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棚改項目新型居住區工程基坑二次降水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49826
2024-09-05
21頁
164.54KB
1、編號:SJHN.JZY-XX大街棚改項目新型居住區工程基坑二次降水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第一節 情況說明4一、 場地地形及工程地質概況4二、地下水情況6第二節 基坑降水方案7一、降水設計要求71、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及施工要求,本工程降水目的和任務為:7二、降水設計依據7三、降水方法及降水井點的布設81、降水方法的選擇82、基坑涌水量計算83、井點計算84、井點布置95、降深時間預測11四、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111、降水施工工藝流程112、井點管埋設方法113、降水運行124、降水動態觀2、測125、降水井的后期處理136、注意事項137、排水設施14第三節 基坑降水對周邊環境影響及對策14一、對周邊環境的影響141、對基坑維護鋼板樁進行監測152、采取措施確保地基土不受擾動。15第四節 主要機械設備及施工進度和勞動力計劃15一、基坑降水主要施工機械15主要進場機械設備一覽表15二、工期安排162、降水井點施工:各單體或各降水單元穿插作業,約7天。16第五節 施工準備工作173、選定排水路線,通入臨近排水點。17第六節 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17二、質量保證措施172、嚴格按設計要求布置井點,埋設井管、回填礫料,井口封閉。189、遵守值班制度,夜班值班人員不得睡覺18第七節 安全3、生產及文明施工措施181、施工機械安全防護192、現場用電規定:193、配電箱安全要求:20三、文明施工措施20第八節 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211、為了防止停電,水井停泵使水位上升帶來場地淹沒事故,現21 第一節 情況說明擬建工程位于XX市XX區XX街-XX路XX大街合圍地段,交通十分便捷,規劃小區由住宅、公建及配套設施組成,是集住居、文化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新型居住區。本工程自2014年8月9日開始按降水方案進行施工,截止目前為止不間斷降水18天,經理論計算應滿足要求。但在對1#、2#、6#、7#、8#、9#樓進行基坑土方開挖時發現,水位始終停留在-5.8米處,未達到施工條件,故按此上述情況,編4、制二次降水方案。一、 場地地形及工程地質概況本工程擬建場地地勢平坦,地貌單元為第四紀冰洪水沖積作用下形成的黏土和砂土,地形起伏不大,地面標高在大連高程系180.17181.25米。根據甲方提供的工程勘察資料,場區地層自上而下可分為主層6層,5亞層:巖性組成如下:第(1)層 雜填土:雜色,主要由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及黏性土組成,深度03.60m,平均厚度1.87m。第(2)層 粉質黏土:灰褐色-黃褐色,可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1.308.60m,平厚度3.93m。第(3)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軟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5、無,層狀結構,深度4.8022.20m,平均厚度2.78m。第(3-1)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可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5.9020.30m,平均厚度2.91m。第(3-2)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流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4.6020.20m,平均厚度2.24m。第(4)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可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13.7023.80m,平均厚度2.27m。第(5)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軟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6、應無,層狀結構,深度15.7031.20m,平均厚度2.64m。第(5-1)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可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18.8028.90m,平均厚度2.42m。