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動漫生產基地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0810
2024-09-05
26頁
403KB
1、編號:SJHN.JZY-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動漫生產基地工程塔吊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本工程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動漫生產基地,本項目位于建業路交叉口,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建筑面積54733.8m,地下二層,其中主樓地上19層,裙樓地上5層,框架核心筒結構,框架部份抗震等級三級,核心筒抗震二級,建筑高度99.45m。 本工程根據現場要求,設二臺塔吊(QTZ630),一臺塔吊位于裙樓連廊的北側,用于地下室和裙樓施工,位于A-12A-13/A-LA-K軸間。另一2、臺位于主樓的西南側A-BA-C/A-9A-8軸間,用于主樓、裙樓和地下室施工塔吊基礎采用鋼格構柱支承臺基礎,承臺為4.0*4.0*1.3m鋼筋砼,樁基采用800mm鉆孔灌注樁,具體方案如下。編制依據JGJ/T187-2009及施工總平面圖、地質資料、塔吊說明書等相關文件。1塔吊基礎按機械說明書要求經計算,根據地質情況,基座下打工程樁4根800砼灌注樁,基座采用廠家提供的標準基座。2塔吊基座施工完畢待砼強度達設計強度的80%以上就可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安裝,第一次塔身安裝高度為12米,在土方開挖前安裝完畢。3塔吊安拆人員及機械選擇塔吊安拆請有相應塔吊安拆資質的企業來安拆,機械選用汽車吊30T.m。43、塔吊安裝及拆卸順序(1)安裝順序:底架(用水準儀校平)套架(內裝基礎節、標準節各一節)回轉機構塔頂平衡臂平衡塊大臂平衡塊爬升撐桿調試爬升驗收合格使用。(2)拆卸順序:塔吊下降(降至12m)平衡塊(留一塊2T)大臂平衡塊平衡臂塔頂駕駛室回轉機構套架底架。5安裝方法及調試標準(1)安裝要求:塔吊安裝高度先35米。軸銷必須插到底,并扣好開口銷。基腳螺絲及塔身連接螺絲必須擰緊。垂直度必須控制在千分之二之內。(2)安裝步驟:把底架安裝在砼基礎上,用水準儀較水平,再擰緊地腳螺栓;安裝套架,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對準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使套架上的爬爪擱在基礎節最下面的一個踏步上,注意有踏步的一面與建筑物垂直;安4、裝回轉機構,并用螺栓同塔身連接固定;安裝塔頂,塔頂傾斜的一面與大臂處于同一側;安裝駕駛室;安裝平衡臂,裝好后,吊一塊重二噸的平衡塊,放在從平衡臂尾部往前數的第三個位置上;安裝大臂及大臂拉桿;接著將所剩平衡塊全部安裝上;最后穿繞起升鋼絲繩,張緊變幅鋼絲繩。(3)注意事項:安裝人員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上班;非安裝人員不得進入安裝區域。安裝拆卸時注意吊物的重心位置,按安裝拆卸順序進行安裝或拆卸,鋼絲繩要拴牢,卸扣要擰緊,作業工具要抓牢,擺放要平穩,防止跌落傷人吊物上面或下面都不準站人。基本高度安裝完成后,注意周圍建筑物及高壓線,嚴禁回轉或進行吊重作業,下班后用鋼筋卡牢。(4)塔吊的頂升作業:先將要加5、的幾個標準節吊至塔身引入的方向一個個依次排列好,然后將大臂旋轉至引進橫梁的正上方,打開回轉制動開關,使回轉處于制動狀態。調整好爬升架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3-5mm為宜,放松電纜的長度,使至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用吊鉤吊起一個標準節,放到引進橫梁的小車上,移動小車的位置(大約在大臂的二十五米左右),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鉸點位置上,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八個高強度螺栓,并檢查爬爪是否影響爬升。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開動液壓系統,活塞桿全部伸出后,稍縮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重新使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再次伸出全部活塞桿,此時塔身上方剛好出6、現能裝一節標準節的空間。拉動引進小車,把標準節引到塔身的正上方,對準標準節的螺栓聯結孔,縮回活塞桿至上、下標準節接觸時,用高強度螺栓把上下標準節聯結起來,調整油缸的伸縮長度,用高強度螺栓將上下支座與塔身聯結起來。以上為一次頂升加節過程,連續加節時,重復以上過程,在安裝完工個標準節后,安裝下部四根斜撐,并調整使至均勻受力,這樣塔機才能吊重作業。(5)頂升加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自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至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套架上的爬爪擱在踏步上這段過程中,認真觀察套架相對頂升橫梁和塔身的運動情況,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頂升。自準備加節,拆除下支座與塔身相連的高強螺栓,至加節完畢,聯結好下支座與塔身7、之間的高強螺栓,在這一過程中嚴禁起重臂回轉或作業。