加內容,演練記錄要求做到客觀真實,演練記錄由調度室負責保存。應急演練記錄表格如下:應 急 演 練 記 錄 (場景1)演練時間2013年3月10日地 點110401機巷參演單位掘進隊水災事故發生 撤人:1、當班第一責任者發現老窯突水,立即通知班長撤人,通知的時間;2、班長帶領全部人員撤離到回風石門,撤人的速度及時間;3、當班第一責任在人員全部撤出后,最后撤離,當班第一責任者撤至運輸石門盤口的時間;4、由當班第一責任者在運輸石門盤口清點人數,清點人數后,記錄撤人所用的時間及人員撤出情況;報 警:當班第一責22、任制在人員全部撤出后,立即電話報警,記錄報警的時間及內容:1、 老窯突水位置;2、 老窯突水大致水量;3、 老窯突水人員撤出情況;4、 支援需要以及現場處置方法。現場處置小組成立:當班第一責任者報警后,負責成立水災事故現場處置小組:組 長:當班第一責任者副組長:當班班長成 員:當班全體人員水災事故現場處置現場處置小組分兩隊,第一隊由當班第一責任者帶領,第二隊由當班班長帶領。1、 第一隊負責從老窯突水位置至回風上山段清理。 2 、第二隊負責從回風石門交叉口至水倉入水口段清理。記錄現場處置小組的分隊情況,水溝的清理情況及水災演練涌水流入水倉是否夾有雜物;記錄人簽名應 急 演 練 記 錄 (場景2)23、演練時間2013年3月10日地 點調度室參演單位調度室接警、處警1、 調度室調度員接到現場報警后,向值班礦長匯報事故情況;2、 調度員向礦長匯報事故情況;3、 調度員通知應急演練指揮部人員到調度室待命;4、 水災應急演練指揮部人員到位情況;記錄調度員接到事故報警后,通知水災應急演練指揮部人員的時間,所通知人員到達調度室的時間礦井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立記錄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立的時間,演練小組成立后,分析判斷災情,此次演練災情不足以水淹礦井,礦井排水系統有能力排水,決定立即中央水倉工作及備用水泵全力排水。應急指揮:水災應急演練小組分析判斷災情后,立即通知調度員,調度員立即電話通知中央水倉開動工作及備24、用水泵全力排水;記錄調度員通知兩個水倉的時間,兩個水倉工作人員接到調度室電話的時間。應急結束: 記錄中央水倉向救援小組匯報:中央水倉工作、備用水泵工作正常,檢修水泵是否能夠隨時更換。記錄1191機巷匯報:排水路線(自流)沿途浮渣、浮煤、雜物已清理干凈,機巷老窯突水沿水溝流入井底水倉。 記錄調度室接到各處匯報,調度員將情況匯報應急演練小組,應急演練小組經過綜合分析,確定應急演練目的已到達,具備應急演練結束的條件應急演練小組長宣布應急演練結束,現場礦領導安排參演隊伍回到本職崗位,各工作地點恢復到正常狀態。記錄人簽名7.4 應急演練結束與終止7.4.1應急演練結束的條件110401運輸巷,演練涌水。25、8 應急演練評估8.1應急演練評估方法應急演練采用表格評估法,評估人員利用提前設計評估表,進行跟蹤評定。演練評估報告有策劃部文案組編寫;演練評估報告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演練執行情況、預案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參演人員的處置能力、演練目標的實現情況、對完善預案的建議等。8.2應急演練評估標準水災應急演練評估表序號演 練 目 標評價標準評價分數演練得分好中差場景1水災事故發生 撤 人當班第一責任者發現老窯突水,立即通知班長撤人。21.51班長帶領全部人員撤離到軌道石門盤口,撤人的速度及時間。321當班第一責任在人員全部撤出后,最后撤離,當班第一責任者撤至軌道石門盤口的時間。26、321由當班第一責任者在軌道石門盤口清點人數,清點人數后,記錄撤人所用的時間及人員撤出情況。21.51報 警報警的及時性2.01.00.5報警內容底板突水位置1.00.80.5底板突水大致水量;1.00.80.5底板突水人員撤出情況1.00.80.5支援需要以及現場處置方法1.00.80.5現場處置小組成 立現場處置小組成立的及時性2.01.51在災害面前,現場處置小組應急狀態(好、壞、差)3.021.5水災事故現場處 置現場處置小組處理災情的分工32.51.5現場處置小組處理災情的積極性21.51水溝清理情況32.51.5演練涌水進入水倉前是否有雜物21.51場景2接警、處警調度室調度員接到27、現場報警后,向值班礦長匯報事故情況;32.52調度員向礦長匯報事故情況;21.51.0調度員通知應急演練指揮部人員到調度室待命32.51.5水災應急演練指揮部人員到位情況;21.51.0礦井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 立水災應急演練小組成立的及時性32.01.5水災應急演練小組分析判斷災情的正確性32.01.5110401機巷匯報:排水路線(自流)沿途浮渣、浮煤、雜物已清理干凈,機巷底板突水沿水溝流入主井水倉。21.51.0調度室接到各處匯報,調度員將情況匯報應急演練小組,應急演練小組經過綜合分析,確定應急演練目的已到達,具備應急演練結束的條件,應急演練小組長宣布應急演練結束。31.51.0合計9 演練安全注意事項為確保演練參與人員的安全,應急演練必須遵守以下規定:1、演習過程中所有消息或溝通必須以“這是一次水災事故應急演練”作為開頭或結束語,以便保證演習人員和可能受其影響的人員都知道這是一次模擬緊急事件;2、參與演練的所有人員必須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違章作業。3、各參演隊伍和人員在演練過程中必須聽從現場領導的統一指揮,在指定的安全處待命,并不得阻斷人行道。4、現場參演人員不得隨意開動各種機電設備。5、當出現真實的緊急情況時,現場人員要在現場領導的統一安排下迅速回到本職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