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廠項目基坑深井降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0608
2024-09-05
31頁
273.99KB
1、鋼鐵廠項目基坑深井降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1工程概況41.1工程簡介:41.2工程特點:42 巖土工程地質條件52.1地層特征:52.2地下水:93 編制依據104深井降水工程設計114.1深井降水技術方案:114.1.1基坑抗突涌驗算:114.1.2降水方案的選擇:124.2深井降水基坑出水量計算:134.3降水井數量及布置:144.4降水井結構設計:154.4.1鉆 孔:164.4.2井 管:164.4.3填礫與管外封閉:164.5降水水位預測及水位觀測孔布置:12、64.5.1降水水位預測:164.5.2水位觀測孔布置與結構設計:184.6降水輔助設施設計:194.6.1排水系統:194.6.2輸電系統:194.7工藝流程:205施工組織及要求215.1施工組織:215.2準備階段要求:225.3降水井、水位觀測孔施工要求:225.3.1按供水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99)規定及設計要求進行施工;225.3.2鉆 探:235.3.3井(孔)管安裝:235.3.4填礫與管外封閉:235.4洗井與試驗性抽水要求:245.5排水含砂量要求:256施工監測與降水維護266.1監測內容:266.2監測要求:266.3降水監測:266.4降水維護:277降水對周3、邊環境的影響287.1地面沉降計算預測值:287.2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評價:308周邊打樁施工等對深井降水的影響及對策311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XX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鋼鐵廠項目包括鋼鐵碼頭、焦化區、煉鐵區、一煉鋼區、二煉鋼區、2250mm熱軋車間、1780mm熱軋車間、2230mm冷軋車間、1700mm冷軋車間、鐵路車站區等。一期工程按形成485萬噸/年鋼坯生產能力,建成2座7.63m焦爐、1臺550m燒結機和400萬噸/年球團生產線、1座5500m高爐、2座300t脫碳轉爐、1座300t脫磷轉爐和2250mm熱軋、2230mm冷軋。1.2工程特點:1.2.1占地面積大、地質情況復雜、處于4、新近吹填的海灘上。1.2.2施工工期長,預計27個月。1.2.3施工難度大、建造技術要求高。2 巖土工程地質條件2.1地層特征:根據XX研究總院、XX基礎工程公司和XX研究院提供的XX鋼鐵基地一期設計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擬建廠區地層分為8層:第層吹填土:淺灰色,主要由粉、細砂組成,含貝殼碎片,飽和,由于吹填時間短,呈松散狀態,密實度不均勻,屬欠固結土。厚度0.7m6.0m,層底標高:-5.750.53m。第層粉質粘土:灰黑色,含有機質及貝殼,有腥臭味,具層哩,夾粉土薄層。局部地段為淤泥質粉質粘土,呈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土,層厚:0.2m7.6m,層底標高:-10.65m-0.05m。此層為5、有機質土,該局部有粉土透鏡體。第層細砂:灰灰黑色,長石、石英質、含多量貝殼,混粘性土,具層理,有粘性土、粉砂夾層,飽和,呈松散稍密狀態,層厚0.5m18m,層底標高:-20.55m-1.6m。該層1區內分布有3層粉土透鏡體,第層細砂在7地震作用下中等液化。第層細砂:灰灰黑色,長石、石英質、含多量貝殼,混粘性土,具層理,有粘性土、粉砂夾層,該層局部分布有3層粉土透鏡體。飽和,中密,厚度:1m25.7m,層底標高:-31.45-6.95m,次層可作為一般建筑樁端持力層。第層粉質粘土:灰色,含有機質及少量貝殼碎片,呈軟塑狀態,有腥臭味,具層理,有淤泥質粉質粘土、粉土、粘土及砂夾層。層厚1m28.1m6、,層底標高:-41.01m18.23m,次層為有機質土。該層分布有1粘土層,2粉質粘土層,3粉土層,5細砂層。第層粉質粘土:灰黃黃褐色,含氧化鐵、云母、鐵錳結核,具水平層理,夾粘土、粉土、砂薄層,呈互層狀??