連續加節每加一個標準節后,用塔吊身起吊下一個標準節之前,塔機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螺栓連接上,但可不擰緊。所加標準節有踏步的一面對準。塔機加節完畢,使套架上所有導輪壓緊塔身主弦桿外表面,并檢查塔身標準節之間各接頭的高強螺栓擰緊情況。在進行頂升作業過程中,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專人操作爬升機構,專人緊固螺栓。非有關操作人員,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臺,更不擅自啟動泵閥開關和其他電氣設備。頂升作業在白天進行,若遇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有充足的照明設備。只許在風速低于13m/s時進行頂升作業,如在頂升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停止頂升作業,緊固各8、連接螺栓,使上下塔身聯結成一體。頂升前放松電纜,使電纜放松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并做好電纜的堅固工作。在頂升過程中,因把回轉機構緊緊剎住,嚴禁回轉及其他作業。如發現故障,立即停車檢查,未查明原因,未將故障排除,不得進行爬升作業。(6)調試標準:按塔吊性能表中的重量進行重量限位及力矩限位,根部最大起重量為6T,45米處起重量為1.18T。各限位開關調好后,動作靈敏,試用三次,每次合格。連接好接地線,接地阻不大于4歐姆。6塔吊技術性能及維護保養(1)技術性能:塔吊獨立高度40米,最大附著高度160米,最大起重量6T,最大幅度55米,60米處最大起重量1.18T.(2)維護與保養:機械的制動器經常進9、行檢查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以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0.5-1mm之間,在摩擦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異物即用汽油洗凈。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部分的潤滑按照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股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立即更換。經常檢查各部位的聯結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結螺檢在塔身受壓時檢查松緊度,所有聯結銷軸帶有開口銷,并需張開。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械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械與行星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圈的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要合適。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定期檢修和保養;經常檢查結構聯結螺栓10、,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7塔吊拆卸(1)工地使用完畢后,及時通知公司,由公司派人拆除。(2)塔吊的塔身下降作業調整好爬升架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3-5mm為宜,移動小車的位置(大約在大臂的二十五米左右),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鉸點位置上,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八個高強度螺栓,并檢查爬爪是否影響塔吊的下降作業。開動液壓系統,活塞桿全部伸出后,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下一級踏步上,卸下塔身與塔身的連接螺栓,稍升活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脫離,推出標準節至引進橫梁頂端,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再次伸出全部活塞桿,重新使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縮回全部活11、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連接,并插上高強度螺栓。以上為一次塔身下降過程,連續下降塔身時,重復以上過程。拆除時,按照先降后拆附墻的原則進行拆除,設專人現場安全監護,嚴禁操作場內人流通行。拆至基本高度時,用汽車吊輔助拆除,按拆卸順序順序進行拆除。注意事項同頂升加節過程。8安全措施(1)上崗前對上崗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上班。(2)塔吊的安拆工作嚴禁在臺風來臨或雨天進行。(3)嚴禁非專業人員上場操作,違者罰款50元,責令退出施工現場。(4)未經驗收合格,塔吊司機不準上臺操作,工地現場不得隨意自升塔吊、拆除塔吊及其他附屬設備。(5)嚴禁違章指揮,嚴禁超載和風力較大情況下起吊。塔吊司機堅持12、十個不準吊。(6)夜間施工有足夠的照明,如不能滿足要求,司機有權停止操作。