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換乘車站抗拔樁臨時鋼立柱工程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7528
2024-09-04
22頁
397.17KB
1、正本地鐵站換乘車站抗拔樁臨時鋼立柱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 錄1.編制依據52.工程簡介52.1 工程概況52.2 工程地質5(1)地形地貌5(2)巖、土分層及其特征5(3)特殊巖土7a、人工填土72.3 水文地質8(1)地表水及地下水賦存8(2)水化學特征83.施工組織安排83.1施工安排概述83.2施工組織管理9施工勞動力配置93.2.2主要機具設備配置93.2.3工期計劃104.抗拔樁施工104.1抗拔樁施工工藝流程104.2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11施工方法111、鉆機定位112、護筒設置12、13、泥漿制拌11(3)施工中經常測定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膠體率。114、成孔125、清孔126、鋼筋籠制作與吊裝127、導管安裝13(5)導管安裝后其底部距孔底有300500mm的空間。138、灌注水下混凝土139、承臺施工13施工技術保證措施141、保持鉆孔樁垂直度的措施142、鉆孔灌注樁特殊情況的處理144.2.3量檢驗標準141、主控項目14(3)成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300mm。142、一般項目14(2)沉渣厚度小于等于150 mm,145.臨時立柱施工145.1臨時立柱施工工藝流程155.2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15施工方法151、臨時鋼立柱加工和吊放安裝152、導3、管安裝163、坑底板以上樁隙165.2.2施工技術保證措施171、臨時鋼立柱施工保證措施17(1)臨時鋼立柱安裝施工技術措施17(2)保證型鋼柱安裝精度控制措施175.2.3質量檢驗標準171、主控項目17(3)成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300mm。172、一般項目17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85、質量檢測187.安全保證措施181、鉆機的安全措施182、電器設備的安全措施183、夜間施工195.機具設備應進行檢查,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嚴禁使用。198.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191、土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192、水環境保護措施19(4)鉆孔用泥漿各項指標必須滿足規范要求,防止污染地下水。194、3、體廢棄物19xx站抗拔樁、臨時鋼立柱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xx市軌道交通三號線西延線3151標段施工承包合同;1.2xx市軌道交通XX線3151標段xx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圖紙、主體結構施工圖紙; 1.3國家、廣東省、xx市現行有關施工及驗收規范、規程、標準;1.4國家及xx特區有關城市建設、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定;1.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6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20299-1999)及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1.7 我公司在xx地鐵施工方面的施工經驗和研究成果,以及現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術水平、機5、械設備配套能力以及資金投入能力。