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縣曲奧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028576
2024-09-05
34頁
5.20MB
1、夏河縣曲奧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曲奧鄉人民政府夏河縣自然資源局2024年08月目 錄CONTENTS010203落實州縣戰略,確定曲奧目標戰略定位強化底線管控,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傳承歷史文化,塑造藏鄉特色風貌景觀040506保障農牧空間,促進鄉村振興持續發展筑牢生態屏障,加強全域生態整治修復統籌鄉村布局,推動鄉域鄉村合理發展0809完善支撐體系,打造安全韌性美好人居強化規劃傳導,保障規劃有效落地實施完善功能布局,建設品質鄉政府駐地07前言前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科學有序推進曲奧鄉國土空間集聚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2、,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據夏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特編制夏河縣曲奧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對鄉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鄉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實施國土空間規劃、開展各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行動綱領。規劃范圍內,各類規劃建設管理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曲奧鄉行政轄區,分為鄉域和鄉政府駐地兩個層次。其中,鄉域范圍為曲奧鄉行政轄區范圍,包括清水村、香告村 23、 個行政村,總面積約 20484.06 公頃。鄉政府駐地位于香告行政村中樺林自然村。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落實州縣戰略,確定曲奧目標戰略定位落實州縣戰略,確定曲奧目標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發展定位01011.1發展目標近期目標:2021-2025年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初步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科學適度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和系統修復,生態保護紅線得到嚴格落實;國土安全韌性增強,基礎設施得到有效完善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更加高效;歷史文化空間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民俗及非物質文化活動開展的場所得到4、保障。中遠期目標:2026-2035 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趨合理,保護修復取得重大進展,鄉域更加安全健康,富有活力,國土空間利用效率、競爭能力、開放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基礎更加穩固,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2發展定位夏河縣景區型先行夏河縣景區型先行示范示范鄉鄉總體定位夏河縣農林牧復合發展型鄉夏河縣農林牧復合發展型鄉甘南北部門戶第一鄉甘南北部門戶第一鄉鄉鎮性質與核心功能定位強化底線管控,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強化底線管控,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三線落實與管控三線落實與管控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05、202落實縣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保永久基本農田,筑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本底,全鄉不涉及城鎮開發邊界。6616.67ha生態安全的底線187.76ha糧食安全底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2.1三線落實與管控牧 旅 融 合 發 展 帶“一軸、兩帶、兩節點、四片區”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2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軸一軸兩帶兩帶兩節點兩節點以 G568 及 G1816 烏瑪高速為依托,形成交通綜合發展軸。生態保護區、農業發展區、生態涵養區、生態畜牧業承載區。以曲奧鄉政府駐地為核心形成的鄉域綜合旅游服務節點,以清水村中小學為核心6、形成文化教育節點。牧旅融合發展帶、生態保育延伸帶四區四區2.3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生態保護區規劃生態保護區面積 6616.67 公頃,占鄉域國土總面積的32.30%,全域均有分布。生態控制區規劃生態控制區面積 144.23 公頃,占全域面積的 0.70%,主要分布在鄉域內河道水面等區域。