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填方路堤首件工程填筑排水石方調配施工方案3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23832
2024-09-04
36頁
1.05MB
1、高速公路填方路堤首件工程填筑排水石方調配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簡介41、工程概況42、首件工程試驗段選取43、填方路基試驗段試驗目的5三、施工準備及施工計劃安排61、施工準備61.1、測量準備61.2、技術準備61.3、試驗準備62、設備配置情況6主要配備的機械設備表73、人員配置7人員配置表74、材料85、施工組織計劃8施工計劃橫道圖86、試驗9四、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介紹101、施工工藝流程圖10土方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102、測量放樣113、施工工藝113.2、1、場地清理并完善臨時排水設施113.2、土方填筑施工工藝113.3、石方填筑施工工藝163.4、土石混填施工工藝183.5、整理試驗成果19五、路基施工注意事項211、排水系統212、土工格柵施工213、石方調配及取棄土22六、質量檢驗23土方路基質量檢測標準23七、質量保證措施251、管理機構設置252、施工前技術交底253、試驗、檢測要求254、工序控制措施265、質量控制措施、控制要點及方法276、質量檢查及記錄要求287、雨季施工29八、安全保證措施301、首件工程安全責任人302、安全教育及培訓303、安全防護措施及相關標志標牌的要求31安全防護措施及標志標牌設置314、施工用電管3、理315、路基施工安全措施31九、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341、現場文明形象的具體要求342、對附近水源的保護措施343、施工期間噪聲污染的具體措施35一、編制依據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TG F90-2015);2)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3)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 4) 公路土工試驗規范(JTG E10-2007); 5)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 6) 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文件匯編 ;7) 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交通運輸部等工程建設標準主管部門發布的與路基工程相關的文件、標準、規范4、規程和指南; 8) 交通部及貴州省頒發的施工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 二、工程簡介1、工程概況XX高速公路七分部起點K26+420,終點K34+500,全線共長8080米。主要結構物有XX隧道(右線長493米,左線長475米),9座大橋和2座中橋,橋梁總長3228米(單線),路基總長4372米(單線)。本分部路基填方112.2萬m3,路基挖方73.7m3萬,須借土方38.5萬m3。我部選K30+150K30+350段高填方進行試驗段施工,通過對首件路基按規范和標準化相關要求進行施工,確定首件路基的施工技術參數、施工工藝、施工方法。論證首件路基施工所取得的施工技術參數、施工工藝5、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確定最終的施工技術方案,為今后大規模填方路基施工做技術指導。K30+150K30+350段填方量22.6萬m3,本段填土高度(至路床頂面)為19m。所用土石方從K29+890K30+068、K30+713K30+838、K30+912K31+094、K31+223K31+408段調入,平均運距579m。2、首件工程試驗段選取 在選取試驗段時我部綜合考慮了以下幾方面因素: (1)試驗段是否具備開工條件。我部受紅線征地影響,路基可施工段落有限,我部經過多次比選,確定試驗段選在K30+150K30+350段,長度為200m。試驗段選在K30+150K30+350段,地勢較為平整,6、是我部施工計劃中優先考慮的路基施工段,對于工程總體進度順利推進起著重要作用,距離挖方段平均運距只有579m,該挖方段的土石方能滿足該路基試驗段的填筑要求。(2)試驗段是否具有代表性。從設計資料上看K30+150K30+350段路基最大高度19m,為高填方路基,能代表本分部填方路基的基本情況。(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來看,需要從原地面填高約3m(12層)后才具備大規模填筑要求。根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我部選K30+150K30+350段第1321層作為試驗層(依次每三層為93、94、96區實驗層)。3、填方路基試驗段試驗目的 (1)檢驗機械7、能否滿足運輸、攤鋪及壓實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和適用性。 (2)試驗段所確定的壓實方法、壓實機械型號及組合、工序、松鋪系數、碾壓遍數、壓實厚度和沉降差均作為今后施工現場質量控制的依據。 (3)確定合理的日工作量及作業段長度修訂施工進度計劃。 (4)通過及時跟蹤檢測原材料和鋪筑層的質量制訂能控制施工全過程的質量保證措施。三、施工準備及施工計劃安排1、施工準備1.1、測量準備本分部已對設計文件提供的沿線導線控制點和水準點,進行了復測,復測精度滿足設計及測量規范要求,并根據施工需要做好導線控制點和水準點加密工作,水平點的復查與增設,橫斷面的測量與繪制等,然后送交監理工程師核查8、,核對無誤后進行現場放樣測量,放出路基中樁、邊樁,并標注路基填方高度,以及取土坑、借土場、棄土場等的具體位置,并提交監理工程師檢查批準。1.2、技術準備 技術人員作好施工技術交底和開工報告的編制,確保工程全面開工。1.3、試驗準備 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土源取樣工作,由試驗室做分析試驗、擊實試驗,測定土樣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土壤特性以指導施工。2、設備配置情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和工程量及工期需要,我們擬配備機械性能好,適用強的機械設備。主要配備的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數量(臺)備注1挖機柳工32012推土機山推22013平地機GR18014震動壓路機15T15重型壓路機25T16自卸運輸9、汽車15T47灑水車臺18土工實驗儀器設備套13、人員配置根據總體施工進度計劃需要和本首件工程工程量大小、地質條件,擬計劃投入以下人員。人員配置表序號姓 名擔任的職務/人數1施工負責人2質量負責人3現場負責人4測量工程師5試驗工程師6施工管理員7測量員8機械操作4人 4、材料 路基填方試驗段用土主要來自主線挖方段,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土源取樣工作,由試驗室做分析試驗、擊實試驗,測定土樣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土壤特性,選擇各項指標都合格的土方作為路基填筑材料。5、施工組織計劃K30+150K30+350段路基由原規劃中1#縱向便道進入,待便道接入路基后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和機械設備進場施工,施工10、計劃如下所列:施工準備及便道貫通:2016年5月26日至7月10日。原地面清理:2016年7月10日至7月22日。分層填筑、壓實路堤至設計標高:2016年7月22日至9月4日。施工計劃橫道圖項目 日期56789施工準備及便道貫通原地面清理分層填筑、壓實路堤至設計標高6、試驗對路基填筑土壤按每5000m3或在土質變化時取樣進行液限、塑限、塑性指數、含水量、重型擊實、土的強度(CBR)試驗,以確定所取土壓實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試驗段檢測儀器表序號試驗儀器1液限、塑限液,塑限測定儀2含水量電子天秤,燒土杯(不銹鋼盒),鋼板尺,酒精3重型擊實標準擊實儀4土的強度(CBR)試驗灌砂筒,灌砂標準砂11、四、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介紹1、施工工藝流程圖石方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2、測量放樣(1)在基地處理校驗后由測繪人員根據填土高度放出路基坡腳線,放線時每側比設計寬度超寬50cm,以保證路基邊緣壓實度,每10m設置一根基準樁,并灑上白灰線。(2)在路基兩側邊緣沿縱向每10m打一長70cm邊樁,并用紅漆每10cm標注,按設定的松鋪厚度掛線,以控制標高。3、施工工藝根據現場填筑調配材料來源該段落可分為土方填筑、石方填筑、土石混填施工工藝和方案。3.1、場地清理并完善臨時排水設施 在征地和拆遷完成后,由推土機或挖掘機對表層土及雜物進行清理,完成砍樹挖根、清表和填前壓實工作,清表平均厚度不小于30cm,原地12、面壓實度不小于90%。軟土換填段按規定處理軟土并用合格回填料分層回填至原地面,壓實度需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并經監理驗收合格。土方填筑前完善施工區域兩側排水系統,必要時可挖臨時排水溝。3.2、土方填筑施工工藝路基分層進行填筑,采用四區段(填筑區段、整平區段、碾壓區段、檢驗區段)、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或晾曬機械碾壓檢驗簽證基面整修。通過試驗確定最佳施工方案和不同機具壓實的填料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及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匹配和施工組織。能夠達到指導全線一般路基施工的要求。具體方法如下:(1)放樣掛線:恢復路線中樁,根據設計圖表和實際地面高程確定路堤填筑邊界(為保證路肩13、壓實度,每側各加寬50cm),按相應的松鋪系數確定填層厚度打邊樁(間距20m,漸變段加密),在邊樁上標出層厚并用尼龍繩相連,設立路基填筑分層牌,以控制填筑的寬度和層厚。 