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工程過渡段施工作業指導書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26290
2024-09-04
14頁
145.47KB
1、 新建xx鐵路工程指揮部第十工區 過渡段施工作業指導書 編制: 審核: 簽發: 新建xx鐵路工程指揮部第十工區項目經理部(一)過渡段施工本標段過渡段類型主要有路橋過渡段、路隧過渡段、路涵過渡段、堤塹過渡段、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巖土組合的橫向過渡段等多種形式。本標段施工過渡段結構類型多,施工工序復雜,需加強施工質量控制;過渡段填筑主要安排在旱季施工,填料可使用級配碎石或級配砂礫石,來自路基填料拌和站,壓實標準及檢測頻率均按路基相應部位要求控制。過渡段基底處理與橋臺、相鄰路基及橫向結構物的地基同時進行,并滿足設計要求;過渡段施工時,與過渡段相鄰的路堤未填筑時,過渡段路堤填筑的施工長度應不小于20m,2、相鄰路堤已填筑完成時,則應將與過渡段相鄰的路堤端部挖成臺階狀;過渡段施工前應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并按設計要求設置防排水設施;過渡段路堤兩側防護砌體的施工,在地基和路堤穩定后進行,并與相鄰的防護設施構成體系。橋臺和橫向結構物基坑和過渡段基底處理必須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回填和填筑施工;橋臺和橫向結構物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過渡段填筑施工。1. 過渡段路基填筑試驗過渡段路基采用級配碎石分層填筑,級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汽車運輸,混合料采用推土機攤鋪,攤鋪厚度控制在20cm。主要采用大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對大型設備無法碾壓的地方,采用小型沖擊振動夯夯實。過渡段大面積填3、筑前,在現場選取有代表性的過渡段進行攤鋪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填料級配、松鋪厚度、碾壓含水量、碾壓遍數等關鍵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試驗前編制詳細的工藝參數試驗方案,得到監理批準后實施。2. 過渡段路基填筑施工方法(1)級配碎石施工采用拌和設備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用密封良好或覆蓋蓋布的自卸汽車運輸到指定填筑區段;采用推土機按照設計橫坡及試驗確定的分層厚度攤鋪平整,結構物附近等局部輔助人工平整;采用帶自動密實度顯示儀的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局部用沖擊振動夯夯實,具體碾壓按照現場試驗確定的工藝及參數進行。(2)層厚控制:每層松鋪厚度參照試驗結果,小型機具壓實部位每層松鋪厚度控制在15cm。在橋臺背部及4、橫向結構物墻身的左中右用紅油漆標出分層松鋪厚度和填層序號。(3)碾壓工藝:每層均采用壓路機、振動夯組合進行壓實。壓實工藝為:1遍靜壓+2遍弱振+12遍強振+1遍弱振+1遍靜壓光面(保證先弱后強、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碾壓順序)。對于靠近耳墻及墻身下機械不能到位的地方用振動夯分二層進行夯實,其松鋪厚度控制在15cm內,并在其它部位碾壓前先填筑一層,然后與其它部位一起填筑第二層。具體根據試驗結果調整。(4)橫向結構物兩側必須對稱填筑,結構物的頂部填筑厚度小于1m時,不得采用大型壓路機進行碾壓,在填筑過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5)質量控制與檢測:級配碎石的拌和、質量控制與檢測方法、質量標準及檢測頻5、率按照現行驗收標準,靠近結構物附近采用振動夯壓實的部位檢測方法采用K30進行檢測 。3. 路涵過渡段施工(1) 施工工藝路涵過渡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2) 施工方法路基與涵洞連接處等縱向剛度變化地段,采用級配碎石填筑。其壓實標準在基床厚度范圍應滿足基床的的壓實標準,每完成一層均需檢查地基系數和孔隙率。路堤與涵洞過渡段采用正梯形過渡,縱向坡率1:2;路塹與涵洞過渡段采用挖臺階過渡,縱向坡率1:2.