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品牌管理咨詢公司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商業計劃書.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49464
2024-09-08
23頁
971.43KB
1、貴州XX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中國區域 1.5增溫控制示范區解決方案提供商 氣候可持續發展碳金融經濟轉型示范區解決方案提供商目錄1關于我們3商業模式2核心優勢6產業合作4管理團隊5專家團隊1關于我們關于我們 上海XX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國內一家以“應對氣候變化”為核心目標,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國內對涉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業務領域、氣候友好新材料應用領域、氣候變化管理與商業航天領域等多個項目進行了投資,控排總面 8737 平方公里,實現 CO2 減排量14115.6 萬噸。公司現從事業務包括“碳交易、碳中和、碳金融、碳資產管理、碳盤查、碳減排項目開發、風電光伏項目開發與建設、生態治2、理項目開發、溫室氣體清單編制、企業節能解決方案”等,同時也向管理部門提供碳達峰碳中和規劃服務,向社會各界提供節能減排信息服務,向碳信用指標生產者和需求者提供貿易中介服務。公司與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節能中心、中國科協、北京環境 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以及各省市林草局、生態環境局、節能環保中心、科協科委及眾多國際國內環保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貴州XX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上海XX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依托母公司經營理念及技術支持,致力于貴州林業碳匯及氣候產業的開發、管理及投融資服務。2020年9月,XX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3、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新的“雙碳”目標不僅是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明確要求。“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時期,也是落實新自主貢獻目標的關鍵時期。2核心優勢森林資源碳資產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rbon of forest resources assets碳匯方法學應用及碳匯貿易 Proficient in carbon sink methodology 4、use and carbon sinks trade空間碳檢測衛星星座(140顆)Satellite constellation space carbon010302 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林業碳匯發展史 國際 1997年UNFCCC第三次締約方大會(COP3)通過了京都議定書,首次為41個工業化國家規定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限排目標:在20082012年期間,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削減5%。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開始強制生效,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逐漸重視林業碳匯項目,利用林業碳匯項目為本國經濟的發展引進資金。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5、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中國政府在大會上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2016年4月22日,是人類歷史上意義非凡的一個“世界地球日”。170多個國家領導人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簽署氣候變化問題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圍之內。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作為XX主席特使出席簽署儀式,并代表中國簽署巴黎協定。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3商業模式林業碳匯發展史 國內2012年6月13日 國家發改委印發了溫室氣體資源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發改氣候2012 1668號6、)。明確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的審定、核證、備案、交易和管理辦法。2014年4月29日 國家林業局出臺關于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工作的指導意見(林造發2014 55號)。旨在重點探索碳排放權交易下的林業碳匯交易。2016年1月11日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 57號)。同年4月28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6 31號)。2016年10月27日 國務院頒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發201661號),明確要建立全國碳交易制度;啟動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17年7月20日 國家林業局7、辦公室印發省級林業應對氣候變化2017-2018年工作計劃(辦造字2017125號),明確要“全力推進碳匯交易“。2017年12月19日 國家發改委頒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發改氣候規20172191號)。標志著我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完成了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2018年5月8日 國家林草局提出林草局關于進一步放活集體林經營權的意見(林改發2018 47號)。