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客運專線工程路基AB料填筑試驗段施工設計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26366
2024-09-04
24頁
273.01KB
1、鐵路客運專線工程路基AB料填筑試驗段施工設計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1.5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32、工程概況33、試驗段試驗目的和內容43.1、試驗目的43.2、試驗內容44.1、人員情況:54.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65、AB組料填筑75.1、施工準備71、材料準備72、地基準備83、技術準備84、沉降觀測準備85、試驗準備86、施工準備105.2、試驗段路施工相關要求101、填料要求102、施工工藝要求103、壓實標準115.3、試驗段施工121、施工工藝流程122、2、施工方法136、質量保證措施166.1、質量保證制度161、堅持質量標準,進行質量策劃162、建立內部質量“三檢”制度163、堅持圖紙審核、技術交底制度174、建立測量制度175、建立教育、培訓、持證上崗制度176、建立工程質量獎勵基金和質量保證金制度176.2、質量保證措施177、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87.1、安全目標187.2、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度191、安全保證體系192、安全管理制度19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框圖193、安全隱患及采取的技術措施208、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218.1、環境管理目標218.2、環境管理218.3、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措施211、環境保護措施212、水土保持措施23、28.4、節約用地措施221、編制依據1.1新建鐵路XX至XX客運專線工程施工圖寧客專施圖1標(路)-9-1,寧杭客專施圖1標(路)-19-2。1.2國家和鐵道部現行的設計、施工、驗收所采用規范、技術指南、標準。1.3 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4 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22005;1.5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1.6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2006158 號); 1.7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技術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 號);1.8寧杭客運專線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實施細則1.9新建鐵4、路XX至XX客運專線工程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1.10施工現場的施工調查及勘察資料;1.11本單位積累的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2、工程概況新建XX至XX鐵路客運專線工程位于XX市, 區間路基分為四段,分別為DK32+322.76DK33+256.08、DK37+965.05DK39+635.00、DK39+787DK40+020.4和DK40+622.58DK40+693.00段。路基AB組填料填筑合計25萬 m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將DK32+880DK33+000段路基 AB組填料填筑作為路基填筑試驗段試驗內容。全長120m100m,符合試驗段施工規定要求。3、試驗段試驗目的和內容3.1、試5、驗目的確定不同壓實機械,在同類填料的前提下,分不同厚度進行碾壓,確定施工過程中填料含水率的控制范圍、適宜的松鋪厚度、碾壓遍數及施工工藝、施工組織、施工機械,在達到各項設計要求的同時,選定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從而指導下步路基施工。3.2、試驗內容DK32+880DK33+000整個試驗段全長120米,劃分為DK32+880DK32+940、DK32+940DK33+000兩部分,各長60m,擬采用18T和22T兩種壓路機進行填筑試驗。填筑采用路基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人工配合平地機攤鋪平整填料,測量人員用儀器測量填土標高以控制攤鋪厚度,并按設計施工成型邊坡坡率。試驗過程中每壓實一遍進行觀測6、點的孔隙率n、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二次變形模量Ev2四項指標檢驗。通過試驗段的實際操作及對試驗數據的分析,確定不同含水量、不同填筑厚度時的壓實質量以及與碾壓遍數、行駛速度之間的關系,并繪制關系曲線圖。得出不同壓實機械及壓實方式組合(靜壓、弱振、強振等)的施工質量效果對比,為以后大面積路基施工提供依據。本試驗段路基試驗內容見表3-1。