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盾構帶壓進倉換刀壓氣作業隧道變形監測施工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17995
2024-09-04
26頁
592.09KB
1、正本軌道交通盾構帶壓進倉換刀壓氣作業隧道變形監測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錄1 帶壓進倉施工依據- 4 -2 刀盤附近地質狀況- 4 -3 帶壓進倉工藝流程- 5 -3.1 土倉密封措施- 5 -3.1.1 地表堵漏- 5 -3.1.2 盾尾密封- 5 -3.1.3 掌子面密閉- 5 -3.2 帶壓進倉準備工作- 5 -3.2.1 方案準備- 5 -3.2.2 工具準備- 5 -3.2.3 人員準備- 6 -3.2.4 空壓機檢查- 6 -3.2.5人閘檢查- 6 -3.2.6 人閘加減壓試驗- 7 2、-3.3 氣壓的確定- 9 -4 壓氣作業- 9 -4.1 土倉加壓- 9 -4.2 作業過程- 9 -主艙加壓- 9 -4.2.2 副倉加壓及人員進入- 10 -4.2.4 換刀作業程序及注意事項- 10 -4.3 作業注意事項- 11 -5 安全體系及安全體系- 12 -5.1 安全體系- 12 -5.2 安全措施- 13 -壓氣作業安全措施- 13 -6 隧道變形監測- 14 -6.1 測點布置- 14 -6.2 測量方法- 14 -6.3 監測頻率- 14 -7 應急預案- 14 -7.1 應急反映機制- 14 -7.2 應急措施- 16 -重大地表沉降及地面塌陷- 16 -附件一、帶3、壓換刀工具清單- 18 -附件二、壓氣作業管理及工作人員職責- 19 -1、壓氣作業主管- 19 -2、人工作業主管- 20 -3、人閘值班員- 20 -4、人工作業隊- 21 -4.1 人工作業領班- 21 -4.2 人工作業的員工- 22 -4.3 緊急人工作業的員工- 22 -附件三、壓氣作業時間記錄表- 23 -附件四、刀具檢查表- 24 -附件五、項目組織機構及急救部門聯絡清單- 25 -附件六、XX區間左線開倉位置及香蓮立交沉降點監測圖261 帶壓進倉施工依據xx左線從xx站西端始發,以11.620的縱坡下坡掘進至里程20+539.064處,刀盤結大量泥餅,刀具磨損及崩裂嚴重(如圖4、1-1),須立即開倉清泥餅換刀。但由于刀盤所處位置為遇水崩解性地層,掘進掌子面自穩能力差,且刀盤位置位于xx路主干道,距離香蓮立交不足10m(如圖1-2),不具備地面加固條件,因此決定帶壓進倉清泥餅換刀,特制定本施工方案。圖1-1 滾刀磨損嚴重及崩裂圖1-2 刀盤地面位置示意圖2 刀盤附近地質狀況參照XX區間左線地質詳勘資料,編號Z3-2TQX-17柱狀圖(如附圖)顯示,盾構機掌子面為全斷面強風化花崗巖,該地層有一定自穩能力,但遇水崩解軟化。地面覆土厚度約10米。3 帶壓進倉工藝流程3.1 土倉密封措施3.1.1 地表堵漏精確測量盾構機的停機刀盤里程,在封堵17#鉆孔的同時對刀盤上覆地層約815、0米范圍內進行深孔注漿,有效封堵滲漏通道。3.1.2 盾尾密封安排從倒數第3環、第4環的每一個注漿孔注入聚氨酯。聚氨酯注入完畢后,在倒數第5環到第7環進行系統雙液注漿。所有注漿孔必須全部開孔注漿,確保壁后填充密實。3.1.3 掌子面密閉通過盾構機胸壁中上部的預留孔采用同步注漿泵注入注入膨潤土,膨潤土粘度需進行現場試驗,稠度達到80100s方可使用。加膨潤土過程中如果土倉壓力過高,適當出土,再加膨潤土。