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平米地鐵交通指揮中心連接通道管線改移及保護工程施工方案3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7429
2024-09-04
30頁
986.19KB
1、7萬平米地鐵交通指揮中心連接通道管線改移及保護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4第二章 工程概況52.1建筑設計概況52.2結構設計概況52.3邊坡支護方案概況62.4地下管線概況62.5管線綜合情況附圖6第三章 施工部署73.1施工部署原則73.2施工現場管線分析及處理方法73.3施工安排93.4 主要機械設備93.5 勞動力計劃9第四章 管線改移的施工114.1污水管線的改移114.2雨水管線的改移114.3上水、中水管線的改移114.4閥門井、檢查井124.5管道托2、架124.6設波紋補償器124.7管線的保溫134.7.2電伴熱系統簡介134.7.2電伴熱系統要求134.7.3電伴熱系統的安裝144.8管線改移附圖14(2)污水、上水、中水、雨水管線改移見“給排水管線改移圖”;14第五章 北信光纜保護措施155.1東西向北信光纜的保護方案165.2南北向北信光纜套管的懸吊保護185.3管線布置及保護作法附圖185.4東西向北信光纜支撐體系驗算18(1)電纜橋架支撐(GZL)驗算:19(2)型鋼梁(XGL)驗算:205.5懸吊鋼絲繩的驗算225.5.1荷載的取值225.6北信光纜的保護施工235.6.1東西向北信光纜235.6.2南北向北信光纜235.7北3、信光纜保護支撐的監測235.7.1監測點的布置235.7.2監測頻率235.7.3允許降沉245.7.3現場管理24第六章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256.1組織保證體系256.2技術管理制度256.3實行材料審核制度256.4實行崗位負責制266.5質量控制重點266.6進場材料的質量控制26(2)構件運制現場后,由現場專職質檢員先組織檢查驗收。266.7現場加工安裝質量控制27(4)加工和安裝過程中嚴禁在型鋼上私自開設孔洞。276.8焊接質量保證措施27(5)焊接時不得在坡口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27(10)焊工及檢驗人員應認真填寫作業記錄表。28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297.1管理措施29(5)遇有4、五級以上大風應停止高空作業。29(8)嚴格遵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有關條款。297.2起重機械及索具的使用安全297.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30第一章 編制依據類別名 稱編 號工程文件XX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二期工程施工設計圖紙2009064一期、二期連接通道基坑支護、土方開挖、基坑降水施工方案XX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二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10技128軌道指揮中心二期工程現狀管線綜合圖根據2011年11月8日業主單位下發的工作聯系單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5、GB50007-2002直縫電焊鋼管GB13793T-2008熱軋H型鋼和剖分T型鋼GB/T11263-1998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行業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04電纜橋架標準JB-T10216-2000混凝土用膨脹型、擴孔型建筑錨栓JG160-2004圖集鋼結構節點構造詳圖01SG519多、高層建筑鋼結構節點連接03SG519-1混凝土后錨固連接構造04SG308室內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管道及設備保溫03S401電熱采暖、伴熱設備安6、裝03D705-1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建筑設計概況項目內 容建筑總體本項目為XX未來19條地鐵線路的指揮中心。