伤苡菜軤顟B,層厚0.916.1m,層底標高:-51.75-29.39m。第層細砂:灰黃黃褐色,長石石英質,含貝殼碎片,有粘性土、粉砂夾層,飽和,密實,層厚:0.527m,層底標高:-73.99-40.55m。次層可作為重要建筑樁端持力層。該層內分布有1粘土層,2粉質粘土層,3粉土層。第層細砂:黃褐色,長石石英質,均粒,飽和。呈密實狀態,層厚:3.46.43m,層底標高:-81.56-73.7、99m。該層內分布有1粘土層,2粉質粘土層,3粉土層及6細砂層。根據本區域可行性研究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地層及分層的原則是按沉積年代、成因和巖性的分布及物理力學性質確定主層,然后再將各主層中的夾層編為亞層,各層土的編排順序及參數見下表:成因年代主層編號亞層編號巖土名稱層厚(m)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界限值)KPa壓縮模量Es(界限值)MPaQm1吹填土0.706.00Q4m粉質粘土0.207.6050 902.04.03粉土0.302.2070904.05.0細砂0.5018.001001305.010.03粉土2.107.60901104.05.0細砂1.0025.70150180148、.016.03粉土1.004.001201406.07.0粉質粘土1.0028.101201504.07.01粘土0.708.001201504.05.02粉質粘土1.508.401001304.05.03粉土0.8012.601401807.010.05細砂0.804.7020025018.021.0Q3mc粉質粘土0.9016.102002406.010.01粘土1.107.901602304.08.02粉質粘土0.4010.802002306.08.03粉土0.8016.6020025010.015.0細砂0.5027.0024030020.030.01粘土1.8010.501802009、8.010.02粉質粘土0.9027.302002306.07.53粉土1.6012.0020025010.013.0細砂3.406.4325035025.030.01粘土4.7020028015.018.02粉質粘土10.016.82102507.010.03粉土2.8010.420025010.014.06中砂9.6035040033.040.0備注:亞層編號:1.粘土; 2.粉質粘土; 3.粉土; 4.粉砂; 5.細砂; 6.中砂; 例如:3代表層粉土透鏡體。鑒于擬建場地表層吹填大面積粉細砂,吹填厚度46m,吹填土有不均勻性、欠固結、承載力低且易液化的不良特性。第層為液化土層,液化指數為10、0.1058.46,中等液化。2.2地下水:區域內海水深度在0.09.35m之間,地下水與海水相通,水位變化與潮汐變化有一定聯系,主要受漲落潮控制,水位變化幅度也受漲落潮控制,同時圍海造地也對地下水位的變化有所影響。根據水質分析結果,海水對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中等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在長期浸水下,具有弱腐蝕性,在干濕交替下,具有強腐蝕性。2.3場地及地基的地震效應:據中國地震局中震安平(2001)3號對“京唐港XX港區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的批復,確認工程場地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3 編制依據(1)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2)國家行業標準建筑11、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3)國家標準供水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99)(4)國家標準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GBJ27-88)4深井降水工程設計4.1深井降水技術方案:4.1.1基坑抗突涌驗算:1780mm熱連軋廠旋流池設計直徑29.0m,基坑最大開挖深度35.0m,坑底標高-30.0m,基坑擬采用地下連續墻作支護結構,墻厚1.2m,墻深53.0m。