控制土倉壓力在2.0bar以內,緩慢轉動刀盤持續時間不小于2小時,使膨潤土充分進入刀盤周圍的地層,形成氣壓保護膜。開倉前,出土加氣并根據情況再添加部分膨潤土建立土倉內氣壓平衡,保留土倉內土體占總容6、積的1/3。開倉作業過程中,需隨時觀察掌子面膨潤土泥膜情況,一旦出現泥膜開裂,應立即停止開倉作業,重新充填膨潤土,重復上述掌子面封堵作業。3.2 帶壓進倉準備工作3.2.1 方案準備開倉的技術方案由盾構部準備,經項目經理部組織專家專題討論后,總工程師審批同意,由項目經理簽發、總監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方可開倉。3.2.2 工具準備配備足夠的更換刀具,及相關的配件和機具、材料,如附件一。3.2.3 人員準備各工作人員所需的條件及工作范圍請參考附件二a、 帶壓開倉換刀總指揮:XX;b、 設備主管:XX;c、 作業總調度:XX;d、 壓氣作業主管:六局確定;e、 人工作業主管:六局確定;f、 人閘值班員7、:潛水學校確定,需提供操倉作業資格證明;g、 現場調度:巫永龍、鄒回生及六局調度;h、 人工作業員工,具有豐富壓氣作業經驗的工人(六局確定);i、 在壓力環境下,負責緊急通道的候補壓氣工人(六局確定);j、 指定的醫療醫院(現場設急救及高壓氧艙);k、 機電工程師:曹小龍、宗海根、莊慶華。3.2.4 空壓機檢查為保證壓氣作業的安全性,應對空壓機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維護,具體如下:a、 更換所有空氣過濾器,濾油器等;b、 檢查螺桿油、柴油的油位是否足夠;c、 檢查冷卻器是否能正常使用;d、 檢查電氣元件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e、 檢查機械元件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如三角帶等;f、 檢查柴油發電機(備8、用)蓄電池的電量是否足夠,工作是否正常。3.2.5人閘檢查在大氣壓力下,檢查以下項目,保證符合要求:a、 緊急照明(共2組)必須能正常照明;b、 緊急電話(共3部)必須能正常通話;c、 各個壓力表(共6個)必須能正常顯示;d、 主艙的溢流閥壓力調為3bar;e、 各個手動球閥(共10個)開關必須正常;f、 各個密封門(共5扇)開關必須正常;g、 各個加熱裝置(共1套)加熱必須正常。3.2.6 人閘加減壓試驗試驗時不要求人員進入,只進行無人壓力試驗,以檢查主艙與副倉的各功能部件在試驗壓力下的工作情況。圖3-1 人閘示意圖a、 主艙加壓1. 檢查顯示儀表、供暖裝置、鐘表、溫度計、電話、緊急電話及閥9、門、艙門密封件是否干凈;2. 關閉主艙艙門,確保關閉正確;3. 關閉艙壁密封門;并關閉主艙與副倉之間的密封門;4. 人閘值班員緩慢地打開進氣閥;5. 緩慢地升高主艙的壓力,直到達到工作壓力。加壓速率0.2bar/min。b、 主艙減壓1. 降低主艙的壓力,觀察主艙壓力表和進氣流量計;2. 與此同時,人閘值班員同時打開排氣閥,開始排氣,無論如何此時壓力不可以再次大幅度升高(浮動值控制在+0.1bar內);3. 調節進氣閥和排氣閥,直到達到排氣過程所規定的緩慢而恒定的壓力降低速度,進氣流量計的流量值每人至少為:0.5m3/min;4. 觀察主艙壓力表,當主艙內部的氣壓降到第一級壓力值時,人閘值班員10、通過調節排氣閥和進氣閥,在規定的時間內保持壓力恒定。人閘值班員應通過主艙進氣流量計經常檢查人閘的排氣情況;5. 在保壓過程中重復(1)(5)的步驟,直到艙內壓力與外界的常壓相同;6. 人閘值班員關閉帶式記錄器并將減壓過程(日期、時間、壓力、等)記錄在人閘記錄本上。