表3-1 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A、B組填料試驗段試驗內容機械類型松鋪厚度填層壓實方法及檢測試驗碾壓不檢測每碾壓一遍按規定項目和頻次檢測18t35cm1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1遍強振n遍靜壓收光1遍40cm2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1遍強振n遍靜壓收光1遍7、調整層厚3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1遍強振n遍靜壓收光1遍22t35cm4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1遍強振n遍靜壓收光1遍40cm5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1遍強振n遍靜壓收光1遍調整層厚6靜壓1遍、弱振1遍強振1遍強振n遍靜壓收光1遍通過以上試驗選擇:合適的施工含水率合適的松鋪厚度(松鋪系數)合適的壓實機械和走行速度合適的壓實遍數合理的上料、攤鋪、平整、碾壓機械組合(合適的填筑分段長度)科學的施工組織4、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4.1、人員情況:路基試驗段填筑由分項目部第一架子負責。表41 參加試驗段施工管理的人員表序號姓 名職 務職 稱備注1 隊長工程師2項目總工工程師38、安全總監助工4工程部長助工5安質部長工程師6質檢員技術員7測量主管技師8測量工技術員9試驗主管工程師10試驗員技術員11物資部長經濟員12材料員材料員13技術主管助工14技術員技術員15 領工員16領工員4.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本著各種設備之間能力協調、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配置。具體的配備方法是:以需要的生產能力為目標,協調配備挖、裝、運、平整、碾壓機械。同時,在配備挖裝機械時還要考慮到備土、晾曬、降低含水量的機械設備能力要求,主要施工機械配置及性能見下表:表42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挖掘機PC220臺1良好挖、裝、拌2挖掘機PC200臺1良好挖、裝、拌3推9、土機T140臺2良好初平、穩壓4平地機GD511A臺1良好整平5壓路機SRM22臺1良好碾壓6壓路機YZ-18臺1良好碾壓7自卸汽車15T輛10良好運輸8灑水車8T輛1良好注:機械來源主要為架子隊自有。4.3、主要測量、檢測儀器表表 43 主要測量、檢測儀器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全站儀徠卡TC402臺1合格2電子水準儀DSZ05套2合格4光學水準儀DSZ2臺4合格5鋼 尺50m把3合格6K30平板載荷儀YTW28套1合格7灌砂筒150mm套1合格8電子臺秤TCS-150臺1合格9電子天平FA2004B臺1合格10電子天平YP20002臺1合格11電子天平YP50001臺1合格10、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2Evd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儀HMP LFG-K套1合格13Ev2變形模量測試儀PDG-K套1合格14環刀套1合格5、AB組料填筑5.1、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在沿線路進行調查后,選取合格的取料場,填筑前對土料進行取樣檢驗,當填料土質發生變化或更換位置時應重新進行檢驗,檢驗的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2004)規定進行試驗,填料復查項目及頻次詳見表5-1。經監理工程師現場見證取樣,檢驗合格后作為路基填料。本試驗段選用溧水縣東屏采石場填料。表5-1 填料復查項目及頻次表填料類別試驗項目、頻次顆粒級配液塑限擊實試驗顆粒密度細粒土一5000m3(或土11、性明顯變化)5000m3(或土性明顯變化)一粗粒土、碎石土10000 m3(或土性明顯變化)一一10000 m3(或土性明顯變化)2、地基準備碎石墊層驗收合格后,進行AB組填料試驗段填筑施工。3、技術準備測量放中心線及邊線,路基低標高,按試驗段實施方案,編制技術交底書,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學習技術要求及規范。向監理報檢,同意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4、沉降觀測準備編制實施性沉降觀測方案,配備測量人員、測量設備,于DK32+890、DK39+990處設置基底沉降板觀測。5、試驗準備(1)明確試驗方法,配備試驗儀器和專業人員。具體為:平板載荷儀一套;灌砂筒、動態變形模量、變形模量各一套。專職試驗員不12、少于2名,經培訓合格并對路基檢測工藝熟知。根據室內試驗結果,東屏鎮采石場的填料滿足A組填料的批標要求,細角礫土,物性指標見表52。表5-2 試驗段AB填料的物性指標試驗項目單位粗角礫土天然含水量Wo%6.2天然密度og/cm31.62顆粒密度sg/cm32.68最大干密度dmaxg/cm32.13最優含水量Wopt%5.5不均勻系數Cu7.34曲率系數Cc1.20大于5mm的顆粒含量%80.5最大粒徑mm60(2)質量檢測質量控制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則進行檢測,“定人”指的是同一種檢測方法始終由同一試驗員進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檢測點位相對固定。