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制氫智慧系統-集裝箱式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及智能管理系統商業計劃書.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49189
2024-09-08
23頁
14.99MB
1、集集 裝裝 箱箱 式式 一一 體體 化化 可可 再再 生生 能能 源源 制制 氫氫 及及 智智 能能 管管 理理 系系 統統I In nt te eg gr ra at te ed d R R e en ne ew w a ab bl le e E E n ne er rg gy y H H y yd dr ro og ge en n P P r ro od du uc ct ti io on n a an nd d I In nt te el ll li ig ge en nt t M M a an na ag ge em m e en nt t S Sy ys st te em m i i2、n n C C o on nt ta ai in ne er r項目背景我國制氫產量規模從2000年開始,我國碳排放量開始快速增加,在200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到2018年達到峰值,年排放量達94.3億噸,占世界總排放量的28%。隨著環境壓力逐年劇增和化石能源不斷減少,可再生能源制氫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和大量應用,可行性得到驗證。綠色大規模制氫是支撐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協同健康發展的關鍵。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實現能源結構轉型的重大戰略舉措。世界第一產氫大國國 家 戰 略 地 位碳 達 峰,碳 中 和能 源 結 構 變 革Project Background行業痛點“灰氫”現象嚴重化3、石能源作為制氫來源占中國制氫技術路線60%以上,“灰氫”現象嚴重,綠色制氫的理念呼之欲出。綠氫制備成本高PEM制氫所需的鉑、銥等貴金屬催化劑既昂貴又稀有。儲氫運氫難壓縮氫氣儲存、液態氫氣儲存等,存在著安全隱患和運輸成本高等問題。對氫氣的管道運輸和車輛運輸尚處于起步階段。123Industry Pain Points解決方案集裝箱式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系統集裝箱式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系統以風光耦合制氫作為制氫方式,將制氫設備、氫氣儲存設備、控制系統、電源系統、冷卻系統等集成于一個標準集裝箱內,形成一個完整的制氫系統。搭建起具高效轉換和云端監控功能的系統,面向于n個能源對象,打造全方位的氫電耦合能4、源系統。風光耦合離網可再生能源制氫基于風光耦合發電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風能發電,利用綠電能源來電解水制取氫氣。AEM電解槽無需PEM質子交換膜制氫所需的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大幅降低成本,具有更好的耐高溫能力和更長的壽命,適用于大規模生產。集裝箱式一體化集成制氫將制氫設備、氫氣儲存設備、控制系統、電源系統、冷卻系統等集成于一個標準集裝箱內,形成一個完整的制氫系統。可以快速部署和移動,非常適合于應急響應、臨時供氫、遠程氫能源站等場景占地面積小,重量輕,解決儲氫運氫難題。123Solution離網制氫專用電源IGBT全控型功率型器件和PWM控制技術,功率調節響應時間100ms,快速匹配可再生能5、源波動性。可再生能源離網直接制氫,降低系統投資成本。產品特點IGBT直流變換電源創新開發IGBT制氫整流電源,采用高頻IGBT全控型功率器件和PWM控制技術,在電網友好性、功率響應速度、電壓紋波、綜合效率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更加適配大規模新能源制氫場景。(IGBT是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具備高耐壓、導通壓降低、開關速度快的特點。)Product Features產品特點陰離子交換膜(AEM)電解槽AEM主要結構由陰離子交換膜和兩個過渡金屬催化電極組成,一般采用純水或低濃度堿性溶液用作電解質,并使用廉價非貴金屬催化劑和碳氫膜。因此,AEM工藝具有成本低、啟停快、耗能少、耐高溫、壽命長的優點,集合了6、與可再生能源耦合時的易操作性,更適合大規模制氫場景。分鐘級快速啟停,適應可再生能源間歇特性。AEM電解水制氫不需要使用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能夠實現環保的制氫。提氫純度可達99.99%。快速響應綠色制氫相對于傳統的電解槽,AEM電解槽的能耗更低。相對于PEM電解槽,AEM電解槽不使用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成 本 低,壽 命 長AEM電解槽的陰離子交換膜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能夠長期穩定地運行。PEM對質子交換膜的穩定性和壽命有較高的要求。穩定性好Product Features產品特點能量管理能量管理制氫系統實時跟隨新能源功率波動,實現100%綠電制氫智慧氫能管理系統實現多套制氫系統之間,制氫系統與多7、種能量來源之間的協調控制,具備運行監測、分析診斷、協調控制、運營管理四大功能,保障系統高效、智慧、安全。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根據輸入功率大小及電解槽運行工況,優化制氫系統工作模式 減少啟停次數,降低系統能耗,實現高效制氫。三級安全管控,實現安全制氫運行管理運行管理Product Features核心技術中頻逆變的大功率制氫直流變流裝置針對低壓大功率制氫裝置寬范圍功率波動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中頻逆變的大功率光伏制氫直流變流裝置,采用基于功率主從控制的中頻逆變控制技術,抑制了超低壓下的大電流控制波動問題,保證了系統的供電穩定性。