7.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必須保證所有的過程都正常。c、 副倉加壓1. 檢查顯示儀表、供暖裝置、鐘表、溫度計、電話、緊急電話和閥門、艙門密封件是否干凈;2. 關閉副倉艙門,確保關閉正確;3. 關閉副倉與主艙之間的艙門,確保關閉正確;4. 人孔艙管理員緩慢地打開進氣閥;5. 緩慢地升高副倉的壓力,加壓速率0.2bar/min,直到達到工作11、壓力;由于主艙與副倉之間有單向閥導通,壓縮空氣能從副倉進入主艙,因此,加壓過程較為緩慢。d、 副倉減壓1. 降低副倉的壓力,觀察副倉壓力表和副倉進氣流量計;2. 與此同時,人閘值班員同時打開排氣閥,開始排氣,無論如何此時壓力不可以再次升高(浮動值控制在+0.1bar內);3. 調節進氣閥和排氣閥,直到達到排氣過程所規定的緩慢而恒定的壓力降低速度,副倉進氣流量計的流量值每人至少為:0.5m3/min;4. 觀察副倉壓力表,當副倉內部的氣壓降到第一級壓力值時,人閘值班員通過調節進氣閥和排氣閥,在規定的時間內保持壓力恒定。人閘值班員應通過副倉進氣流量計經常檢查人閘的排氣情況;5. 在保壓過程中重復(12、1)(5)的步驟,直到艙內壓力與外界的常壓相同;6. 人閘值班員關閉帶式記錄器并將減壓過程(日期、時間、壓力、人數等)記錄在人閘記錄本上。7.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必須保證所有的過程都正常。3.3 氣壓的確定根據隧道覆土厚度及地層情況,確定本次壓氣作業的氣壓值為1.0bar。為確保土倉氣壓在壓氣作業期間保持穩定,在確定氣壓,準備進行壓氣前,一定要確保土倉的密封性,具體操作如前所述,必須嚴格落實。 4 壓氣作業4.1 土倉加壓置換土倉土體為膨潤土并加氣(最大壓力2.0bar),過程中嚴格控制出土量,保證土倉內膨潤土占總體積的1/3略多。調試土倉加氣系統,開啟位于10點附近的排氣閥,建立起土倉進出氣13、平衡,土倉內氣壓穩定在1.0bar(+0.1bar)。 4.2 作業過程加減壓速度及帶壓作業時間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執行,詳見附件七。 主艙加壓a、 加壓之前,再一次檢查顯示儀表、供暖裝置、鐘表、溫度計、電話、緊急電話及閥門、艙門密封件是否干凈;再一次檢查作業所需工具設備材料是否齊備的放置在艙內; b、 關閉主艙艙門,確保關閉正確;c、 關閉主艙與保護倉的艙門以及主艙與副倉之間密封門;d、 人閘值班員緩慢地打開進氣閥;e、 緩慢地升高主倉的壓力,加壓速率0.2bar/min,直到達到1.0bar的工作壓力;f、 開啟出氣閥,建立主艙進出氣平衡,氣壓穩定在1.0bar(+0.1bar);4.14、2.2 副倉加壓及人員進入a、 檢查顯示儀表、供暖裝置、鐘表、溫度計、電話、緊急電話及閥門、艙門密封件是否干凈; b、 關閉副倉艙門,確保關閉正確,人員留在艙內;c、 使用電話,與人閘值班員保持聯系;d、 人閘值班員緩慢地打開進氣閥;e、 緩慢地升高副倉的壓力,加壓速率0.2bar/min,直到達到1.0bar的工作壓力,在加壓過程中,即使副倉內人員出現細微的不適(如頭痛、耳膜不通、鼻塞等癥狀),也要停止加壓并把人送出艙;f、 副倉里面的人員可根據需要調節供暖裝置;g、 進氣流量計的流量值每人至少為:0.5m3/min;h、 開啟出氣閥,建立副倉進出氣平衡,氣壓穩定在1.0bar(+0.1ba15、r)。 人員進入主艙及土倉a、 開啟副倉與主艙之間的壓力平衡閥,消除兩艙之間的氣壓差,但氣壓依然要穩定在1.0bar(+0.1bar)。