總建筑面積6958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2837 m2,地下建筑面積26748m2。0.000相當于絕對高程41.100。現場自然地坪約為40.700。連接通道一二期連接通道處設計通道包括:第一條地下汽車坡道,連接一期工程地下二層和二期工程地下二層停車庫(2011年11月8日業主單位下發的工作聯系單內容不實施);第二條為弱電管溝,自二期工程地下一層通至一期工程TCC樓宇電纜引入間;第三條為人行地下通道,連接一期工程地下一層和二期工程地一層公共走廊。 2.2結構設計概況總體基礎及結7、構形式基礎類型梁式筏板基礎結構類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鋼結構連接通道汽車坡道根據2011年11月8日業主單位下發的工作聯系單內容不實施弱電管溝南北長度16050mm,凈寬2100mm,31700mm,凈寬2000mm ,凈高2050mm;基礎底標高為33.550至31.110至35.700基礎、外墻、頂板均采用鋼砼結構,寬度400mm。人行地下通道總長度17699mm,寬度5000mm,凈高度3200mm;基礎底標高33.550至31.100;基礎、外墻、頂板均采用鋼砼結構,寬度600mm。2.3邊坡支護方案概況根據邊坡支護方案,一二期連接通道處邊坡支護形式采用土釘墻及復合土釘墻,放坡8、系數為1:0.4。在基坑外圍及中部均勻設置疏干井,從地面起深度18m,直徑600mm,間距6米。2.4地下管線概況一二期連接通道上方現存在管線較多,影響一二期地下連接通道的土方開挖及結構施工。根據甲方提供的施工現場地下管線探測圖及連接通道處實際的管線勘查情況,連接通道處共有7類管線,分別為:北信光纜(由于其特殊性,單獨列為一類)、上水、中水、雨水、污水、電力、電信。2.5管線綜合情況附圖管線及構造物位置與基坑、結構關系見附圖“一二期連接通處管線綜合情況圖”。第三章 施工部署3.1施工部署原則根據現場情況及一期工程的特殊功能要求,施工部署原則確定為:綜合考慮,改保結合,確保使用。在滿足一期工程使9、用功能的前提下,對具備改線條件的管線進行改線處理,改移施工應減少中斷時間;對于不能改移的管線進行保護。尤其北信光纜。3.2施工現場管線分析及處理方法管線及構筑物統計表序號現況管線與結構邊線關系規格管線方向埋深(m)備注處理方法1北信南北向通道上方東西1.36為24110PVC管群外包700*700砼保護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南北約1.0外有24110焊接套管群保護2電力南北向通道上方不詳東西0.45已廢除已廢除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4條南北0.6挖探未見到待定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外有8200焊接套管群南北1.76無電纜拆除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2條東西0.6草坪燈用廢除3雨水南北向通道上方300東西1.6710、改移4中水南北向通道上方主管150東西1.53改移汽車坡道上方支管80南北1.53改移人行通道、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支管2*80東西、南北1.18改移基坑范圍內入戶管3*80南北1.15改移5上水南北向通道、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上方主管150東西、南北1.37改移人行通道上方入戶管80南北1.15改移6污水南北向通道、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300東西、南北1.70改移基坑范圍內2150+100南北0.71.1改移南北向弱電通道上方支管pvc