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材料復合集流體銅箔項目商業計劃書3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46961
2024-09-08
30頁
7.58MB
1、復合集流體(銅箔)項目商業計劃書匯報日期:2023.06.28一、項目背景目錄目錄CONTENTS三、核心團隊二、產品&技術四、發展規劃五、融資計劃六、風險分析一、項目背景全球鋰電池需求持續走高,核心零部件供給偏緊,復合集流體(銅箔)想象空間巨大1.1.產業背景出貨結構方面,2022年全球汽車動力電池出貨量為684.2GWh,同比增長84.4%;儲能電池出貨量159.3GWh,同比增長140.3%;小型電池出貨量114.2GWh,同比下滑8.8%。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預計,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68.4GWh,加上小型電池和儲能電池,合計出貨量將達到1615GWh。鋰電池需求高增2、長之下,而上游產業鏈未做好準備,碳酸鋰、氫氧化鋰、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相關電池材料普遍出現供需偏緊。從全球鋰電池出貨量情況來看,據EV Tank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鋰電池行業出貨量達到957.7GWh,同比增長70.3%,離TWh僅一步之遙。1.新能源汽車+儲能應用推動全球鋰電池市場迅猛發展2.鋰電產業技術迭代,復合銅箔成為關鍵方向之一GGII:2022年中國鋰電銅箔出貨達42萬噸 全球占比75%科創板日報4日訊,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鋰電銅箔出貨量達56萬噸,同比增長46%,主要是受中國、歐洲、美國等主流國家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市場和儲能市場用儲能電3、池需求高速增長帶動。據GGII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銅箔出貨量為42萬噸,同比增長50%,在全球鋰電銅箔出貨量中占比高達75%。其中動力電池市場是鋰電銅箔應用最大的細分市場,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用鋰電銅箔出貨量27.6萬噸,同比增長42%。鋰電產業技術迭代,復合銅箔產業化在即,高端銅箔產品需求旺盛,復合銅箔產業化成為行業共識期待。1.2.行業痛點1.傳統鋰電銅箔:發展趨勢在于減重、降本作為鋰電池核心原材料之一,銅箔在電芯中的質量和成本占比都相對較高。根據估算,銅箔在鋰電池電芯中的質量占比超過10%,僅次于正負極材料與電解 液;成本占比約10%,與其他部分主材相近。隨著電動車行業的高速發4、展,銅箔行業具備較大的市場空間和較快的成長速度。鋰電銅箔研發的方向和目的是輕薄化、低成本。PET銅箔是重要的研發方向之一,其結構類似于“三明治”,主要由“銅-高分子-銅”復合而成。具體來看,是以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非金屬樹脂材料)基膜為基材,隨后在兩側鍍上金屬銅,以實現降重的目標。同時,目前部分企業在PET基礎上進行一些額外功能膜研究,例如添加阻燃劑增加阻燃功能等。2.復合銅箔是鋰電銅箔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復合銅箔:當前優勢在于減重和安全性當前時點,PET銅箔的優勢主要在于重量較輕和安全性一定程度較高。重量方面,由于PET銅箔一般包括4.5m的PET和上下各1m的銅層,相比于4.5m或5、6m的鋰電銅箔重量下降明顯;預計單GWh電池中PET銅箔的質量比常規銅箔減少60%-70%左右。安全性方面,電池燃燒一般因短路等因素導致內部溫度上升,引起電解液燃燒;PET材料理論上能夠在溫度上升時出現熔斷,及時阻止電流的繼續流通和溫度 的上升;并且在極片斷裂時PET材料較少產生毛刺,不易刺穿隔膜。復合銅箔:相較于傳統銅箔,潛在降本減重優勢明顯 傳統銅箔和復合銅箔在工藝原理、組成、產品形態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工藝原理:傳統銅箔采用“溶銅電解+電鍍”的方法來制造;復合銅箔則運用“真空鍍膜+離子置換”的方案制造。產品組成:傳統銅箔主要由純銅組成;復合銅箔由高分子膜(PET/PP等)+銅組成傳統銅箔:6、1、單位面積重量較重,金屬銅材使用量高,成本高;2、導熱性能高,用于電池安全性弱;3、工藝較為成熟;4.快充性能較優復合銅箔:1、重量輕,銅材用量少,降低成本;2中間層為絕緣層,用干電池安全性好;3、工藝尚未成熟;4、純銅厚度較小,快充性能可能受影響,復合銅箔方面,我們測算 2023-2025 年全球復合銅箔市場規模分別為 9.8/54.9/239.6 億元,假設如下:2023-2025 年全球復合銅箔滲透率將由 1%提升至 20%;隨著產業逐步成熟,單價呈下降趨勢,2023 年-2025 年,由 7 元/平降低至 5 元/平。1.3.2025年市場規模超200億,復合銅箔潛力無限【數據來源】7、https:/ 以真空磁控濺射 和 電鍍為核心本項目生產工藝(兩步法):特殊前處理+【磁控濺射+電鍍】1)先以自助研發的等離子體設備對PET基材進行表面活化強化處理2)采用磁控濺射工藝,制備基礎層首先采用PVD(物理氣相沉積)方法以純銅為靶材,在PET基膜上進行真空納米級涂層,通過濺射轟擊銅靶材,使其沉積在PET基膜上,形成厚度30-70nm的金屬銅膜;3)在磁控濺射初步形成底層銅膜后,對基材進行二次活化處理,再通過水介質電鍍增厚的方式將銅層增厚至1um左右,實現售流體的導電需求。