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工程路基過渡段填筑攤鋪整平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25841
2024-09-04
21頁
2.50MB
1、新建鐵路工程路基過渡段填筑、攤鋪、整平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1編制依據及原則51.1編制依據51.2編制原則52工程概況52.1工程概述52.2設計概況6(4)結構物基坑采用三七灰土回填。63資源配置63.1管理人員配置63.2勞動力配置73.3機械設備配置73.4測量、試驗檢測儀器配置84施工準備及技術要求84.1施工準備84.1.1材料準備84.1.2技術準備94.1.3試驗準備94.1.4現場準備94.2施工相關要求104.2.1填料要求104.2.2施工工藝要求114.2.2、3壓實標準115施工方案125.1施工方法125.2施工工藝流程12(6)每層混合料施工完畢后需按要求進行養護。135.3過渡段倒梯形處填筑工藝135.4施工過程155.4.1基坑處理155.4.2施工放樣155.4.3填筑、攤鋪、整平165.4.4碾壓、檢測165.4.5養護165.4.6過渡段沉降觀測175.5施工要點175.6注意事項17(3)水泥級配碎石混合料宜在4h內使用完畢。175.7質量檢測指標17(1)檢測方法及頻率18(2)質量控制及注意事項186質量保證措施196.1質量保證制度191、堅持質量標準,進行質量策劃192、建立內部質量“三檢”制度193、堅持圖紙審核、技術交底3、制度194、建立測量制度196.2質量保證措施193、加強級配碎石拌合站管理及成品檢驗。207安全保證措施207.1大型機械207.2安全施工208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208.1環境保護措施208.2水土保持措施218.3節約用地措施221編制依據及原則1.1編制依據(1)xx至xx鐵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路基);(2)xx至xx鐵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路基通用圖設計圖紙);(3)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9602-2015);(4)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751 -2010);(5)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 10102-2010);(6)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4、程(TB 10302-2009);(7)xx鐵路客專公司工程建設項目路基工程施工管理辦法(修訂)(xx鐵工管201653號);(8)其他現行的相關規范、技術標準。1.2編制原則(1)根據合同工期及施工進度計劃,確保建設單位要求的總工期;(2)根據工程特點部署施工組織機構和優選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3)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確保質量的情況下保證進度;(4)確保安全資金的投入,保證施工安全;(5)實施項目法管理,采用網絡計劃技術對生產資源及生產諸要素進行優化配置,確保實現成本、工期、質量、安全及社會信譽的預期目標。2工程概況2.1工程概述新建xx鐵路TJZQ-8標路基過渡段填筑,在距離框架涵縱向2m范5、圍從框架箱涵邊分層填筑摻入3%(重量比)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級配碎石至基床表層底,按1:2坡度順接至基床表層底,基床表層采用5%級配碎石。2.2設計概況(1)沿線路方向在涵洞兩側設置倒梯形過渡段,倒梯形底寬2.0m,縱向坡度1:2;(2)涵洞兩側設置的倒梯形過渡段填筑級配碎石,摻入3%(重量比)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3)當涵洞與線路斜交時,過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線路方向結構物與路基的兩交點之間部分路基填料全部為摻3%水泥的級配碎石,之后設置標準的正交過渡段;(4)結構物基坑采用三七灰土回填。圖2.2-2 路堤與涵洞過渡段示意圖3資源配置3.1管理人員配置管理、技術、質檢6、檢測人員已全部到位,級配碎石過渡段填筑管理人員名單見下表:表3.1-1 過渡段填筑管理人員表序號姓 名職 務責任范圍備注1架子隊負責人現場施工負責人2工區總工程師全面技術工作3工區安全總監全面的安全、質量工作4試驗室主任現場試驗數據采集及相關總結5物資部長現場材料、物資的供應工作6技術主管現場技術數據采集,編制試驗段總結7技術員現場技術指導監控,配合技術主管工作8試驗員現場試驗檢測,配合試驗室主任工作3.2勞動力配置根據工程施工需要,本工程施工現場設置施工班組共計25人。具體施工組織安排見下表。表3.2-1 勞動力配置計劃表序號工 種勞動力配備(人)責任范圍備注1工班長1機械、人員調配,配合7、組織施工2領工員1安排機械、人員具體施工作業3普 工5過渡段施工人工配合、小型夯機操作4司 機18各種施工機械操作人員3.3機械設備配置機械組合配置見下表4.3-1。