積極發展森林碳匯,探索推進森林碳匯進入碳交易市場。2018年11月21日 國家林草局發布了2017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的通知(辦生字2018186號)。2018年12月28日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林8、草局等九部委印發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的通知(發改西部20181960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明確”將具有生態、社會等多種效益的林業溫室氣體資源減排項目優先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19年3月29日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林業碳匯發展史 國內2020年12月30日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并做好發電行業配額預分配工作的通知。2021年1月11日 施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9、辦法(試行)。2021年2月1日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2021年3月30日2021年5月19日 生態環境部印發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2021年7月16日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正式啟動交易。2021年12月16日 截止2021年12月16日,上海碳市場所有現貨品種累計成交量212,482,517噸,累計成交金額3,135,611,143.12元。其中,配額累計成交44,763,181噸,成交金額1,034,507,458.110、2元;CCER累計成交量167,719,336噸;上海碳配額遠期產品累計成交數量4,370,800噸。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項目介紹 林業碳匯是指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間接減排的有效途徑。可簡單描述為:使森林的固碳能力成為一種商品,能夠像普通商品一樣進行交易。碳達峰: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指某個地區自一定時間內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11、的二氧化碳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的紅外輻射的自然和人為的氣態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碳(NF3)。碳排放: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權:指分配給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額度。國家核碳交易證自愿減排量(CCER):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參與自愿 減排的減12、排量需經國家主管部門在國家自愿減排交易登記薄進行登記 備案,經備案的減排量稱為“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自愿減排 量經備案后,在國家登記薄登記并在經備案的交易機構內交易。世界主要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 碳交易: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 問題的新途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 化碳排放權的交易。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項目開發流程1/項目設計 經項目業主方委托,由貴州XX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XX咨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基準線識別、造林作業設計調查和編制造林作業設計(造林類項目),或森林經營方案(森林經營類項目),報地方林業主管部門審13、批并獲取批復,申請地方環保部門出具環保證明文件(免環評證明)。按照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發改氣候2012 1668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發改氣候2012 2862號)和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的相關要求,由項目業主方配合XX咨詢開展調研和開發工作,識別項目基準線,論證額外性,預估減排量,編制減排量計算表,編寫項目設計文件(PDD)并準備項目審定核申報備案所必需的完整證明材料和支持性文件。2/項目審定 由XX咨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批準備案的審定機構,依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和選用的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按照規定的程序和14、要求開展獨立審定。項目審定程序細分為7個環節,詳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由XX咨詢跟蹤項目審定工作,并及時反饋審定機構就項目提出的問題和澄清項,修改、完善項目設計文件。審定合格的項目,審定機構出具正面的審定報告。截止目前,具有資質審核CCER林業碳匯項目的審核機構有6家: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CE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CEPREI)、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SCII)、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RIFPI)、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3/項目備案 項目經審定后,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項目備案。項目業主方(央企除外15、)需經過省級發改委初審后轉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時需要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出具項目真實性證明,主要證明土地合格性及項目真實性。