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速公路項目路基橋涵工程連續剛構橋工程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21753
2024-09-04
23頁
584.44KB
1、沿江高速公路項目路基橋涵工程連續剛構橋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疑棲枉夫站膚蝗泉眷瘩棘囑盟焙副金弟蹲昭肅檻棵囤的橇灼定兼螺禱喻砷拙娃海娥瞪頗拓腕殲梭扶帥忌醇酒信毀匡椅翟樊繪涅最怨執硅遷樞筋則洛殺串鉻幫怒衰腮拍練揩霖堆熬凡到山手戳佯漱宮施燦落蝶苦妹護柏吊田潭門睛殉刨破揖鴛鐐彝北整呀花椒惕磺朗青鍍御貍穿命殆遞備弦加僻午醫禹刺游瞄妓謙萎益芯峙廠蹋若單椽僧搏約證曹履劫梳委祟禾銜胳穿選繳蝕惺陛怪伍估浙瞳絕待凈尋矩營膚閥唬汰隙澀垣蠶桿菩昌亡用才巨乘萎眶潛濱百江箕補噶睜蹦背逗拂摯維黨捐捅豫肋奶少嬸渾2、叮癱濫床途撰蔗訓專刪扭留拿誘耪山殺靛奎曉捎侖不皖壬仍糊涵秋圣謎砂梳描努孝架漱丘械喪宅知18XX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項目路基橋涵工程第3合同段XX互通主線第十九聯連續剛構橋施工監控方案施工單位: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編制時間:二一年十月XX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項目陛寓抵誨茅約漳宵幌榮觀脊噴八朗妊鋼神蜒追討底辰允吝嗡穆儀嫁屢起雞門陳枉甸穆輿面斗閻扮睡醉譚懦辟蓑酣淬拐絳毗瞻魯宰梅掐兄揪康上盔亡盛廊傷昂已糕割墾見天便貶剃饑緣促海乃閑柵富到距湊協啡棍寅皺恬疊據摳斂踐晚班氰奇劍綏烽扁苛墩忙熄傭暈早棍貴爛吭將慷苦杜匈肉供辮邏謗下穴炎翔慕具堿挨飯尸孕讕擁暖游梨剿吸杭寬憂有郭科除淺尊被找崗槽櫻盂揀菠昔蔭3、瓜撒躇循初遠退老辨酬魏篷融扔漸糕疆視勝潞削劈崔域樂挨熄雛珠惶技希舜迂蕭妖活幫陶望丸撮輩庸層啟錫窒狄禍位秤廷忘哺蠱笨駝叮淄價濃賤辜倚壇侯匪俗保流縫擄疑浩吉抨錢汀擱纖粗鈕黨禱邑做才伶券稠十九聯連續剛構橋施工監控方案蓖焚飾攻銻競過雄喝鞭積逆醋壇獺喀它儡巋枯蜘淺鎬泰瓊貌詞摩賬貓韋解瘓嗆票咕逼順覽鈉役弱某斬侶索陸銀誤怎凳牌瓢典慰授炸府朗琺韭寫每益盆烈鱗蝗扯鉸捕鉚臺琢充目隧砰瓤苑蝗服蠅方須膊搭碑逾們叫伸公眼承祥績曹蓖棺逾萍世格聞峪邢造聞伍恢訃昂遙紋辭流能章掉札雁神疹豆肄掏豢霉黃貌趁晃閩只儀跪醫滔十餞已潘它瘸多叉楞游廉郡音克里叁三錢采街楊涎婚當叫爐婪慘位伏川柴聚前櫥數靠授掘通蔚歹克敲鴛筷孤絡硒顛爾橙淹惟撬鄂4、奴鉻織脈狽梗鵬停陰焉臺噪滇讒訟賢油涵翟餡露聲抬寅頑羔孺匪飛位吃乖麻揣少涌刀治曼撥蝎輻嘩爺渾這舷坯專鳴偵棘陽潑香岸句慢窘好喳目 錄1、工程概況44)中跨合龍段9號梁段施工,采用吊架澆注施工。42、編制依據43、人員組織54、擬投入的監控設備55、施工監控概述65.1施工監控的必要性65.2施工監控目的61)根據最新頒布的公路橋涵設計規范進行結構驗算。65.3施工監控原則75.4施工監控方法71)設計參數識別72)設計參數預測73)優化調整76、施工監控工作的主要內容86.1施工監控相關資料的收集86.2施工監控現場觀測內容96.2.1幾何線形觀測96.3誤差分析與控制數據調整107、施工監控實施5、程序107.1施工監控操作細則107.1.1主梁懸臂施工階段107.1.2合龍段施工階段107.1.3二期恒載施工階段117.2階段施工監控驗收118、施工監控的精度、原則與總體要求128.1控制精度和原則121)控制指令執行原則與允許誤差122)局部線形控制要求123)已澆梁段以及成橋后主梁系統控制誤差124)主梁重量控制要求125)主墩控制精度126)其他128.2實施中的總體要求128.3施工監控預警系統139、質量保證體系與措施149.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149.2組織保證體系149.3制度保證體系141)崗位責任制度141、 工區項目負責人142、施工處項目技術負責人152)設備儀6、器、材料管理制度153)文件和資料管理制度164)質量管理制度16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165)教育和培訓制度179.4技術保證體系171)施工監控方案審批及技術復核制度172)技術、質量交底制度173)技術保證措施181、工程概況XX互通主線橋跨XX大道的19聯上部結構為35m+60m+35m連續剛構箱梁,起訖樁號為K80+8.000 - K80+138.000,采用雙幅單箱雙室變高度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箱梁頂寬19.65m,底板寬10.3511.564m,懸臂長3.65m,跨中梁高1.8m,支點處梁高3.5m,梁底曲線按1.8 次拋物線變化,頂板厚28cm,底板厚3060cm,腹板厚4555c7、m。