圖:等離子表面活化設備1.收放卷設備 2.等離子活化設備 3.水電鍍設備 4.產線2.2.核心設備一種復合銅箔及其8、制備方法一種高分子材料及制備方法一種導電膜及制備方法已經申請專利:3項發明,3項實用新型3.3.知識產權3.4.難點分析生產成本方面,目前PET銅箔尚未表現出優勢,主要原因在于工藝不成熟導致良率、生產效率較低。對于產業、市場比較關心的成本維度,雖然從理論上看,PET銅箔相比常規銅箔節約了銅的用量,可能會使得中長期工藝成熟后的成本具備優勢。但是,當前PET銅箔成本較高,背后主要原因在于良品率不足:1)磁控濺射良率較低,包括銅利用率低和存在漏鍍現象,并且銅靶材的價格高于銅價;2)電鍍過程車速較慢,金美的離子置換過程車速約3m/min,而電解銅車速可達15m/min以上;3)電池廠在生產電池過程中,9、發生產品不一致或者次品風險提升此外,由于PET銅箔銅層厚度約2um,小于常規銅箔,有可能會影響快充性能方面。1.目前,復合銅箔的難點在于工藝、成本2.競爭分析 除了重慶金美材料(寧德時代參股15%)實現了量產,其他項目基本都屬于送樣階段。所以,本項目和其他同行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三、核心團隊核心成員、股權架構、無任何同業競爭3.1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專業從事新型納米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石墨烯的制備和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復合材料的合成與應用是公司早期布局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面向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多個細分商業應用;領域。2020年5月,公司與合作伙伴開始聯合開發復合銅10、箔的核心材料與配套生產工藝。目標是針對鋰電池的降本、增效。經過不懈的努力,總于在2022年12月實現了重大突破。目前,公司研發的“一步法”復合銅箔已經可以實現小批量生產,并開始向下游動力電池企業送樣、性能測試。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非常注重研發能力和資源的積累,不斷開展與各大高校的研究合作。目前已經與南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院校形成了實質性的產學研合作。3.2 核心團隊XX 聯合創始人中國科技大學 等離子體/博士負責:基材表面活化、水電鍍設備研發院士首席科學家李*聯合創始人 負責:水電鍍工藝研發XX 聯合創始人 中國科技大學 等離子/博士深圳大學 等離子體/博士后負責:11、基材表面活化工藝研發曾*聯合創始人 負責:全面生產管理校企合作代表:胡*教授廈門大學 博士廣東工業大學 教授 負責:水電鍍工藝研發校企合作代表:張*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 博士*科技大學 教授負責:新型催化劑、添加劑研發四、發展規劃短期內(16月),可向市場少量提供部分一代設備,維持日常開銷;612個月后,完成自有產線建設調試,送樣通過后,開始提供復合銅箔產品,停止設備銷售。復合銅箔滲透率提升,設備市場空間廣闊綜合考慮全球鋰電池出貨量情況及復合銅箔滲透率的提升情況:設置:2025年復合銅箔滲透率的區間跨度為10%-50%,2025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區間跨度為1800-2200GWh:假定:202312、年的滲透率為2025年的1/3,2024年滲透率為前后兩年的平均,其余假設保持不變。當2025年復合銅箔滲透率提升至40%、全球鋰電池出貨量達2000GWh時,2022-2024年復合銅箔設備年均設備投資額近100億元4.1.設備市場空間!產線建設調試期內,依靠傳統等離子體設備 和 復合銅箔設備銷售可以彌補日常開銷。4.2.復合銅箔銷售計劃年份新增產能規劃(/天)建設期(月)總投資(萬元)單價元/年產值(萬元)凈利潤(萬元)110,00063,500103,500350230,000610,000811,2002,240360,000620,000828,0007,000490,000630,13、000746,55011,637.55120,000640,000775,95018,987.5表:復合銅箔產能/產值規劃4.3.設備銷售歷史記錄XX電子(1臺)復合銅箔測試產線XX微納(1臺)意向訂單XX科技(1臺)意向訂單智動力(1臺)復合銅箔測試產線五、融資計劃5.1.資金用途5.2.融資計劃 股權融資:4000萬,釋放股權:*%研發&科研20%10%60%10%生產制造薪酬福利運營&固定資產六、風險分析及規避 六大類風險中,技術風險、經營風險(尤其是原材料供應)是最為關鍵的。加強人才引薦和資金運作是企業快發發展的核心011.產品/技術儲備、迭代2.高端人才引進、股權激勵鎖定3.加強校企合作,人才儲備技術風險021.電池屬于朝陽產業,政策風險小2.原材料價格波動是關鍵,強化供應建設和管理,穩固核心供應商經營風險031.積極拓展細分藍海市場2.強化品質、品牌、價格、服務3.與戰略客戶形成深度綁定市場競爭041.強化資金募集和投后管理2.強化內部管理管理風險051.強化供應鏈管理,保證產品的利潤;2.強化應收應付管理,避免呆賬、壞賬;3.強化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財務風險061.注重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法律風險風險分析及規避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