100東西1.2指揮大廳平臺雨水改移南北向弱電通道上方支管pvc200東西1.4地下空調冷凝水排水管改移7電信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東西1.2一根電話線,二期項目部使用11、保護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6孔水泥磚南北0.95無電纜廢除8電信井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拆除9電力井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拆除10雨水井南北向通道上方拆除11給水、中水井南北向通道上方拆除12污水井南北向通道上方拆除綜合上述分析對上水、中水、雨水、污水等采用改移的處理方法,對北信光纜保護的處理,二期項目部使用的電信電纜施工中注意保護即可,不另行作保護處理。表中待定電力管線需業主方明確用途后再行確定是否進行保護。3.3施工安排管線的改移及保護要求均在基坑土方開挖前完成。總體順序為先改移后保護。即先對能改稱的管線進行改移完畢后,再對不能移動的管線進行保護。管線的改移順序為先將計劃改移的新作管線鋪設完畢后,與原12、管線進行對接處理,最后對無用的原管線進行廢除。管線的保護措施除要求滿足管線自身的保護要求外,還有滿足二期施工及其它不利環境可能對管線造成破壞的防護要求。二期工程施工完畢后對一二期通道處所有管線進行原位恢復。3.4 主要機械設備設備名稱設備型號數量吊 車50t1 臺電焊機BX1-5002 臺2手拉葫蘆HSW-T54 臺砂輪切割機三相380V1臺電錘TE-153臺3.5 勞動力計劃工種單位數量力工人20 焊工人3 瓦工人5 管道工人5 電工人3 第四章 管線改移的施工4.1污水管線的改移原污水管線為300水泥管線,排水方向為自東向西,排污對象為一期東輔樓污水及西側一根地下空調冷凝水排水管。其中一期13、東輔樓污水出戶管全部位于基坑范圍內。針對此情況將基坑范圍內原污水主管線進行廢除,重新采用200焊接鋼管進行敷設,在基坑范圍內采用三角托架安裝于一期工程外墻上,基坑西側采用直埋鋪設方式將管線與原有南北向污水主管連通,管線坡度不低于1%。在西側槽邊加設檢查井4座,以便管線的匯集及檢修。同時將西側地下空調冷凝水排水管及一根指揮大廳平臺雨水管引入檢查井內。4.2雨水管線的改移雨水管線原主管為300水泥,排水方向為自北向南,自西向東。二期工程前期基坑施工中已將基坑東側南北向雨水管進行了封堵,現雨水管道主要服務對象為西側一期指揮大廳東北側地面及指揮大廳平臺雨水的排除,排水量較小。針對此情況,將基坑范圍內的14、雨水管線進行廢除,在基坑西側新作一段300水泥管線雨水管與污水管線連通,將東西向雨水主管及指揮大廳平臺雨水引入污水管井內,以便滿足原雨水管線的使用要求。4.3上水、中水管線的改移上水、中水主管及相應支管、入戶管均跨越通道上方,影響二期工程施工。,故需將基坑范圍內和相應管線全部廢除,重新鋪設管線,施工時先將新管線鋪設完畢。后采用一次對接處理。對接時提前申請業主單位配合對接施工中水、給水原主管徑150與東側主管線連通,二期基坑施工中已將基坑東側主管斷開,故現入戶管線基本處于管網末端,入戶管徑為80。將中水、雨水主管線采用一根150鍍鋅焊接鋼管代替,在基坑范圍內管線敷設于一期工程的外墻上的污水管線三15、角托架之上,基坑范圍外采用直埋敷設方式。在基坑西側與原有南北向中水、上水主管連接,同時加設2座閥門井及閥門,以便對改造后的管線進行總體控制,同時為后期的管線恢復提供方便。4.4閥門井、檢查井井壁采用MU10頁巖磚,M5水泥砂漿進行砌筑;井內直徑為1000mm,地底做100厚C15砼墊層。采用水泥井蓋。井內壁抹水泥砂漿。4.5管道托架管道托架采用L80*8制作,寬度為870mm,高度為670mm,間距3000mm。與外墻連接處采用膨脹螺栓進行固定,托架的制作和安裝參照室內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第71頁序號1中保溫托架。樣式見下圖4.6設波紋補償器改移后由于給、排水管線長度均大于30m, 16、為應對管道縱向變形,在管道中部均加設波紋補償器。4.7管線的保溫保溫材料及方式由于本工程跨越冬季,所以要求露明管線作保溫處理,保溫厚度不低于80mm,材料保溫為巖棉管;內附10DXW-10A型變功率(自限式)電熱帶加熱系統,要求工作電壓12V,保持管道溫度不小于50C;設置絕熱層、防潮層和保護層。