9塔吊的操作使用(1)塔吊的操作人員經過訓練,持證上崗,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熟知機械的保養的安全操作規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登塔機。(2)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風速低于20m/s。(3)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4)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電爐取暖時更要注意防火,原則上不許使用。(5)塔吊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進行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有維修人員2人以上。(6)司機操作嚴格按“十不吊”規則執行。13、(7)因現場有臺塔機同時工作,采用各塔吊不同一高度的方法進行。同時司機應高度集中注意,避免塔機相互碰撞。10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當架設附墻后,每月一次(在安裝附墻時必測)。(2)當塔機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進行偏差校正,在附墻未設之前,在最低節與塔吊基腳螺栓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面纜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身當附墻安裝后,則通過調節附墻桿長度,加設附墻的方法進行垂直度校正。本工程根據現場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和總平面布置的要求設二臺塔吊(QTZ14、630),一臺塔吊位于裙樓連廊的北側,用于地下室和裙樓施工,位于A-12A-13/A-LA-K軸間。另一臺位于主樓的西南側A-BA-C/A-9A-8軸間,塔吊基礎均采用鋼格構柱支承臺基礎,樁基采用800mm鉆孔灌注樁,承臺4.0*4.0*1.3m具體方案如下。鋼格構柱塔吊基礎方案塔身截面均1.61.6m。塔吊全部放在基坑內,環板施工時即開始使用塔吊。為了塔吊選型方便,塔吊基礎均按QTZ630塔吊荷載計算。QTZ630:(廠家說明書提供數據)非工作狀態:M=1796kN.m H=775kN V=485kN Md= 0kN.m工作狀態: M=1345kN.m H=26.5kN V=535kN Md15、=79kN.m基礎采取四根800mm26m的鉆孔灌注樁,內插鋼格構柱,格構柱頂部制作混凝土承臺,混凝土承臺尺寸為400040001300mm,詳見附圖1塔機墩臺圖。在混凝土墩臺澆筑前,埋設塔吊基礎錨腳。一.塔吊基礎設計1. 塔吊基礎為四根80026m的鉆孔灌注樁,內插鋼格構柱,四根鉆孔灌注樁樁位見平面圖。2. 鉆孔灌注樁要求定位誤差在20mm以內。3. 樁頂標高約-11.3m(板底墊層頂面),鋼格構柱頂部錨入塔吊基礎承臺700,施工時混凝土泛漿高度2m,此段混凝土在支架焊制橫撐、斜撐時逐段鑿除。4. 單根格構鋼柱設計:a.單根格構鋼柱由412512加-8390140綴板組成,柱截面尺寸420416、20,長11.50m,錨入鉆孔灌注樁4.0 m,鉆孔灌注樁有效總長26m。鉆孔灌注樁同裙樓工程樁,見樁詳圖。b.綴板采用材料為-8390140,在柱兩頭各留10mm作為焊縫位置。格構鋼柱綴板中心間距600,詳見塔機鋼格構柱立面圖。5. 格構支架的綴條設計:a.組成支架的四根格構柱方向必須一致,在插入灌注樁時校正準確。b.在焊接格構支架的斜撐和橫撐時,為了增加焊縫長度保證焊縫質量,設計在鋼柱和撐條之間墊設鋼板,墊板厚8mm。c.每根鋼格構柱的頂部埋入塔吊承臺內700mm,且與承臺內塔吊基礎固定支腳焊接。6. 塔吊承臺混凝土標號為C35,待混凝土強度達到80%方可安裝塔吊標準節,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17、00%時,塔吊方可使用(做好混凝土試塊工作)。7. 格構鋼支架的制作采用逆做的施工方法,即開挖時,每開挖到一橫撐節點標高,立即進行該撐段的橫撐和斜撐焊接,間距為2000,必須確保焊接質量,嚴禁拖延時間,造成結構失穩。8. 格構鋼支架在基礎底板中設置5厚鋼板止水片,做同基坑圍護設計,見圖。二、設計計算承臺做加強格構柱頂整體性、傳遞塔吊垂直荷載及塔吊基礎埋設樁錨固用,考慮格構柱整體性,采用鋼筋混凝土承臺,高1300,寬4000。單樁承載力計算:塔吊樁采用800鉆孔灌注樁,頂標高為相對標高-11.3m,樁底標高為-37.3m.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樁豎向極限承載18、力驗算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最大壓力: 其中 R最大極限承載力; Qsk單樁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 Qpk單樁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 s, p分別為樁側阻群樁效應系數,樁端阻群樁效應系數, s, p分別為樁側阻力分項系數,樁端阻抗力分項系數, qs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u樁身的周長,u=2.513m; Ap樁端面積,取Ap=0.503m2; li第i層土層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厚度及側阻力標準值表如下: 序號 土厚度(m) 土側阻力標準值(kPa) 土端阻力標準值(kPa) 土名稱 1 4.00 22.00 細砂 2 4.00 20.019、0 粉土 3 15.00 8.00 淤泥質粉粘土 4 3.00 18.00 2500.00 粉土夾砂土 由于樁的入土深度為26.00m,所以樁端是在第4層土層。 