質量檢測在本試驗段中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加強施13、工過程控制,在工藝試驗的各階段進行質量檢測,確保工程質量;二是為了掌握各種試驗工藝與檢測方法之間的關系。AB料填筑質量檢測詳見表5-3表5-3檢測項目、方法、操作的規程項目方法人員規范天然含水量烘干法程碧雨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天然密度程碧雨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最大干密度擊實程碧雨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最優含水量擊實程碧雨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顆粒密度量瓶、虹吸筒曾義成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顆粒級配篩分法曾義成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大于5mm的顆粒含量篩分法曾義成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最大粒徑篩分法曾義成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6、施工準備在路基兩側設置臨時排水溝,按試驗方案配備作業人員及機械設備。經培訓符合14、要求后,人員方可上崗;機械設備經檢查驗收后,方可進場作業。根據本段作業要求,施工人員和機械提前進場,配置相應的人員與機械數。5.2、試驗段路施工相關要求1、填料要求(1)路基基床底層以下路堤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徑為不得大于15cm,細粒含量30%,不均勻系數Cu12,并且要求大小級配良好的非風化石。(2)路基基床底層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徑為不得大于10cm,細粒含量30,不均勻系數Cu20,級配曲線曲率系數Cc13,并且要求大小級配良好的非風化石。(3)填料的含水量:及時檢測土的含水量,如含水量過大或過小應采取鏵犁翻曬或加水等措施進行處理,以保證混合料的含水量維持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2、施工工藝要求(15、1)路堤填筑應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所謂“三階段”:準備、施工、整形驗收;“四區段”指“填筑、平整、碾壓、檢測”;“八流程”指“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或晾曬、機械碾壓、檢驗簽證、路基整形”。結合實際情況,本試驗段路堤施工長度較短,不宜按“四區段”進行施工組織安排,而采用“同一層土一次性填筑、一次性攤平、一次性碾壓、一次性驗收”的來組織施工。(2)不同性質的填料應分別填筑,不得混填,每種填料壓實累計總厚度不宜小于50cm,每一攤鋪層填料中的粗細填料應攤鋪均勻,不應有粗集料或細集料窩。較大粒徑石塊不應集中,應均勻的分布于填筑層中,石塊間的空隙應用較小16、碎石、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實,并使層厚均勻、層面平整。3、壓實標準(1)基床以下路堤:見表5-3。表5-3 基床以下路堤壓實標準填 料壓實標準砂類土及細礫土碎石類及粗礫土A、B組填料地質系數K30(Mpa/m)110130孔隙率n31%31變形模量Ev2(Mpa)4545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6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每填高0.9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二次變形模量Ev2各 4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2點。(2)基床底層壓實標準:見表5-4。表5-4 基床底層壓實標準表填 料壓實標準砂類土及細礫土碎石17、類及粗礫土A、B組填料地質系數K30(Mpa/m)130150孔隙率n28%28%變形模量Ev2(Mpa)6060動態變形模量Evd(Mpa)3535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壓實一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6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每填高0.9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二次變形模量Ev2各 4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2點。5.3、試驗段施工1、施工工藝流程框圖2 “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工藝流程圖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檢測區段碾壓區段整平區段填土區段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基底處理攤鋪整平灑水晾曬碾壓夯實路基整修檢驗18、簽證框圖3 試驗段路堤單層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線上土攤鋪初 平精 平初壓: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1遍壓實質量、壓實厚度檢測續壓續檢:每強振1遍,檢測1次數據分析,編制試驗成果書指導下步大面積施工2、施工方法(1)清除地表植被,按設計路塹邊坡開挖至設計標高,做好4%的路拱,以便排水。