4.7.2電伴熱系統簡介電伴熱的電熱帶是安裝在絕熱層和管道(或設備)外壁之間,利用電熱來提高管道和水的溫度,達到保溫和防凍的目的所以電伴熱要求設置絕熱層、防潮層和保護層。變功率(自限式)電熱帶是由導電聚合物和兩條平行金屬導線及絕緣層構成其特點是導電聚合物具有很高的電阻正溫度系數特性,且相互并聯;能隨被17、加熱體系的溫度變化而自動調節輸出功率,自動限制加熱的溫度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圍內接長使用,并允許多次交叉重疊而無高溫度點及燒壞之慮。4.7.2電伴熱系統要求(1)電熱帶系統設置過載、短路、漏電保護裝置,不設溫控器。(2)電路對地漏電保護每條電熱帶線路應采用30mA對地漏電開關做電氣保護。4.7.3電伴熱系統的安裝電伴熱系統的安裝及要求參見管道及設備保溫(03S401)和電熱采暖、伴熱設備安裝(03D705-1)。4.8管線改移附圖(1)污水、上水、中水、雨水管線原況見“給排水管線改移前原況圖”;(2)污水、上水、中水、雨水管線改移見“給排水管線改移圖”;(3)污水、上水、中水、雨水管線改移完18、成后見“給排水管線完成圖”。第五章 北信光纜保護措施根據管線分析,北信光纜需進行保護的內容包括跨越南北向通道上方東西向管線及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的南北向北信光纜套管:(1)東西向現處于已支護的基坑邊坡之上,管線采用24根110PVC管埋地敷設,PVC管外包混凝土,外圍尺寸為700mm*700mm,北信光纜置于24根110PVC管中的三根(見下圖)。由于此管線跨越基坑,東西長度達到33785mm。為管線保護的重中之重。24110PVC套管北信砼包封(2)東西向弱電通道上方的南北向北信光纜采用24根110焊接鋼管埋地敷設,跨越基坑長度為6950mm。見下圖24110焊接鋼管北信光纜5.1東西向北信光19、纜的保護方案根據業主單位的整體安排,東西向北信光纜的混凝土包封及PVC套管由業主單位委托北信公司進行破除,放入GCQ1.A-600*600*2W電纜橋架(樣示見下圖),橋架板厚為2.0,每節長度為2000。采用型鋼支撐體系對橋架進行支撐保護。電纜橋架外包100厚防火巖棉(防火巖棉由我單位提供,由北信公司進行防火巖棉的包裹)保護體系采用H型鋼及方鋼管作為支撐體系置于北信管線電纜橋架下方的硬支撐防護形式。型鋼梁采用HM400*300*10*16型鋼東西放置,兩端放至于基坑邊坡之上,考慮到支撐荷載對基坑邊坡的影響,要求型鋼梁基礎距邊坡最近處不小于1000mm;北信管線電纜橋架的支撐南北放置,采用口620、0*40*2.5,支撐點為東西向主梁。序號名稱編號型鋼規格間距(mm)長度(mm)重量(Kg/m)慣性矩Ix(mm4)截面模量wx(mm3)1電纜橋架支撐GZL口60*40*2.5200011003.592.18*1057.29*1032型鋼梁XGLHM400*300*10*161000168251073.89*1082.0*106鋼板及型鋼用鋼材均采用Q235-C級鎮定鋼,質量標準要求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1994)的規定。5.2南北向北信光纜套管的懸吊保護南北向北信光纜位于一期指揮大廳東南角,套管24110焊接鋼管,北信光纜輔助設于鋼管內,跨越東西弱電管溝基21、坑,長度約6950mm。此處跨度較小,且套管均為焊接管線,剛度較大,故對其進行懸吊保護。在鋼套外采用L80*8作一鋼框箍作套管,采用2根1400N/mm2級6股19絲14的鋼絲繩吊住鋼框,固定于一期結構外墻上。套管間采用木楔備緊,以保證各管受力均勻。具體作法見“北側光纜保護作法剖面圖”。施工中土方開挖時采用人工開挖,施工中規定不得碰撞套管、不得在套管上方放置物品。5.3管線布置及保護作法附圖管線布置見附圖:“北信光纜布置圖”;管線保護具體作法見附圖:“北側光纜保護作法平面圖”、“北側光纜保護作法剖面圖”。5.4東西向北信光纜支撐體系驗算允許撓度的設定考慮到北信光纜對變形的要求較高,電纜橋架支撐22、及次梁的允許撓度取鋼結構設規范中主梁的允許撓度/400進行驗算。鋼材的強度設計值按下表選取(N/mm2)鋼材的彈性模量E取206*103 N/mm2。荷載的取值:GCQ1.A-600*600*2W電纜橋架尺寸為600mm寬,600mm高,板厚為2.1自重為0.6*4*0.002*78. 