01風光氫多級多能源綜合管控系統解決多類型能源調節特性差異大的問題,保證系8、統高效。平臺通過軟件監控系統對整體運作過程實時監控,然后風光耦合發電系統中的各個模塊的數據進行具體分析,提供可靠的控制能力,快速部署針對性的算法及應用。03下垂-主從控制模式切換解決電力負荷密度低,范圍廣等問題。偏遠地區電網電力供應弱的不足,采用基于下垂-主從控制模式切換的自主化運行控制系統可解決。02Core Technology核心技術Core Technology電解水制氫額定工況效率電解水制氫額定工況效率93.5%93.5%燃料電池轉換效率89.7%額定容量5.5MW功率范圍20-135%輸出電壓紋波3%產氫量1000m3/h中頻逆變的大功率制氫直流變流裝置在測試時的各項指標,顯示產品9、指標優越,并且符合行業標準,產品終端已獲。核心技術項目基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7項國家級縱向課題,到賬經費逾千萬元逾千萬元Core Technology核心技術產產 品品 核核 心心 壁壁 壘壘核心裝備低壓大功率制氫變換器寬范圍功率波動小擁有高性能燃料電池交換膜制備技術在技術查新上顯示項目在大規模制氫上的研究為國內首創國內首創。Core Technology技術應用產品在多所能源企業、發電集團等試用,Technical Applications產產品品試試用用競爭分析公司名稱公司名稱可靠性指數可靠性指數智慧管理等級智慧管理等級效益10、率效益率穩定性穩定性產品結構產品結構利用能源利用能源制氫路線制氫路線7.61.013.4%低硬件太陽能存在灰氫82.015.2%中硬件、軟件風能風力發電,暫無制氫業務8.18.13.03.017.8%17.8%高高硬件、軟硬件、軟件、整體件、整體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氫電耦合氫電耦合100%100%綠氫綠氫競 爭 分 析數據來源:客服咨詢、公司官網、產品手冊等制備,轉換,路徑,服務Competitive Analysis區域區域市場容量市場容量(目前目前)預計市場容量預計市場容量(2030)(2030)目標市場份額目標市場份額(2030)(2030)中國根據中國能源研究院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11、國的氫能源市場容量預計達到了約200億元人民幣.隨著政府對氫能源的支持和技術的進步,未來氫能源市場容量還有望繼續增長.根據中國能源研究院發布的報告,到2030年,中國氫能源市場的規模預計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工業應用是氫能源市場的兩大主要應用領域.預計未來幾年,隨著政策和技術的推動,中國氫能源市場容量將繼續增長.根據中國能源研究院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能源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工業應用和交通運輸是氫能源市場的主要應用領域.預計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可能達到10%左右.國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1年5月發布的報12、告,截至2020年底,全球氫能源市場容量約為580億美元.其中工業應用和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源市場的主要應用領域.預計未來氫源源市場容量將繼續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報告,到2050年全球氫能源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5萬億美元左右.其中工業應用和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源市場的主要應用領域,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氫能源發展戰略,并在氫能源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和研發,預計未來幾年,這些國家的氫能源市場容量將持續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到2050年,氫能源有望占據全球能源消費的18%左右.預計到2030年歐洲和日本的氫能市市場份額可能分別13、達到10%和15%左右.而在美國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目標計劃,到2030年,氫能源可能占據全國能源消耗的7%左右.數據來源:中國能源研究院、國際能源署(IEA)等項目前景Project Prospect商業模式PaaS模式通過平臺數據來反映各個設備的問題,并第一時間處理問題。將以聯合多方合作伙伴,以及多項核心技術,來為用戶提供綠色環保的供電系統或解決方案。面向客戶主要面向的客戶有四類:一大類是各類新能源企業,如光伏企業、風電企業等,為他們提供變換器等核心控制器件,銷售系統解決方案;一類是區域建筑設施,利用并離網主從切換模式,可以給離網狀態的建筑提供能源系統方案進行自發電和供電;一類是電力部門,可以14、提供綠色能源供電方案,幫助部門進行高效綠色供電。最后一類是個體居民用戶,將系統接入電網后,利用分布式并網和電網全局調度的功能特點,對居民進行綠色能源供應和系統性管理與監控。PaaS模式-平臺即服務Business Model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挑戰杯”創業計劃國賽金獎獲得者,參與華為、華鑫期貨、浙商證券等公司實習;團隊介紹墨爾本大學墨爾本大學 環境管理科學碩士環境管理科學碩士主要方向為分離科學在環境、食品、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氫能源產業鏈的生命周期分析,包括碳足跡、能量效率和環境可持續性等。負責項目的市場運營,客戶管理以及對外融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碩15、士電氣工程碩士獲得“挑戰杯”國家級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競賽獎項十余項;負責項目登上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展覽,并被CCTV等多家媒體報道;深入參與新能源企業實習調研。