農田保護區規劃農田保護區面積 185.87 公頃,占全域面積的 0.91%,集中分布于大夏河兩岸。鄉村發展區規劃鄉村發展區面積 13537.15 公頃,占全域面積的 66.08%。03筑牢生態屏障,加強全域生態整治修復筑牢生態屏障,加強全域生態整治修復構建生態保護格局構建生態保護格局加強各類自然資源保護加強各類自然7、資源保護系統推進全域生態修復系統推進全域生態修復0303太子山生態保護屏障以過境曲敖曲和黃伊合曲形成的兩條生態廊道大夏河生態與水土流失治理帶構建“一帶、兩廊、一屏、兩區”的生態保護格局一帶兩廊一屏3.1生態保護格局水源涵養生態保護區和生態修復治理區兩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嚴格控制影響水功能區管理目標的新增取用水行為,禁止新增、擴建入河排污口。同時以保障飲用水安全為核心,加強曲奧鄉節干溝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加強供水廠、供水管網建設和提質改造。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林地資源以保護維護為主,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造林綠化空間,注重水源涵養和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提升,通過天然林、公益林地保護,推進森林的提質增效8、。除國家重大項目外的其他能源類、經營類、旅游類、林下經濟或森林康養等項目用地,用地規模應合理適度,并依法依規辦理用地手續。草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草場治理,通過培育優良牧草品種與牲畜品種,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通過禁牧休牧、補植草籽、圍欄封育、灌溉撫育等措施提升草場植被蓋度,與草場連片度與品質。同時積極執行草畜平衡制度,有效遏制超載過牧現象,合理利用草原,緩解草畜矛盾,實現草原永續利用。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在濕地范圍內從事旅游、種植、畜牧、等利用活動,應當避免改變濕地的自然狀況,并采取措施減輕對濕地生態功能的不利影響。采取定向扶持、產業轉移、吸引社會資金、社區共建等方式,推動濕地周邊地區綠色發展,促9、進經濟發展與濕地保護相協調。3.2加強各類自然資源保護3.3系統推進全域生態修復主要任務生態修復目標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得到高質量保護落實;草場退化得到全面遏制;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得到極大提升;河流源頭濕地的水源涵養補給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國土綠化與草原綜合治理深入流域綜合治理與礦山生態修復甘南高原高寒草甸水源涵養區域以自然恢復為主,管控人為活動,對有退化風險的區域及時采取草原禁牧、退牧還草、補播改良等措施人工措施進行修復,保護濕地草原的水源涵養補給生態功能。礦山生態修復結合天然林和生態公益林保護恢復工程,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強天然草原的保護利用,落實草原禁牧、退牧還草10、和草畜平衡制度,合理利用草地資源。重點推進夏河縣天然林保護修復工程(曲奧鄉)等項目。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強化曲奧鄉節干溝水源地保護區保護,采取河岸防護綠帶建設、河流水質污染防治與河道生態修復等方式,重點推進大夏河流域水系的保護修復。開展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全面改善礦山地質生態環境。重點推進奧林場后山歷史遺留采石點生態修復工程、奧林場后山體滑坡及村民歷史遺留采石點。森林(草原)生態修復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保障農牧空間保障農牧空間,促進鄉村振興持續促進鄉村振興持續發展發展優化農牧業生產空間布局優化農牧業生產空間布局構建農牧旅融合發展格局構建農牧旅融合發展格局旅游產業發展引導旅游產業11、發展引導0404構建“三區、多基地”農牧業發展格局4.1優化農牧業生產空間布局三區高原生態畜牧產業發展區、河谷種養循環發展區、和林下經濟發展片區、多基地羊肚菌種植基地、高原菌類深加工基地、優質飼草種植基地、牦牛補飼育肥基地、藏羊補飼育肥基地、農副產品初加工服務節點、乳制品生產體驗點、林下培育菌類創新生產點。構建“一核、三心、三軸、多節點”的農旅融合發展格局4.2構建農牧旅融合發展格局一核:鄉域產業綜合發展核三心:太陽溝村生態旅游中心尕寺大莊游牧文化體驗中心清水溝戶外徒步旅游中心三軸:生態旅游發展軸線牧旅融合體驗軸戶外徒步旅游軸線多節點:特色農產品加工節點;特色鄉村產居體驗節點;山地種養循環節點12、;高原特色菌類種植節點4.3旅游產業發展引導太陽溝旅游景點引導圖前灘旅游景點引導圖統籌鄉村布局,推動鄉域鄉村合理發展統籌鄉村布局,推動鄉域鄉村合理發展統籌優化鄉村空間布局統籌優化鄉村空間布局構建鄉域鄉村發展格局構建鄉域鄉村發展格局0505 村莊分類引導 鄉村規模等級結構構建“鄉政府駐地中心村”規模等級村莊等級數量主要構成鄉政府駐地1香告村中心村1清水村職能類型主要構成旅游服務型香告村畜牧發展型清水村 鄉村職能定位形成旅游服務型、畜牧發展型兩種職能類型5.1統籌優化鄉村空間布局鄉域常住人口:0.27萬人 鄉域、鄉村人口規模2025年鄉域常住人口:0.27萬人2035年香告村 0.22萬人清水村 13、0.11 萬人香告村 0.24萬人清水村 0.12 萬人清水村1個集聚提升類香告村1個特色保護類鄉域常住人口:0.33萬人鄉域常住人口:0.36萬人5.2構建鄉域鄉村發展格局形成“一心一軸三區多點”的鄉域鄉村發展格局一心指鄉政府駐地綜合服務中心一軸以 