2.工程簡介2.1 工程概況 抗拔樁位于南端換乘體段底板以下,采用鉆孔灌注樁,共8根,樁徑1.4米,樁長10米,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2300KN,樁頂設置26002600500mm承臺,采用C30砼并對抗拔樁進行試樁,在基坑開挖前施工。臨時鋼立柱位于基坑南端,截面尺寸為600600,基礎為1000鉆孔灌注樁。共設4根臨時鋼立柱,安排在基坑開挖前施工。抗拔樁、臨時鋼立柱具體布置見圖2-1。 抗拔樁、臨時鋼立柱結構圖見附圖一、附圖二。2.2 工程地質(1)地形地貌站址屬沖洪積平原區,地形平坦。地面高程56m。站址范圍內道路較窄,車流較小。(2)巖、土分層及其特6、征車站范圍上覆地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筑土(Q4ml)、淤泥質土(Q4al+pl)、中、粗砂(Q4al+pl)、礫(砂)質粘性土(Qel),下伏基巖為燕山期(53)花崗巖。地下水位埋深1.83.6m,賦存于沖洪積砂層及沿線砂(礫)質粘土層中。,花崗巖殘積層及全風化層滲透性較好,具有遇水易軟化、崩解,強度急劇降低的特性。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圖2-1 抗拔樁、臨時立柱平面布置圖具體分層如下:素填土,灰色、灰黃、棕紅色,由礫質、砂質粘土及個別角礫組成,可塑硬塑狀,松散-稍壓密狀。表層0.10.6m為混凝土路面。場地內廣泛分布于地表,厚0.5m4.5m。雜填土,雜色,松散狀,由磚塊、粘性土及少量生活7、垃圾組成,欠固結狀態。車站范圍內零星分布,僅Z3-SSX-16號孔揭示該層,厚5.3m。淤泥、淤泥質土,灰色,流塑狀,由粘粒及砂粒組成,砂粒含量較高,含有機質略有臭味。車站范圍內零星分布,埋深4.2m,厚1m。中、粗砂,灰黃、灰白色,飽和,松散中密狀,分選性一般,局部含較多淤泥質粘土,零星分布于小里程端,厚1.72.4m,埋深2.86.25m。礫(砂)質粘性土,紅褐、黃褐夾暗黑色等。可塑,局部硬塑,質地不均,含1525%的石英礫、砂,由下伏花崗巖殘積而成。巖芯呈土柱狀。呈層狀分布在人工填土、沖積層之下,局部缺失,厚度變化大,厚0.615m,埋深0.510.3m。礫(砂)質粘性土。褐紅、褐黃色,8、硬塑狀,局部可塑狀。質地不均勻,含較多石英礫,由下伏花崗巖殘積而成,厚4.216.4m,埋深2.313.1m,局部缺失。全風化花崗巖,褐紅、褐黃、青灰色,巖石風化強烈,組織結構可辨析,巖芯呈堅硬土柱狀,遇水軟化。礦物成分除石英質殘留外,其他已基本風化呈土狀,局部夾強風化層。場地內層狀分布于殘積土之下,厚度變化大,厚0.511.7m,埋深5.322.5m。強風化花崗巖,褐黃、暗灰、褐紅等色,巖石風化強烈,巖心呈砂土狀為主,風化不均勻,夾約5%角礫狀強風化碎石,手可折斷,遇水軟化崩解。場地內層狀分布于之下,局部缺失,厚度及埋深變化大,厚0.659 m,埋深1327.5m。強風化花崗巖,褐紅、褐黃等9、色,巖石風化呈半巖半土狀及碎塊狀,巖芯呈堅硬土夾碎塊狀,碎塊用手難折斷,遇水易軟化。場地內分布較廣,厚度及埋深變化大,埋深1030.75m ,厚0.615.8 m,個別鉆孔該層未揭穿。中等風化花崗巖,肉紅、紅褐色夾灰白色,粗粒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云母。巖石節理裂隙發育,巖芯多呈短柱狀、少量塊狀及柱狀。巖石致密,天然極限抗壓強度fr=20.740.3MPa,屬較硬巖類。微風化花崗巖,肉紅色夾灰白、褐黑色斑點,粗粒結構,塊狀構造,斷口新鮮,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云母,巖體裂隙較不發育,巖體較完整,巖石致密,天然極限抗壓強度fr=47.7145.2MPa,屬于堅硬巖類。 (10、3)特殊巖土a、人工填土本場地范圍內人工填土層狀分布于地表,根據勘探揭示,填土主要為素填土(個別地方為雜填土),素填土成分為礫質、砂質粘土,可塑硬塑狀,厚0.5m4.5m,雜填土,由磚塊、粘性土及少量生活垃圾組成,欠固結狀態,僅1孔揭示,厚5.3m。人工填土均勻性差、自穩性差,該層管線較多,對基坑開挖有一定影響。b、軟土軟土成分為淤泥質土,巖土層代號,灰色,流塑狀,由粘粒及砂粒組成,砂粒含量較高,含有機質略有臭味。車站范圍內零星分布,僅一個孔揭示該層,埋深4.2m,厚1m。該層埋深較淺、厚度薄、分布范圍窄,對基坑開挖影響較小。