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電氣工程電氣工程主要方向為分離科學在環境、食品、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氫能源產業鏈的生命周期分析,包括碳足跡、能量效率和環境可持續性等。Team Introduction寧波大學寧波大學 電氣工程電氣工程曾任職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質部副部長;負責項目產品品質跟蹤;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合肥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中國電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專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16、研究 20 余年;我國太陽能、風能發電行業的知名專家。擔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生態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獲授權多項美國發明專利、國家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等;研究方向為新型儲能與能量轉換體系中反應機理及微觀物質輸運特性研究;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發表論文20余篇;入選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A類)長期開展新能源并網發電中的電力電子技術研究;主持縱橫向課題 10 余項,發表第 1 作者論文 10 余篇,第 1 作者授權發明專利 10 項,參編專著 1 部,獲國家科技進步 217、 等獎 1 項。Team Introduction團隊介紹項目前景融資需求出讓5%-10%的股權融資300-500萬元補充資金01退出方式上市(IPO、新三板)、定向增發、大股東回購、股權轉讓等03目前進展1、團隊達成120W意向訂單2、已經完成一輪天使輪融資500萬意向(抱布資本)3、團隊與陽光電源、陜西麟北、華錦能源、濟中節能等公司簽訂合作協議02公司注冊公司注冊2%2%科研投入科研投入40%40%固定固定資產資產5%5%外包生外包生產產9%9%員員工薪酬工薪酬11%11%管理管理費費用用7%7%市市場場拓展拓展6%6%流流動資動資金金20%20%Project Outlook項目前景初始18、階段初始階段 產品盈利+服務盈利產品盈利+服務盈利01成熟階段成熟階段 收租盈利技術的可替代性降低時就可以將企業的專利技術進行出等賺取永久性的收入。03中期階段中期階段 產品盈利+服務盈利通過技術推進適當控制產品的成本從而搶先在價格方面占據優勢。02近幾年企業的凈利潤呈逐年增加趨勢,盈利狀況良好,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近幾年企業的凈利潤呈逐年增加趨勢,盈利狀況良好,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Project Outlook項目應用目前項目運營順利,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簽署相關委托生產加工合同委托生產加工合同Project Applications項目應用周邊城市基礎設施、交通等供電冬奧會場館全綠色供能氫能儲19、能系統氫燃料電池的利用基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作為示范性工程,已用于已用于20222022年北京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會場張家口冬奧會會場Project Applications項目前景Project Prospect項目落地初期初創期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公司初步的管理體制、市場策略,并建立與相關新能源技術研發企業與機構的聯系。因初期資金短缺,利用西安交通大學品牌優勢以及自身技術研發優勢等無形資產廣泛尋求行業內的橫向聯合,尋求技術合作,實現利用有限的資金在短期內迅速擴大起的經營規模;與新能源企業以及小型建筑所有者建立合作關系,新能源供電系統硬件設備生產依靠供應鏈實現,節省公司生產成本,分散風險,提高效20、率,能夠盡快將產品投放進市場,期間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良好信譽,為公司樹立良好的形象。項目落地中期經過初期市場開發,資金積累,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公司有能力進行自主研發,對風光耦合發電、直流微網結構、儲能技術、光伏制氫技術、能源管理與監控系統等技術進行進一步研究,以主業為主,同時開發新產品,以適應市場的不斷發展,利用現有優勢,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多業并舉,向多元化發展,進一步確保技術優勢與質量優勢。項目落地后期公司進入成熟期,實現穩定盈利,穩步進入全國市場,在業界擁有較高地位,在與中小型企業保持合作的同時,與國有企業以及大企業尋求合作,加大市場投入。在此期間繼續對新項目研發,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并且積極關注行業內新動向,參與相關探討交流活動,不斷進行自身調整,力爭躋身國際化領頭企業行列,同時公司在此階段考慮上市,以便融入資本市場。項目可行性產品將根據用戶所需進行模塊化和個性化商業定制,總體系統應用技術包括風光耦合發電、制氫儲能、電能使用、多能源監控系統四個方面。風光耦合互補發電系統利用太陽能電池方陣、風力發電機兩種發電設備共同發電,利用風能、太陽能的互補性,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輸出,系統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