G568 和烏瑪高速為依托,形成鄉村綜合交通聯系發展軸三片區農旅融合發展片區高原畜牧業發展片區生態經濟發展片區多點以香告村和清水村為依托形成種植業、養殖業、生態文化旅游服務節點完善支撐體系,打造安全韌性美好人居完善支撐體系,打造安全韌性美好人居鄉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鄉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鄉域公共服務體系規劃鄉域公共服務體系規劃鄉域基礎設施規劃鄉域基礎14、設施規劃0606構建層次分明的公路體系 公路建設:形成“兩橫”的公路網絡建設 農村道路建設:推進農村公路網建設提供便捷的鄉村公共交通服務 完善鄉村公交運輸網絡 加快公交系統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完善綜合旅游交通系統推進旅游交通建設 構建鄉域游線網絡體系6.1鄉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構建“鄉政府駐地、村/組”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6.2鄉域公共服務體系規劃鄉政府駐地層級:宜依托曲奧鄉鄉政府駐地,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村/組層級: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或自然村/組,綜合考慮鄉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按照15min 可達的空間尺度,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15、求的服務要素,并注重相鄰村莊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通信協調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移動通信網絡、高速寬帶傳輸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鄉政府駐地、行政村及部分自然村 5G 網絡覆蓋。促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推進互聯網與物聯網應用,推動智能化建設。排水 污水處理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按雨污分流排水體制布局排水管渠,新建污水生態處理點和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完善鄉政府駐地及各村污水收集系統。農牧村配套雨水收集水渠,沿道路修建。電力規劃接自麻當鎮 35KV 變電站,提高農牧村供電質量。電力線路采用架空為主、地埋為輔的方式,優化主網架構,升級農村配16、網裝備,提高供電保障能力,打造多能源協調互補的分布式智能微電網,支持電力設備和用電終端基于互聯網進行雙向通信和智能調控,發展智能化的能源監測與共享服務。6.3鄉域基礎設施規劃環衛完善村莊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保障垃圾處理體系高效運行。規劃在鄉政府駐地建設垃圾轉運站1處,配置垃圾集中收集點 4處;在清水村規劃新配置垃圾集中收集點 3 處。跟進相應配套設施、設備等建設,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及時清理運送垃圾。給水 規劃至 2035 年鄉政府駐地以曲奧鄉節干溝水源地為主要供水水源,落實縣域城鄉供水保障生態保護水源工程。農村供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規劃加快人、畜飲水工程建設,滿足規劃區所有居民飲水需求17、水質安全可靠,建立布局合理、安全經濟的供水系統,保障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供熱規劃遠期鄉政府駐地采用電能、太陽能、天然氣等能源進行取暖,村莊推薦采用電能、生物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采暖。完善功能布局,建設品質鄉政府駐地完善功能布局,建設品質鄉政府駐地鄉政府駐地空間結構優化鄉政府駐地空間結構優化鄉政府駐地功能完善鄉政府駐地功能完善0707構建“一心一軸、兩帶三區”的空間結構。一心:以鄉政府為中心的綜合服務中心。一軸:依托 G568 的綜合發展軸。兩帶:依托兩條東西向鄉村道路的生產生活聯系帶。三片區:北部生產生活服務區、中部綜合服務區、西部生態宜居區。7.1鄉政府駐地空間結構優化 完善路網體系,改善道18、路交通組織,提升鄉政府駐地交通環境,滿足未來發展需求。7.2鄉政府駐地功能完善 按照鄉村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要求,構建鄉村社區生活圈,完善公用安全配套設施,營造和美宜居、韌性安全家園。劃分道路等級,確定主次道路走向?!叭龣M”:一條東西向的主干道和兩條東西向的支路?!皟煽v”:G568 和樺林生態旅游步道。