依抗承壓水突涌計算基坑底下隔水頂板土體最小厚度理論公式:進行抗突涌驗算。式中:坑底至承壓含水層頂板的土體厚度(m);承壓水水頭高(m);水重度(取);D范圍內土的平均天然重度(?。?;坑底突涌抗力分項系數,1.2。根據場地巖土工程12、和水文地質勘察結果,旋流池地段下層承壓水水頭標高-4.85m,按承壓含水層頂板標高-51.65m計,承壓水水頭高46.81m,基坑底至下層承壓含水層頂板土體平均天然重度,按極限平衡條件考慮,即時即旋流池基坑底至下層承壓含水層頂板的土體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5.44m,而勘察表明(以A3028號鉆孔為例),旋流池基坑底至下層承壓含水層頂板土體厚度為51.6530.00=21.65m,因此基坑底產生承壓水突涌是必然的。根據旋流池基坑開挖深度、含水層特征、工程環境、施工工期,場地類型的復雜程度及降水深度多方面考慮,坑底突涌抗力分項系數取1.1時。,即,那么,需降低承壓水水位為:4.1.2降水方案的選擇:13、降水工程設計采用的技術方案,可根據含水層巖性、滲透性及降水深度來確定,而1780mm熱連軋廠旋流池基坑開挖深度35m(標高-30.0m),坑底下承壓含水層頂板埋深56.0m(標高-51.65m)、降水深度最小需在16.3m以下,因此,只有采取深井降水的技術方案。對于深井降水,又可依據降水深度,施工要求及對基坑周邊環境影響程度,采取減壓降水和疏干降水兩種降水技術方法。4.1.2.1減壓降水:減壓降水是將承壓含水層水頭降低到某一深度,以減小承壓水水頭壓力,防止并避免基坑底產生承壓水突涌,保證基坑施工安全。這類降水降低承壓水水位幅度小,基坑降水排水量不大,需布置的降水井數量較少,抽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影14、響范圍和沉降量也較小,因此工程造價較省。4.1.2.2疏干降水:疏干降水是將承壓含水層水頭降低至基坑底以下,雖然可防止坑底承壓水突涌,有利于基坑施工的干作業,但因其水位降幅較大,基坑總排水量大,需布置的降水井數量多,工程投資增大,且抽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影響范圍和沉降量要比減壓降水大,如遇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及地下管線密集的嚴峻環境條件,還需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來預防降水對環境和鄰近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造成的危害。以上兩種降水技術方法,經多方面比較,采用疏干降水技術方法,既可保證基坑施工安全,又可減小降水對環境的影響,同時節省工程投資。 4.2深井降水基坑出水量計算:深井降水基坑出水量計算可根據15、地下水類型、補給條件,降水井的完整性以及基坑面積、形狀、降水深度、布井方式等因素,合理選擇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旋流池基坑形狀為圓形,直徑29m,基坑平面面積660.52m2,坑深35m,屬小面積的超深基坑。基坑降水采用減壓降水方案,設計動水位深度21.0m,水位降11.7m,基坑出水量計算有坑內布井和坑外布井兩種計算方法。采用坑內布井,由于基坑面積小,降水井較密集,減小了基坑開挖和結構施工的作業面,雖然坑內布井可減少降水井數量和降低工程造價,然而,也存在不利因素: 密集的降水井減小作業空間,影響機械施工; 隨著基坑開挖深度的加深,坑內降水井井管臨空裸露高度愈大,當基坑開挖至坑底時,井管裸露臨16、空高度達35m,如井管不加支撐固定,一旦遇機械操作稍有不慎,碰撞井管時,后果則不堪設想,將危及施工和基坑的安全。 諸多降水井在旋流池結構施工需要封井,既影響施工進度,又增加工程造價。兩種布井形式比較,我們認為坑外布井不僅安全可靠,對基坑開挖與結構施工及工期也有利,故建議采取坑外布井形式。坑外布井,考慮到地下連續墻施工有一定的作業面,降水井擬在地下連續墻外圍成圓形等距離布置,降水井距基坑中心20m。基坑出水量按“大井”法承壓完整井公式計算:式中:基坑降水出水量();導水系數,按勘察建議,?。换又行乃唤担瓷鲜隹雇挥框炈?,?。唤邓陂g影響半徑,?。╩);大井園半徑,取。