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km公路爆破工程土石方開挖填筑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46796
2024-09-05
22頁
226.10KB
1、正本12km公路爆破工程土石方開挖填筑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 錄一、 編制依據1二、 工程概況1(一)工程概況1(二)施工要求2三、施工計劃3(一)施工進度安排3(二)人員安排3四、爆破安全保證措施3(一)爆破安全一般規定4(二)爆破器材的管理41、爆破器材的申購、領用42、爆破器材的裝卸43、爆破器材的運輸54、爆破器材的儲存、收發、清退6(三)爆破施工安全管理81、安全管理原則82、作業原則83、爆破區域管理84、裝藥管理95、安全警戒96、瞎炮的處理127、挖孔樁爆破安全措施12五、2、爆破應急預案13(一)編制目的和適用范圍131、編制目的132、適用范圍13(二)組織機構及職責13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132、主要人員分工14(三)應急救援程序151、事故等級劃分152、事故報告程序153、應急救援程序16(四)應急物資、機械設備17(五)應急救援工作要求18一、 編制依據1、XX省XX(XX)至XX公路S20合同段設計圖紙2、XX省XX(XX)至XX公路S20合同段施工組織設計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2009】87號文4、XX公司關于印發的通知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6、公路隧道施工技術3、規范(JTG F60-2009)7、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 F60-2009)8、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11)二、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XX省XX(XX)至XX公路S20合同段,起點里程為K113+860,終點里程為K126+400,路線全長12.54公里。主要工程數量如下:土石方開挖:4822068m,土石方填筑4504063m;大中橋10座,橋梁總長合計為1505.46m;隧道一個:高窩仔隧道,左線隧道長408m,右線隧道長466m;進出口皆為端墻式設計。其中III級圍巖492米,IV級圍巖216m,V級圍巖166m,其中路基IV類土、V類土需要爆破,隧道III、IV4、級圍巖需要爆破。本項目需要石方爆破的部位列表如下:爆破工程數量表序號里程段落IV類土開挖量(m)V類土開挖量(m)所屬部位1K113+900-K113+98012960460路塹開挖2K114+100-K114+38012037910路塹開挖3K115+280-K115+48095803440路塹開挖4K116+260-K116+3001320340路塹開挖5K118+600-K118+64042600路塹開挖6K121+800-K121+88013099660路塹開挖7K123+120-K123+260118004960路塹開挖8K123+380-K123+46014245720路塹開挖9K5、123+700-K123+9402910516310路塹開挖10K123+940-K124+000145606600路塹開挖11K124+000-K124+076233635060路塹開挖12K124+620-K124+930184959600路塹開挖13K124+930-K124+97336358535路塹開挖14K125+400-K125+7407842622697路塹開挖15K126+240-K126+40041400路塹開挖16路塹爆破開挖合計25102580292里程段落長度III級圍巖開挖量17ZK125+100-ZK125+31021025787隧道開挖18K125+034-K16、25+31628233583隧道開挖19III級圍巖開挖量合計5937020ZK125+030-ZK125+1007016059隧道開挖21ZK125+310-ZK125+34232隧道開挖22K124+997-K125+0343718137隧道開挖23K125+316-K125+39377隧道開挖24IV級圍巖開挖量合計3419625爆破工程量合計173858另外,斜坑一號大橋、斜坑二號大橋、獅象村中橋人工挖孔樁部分巖石處擬采用爆破開挖。(二)施工要求 安全要求:杜絕責任職工死亡事故,杜絕責任火災爆炸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安全生產一般責任事故,輕傷人數在4%以下。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工7、地。三、施工計劃(一)施工進度安排 根據本標段總體工期目標安排,隧道計劃施工334天,其中準備期30天,正常施工期304天。施工準備: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共30天;開挖施工: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共182天;仰拱二襯施工: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6月15日,共237天;洞門及附屬工程:2014年4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共122天。路塹開挖工程: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人工挖孔樁工程: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5月30日(二)人員安排 爆破施工人員配備按作業高峰期考慮,配備管理人員共10名,含技術人員3名,技8、術工人共計15名,具體勞動力配置詳見表1作業隊勞動力配置表。 