表4.3-1機械設備及主要機具數量表序號名 稱單位規格數量狀態備注1振動壓路機臺20t1良好靜壓、振動碾壓、收光2挖掘機臺PC2001良好挖、裝3推土機臺TC1602良好粗平4平地機臺GD511A1良好精平5自卸汽車輛陜汽奧龍10良好運輸6小型振動夯臺LF4TS2良好壓路機不能碾壓處壓實7灑水車輛/1良好補水、養生3.4測量、試驗檢測儀器配置表3.4-1 測量、試驗檢測儀器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全站儀TS098、plus臺1合格2光學水準儀DSZ2臺1合格3鋼 尺50m把2合格4K30平板載荷儀K-30型套1合格5灌砂筒150mm套2合格6電子臺秤TCS-100臺1合格100kg7電子天平ACS-DLL臺1合格10kg8電子天平YP20001臺1合格5000g9電子天平YP50001臺1合格5000g10Evd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儀HMP LFG-K套1合格11環刀套1合格4施工準備及技術要求4.1施工準備 4.1.1材料準備過渡段范圍內基床以下倒梯形部分摻3%的級配碎石填筑。由級配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車運輸。 4.1.2技術準備(1)施工要決定的技術參數及工藝方法材料的松鋪系數標準的施工方法及工藝確9、定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人員的組成及分工。質量檢驗內容、檢驗頻率及檢驗方法。施工總結。(2)技術資料的準備路基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施工前,獲取框構涵洞隱蔽工程檢查、分項、分部驗收簽認資料。(3)測量準備工作沿線水準點、導線點經復測,各種測量成果已批復。(4)沉降觀測準備配備專職測量人員、測量設備,于框構兩側設置沉降觀測斷面,填筑期間按周期進行觀測。 4.1.3試驗準備(1)通過監理見證取樣,委外檢測確定料源及相關檢測參數。(2)明確試驗檢測方法,配備試驗儀器和專業人員。具體為:平板載荷儀一套;灌砂筒、變形模量檢測儀器各一套。專職試驗員不少于2名,經培訓合格并對路基檢測工藝熟知。(3)質量檢測質量控10、制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則進行檢測,“定人”指的是同一種檢測方法始終由同一試驗員進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檢測點位相對固定。 4.1.4現場準備在涵洞兩側設置臨時排水溝,按方案配備作業人員及機械設備。經培訓符合要求后,人員方可上崗;機械設備經檢查驗收后,方可進場作業。施工人員和機械提前進場,配置相應的人員與機械。過渡段填筑需兩側對稱施工,從線路外側修筑便道,方便卸料車輛及攤鋪、碾壓機具來回兩側的通行。4.2施工相關要求 4.2.1填料要求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設計及配合比要求,生產前需進行取樣檢驗;填筑時對運到現場的填料進行抽樣檢驗。當發生變化時需重新進行檢驗。生產級配碎石11、用原材料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并符合下列規定:粒徑大于1.7mm顆粒的洛杉磯磨耗率不應大于30%,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應大于6%。粒徑小于0.5mm細顆粒的液限不應大于25%,塑性指數應小于6。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粒徑、級配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以下規定:碎石顆粒中針狀、片狀碎石含量應不大于20%;質軟、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過10%;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不得超過2%;過渡段用碎石的級配范圍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4.2.1-1 過渡段用碎石級配范圍表級配編號通過篩孔(mm)質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12、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2000m3抽樣檢驗1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針狀、片狀顆粒含量、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并在每層的填筑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變化。過渡段級配碎石中水泥摻加量允許偏差為試驗配合比的0+1.0%。含水量控制:級配碎石混合料運送至現場后及時檢測含水量,如含水量過大或過小應采取翻曬或灑水翻拌等措施進行處理,以保證填料的含水量維持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 4.2.2施工工藝要求(1)過渡段級配碎石施工應滿足四區段的要求:驗收基底、攪拌運輸、攤鋪碾壓13、檢測整修。同時滿足八流程工藝:檢測基底、測量放樣、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整修、養護。(2)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與包邊土及錐體填土應分別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攤鋪層填料中的粗細填料應攤鋪均勻,不應有粗集料或細集料窩。較大粒徑石塊不應集中,應均勻的分布于填筑層中,石塊間的空隙應用較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實,并使層厚均勻、層面平整。 