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蓋上咽喉區鋼結構辦公樓結構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7910
2024-09-04
22頁
4.42MB
1、編號:SJHN.JZY-XX地鐵蓋上咽喉區鋼結構辦公樓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現實條件情況:2三、重點、難點施工任務:3四、整體部署:3五、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4四、鋼結構一次、二次、三次運輸及吊裝13一、工程概況:該工程共計有10#、11#、12#、19#鋼結構辦公樓7849,局部三層(其中19#樓一層),最大箱型鋼柱高14.2米、重6.5T,H鋼梁最大重量2T以內,剛結構總計重量1028T。二、現實條件情況:該新建工程基礎以下為已建成并正在使用中的鋼筋砼框2、架結構咽喉形房屋。東西方向跨度為9米,梁高1.5米,跨間4.5米為次梁,南北方向跨度不定,大約為5至10米,跨間亦有次梁。頂板厚300mm,現板上依次已完成找平層、聚乙烯丙滌綸卷材防水層兩道40厚砼保護層,現澆加氣砼找坡保溫層,(最薄處100最厚處300)80厚6200鋼筋砼保護層。以后待在其上新作防水層兩道,砼保護層,塑料排水板、土工布一道,上回填種植土1.3米并硬化綠化,見附圖1。蓋上現有原結構預留柱墩高出樓板800鋼筋砼柱,共計61根,砼等級C60,其中55根800、6根1200,每根柱內配20根螺紋32豎向鋼筋及12根螺紋12箍筋拉筋的鋼筋砼柱需待拆除。設計說明:原結構預留柱墩若在疊合3、梁里,鋼筋按原柱配筋與梁筋互錨,柱墩高度同梁高度(似應修改為柱墩鋼筋高度保留同梁高度),原結構預留柱墩若在鋼柱柱墩里,預留鋼筋錨入鋼柱柱墩,柱墩高度同鋼柱柱墩高度(似應修改為柱墩鋼筋高度保留同鋼柱柱墩高度);除上述情況,預留柱墩廢棄。所有疊合梁及原結構貼合面需滿足新舊砼相接的規范規定(即原砼相接處表面鑿毛)。蓋上變形縫現已完工,并做了臨時保護措施,但已漏水,需拆除后按新變形縫做法重新施工。蓋上限定性條件為蓋上回填土完成后超載不大于5Kpa。為此鋼結構吊裝工程應在回填土前完成。可用超載約為不大于31Kpa。消防出入口坡道超載不大于35Kpa。三、重點、難點施工任務:1、防護性拆除原61根鋼筋砼預4、留柱墩。按設計規定保留好有用的柱豎向鋼筋。2、防護性拆除變形縫臨時做法,按新設計做法重新施工變形縫。3、在必須做好防雨、防水工作及只能選用20T以下汽吊完成鋼結構吊裝工作的情況下:分兩階段施工完成10#、11#、12#、19#辦公樓結構工程。4、完成在現有80厚鋼筋砼保護層上附加新作兩道防水層、一道砼保護層、30厚塑料排水板、土工布一道、夯填種植土1.3米。四、整體部署:1、整體計劃:同時開工原預留柱墩拆除、變形縫處理,分兩階段施工鋼結構的主體結構工程,第一階段進行鋼柱柱墩植筋及焊接30厚柱腳埋入式鋼板工作。提前進行鋼結構深化設計,通過審批后快速加工制作。然后完成鋼柱梁吊裝(從柱腳植筋至柱梁完5、成吊裝為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待鋼框架完成吊裝后開始疊合梁、Q1墻植筋,然后一次性完成疊合梁、Q1墻、轉換層頂板結構工程。次后再進行樓承板安裝及澆筑鋼筋砼樓板。以上工作完成后開始施工圍護結構砌筑及粗裝。