按設計要求進行地質核查試驗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試驗段填筑。(2)測量放樣:由精測隊對現場進行測量放樣,放出路基中心線、兩側坡腳線,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比設計線每邊寬出50cm。工程技術人員、測量人員每20m一斷面用全站儀和水準儀精確測量,并在邊樁上標示出填高,再在樁邊打入竹條,綁扎好布條用以控制填筑厚19、度。(3)上土虛鋪:填筑中,采用挖掘機挖裝、自卸車運輸。 DK32+880DK32+940段分別按0.3、0.35、0.4m控制虛鋪厚度進行填筑;DK32+940DK33+000段分別按0.33、0.38、0.43m控制虛鋪厚度進行填筑。保證壓實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并最接近30cm。填土區段內按照網格化布料,縱向網格線間距不得大于10m。網格線間距根據運料車的車容量計算確定,可采取單車一格或雙車一格卸料(參見圖4)。卸土布料必須有專人指揮,確保卸料均勻,便于攤鋪、平整,用以控制推土機作業厚度。單車一格卸料 圖4 雙車一格卸料在填土前、填土平整后、碾壓后測量各測點標高,以確定填筑松鋪系數。(420、)路基攤鋪:填料攤鋪應使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用平地機進行平整,填層面應無顯著的局部凹凸,并應做成向兩側橫向排水坡。填料在攤鋪整平時,嚴禁產生“集料窩”現象。如出現填料大顆粒或小顆粒集中現象,應人工進行翻挖拌和,確保填料級配均勻。(5)路基初壓:當松鋪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時開始碾壓。碾壓采用18(22)T振動壓路機。根據“由兩側向中間,先靜壓、后弱振,再強振”的操作程序,先靜壓一遍,再弱振壓二遍,再強振碾壓一遍,完成初壓。碾壓時,行與行輪跡重疊0.40.5m,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不小于2m,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沉降觀測點周圍1m2范圍內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采用打夯機夯實。碾壓工藝21、如圖5圖5 碾壓工藝流程圖(6)壓實檢測:根據我單位的施工經驗,前幾遍碾壓后檢測指標值達不到設計要求,現場22T壓路機碾壓4遍、18T壓路機碾壓5遍后,再進行壓實指標檢測,以提高工效。每層檢測孔隙率、Ev2、Evd 、K30四項檢測指標。(7)續壓檢測:對試驗段路基進行續壓續檢,每強振一遍檢測一次,檢測方法同前。并認真記錄松鋪厚度、壓實厚度、碾壓次數、壓實質量等相關數據。(8)數據分析應詳細記錄填料類別、含水率、機械種類、碾壓遍數、行駛速度、攤鋪厚度、不同壓實遍數后的壓實厚度及對應試驗數據。以EXCEL表格形式,對松鋪厚度及壓實厚度、碾壓遍數及強振遍數、含水率及試驗數據進行對應記錄,同時繪制關22、系圖。(9)試驗成果書施工完成3日內,完成對數據進行分析、確定經濟、合理、成熟的施工工藝,完善試驗成果書,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本管段A、B組填料填筑按此組織施工。6、質量保證措施6.1、質量保證制度1、堅持質量標準,進行質量策劃堅持無砟軌道客運專線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對路基的要求及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嚴格執行設計文件和技術指南,認真落實“以試驗段引路,進行工藝試驗,取得可行性成果后,有序展開大面積施工,確保施工質量有保證,避免盲目施工”。對參與試驗段管理、施工人員加強質量意識教育,把質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合理的施工生產計劃,確保施工處于受控狀態。2、建立內部質量23、“三檢”制度建立“項目架子隊、試驗隊、工班作業層”三級質量檢查制度,分項目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定期檢查每月進行一次。質量檢查由主要領導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參加,外業檢測、內業檢查分別進行。分項目部隊設立專職質檢人員,持證上崗,對施工過程的質量實施檢查控制,做好隱蔽工程的自檢工作。質量驗收,嚴格采取“自檢、互檢、交接檢”的的“三檢”,“三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加強與建設、監理、設計單位的密切配合,服從質量監督和建設、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的檢查。嚴格執行隱蔽工程檢查制度,對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代表進行的隨時抽查和重點檢查提供必要的檢查條件,對檢查提出的質量問題,必須及時采取有效可靠24、的措施進行返工或返修。實現“四位一體”聯合創優的工作局面。