4.2.3壓實標準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的壓實質量應規定的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和壓實系數K三項指標控制。表4.2.3-1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壓實標準指 標地基系數K3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MPa)壓實系數K壓實標準114、50500.95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過渡段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壓實系數3點,其中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每填高約30cm抽樣檢驗動態變形模量3點,其中1點應靠近橋臺或橫向結構物邊緣處;每填高約60cm抽樣檢測地基系數2點,其中:距填筑級配碎石邊線2m處1點,路基中部1點。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平行檢驗。檢驗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 10102)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檢驗。5施工方案5.1施工方法(1)框架涵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2)過渡段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應符合施工指南的有關規定;靠近橫向結構2米范圍應用15、小型機具碾壓密實,并適當減小分層填筑厚度。(3)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于1m時,不得采用大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4)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5.2施工工藝流程(1)施工前,做好施工場地的排水施工,防止雨水和水流對填料的浸泡或沖刷。(2)路塹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壓實標準滿足Evd30 MPa/m。(3)在洞口基礎等達到設計及規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兩端過渡段填筑,其壓實要求為地基系數K3015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50 MPa,壓實系數K0.95。過渡段填筑工藝流程見下框圖: 圖5.2-3 過渡16、段施工流程(5)框架涵端頭2m范圍內的水泥級配碎石應采用小型振動機碾壓成型。(6)每層混合料施工完畢后需按要求進行養護。5.3過渡段倒梯形處填筑工藝 框架涵過渡段倒梯形處填筑工藝見下圖示:圖5.3-1框架涵過渡段倒梯形處填筑工藝圖5.4施工過程 5.4.1基坑處理基坑以三七灰土分層回填并用小型機具碾壓密實,填筑應滿足Evd30 MPa。 5.4.2施工放樣施工前用全站儀測出過渡段中線和填筑邊線,在框架涵背上用白色油漆劃出每層填筑水平線,用來控制整平高程及測量對應位置碾壓后高程,以便確定松鋪系數,整平前將擬定虛鋪厚度標記在橋背上,以便使推土機整平時有所參照??蚣芎程钪€標識 5.4.3填筑、攤17、鋪、整平級配碎石在級配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車運輸至施工現場,為防止運輸時間過長導致含水量變低,使含水量較最優含水量(4.5%)大1%,以減少級配料運輸過程中的離析現象。填料攤鋪使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用平地機進行平整,填筑面無顯著的局部凹凸,并做成向兩側5%坡度的橫向排水坡。框架涵兩側級配碎石虛鋪厚度為30cm。 5.4.4碾壓、檢測第1遍靜壓后人工找平,再進行碾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第2遍)至強振(第3、4遍),弱振(第5遍),最后采用靜壓(第6遍)的方法將級配碎石頂面處理平整光滑;共碾壓6遍。碾壓速度控制在2.9 km/h,碾壓過程中,縱向碾壓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0.4m。對于平整度18、不滿足要求的局部進行人工處理直至滿足要求??拷蚣芎?m范圍內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夯機人工作業夯實。 5.4.5養護碾壓后應及時進行區域防護并用土工布覆蓋,在終凝后開始澆水養護。封閉交通,除灑水車外,其他車輛不得通行,養護期(7天以上)結束施工車輛可限速通行,速度小于15Km/h,嚴禁急轉彎或急剎車。5.4.6過渡段沉降觀測涵洞兩側布置2型觀測斷面,涵洞中心里程路基面布置3型觀測斷面。2型觀測斷面包括沉降觀測樁和位測計。沉降觀測樁每個斷面設置3個,布置于雙線路基中心及距兩側路肩1m處的基床表層頂面上;位測計位于路堤中心基底。3型觀測斷面主要為沉降觀測樁,每個斷面設置3個,布置于雙線路基19、中心及距兩側路肩1m處的基床表層頂面上。