5=0.38KN/m,電纜近似按7根25鋼筋計算,自重為0.0252*3.14/4*78.5*7=0.27 KN/m,防火巖棉按2.5 KN/m3按橋架外包100mm計算,自重為(0.6+0.1)*4*0.1*2.5=0.7 KN/m,則電纜橋架的總荷載為0.38+0.27+0.7=1.35KN/m。雪荷載按023、.4KN/m2口60*40*2.5取0.036KN/mHM400*300*10*16取1.07KN/m(1)電纜橋架支撐(GZL)驗算:恒荷載分項系數取1.35,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40。作用在支撐的荷載設計值計算簡圖內力計算抗彎承載力驗算其中rx為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對于工字截面取1.05。抗剪承載力驗算撓度驗算撓度驗算標準值(2)型鋼梁(XGL)驗算:因電纜橋架支撐間距為1000mm,電纜橋架作用在次梁上近似按均布荷載計算,其中電纜橋架支撐自重長度考慮高低調節支柱長度總長取1400mm。考慮到焊接質量等原因,計算按單跨簡支梁計算取16335mm進行驗算。恒荷載分項系數取1.35,活荷載分項系24、數取1.40 作用在支撐的荷載設計值計算簡圖內力計算抗彎承載力驗算抗剪承載力驗算整體性穩定驗算由于跨中有不少于兩個等距離側向支承點(GZL),可阻止梁側向位移,可不進行事體穩定性驗算。撓度驗算撓度驗算標準值5.5懸吊鋼絲繩的驗算5.5.1荷載的取值荷載取24根110套管的一半自重作為驗算荷載,不計算分項系數。110為0.109KN/m,長度為6.95m,則自重為0.109*6.95*24/2=9.1KN鋼絲繩傾斜角度為350,鋼絲繩所受總拉力為9.1/sin35=15.865KN,采用兩根鋼絲繩進行懸吊,則第一根鋼絲所受拉力為15.865/2=7.93KN鋼絲繩的采用1400N/mm2級14查25、施工手冊,鋼絲繩的允許拉力按下式計算為7.93KNFg為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總和,1400N/mm2級14為101KN式中a為換算系數,取0.85K為鋼絲繩的安全系數,取7。5.6北信光纜的保護施工5.6.1東西向北信光纜保護施工順序:北信光纜開挖露明 包封混凝土破除(北信公司完成) 臨時保護 測量放線 型鋼梁基礎施工 型鋼梁位置土方開挖 型鋼梁安裝 支撐梁安裝 電纜橋架安裝 北信光纜放入橋架內 電纜橋盒板安裝 橋架固定卡安裝 電纜橋架外包防火巖棉土方開挖采用人工和機械配合的施工方法,基槽臨時邊坡采用自然放坡,坡度系數為1:0.3。靠近北信光纜及一期結構處采用全部采用人開挖,其它部分根據情況采用機26、械開挖。北信光纜由北信公司破除后立即外包防火巖棉作為臨時保護措施。型鋼梁的吊裝采用50t吊車配合倒鏈進行就位和移動。當管線保護施工中發現現場情況與本方案所述內容不符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及時向項目部匯報,確定處理措施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嚴禁對北信光進行破壞,電纜橋架上方不得站人、坐立、放物等。5.6.2南北向北信光纜保護施工順序:吊索錨板加工和安裝 北信光纜鋼套開挖露明 鋼框的焊接安裝 吊索(鋼絲繩)的安裝 北信光纜鋼套下挖至懸空5.7北信光纜保護支撐的監測5.7.1監測點的布置(1)東西向北信光纜保護體系監測點的布置:由于支撐梁的變形非常小,可忽略不計,監測點為型鋼梁跨中的位置。(2)東西向北信27、光纜套管監測點的布置:應選擇在每根套管的跨中位置。5.7.2監測頻率管線保護施工中,安排專業測量人員在主次梁安裝完畢之后進行一次全面測量,保留原始數據。在施工時、管線保護初期及土方施工中及對管線及支撐體系進行測量,測量頻率要求1次/天。并對測量數據及時匯總上報項目部技術部,以便當沉降超量超過計算允許數值及時采取措施。當測量數據穩定后測量頻率可減小至7次/天。5.7.3允許降沉(1)東西向北信光纜保護體系由于橋架支撐及橋架變形不易觀測,且變異波動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故沉降點設置在每跨次梁的跨中位置。