3、堅持圖紙審核、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項目部工程部組織參加試驗段施工的有關技術、質量管理人員認真熟悉審核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確保施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根據試驗段試驗方案,編制可操作的技術交底書,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個人。4、建立測量制度加強測量復核制,測量人員必須進行換手測量復核。架子隊成立沉降觀測組,堅持對試驗段內基底沉降情況進行跟蹤量測,對數據進行詳細分析,以數據指導施工進度,對路基施工進行動態施工管理。5、建立教育、培訓、持證上崗制度組織參加本工程施工的全體工作人員學習施工規范、規則、規定和驗標,要求所有參建員工理解工程特點,熟25、悉施工的程序和質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易產生質量隱患的重要工序及重要環節,定期安排技術培訓,并進行技術考核。特殊工種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執行持證上崗率100%的制度。就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材料、新工藝及時組織參戰人員學習,保證工程質量。6、建立工程質量獎勵基金和質量保證金制度項目部路基第一架子隊建立質量激勵機制,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項目架子隊每月從驗工計價中扣除2%作為獎勵基金和質量保證金,由項目架子隊掌握。其中1%用于獎勵在質量工作中做出成效的集體和個人;1%為各作業隊質量保證金,本管段工程竣工驗收達到質量目標時予以返還,達不到時扣減。6.2、質量保證措施1、充分準備:預測一切不利因素,26、充分做好勞動力、物資、機械、設備的進場,確保通過較好的準備工作,保證施工有序進行。2、制定專項技術交底:因地制宜,根據無砟軌道路基工程驗收標準要求,結合現場地形、項目架子隊人員等具體情況,編制可具體操作、實施性強的施工技術交底。3、確定料源:路基施工,填料是關鍵。按照客運專線對路基填料的特殊要求,對沿線路基填料進行調查,進行試驗比對分析。從填料的質量、運輸道路以及經濟性三方面綜合考慮,確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場。經對選定的取土場土源進行土質取樣、篩分檢測,確定其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4、加強檢測:以檢測為控制主線,貫穿施工全過程,以科學的檢驗檢測手段獲得真實可靠數據,全面指導施工。5、冬期施工:路堤27、填筑嚴禁使用凍土或摻有凍土的填料填筑,填料應嚴格控制含水率,其含水率宜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強壓實的措施。路基的取土場其外露面用松土或草袋覆蓋。路基填筑時隨挖、隨運、隨填、隨壓實,已鋪土層未壓實前,不得中斷施工,要保證開挖、運填周轉時間小于土的凍結時間。路基填筑按橫斷面全寬分層填筑,鋪土厚度減薄20%25%。暫停施工后繼續施工前,應將表面冰雪及凍結的土層清除。7、安全生產保證措施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以項目架子隊長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以加強施工作業現場控制和職工的安全教育為重點,以定期、不定期檢查、專業檢查相結合,安全、高效、優質地建設本工程。7.1、安全目標安全無事故。7.228、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度1、安全保證體系架子隊長、工班長、操作工人及各職能部門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項目架子隊設安全質量部,架子隊設專職安全員,工班設兼職安全員,形成安全生產體系,做到思想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安全管理制度(1)教育、學習制度工程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堅持每周不少于兩小時的安全教育,針對施工項目,結合有關現行的規范、規則上好安全技術課。(2)持證上崗制度各級安檢人員須持證上崗,加大現場管理力度,處罰果斷。安檢人員須進行專業培訓,取得合格的上崗證。對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持證上崗率達到100%。(3)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管理領導小29、組組長:XX副組長:XX副組長:XX副組長:XX安全員:XX財務部長:XX物機部長XX安質部長:XX工程部長:XX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框圖各級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各級規章制度的要求,結合本工程特點和自身管理辦法,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組織有關人員參加,發現問題填發安全隱患通知書,并制定對策措施,限期整改,專人復查。(4)安全生產獎罰制度通過經濟與行政手段的有效結合,將安全生產與績效緊密掛鉤,實行風險抵押基金制度,定期考核兌現,達到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有序可控。3、安全隱患及采取的技術措施(1)高邊坡作業:注意觀察,發現有滑移、坍塌跡象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所有高邊坡的施工必須提前做好截水溝和排水溝,截斷山體水流30、。