b、 打開副倉與主艙之間密封門,人員進入主艙;c、 檢查主艙內儀器儀表和電話使用是否正常,必要時調節供暖裝置;d、 開啟保護倉與主倉之間的壓力平衡閥,消除兩艙之間的氣壓差,但氣壓依然要穩定在1.0bar(+0.1bar);e、 打開保護倉與主倉、主艙與保護倉之間雙向密封門及主艙與副倉密封門及,這樣主艙、副倉、土倉連通,可以實施作業。 4.2.4 換刀作業程序及注意事項a、 更換刀具標準檢查刀盤記錄應備案并拍照留底(刀盤檢查表見附錄四)。更換刀具按以下標準執行:16、(1) 正面滾刀刀圈磨損量在25mm時即須換刀。(2) 邊緣滾刀刀圈磨損量為10mm時須換刀。(3) 邊緣刮刀及齒刀出現較嚴重崩齒或刀具上的合金堆焊層磨損較嚴重時須更換。b、 更換刀具流程(1) 掘進班組在接受換刀工作后,必須明確所需更換刀具的編號及換刀步驟。帶壓進倉情況下,進倉班組按照上一班組確認的刀具編號進行換刀,并確認下一班組所需換刀編號。(2) 為了安全以及作業方便,首先將換刀用的站人平臺運進土倉并安裝在倉壁上,然后在3點鐘位置進行滾刀的拆卸和安裝;在3點和9點鐘上方位置進行刮刀的拆卸和安裝。(3) 為了裝刀工作的順利進行,拆下的螺栓、墊圈、螺母、壓塊等必須集中放置在鐵皮工具箱里。(417、) 滾刀的擋圈必須朝向刀盤圓心;刀具安裝好后必須確保鎖緊螺栓。c、 換刀注意事項(1) 首先由領班觀察土倉內掌子面地質狀況,察看水流大小、有無空洞、巖層軟硬情況,并通過操倉員與壓氣作業主管聯系,判斷壓氣作業的條件是否成熟,在確認后實施;(2) 在主艙的水管上接長水管沖洗刀盤,注意節約用水,主要是減少土倉內的排水量,在刀具沖洗后量刀。(3) 要求在壓氣作業之前,由當班操作手負責根據刀盤的刀具布置圖和刀盤旋轉角度將刀盤定位便于量刀換刀;(4) 換刀之前在輻條之間架設木板及方木支撐掌子面,確保安全;(5) 本次換刀作業,無特殊情況要求壓力下作業時間為2小時;(6) 本次換刀作業,臨時用材料工具的轉換18、在副倉內完成。4.3 作業注意事項a、 作業開始時,在第一個人進入上面土倉空間前,人閘值班員應持續充氣10分鐘,以確保上面土倉空間內空氣新鮮。b、 應采用約為1.1bar的壓力為最大工作壓力。c、 加、減壓速度及作業時間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執行、嚴格遵守壓氣作業工作時間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每班帶壓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d、 工作人員必須是通過工作前身體檢查的健康工作人員。e、 進行壓氣作業的人員在作業前不許飲酒,作業過程中不許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f、 在壓氣作業過程中不許吸煙。g、 當工作艙溫度超過27時,必須采取特殊的充氣方法。如果溫度不能維持在27以下,壓氣作業必須停止。高溫下,必19、須向員工提供特殊的供水裝置。根據溫度情況,領班決定工作的安全與否,一旦他認為溫度過高而不利于安全有效地工作,就必須中斷作業。減壓時,人閘內的溫度不允許在5分鐘內降至10以下或升至27以上。h、 在壓力超過14.7psi或1bar的環境下作業的人員,減壓后應留在人閘附近一段時間。i、 當總減壓時間小于30分時,停留1小時;j、 當總減壓時間大于30分時,停留2小時。k、 作業后的6小時內,不應承擔較大強度的體力運動。交接班開始時,對于即將結束壓氣作業的工人,可以返回到比較輕松的崗位上。作業結束后,使用電瓶車將人工作業工人運出來。