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樁豎向抗壓應力觀測及數據整理施工作業指導書.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43282
2024-09-06
16頁
2.09MB
1、基樁豎向抗壓應力觀測及基樁豎向抗壓應力觀測及數據整理作業指導書數據整理作業指導書目 錄p一、工程準備及鋼筋計安裝p二、應力測試p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p 3.1、樁身彈性壓縮量計算格式p 3.2、樁側摩阻分布計算格式p 3.3、樁端、側摩阻計算成果格式p四、資料整理p 4.1、計算樁身軸力分布p 4.1.1 鋼筋應力轉換p 4.1.2 混凝土彈性模量標定p 4.1.3 樁身軸力計算p 4.1.4 樁身彈性壓縮量計算p 4.1.5計算樁側摩阻分布p 4.2 樁身彈性壓縮量成果應用一、工程準備及鋼筋計安裝一、工程準備及鋼筋計安裝p1、搜集現場地質資料,包括地質勘察報告和試驗場地的代表巖性剖2、面。p2、搜集基樁設計施工相關資料,包括樁頂、底設計標高,確定基樁穿過的主要地層。p3、設計鋼筋計位置,除地層界限部位設置外,當軸向相鄰傳感器間距離超過5d(d為樁徑)時,應加密布置傳感器,每一截面鋼筋計數量符合規范要求。p5、設計鋼筋計線長,一般鋼筋計線長(m)=試坑地面標高-樁身鋼筋計位置標高+5。p6、委托加工鋼筋計,并逐一進行標定。前期準備前期準備一、工程準備及鋼筋計安裝一、工程準備及鋼筋計安裝p7、加工鋼筋籠,焊接鋼筋計。鋼筋計焊接到鋼筋籠主筋上,為保證成活率,可采用單向焊接,單項綁扎的方法。線纜分段綁扎在鋼筋籠主筋上。p8、安放鋼筋籠,安裝過程保護線纜防止擦破。起吊鋼筋籠時應注意保3、護鋼筋計。鋼筋籠下放完畢,灌注過程防止導管碰擦鋼筋計及線纜。灌注前應測試鋼筋計的狀態,出現不正常的鋼筋計時應更換。一切正常時再行灌注,灌注結束后復測鋼筋計狀態,然后封閉并保護好線纜,待應力測試。施工安裝鋼筋計準備階段示例地質資料鋼筋計安裝二、應力測試二、應力測試p1、啟封鋼筋計線纜,測試其狀態,記錄鋼筋計初始讀數。p2、加荷前讀各鋼筋計讀數并記錄,荷載穩定后讀一次,然后記錄讀數。檢查與上次讀數的差值,分析讀數的變化趨勢,分析其合理性。當發現異常時應進行檢查復讀,防止出現讀數錯誤。p3、重復第2步,直至試驗結束。p4、保護好鋼筋計線纜,以備日后復測。準備安裝測試流程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4、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p1、樁身軸力計算結果格式如下表所示。荷載 (kN)Tz(kN)數據到圖形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p2、樁身彈性壓縮量計算格式 荷載(kN)各深度累計壓縮量(mm)樁頂數據到圖形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p3、樁側摩阻分布計算格式p計算分段樁身摩阻,各級荷載作用下側摩阻力沿樁身分布及各測試層計算側摩阻隨荷載變化情況可圖示。兩種摩阻分布圖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三、導入出信息類型形成記錄格式p4、樁端、側摩阻計算成果格式 荷載 (kN)樁號端阻力(kN)摩阻力(kN)端阻力(kN)摩阻力(k5、N)數據到圖形四、資料整理四、資料整理p4.1、計算樁身軸力分布p4.1.1 鋼筋應力轉換p當同一截面埋設多個應力感應裝置時,一般應將有效觀測數據代入事先標定的應力表達公式計算該應力計的應力值,然后對計算結果進行平均處理,計算實際的鋼筋應力。以采用頻率式鋼筋計為例,實際觀測值為鋼弦的頻率,根據鋼筋計的出廠標定結果可轉換成鋼筋力q,即:四、資料整理四、資料整理p4.1.2 混凝土彈性模量標定p 計算分級荷載作用下的Ecsp通常標定截面設置在樁頂,樁頂附近時摩阻可以忽略,則Tz=Q,=Q/A,=AsEs/q,根據虎克定律分級荷載作用下的彈性模量Ecs表示為:四、資料整理四、資料整理p建立Ecs和q6、的函數關系p將Ecs和q的數據按照二次多項式構造的函數關系進行回歸,得到Ecs的函數表達式。對彈性模量和鋼筋力擬合建立函數關系。為使擬合結果較接近實測值,采用多項式擬合,擬合多項式形式為:四、資料整理四、資料整理p4.1.3 樁身軸力計算p將以上計算獲得的Ecs和q代入軸力計算式得到各觀測截面的樁身軸力。根據實測鋼筋力和對應的樁的彈性摸量計算軸力,公式如下:四、資料整理四、資料整理p4.1.4 樁身彈性壓縮量計算p將Tz和對應的Ecs代入對應公式,計算得到任意截面深度的壓縮量。根據樁身彈性壓縮量計算結果可以繪制出樁身彈性壓縮量沿深度分布圖。p4.1.5計算樁側摩阻分布p根據前述計算原理計算分段樁身摩阻,獲得各級荷載作用下側摩阻力沿樁身分布及各測試層計算側摩阻隨荷載變化情況圖。p還可將已有圖件轉換成分層折線用以判斷最大摩阻隨深度的變化情況。四、資料整理四、資料整理p4.2 樁身彈性壓縮量成果應用p4.2.1 樁身極限側摩阻定量分析p4.2.2 樁端阻力發揮程度分析p4.2.3 樁身任意截面承載力分析p4.2.4 樁身分層側摩阻發揮程度分析成果盡可能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