排水設施必須與實際地形和臨近的溝渠順接,確保雨季排水暢通,不積水。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縫較多的巖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截水溝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2)大型機械: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物機部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保障賁門進行維修和安裝。各種機械設備必須有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負責人要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31、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3)施工用電:嚴格按照“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要求,開關箱標準、有門、有鎖、有防雨設施,標識統一;開關箱安裝漏電保護器,電箱內設隔離開關;“一機一闡、一箱一漏”,熔絲規格符合標準;照明線、動力線架設高度符合要求、通過便道時應穿管埋地;照明線路應采用專用回路漏電保護,燈具高度距離地面不低于3米;配電線路不得老化、破損,專用保護零線設置應符合要求,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不混接。(4)夜間施工:由于工期需要,工程施工過程中將不分晝夜,對于夜間施工,施工人員與白天人員進行換班,加強人員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夜間照明設施及亮度符合安全施工需要,滿足人員操作要求。8、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832、.1、環境管理目標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護現場內外環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塵、有害氣體、噪音等環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環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施工污水排放、有毒煙塵濃度、控制施工噪聲、控制施工固體廢棄物排放達標率100%;施工臨時占地恢復植被率100%。8.2、環境管理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由專人負責整個工程的環境保護措施。8.3、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措施1、環境保護措施(1)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教育,使施工人員牢固樹立環保意識,自覺遵守環境保護法、建筑法及地方政府有關法規、條例。(2)施工中按照上級要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洪水淹沒、毀壞農田及建筑物,排水系統及早建立完善,防止涵、溝33、水直接排放農田。(3)生活垃圾定點堆放,掩埋覆蓋,嚴禁四處亂扔;生活圬水處理設化糞池,不直接排放,避免污染水源。(4)施工期間做好既有道路養護工作,不得隨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設臨時建筑物,施工期間的廢水、泥漿不得流出場外,建筑垃圾及時清運。2、水土保持措施(1)保護生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實行“三同時”制度,加強駐地 施工人員水土保持的教育和管理,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政府有關法規、條例。嚴格按設計施工,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嚴禁隨意取土、棄碴以及對非施工用地范圍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壞。(2)水土保持工作由安全質量部負責,配置專職環保員,建立健34、全水保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全面規劃”原則,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確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壞。(3)施工前邀請地方政府環保主管部門共同對水文、地質、植被情況進行調查,復核設計水土保持方案,并制定出詳細水土保持施工措施。(4)路基工程優先安排排水設施施工,邊坡植草,護坡等水保工程隨時主體工程施工,以防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8.4、節約用地措施1、在滿足工程施工的前提下,盡量少占地,特別是農田地。2、施工便道修筑時,盡量在征地范圍內修建或利用既有便道,同時設置會車點,以減少便道寬度,達到少占地目的。3、取土場在滿足路基填筑數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開挖面積,施工完畢做到及時復耕,并修好排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