作業后的24小時內,不許飛行和潛水,必須留在(現場)附近。l、 必須20、認真填寫壓氣作業時間記錄表。(見附件三)5 安全體系及安全體系5.1 安全體系a、 由項目經理負責帶壓進倉的總體指揮和協調,盾構部長負責現場組織和調配人員以及下達相關操作命令,盾構調度現場協調指揮,生產經理和安全經理一起組織好人員、資源、安全的各項事宜;b、 換刀前要做好安全技術交底;5.2 安全措施 壓氣作業安全措施a、 作業人員身體狀況需進行體檢確認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方可進倉作業;b、 為了倉內人員的健康必須逐漸升高空氣倉的壓力,將壓力緩慢上升到操作設定壓力值;c、 時常檢查流速計以確保主艙通風;d、 隨時監測倉內人員的健康狀況,一旦倉內人員出現任何不適現象立即中斷進氣并降壓讓不適人員離21、開人倉;e、 帶壓進倉人員按照培訓知識注意保護自己,倉內工作環境比較差,作業人員遇見突然事件要保持鎮定;f、 檢測人員24小時進行地表、鉸接、螺旋出土機等可能的漏氣點檢測與觀察,倉內人員和主機室人員要隨時觀察氣壓、刀盤倉壓力的變化情況,如有變化,或遇突發情況,及時通知現場指揮人員,及時通知作業人員全部撤離至人員倉并第一時間關閉土倉門,然后通過減壓程序出倉;開倉作業過程中,需隨時觀察掌子面膨潤土泥膜情況,一旦出現泥膜開裂,應立即停止開倉作業,重新充填膨潤土,重復掌子面封堵作業。g、 按照進倉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壓力升降按階梯次序進行;h、 保證人行走通道的暢通,保證信息溝通能夠迅速、準確;i、 事22、前配備高壓氧倉,隨時具備送往氧艙保壓的條件;j、 盾構供水、供電、盾構上的空壓機、保壓系統和照明系統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換刀安全措施a、 因為可能會出現開挖面部分倒塌的情況,所以進入土倉非常危險。在整個時間內都必須非常仔細地觀察開挖面和水位。b、 作為緊急安全室,前室必須始終讓所有工人進入,不許被管路、電纜或其它材料堵塞。c、 必須遵守所有的安全措施,防止工作材料的滾動和下落,以保證刀具的安全運輸。d、 所有需要的起重工具都要固定在預定的支架上并經過檢查,保證安全操作。6 隧道變形監測6.1 測點布置隧道沉降監測采用人工監測的方法,隧道上方地表每隔5米布置一組沉降觀測點,如附圖六儀器設備水準23、儀及附設 精度:3mm/km全站儀 精度:測角2+2ppm6.2 測量方法沉降監測從水準控制點出發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測量閉合差小于0.5mm*N(N為測站數)。前后兩次測量值之差為本次沉降變化量,測量值與初值之差為累計沉降變化量。 水平位移檢測方法:將經緯儀安置在基準點上,用視準直線法測量各測點到視準線的距離,以前兩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起始初值,以后每次的測量值與之比較得到本次位移量和累積位移量。6.3 監測頻率施工期間,正常每天監測2次,如出現超過報警值的情況,則適當增加監測頻率。7 應急預案7.1 應急反映機制a、 做好后勤服務與突發安全事故處理與搶救準備,工程意外、緊急24、情況下立即成立事故處理領導小組,成員如下:組 長:XX副組長:XX、XX、XX組 員:XX、XX、XX、XX、XXxx區間盾構勞務施工隊應急搶險小組:b、 工程意外、緊急情況下快速反應機制如圖7-1。