最大壓力驗算: R=2.51(4.0022.001.08+4.0020.001.08+15.008.001.08+3.0018.001.08)/1.67+1.152500.000.503/1.67=1.42103kN; R拉=2.51(4.0022.001.08+4.0020.001.08+15.008.001.08+3.0018.001.08)/1.67=865.9 kN由于獨立高度時底板未澆搗,(底板澆搗后鋼構與底板一體)只需考慮20、塔吊安裝到獨立作業高度時工況。基本數據:塔吊非工作狀況M=1796KN.m H=77.5KN V=485KN Md=0KN.m塔吊工作狀況M=1345KN.m H=26.5KN V=535KN Md=79KN.m塔吊受力(按照獨立自由高度40m)混凝土基礎:G=(1.344)25=520KN1.單樁承載能力計算:非工況 V+G=1005KN 工況 V+G=1055KN L12512 22.7kg/m綴板 0.390.150.008780011.35000.64=276.21 kg立柱:L12512=22.711.354=1030.58 kg斜撐:6.652.4=2.73道, 豎向橫向拉撐; 221、.43=7.2m, 豎向斜撐長=3.3923=20.34 m,橫向斜撐長=3.3923/4=5.085m斜撐重:7.2m+20.34 m+5.085=32.62522.7kg/m=740.58 kg格構柱重 (單只) =276.21+1030.58+740.58 =2047.37kg205KN樁頂豎向力的計算 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其中 n單樁個數,n=4; F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設計值,F=714.00kN; G樁基承臺的自重 G=1.2(25BcBcHc/4+20BcBcD/4)= 1.2(254.004.001.30+204.004.001.50)=1200.22、00kN; Mx,My承臺底面的彎矩設計值,取;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a/2=1.75m; Ni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kN); 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 最大壓力:N=(714.00+1200.00)/4+2514.401.75/(4 1.752)=837.70kN+205 kN =1042 kN。按對角線計算傾覆力矩產生的拉力:R非=M/(2.42+2.42)1/2=1005/3.394=297KNR工=M/(2.42+2.42)1/2=11055/3.394=311KN塔吊、承臺、鋼格構對樁的壓力:N非=(V+G)/4+20=1005/4+205=465KNN23、工=(V+G)/4+20=1055/4+205=469KN單樁所受拉力:F非拉= R- N=297-465= -168KNF工拉= R- N=311-469= -158KN綜合知單樁 最大受壓值為1042 kN KN最大受拉值為-168KN 樁豎向計算中值1042 KN1420 KN-168 KN1.6= -268 KN895KN樁滿足豎向承載力要求。2.格構柱承載力計算:格構柱計算:塔吊按總度(120m)計算:非工況V=485+28*8.250+13.650*5=784.25 KN工況: V=535+28*8.250+13.650*5=834.25 KN非工況 V+G=784.25+520=24、1304.25KN 工況 V+G=834.25+520=1354.5KN 單根所受壓力:N非=(V+G)/4+20=1304.25/4+20=346KNN工=(V+G)/4+20=1345.5/4+20=356KNR非=M/(2.42+2.42)1/2=1305/3.394=384KNR工=M/(2.42+2.42)1/2=1354/3.394=398KNF非壓= R+N=384+346=643KN=730 KNF工壓= R+N=398+356=595KN=754 KNF非拉= R- N=384-346=38KNF工拉= R- N=398-356=42KNL12512A=28.91cm2Ix=25、423.16 cm4Z0=3.53cm截面性質 兩方向對稱Ix=4423.16+28.91(42/2-3.53)2=49246.5.cm4=36986cm4ix=(Ix/A)1/2=(36986/4/28.91) 1/2=17.88cmWx=Ix/y=1761.2cm3柱子計算長度,以懸臂計算lox=7.2mx=lox/ix=1210/17.88=40.27綴板3901508mm中心間距600單根角鋼長細比1=(60-20)/2.48=16.120 (10.5x)換算長細比ox=(x2+12)1/2=(40.272+16.12)1/2=43.4查附表得:b類構件 x=0.87a.強度計算非工作26、狀況:水平力H=77.5kN,懸臂計算每根格構柱彎矩7.2*775/4=140kN.m,考慮上自由端混凝土墩臺剛度足夠大,每根按140kN.m考慮。=N/AMx/Wx =730000/(28914) 140000000/1761200=6379=142(-30)215N/mm2工作狀況:水平力H=26.5kN, 懸臂計算每根格構柱彎矩47.1kN.m,考慮上自由端混凝土墩臺剛度足夠大,每根按47.1kN.m考慮。考慮塔吊旋轉扭距Md=79kN.m,作用于每根格構柱彎矩為雙向10kN.m。=N/AMx/WxMy/Wy=754 000/(28914) 57100000/1761200100000027、0/1761200=65.232.426=103(30)235N/mm2b.