過渡段總長度不小于4倍路堤高度。路涵過渡段設置如下所示。(3) 施工要點橫向結構物兩側的過渡段填筑必須對稱進行,并與相鄰路堤同步施工;過渡段兩側及涵洞錐坡防護砌體,待路堤穩定后再施工;橫向結構物的頂部填6、土厚度小于1m時,不得使用大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涵背兩側每層攤鋪厚度為相鄰路堤分層攤鋪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動壓路機和沖擊夯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碾壓夯實。將填料拌和站拌和好的過渡段級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車盡快運輸到現場,防止水分蒸發損失過多。涵背兩側每層攤鋪厚度與相鄰路堤分層攤鋪厚度相匹配,采用壓路機按工藝試驗確定的碾壓遍數、行駛速度及碾壓程序進行碾壓。(4) 施工控制對生產的級配碎石混合料除在混合料生產過程中按規定進行取樣檢驗外,填筑時對運至現場的級配碎石混合料還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頻次檢驗顆粒級配和含水量。當發現運至路基填筑現場的混合料級配或含水量有明顯變化時,及時抽樣復查,7、并將檢測信息反饋給填料生產拌和站,以對配料比例作相應調整,使生產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確認級配碎石混合料顆粒級配、含水量的均勻性、鋪筑厚度、填層表面平整符合設計及施工工藝參數后,再按工藝試驗確定的碾壓速度和遍數進行碾壓夯實。過渡段填筑壓實質量與一般路基相同按相應部位要求控制。檢測壓實質量填筑至基床底層頂面基坑回填基底處理結構物后背墻繪填筑線埋設底層透水管砌筑滲水墻與路基同步攤鋪碾壓或夯實合格不合格過渡段與路基同步攤鋪碾壓或夯實填筑至涵洞頂面不合格合格過渡段基床表層填筑涵頂距路肩高度h2m涵頂距路肩高度0.7mh2m下道工序檢測壓實質量路涵過渡段施工工藝流程圖4. 路橋8、過渡段施工(1) 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2) 施工方法路橋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填筑,過渡段范圍基床表層標準與一般路基相同。過渡段與相鄰路堤作為相同施工區段同步填筑。填料攤鋪按設計要(a)路堤與涵洞正梯形過渡段設置形式(b)路塹與涵洞過渡段設置形式路涵過渡段主要形式示意圖求分段選用不同填料,橋臺后長度不小于4倍橋臺后路堤高度,且不小于20m范圍內不能使用大型壓路機施工的部位,采用小型壓路機配合沖擊夯進行壓實,其它部位與路基同步采用大型壓路機碾壓。壓實遍數由實驗確定;每層虛鋪厚度控制在15cm以內,可先在臺背上用油漆劃出填挖控制線,每完成一層均需檢查地基系數(K30)和孔隙率(n),過渡段的9、基床表層標準和一般路基相同。路橋過渡段設置形式如下圖。(3) 施工要點過渡段基底處理與橋臺及相鄰路基的地基同時進行,過渡段填筑與相鄰路堤按相同施工區段同步施工。按設計要求對過渡段的基底進行處理,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再進行上層級配碎石填筑。將級配碎石生產場拌和好的過渡段級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車盡快運輸到現場,防止水分蒸發損失過多。臺后每層攤鋪厚度為相鄰路堤分層攤鋪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動壓路機和沖擊夯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碾壓夯實。填筑至基床底層頂面基坑回填基底處理埋設底層透水管砌筑滲水墻過渡段與路基同步攤鋪碾壓或夯實檢測壓實質量合格填筑基床表層過渡段施工結束不合格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流程圖10、(4) 施工控制施工控制同路涵過渡段施工相同。5. 堤塹過渡段施工(1) 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 施工方法堤塹過渡形式如圖。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堅硬巖石路塹時,在路塹一側順原地面縱向開挖臺階,臺階高度1.0m。在路堤一側設置過渡段,過渡段基床表層20m范圍內采用級配碎石填筑,充分振動壓實,壓實標準同路橋過渡段。