計算結果:=2918.17、2()4.3降水井數量及布置:根據水文地質勘察結果,取干擾井群單井出水量,則需降水井數量為:取(口)考慮到旋流池基坑施工期較長,且應有12口井作備用,故降水安全系數m取1.2,則設計降水井數量為(口)。由于基坑降水改變了地下水的滲流場,加之場地地層巖性的非均質和各向異性,為確?;涌觾瘸袎核唤瞪钅苓_到設計要求,以及有利于基坑開挖和結構施工,設計在基坑地下連續墻外圍沿圓形等距離布置降水井12口,井間距10.472m,在基坑中心布置降水井1口。在基坑中心布置1口降水井的目的是:坑內布井在初勘降水階段可作為水位觀測孔使用,在坑外降水井投入降水運行后,利用坑內降水井進行水位跟蹤監測,隨時預報坑內水18、位降深,以利于基坑開挖施工,如若坑外12口降水井尚不能將基坑內承壓水水位降深到設計水位降要求時,可將基坑內降水井投入降水運行,以確?;幼罱K水位降能滿足設計要求,并作為一種應急措施。4.4降水井結構設計:降水井井身結構系依據降水地段地質巖性構成、水文地質條件、鉆孔工藝、施工要求及有關規范規定設計。管井深度與過濾管安裝深度以開采含水層(段)的埋深、厚度、滲透性、富水性及其出水能力等因素來綜合確定,經場地巖土工程和水文地質專門勘察表明:埋藏在旋流池基坑底下面的含水層,以粉質粘土為主含氧化鐵、云母、鐵錳結核,具有水平層,加粘土、粉土、砂薄層,呈互層狀??讖胶途芄軓絼t按反濾層厚度,排水含砂量要求及安19、泵深度,泵型決定,綜合考慮上述因素。 4.4.1鉆 孔:降水井鉆探孔徑900mm,孔深91m,其中底部1m預留沉淀槽。4.4.2井 管:降水井采用鋼質焊縫井管(直縫),壁厚67mm,上部實管(即無孔管)與下部濾管同徑,為305mm (內徑),濾管為穿孔(條形孔)、墊筋、纏絲(絲距0.751.0mm)過濾器,孔隙率30%,管外包1420孔數尼龍網,過濾器長15m,設置深度7590m,過濾器底部設長1m沉淀管,上部井管管頂伸出地面0.3m。4.4.3填礫與管外封閉:自孔底至孔深50.0m的承壓含水層深度段環填石英圓礫,以形成良好的人工反濾層。在中粗砂層段填13mm和35mm混合礫料,在粉細砂及以上20、粉性土層段填13mm礫料,孔深50.0m以上層段,先環填高度5.0m粘土球,繼填粘土至孔口,以進行管外封孔。封孔目的是將上層潛水與下部承壓水封隔,以避免潛水被疏干后排水固結引起地面過大沉降。4.5降水水位預測及水位觀測孔布置:4.5.1降水水位預測:4.5.1.1基坑內水位降預測:基坑降水期間,坑內任意點處的水位降可視為群井在該點水位降疊加,并以此預測降水水位。水位降預測采用公式為:式中:基坑內、外任意距離處水位降(m);導水系數,??;基坑排水量,?。唤邓陂g影響半徑,?。╩);井數,取(口)。、降水井至坑內任意點的距離(m)。計算結果:,滿足設計水位降11.70m要求。4.5.1.2基坑外水21、位降預測:基坑外任意點處的水位降仍可視為群井在該點水位降疊加,并采用上述公式計算,計算結果,在基坑外不同距離處的水位降見下表:距基坑中心距離(m)20406080100120140160180220270水位降S(m)11.639.417.506.225.144.283.562.942.381.480.494.5.2水位觀測孔布置與結構設計:4.5.2.1水位觀測孔布置:a水位觀測孔布置目的: 了解降水過程中基坑內外承壓水水位隨時間和距離的變化規律; 了解降落漏斗的分布及擴展規律; 及時掌握地下水的動態規律,為信息法施工提供依據; 為合理預測地面及鄰近建(構)筑的沉降提供數據。b水位觀測孔布置22、: 坑 內:以基坑內降水井兼作水位觀測孔,以觀測坑內承壓水位隨降水井排水量、降水時間的動態變化,根據施工情況調配降水井運行數量和排水量,掌握水位降與排水量、時間的相關關系。 坑 外:根據基坑周圍其它施工情況,選擇在基坑外的一側布置水位觀測孔3個,分別距最近降水井20m、40m、80m,要求水位觀測孔有一定的水位降,坑外布置水位觀測孔主要目的是了解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圍及擴展規律。4.5.2.2水位觀測孔結構設計:a坑內水位觀測孔:坑內水位觀測孔因兼作水位觀測和降水井使用,其結構設計按降水井進行。b坑外水位觀測孔: 鉆孔:孔深90m,與降水井孔深同步,孔徑500mm。 觀測管:采用100鋼質直縫焊管23、,上部實管與下部濾管同徑。濾管為梅花形穿孔管(孔眼直徑10,孔隙率15%),外包孔數16尼龍網,安裝深度8090m。濾管上部實管長80.3m,管頂伸出地面0.3m。 填礫與管外封閉:自孔底至孔深50m深度段,環填13mm和35mm 混合石英圓礫,孔深50m以上深度段,先填5m高度粘土球,再填粘土至孔口。