在進場施工定位放線、拆除原結構預留柱的同時,由東至西開始變形縫的處理、鋼筋砼保護層上附加防水涂料、卷材防水、砼保護層、塑料排水板鋪設焊接、土工布鋪設、輕小型機械運輸、壓實1.3米厚種植土回填施工。蓋上最西端南北向變形縫以西的上述工程需待鋼結構柱、梁及擋土墻外側新舊防水及保護層相接完成后方可進行(以便多利用回填前超載約26Kpa)。五、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1)本工程從拆除消防出入口北面300厚鋼筋6、砼女兒墻開始。劃分為鋼結構鋼柱、梁吊裝完成為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由疊合梁、墻、轉換層頂板砼始至完成樓承板及樓板砼澆筑、二次圍護結構及粗裝結束。A、第一階段,鋼結構辦公樓柱定位放線、高標測量測放原結構柱加工作面后防水擋墻線砌抹防水擋墻擋墻外涂刷防水涂料無齒鋸加人工破除鋼筋砼保護層、加氣砼保溫層、砼保護層、聚乙烯丙滌綸防水層兩道、水泥砂漿找平層,同時隨時采用防水滌布防雨覆蓋采用膨脹水泥加人工方法拆除原結構預留柱,人工剔鑿至樓板面下平齊,同時隨時采用采鋼壓型屋面板防雨覆蓋原結構柱底做找平層相接防水卷材新舊相接砼保護層相接加氣保護層相接鋼筋砼保護層相接。測放鋼柱腳線、柱墩線、柱墩加工作面后防水擋墻墻身線7、砌抹200300高防水擋墻擋墻外涂刷防水涂料無齒鋸加人工破拆鋼筋砼保護層、加氣保溫層、砼保護層、卷材防水層、找平層,同時隨時采用采鋼壓型屋面板加防雨滌布覆蓋用鋼筋檢測儀測距進行鋼柱腳、柱墩化學植筋依現場實際植筋位置對30厚預埋式柱腳鋼板打孔焊牢在已提前進行鋼結構深化設計,通過審批后快速訂購、加工制作、一次運輸至蓋上的基礎上,蓋上采用輕型運輸至塔吊準許范圍內吊裝鋼柱、鋼梁(先集中完成四根鋼柱及鋼梁吊裝使形成剛性筒身框架后依次吊裝柱、梁至鋼柱、梁框架完成第一階段)。B、第二階段鋼結構辦公樓疊合梁、墻定位放線高程測量測放砼疊合梁、柱墩、Q1墻梁、位置線,梁、柱墩、墻加500工作面后防水擋墻墻身線砌抹8、外200內300高防水擋墻擋墻外涂刷防水涂料無齒鋸加人工破拆鋼筋砼保護層、加氣保溫層、砼保護層、卷材防水層、找平層、梁、墻下貼合面人工鑿毛,同時隨時采用采鋼壓型屋面板加防雨滌布覆蓋依現有排水坡10#樓向南、11#、12#向北在排水擋墻上貼合鋼筋砼保護層安裝100x100鍍鋅排水管(跨中南北向安裝、使房間內雨水通過排水管排出,排水管長度跨Q1墻出防水擋墻30mm,管與防水擋墻貼合處補刷防水涂料)用鋼筋檢測儀測距進行砼疊合梁、Q1墻化學植筋綁扎柱墩、疊合梁、Q1墻鋼筋柱墩、疊合梁、墻、轉換層頂板支模綁扎轉換層頂板鋼筋柱墩、疊合梁、墻、轉換層頂板砼(澆砼前撤出100x100排水管并補齊管位模板)采用9、涂刷養護液方法養護砼(避開用水),用防雨滌布覆蓋轉換層樓板砼防雨防水外墻拆模后刷養護液接好外墻與房外屋面原找平層、防水層、保護層、保溫層、鋼筋砼保護層。依次進行首層、二層、頂層樓承板安裝、綁鋼筋、澆筑樓板砼二次圍護墻砌筑墻體抹灰完成粗裝。2、重點、難點分析及施工方法:A、防雨防水措施:該工程蓋下地鐵已在正常運營使用,有大量高壓電纜,為此蓋上工程施工必須做到雨水、雪水、施工用水不至滲漏到蓋下,影響xx正常運營。但該工程為雨季施工,原結構預留柱墩61根需拆除至樓板上表面,新建鋼結構辦公樓基礎柱、疊合梁、Q1墻必須植筋于下層結構內,新舊砼貼合處又需對原結構砼鑿毛使新舊砼相接處符合規范、標準要求。