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專家進行評估,并依據專家評估意見對自愿減排項目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備案。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項目開發流程4/項目設計 XX咨詢根據報備的項目設計文件(PDD)、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和造林或森林經營項目作業設計等要求,開展營造林項目活動。5/項目檢測 XX咨詢按報備的項目設計文件、監測計劃、監測手冊實施項目監測活動,測量營造林項目實際碳匯量,并編寫項目監測報告(MR),準備核證所需的支持性文件,用于申請減排量核證和備案。6/項目核證 由XX咨16、詢委托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的核證機構進行獨立核證。核證程序細分為7個環節,詳見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由XX咨詢跟蹤項目核證工作,并及時反饋核證機構就項目提出的問題,修改、完善項目監測報告。審核合格的項目,核證機構出具項目減排核證報告。7/項目核證 由項目業主直接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交自愿減排量備案申請材料。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專家進行評估,并依據專家評估意見對自愿減排量項目減排量備案申請材料進行聯合審查,對符合要求的項目給予減排量備案簽發。交易流程1/項目林業碳匯CCER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簽發后,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的碳交易所交易,用于重點排放單位(控排單位)履約或者有關組織17、機構開展碳中和、碳補償等自愿減排交易,履行社會責任。這是主要交易方式 2/項目備案注冊后,項目業主與CCER買方簽署訂購協議,支付定金或預付款,每次項目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簽發減排量后交付買家林業碳匯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基本條件 截至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備案的CCER林業碳匯項目使用的方法學有4個,分別是AR-CM-001-V01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AR-CM-002-V01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和AR-CM-003-V01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AR-CM-005-V01竹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CCER林業碳匯項目要根據這些林業方法學進行開發,并且具備18、“額外性”,按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則進行獨立審定與核證,才有可能獲得國家主管部門的備案和林業碳匯CCER簽發,進行實現碳匯交易。CCER林業碳匯項目活動開工時間不早于2013年1月1日且3年內完成項目審定公示。為維護有關項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CCER林業碳匯項目在提交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申請前,需要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出具項目真實性證明。根據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4個CCER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將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的適用條件或基本條件歸納如下:1/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的適用條件 項目活動的土地是2005年2月16日以來的無林地。造林地權屬清晰,具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核發的土地權屬證書;項目活動的土地不屬19、于濕地和有機土的范疇;項目活動不違反任何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且符合國家造林技術規程;項目活動對土壤的擾動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如沿等高線進行整地、土壤擾動面積比例不超過地表面積的10%、且20年內不重復擾動;項目活動不采取燒除的林地清理方式(煉山)以及其它人為火燒活動;項目活動不移除地表枯落物、不移除樹根、枯死木及采伐剩余物;項目活動不會造成項目開始前農業活動(作物種植和放牧)的轉移。本方法學的適用的碳匯造林活動不包括竹子造林。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基本條件2/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的適用條件 實施項目活動的土地為符合國家規定的喬木林地,即郁閉度0.20,連續分20、布面積0.0667公頃,樹高2米的喬木林;本方法學(版本號V.01.0)不適用于竹林和灌木林;在項目活動開始時,擬實施項目活動的林地屬人工幼、中齡林。項目參與方須基于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技術規定、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中的林組劃分標準,并考慮立地條件和樹種,來確定是否符合該條件;項目活動符合國家和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森林經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以及相關的技術標準或規程;項目地土壤為礦質土壤;項目活動不涉及全面清林和煉山等有控制火燒;除為改善林分衛生狀況而開展的森林經營活動外,不移除枯死木和地表枯落物;項目活動對土壤的擾動符合下列所有條件:1.符合水土保持的實踐,如沿等高線進行整地;2.對21、土壤的擾動面積不超過地表面積的10%;3.對土壤的擾動每20年不超過一次。3/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的適用條件 項目地不屬于濕地;如果項目地屬方法學規定的有機土或符合方法學所規定的草地或農地時,竹子造林或營林過程中對土壤的擾動不超過地表面積的10%。