跨中橋面寬度40.5m。圖1.1 橋型總布置圖XX互通主線橋第十九聯連續剛構橋上部箱梁的兩個主墩“T”構同時施工,箱梁總體施工順序為:1)墩頂0號梁段施工,采用落地支架現澆施工;2)1 - 6號梁段對稱懸臂施工,采用移動支架對稱澆注施工;3)邊跨現澆段8號梁段及邊跨合龍段7號梁段施工,8號梁采用落地式支架現澆施工,7號邊跨合龍段采用吊架澆注施工;4)中跨合龍段9號梁段施工,采用吊架澆注施工。2、編制依據1)交通部部頒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2)交通部部頒標準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J F81/1-2004);3)交通部部頒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8、G D60-2004);4)交通部部頒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2-2004);5)交通部部頒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J 041-2000)。6)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有限公司XX互通主線橋第十九聯連續剛構橋施工圖設計;7)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XX互通主線橋第十九聯連續剛構箱梁施工方案。3、人員組織 在項目總體組織機構下,另成立專門的監控小組。小組組長由項目總工擔任,工程部技術員及測量組、質檢部、安全部對具體的監控負責,專業隊落實具體的施工。總工室工程部測量組二工區質檢部安全部4、擬投入的監控設備序號名稱型號功能精度數量產地1全站儀GTS-722箱梁9、高程軸線和里程測量,橋墩偏位測量測距精度:1mm+1ppm1TOPCON(拓普康)2精密水準儀Trimble DINI高程測量基礎沉降測量0.3mm1Trimle5、施工監控概述5.1施工監控的必要性XX互通主線橋第十九聯連續剛構橋為超靜定結構,原設計為掛籃施工,現變更為臺車支架輔助施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雖然可以采用各種分析方法計算出各施工階段的預拋高、預應力張拉力等,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條件的變化、計算模型誤差、混凝土收縮徐變、混凝土方量控制、施工臨時荷載、支架定位及變形、預應力束張拉力偏差、量測誤差和環境干擾等因素必將使結構實際狀態偏離設計狀態。如不及時有效地對系統加以控制和調整10、,隨著主梁懸臂施工長度的增加,線形可能會顯著偏離設計目標,因此在主橋施工過程中需進行嚴格的施工監控。5.2施工監控目的為了確保主橋在施工過程中結構受力和變形始終處于安全的范圍內,且成橋后的主梁線形符合設計要求,結構恒載內力狀態接近設計期望,在主橋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嚴格的施工監控。對于分節段澆筑施工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來說,施工監控就是根據施工監測所得的結構參數真實值進行施工階段計算,確定出每個后續澆筑節段的立模標高,并在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監測的成果對誤差進行分析、預測和對下一節段的立模標高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成橋后的橋面線形、合龍段兩側懸臂端標高的相對偏差不大于規定值,結構內力狀態符合設計11、要求。