為此10、必須拆除原屋面80厚鋼筋砼保護層、60至300厚加氣砼保溫找坡層、40厚砼保護層、兩道聚乙烯丙滌綸卷材防水層、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原結構鑿毛。致使新建4棟鋼結構辦公樓下約8000平方范圍內失去防水作用。為保障工程施工過程中雨水及工程用水不滲透至蓋下影響xx正常運營,特制訂以下防水措施:(1)工程定位放線后,依據所放軸線、柱位、疊合梁位、Q1墻位、原結構預留柱墩位,加寬500測放防水擋墻線,破拆砼保護層前砌筑120磚墻,墻高內280外220mm,墻面抹1:2.5防水砂漿(摻3%防水粉),外側涂刷防水涂料。在房間內每道東西向Q1墻中部、南北向貼合原鋼筋砼保護層安放100x100鍍鋅排水管,使跨越11、兩側防水擋墻,端頭與防水擋墻相接處刷防水涂料。使房心內雨水隨現有鋼筋砼保護層2坡度自然排出至排水溝。擋墻上安裝采鋼壓型屋面板,其上覆蓋防雨滌布。見附圖5、附圖6。為減少施工用水,原結構預留柱拆除不適用水鉆拆除法,現澆砼養護采用涂刷養護劑,避開用水養護。為減低雨季施工防雨時間和便于防護及滿足結構吊裝鋼梁、柱20T汽吊行走、站位、支腿條件,采取點、線防護方法,減少防護面積。主體結構分兩階段開工,第一階段先開原結構預留柱拆除及新建基礎鋼柱預埋式柱腳植筋,30厚鋼板打孔后與柱腳植筋焊接,待鋼柱、梁框架吊裝完成后,再開始第二階段,疊合梁、Q1墻基礎破拆及植筋工程。采用砼柱墩、疊合梁、Q1墻轉換層頂板一次12、性同時澆筑砼的方法,快速完成轉換層樓板砼澆筑以起到對下層屋面的防雨、防水作用。為快速使基礎施工破除的防水層得到完善,頂板模板與墻、梁、柱墩豎向模板相交處采用墻、頂板板模可分別拆除,不拆頂板模墻模可先行拆除的方法支模,澆筑砼后及時拆除豎向模板,快速依次完善新舊防水層等相接工作。B、原結構預留柱的拆除:蓋上現有55根800、6根1200C60鋼筋砼圓形柱,內配20根32螺紋豎向鋼筋及12螺紋箍筋和拉結筋。其砼后期強度已得到很大增長。為此該柱的拆除具有砼強度高、鋼筋直徑大的特點。設計說明中原結構預留柱鋼筋遇新建基礎疊合梁、柱墩時須完好保留柱豎向鋼筋至柱墩、疊合梁頂,其他預留柱墩廢棄的要求,又須做到保13、護型拆除。又因運營方有防漏水、防噪聲過大的條件,為此應避開氣泵、水鉆法,因柱直徑大,且為圓形,亦無法使用壓力剪法。特選用膨脹水泥拆除法。3、施工流程及方法:做好防水擋墻破拆屋面至樓板剔筋鉆孔裝膨脹水泥清渣土剔鑿。1. 破拆屋面采用無鑿鋸切割鋼筋砼保護層,人工鑿除工作面范圍內保護層、保溫層及砼保護層,卷起并保護好聚乙烯丙滌綸卷材,鑿除找平層。2. 剔筋用鐵鍬清理柱墩周圍的渣土至樓板頂部,用小型電鍾沿立柱外側豎筋從上往下剔出立筋、箍筋、拉筋端部至樓板,然后用氣割切除箍筋。在切割時由專人操作、專人看火。氧氣乙炔瓶距離在6米以上,且乙炔表上必須裝安全閥。對完全廢棄立筋無用的預留砼柱,可直接在板上20c14、m處剔出以下鋼筋進行切割。3. 鉆孔用風鉆機在距離樓板頂5cm處的立柱上開始鉆孔。因為膨脹水泥在藥力發生效力時向上有力使其膨脹開裂的同時同樣向下也有相應的脹力。為避免對板面以下立柱的損壞,必須距樓板頂5cm處鉆孔。因該柱為C60砼,結構強度大,鉆孔必須密集到每10cm20cm鉆孔。4. 裝置膨脹水泥用桶和水將水泥調制糊狀,然后用專用工具由人工向孔內灌裝,直至灌滿。5. 清渣土由于特效水泥在發生效力后使立柱鉆孔上端的砼柱發生裂損,用人工清理出水泥塊。廢棄后的整柱砼約重分別為1T和2.2T,用8T汽吊裝輕型車運輸消碴。6剔鑿立柱砼清理后由人工用小型工具剔鑿砼柱鉆孔下端,至樓板C、柱、梁、墻植筋及鋼15、柱腳30厚鋼板與植筋和上部鋼柱的連接。