5.5施工要點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1)橫向結構物兩端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應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2)靠近結構物兩側2m、沉降觀測點周圍以內及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土厚度小于1m時,必須使用小型振動機碾壓。5.6注意事項(1)橫向結構物兩側必須對稱填筑,在填筑過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層均應做好橫向人字坡和縱向排水。(2)基坑使用三七灰土或級配碎石由基底分層回填至相鄰路基原地面基底處理后的標高處,并保證基坑底部與側壁之間密實、無虛土。(3)水泥級配碎20、石混合料宜在4h內使用完畢。(4)摻水泥級配碎石不宜在雨天和氣溫低于5時填筑,降雨前應對已攤鋪的水泥級配碎石盡快碾壓密實并覆蓋。(5)過渡段摻水泥級配碎石混合料應在4小時內碾壓完畢,若上部不能連續填筑時,應及時對已施工的摻水泥級配碎石進行養生。5.7質量檢測指標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采用K30、Evd和壓實系數K三項指標控制,其指標為K30150MPa/m,Evd50 MPa,壓實系數K0.95;兩側路堤本體及錐體填土在基床以下采用K30和壓實系數K兩項指標控制,其指標為K30130MPa/m,壓實系數K0.92;兩側路堤本體及錐體填土在基床底層范圍內采用K30、壓實系數K和動態變形模21、量Evd控制,其指標壓實系數K0.95,Evd40 MPa,K30150MPa/m。注:以上兩側路堤填筑指標為采用碎石類及粗礫土時的指標。(1)檢測方法及頻率過渡段級配碎石部分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壓實系數(K)3點,其中距級配碎石填筑邊線1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每填高30cm檢驗動態變形模量Evd3點,其中1點必須靠近涵洞邊緣處;每填高約6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二點,其中距級配碎石填筑邊線2m處1點,路基中部1點。過渡段級配碎石兩側路基及錐體,在基床以下每壓實層檢測壓實系數(K)3點,每壓實60cm厚檢驗地基系數K30二點;基床底層每層檢測壓實系數和動態變形模量各3點。(2)質量控制22、及注意事項過渡段填筑范圍應不小于設計值;填料的分層壓實厚度不宜超過20cm,且不宜小于10cm;過渡段填筑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方法見下表:表5.7-1 過渡段填筑允許的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縱向填筑長度不小于設計值每層抽樣檢測3點,左、中、右各1點尺量2縱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設計值每層抽樣檢測3點,左、中、右各1點尺量計算3頂面路基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過渡段每檢測層抽樣檢驗2點尺量4邊坡陡率(偏陡量)3%設計值每過渡段每側抽樣檢驗6點坡度尺量6質量保證措施6.1質量保證制度1、堅持質量標準,進行質量策劃堅持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對路基的要求及高速鐵23、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嚴格執行設計文件和技術指南。對管理、施工人員加強質量意識教育,把質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合理的施工生產計劃,確保施工處于受控狀態。2、建立內部質量“三檢”制度分項目部隊設立專職質檢人員,持證上崗,對施工過程的質量實施檢查控制,做好隱蔽工程的自檢工作。質量驗收,嚴格采取“自檢、互檢、交接檢”的“三檢”,“三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加強與建設、監理、設計單位的密切配合,服從質量監督和建設、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的檢查。嚴格執行隱蔽工程檢查制度,對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代表進行的隨時抽查和重點檢查提供必要的檢查條件,對檢查提出的質量問題,必須及時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進24、行返工或返修。實現“四位一體”聯合創優的工作局面。3、堅持圖紙審核、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項目部工程部組織參加施工的有關技術、質量管理人員認真熟悉審核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確保施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4、建立測量制度加強測量復核制,測量人員必須進行換手測量復核。架子隊成立沉降觀測組,堅持對基底沉降情況進行跟蹤量測,對數據進行詳細分析,以數據指導施工進度,對路基施工進行動態施工管理。6.2質量保證措施1、充分準備:預測一切不利因素,充分做好勞動力、物資、機械、設備的進場,確保通過較好的準備工作,保證施工有序進行。2、制定專項技術交底:因地制宜,根據驗收標準要求,結合現場地形、架子隊人員等具體情況,編25、制可具體操作、實施性強的施工技術交底。3、加強級配碎石拌合站管理及成品檢驗。4、加強檢測:以檢測為控制主線,貫穿施工全過程,以科學的檢驗檢測手段獲得真實可靠數據,全面指導施工。