表1作業隊勞動力配置表 序號 施工隊 技術工人 管理人員 1 爆破隊 15 10 四、爆破安全保證措施(一)爆破安全一般規定1、從事爆破作業的人員(指從事爆破設計、管理、操作、運輸、押運的人員)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公安部門頒發的相關有效證件的人員擔任,嚴禁無證上崗。2、爆破器材的申購、運輸、貯存保管和使用,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執行。3、承擔爆破作業任務的爆破隊必須建立爆破器材領發制度、清退制度、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培訓制度以及爆破技術措施的審批制度。(二)爆破器材的管理1、爆破器材的申購、領用工程9、技術部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每月的爆破器材需用量計劃,交給物資設備部辦理申購手續。爆破隊負責到火工材料倉庫領取所需爆破器材,領用時必須堅持用多少領多少的原則。爆破器材運達目的地后,收貨單位應指派專人領取,認真檢查爆破器材的包裝、數量和質量;如果包裝破損,數量與質量不符,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和當地縣(市)公安局,并在有關代表參加下編制報告書,分送有關部門。2、爆破器材的裝卸(1)裝卸:由民爆公司負責爆破器材的裝卸。(2)安全要求:認真檢查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清除運輸工具內一切雜物;有專人在場監督;設置警衛,無關人員不允許在場;爆破器材和其他貨物不應混裝;工業雷管等起爆器材不應與炸藥及其制品在同時同10、地進行裝卸;遇暴風雨或雷雨時,不應裝卸爆破器材;裝卸爆破器材的地點,應遠離人口稠密區,并設明顯的標志,白天應懸掛紅旗和警標,夜晚應有足夠的照明并懸掛紅燈; 裝卸爆破器材應輕拿輕放,碼平、卡牢、捆緊,不得摩擦、撞擊、拋擲、翻滾; 分層裝載爆破器材時,不應腳踩下層箱(袋)。3、爆破器材的運輸(1)運輸:由民爆隊負責實施,采用汽車運輸(2)安全要求運輸車輛安全技術狀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要求;出車前,車庫主任(或隊長)應認真檢查車輛狀況,并在出車單上注明“該車經檢查合格,準許運輸爆破器材”;由熟悉爆破器材性能,具有安全駕駛經驗的司機駕駛;汽車行駛速度:能見度良好時應符合所行駛道路規定的車速11、下限;在平坦道路上行駛時,前后兩部汽車距離不應小于50m,上山或下山不小于300m;遇有雷雨時,車輛應停在遠離建筑物的空曠地方;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行駛時,應采取防滑安全措施;車上應配備消防器材,并按規定配掛明顯的危險標志;4、爆破器材的儲存、收發、清退(1)儲存:爆破器材統一存放在指定的爆破器材庫,施工現場不允許設庫房儲存爆破器材;(2)庫區及庫房的管理:進入庫區不得帶煙火及其他引火物。進入庫區不應穿帶釘鞋和易產生靜電衣服,不應使用能產生火花的工具開啟炸藥雷管箱。庫區的消防設備、通訊設備、警報裝置和防雷裝置,應定期檢查。庫區應晝夜設警衛,加強巡邏,無關人員不應進入庫區。庫區不應存放與管理無關的12、工具和雜物。爆破器材庫房的管理,應建立健全嚴格的責任制、治安保衛制度、防火制度、保密制度等,應分區分庫分品種儲存,分類管理。爆炸物品管理嚴格執行“五雙”制度,即雙人保管,雙把鎖(匙),雙本帳,雙人發貨,雙人領用。雙人保管就是保管人員不得少于兩人,一人體息,須有第三人頂替。兩把鎖的鑰匙必須兩人各執一把,不能由一人執掌。發貨時必須兩人同時在場。領料要兩人同去,并負責送到。雙本帳是保管員執一本帳,物資管理部門或保衛部門執一本帳。庫房應整潔、防潮和通風良好,杜絕鼠害。每間庫房儲存爆破器材的數量,不應超過庫房設計的允許儲存藥量。(3)爆破器材的儲存,應遵守下列規定:爆破器材應碼放整齊、穩當,不得傾斜;爆13、破器材包裝箱下,應墊有高度大于0.1m的墊木;爆破器材的碼放,應有寬度0.8m以上的檢查通道和寬度不小于1.2m的裝運通道。爆破器材包裝箱與墻距離應大于0.4m;爆破器材的碼放高度,不應超過1.6m;存放硝化甘油類炸藥、各種雷管箱和繼爆管的箱(袋),應放置在木質貨架上,貨架高度超過1.6m時,架上的硝化甘油類炸藥或各種雷管箱不應疊放。(4)爆破器材的收發對新購進的爆破器材,應逐個檢查包裝情況,并按規定作性能檢測;應建立爆破器材收發賬、領取和清退制度,定期核對賬目,應做到賬物相符;變質的、過期的和性能不詳的爆破器材,不應發放使用;爆破器材應按出廠時間和有效期的先后順序發放使用;爆破器材的發放應在14、單獨的發放間(發放硐室)里進行,不應在庫房硐室或壁槽內發放;退庫的爆破器材應單獨建賬、單獨存放。(5)清退:對過期失效、變質或每次爆破作業后剩余的爆破器材均由爆破隊負責到項目部火工材料倉庫辦理清退手續。(三)爆破施工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原則(1)堅持“誰施工、誰負責,誰裝藥、誰負責”的原則;(2)貫徹“安全一票否決”的工作制度。2、作業原則 由項目部質檢員對所需爆破部位的鉆孔質量進行實測驗收,符合審批后的爆破設計時,共同在記錄上簽字。不符合要求時,不予簽字,由爆破隊作返工處理直至達到設計要求。3、爆破區域管理爆破隊、施工處現場值班人員負責現場人員、設備的撤離,內容包括爆破區內設施、設備的撤離:15、(1)起爆方向: 大型設備須撤離炮區120米以外,其他設備撤離200米,重要設備、設施至少撤離至250米以外;(2)其他方向:大型設備須撤離炮區50米以外,其他設備撤離150米,重要設備、設施至少撤離至200米以外。(3)人員撤離:爆破區周圍人員的撤離,至少撤離至300米以外。