c、花崗巖殘積土、全風化層、呈土柱狀強風化層花崗巖殘積層均勻性較差,11、強度不一,接近地表的殘積土受水的淋濾作用,形成網紋結構,土質較堅硬,而其下強度較低,再下由于風化程度減弱強度逐漸增加。花崗巖殘積層及全風化具有遇水軟化、崩解,強度急劇降低的特點,基坑開挖中應及時封底、支護;強風化巖具有軟硬不均特點。花崗巖風化殘積土,厚度變化幅度大。xx站主體結構大部分位于殘積層、和風化巖層、中。殘積土以可硬塑為主,偶含未風化完全的碎塊及石英脈;全風化巖呈堅硬土狀;強風化巖呈半巖半土、堅硬土夾少量碎塊狀,軟硬不均。殘積土、全、強風化巖具有遇水軟化、崩解,強度急劇降低的特點。2.3 水文地質(1)地表水及地下水賦存根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地下水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松散土層孔隙水,二12、是基巖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沖洪積砂層及沿線砂(礫)質粘土層中。地下水位埋深1.83.6m,以孔隙潛水為主,局部地段呈微承壓。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第四系孔隙水,水量較豐富,水質易被污染。巖層裂隙水較發育,但廣泛分布在花崗巖的中強風化帶及構造節理裂隙密集帶中。富水性因基巖裂隙發育程度、貫通度及膠結程度、與地表水源的連通性而變化,主要由大氣降水、孔隙潛水補給,局部具有承壓性。地表水、松散巖類孔隙水相互間的水力聯系較為密切,相互補給,二者同基巖裂隙水聯系較弱,同時還受大氣降水、蒸發、植物蒸騰的影響。通常降水充沛的豐水期,一般是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相反,在降水稀少的枯水期,地下水補給地表水。地13、下水的滲流方向主要受地形控制,從地下水位反映的形態看,地勢高則地下水水位高,反之則地下水位低。站區地下水徑流方向為由北向南,地下水直接流入大海。地下水的動態類型主要分為兩種,松散巖類孔隙潛水主要為日間周期變化型,受河水影響,水位變化頻率較高,升降幅度不大;基巖裂隙水多為年周期變化型,一年之內有一個水位高峰和一個水位低谷,滯后于降雨時間較長,水位升降幅度較大。(2)水化學特征車站范圍內地表水不發育,取3組地下水作水質分析,該水的水質類型為HCO3-、SO42-、CL-、Na+、Ca2+、HCO3-.CL-Ca2+.Na+、CL-Ca2+.Na+型,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14、構具弱腐蝕性。本段地下水腐蝕性評價宜按類環境考慮。3.施工組織安排3.1施工安排概述抗拔樁、臨時鋼立柱在場地南端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施工。抗拔樁施工選用沖擊鉆沖孔,鋼筋籠用吊車吊裝,鋼筋籠固定牢固,灌注砼。基坑開挖至底板時,將樁頭混凝土鑿除,施工樁承臺。臨時鋼立柱在現場加工并進行驗收,合格后進行拼接成設計柱長。臨時立柱樁基施工選用沖擊鉆施工,型鋼柱用吊車吊裝,臨時鋼柱上部固定牢固,灌注基礎砼,再在上部填砂置換泥漿。基坑開挖時,作為相鄰支撐的豎向支點,結構施工完后,拆除型鋼立柱。3.2施工組織管理施工勞動力配置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及工序技術銜接,施工中在落實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實行15、工序技術負責制度。初步安排如下表3-1:表3-1抗拔樁、臨時立柱施工人員安排表序號崗位名稱工作任務人數一管理人員1隊長負責施工管理12技術負責人負責施工技術管理13技術人員負責現場施工技術24領工員負責現場施工管理15專職安全員負責施工安全管理與監督16專職質量員負責施工質量檢查與監督17試驗員負責工程試驗18小計8二作業人員1鉆工抗拔樁、臨時立柱施工作業42電焊工鋼筋籠、臨時立柱制作143鋼筋工鋼筋籠、臨時立柱制作104混凝土工混凝土灌注55電工現場施工用電作業與管理16起重工鋼筋籠、臨時立柱吊裝47機械工吊車、裝載機、沖擊鉆等機械操作、維修48普工協助施工作業59小計3810合計463.216、.2主要機具設備配置主要機具設備配置見表3-2。