應急事件發生通知有關單位及部門分析原因,商量、制定針對性技術措施業主代表上級單位主管部門視事件嚴重程度調查原因實施解決方案調查報告處理意見解決應急事件四不放過原則應急預案啟動 視事件嚴重程度圖7-1 工程意外、緊急情況下快速反應機制c、 組織有公司醫護人員參加的搶救小組;d、 在施工現場配備急救醫藥與器械,公司醫護人員在現場值班(緊急救療部門聯系方式見附錄五的表二);e、 在施工現場規劃與建立安全25、事故搶救通道,確保在發生安全事故時能及時疏散人員。f、 當發現正面巖石面突然松動、開裂;巖石面突然涌水。作業面局部塌方;作業面有不明有味氣體;作業面有異常響聲。動火作業面火災;作業人員中暑、中毒、窒息、觸電等意外傷害的現象時,施工負責人立刻命令施工人員撤離開挖倉,關閉開挖倉閘門,馬上進行密閉式(不出土)的推進工作,并且進行加固施工(具體聯系人及急救部門聯系方式見附錄五:項目組織機構及急救部門聯絡清單)。g、 同時加強地表監測,若有較大沉降的情況立刻匯報項目部,通知倉內作業人員迅速撤離土倉,并準備砂土以防坍塌時可馬上進行回填工作。7.2 應急措施 重大地表沉降及地面塌陷重大地面沉降,采取土體加固26、注漿技術。注漿處理范圍根據地面沉降范圍確定。注漿材料為水泥粘土漿,滲透系數達10-3cm/s,由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鈉基膨潤土、水組成。漿液初凝時間根據地質條件確定。在碎石土、砂土中注漿,初凝時間可采用1025min;在粉土和粘性土中注漿,初凝時間可采用12d。漿液配比根據現場實驗確定,暫擬配比:水泥:膨潤土:水=1:0.5:1.2;水灰比控制在0.81.2之間。注漿量根據現場沉降范圍及沉降量確定,以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為準。注漿壓力在砂土中的取值是0.20.4MPa,在粘性土中取值是0.30.6MPa。注漿孔布置應能使被加固土體在平面和深度范圍內連成一個整體。根據土體加固寬度在平面上可采27、用多排布置,多排布置宜采用等邊三角形排列。注漿孔的鉆孔直徑可采用60110mm,注漿管直徑根據鉆孔直徑選用。注漿順序采用線先外部后內部的間隔注漿;對有地下動水流的情況,應自水頭高的一端開始注漿。發生塌方,應采取先回填后土體加固的辦法,要根據具體塌方情況(面積、深度、部位等)確定具體的回填措施。包括考慮材料的選擇、碾壓的方法、城管部門對道路處理的要求等等。回填壓實后,需采用半惰性漿液進行注漿加固。地面注漿時,盾構機操作手應24小時值班,每隔20分鐘轉動刀盤10分鐘,并隨時觀察土倉情況,防止刀盤及螺旋出土機被水泥裹住硬化。 地面管線下沉超限,地面管線下沉超限,采取土體加固注漿技術。在對地面進行沉降28、預測后,若管線周邊土體沉降超過管線容許變形時,采取對管底以上的土體進行注漿預加固的保護方式。加固采用自上而下分層注漿的方法,注漿深度至管底以下不小于2m,并沿管線布設沉降觀測點,測點埋設于管線埋深處的土層;從土層沉降反映管線沉降,沿管線每隔10m布置1個監測點,變形量接近報警值時及時進行雙液跟蹤注漿,調整管線地基土的沉降曲線,控制其不均勻沉降量,保證地下管道、管線的安全。 更換刀具如果出現氣壓突然降低的事故,人閘管理人員應馬上向人閘及土倉充氣,并確認螺旋輸送機前后閘門均已關閉,并組織人員撤離人閘。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具體聯系人及急救部門聯系方式見目錄一:項目組織機構及急救部門聯絡清單。如出現人員29、受傷的情況,應及時將人員送到定點醫院。當發現正面土體有坍塌的現象,施工負責人立刻命令施工人員撤離泥倉,關閉泥倉閘門,馬上進行密閉式(不出土)推進工作,并且進行二次注漿加固施工。