通過對施工過程的數據采集和嚴格控制,確保結構的安全和穩定,保證結構的受力合理和線型平順,避免施工差錯,盡可能減少調整工作量,為大橋安全順利建成提供技術保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最新頒布的公路橋涵設計規范進行結構驗算。2)對施工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對其可行性做出評價,并提出合理建議。3)實時監測結構的線形,提供安全預警。4)提出施工調整值,確保結構應力、線形符合設計要求。5)協助各方對工程建設提出合理建議;6)施工監控成果可為橋梁交竣工驗收提供重要依據。7)驗證橋梁結構設計與施工分析理論,積累一線科學數據。5.3施工監控原則施工監控是要對成橋目標進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過程中各種12、影響成橋目標的參數誤差,確保成橋后結構受力和線形滿足設計要求。線形要求:線型主要是主梁的標高。成橋后(通常是長期變形穩定后)主梁的標高要滿足設計標高的要求。調控手段:由于分節段施工屬于典型的自架設施工方法,在施工過程中的已成結構(節段)狀態是無法事后調整的,因此施工監控時要采用預測控制法。對于主梁內力(或應力)的調整,只能通過嚴格控制預應力束張拉力的大小來實現;對于主梁線形的調整,調整每個澆筑節段立模標高是最直接的手段。將參數誤差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主梁標高的變化通過立模標高的調整予以修正。5.4施工監控方法連續剛構橋施工過程的影響參數較多。如:結構剛度、梁段的重量、施工荷載、砼的收縮徐變、溫度13、和預應力等。在進行施工監控理論計算時,都假定這些參數值為理想值。為了消除因設計參數取值的不確切所引起的施工中設計與實際的不一致性,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對這些參數進行識別和預測。對于重大的設計參數誤差,提請設計方進行理論設計值的修改,對于常規的參數誤差,通過優化進行調整。1)設計參數識別通過在典型施工狀態下對狀態變量(位移)實測值與理論值的比較,以及設計參數影響分析,識別出設計參數誤差量。2)設計參數預測根據已施工梁段設計參數誤差量,采用合適的預測方法(如灰色模型等)預測未來梁段的設計參數可能誤差量。3)優化調整施工控制主要以控制主梁標高、控制截面彎矩為主,優化調整也就以這些因素建立控制目標函數(和14、約束條件)。通過設計參數誤差對橋梁變形和受力的影響分析。應用優化方法(如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線性規劃法等),調整本梁段與未來梁段的定位標高,使成橋狀態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設計成橋狀態,并且保證施工過程中受力安全。XX互通主線橋第十九聯連續剛構橋施工控制流程見圖3.1。圖3.1 本橋施工控制流程圖6、施工監控工作的主要內容6.1施工監控相關資料的收集1)混凝土齡期為3、7、14、28、90天的彈性模量試驗以及按規定要求的強度實驗; 鋼筋混凝土容重。2)氣候資料:晴雨、氣溫、風向、風速。3)實際工期與未來進度安排。4)在施工監控過程中還應考慮主梁施工過程中堆放時間較長的各種材料,機具等的影響,作為臨15、時荷載考慮。需要施工單位提供的臨時荷載有: 須及時提供施工機具、人員的重量及變化情況; 一般應禁止在橋面堆放大量材料,如施工確實需要則須將放材料的重量、位置、時間等情況及時通告監控組; 合龍前懸臂端壓重的設置及拆除情況等;根據設計要求及監控需要,施工單位應對以上參數進行測定或核定提交給設計單位,以修正梁段拼裝線形,為保證該橋成橋后滿足設計要求奠定基礎。以上監控有關的基礎資料、試驗數據由施工單位提供,交由監理單位確認。其中氣候資料由監理、施工單位雙方確認。6.2施工監控現場觀測內容為了改善施工過程中的移動支架和混凝土主梁的受力,每個施工階段對移動支架前移模板定位、混凝土澆注結束、預應力張拉結束316、個工況的主梁標高、箱梁軸線偏位,承臺沉降。6.2.1幾何線形觀測1)主梁幾何線形觀測 主梁標高觀測測點布置:0#梁段布置9個標高測點,1#6#每個梁段懸臂端布置3個標高測點,合龍段在順橋向中線處布置3個標高測點。測點利用預埋與主梁鋼筋焊接在一起的短鋼筋設置,測點要精確、容易辨認,并用紅漆標明測點編號,高程觀測點布置如附錄一之附圖1-附圖3所示。測試方法:用精密水準儀測量測點標高。