4.6降水輔助設施設計:4.6.1排水系統:基坑開挖期間,降水排水量將達3000m3/d,抽排的地下水需通過排水系統排入下水道流走,防止地下水回灌淹沒施工場地。排水系統一是在基坑外圍砌排水溝,排水溝以紅磚砌成,采用水泥砂漿抹面、排水溝尺寸500500,排水溝總長約160m,排水溝出口至下水道入口24、,排水溝砌修時應有一定的坡降,為掌握降水運行期間,基坑抽排水量的變化,在排水溝出口附近安裝堰板,定期進行量測,以建立排水量與水位埋深的關系。另一是將水泵抽排的水通過各水泵出水膠管排入排水溝中。4.6.2輸電系統:降水井施工和降水運行電源功率200KW/h。為確保降水運行期間連續正常供電,另在施工現場備發電機一臺,功率120160KW/h。4.7工藝流程:安裝排水管試抽、驗收正式抽水井點拆除投放濾料洗 井 粘性土封填孔口連接、固定集水總管安裝抽水機組沉設井點管測設井位、鋪設總管鉆機就位鉆(沖)井孔5施工組織及要求5.1施工組織:按項目管理要求組織施工,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配備有經驗的施工技術管理25、人員組成項目管理班子,指揮協調工程施工,并按基坑降水質量達標要求,由主任工程師或專業工程師進行技術監督與管理把關,管理班子下設技術組、鉆井組、洗井安泵組、抽降水值班組、電工組、安全保衛行政管理組等組成基坑降水疏干組織。崗 位定員姓 名主 要 職 責項目經理1全面領導工程施工,是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和文明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項目副經理1協助項目經理抓好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和文明生產。技術負責1全面負責生產技術工作,質量管理直接負責人。根據業主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圖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負責現場施工質量控制及竣工資料提交。質檢員1負責工序質量檢查、監督及驗收工作。材料、半成品檢查驗收與標識以及質量記錄資料26、收集。測量員2負責整個工程樁位測量工作,沉樁標高的控制與資料復核;樁位復測及打樁竣工平面圖的繪制。施工員2負責施工生產調度和管理,負責機架、沉樁、樁位放線等指揮高度工作,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合理調整施工,是質量保證的重要管理人。安全員1負責施工中安全教育,監督勞動保護的正確使用,完善安全設備,建立文明工地。材料員1負責材料的進場、檢驗等。操機工4按規范及設計質量要求沉管。電工1按規范要求布線,接線。輔助工16協助沉管、布井。合計315.2準備階段要求:工作內容包括資料、場地、設備、人員、材料等五個方面:資料:仔細研究分析同設計有關的圖件及文字說明,編制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準備有關記錄表格、工具等,27、參加技術交底。場地:組織現場踏勘,協助甲方做好“三通一平”工作,要求甲方提供地下障礙及管線的準確位置,以防意外事故發生,進行場區施工規劃,布置施工井孔泥漿配置要求及循環途徑。設備:檢查設備配套情況,對設備進場后開工前應進行試運轉。人員:開工前進行分崗、分班,進行施工工藝交底答疑;明確工作要求及標準,說明施工重點、難點及應急措施,并應對參與施工的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及文明生產教育。材料:訂購材料,進場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許購用。5.3降水井、水位觀測孔施工要求:5.3.1按供水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99)規定及設計要求進行施工;5.3.2鉆 探:5.3.2.1鉆機安裝平穩,確保鉆孔圓正、垂直28、孔斜不得超過1.5。5.3.2.2為提高鉆探進尺和成孔質量,鉆探采用泵吸反循環成孔工藝,沖洗介質可根據地層巖性和施工條件選擇清水或稀泥漿,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保證孔壁的穩定;b減少對含水層滲透性和水質的影響;c提高鉆進效率,減少孔底沉渣厚度。