;項目地適宜竹子生長,種植的竹子最低高度能達到2米,且竹稈胸徑(或眉徑)至少可達到2厘米,地塊連續面積不小于1畝,郁閉度不小于0.20;項目活動不采取燒除的林地清理方式(煉山),對土壤的擾動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如沿等高線進行整地,不采用全墾的整地方式;項目活動不清除原有的散生林木。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CCER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基本條件4/竹林經營碳匯22、項目方法學的適用條件 實施項目活動的土地為符合國家規定的竹林,即郁閉度0.20、連續分布面積 0.0667 ha、成竹竹稈高度不低于 2 m、竹稈胸徑不小于 2 cm 的竹林。當竹林中出現散生喬 木時,喬木郁閉度不得達到國家喬木林地標準,即喬木郁閉度必須小于 0.2;項目區不屬于濕地和有機土壤;項目活動,不違反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森林經營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項目采伐收獲竹材時,只收集竹稈、竹枝,而不移除枯落物,項目活動不清除竹林內原有的散生林木;項目活動對土壤的擾動符合下列所有條件:1.符合竹林科學經營和水土保持要求,松土鋤草時,沿等高線方向帶狀進行,對項目林地的土壤管理不采用深翻23、墾復方式;2.采取帶狀溝施和點狀篼施方式施肥,施肥后必須覆土蓋嚴。采用附錄 1所列的一項或多項竹林科學經營技術措施。CCER林業碳匯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我國多數地區的林地平均一年每畝產生的碳指標核證減排量(CCER)在 0.7噸/畝/年左右。其中:一般造林、再造林在 0.8-1.8 噸/畝/年 營林在0.2-0.6 噸/畝/年 2021 年12 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碳指標核證減排量(CCER)均價42元/噸。按國家發改委氣候司預測,CCER 交易價格正常要達到 200-300 元/噸據國際環保署(EPA)估算:碳排放社會平均減排成本為 41 美元/噸(約 280 元人 民幣/噸)左右才能達到減排24、目的。林業碳匯開發以20年為一個計入期,一次申報三個減排計入期共計60年,屆時林業碳匯收益對當地經濟發 展的貢獻不可低估。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交易4管理團隊XX咨詢法人 國家石墨烯聯盟理事長兼光伏專委會主任、海南省科學院副院長、上海XX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XX法蘭克福上市主體首席運營官(COO)。構建了碳中和+、石墨烯+光儲充、氣候治理+雙碳財政+能源革命”三駕馬車、“萬達(能源綜合體)+小米(雙碳孵化器)”等新體系。擁有十多項石墨烯等創新成果,著有石墨烯引爆產業革命、重構商業時代、中國石墨烯商業應用旗艦計劃、全國黨政領導干部石墨烯產業發展讀本(紅旗出版社即將)等書。專家團隊5 公司氣候變25、化衛星地面系統首席專家,高級工程師,西安運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衛星測運控研發及實踐50年,曾任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主任等職。負責國防航天測控總體系統設計和軟件設計開發、及國外多星合作等項目建設,參與制定了多項標準和規范。獨創多星測試測控管理一體化云平臺,為航天科技、科工、中科院、北斗、海洋局、資源中心、衛星廣播等單位提供衛星測運控系統建設,承擔著數十發衛星的測控、操控管理。完成了20余個大項目,有重大科技成果18項,論文10多篇;專利2項,獲軍隊、部級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3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獎10次;享受政府特貼。6產業合作系列一 與XX國際合作理XX國際26、氣候變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XX國際投資有限公司XX國際XX國際業務領域能源、工業、城市交通、建筑領域協助地方政府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致力低碳經濟發展。低碳城市發展項目在城市工業、建筑、交通節能及能源領域實施低碳全方位生態數字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商業和企業合作協助商業企業制定氣候政策和二氧化碳減排方案,評價環境影響,降低能耗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清潔電力行動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如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潮汐能等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速度,促進可持續發展。CCS項目碳捕集與存封。城市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城市全方位生態低碳數字化改造,建立城市能源運營管理系統,有效管理27、采集運營數據,建立城市能源管理模型。森林項目通過增加森林面積及質量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促進森林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高森林碳匯。系列一 與XX國際合作理XX國際業務領域農作物種植項目通過農業物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作物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及地下微生物固碳。淡水項目開展流域、濕地與淡水保護及流域綜合治理,恢復濕地及淡水生態系統,研究河流、濕地、魚類、鳥類與棲息地的關系,促進可持續利用,實現防洪安全、飲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海洋生態系統項目通過促進人類生存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平衡,實現人類生存發展與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兩者和諧共處。