同時加強地表監測,準備砂土以防地表坍塌時可馬上進行回填工作。在開土倉之前應聯系好有關的單位,使出現險情時能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搶險工作。 地表冒漿當事故發生時,現場值班人員立即聯系緊急事故處理小組,并向項目部領導匯報,緊急事故處理小組按照緊急事故處理程序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并及時組織人員撤離,加強測量監控,同時通知xx市交管部門和急救部門,并安排24小時輪流值班人員。通過監理、業主、承包商三方技術會議確定補救方案,由監理30、工程師審批后實施。對于地表冒漿部位進行注漿封堵,并將雜務清理干凈,周圍道路恢復原狀。 洞內涌水針對泄漏部分集中壓注盾尾密封脂。配制初凝時間較短的雙液漿進行壁后注漿,壓漿部位在盾尾后3環。利用堵漏材料進行封堵。如上述措施效果不佳時,可采用聚氨脂在盾尾后一定距離處壓注,進行封堵。 空氣污染對于開挖面有毒氣體侵入,每天進行開挖面氣體指標檢測,一旦發現有毒氣體,立即檢查盾構機的密封裝置,發現有密封不嚴的地方立刻進行搶險維修,必要時啟動盾體上的緊急密封圈來保證盾體的氣密性。隧道通風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時,應該立即停止施工,組織工作人員撤離現場,并組織維修人員進行維修。附件一、帶壓換刀工具清單刀具:一盤刀,刀31、具壓塊10個,壓塊螺栓20個;照明設備:12v照明燈3盞,大手電三個;葫蘆:1.5t、2.0t及2.5t各2個;鋼絲繩:長度合適的8鋼絲繩六根;氣動扳手:(梅花扳手):氣動扳手一套(36#),梅花扳手(30#)4套;氣管:氣動扳手用氣管30米;氣動切割工具:一套;抽水設備:3kw 潛水污泥泵2個;通信設備:對講機4個,電話1套;刀具檢查量具:兩個通風降溫設備:通風配管:3/4”塑料軟管20米;高壓水槍:50Mpa 1把;風鎬:2把;空氣檢測儀:2個;防毒面具:5副;氧氣呼吸瓶:1個;高壓氧艙:1臺;應急藥箱:1套。附件二、壓氣作業管理及工作人員職責定義:TBM - 盾構機DCS - 減壓病O232、 - 氧氣CO2 - 二氧化碳MI - 人工作業CAOS - 壓氣作業主管FIU - 工廠及工業企業1、壓氣作業主管任何壓力環境下的作業均由有資格的壓氣作業主管指揮,其職責如下: 依照FIU規則中的第五條規定,在諸如此類的建筑工程中,承包方應指定一個經過大量培訓并且有實際經驗的專人負責此項建筑工程; 根據程序中的安全規則,確保所有安全防范措施的實施; 幫助所有被選員工適應壓氣作業; 確保進入壓氣環境的所有員工體檢合格,并受過適當的培訓; 作業前,通知AMP(如果可能,記錄24小時內從作業開始到結束的詳細資料); 控制與AMP和人閘值班員/MI主管取得聯系的所有減壓病患者的減壓; 在作業過程中,33、必須全面控制隨時發生的緊急情況,包括搶救減壓病人和其他受傷患者; 在需要人工作業的地方,務必與隧道管理員共同策劃主刀具的更換工作。經項目經理批準的有資格的CAOS必須在現場。2、人工作業主管監督隧道內的人工作業,其職責如下: 確保所有準備工作(包括作業前清查工作)的完成; 及時聯系CAOS和人閘值班員,為減壓病患者減壓; 在人閘和工作艙外,監視高壓作業。如果要找人替換,只能由有資格的工作人員進入高壓環境; 每次作業,必須協助挑選合適的壓氣工人; 確保每隊至少2人; 指揮隧道內所有特殊列車(拖車)的移動。3、人閘值班員在人工作業時,人閘值班員必須控制好人閘,其職責如下: 在作業過程中,除非有特殊34、情況發生,否則不得離開。 