5.3.3井(孔)管安裝:5.3.3.1井(孔)管安裝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a根據井(孔)管的結構設計,進行配管;b檢查井(孔)管質量,并應符合設計要求;c下管前,測量孔深,使井(孔)管安裝符合設計要求。5.3.3.2為減少井(孔)管安裝時間,應先在附近地面將每節井(孔)管焊接加長為1215m,然后用吊車吊裝,在孔口再次焊接入孔。5.3.3.3為確保井29、(孔)管在入孔后位于鉆孔中心,使井(孔)管與孔壁間的環形間距厚度均勻,在過濾器與花管部分,每間隔5m,在上部無孔管部分每間隔10m設置扶中器。5.3.4填礫與管外封閉:5.3.4.1井(孔)管安裝并符合設計要求后,及時進行填礫,填礫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a向井管內送入清水,使孔內泥漿稀釋;b礫料粒徑規格符合設計要求,礫料應純凈,不含泥土和雜物;c備足礫料和粘土,使之能一次填筑完成。d備好填料運輸工具,盡可能縮短填筑時間。5.3.4.2填礫時,礫料應沿井(孔)管四周均勻連續填入,隨填隨測。當發現填入量及深度與計算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找出原因并排除。5.3.4.3礫料填筑到設計深度后,再填入粘土球30、(填入高度5.0m左右),最后填粘土至孔口,并將孔口粘土夯實。5.4洗井與試驗性抽水要求:5.4.1當井(孔)管安裝與填筑礫料、粘土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洗井。洗井的目的是清除井內泥漿,破壞井壁附著的泥皮,鉆探滲入含水層中的泥漿和細小顆粒,使過濾器周圍形成一個良好的透水人工過濾層,以增加井的出水量和透水性。5.4.2洗井可視孔內泥漿稠度,含水層特性與成井時間,先可采用化學方法洗井,后可采用機械方法(如活塞、空壓機等)洗井,最后可采用水泵抽水洗井,洗井至水清砂凈,出水量滿足設計要求為止,洗井時應同步進行降水井與水位觀測孔的水位觀測。5.4.3水位觀測孔亦可采用化學方法及注水、壓水方法進行洗孔,洗孔至31、水位反應靈敏為止。5.4.4洗井結束后,應測量管內沉淀物厚度,當沉淀物過多時,應采用小抽筒或泵吸法撈取。5.4.5洗井結束后,進行單井試驗性抽水,以初步確定出水量及動水位深度,為施工降水的運行提供監控依據。5.5排水含砂量要求:降水運行期間,抽排水的含砂量應符JGJ/T111-98規范中的有關規定。6施工監測與降水維護6.1監測內容:6.1.1旋流池基坑支護結構位移和沉降監測,由監測單位負責進行。6.1.2鄰近建(構)筑物的沉降與變形監測,由監測單位負責進行。6.1.3降水井排水流量、水位、排水含砂量及水位觀測孔水位監測,由降水單位負責進行。6.2監測要求:6.2.1須請有資質的單位、人員進行32、監測,基坑開挖前須做好監測方案和觀測點的布置,具體位置和數量由監測單位施實。采用精密水準儀按有關規范要求進行觀測。6.2.2觀測基準點為2個,設在開挖影響范圍外。6.2.3在開挖卸荷急劇和降水階段,應加密觀測。6.2.4觀測資料要及時整理出累計變形量及沉降速率等,并繪制沉降(S)時間(T)關系曲線圖,沉降(S)水平位移(L)距離(H)關系展開曲線圖。6.2.5觀測精度及閉合差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6.3降水監測:6.3.1降水運行前應統測一次井內水位和各井出水量;6.3.2抽水開始后,在水位未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觀測三次水位、水量;6.3.3當水位已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且趨于穩定時,可每天觀33、測一次;6.3.4如遇降雨,觀測次數宜每日23次;6.3.5水位、水量觀測精度要求符合規范規定;6.3.6對水位、水量監測記錄應及時整理,繪制水量Q與時間t和水位降深值S與時間過程曲線圖,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趨勢,預測設計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時間;6.3.7根據水位、水量觀測記錄,查明降水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及其產生的原因,及時提出調整補充措施,確保達到降水深度。