根據北信光纜支撐保護體系驗算結果,選擇計算撓度值換算的相對撓度值的代數和作為監測的預警值;允許沉降28、量為相對允許撓度值的代數和作為監測的控制值。跨度(mm)預警值(mm)控制值(mm)型鋼梁1400023.5935注:當監測數值達到預警值時應加強觀察;當監測數值超過預警值且在控制值范圍之內時應分析原因,確定是否進行加強保護措施;當監測值達到或超出控制值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支撐回頂、通知相關單位等應急措施。(2)南北向北信光纜套管由于采用懸吊保護后套管的沉降數值非常小,故考慮按5mm作為預警值,套管總跨度的允許撓度值l/500=6950/500=13.93mm作為變形的控制值。5.7.3現場管理施工現場設專人對管線進行監示看護,確保無人為惡意或因結構施工對光纜造成的破壞。第六章 施工質量保證29、措施本工程管線的保護施工直接影響保護效果,所以為質量控制重點。質量保證措施以鋼結構施工為主制定。6.1組織保證體系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現場中間控制,質量總監,基層檢查的三級管理系統,從項目經理到生產班組逐一落實責任。(1)在工程施工前,嚴格按ISO19001質量體系標準,編制詳細的項目質量計劃,明確質量控制點、責任人及獎懲措施。(2)建立質量控制要點,對施工全過程分階段、環節進行質量控制,每個控制環節為一個停檢點,上道工序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2技術管理制度(1)嚴格堅持技術管理制度,施工前進行認真的技術交底,主要技術問題及主要分項工程開工應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交底,并有書面記錄。(30、2)嚴格按圖紙、要求、工藝、規程組織施工,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經技術部門和設計單位核定后再處理。(3)加強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通病,把好各道工序質量關,隱蔽工程和重要工序必須經建設單位簽字認可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原始記錄要填寫真實齊全。6.3實行材料審核制度(1)實行材料審核制度,在材料選購前先提供樣板及技術數據供建設單位認可,并將認可的樣板放置建設單位處,供建設單位代表隨時查核。材料到工地后,馬上組織建設單位及監理部門按認可的樣板進行驗收及記錄。(2)嚴格履行材料的檢驗制度,并做好記錄,建立必要的各種管理臺帳,各工序操作人員在使用時,必須核對各種材料清單31、,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不允許使用在工程上。各類管道支架先做一個樣板報建設單位認可,然后按照認可的樣板大量施工。6.4實行崗位負責制(1)建立操作崗位負責制,主要工程實行樣板掛牌制,按工藝流程施工。(2)抓好重點部位,關鍵部位的管理和施工,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控制。6.5質量控制重點(1) 材料加工的質量控制;(2) 材料進場的質量控制;(3) 現場安裝的質量控制;(4) 測量的質量控制;(5) 焊接的質量控制。6.6進場材料的質量控制(1)型鋼進場應按現場吊裝的需要,分批配套進場加工,先安裝的先進場。所用型鋼必須符合熱軋H型鋼和剖分T型鋼(GB/T11263-1998)的相關32、技術指標。(2)構件運制現場后,由現場專職質檢員先組織檢查驗收。如發現缺少或損壞造成質量不合格者,應在發運清單上注明,雙方經辦人在交接清單上簽字認可,并將驗收情況通知生產廠和安裝現場施工負責人。凡驗收不合格的構件、配套件,一律進行退貨處理。(3)檢查構件、配套件的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和材料的復試報告。(4)檢查進場構件的外觀質量、構件的撓曲變形、節點板表面損壞與變形、焊縫外觀質量、構件表面銹蝕、有摩擦面要求的表面噴砂質量。(5)檢查構件的幾何尺寸,特別是兩端構件長度、平整度、垂直度。安裝焊縫坡口表面狀況和尺寸精度,構件連接處的截面幾何尺寸,孔徑大小及位置、栓釘數量及位置等。