第(5-2)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流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16.8021.80m,平均厚度1.61m。第(6)層粉質黏土:灰色-褐黃色,可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26.9040.00m,平均厚度4.18m。第(6-1)層粉質黏土:褐黃色,硬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光滑,7、搖振反應無,層狀結構,深度28.1040.00m,平均厚度1.55m。二、地下水情況按照地下水埋藏條件和含水層的狀態分類,勘察場區勘察深度內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滯水水位在地面下1.002.50m,滯水面高低起伏不大,主要來源為大氣降水、層間水、管線滲漏等,滯水厚度較大,厚約30米左右,水量較豐富。由于長期侵泡,上層滯水對滯水層及其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的基土造成了影響。上層滯水在地面下1.002.50m左右,超過結構底板面,有一定的水頭差,會產生上浮力,地下室抗浮設計根據各棟樓底板埋水及滯水水位綜合考慮,地下水抗浮設計水位可按1.80m設計。根據地質報告粉質黏土含水層滲透系數k0.050.1m/8、d.第二節 基坑降水方案一、降水設計要求1、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及施工要求,本工程降水目的和任務為:在基坑底-5.8米處進行二級降水,降低基坑內地下水位,以滿足施工條件。把基坑內現有水位降至基底下5001000mm,便于土方開挖和基礎施工。2、降水工程是為配合土方開挖及基礎施工的前期輔助工程,降水施工嚴格按照工作安排進行施工和降水運行,與土方開挖單位、主體施工等單位密切協作,保證各方施工進展順利。3、降水工程要銜接好每一步工作流程和安排,特別是電源保障、土方開挖、基礎施工和降水運行期間,需建設、施工單位的大力支持與配合,電源線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各施工單位場地布置進行安排。二、降水設計依據1、建9、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2、施工圖紙3、水文地質手冊第二版(地質出版社);4、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建筑工業出版社);5、巖土工程勘察報告6、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7、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8、黑龍江省地方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23/902-2005)三、降水方法及降水井點的布設1、降水方法的選擇按現有降水形式及根據場地地層巖性及降水深度的要求,本工程二次降水仍然采用輕型井點降水的方法方即可滿足基坑開挖與基礎正常施工的要求。2、基坑涌水量計算根據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面狀基坑涌水量采用下式計算:式中:Q10、基: 基坑基本排水量K: 粘土層滲透系數, K=0.10m/d。6#、7#、8#、9#樓及地下車庫,基坑-6.8m1#、2#樓及地下車庫,基坑-6.5米S: 設計水位降深, S=6.8+1-5.8=2mH: 含水層有效厚度H=30.0-5.8=24.2m R: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有效影響半徑,R=2s=32.88mr0:基坑等效半徑: r0= =40.93m計算得:-6.8米基坑 Q基=1953.83m3/d3、井點計算單井出水能力按下式計算:q=120rs0l= 8.75 m3/d式中:q單井出水能力(m3/d) r0 過濾管半徑=0.025m l 濾管進水部分長度=1m 井點數及井距采11、用公式:井數:n=1.1Q/q根 平均井間距b=L*m/n式中:L基坑周長n井點根數經計算n=272根,b=1.4m;Q總=nq=5708.75=4987.5m3/d,即Q總Q基=2689.31m3/d,滿足基坑降水要求。經以上驗算,確定1#、2#樓及地下車庫降水井井數為450根,均為二級井點,井間距1.4米。確定6#、7#、8#、9#、樓及地下車庫降水井井數為 490根,均為二級井點,井間距1.4米,共計940根井點。4、井點布置本次二級降水采用環形閉合布點,沿基坑底邊布設輕型井點,二級井點間距約1.4米。各單體或各降水單元井點布置分述如下:(1)、6#、7#、8#、9#樓及地下車庫基坑深度12、為-6.8米,因此該處采用二級井點降水深度為2.0米井點設在距基坑底邊0.5米處插入降水管,管長4.5米,管上部留露0.3米,各井點管用鋼絲塑膠軟管連接至自然地面集水總管,水抽出以后收集至集水箱,集水箱內用22KW污水泵排至排水口。