表3-2主要機具設備配置表 序號機具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沖擊鉆CZ-30臺22汽車吊25t臺13汽車吊20t臺14裝載機ZLC40B臺15電焊機BX6臺76鋼筋切斷機GQ40A臺17鋼筋彎曲機GJT-40臺18切割機J3G400臺19制漿機ZJ-200臺112泥漿泵BW-150臺313鋼導管DN300(長45m)組114鋼制料斗2m3個115柴油發電機組250KW臺13.2.3工期計劃抗拔樁、型鋼立柱計劃12月1日開始施工,于12月10日完成。4.抗拔樁施工4.1抗拔樁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1。否是是否移鉆機安裝鋼筋籠下導管拔出護筒制作鋼筋17、籠拌制砼鉆 孔鉆機就位開挖泥漿池拌制泥漿換漿清孔沉淀層檢查孔深量測承臺施工灌注砼圖4-1抗拔樁施工工藝流程4.2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施工方法1、鉆機定位沖孔樁樁位的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的具體位置,現場放線定出樁位后,做好樁位的軸線標記,隨后,會同有關人員進行復核,經復核確認樁位的軸線正確無誤,再打鑿路面和埋設護筒。2、護筒設置護筒采用6mm厚的鋼板加工制作,高度2m。護筒內徑比鉆頭大200mm,根據設計樁位中心埋設,然后復核校正,其誤差不大于50mm。護筒的頂部開設12個溢漿口,并高出地面,使溢流泥漿流入排水泥漿溝,減少污染場地。3、泥漿制拌開孔使用的泥漿用優質粘土制作,當沖孔至粘土層時可原土造18、漿。本工程沖孔用泥漿采用連續墻施工用泥漿,泥漿技術指標見表4-1泥漿技術指標表。泥漿制備技術要求:(1)及時采集泥漿樣品,測定性能指標。對新制備泥漿靜置24小時后要進行第一次測試,沖孔過程中、二次清孔各測試一次,泥漿回收、循環處理后再測試一次。(2)新鮮泥漿制作好擱置24小時后,經測試各項指標合格方可正式使用;回收泥漿性能指標達到要求后才可循環利用。(3)施工中經常測定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膠體率。表4-1 制備泥漿性能指標表項目名稱性能指標廢棄泥漿1比重(g/cm3)1.051.251.252粘度(S)1825303含砂率(%)464PH值710114、成孔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和沖孔灌注樁的施19、工工藝,選用2臺沖擊擊機,施工時每臺鉆機配備1個護筒,護筒預先埋設在樁位上。沖擊鉆就位時保持底座平穩,不發生傾斜移位。鉆頭中心對準樁位。為保證沖孔的垂直度,在沖進過程中,利用設置的標尺或線墜控制孔身垂直度。泥漿來源為護筒內鉆頭造漿和泥漿池內存漿。開孔時做到穩、準、慢,沖擊速度主要根據土層類別確定。沖孔施工時泥漿沿著泥漿溝流向泥漿沉淀池,泥漿經沉淀后循環使用,形成沖孔施工的泥漿循環系統。施工時要有專人清除泥漿溝和沉淀池中的沉碴。5、清孔沖孔過程中要做好詳細的沖孔記錄,樁孔沖至設計深度后,會同現場監理工程師進行驗孔,符合要求后才進行清孔工作,使用泵吸反循環方法清孔,做法同連續墻施工。在灌注水下混凝20、土前,復測孔底沉淀物厚度,符合要求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如沉淀物厚度超過規范要求,可在灌注混凝土前對泥漿進行二次清孔,使沉淀物飄浮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6、鋼筋籠制作與吊裝(1)鋼筋籠制作前首先要檢查鋼材的質保資料,檢查合格后再按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驗收鋼筋的直徑、長度、規格、數量和制作質量。(2)鋼筋籠保護層采用定位筋。鋼筋籠保護層設置豎向間距為2m,同一截面均勻分布,不得少于4處。鋼筋籠頂端應設置吊環。(3)鋼筋籠制作完成后,應在內部加強箍上設置十字撐或三角撐,確保鋼筋籠在存放、移動、吊裝過程中不變形。(4)鋼筋籠入孔用1臺25T吊車和1臺20T吊車。起吊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鋼筋籠不變形。同21、時,要注意鋼筋籠能否順利下放,沉放時不能碰撞孔壁;當吊放受阻時,不能加壓強行下放,因為這將會造成坍孔、鋼筋籠變形等現象,應停止吊放并尋找原因,如因鋼筋籠沒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應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則要求進行復鉆糾偏,并在重新驗收成孔質量后再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接長時要加快焊接時間,盡可能縮短沉放時間。