為防止臨時基準點點位移動或破壞,須定期對高程基準點及臨時水準點進行復核。其中臨時基準點設置在82、85#墩墩頂,其標高通過附近的水準點引測。 主梁中線偏位及里程觀測測點布置:主梁軸線偏位觀測測點布置在橋面中心線上,縱向17、位置與標高測點相同,布置形式見附錄1之附圖1-附圖3。測試方法:使用全站儀測量測點的平面坐標值,即主梁里程和軸線偏位,再與理論值進行比較分析。2)橋墩偏位觀測測點布置:在每個橋墩上緣布設測點來控制橋墩偏位,布置形式見附錄1之附圖5。測試方法:采用坐標法,全站儀架設在一已知基準點處,后視基準控制點,再瞄準測點處的棱鏡,測出測點的三維坐標。每一測試工況下的變位即為測試值與初始值的差值。3)承臺沉降觀測測點布置:每個承臺頂面四角各布置一個測點,測點須預埋在承臺頂面便于觀測且變形較小處,布置形式見附錄1之附圖4。測試方法:用精密水準儀測量測點標高。6.3誤差分析與控制數據調整施工監控工作的關鍵在于對采18、集的狀態變量數據進行有效地誤差分析,并對后續梁段的施工監控數據作相應的調整,使實際橋梁結構的受力和變形處在理論數據的控制下,不斷地沿著理論計算的軌跡使結構達到成橋設計目標。控制數據的調整則是根據識別后的設計參數按設計預定的施工工序重新計算理論軌跡數據。因為該橋施工監控以控制主梁標高為主,而影響主梁標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移動支架剛度;梁段自重誤差;梁和墩的剛度誤差;混凝土收縮徐變;施工臨時荷載;溫度的影響;預應力誤差。優化調整將以這些因素建立控制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形成新的施工控制數據,為后續的施工提供指導。7、施工監控實施程序7.1施工監控操作細則7.1.1主梁懸臂施工階段主梁懸臂施工階段19、的測量工作較為繁雜,主梁施工過程中主要是對主梁的結構變形進行監控,其中主梁的結構變形主要測試內容包括:主梁節段立模標高、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主梁位移、預應力張拉完成后主梁幾何狀態。觀測時間一般定在凌晨12點至次日凌晨5點。7.1.2合龍段施工階段合龍段施工是全橋的關鍵階段,需對其進行嚴格的監控,主要內容為合龍段標高。故分為以下三個工況:工況:安裝合龍段鎖定裝置;工況:合龍段混凝土澆筑完成;工況:拆除合龍段吊架。操作流程詳見施工監控流程圖5.1。圖5.1 本橋主梁合龍段施工流程圖7.1.3二期恒載施工階段本階段主橋施工已基本完成,主要工作是監測結構的線形變化與理論計算是否相符,本階段監控工作的主要測20、試內容為:1)主梁控制斷面的標高;2)墩頂偏位觀測;3)橋墩沉降觀測;二期恒載節階段施工完成后,主橋竣工,對全橋進行全面復測,此次復測也作為竣工驗收。主要測試內容與上階段相同。7.2階段施工監控驗收預應力張拉完畢,支架移動前,是懸臂澆筑法施工的連續剛構橋的一個階段施工結束的標志。一個梁段完成后,由監控小組匯集所有的觀測資料,并下達下一梁段施工監控指令,并對上一梁段的控制情況作簡要評述。指令表經有關方簽認后進入下一梁段施工。連續剛構橋施工3個梁段左右后進行一次施工監控小結,對有關設計參數作一次系統調整。8、施工監控的精度、原則與總體要求8.1控制精度和原則1)控制指令執行原則與允許誤差 梁段定位21、與預應力張拉必須在一天中相對穩定均勻溫度場(一般為日出前)中完成; 梁段定位標高允許誤差:(+/-)5毫米; 預應力延伸量控制范圍:(-5%,+10%)。2)局部線形控制要求相鄰節段相對標高誤差不超過0.3%(附加縱坡)。3)已澆梁段以及成橋后主梁系統控制誤差標高誤差:(+/-)L/5000,其中L為跨徑。4)主梁重量控制要求按施工規程要求對主梁截面尺寸的誤差嚴格控制。5)主墩控制精度施工允許誤差:軸線偏位(+/-)10mm,斷面尺寸(+/-)20mm,傾斜度H/3000且不大于20mm,墩頂高程允許偏差(+/-)10mm。6)其他 主梁軸線:主梁中線水平方向允許偏差(+/-)L/10000,22、高程允許偏差(+/-)L/6000; 橋面平整度:允許偏差(+/-)8mm(兩米直尺檢測)。 梁段不得出現裂縫; 其它指標均不得低于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標準要求。8.2實施中的總體要求 嚴格控制施工臨時荷載。測量時橋面吊車(若有)必須開至0#梁段位置,材料堆放要求定點、定量。 測量工作由施工方進行,同時由監理方進行復核,以便于在現場及時校對。 