形成“三橫兩縱”的道路交通系統傳承歷史文化,塑造藏鄉特色風貌景觀傳承歷史文化,塑造藏鄉特色風貌景觀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鄉村特色風貌塑造鄉村特色風貌塑造08088.1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3 3處處縣級文保單位序序號號名稱名稱等等級級類型類型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建設控制地帶范19、圍位置位置相關文件相關文件1土門關遺址縣級古遺址以現已掌握的資料確定的遺跡、遺物分布范圍劃定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外100米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夏河縣曲奧鄉日尕瑪東北四公里處夏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曬經灘寺近現代重要宗教建筑以圍墻為界向外10米劃定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外50米范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夏河縣曲奧鄉尤改塘村100米處3平娃橋遺址近代重要史跡以該建筑基座底邊外延劃定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外50米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夏河縣曲奧鄉曲尕瑪村西南【歷史文化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包括縣級文保單位土門關遺址、曬經灘寺、平娃橋遺址的保護控制界線。歷史文化保護線范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甘肅省文20、物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關要求實施嚴格保護。重視并加強考古工作,積極做好對地上地下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升級、公布工作?!旧贁得褡逄厣逭可贁得褡逄厣逭Wo與發展具體按照關于做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家民委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相關文件等執行。1 1處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香告村)8.2鄉村特色風貌塑造結合曲奧鄉清水村、香告村村莊自然環境及地域分布特征,按照集聚提升類(清水村)、特色保護類(香告村)村莊開展景觀風貌引導,從村莊整體景觀環境、建筑風貌、公共空間等方面開展風貌引導。村莊類型大類要素要求集聚提升類(清水村)大地景觀風貌田園風貌延續肌理,整潔田園,美21、化提升。水域風貌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結合村莊內部或周邊水體建設小廣場、小游園等,配套必要的休閑設施。山林風貌生態維育,注意村莊和山林之間的緩沖景觀塑造。草原風貌保護和恢復草原生態,保護和恢復草原植被;鄉村建筑應盡可能地融入草原自然環境,采用與草原風貌相協調的建筑風格和材料。農房建筑風貌農宅建筑風格、形態、體量、色彩、材質符合鄉村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空間,與村莊整體風貌相協調。公共空間風貌空間環境整治整治斷壁殘垣、清理亂堆亂放、拆除亂搭亂建空間景觀提升村民廣場、文化場地應突出地域特色,通過景觀小品,鋪裝樣式等形式體現當地風土民俗。村莊入口與標識塑造突出當地文化,應盡量就地取材,豐富入口功能性。道路22、環境風貌路面平整,邊溝通暢、養護良好、安全便利農業設施風貌農業設施的體量、材質、色彩等應體現生態環保和鄉土味道;不宜采用與周邊環境差異較大的材質和色彩特色保護類(香告村)嚴格控制生態本底和布局形態,充分保護傳統建筑、歷史文化資源、歷史肌理,嚴格控制歷史文化、村居建筑、布局形態等要素,合理引導村居建筑、歷史文化、節點空間與基礎設施的環境品質提升。村莊圍墻整治引導村莊游客服務中心引導村莊旅游空間引導村莊院落空間引導村莊建筑風貌引導村莊文化墻改造引導強化規劃傳導,保障規劃有效落地實施強化規劃傳導,保障規劃有效落地實施規劃傳導和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和規劃實施保障0909規劃傳導和規劃實施保障落實上位規23、劃傳導村莊規劃銜接專項規劃 制定近期建設計劃 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考核機制0203建立規劃事實機制近期建設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協同編制,年限一致,確定近期控制,引導空間發展的原則、措施,以及實施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發展重點、建設時序和建設項目。確定近期建設項目 為強化自然資源要素統籌,近期建設規劃應當包括土地儲備出讓、林地占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住房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細化年度實施計劃細化落實近期建設規劃的內容,明確年度用地用海用林等空間需求,以及各類建設項目落地安排。完善規劃監測評估和動態維護機制及時將數據庫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建立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全程留痕制度。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保障規劃落地實施。建立公開、透明、制度化的動態調整完善機制。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定期評估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監管。切實落實公眾參與推進公眾參與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宣傳,將公眾參與引入規劃編制和管理的各個階段。健全監管與考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