整體穩定性計算NEX=2EA/x2=220600042891/43.42=3973131KNW1X=36986/17.47=2117cm3=2117000mm3非工作狀況:=730000/(289140.85)140000000/2117000(1-0.85760000/397313)= 74+79=153235N/mm2 工作狀況:=754000/(289140.85)57100000/2117000(1-0.85714000/397313)=77+51=128235N/mm2說明:本計算按格構柱為7.2m,頂部墩臺28、剛度較大為計算模型,實際施工時,四根格構柱要求焊接成一個大格構柱。必須在四根格構柱上焊接斜撐(格構柱每2.4m設置橫撐和斜撐),以增加鋼格構柱整體穩定性。c.分肢穩定性計算=(60-15)/2.48=18.120 (10.5x)所以可不計算分肢穩定性d.截面抗剪V=28914215/85(235/235)1/2=29250.2NH=77500N29250.2+77500=106750 N=106750/(42891)=9.2N/mm2760KN(最大壓力)M極限=fyAs(h-s-s)=21523337420=602KN.mM實=79KN.m承臺選用400040001300mm,配筋為20mm29、鋼筋(間距為200mm)上下雙皮雙向:焊縫要求:焊縫尺寸: h=8mm 滿焊接口處:F=(125-10)80.716024=76.8t F非拉=42KN=4.2t連接板處焊縫:F=(380-10)100.716024=338t另在接口處墊L12512角鋼(等強度連接),長度為500mm。二側焊縫:F=(500-20)80.716024=350t F非拉=4.2t 四樁基礎計算 一、塔吊的基本參數信息 塔吊型號:QTZ63, 塔吊起升高度H=120.00m, 塔吊傾覆力矩, 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塔身寬度B=1.60m, 基礎以上土的厚度D=1.50m, 自重F1=535.00kN, 基礎承30、臺厚度Hc=1.30m, 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 基礎承臺寬度Bc=4.00m, 樁鋼筋級別:II級鋼, 樁直徑或者方樁邊長=0.80m, 樁間距a=3.50m, 承臺箍筋間距S=200.00mm, 承臺砼的保護層厚度=50.00mm。 二、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和彎矩計算 塔吊自重(包括壓重)F1=535.0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 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F=1.2(F1+F2)=714.00kN, 塔吊的傾覆力矩M=1.41796.00=2514.40kN。 三、矩形承臺彎矩及單樁樁頂豎向力的計算 圖中x軸的方向是隨機變化的,設計計算時應按照傾覆力31、矩M最不利方向進行驗算。 1. 樁頂豎向力的計算 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其中 n單樁個數,n=4; F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設計值,F=714.00kN; G樁基承臺的自重 G=1.2(25BcBcHc/4+20BcBcD/4)= 1.2(254.004.001.30+204.004.001.50)=1200.00kN; Mx,My承臺底面的彎矩設計值,取;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a/2=1.75m; Ni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kN); 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 最大壓力:N=(714.00+1200.00)/4+2514.401.75/(32、4 1.752)=837.70kN+205 kN(鋼構柱) =1042 kN。 2. 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 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其中 Mx1,My1計算截面處XY方向的彎矩設計值(kN.m);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取a/2-B/2=0.95m; Ni1扣除承臺自重的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kN),Ni1=Ni-G/n=537.70kN/m2; 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 Mx1=My1=2537.70。 四、矩形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式中,l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33、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 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11.90N/mm2; ho承臺的計算高度Hc-50.00=1250.00mm;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00N/mm2; 經過計算得:s=1021.63106/(1.0011.904000.001250.002)=0.014; =1-(1-20.014)0.5=0.014; s =1-0.014/2=0.993; Asx =Asy =1021.63106/(0.9931250.00300.00)=2743.32mm2。 