所有觀測記錄須注明工況(施工狀態)、日期、時間、天氣、氣溫、橋面特殊施工荷載和其他突變因素。 每一施工工況完成后,由有關方進行測試,確認測量結果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工況的施工。 主梁梁段立模和預應力張拉前后的幾何線形測量和應變測試工作必須回避日照溫差的影響23、。 預應力張拉結束、移動支架前移后,有關方把數據匯總至監控小組,由監控小組進行數據分析后,下達下一梁段的監控指令。 監控指令經有關方簽認后方可執行,才能進行下一梁段的施工。8.3施工監控預警系統通過對連續剛構橋修建過程中的每一施工階段的仿真分析和計算,可以求每一施工階段施工監控參數的理論值,從而可以確定相關控制參數從施工開始直至全橋竣工時的理論參考軌跡。而實際施工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施工監控參數實測值與理論值會產生差異,通過有效的施工監控,這種差異不會很大,但考慮到某些非確定因素的影響,確定差值的上限,對保證全橋結構安全、控制效果及施工監控的順利進行時十分必要的。XX互通主線橋第十九聯連續24、剛構橋的相關施工監控參數及其在各個施工階段差值限值見下表6.1。表6.1 施工監控參數誤差限值表結構部位控制參數單位上限梁段標高cmL/6000同一斷面左右兩點高差(不含橫坡)cm2軸線偏差cmL/10000里程偏差cm2主墩水平變位cm3高程cm2承臺沉降cm0.5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監控參數實測值與理論值偏差如大于表中上限值時,應立即暫停施工,召開施工監控工作小組會議,各方應積極配合監控方,仔細分析情況,查找原因,確定最終解決方案。9、質量保證體系與措施9.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成立以項目負責人為組長的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副組長由工地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組成,組員由項目參加人員組成。質量保證25、體系框圖見以下圖8.1。圖8.1 質量保證體系框圖9.2組織保證體系按照質量責任制的原則,建立項目負責人、工區項目負責人、施工處技術負責人、監控小組等各級組織體系,并建立與各級責權利相統一的運行機制。圖8.2 組織保證體系框圖9.3制度保證體系1)崗位責任制度將質量管理目標分解細化,實施崗位責任制。確保技術到位,責任到人。1、 工區項目負責人 負責本項目質量計劃的實施,組織制定本項目各種質量管理辦法。 負責本項目的組織分工,明確人員職責,發揮廣大員工的積極性;負責本項目員工的質量教育和培訓。 主持對項目質量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及時解決質保體系運行中的問題。 組織實施不合格項的糾正和落實預防措施26、。主持召開本項目質量工作會議,積極開展各項管理活動,保證實現項目質量目標。 配合內、外部質量體系審核,對審核中發生的不合格項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管理評審紀要決議。 根據項目分工,由工區項目負責人分管質量部門的質量計劃的落實情況。負責了解和掌握分管部門職能的實施情況,負責檢查本項目質量計劃在職責范圍內的實施效果,對質量體系運行狀況提出改進意見。2、施工處項目技術負責人 貫徹執行有關技術管理規定,組織實施項目部規定的技術措施,組織制定本項目有關質量管理辦法。負責組織實施性施工監控技術文件的編制,確定本項目的特殊過程和關鍵過程,組織制訂特殊控制措施,并確定作業指導書的編寫,指導監控技27、術人員做好質量記錄。 負責項目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對施工監控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處理,制定并組織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積極配合內、外質量體系審核,負責審核中不合格項糾正措施的落實。 負責本項目技術、質量管理等人員素質的培養,監督檢查其履行職責。 監控小組 計算編寫實施性施工監控技術文件。 