路基填筑分層牌 路基填筑分層掛線(2)填料運輸:根據運輸車輛的實際運輸方量,按按松鋪厚度計算出堆土距離由專人指揮倒土。填筑路基前首先用石灰線打出方格網,方格網按路基的寬度橫向從中線分開,縱向每隔5 m打一道橫線,即每個縱向隔5m設2個小方格(如下圖所示),根據路基的寬度計算出每個方格的面積,按照每層不超過30cm厚度的規范要求計算出每個小方格的體積,結合運輸車運填料的立方數,從而確定每個方格所卸填料車數。現場施工員以車數來控制14、每個小方格內的填料厚度,施工員確認方格內車數準確后指揮推土機將土料推平(必要時用平地機,裝載機配合)推平時先中間,后兩頭。 路基填筑打格布土(3)攤鋪:攤鋪時要以掛線控制厚度和寬度,先由推土機大致攤開填料,再進行整平。采用平地機進行整平,整平時要形成2%4%的路拱。(4)機械碾壓:碾壓時,第一遍靜壓,速度為4Km/h,第二遍采用低頻振動,速度為2.5Km/h,第三、四遍采用高頻振動,速度為2.5Km/h。碾壓時速度要均勻,不能時快時慢。碾壓重疊輪跡30cm。碾壓中,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第四遍碾壓完畢之后開始按規范要求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不合格時增壓一遍,重測一次壓實度和含水量,做15、好測試記錄,直至滿足壓實度的規范要求為止。施工過程中,做好施工過程機械、人員、環境、天氣各項數據和情景記錄,做好土層表觀質量的記錄,壓實輪跡深度隨壓隨記,用3m小卷尺測量,每道輪跡按第10米測一點。每壓一遍都要記錄壓路機真正速度,壓路機振動頻率、壓路機操作、駕駛質量,記錄現場指揮協調情況,對組織安排進行評價。 機械碾壓示意圖(5)試驗檢測:每層碾壓開始后,試驗工程師在碾壓第二遍過后,每碾壓一遍檢測一次壓實度和含水率,并將檢測結果及時通知路基負責人并作好記錄。土方壓實度檢測一灌砂法為主,填筑時根據93、94、96分區分別控制壓實度達到93%、94%、96%以上。每一層壓實層均檢測壓實度,檢測頻率16、為S1.59392902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值按附錄檢查33縱斷高程(mm)+10, -15+10, -20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24中線偏位(mm)50100經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25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米尺:每200測4處26平整度(mm)1520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27橫坡(%)0.30.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18邊坡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200m測4處1七、質量保證措施1、管理機構設置2、施工前技術交底(1)路基開工前必須逐級進行技術交底:技術負責人向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人員向施工隊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施工隊負責人向17、施工班組及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施工過程中,各級技術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技術交底內容,施工工藝流程執行,并在實施過程中結合現場情況提出優化、合理性建議。(3)各級技術交底均要形成記錄,交接雙方分別簽字,作為落實和執行技術交底資料歸檔的內容及依據。技術交底必須貫徹施工驗收規范、技術規程、工藝標準、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要求。 3、試驗、檢測要求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測人員土方1壓實度(%)零填及路塹上路0300mm96%陳遠超路堤上路床0300mm96%下路堤300800mm96%上路堤800mm1500mm94%下路堤:1500mm以下93%2彎沉值(0.01mm)不大于設計計算值陳遠18、超3縱斷面高程(mm)+10,-15李遠4中線偏差(mm)50李遠5寬度(mm)不小于設計值李遠6平整度(mm)15李遠7橫坡(%)0.3李遠8邊坡坡度不陡于設計值李遠平順度符合設計4、工序控制措施各工序應按施工責任制進行質量控制,技術員應對各工序的施工質量做好詳細記錄,以防發生施工質量事故時可盡快追溯、查明相關問題的原因及責任人,避免類似質量事故的再次發生,各施工工序的具體責任人如下表所示:施工工序崗位技術責任人測量放樣測量主管代衛剛原地面處理及基底處理現場施工長龐立文分層填筑路堤現場施工長龐立文砌筑防護工程、整修路基現場施工長蔣興華5、質量控制措施、控制要點及方法 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19、1SO9001:2000標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文件化的質量保證體系。該體系包括了從工程項目的投標,簽定合同到竣工交付使用,直到交工后保修與回訪的全過程。