五、矩形承臺斜截面抗剪切計算 依據建筑34、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和第條。 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樁對矩形承臺的最大剪切力,考慮對稱性, 記為V=837.70kN我們考慮承臺配置箍筋的情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下面公式: 其中,o建筑樁基重要性系數,取1.00; bo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寬度,bo=4000mm; ho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高度,ho=1250mm; 計算截面的剪跨比,x=ax/ho,y=ay/ho, 此處,ax,ay為柱邊(墻邊)或承臺變階處 至x, y方向計算一排樁的樁邊的水平距離,得(Bc/2-B/2)-(Bc/2-a/2)=950.00mm, 當 3時,取=3, 滿足范圍; 在范圍內按插35、值法取值。得=0.76; 剪切系數,當0.31.4時,=0.12/(+0.3);當1.43.0時,=0.2/(+1.5), 得=0.11;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1.90N/mm2;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00N/mm2; S箍筋的間距,S=200mm。 則,1.00837.70=8.38105N0.11300.0040001250=6.74106N; 經過計算承臺已滿足抗剪要求,只需構造配箍筋! 六、樁承載力驗算 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837.70kN; 樁頂36、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o建筑樁基重要性系數,取1.0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6.70N/mm2; A樁的截面面積,A=5.03105mm2。 則,1.00837700.00=8.38105N16.705.03105=8.39106N; 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 七、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 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3條; 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837.70kN; 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最大壓力: 其中 R最大極限承載力; Qsk單樁總極37、限側阻力標準值: Qpk單樁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 s, p分別為樁側阻群樁效應系數,樁端阻群樁效應系數, s, p分別為樁側阻力分項系數,樁端阻抗力分項系數, qs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 u樁身的周長,u=2.513m; Ap樁端面積,取Ap=0.503m2; li第i層土層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厚度及側阻力標準值表如下: 序號 土厚度(m) 土側阻力標準值(kPa) 土端阻力標準值(kPa) 土名稱 1 4.00 22.00 細砂 2 4.00 20.00 粉土 3 15.00 8.00 淤泥質粉粘土 4 3.00 18.00 238、500.00 粉土夾砂土 由于樁的入土深度為26.00m,所以樁端是在第4層土層。 由于樁的入土深度為26.00m,所以樁端是在第4層土層。 最大壓力驗算: R=2.51(4.0022.001.08+4.0020.001.08+15.008.001.08+3.0018.001.08)/1.67+1.152500.000.503/1.67=1.42103kN; 上式計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壓力1042 kN,所以滿足要求!塔吊穩定性計算: 塔吊有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可按下式驗算: 式中K1塔吊有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允許穩定安全系數最小取1.15; G起重機自重力(包括配重,壓重),G=400.00(39、kN); c起重機重心至旋轉中心的距離,c=1.50(m); ho起重機重心至支承平面距離, ho=6.00(m); b起重機旋轉中心至傾覆邊緣的距離,b=2.50(m); Q最大工作荷載,Q=100.00(kN); g重力加速度(m/s2),取9.81; v起升速度,v=0.50(m/s); t制動時間,t=20.00(s); a起重機旋轉中心至懸掛物重心的水平距離,a=15.00(m); W1作用在起重機上的風力,W1=4.00(kN); W2作用在荷載上的風力,W2=0.30(kN); P1自W1作用線至傾覆點的垂直距離,P1=8.00(m); P2自W2作用線至傾覆點的垂直距離,P2=40、2.50(m); h吊桿端部至支承平面的垂直距離,h=30.00m(m); n起重機的旋轉速度,n=1.00(r/min); H吊桿端部到重物最低位置時的重心距離,H28.00(m); 起重機的傾斜角(軌道或道路的坡度), =2.00(度)。 