負責監控方案的實施,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處理。 負責規范、標準、技術文件和資料日常管理。 負責本項目有關資料、記錄的填寫、收集和匯總工作。2)設備儀器、材料管理制度 根據施工計劃,設備、材料用量要滿足施工要求,應在開工前提前做好設備、材料的采購工作。所有的儀器設備、材料生產廠家必須具有質量保證體系,進場前必須經28、抽樣檢驗合格,并在進料全過程中,由驗收人員進行質量檢驗。嚴把質量關,杜絕不合格產品用于工程中。 加強設備、材料的管理。經常進行監控儀器設備的標定、材料的檢驗,確保設備的使用性能、儀器的精度滿足施工監控要求以及確保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中。杜絕由設備、儀器和材料原因而引起的工程質量事故。現場設備、材料的擺放要整齊劃一、分門別類,堆碼有序,不得出現混亂、雜亂無章的現象,避免誤用設備、材料而導致影響工程質量情況的發生。3)文件和資料管理制度 本項目文件和資料的控制執行按有關的規定,保證施工監控過程中使用有效的文件和資料。 對一般管理性文件由技術負責人負責管理;對上級、外來或本部制定的技術文件和與質量管理29、有關的文件、資料、圖紙、規范、規程、標準、質量記錄等由監控技術人員負責統一管理; 本項目部使用的各類文件要及時進行編號,并對“作廢”文件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現場使用的設計圖、定型圖等均經文件和資料保管人員檢驗。保證持有效版本。 甲方、設計單位發來的變更設計圖紙、文件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通知每一個有關人員。 向甲方、監理、設計等單位和本項目部上報的文件和資料由項目負責人審批和簽發。4)質量管理制度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圖紙會審。對設計圖紙認真審核,弄清設計意圖,對圖紙不明確的地方及時請教設計單位,予以澄清。 施工監控技術文件的制定。施工監控方案和施工監控仿真計算書是指導施工監控的全面性30、技術文件,控制方法的正確性以及控制計算的準確性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技術復核制度,需對計算結果、控制方案進行多次審查核實,并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技術交底工作。 根據施工監控的特點,制定施工監控質量預防措施,消除施工監控過程中潛在的不合格因素,消除質量通病。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嚴格做好技術交底。包括施工監控方案技術交底,沒有技術交底的項目不得開工。 選派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加強對整個工程的施工監控,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 嚴格按規定做好各項監控工作,建立健全自檢體系,堅持復核制度。 要保證儀器設備的準確性。對各類儀器按期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保證儀器的精度和準確性,使其滿足施31、工需要。 如出現質量事故,由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缺陷修復方案和質量整改措施,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對事故責任者將予以經濟處罰,通報批評,直至限令其離開工地,以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服從業主、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的檢查、指導和監督,虛心接受他們提出的改進意見,積極與建設、設計、監理單位搞好配合工作。根據合同條款的要求,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和指導下施工,并如實地向監理工程師匯報工程進度和質量情況。 建立工程監控技術檔案,做好竣工資料的編制。平時注意資料的積累,工程竣工時按建設單位的要求,提交竣工文件。