該體系以質量手冊為核心和指導,以程序文件為日常工作準則,以作業指導書為操作的具體指導,所有質量活動都有質量計劃并具體反映到質量記錄中,使得施工過程標準化、規范化、有章可循、責任分明。 (1)在該工程施工中,按照ISO9001:2000標準的全部要素組織施工,公司建立以總工程師為首的質量監督檢查組織機構,橫向包括各職能機構,縱向包括工程處、項目直至施工班組,形成質量管理網絡,項目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總負責,項目質量工程師中間控制,項目質檢員基層檢20、查的管理系統,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控制。 (2)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各項制度。 推行施工現場工程組織管理總負責人技術管理工作責任制,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認真的工作作風嚴格要求自己。正確貫徹執行政府的各項技術政策,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術秩序,把技術管理工作的重點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建設工期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具體技術工作業務上。 建立健全各級技術責任制,正確劃分各級技術管理工作的權限,使每位工程技術人員各有專職、各司其事,有職,有權、有責。以充分發揮每一位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本工程建設發揮應有的骨干作用。 建立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方案審查制度,工程21、開工前,將我公司技術主管部門批準的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核。對于重大或關鍵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我施工單位提前一周提出具體的施工方案、施工技術保證措施,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試驗,鑒定證明材料呈報監理主管工程師審批。 建立健全技術復核制度和技術交底制度,在認真組織進行施工圖會審和技術交底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對關鍵部位和影響工程全局的技術工作的復核。工程施工過程,除按質量標準規定的復查、檢查內容進行嚴格的復查、檢查外,在重點工序施工前,必須對關鍵的檢查項目進行嚴格的復核。 堅持“三檢”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業班組提出自檢,再由施工員項目經理組織有關施工人員、質檢員22、技術員進行互檢和交接檢。隱蔽工程在做好“三檢制”的基礎上,請監理工程師審核并簽證認可。6、質量檢查及記錄要求 工序100%進行質量檢查。分部主管領導應至少每周組織1次自查自糾,自查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制定預防措施;主管領導在現場時間不少于施工時間的80%,各工序施工期間必須要有專業技術人員現場進行監督、指導。定期檢查要有計劃性,檢查前要編制計劃書,包括檢查的形式、范圍、項目、內容、時間、人員、結果處置等。對查出的質量問題,凡三日之內不能糾正的,應按“三定”內容下達整改通知單,并督促整改和跟蹤驗證。檢查結束后,將檢查情況、查出的問題及整改情況等進行總結,寫出書面報告,分別報總經理部、監理單位23、及建設單位等質量管理部門。7、雨季施工 (1)雨季施工要做好施工現場排水工作,保持排水溝渠的暢通。 (2)路基填筑做到隨挖、隨運、隨填、隨壓,以確保路堤質量。(3)為防止雨水沖刷,路基在雨季施工時,應在路肩設臨時擋水埂,在路基邊坡設臨時排水溝等防、排雨水的措施。(4)路基填筑時,采用分塊分條填筑法。(5)多開土石方填筑作業面,采用平行作業方式,加大作業面各種資源的投入。(6)路基填筑現場準備彩條布等防水設施,對已填筑合格的區段在雨季到來時進行封蓋防止雨淋,保證路基的干燥。八、安全保證措施1、首件工程安全責任人序號姓名職稱職務或工種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安全證編號1分部經理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2分部總工24、程師安全技術負責人3分部生產經理現場安全生產負責人4安全工程師安全負責人5工程師現場安全技術負責6測量工程師現場測量安全7試驗工程師現場試驗安全8安全員現場專職安全員2、安全教育及培訓序號安全教育及培訓培訓對象培訓措施方法備注1三級安全教育全員集中會議2崗前安全培訓作業人員崗前現場3高空作業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技術交底、崗前現場4機械作業安全技術交底機械操作手技術交底、崗前現場5土石方作業安全技術交底機械操作手、運輸車駕駛員技術交底、崗前現場6鋼筋工安全技術交底鋼筋工技術交底、崗前現場7混凝土工安全技術交底混凝土作業人員技術交底、崗前現場8雨季