作業工區負責協調爆破作業區內其他作業單位的人員、設備的撤離工作。(4)高邊坡及其他危險部位實施爆破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哨,以防高邊坡滾石,混裝車司機必須了解道路狀況后方能行駛;安全哨由爆破隊負責落實。4、裝藥管理爆破作業時,由爆破隊現場負責人擔任爆破現場指揮員,在場指揮裝藥作業。(1) 裝藥前應對隧道掌子面和炮孔進行清理16、和驗收;(2)大爆破裝藥量應根據實測資料校核修正,經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3)使用木質炮棍裝藥;(4)裝起爆藥柱時,嚴禁投擲或沖擊;(5)深孔裝藥出現堵塞時,在未裝入雷管、起爆藥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應采用銅或木制長桿處理;(6)禁止煙火;(7)禁止用明火照明;(8)堵塞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裝藥后必須保證堵塞質量,硐室、深孔或淺眼爆破禁止使用無填塞爆破(擴壺爆破除外);禁止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壞起爆線路;禁止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禁止在深孔裝入起爆藥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5、安全警戒(1)爆破工作必須由爆破專業隊伍負責人指揮。確定的危險17、區邊界應有明顯的標志,警戒區四周必須派設警戒人員。(2)警戒人員:重要通道口的哨卡,按規定的爆破時間,提前10分鐘封閉道口。其他警戒,第一次警報信號發出后,警戒人員開始全面清場。爆破危險區域內的所有人員、設備全面清理撤至安全地方,或做好安全可靠的避炮防護。(3)警戒范圍:主要指爆破區周圍人員的撤離,至少撤離至300米以外。(4)警戒信號:采用口哨第一次信號預告信號:連續二次長哨聲。所有與爆破無關的人員立即撤離警戒區,向警戒邊界派出警戒人員;第二次信號起爆信號:連續三次短哨聲。確認人員、設備全部撤離警戒區,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方準許發出起爆破信號,根據這個信號準許爆破員起爆;第三次信號解除警戒信18、號:(一次)長哨聲。未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前,崗哨應堅守崗位,除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的檢查人員以外,不準任何人進入警戒區,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以發出解除警戒信號。(5)爆破時間: 露天: 上午 7:0011:30 下午14:3018:30隧道內:全天24小時(或遵照公安機關確定的時間實施爆破)(6)警戒示意圖警戒示意圖隧道口施工警戒示意圖 路基爆破警戒示意圖(7)警戒及起爆信號的發出,由爆破隊現場指揮員實施完成。若爆破現場出現異常情況,爆破現場指揮員通過對講機立即通知作業工區,作業工區接通知后立即通知相鄰施工隊及我方施工單位,延時或取消爆破。(8)因環境復雜、警戒范圍廣、難度大,在夜間、中雨、濃霧19、天、雷電和六級以上(含六級)大風等惡劣天氣,均不得進行爆破施工作業。(9)爆破后,必須經炮工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由爆破現場指揮員發出解除警報。6、瞎炮的處理(1)發現或懷疑有瞎炮時,應立即報告,并在其附近設立標志,派人看守,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2)處理瞎炮必須派有經驗的炮工進行;(3)處理時,無關人員不準在場,危險區內禁止進行其它工作;(4)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藥包;(5)瞎炮處理后,應仔細檢查爆堆,并將殘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來。未判明有無殘藥前,應采取預防措施。7、挖孔樁爆破安全措施(1)孔內巖石須爆破時,采用淺眼松動爆破法,嚴禁裸露藥包。爆破參數嚴格按照經過審批的施工方案數值設置,炮眼數量20、位置、深度、用藥量、起爆方式不得隨意更改。(2)嚴格控制用藥量,中間炮眼裝硝銨炸藥1/2節,邊眼裝藥1/31/4節,有水眼孔要用防水炸藥,避免瞎炮,如有瞎炮要按安全規程處理。(3)炮眼附近加強支護,防止震坍孔壁。(4)采用電雷管引爆,以確保安全。(5)孔內放炮后應迅速排煙,用高壓風管或電動鼓風機放入孔底吹風等措施,通風排煙時間不少于15分鐘,當孔深大于12米時,每次放炮后,立即測定孔內毒氣體的濃度,超標時循環換氣,直到空氣指標達標時方可下孔作業。(6)放炮時,孔口應蓋有覆蓋物,并用砂袋蓋上,防止飛石傷人。(7)一個孔內進行爆破作業,其它孔內的施工人員也必須到地面安全處躲避。五、爆破應急預案(21、一)編制目的和適用范圍 1、編制目的為確保事故發生后,能迅速地展開搶救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高速公路S20標項目經理部施工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責任過失造成的事故。(二)組織機構及職責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應急響應小組組長: 應急響應小組副組長: 應急響應小組組員: 各責任工區經理、各部門負責人應急小組人員聯系電話如下序號姓名職位移動電話固定電話1組長2副組長3副組長4安全主任5工程部長6物資部長7協調副經理8計劃合約部部長9試驗室主任10綜合辦公室主任11急救電話12012火警電話11913匪警電話11014應急救援辦公室設22、在安質部,日常工作由馬博負責.2、主要人員分工主要人員分工和職責如圖1安全組織管理機構圖。