按照加壓和減壓的標準程序、減壓表和最大允許工作時間,來控制人閘。 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必須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向CAOS匯報。 按照規則,每次高壓作業時,都必須準確無誤地記錄并保存作業的加壓時間、工作時間和減壓時間。 作業期間,必須一直在人閘現場,并且只能執行此項工作和任務。 只能在緊急情況下進入高壓環境,并且只能由有資格和能力的人來頂替。 嚴格控制以下人員進入壓氣環境:未經培訓和不夠資格的員工;感覺不適的員工;無經驗的員工,除非由經驗豐富的員工帶領。 每個員工在允許進入壓氣環境前,必須查看他們上次從人閘出來的時間。 監視并控制工作艙和人閘內氣體的質量。 確保人閘內無人35、抽煙,并且沒有帶入易燃物質(如火機、纖維)。 將資料填寫在隊員的值班日志上。 在作業開始前,完成人閘和醫療艙的清查工作。 在作業結束后,完成人閘和醫療艙的停工清查工作。相關人閘值班員必須在現場。4、人工作業隊 人工作業隊是在壓力環境下進入工作區作業的人員,所有壓氣人員必須進行培訓,并且必須通過體格檢查。符合要求并能夠進入高壓環境作業的所有人員必須在現場。4.1 人工作業領班領班負責壓氣環境下工作的執行,職責如下: 每次作業期間,直接與人閘值班員聯系,并聽從人閘值班員的指示。 負責不受人閘值班員控制的所有生產進程,包括但不受限制: 監視開挖面的穩定性; 清潔刀盤和刀具; 測量和記錄刀具的磨損量;36、 按生產需要,更換刀具; 負責高壓環境下所有員工的安全; 以合適的速度執行加壓,確保所有隊員沒有出現耳朵和穴位的不適的現象。4.2 人工作業的員工員工直接服從領班的安排,有以下職責: 在壓力環境下作業,須遵守安全守則; 在酒精和藥品的影響下,不得參加作業; 作業期間,不許抽煙; 作業后,必須24小時佩戴身份牌; 作業前后,在工地一旦感覺不適或出現DCS癥狀,必須首先向MI主管匯報; 離開工地后,如果有DCS癥狀或其它任何不適,必須立刻向CAOS或AMP匯報; 必須記錄開始作業的時間和離開時間。4.3 緊急人工作業的員工指派的緊急MI員工必須留在靠近人閘的地方,并隨時做好加壓的準備,以便協助工作37、艙內的作業。附件三、壓氣作業時間記錄表作業地點: 年 月 日工人姓名開始加壓時間停止加壓時間開始減壓時間工作壓力(bar)工作時間減壓方案減壓過程(時間)15m12m9m6m3m0m備 注隧道領班工程師操 艙 員記 錄 員附件四、刀具檢查表刀具序號磨損量備注刀具序號磨損量備注12122232342452562672782892910301131123213331434153516361737183819392040附件五、項目組織機構及急救部門聯絡清單表一:項目組織機構聯系人姓名職務辦公電話(總機)手提電話XX項目經理83705976XX項目總工83705976XX項目副經理83705976XX項目副經理83705976XX盾構部長83705976XX安質部長83705976表二、急救部門聯絡清單部門名稱電 話備 注消防局119交通局122急救中心120公安局110醫院83331099福田區人民醫院查號熱線114自來水公司26766436白石洲沙河供水所煤氣公司25199999南山區桃源路南頭大廈電力局26088390南山區南頭金雞沖電話公司83993399橋城西街沙河電信服務中心環衛公司26087086南頭環衛站附件六、XX區間左線開倉位置及香蓮立交沉降點監測圖圖1 開倉位置地表測點布置圖圖2 香蓮立交沉降測點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