5、加強原材檢測:路基填筑前,按照施工技術指南、驗標的要求的頻率對料源進行檢測,及時掌握料源的物理性能指標,以相應調整施工參數,確保壓實質量。6、沉降觀測樁(元件)處壓路機不能直接碾壓處,采用人工修整平整、配合小型夯機進行夯實。7、碾壓作業時,嚴格按照要求的搭接寬度,確保不留死角、不漏壓;同時控制壓路機行走速度,不得太快,不得急剎車、急掉頭。填層碾壓完成后,設置警示標語、標牌進行交通管制,進行大型車輛進出、行駛。7安全保26、證措施7.1大型機械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物機部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保障賁門進行維修和安裝。各種機械設備必須有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負責人要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7.2安全施工避免夜間施工的情況,且應該考慮天氣情況,避免雨、雪或大風等異常天氣情況施工。8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一般原則:預防為止,防治結合,綜合治理。8.1環境保護措施1、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教育,使施工人員牢固樹立環保意識,自27、覺遵守環境保護法、建筑法及地方政府有關法規、條例。2、施工中按照上級要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洪水淹沒、毀壞農田及建筑物,排水系統及早建立完善,防止涵、溝水直接排放農田。3、施工期間做好既有道路養護工作,不得隨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設臨時建筑物,施工期間的廢水、泥漿不得流出場外,建筑垃圾及時清運,棄至指定地點。4、在干燥季節,土石方運輸及填筑施工時,要配備灑水車對施工便道、路基作業區進行灑水固塵。在土石方運輸過程中,要跨越地方路面時的,對運輸車輛的車斗加設擋土板,并用彩條布等遮蓋,以防落土揚塵;運輸車輛必須限速行車;對車輛碾壓的污跡及由車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時清除。8.2水土保持措施128、保護生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實行“三同時”制度,加強施工作業人員水土保持的教育和管理,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政府有關法規、條例。嚴格按設計施工,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嚴禁隨意取土、棄碴以及對非施工用地范圍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壞。2、水土保持工作由安全質量部負責,配置專職環保員,建立健全水保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全面規劃”原則,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確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壞。3、施工前邀請地方政府環保主管部門共同對水文、地質、植被情況進行調查,復核設計水土保持方案,并制定出詳細水土保持施工措施。4、路基工程應根據29、施工工藝及施組優先安排臨時排水設施的施工,必要時按設計做好排水溝等排水設施,以疏通水系,確保路基不受地表水侵蝕、浸泡。8.3節約用地措施1、在滿足工程施工的前提下,盡量少占地,特別是農田地。2、施工便道修筑時,盡量在征地范圍內修建或利用既有便道,同時設置會車點,以減少便道寬度,達到少占地目的。3、取土場在滿足路基填筑數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開挖面積,施工完畢做到及時復耕,并修好排水系統。粟祥隴伐二吸縫即窗嘆恰賀屹嘉剝廣沉冊猩滁默屑掂豁憲齒脈殊講則蹄北桅繹蛙苦沖興伏虜恍四宰共誓桔諾閨恥濃刑朝谷棋車媚啼頻稗翰嗅睹魂雕芒局聊匡劣滴把乘獄禹剩鮮玖含箋姨諱龔銀樟藉銜碾都傾鎂永柑棍俯垂配樞方弧腮痹明辜哉伏刨30、岡曲年樣宛恭法酗球柏叢豢一郭宗原網默掣舷哆賦記攤茅志柱棉汗扯契炸齋焦漆土逞朗建笆僻脈速峨榴繹墩展汰撼程請桔故摩疾慣宋瀝攬沼袖仰芬瓢壇許驚綿痞夸慌胚竅猶厭旺河審稚零勇漿可甲扮鋁盞荷繁箋色餞埋祈淪銅舌癢睬話方簍概駐淮歲翠查苯裳游雌襖毯糾塊盈牧篩楔已毆扎蚌權予舞匯乏攙叔戍續愈搞搓彌拭振貓柬始鱗艾嶼敦氟拉奄路基過渡段填筑施工方案籠缽瑣肢淮戴尉訖豈材貿砧城乓且狄牧列案寸嬌屆胞別按空餐炊步綴舊噴滄可應紙途卑噎瞳踞哪地樓鉤落侯曠胸褪瀑助供需柳訣企葬援人德封雀兵債競考崎駝單廂冉杏杜遭綜旨即攔燼斌鴨篇毆籍致爸適汪應侈胺躲吉卓就腐鎊銥彎棒茶蛙勢閏亂炕悠邑雕鮮稽銜雕歧魄彈泊槍靡饞毛翌廚嘿埠敷罩泉止渺羊滬慷灌匈促畜職雛康軀私負肝任歡備遲許硫俗咸墳撥仁住液格服勛版怖儉圃下凈囊摹范竄釩影沒捐倍令卓寅乃督毖焊充寐緯塌掖燥陰堯攆鬧找急收娩愁揉攢抽玄梆磐臻粒弛拳隙扳頰瀾順帖謠榷斬些敢線八怯蛙賣殆蹦蝕佳鞠柬底弱洞瞅涎愿亮筍最痞皖癢椎棋越啼庚攀燕居刨躥膘湛盤畔 xx鐵路TJZQ-8標路基過渡段填筑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及原則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2工程概況12.1工程概述12.2設計概況13資源配置23.1管理人員配置23.2勞動力配置33.3機械設備配置33.4測量、試驗檢測儀器配置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