(2)1#、2#樓及地下車庫基坑深度-6.5米,降水深度2米采用二級井點降水,井點設在距基坑底邊0.5米處插管,管長4.5米,管上部留露0.3米,各井點管用鋼絲塑膠軟管連接至自然地面集水總管,水抽出以后收集至集水箱,集水箱內用22KW污水泵排至排水口。(3)基坑開挖至底標高時應在基坑底部邊緣挖集水槽及集水坑,以防大雨水漫過基槽,如需要可在集水坑內下入污水泵輔助井點降13、水進行明排,保證基礎正常施工。5、降深時間預測采用下式預測式中:S:計算點時間水位降m;WS(ui)為第i眼井的泰斯井函數;其他符號意義同上式。經驗算中心點水位降達設計水位降,時間為4天。考慮場地粉質粘土含水量大,將減緩降水速度,達設計水位降時間要延遲一些。四、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1、降水施工工藝流程準備工作一放線定位成孔下井管填濾料封井連接排水管安裝真空泵抽水運行維護監測封堵井眼。2、井點管埋設方法(1)1#2#樓及車庫二級井點應在距圍護鋼板樁0.5米處利用高壓水沖開泥土,在粘性土中壓力為67kg/cm2,沖孔直1218cm,沖孔深度應達到濾水管底以下0.5m。(2)6#7#8#9#樓及車庫則14、在距離護樁外0.5米處利用高壓水沖開泥土,在粘性土中壓力為67kg/cm2,沖孔直1218cm,沖孔深度應達到濾水管底以下0.5m。(4)井點管下沉達設計標高后,在管與孔壁之間用粗砂、礫砂填實,作為過濾層。距空口面1m左右的深度內改用粘土封口,然后軟管分別連接在集水總管上。(5)井管濾管部分外包80目井底布濾網,埋置深度應在基坑底下1.5米為宜,輕型井點施工完后,施工機械和無關人員不得撥弄輕型井點設備,保證輕型井點正常運行。3、降水運行(1)可采用分次降水,即邊抽水邊進行土方開挖,以使水位緩緩平穩下降,因劇烈水位下降會增加沉降量,避免導致相鄰鋼板樁穩定性降低。(2)嚴禁挖土機、吊車、靜壓樁機等15、設備撞擊降水管、排水管線、電纜等。(3)降水要保證晝夜連續運轉,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現場要配備備用電源(現場配備2臺300KW發電機組)。(4)設多個閘箱,單閘單箱單機。(5)專人巡查,發現停泵,立即處理。(6)降水結束需緩慢穩定抬升水位必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建筑物基礎工程必須施工完畢,二是建筑物荷載大于地下水上頂托力,滿足抗浮設計要求。4、降水動態觀測(l)降水開始后即對地下水位進行全面的觀測記錄,以便隨時獲得水位降落信息。降水運行開始時前十天,每天做好水位觀測記錄,十天后每兩天觀測一次,一個月后每三天觀測一次,記錄一式兩份,甲、乙各一份,為了取得下降水位深度數據,可采用單16、井臨時停泵的方法進行測量。根據現場需要另設置觀測井。(2)根據觀測記錄,及時分析降水過程中不正常狀況及產生原因,提出調整及補充措施,確保達到設計降水深度。(3)降水時應減緩降水速度,均勻出水,勿使土粒帶出。降水時要隨時注意抽出的地下水是否有混濁現象。抽出的水中帶走細顆粒不但會增加周圍地面的沉降,而且還會使潛水泵堵塞。為此應選用合適的濾網與回填的砂濾料。(4)若發生涌水應及時停止降水,必要時回填土體穩定險情,以便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5)降水應連續運轉,盡量避免間歇和反復抽水,保證降水位緩慢下降、達到降深要求后,調整抽水井布局,保證動水位穩定,以減小在降水期間引起的地面沉降量。5、降水井的后期處17、理降水施工為結構工程施工的輔助工程,屬于臨時工程范疇,降水管井在完成其使用目的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封填。在降水停止后,降水井完成其使用目的,首先切斷供電電源,拆除電纜及泵管,再用中砂填入井孔將整個井孔完全封閉。6、注意事項(1)降水井的布置本工程在基坑內存在大量的工程樁,因此在降水井的布置上就必須綜合考慮。首先要在充分研究施工設計圖紙的基礎上,對已有降水設計所提出的布置方案進行局部變更,避開地下結構的重要構件,井孔施工過程中精確保證井孔的垂直度,確保降水井施工后對結構不產生影響。(2)井點降水時應減緩降水速度,均勻出水,勿使土粒帶出。降水時要隨時注意抽出的地下水是否有混濁現象。抽出的水18、中帶走細顆粒不但會增加周圍地面的沉降,而且還會使井管堵塞,井點失效。為此應選用合適的濾網與回填的砂濾料。(3)井點應連續運轉,盡量避免間歇和反復抽水,保證降水位緩慢下降、達到降深要求后,調整抽水井布局,保證動水位穩定,以減小在降水期間引起的地面沉降量。7、排水設施基坑開挖前,土建施工單位應在基坑邊界周圍地面應設置排水溝,且應避免漏水或雨水滲入坑內,嚴禁坑壁周邊地面超載,基坑宜分層均衡開挖,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和降水井管或擾動基底原狀土,挖至坑底標高后應及時滿封閉并進行基礎施工,地下結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土施工,并保證基坑開挖與基礎施工的連貫性。