(6)在檢查構件外形33、尺寸,構件上的節點板,螺栓孔等位置時,應以構件的中心線為基準進行檢查,不得以構件的棱邊,側面為基準線進行檢查,否則可能導致誤差。(7)質量標準。(見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2001的規定)6.7現場加工安裝質量控制(1) 嚴格按照本方案和技術交底實施。(2)嚴格按圖紙核對構件編號、方向,確保準確無誤。(3)安裝過程中嚴格工序管理,做到檢查上工序,保證本工序,服務下工序。(4)加工和安裝過程中嚴禁在型鋼上私自開設孔洞。6.8焊接質量保證措施(1)選用合格的焊接人員從事焊接操作,保證持證上證。(2)焊接前必須檢查焊口尺寸及其清理情況,合格后方可施焊。(3)焊前對坡口及其兩側各10034、mm范圍內的母材進行去污處理。(4)裝焊墊板,引弧板,其表面應清潔,墊板與母材應貼緊,引弧板與母材焊接應牢固。所有采用埋弧焊的焊縫端部,均要使用引弧、收弧板。(5)焊接時不得在坡口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6)第一層的焊道應封焊坡口母材與墊板之連接處,然后逐道、逐層累焊到填滿坡口,每道焊縫焊完后,都必須清除焊渣及飛濺物,出現焊接缺陷應及時磨去并修補。(7)遇雨雪天時應停焊,當風力大于3m/s時,構件焊口周圍及上方應加遮擋,風速大于6m/s時則應停焊。(8)一個接口必須連續焊完,如不得已而中途停焊時,再焊前應重新按規定加熱。(9)焊后冷卻到環境溫度時進行外觀檢查,超聲波檢查應在焊完24小時后進行。(35、10)焊工及檢驗人員應認真填寫作業記錄表。(12)焊接材料、工具、機械及其它輔助材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并按技術要求使用。技術條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7.1管理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穿防滑鞋并系好安全帶,安全帶必須套在安全穩固的構筑物上或專門設置的安全保險繩中。(2)高空使用的扳手或其它工具必須系防墜繩。上下傳遞工具等物時,不許投拋,需用細繩綁好進行傳遞。嚴禁在工作中打鬧或相互拋棄物品,嚴禁酒后作業。(3)電氣焊工高空作業時,必須系掛好安全帶,潮濕地點作業時,應注意絕緣工作。焊割前應清除焊割區的易然、易爆物品。(4)在高空作業時,焊接電纜和氧、乙炔氣帶36、應扎在支架上,切勿繞在身上拖動。(5)遇有五級以上大風應停止高空作業。(6)進入施工現場區,嚴禁吸煙,做好防火工作,焊接人員堅持執行用火申請制度,焊割時設專人看火,并備有防火用具。(7)禁止地面操作人員或與吊裝無關的人員在正在進行吊裝作業的構件下方停留或隨便通過。(8)嚴格遵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有關條款。7.2起重機械及索具的使用安全(1)工作前應嚴格按安全生產技術標準檢查驗收吊索具,符合本工程要求后方可使用。(2)吊裝構件之前,應查明構件重量和就位高度是否在起重機性能允許范圍內,嚴禁違章作業。(3)起重機行走時,道路要堅實、平整,嚴禁長距離運輸。起吊重物離地面500mm時停止提37、升,檢查物件的捆札牢固情況和構件的平直情況確認無誤后,繼續吊升。(4)工作時升鉤或吊桿要穩、避免緊急剎車,起重物在高空時,嚴禁調整剎車。(5)起重司機工作時應精神集中,服從信號工的指揮,停止作業時應關閉起動裝置,吊鉤不得懸掛物品。7.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1)鋼結構是良好的導電體,四周應接地良好,施工用的電源必須是膠皮電纜線,所有用電設備的拆除、現場維護與照明的設置均由專業電工擔任。(2)現場使用的用電設備和手動電動工具,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3)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漏電保護開關,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直接控制二臺用電設備(含插座)。(4)焊接機械應放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