流域綜合管理項目倡導流域綜合管理:上游地區植被保護家庭、28、企業節水鼓勵跨部門/地區的合作與溝通政府鼓勵公眾參與規劃、計劃充分考慮環境用水節水農業人人享有清潔的飲用水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污水綜合處理、中水了利用生態水利確保環境流量可持續漁業健康的河口與近海海域系列一 與XX國際合作理XX國際中國區域項目成果已簽約五省市項目區7個示范區(11個項目):山東省單縣:362平方公里 陜西省榆林市:3333.3平方公里 遼寧省岫巖縣:4502平方公里 內蒙古達拉特旗:419.5平方公里 新疆自治區喀什市:100平方公里 控排總面積:8737平方公里 CO2 減排量:14115.6萬噸 碳期貨估值:中國市場42.3億元人民系列二 與國家石墨烯聯盟合作 國家石墨烯聯29、盟(NGAIA)是根據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培育聯盟2018003號、2018011號文件批復要求,經相關機構聯盟培育服務中心的培育、孵化、指導,由上海XX 聯盟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配置優勢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以推進石墨烯產業生態建設為中心,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指導設立長三角石墨烯科創城。在山東濟寧合作建設中國烯谷-光明小鎮。參與世界經濟(哈佛)論壇石墨烯分論壇組織和主持,為紅旗出版社主編黨政干部石墨烯應用與發展讀本,向中央宣傳部國家電影局申報獲批拍攝神奇的石墨烯大型科教電影紀錄片。組織專家、企業家對新疆、四川、山東、福建、黑龍江、湖北、河南、陜西等部分30、地區考察、交流,為地方政府組織20余場石墨烯報告專場。成立以來,國家石墨烯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組織石墨烯產業發展國際合作交流,推動石墨烯科研成果轉化,促進區域經 濟發展、加強石墨烯科學知識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大專院校、產業園區等共17家產學研單位共同發起組建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以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為根本,致力于建設開放、包容、共生的新材料產業創新平臺。項目成果系列三 與上海XX合作理項目成果 上海XX坐落于中國第一個工業4.0示范基地上海嘉定工業4.0示范基地石墨烯產業園(中國烯谷),發端于上海松江長三角石墨烯科創城。XX集團是中31、國最早聚焦并投身于石墨烯材料的研發,通過低成本、高品質、規模化生產,應用領域開發、孵化最終形成產品,具有石墨烯全產業鏈特色的高新技術企業。上海XX是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石墨烯商業應用旗艦計劃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國家石墨烯標準起草單位,國家石墨烯標準化推進工作組核心成員。XX集團擁有自身獨立的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創立了松江石墨烯應用科技孵化器。在5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海歸博士、正高級教授專家以及高層次中青年研發人才共同努力下,打造了國際一流的石墨烯研發團隊。經十年悉心鉆研,努力攻關,已申請專利十幾項并轉化為產業成果落地,已有石墨烯全屋采暖系統32、石墨烯高導熱散熱膜、石墨烯水性涂料、石墨烯潤滑油、石墨烯健康三寶、石墨烯美容瘦身等產品問世,為國家石墨烯產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烯碳交易所石墨烯產業小鎮上海上海XXXX+XXXX咨詢咨詢上海石墨烯科技園長三角石墨烯科創園中國烯谷胡德平綠色基金系列四 與XX合作理合作背景 2021年10月13日,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在云南昆明閉幕,會議正式通過“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昆明宣言”是此次大會的主要成果。宣言承諾,確保制定、走上恢復之路,進而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宣言承諾,各國政府繼續合作推動將通過和實施一個有33、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并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納入或“主流化”到決策之中;加強和建立有效的保護地體系;積極完善全球環境法律框架;增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需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等。系列四 與XX合作項目成果XX產業園由云南XX珠寶產業有限公司投資運營,公司總注冊資本1.7億元,是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控股企業。園區位于昆明經開區出口加工區范圍內,2010年投資建設,總占地230畝,其中80畝位于昆明綜保區內,現建成并投入使用園區物業面積23萬平方米。2015年2月,34、XX園區被云南省文產辦授予“云南文化創意博覽園”稱號,成為最早的云南省級、昆明市級重點文創園區,2019年8月30日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儀式在XX園區舉辦,云南自貿區昆明片區綜合服務中心同步落地XX云南文化創意博覽園。XX碳排放權交易資源儲備與技術創新示范基地業務布局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專項基金推動碳中和所需的基礎材料、關鍵器件和核心技術等領域研究,強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基礎理論、技術研發和工業示范重點難題攻關,實現高碳產業的探索性應用。森林及生態系統 碳匯資源儲備機制:挖掘云南省碳匯潛力,開展碳匯能力科學評估,開發符合國家標準的碳匯經營項目,通過采取“生態保護修35、復+產業導入+技術支持”方式獲得碳匯經營權,服務云南碳匯資源進入國際、國內交易市場。重點行業低碳轉型服務:依托科技技術創新應用對主要工業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服務,幫助企業深挖節能潛力,提升節能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重點節能技術、設備、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幫助大型工業企業完成節能項目規劃,推動廣大中小企業完成節能技改工作。新能源應用:參與云南省綠色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動參與在交通、通訊、物流、新增建筑等多場景分布式光伏發電試點示范項目。營造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體系及運營平臺;發展分布式能源、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智慧用能和能源大數據體系等新模式、新業態。碳金融:參與各合作銀行金融機構研究開發,包括碳基金、碳債券、碳齊全、碳租賃等碳金融產品,探索運營碳期貨、碳中和綠色債券等衍生產品和業務。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