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全員技術交底、崗前現場9用電安全技25、術交底電工技術交底、崗前現場10用電常識交底全員技術交底、崗前現場3、安全防護措施及相關標志標牌的要求安全防護措施及標志標牌設置序號防護措施、標牌內容防護對象防護方式1安全帽人員安全施工管理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2安全帶高處墜落高空、臨邊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3安全網高處墜落物體打擊高空、臨邊防護4觸電警示牌有電危險觸電事故電力設施張貼警示牌5高壓危險警示牌高壓危險觸電事故變壓器及高壓電線設施張貼警示牌6施工區域警示牌進入施工區域注意安全人員安全施工區域出入口設置7施工區域警示牌進入施工區域請戴安全帽人員安全施工區域出入口設置8臨邊作業警示牌臨邊作業防止墜落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臨邊區域設26、置9安全護欄鋼管、安全網或其他安全措施物體打擊高處墜落高空、臨邊、深基坑區域設置10交通限速牌交通安全施工區域便道、鄉村道、地方干線4、施工用電管理執行臨時用電方案及相關用電規范。5、路基施工安全措施(1)人員進行機械設備操作時,必須按規定遵守操作規程。(2)大型施工機械進場前,應查清所通過的道路、橋梁的凈寬和承載力是否足夠,達不到要求時,應先予以拓寬和加固,保證其機械能安全通過。(3)機械在停機棚內啟動時,必須保持通風,防止機械廢氣造成的傷害;棚內嚴禁煙火,機械人員必須掌握所備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4)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置明顯的安全警號標志,并應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的地方指揮,27、以免造成翻機或其他交通事故的發生。駕駛人員持證上崗,施工時只能接受指揮人員發出的規定信號。(5)機械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使輪胎(履帶)壓在堅實的地面上。(6)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作業交替進行,機上、機下人員必須密切配合,協同作業。當必須在機械作業范圍內同時進行輔助工作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7)施工中遇有土體不穩、發生坍塌時,應立即停工,人、機撤至安全地點。當工作場地發生交通堵塞,地面出現陷車(機),機械運轉道路發生打滑,消防設施毀壞、失效,或工作面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時,亦應暫停施工,待采取措施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 28、(8)施工中遇到異常情況(如地下管線等)立即停止,采取保護措施并上報。九、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1、現場文明形象的具體要求 為爭創文明工地,塑造新的企業形象,本工程要高標準、嚴要求,施工現場必須做到規范化、標準化。施工現場大門按標準化建設要求布置。現場有宣傳標語、施工目標、安全、文明、質量口號。標語口號懸掛在施工區域可懸掛位置,標語口號需醒目整齊。現場必須布置安全生產標語和警示牌,做到無違章。施工現場要滿足下列要求: (1)施工現場的場容管理,實施劃區域分塊包干,責任區域掛牌示意,使全體職工熟知。 (2)制定施工現場衛生管理、檢查、評比考核制度。 (3)施工現場危險區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4)在主29、要施工道路口設置交通指示牌。 (5)現場布置圖必須根據場地實際合理布置,設施設備按現場布置圖規定設置。 (6)車輛進出道路暢通、整潔,不亂堆亂放、無散落物;場地平整、無積水,無散落的“五頭”、“五底”及散物。 (7)運輸車輛出場均要檢查,做到不將污染物帶出施工場地。 2、對附近水源的保護措施(1)盡量減少臨近飲用水源的施工時間、控制施工規模,盡量使施工活動對飲用水源的影響減低到最低限度。 (2)杜絕生產污水和垃圾對飲用水源的污染,嚴格控制飲用水源周圍環境,水源周邊100m范圍內作為環保工作的重點防范區,進行重點監測和管理。 (3)嚴禁全體施工人員利用水源沖洗設備、工具。 (4)在臨近飲用水源的施工中,進一步加強上述環保措施仍不能有效避免對其污染時,必須另找水源以解決村民用水。 (5)施工過程挖斷的水管,及時接通,施工現場備足足夠長度和型號的水管。 (6)不可避免的橫向水管可采取架空處理,等施工結束后統一繞過涵洞或橋臺處解決。3、施工期間噪聲污染的具體措施(1)禁止噪音超標機械進入施工現場,搞好平時機械維修保養工作;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計劃,盡量減少施工活動對沿線居民集中點的干擾。 (2)運輸車輛在集居民區行駛時,不許高聲鳴笛,車輛機聲保持正常,噪聲符合環境噪音標準要求。施工現場嚴禁使用噪音超標不合格車輛。 (3)盡量避開中午民眾休息時間,夜間作業時間不超過晚上10點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