(5)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要對準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應立即固定。鋼筋籠吊放入孔時應居中,防止碰撞孔壁,鋼筋骨架吊放入孔后,采用掛吊方式固定,使其位置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并保證在安放導管、清孔及灌注混凝土過程中不發生位移。7、導管安裝水下混凝土導管應符合下列規定22、:(1)鋼導管內壁應光滑、圓順,內徑一致,接口嚴密。導管直徑為30cm。導管管節長度,中間節宜為2m等長,底節可為4m,漏斗下宜1m長導管,同時還應該有調節導管長度的配管(50cm).(2)導管使用前應進行試拼和試壓,按自下而上順序編號和標示尺度。導管組裝后軸線偏差,不宜超過鉆孔深的0.5%并不宜大于5cm,連接時連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試壓壓力宜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3)導管長度應按孔深決定。漏斗底距鉆孔上口,應大于一節中間導管長度。導管接頭采用螺旋絲扣型接頭,但必須有防松裝置。(4)安裝導管應位于鉆孔中央,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升降試驗。導管吊裝升降設備能力,應與全部導管充滿混凝土后的23、總重和摩阻力相適應,并應有一定的安全儲備。(5)導管安裝后其底部距孔底有300500mm的空間。8、灌注水下混凝土 (1)混凝土澆注前,應檢查砼的坍落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儲存量應滿足首批混凝土封孔,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1米。(2)水下混凝土應連接澆筑,中途不得停頓。并盡量縮短拆除導管的間斷時間(拆除導管的長度應根據滿足導管的埋深(24米)和測繩的測量深度來定,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和管內外砼面的高差)。(3)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嚴防砼從漏斗上面流出或從漏斗外掉入孔底,應注意觀察管內砼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頂面位置,保持導管埋深在2-4米范圍內,并保證混凝土頂面澆筑到樁頂設24、計高程以上0.5m左右。9、承臺施工基坑開挖至底板時,采用人力風鎬鑿除樁頭多余砼,施工承臺。施工技術保證措施1、保持鉆孔樁垂直度的措施(1)沖擊鉆就位時,要使樁位中心,沖錘中心和護筒中心三者應在一點,并經常檢查校正。(2)固定好沖擊鉆底座,防止沖擊過程重發生偏移而影響鉆孔樁垂直度。(3)為保證鉆孔樁的垂直度,要勤測量。一旦發現偏斜馬上進行糾正。查明偏斜的位置和偏斜的情況后,在偏斜處吊住鉆頭反復掃孔,使鉆孔正直。2、鉆孔灌注樁特殊情況的處理在沖擊進過程中,如發現斜孔、彎孔、縮頸、塌孔冒漿等情況立即停止鉆進,并采取下列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1)當沖孔傾斜時,可反復掃孔修正,如糾正無效,在孔內回填粘25、土至偏孔處以上0.5m,再重新鉆進。(2)沖孔過程中遇坍孔,立即停鉆,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穩定后再鉆。(3)如遇到護筒周圍冒漿,可用稻草拌泥團堵塞洞口,并在護筒周圍壓上一層砂包。4.2.3量檢驗標準1、主控項目(1)抗拔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件。(2)樁位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均不超過50mm。(3)成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300mm。