過渡段級配碎石開挖臺階硬巖路塹與路基同步同料填筑攤鋪填料與路基同步不同料填筑檢查厚度碾壓檢測壓實質量填筑至路基基床底層頂面施作橫向排水砂溝與相鄰路基同步填筑基床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堤塹過渡段施工工藝流程圖當路堤與路塹連接處為軟質巖石或土質路塹時,在路塹一側順原地面縱向挖成1:211、的坡面,坡面上開挖臺階,臺階高度0.6m。與路堤同步填筑相同填料。過渡段的施工應與相鄰路堤同步進行;大型壓路機壓實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壓實設備進行壓實,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大于20cm,碾壓遍數由實驗確定。(3) 施工要點在路塹一側順原地面縱向按設計要求的坡率開挖臺階。 堤塹過渡形式示意圖路塹為軟巖或土質時,過渡段與路堤同步采用相同的填料分層填筑;路塹為硬質巖時,過渡段與路堤同步分層填筑,過渡段填筑級配碎石。過渡段填筑至基床底層頂層后,在塹堤分界處施作橫向排水砂溝,內置軟式排水管將路基水引排到路基外。6. 路隧過渡段施工路隧過渡段為路塹與隧道的過渡,路塹與橋梁過渡方式與其相同,可采用同一施工工藝和12、方法。過渡段按要求采用混凝土結構,按照設計過渡形式與路基進行同步施工。(1) 施工工藝路隧過渡段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下承層驗收支立側模混凝土分層攤布分層振搗表面收平養護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安放沉降縫板驗收簽證路隧過渡段施工工藝流程圖(2) 施工方法隧道與土質、軟質巖、強風化硬質巖路塹相接時,在路塹基床范圍內設置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填筑,靠近洞口厚度為2m,厚度由2.0m階梯式漸變至0.6m,每5m設置一道沉降縫,用瀝青木板填塞。路隧連接處過渡段設置見下圖。級配碎石施工采用拌和設備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用密封良好或覆蓋蓋布的自卸汽車運輸到指定填筑區段;采用推土機、平地機按照設計橫坡及試驗確定的分層厚13、度攤鋪平整,局部輔助人工平整;采用帶自動密實度顯示儀的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局部用沖擊振動夯夯實,具體碾壓按照現場試驗確定的工藝及參數進行。層厚控制:每層松鋪厚度參照試驗結果,小型機具壓實部位每層松鋪厚度控制在15cm。5.0m 5.0m 5.0m 5.0m0.61.2m1.6m2.0m路隧分界處隧道仰拱填充路基 路隧過渡段處理方式示意圖碾壓工藝:每層均采用振動壓路機、沖擊振動夯組合進行壓實。壓實工藝為:1遍靜壓+2遍弱振+12遍強振+1遍弱振+1遍靜壓光面(保證先弱后強、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碾壓順序)。對于靠近結構物機械不能到位的地方用沖擊振動夯分二層進行夯實,其松鋪厚度控制在15cm內,并在14、其它部位碾壓前先填筑一層,然后與其它部位一起填筑第二層。具體根據試驗結果調整。橫向必須對稱填筑,在填筑過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質量控制與檢測:級配碎石的拌和、質量控制與檢測方法、質量標準及檢測頻率按照現行驗收標準。7. 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巖土組合路基過渡段施工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或橫向不同巖土組合時,為保證路基橫向剛度及避免橫向差異沉降的產生,路基面以下挖除換填厚度由以下兩條件(或之一)確定:保證軌道受力范圍(左、右線中心外側各2.0m)內的地基條件一致;動荷載主要影響深度范圍內(約1.0m厚)的填料一致。當換填地段為硬質巖或按硬質巖路基處理地段,則采用級配碎石換填;為土質、軟質巖或按軟質巖處理地段,則采用符合基床要求的填料進行換填。換填底部應設4%的向外排水坡。路塹地段硬質巖石路基與土質路基縱向連接時,應由土質路基的換填底面向硬質巖石地段路基面順坡設置過渡段,其長度不應小于10m。過渡段范圍內的填料應滿足路基各部位的填料要求。其施工工藝同路堤路塹過渡段施工工藝。路基排水與防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