總負責人:對外聯系組現場協調組物資供應組信息傳遞組善后處理組負責及時與當地公安、消防、衛生防疫、安全監察等部門聯系負責及時協調搶救現場等多方 面工作,組織救護和現場保護負責及時提供所需交通工具、器材、通信、藥材等急救設備物資負責及時向企業負責人相關 部門匯報發展、救援動態負責及時安排事故傷亡人員及其親屬的善后事宜圖1 安全應急組織管理機構圖(三)應急救援程序 1、事故等級劃分(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2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事故報告程序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項目負責人雷文革報告;項目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30分鐘內上報監理及業主單位,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3、應急24、救援程序 (1)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由組長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一旦啟動應急預案,應急小組成員立即趕赴現場;(2)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采取積極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現場組織搶險;(3)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救援救護,確定警戒區域和事故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各專業救援隊任務;各專業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對事故情況做出判斷,提出處置實施辦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整改措施;(4)保護事故現場。一是控制事故處置現場的出入口,保證事故救援工作能正常開展,防止外來人員干25、擾正常的處置工作;二是保證可能存在的事故現場證據不被破壞;三是在事故現場警戒線外圍設立信息聯系點,必要時設立新聞發言人,向外部通報相關情況;(5)根據需要安排附近單位組織救援隊伍,并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救援隊伍要服從現場指揮,在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按各自分工開展搶險和救援工作;(6)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時,必須及時做出標志、攝影、拍照、詳細紀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7)若進出現場道路被損毀,應當盡快恢復道路,提供搶險救災物資和特種裝備,并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由項目部相26、關部門人員請求相關單位盡快恢復水電、通迅等有關設施,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8)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事故應急反應組長統一布置,組織相關人員、機構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四)應急物資、機械設備配備相應的搶險機具及搶險材料,搶險機具及搶險材料不能挪用,并保證其狀態良好。應急物資、機械設備如下表1:表1 應急物資、機械設備表編號機具、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臺1220型2裝載機臺150型3抽水機臺4100 m高揚程4發電機臺1200千瓦5千斤頂臺2400噸6堵漏靈公斤1007水玻璃噸28碎石立方2020409鐵鍬把3010撬棍把3011抬杠把151210 T自卸汽車輛513編織袋個100014鋼管27、根2005cm、L6m15手電筒把5016干粉滅火器個3017雨衣件4018彩條布800常備藥品有: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帶、氧氣袋。(五)應急救援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2、制定方案,組織落實。保證本工程專業搶險救援人員、物資、設備、器材落實到位;設定并落實所需的外援單位。3、重大及以上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配合默契、救援有力,凡因救援工作不力,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按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4、重大及以上事故發生后,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服從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指揮。5、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阻攔或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