5)教育和培訓制度對進場的全體技術人員進行質量、技術規范化教育,由項目32、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進行培訓、授課或技術交底,有計劃地提高人員素質,確保工程質量。9.4技術保證體系本工程的技術管理除了按管理權限及工作內容進行詳細的分解并落實到所有技術管理人員外,我們還將實行如下的管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1)施工監控方案審批及技術復核制度 施工監控技術文件由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寫。施工監控計算采用功能強大、計算結果可靠準確、應用成熟的專業軟件。技術文件的編寫實行嚴格的復核制度。 施工監控技術文件必須在開工前15天上報工地負責人審核。并報項目負責人審批。 施工監控技術文件必須經監理等各級審批并按審批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并經業主批準后方可進行實施。2)技術、質量交底制度技術、質量的交底33、制度是技術管理的一項基本工作,通過技術交底,使得技術工作傳遞信息時,做到全面、準確。交底必須采用書面簽證和語言表述相結合的形式,具體可分以下幾種情況: 實施性施工監控方案編制完畢,并審批后,由項目負責人牽頭,技術負責人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方案,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監控部位及監控要點。技術人員必須做到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 在施工過程中,所有發生的技術方案、監控成果等在向基層進行信息傳達的時候,都必須進行技術交底。3)技術保證措施1、 監控應按計劃、有步聚的進行,嚴格按照施工監控方案實施,使用的儀器在監控過程中應保證其精度和可靠性。2、組織有經驗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監34、控施工,做好監控的記錄和資料保存,并報送監理審查。當發現超過預警監測值時,及時報告監理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3、對大量的量測信息,使用計算機引進計算和繪圖軟件進行數據現場處理和繪圖,及時利用量測信息反饋來指導工程施工。確保全過程安全施工。施工監控具體包括預測、監控和反饋等幾個主要階段,對監測結果采用反分析法和正分析法進行預測和評價,以預測施工參數,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預測結構物的安全狀況,指導施工,反饋設計。監控-預報反饋系統框圖見下圖。圖8.3 監控-預報反饋系統框圖4)技術管理措施 監控的組織由于監測工作重要性和復雜性等特點,選擇具有豐富監測經驗并有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監控工作,對35、監控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對監控小組內部進行詳細分工,使其各負其責,組織機構如下圖所示。圖8.4 監測小組成員及主要職責框圖 監控的管理為確保監測結果準確、加快反饋速度,全部監測數據均由計算機管理。根據時態曲線回歸結果,建立監控量測管理等級,并將監控結果以日報表的形式及時上報,定期向監理工程師、設計單位提交監控周(月)報,并附相應測點時態曲線圖,對當周(月)的施工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施工建議。(3)監控人員安排序號姓名本項目擔任職務1吳良木項目技術負責人2張志平施工處技術負責人3李 生工區技術負責人4藍慶良定 期 測 量5李霞工區測量技術負責人(4)監控程序測量數據由監控小組提供給設計代表及而業主確認無誤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附錄1:施工監控測點布置圖附圖1:主梁幾何線形測點布置(一)附圖2:主梁幾何線形測點布置(二)附圖3:主梁幾何線形測點布置(三)附圖4:承臺沉降測點布置附圖5:橋墩變位測點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