在基坑開挖至底標高在基19、坑底部邊緣挖集水槽及集水坑,遇雨天在集水坑內下入污水泵輔助井點降水進行明排,保證基礎正常施工;各單井出水排入集水池(箱)內,經集水池(箱)沉淀過濾后集中排入市政管網。第三節 基坑降水對周邊環境影響及對策一、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開挖邊坡穩定情況下,降水對環境影的主要問題:其一是地下水流速過快對地基土產生擾動而產生破壞,其二是降水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對維護鋼板樁破壞作用。井點降水技術主要特征是抽水,不擾動原始地層結構,故對周邊地面引起的沉降及不均勻沉降均在允許范圍之內,若嚴格按照降水設計方案實施,則對周圍環境影響甚小。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程度,故在開挖基坑邊坡穩定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措施:1、對20、基坑維護鋼板樁進行監測 因為在降水過程中,水位降低對土體具有一定影響,應隨時對基坑維護鋼板樁進行監測,如發現鋼板樁產生位移、沉降、變形等情況,應立即查找原因,查明原因并處理問題后,方可進行施工。2、采取措施確保地基土不受擾動。在開挖邊坡穩定情況下,降水對環境影的主要問題:其一是地下水流速過快對地基土產生擾動而產生破壞,其二是降水引起基坑及維護鋼板樁不均勻沉降對基坑側壁的破壞作用。因此在保證基坑邊坡穩定的前提下,應采取措施確保地基土不受擾動,該地塊位置地基全部為黏土層,擾動較小,因此不會對維護鋼板樁安全產生影響。第四節 主要機械設備及施工進度和勞動力計劃 一、基坑降水主要施工機械接通知三天內設備21、材料保證進場,其它附屬小材料應在提前一天運到工地,并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保證施工正常進行。主要進場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產地制造年份數量備注1高壓水槍1.5時7哈市201310套2運輸汽車小解放一汽20132輛3農用拖拉機寧波320寧波20121臺415KW單級臥式離心泵ISW姜堰201224備用3臺5井點管48mm*3 L=7米67650根/組6發電機組300KW2停電備用7污水泵2.2KW24二、工期安排1、前期準備:在維護樁完成后應開始降水井施工,甲方應提前3天通知進場并進行井位確定。2、降水井點施工:各單體或各降水單元穿插作業,約7天。三、勞動力計劃 時間工種人數22、井位確定管理、技術人員3機械、材料進場駕駛員、力工8架設電纜電工、技工4沖孔、成井技工12降水運行電工、技工6封井撤場駕駛員、力工10第五節 施工準備工作1、首先要組建項目指揮部,落實材料和人員,合理安排人財物,與工地上各兄弟施工單位保持密切協作。2、施工用電:抽水用電每個真空泵15.0kw,污水泵每臺約4kw,抽水總用電量約500kw。3、選定排水路線,通入臨近排水點。4、專人負責進料,確保井點管、集中管、井壁管、過濾管、圍填砂等材料的質量。5、配合甲方進行測量放線,進出場、定位、埋設護孔管,由甲方提供“三通一平”,鉆機進場。鉆井井位雙方按設計方案校核井位,保證鉆機移到位,基礎牢固平穩正常工23、作。第六節 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一、現場質量保證體系 項目經理(XX)質檢員(XX)工長(XX)技術員(XX)二、質量保證措施加強科學管理,開工前對全體職工進行技術質量交底,確保合同內容全面按期完成,全面貫徹質量標準,確保達到質量目標。1、開工前對全體工程及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質量交底,確保工程質量。2、嚴格按設計要求布置井點,埋設井管、回填礫料,井口封閉。3、嚴格按設計要求布置排水管總管,保證與集水總管相連的井點管不多于50個。4、按要求連接井點管與集水總管,確保每個井點的降水效果。5、隨時觀測水位降深情況,指導基坑開挖。6、設專人負責,每班要保證多次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7、降水井運行期間24、,在現場配備備用電源,保證連續供電。備用真空泵3臺。8、降水運行期間,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現場,應定期檢查井點的出水量大小、電氣設備和泵的情況。9、遵守值班制度,夜班值班人員不得睡覺第七節 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措施一、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經理(XX)安全員(XX)工長(XX)電工(XX)二、安全生產要求參加該工程施工的全體職工積極努力,克服各方面困難,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系,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負責人具體負責,現場設專職安全員一名,負責監督施工現場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發現安全問題,及時處理解決,杜絕各種隱患。