6.4降水維護:6.4.1降水期間應對抽水設備和運行狀況進行維護檢查,每天檢查不應少于3次,并應觀測記錄水泵的工作壓力、電流、電壓、出水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抽水設備始終處在正常運行狀態。6.4.2抽水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保養,如水泵出現故34、障,應時更換。6.4.3經常檢查排水管、溝、防止滲漏。6.4.4應備有發電設備,當發生停電時,應及時更換電源,保持降水連續正常進行,確?;邮┕ぐ踩?。7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從理論講,基坑降水時,抽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影響范圍就是抽水水位下降漏斗的范圍,并具有離基坑愈近水位降愈大,影響地面沉降愈大的特點。抽降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原因是:由于降低承壓水水位使上覆蓋層浮托力降低,產生自重排水固結壓密引起地面沉降;在上部弱透水層中,因地下水水位下降或被疏干,也產生土體自重排水固結壓密而引起地面沉降;另外,承壓水水位降低后,土體產生的附加有效應力,扣除含水層中水壓降低引起的減壓后而對其下臥層固結壓密引起沉降。35、根據武漢地區基坑深井降水引起基坑周邊地面沉降的監測數據表明,在距基坑周邊10倍于水位下降值范圍處,其沉降量僅為最大沉降量的45%,而相當于30倍水位下降值范圍處,其沉降量僅為最大沉降量的12%左右,故距基坑周邊10倍于水位降范圍外,為沉降微小影響帶。而旋流池基坑,僅北側鑄鐵機主廠房距基坑最近,約100m左右,若該廠房為樁基礎,受深井降水引起沉降的影響,可忽略不計。但對于淺基礎的建(構)筑物來說,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不致危害這些建(構)筑物的安全,為安全起見,在降水運行前,應在地面和建(構)筑物布置沉降觀測點,在降水運行期間加強沉降監測及時反饋沉降信息,采取預防應急措施,以確保建(構)筑物36、的安全。7.1地面沉降計算預測值:本工程降水屬于減壓降水,承壓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可由以下數學公式計算預測。式中:降低承壓水位使上覆蓋層(承壓含水層頂板)浮托力降低,產生的自重排水固結壓密而引起的地面沉降(mm);承壓水位降低后,土體產生的附加有效應力扣除水壓降低使含水層土體產生減壓回彈后對下臥層固結壓密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固結度(無量綱)。S沉降量計算處的水位下降值(m);沉降量計算處覆蓋層(靜止水位以下)平均壓縮模量值(MPa)取8MPa;沉降量計算處含水層頂板以下各層的相應壓力增值的壓縮模量(MPa),取30MPa;經驗系數(與水壓力的減壓回彈和壓縮模量取值有關),取0.20.5。當水37、頭降深時,若降水時間為0.5年,取,則當水降深時, 根據水頭等值線圖,降深12m、6m兩點水平距離為40m,則沉降差,該差異沉降對一般建筑物均無影響。7.2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評價:場地周邊最近的建筑物為北面的鑄鐵機主廠房,距離基坑邊緣為100m左右,水位降深為4m左右。其地面沉降: ,則60m100m范圍內地面沉降差,對該廠房無影響。8周邊打樁施工等對深井降水的影響及對策周邊打樁時必然會產生側向擠壓和振動,并產生超孔隙水壓力,對降水井的井壁結構必然會產生一定影響,其影響程度及范圍建議作現場監測。根據我院施工經驗及有關資料,距降水井30m范圍內為影響較明顯區域,因此施工中建議采取如下防范對策。8.1在降水井30m范圍,應調整施工順序,由近及遠向另一側打樁,另外適當延長間歇時間,避免產生過高的孔隙水壓力。8.2打樁施工中應隨時觀察抽水井情況,若發現異常應放慢或暫停施工,待孔隙水壓力消散減弱再恢復施工。8.3靠近井位時應盡量采取擠土振動效應低的樁。有條件時可先打樁,后施工降水井與地下連續墻,最后進行基坑開挖與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