經過計算得到K1=1.184; 由于K11.15,所以當塔吊有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滿足要求! 二、塔吊無荷載時穩定性驗算 塔吊無荷載時,計算簡圖: 塔吊無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可按下式驗算: 式中K2塔吊無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允許穩定安全系數最小取1.15; G1后傾覆點前面塔吊各部分的重力,G1=320.00(kN); c1G1至旋轉中心的距離,c1=241、.00(m); b起重機旋轉中心至傾覆邊緣的距離,b=2.00(m); h1G1至支承平面的距離,h1=6.00(m); G2使起重機傾覆部分的重力,G2=80.00(kN); c2G2至旋轉中心的距離,c2=3.50(m); h2G2至支承平面的距離,h2=30.00(m); W3作用有起重機上的風力,W3=5.00(kN); P3W3至傾覆點的距離,P3=15.00(m); 起重機的傾斜角(軌道或道路的坡度), =2.00(度)。 經過計算得到K2=4.351; 由于K21.15,所以當塔吊無荷載時,穩定安全系數滿足要求!本工程主樓塔吊附墻為五道,第一道標高為28.5M, 第二道標高為4842、M,第三道標高為67.5M, 第四道標高為87M, 第四道標高為103.5M, 基礎標準節從-3.35M。 附著計算 塔機安裝位置至附墻或建筑物距離超過使用說明規定時,需要增設附著桿,附著桿與附墻 連接或者附著桿與建筑物連接的兩支座間距改變時,必須進行附著計算。主要包括附著支座計 算、附著桿計算、錨固環計算。 一、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簡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Q = 0.18kN; 塔吊的最大傾覆力矩:M = 50043、.00kN; 彎矩圖 變形圖 剪力圖 計算結果: Nw = 44.4315kN ; 二、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 其中: 2.1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合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 0 - 360 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合。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62.71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0.00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39.80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1544、.83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31.47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49.67 kN; 2.2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著起重臂, 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 45, 135, 225, 315,Mw = 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39.27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6.30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44.44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39.27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6.30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44.44 kN; 三、附著桿強度驗算 采用標準附墻件45、! 四、附著支座連接的計算 附著支座與建筑物的連接多采用與預埋件在建筑物構件上的螺栓連接。預埋螺栓的規格 和施工要求如果說明書沒有規定,應該按照下面要求確定: 1 預埋螺栓必須用Q235鋼制作; 2 附著的建筑物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3 預埋螺栓的直徑大于24mm; 4 預埋螺栓的埋入長度和數量滿足下面要求: 其中n為預埋螺栓數量;d為預埋螺栓直徑;l為預埋螺栓埋入長度;f為預埋螺栓與混 凝土粘接強度(C20為1.5N/mm2,C30為3.0N/mm2);N為附著桿的軸向力。 5 預埋螺栓數量,單耳支座不少于4只,雙耳支座不少于8只;預埋螺栓埋入長度不 少于15d;螺栓埋入端應作彎鉤并加橫向錨固鋼筋。 五、附著設計與施工的注意事項 錨固裝置附著桿在建筑結構上的固定點要滿足以下原則: 1 附著固定點應設置在丁字墻(承重隔墻和外墻交匯點)和外墻轉角處,切不可設置 在輕質隔墻與外墻匯交的節點處; 2 對于框架結構,附著點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 在無外墻轉角或承重隔墻可利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窗洞使附著桿固定在承重內墻 上; 4 附著固定點應布設在靠近樓板處,以利于傳力和便于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