(4)鋼筋籠的制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主筋間距,10mm,長度,50mm。2、一般項目(1)樁身垂直度容許偏差為小于1%,樁徑容許偏差為50mm,樁頂標高+30、-50 mm26、。(2)沉渣厚度小于等于150 mm,(3)鋼筋籠的直徑和箍筋間距容許偏差為:直徑,10mm;箍筋間距,20mm。鋼筋籠安裝深度100mm。5.臨時立柱施工5.1臨時立柱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1。5.2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施工方法鉆機定位、護筒設置、泥漿制拌、成孔、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同。1、臨時鋼立柱加工和吊放安裝臨時鋼立柱在現場加工,分節進行驗收,合格后進行拼接成設計柱長。在成孔以前,必須加工好臨時鋼立柱,一旦清孔完畢,立即進行吊裝。臨時鋼立柱用兩臺吊車合吊,以保證型鋼立柱起吊過程中不變形,并在安裝時可自由旋轉。吊裝采用一臺25T和20T吊機先水平三點吊起型鋼立柱,吊點位置和數目按正負彎矩相等27、的原則計算確定,在型鋼立柱離地面一定高度后,再由25T的汽車吊垂直起吊,20T的汽車吊水平送吊,成豎直方向后,用25T吊車一次進行起吊準確安裝就位,使樁鋼筋籠置于樁的中心。型鋼立柱安裝采用地面定位及柱底鋼筋籠進行定位。為保證立柱底定位,格構柱底部與長2000mm的鋼筋籠焊接牢固。鋼筋籠配筋如下圖5-2。圖5-2鋼筋籠配筋圖在孔口護筒上兩個方向準確標志設計位置,一個方向為立柱的最終的固定線,其垂線方向為孔中線,最后立柱依照兩刻線準確對位后固定,使其與樁孔中心線相重合,確保準確定位。立柱安裝地面定位見圖5-3。 圖5-3立柱地面定位圖立柱吊裝前,根據護筒高程在立柱上部焊接四根吊筋,立柱定位完成后用28、100mm圓鋼管擔于護筒上將立柱吊住,穩定在設計標高位置,防止其上浮。2、導管安裝導管安放在鉆孔中心,余同。3、坑底板以上樁隙施工完后,將基坑底板以上孔壁與鋼柱周圍的空隙用砂填實,回填時均勻對稱回填,防止兩側受力不均引起樁身偏斜。否是是否移鉆機安裝鋼立柱下導管拔出護筒制作鋼立柱拌制砼鉆 孔鉆機就位開挖泥漿池拌制泥漿換漿清孔沉淀層檢查孔深量測回填樁隙灌注砼圖5-1臨時鋼立柱施工工藝流程5.2.2施工技術保證措施1、臨時鋼立柱施工保證措施(1)臨時鋼立柱安裝施工技術措施1)臨時鋼立柱嚴格按照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95及有關設計技術要求加工。2)臨時鋼立柱吊裝時,高程用標在立柱上的29、刻度線準確傳遞;采用吊環和樁口護筒上的刻線準確定位,確保立柱偏心距不超過30mm。3)為保證立柱在土方開挖時柱頂不被破壞,對立柱頂部適當加固。4)回填砂時均勻對稱進行,使鋼柱不受回填側壓力而發生彎曲變形。(2)保證型鋼柱安裝精度控制措施1)嚴格控制沖孔的垂直度,首先從沖孔的定位開始,提高定位的精度;其次固定好沖擊鉆基座,增加沖孔垂直度的檢測頻率,發現垂直度偏差過大時,及時采取措施調整,確保成孔后的垂直度。2)嚴格控制型鋼立柱加工時的精度,安裝時按型鋼立柱的重心垂直下吊。3)澆注水下砼時,導管應盡量離開型鋼立柱,防止碰撞導致立柱歪斜。當水下砼頂面接近型鋼立柱時,應控制水下砼的灌注速度,保持砼面勻30、速上升。其余同 。5.2.3質量檢驗標準1、主控項目(1)抗拔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件。(2)樁位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均不超過50mm。(3)成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300mm。(4)臨時鋼立柱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容許偏差為: 30mm。2、一般項目(1)樁身垂直度容許偏差為小于1%,樁徑容許偏差為50mm,樁頂標高+30、-50 mm。(2)沉渣厚度小于等于150 mm。(3)臨時鋼立柱加工滿足設計要求。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檢測人員的配備:設專職質量管理員,并配備專職質檢員。