該工程基礎柱、疊合梁、Q1墻需與下部原框架結構的砼柱、梁、板植筋相接,但不得破壞下部原結構鋼筋,為此需使用鋼筋探測儀探明原結構植筋范圍內鋼筋位置,畫出鋼筋位置線,在其間隙中根據上部設計鋼筋位置在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定位植筋。因現設計的鋼柱腳無法調整鋼柱標高和垂直度,補充了預埋式鋼柱腳與植筋及鋼柱連接做法,見附圖2。3、主要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砌抹防水擋墻依次拆除原屋面鋼筋砼保護層、保溫層、砼保護層、卷材防水層、找平層清理原結構修整基材標定孔位機械成孔清孔鋼筋清潔處理配制結構膠固定與養護驗收(可進行下道工序)。(2)施工工藝2.1定位放線根據圖紙要求放線,應16、在構件植筋部位定位放線,用鋼筋探測儀探測鉆孔處有無鋼筋,若有鋼筋則應適當調整鉆孔位置。2.2機械成孔用電錘在植筋位置成孔,孔深15d-20d(d為鋼筋直徑,錨固深度為圖紙要求),孔徑比鋼筋直徑大4-8。在鉆孔過程中,當遇到鋼筋或預埋件時應立即停鉆,并適當調整鉆孔位置,鉆孔位置偏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立即通知設計單位。 孔深90、傾斜3-5度 水平成孔 垂直成孔2.3清孔(1) 先將噴嘴伸入鉆孔底部,吹入潔凈無油的壓縮空氣(可用空壓機或吹風機),向外拉出噴嘴,反復3次。(2) 將硬毛刷插入孔中,往返旋轉清刷3次。(3) 再將噴嘴伸入鉆孔底部,向外拉出噴嘴,反復3次。(4)再用干凈的棉絲將孔口封17、閉,以防止粉塵或沙粒進入孔內。2.4鋼筋處理鋼筋錨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銹跡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機配鋼絲刷除銹,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為止,若鋼筋銹蝕嚴重,要用稀鹽酸浸泡除銹1015分鐘,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沖洗后擦干方可使用。2.5配制結構膠、首先將A、B兩組分膠分別攪拌均勻。、配制結構膠要嚴格按使用說明配比,將A、B兩組分按比例100:0.5-2混合放在同一容器內攪拌,容器內嚴禁有水、油污等雜質。攪拌時盡量按同一方向,至無單組份顏色存在,攪拌均勻調至粘稠狀,并無塊狀或沉淀現象。、一次配膠量不得超過10kg,應盡量少配,要隨配隨用,不可積壓 2.6植筋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宜孔深的18、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并將結構膠涂于鋼筋錨固端(宜2-3),然后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2.7固定、養護植筋施工完畢后注意保護,小時之內嚴禁有任何擾動,以保證結構膠的正常固化。(3)植筋的檢驗標準3.1材料檢驗結構膠:材料合格證、檢驗報告符合合格要求。3.2工序檢驗定位放線:校核與圖紙規定位置的一致性,由于現場實際情況影響,成孔位置的偏差影響。