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有關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降水施工任務。1、施工機械25、安全防護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與安全技術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方準上崗,嚴禁無證人員操作。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懂得所操作機械的性能、安全裝置。熟悉安全操作規程,能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集中思想、服從指揮、謹慎操作,不得擅離職守或將機械隨意交給他人操作。交付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性能良好,防護裝置齊全,生產及安全所需備品配套,并經設備部門和現場負責人認可,方能使用。機械設備進入作業點,單位工程負責人應向操作人員進行作業任務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詳細交底。2、現場用電規定:必須建立健全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級崗位責任制,應加強施工現場的各類電26、氣設備和線路管理。技術部門和安全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現場的值班與維修電工應負責管轄電氣設備及線路的正常運行。照明燈的相線應經開關控制,不得將相線直接引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輸電干線,采用電纜埋地或局部架設。如發生電氣事故,必須認真查處,并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時按事故報告規程上報。3、配電箱安全要求:施工現場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外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分級供電,各級配電裝置的容量應與實際負載匹配。各級配電箱中使用的各種電氣元件和漏電保護器應符合國家質量要求。漏電保護器應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使用,并定期進行試驗和作好運行記錄。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專用的開關。三、文明施工措施1、按照現場條件及甲方要求堆放材料和機27、具設備,不得侵占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等設施。2、施工現場的主要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應當佩戴證明其身份的證卡,所有進廠的施工人員統一著裝。3、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險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4、職工生活設施,符合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職工的膳食,飲水供應待應當符合衛生要求。5、做好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盜措施,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降水施工現場。6、嚴格依照中華從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規定,在施工現場建立和執行防火管理制度,設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設施。7、搞好公共關系的協調工作。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由專人負責公共關系的協調工作,隨時聽取有關方面對我方施工的意見和建議,滿足有關部門的要求,使工程能順利進行。第八節 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 1、為了防止停電,水井停泵使水位上升帶來場地淹沒事故,現場應配備兩臺300KW發電機組,并隨時能啟動備用電源,保證其能正常運轉。2、如進入雨季施工,防止降雨過大致使地下水位上升過快,場地降水井抽水量不能滿足水位降要求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增加降水井或增加污水泵排水等方法加以解決。3、若出現其它不可預見或不可抗力因素,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