2、在各分項工程開工之前須31、經質檢工程師自檢,經監理工程師同意簽證后才可進行下一工序施工。3、鋼護筒埋設質量的控制:鉆孔樁鋼護筒的埋設質量直接影響樁的施工質量。施工時要確保護筒位置準確牢固,且鋼護筒底節刃腳應適當加強。4、鉆孔泥漿的質量控制:鉆孔過程中泥漿質量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成孔質量和成孔。為減少鉆孔事故的發生,采用粘土泥漿,施工中嚴格按規范要求各項指標進行控制,勤測勤量。5、質量檢測(1)施工前,先對各樁基坐標進行復核,如與設計不符合時,及時報監理工程師,通過駐地設計代表進行調整,再進行現場放樣。(2)鋼材、混凝土等材料必須有合格證書,材料應分類堆放,并做好標志。(3)沉渣檢查:成孔后需對沉渣及孔壁質量進行檢查。沉渣32、厚度的測定可采用測砣及沉淀盒的方法。由于測砣測渣厚靠手感把握,故主要采用沉淀盒,至灌注水下砼下放導管前取出,視其盒內的沉渣量作為沉渣厚的數據。(4)孔壁質量檢查:施工中要求值班技術人員24小時跟班作業。鉆孔過程中要有詳細記錄,嚴格保證孔內水位和泥漿各項指標符合要求,每鉆進510m利用探孔器檢測孔徑,檢查鉆頭的磨損情況和直徑變化,發現斜孔或縮孔時,隨時校正或擴孔,以保證鉆孔的直徑和垂直度。7.安全保證措施堅持“科學施工,安全生產”的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落實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鉆機的安全措施鉆機的布局要合理,且裝有安全裝置,操作者嚴格遵守操作規定,操作前要對鉆機及其它設備進行33、檢查,嚴禁帶故障運行。2、電器設備的安全措施(1)對電器設備的外殼要進行防護性接地,接零或絕緣。(2)派專人負責電器安全工作,嚴禁私自接電。(3)行用電安全知識教育,定期檢修電器設備。3、夜間施工夜間施工時,現場必須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設備。施工駐地要設置路燈。4.進入工地時必須佩戴安全帽,不準穿高跟鞋、拖鞋等,不準隨意離崗。高處作業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帶要栓在牢固的地方,而且要高掛底用。5.機具設備應進行檢查,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嚴禁使用。6、在施工場地四周設圍欄及標志,夜間施工作業應有照明措施、警示牌(燈)和圍欄等,并派專人看守。并設紅燈警示,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場地。8.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嚴格34、執行國家和xx市的施工管理相關條例,推行現代管理方法,科學組織施工,做到現場文明施工的各項管理工作。文明施工管理由項目經理全權負責,下設監督和執行部門。在現場設一名經理助理負責文明施工工作,其工作任務是:制定現場文明施工規則,檢查文明施工執行情況,對職工進行文明施工教育。1、土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樁基施工前,規劃好泥漿制備系統及循環系統,制定廢漿處置方案,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嚴格按方案棄漿,嚴禁亂排泥漿。2、水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廢水、生活污水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入雨、污水管道。(2)施工廢水,采取過濾、沉淀或其它方法處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周圍環境。(3)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4)鉆孔用泥漿各項指標必須滿足規范要求,防止污染地下水。3、體廢棄物(1)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應集中堆放。(2)施工用各種材料應分類堆碼,堆放有序。(3)施工和生活中的廢棄物也可經當地環保部門同意后,運至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