成孔:鋼筋直徑68101214161820222532成孔孔徑1012141820222528303240孔徑:與表中對應值一致,若大只允許大到下一規格,19、禁止小于表中對應值施工;孔深:與設計要求一致,偏差范圍-48mm;清孔:干燥無灰塵,指觸不染指。鋼筋處理:表面清潔長度要比植入深度長1-2cm;.表面無銹跡、油污,有金屬光澤.配膠:l 臺秤計量的準確性.l 膠配比的正確性:按膠的品種、說明書的規定;.l 膠攪拌的均勻性:色澤均勻無單一組份膠顏色.l 膠使用控制時間: 30以上 30分鐘以內使用完畢. 20以上 60分鐘以內使用完畢. 10以上 90分鐘以內使用完畢. 3.3鉆孔植筋作業中出現問題因果分析四、鋼結構一次、二次、三次運輸及吊裝該工程在已完成屋面防水保護層的基礎上接建,且下部已投入正常使用,限制性條件要求消防通道超載不大于35Kpa20、,夯填1.3米厚種植土后,屋面超載不大于5Kpa。估算夯填土前限載約為31Kpa。下部結構東西向柱間跨度約為9米,梁高1.5米,跨中4.5米處有次梁,南北向柱間距約為5-10米不定,亦有主次梁。鋼筋砼頂板厚300.為此10#、11#、12#鋼結構框架吊裝施工應在回填土前完成。該工程最大箱型柱高14.07米,連同深化設計應加的內隔板、柱帽約重6.5T,梁最長約10米,其中最大梁重約1.6T,鋼梁、柱總重約1000T。1、構件運輸為滿足上述施工條件,鋼構件運輸應經三次運輸至汽吊允許半徑內完成吊裝。構件長途一次運輸選用額定載質量10T-15T的半掛車,由20T汽吊于南側消防通道小汽車庫入口處平臺梁上21、支腿,卸鋼柱、梁于咽喉區西端女兒墻內,二次運輸用叉車及炮車分散布置于南北向變形縫以西不妨礙蓋上交通的范圍內,不得集中放置,以免超載。鋼柱、梁吊裝時用叉車及炮車依據吊裝需要三次運輸至吊裝點汽吊允許半徑范圍內。2、鋼柱、梁吊裝依據現場現實情況及下部結構條件,現6200、80厚鋼筋砼保護層上可用超載計很濕壓實粘土重2000kg/m加回填種植土后限載5Kpa,實際可用限載為2T/mx1.3米+0.5T=3.1T/m。蓋下結構東西向9米,南北向大跨為10米,其中跨間皆有十字次梁,跨間限載總計約10x90x3.1=279T,柱跨間主梁長2x9+10x2=38米,梁可用線荷載計約27938=7.34T/m。22、9米跨梁限載約計7.34x9=66T。考慮到吊裝最大鋼柱作回轉或許有單支點受力情況,故選用柳工20T吊車(2r20c),該車工作重量26.73T,額定起重力矩全伸臂44.2T/m,額定起重力矩85.656T/m,起重臂長度全伸臂32米,副起重臂長度8.5米,整機尺寸:長x寬x高為12.885x2.494x3.53米,最大起升高度基本臂32米,全伸臂40.5米,最小轉彎半徑11米,支腿跨距:縱向x橫向為4.85x5.65米。將汽吊兩后支腿支于9米跨主梁40厚卷材防水砼保護層上表面(穿過80厚鋼筋砼保護層及加氣砼保溫層),兩前支腿支于9米跨次梁上。頭東尾西,先行吊裝站位內兩端鋼柱,每吊裝兩根柱后前移站位支腿后再吊裝2根鋼柱,以減小汽吊回轉半徑,滿足起重力矩能力。當完成3-4根鋼柱吊裝時,隨時安裝柱上鋼梁使之形成穩定框架。三次運輸用叉車或炮車運送的柱、梁構件應送至汽吊允許半徑范圍以內,避免斜吊。汽吊由消防通道平臺北端屋面至站位支腿吊點所需經行的路線,為保護好80厚鋼筋砼保護層及下部加氣保溫層,需在保護層上用叉車鋪設20厚鋼板。10#、11#、12#樓20T汽吊吊裝鋼柱、梁站位及支腿見附圖3、附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