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萬高層住宅工程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1270
2024-09-05
24頁
401.99KB
1、7.22萬高層住宅工程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5第一節、 基本概況5第二節、 工程建設各方主體5第二章 編制依據5一、施工圖紙及應用的標準圖集5二、相關的標準、規范、規程6第三章 塔吊基礎設計方案6第一節、 塔吊布設6第二節、 場地地質情況及塔吊基礎情況分析71、人工填土層(Q4ml)72、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4mc)83、沖積層(Q4al)84、殘積土層(Qel)95、基巖(K)9第三節、 塔吊基礎及砼結構設計11第四節、 塔吊主要技術參數11第四章 施工2、部署12第一節、 施工目標12一、質量目標12二、工期目標12第二節、 施工組織機構及職責12第三節、 施工準備13一、 技術準備13二、勞動力準備13三、 機具準備13四、材料準備14第五章 基礎施工14第一節、 基礎施工工藝14一、施工工藝14二、土方開挖14三、人工清底、找平、修坡14四、墊層澆筑15五、塔吊基礎磚胎膜砌筑防水抹灰15六、鋼筋安裝,地腳螺栓預埋15七、混凝土澆筑16第二節、 塔吊基礎施工技術措施及質量驗收16第三節、 塔吊穿地下室處理措施171、地下室底板處理措施:17塔吊基礎做法詳圖182、地下室頂板處理措施:18第四節、 避雷措施19第五章 質量保證措施19一、質量管3、理措施19二、技術措施191、基礎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降排水措施。197、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必須進行混凝土養護。20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20一、安全管理措施203、配備齊備的臨時救護藥物及救護設備20二、安全技術措施20第七章 3#塔吊(12#樓)基礎計算書211、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211.計算參數21(1)基本參數21(2)塔吊基礎受力情況212.基礎底面尺寸驗算22(1)基礎尺寸22(2)基礎混凝土22(3)基礎底面尺寸驗算223.地基承載力驗算23(1)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計算23(2)地基承載力驗算234.抗傾覆驗算235.受沖切承載力驗算246.4、受剪切承載力驗算247基礎配筋驗算24(1)基礎彎矩計算24(2)基礎配筋258.計算結果25(1)基礎尺寸25(2)混凝土25第一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 基本概況 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約為72257 m2,其中地上面積約為60288m2,地下面積約為11969m2(一層地下室),消防車道工程(不含鋪裝)1600m2。全區為一層地下室,塔樓,由11#(18F)、12#(33F)、13#(33F)、17#(18F)、18#(24F)5棟塔樓組成,17#(18F)、18#首層商鋪組成。13#樓為毛胚交樓,其余精裝修交樓。本工程采用xx市城市坐標系及黃海高程體系,11-13#、17#-18#樓0.000標5、高相當于黃海高程7.2m,剪力墻結構形式。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基礎設計類型型有鉆(沖)孔灌注樁、天然基礎等類型,地下室底板面絕對標高1.900米。第二節、 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工程名稱:xxxx二期B區第二章 編制依據根據工程相關施工文件、合同、圖紙技術資料等一、施工圖紙及應用的標準圖集1、xx二期B區的招標文件;2、xx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我司簽訂的合同;3、xx相關圖紙;4、xx項目地質勘察報告5、xx塔式起重機TC5613-6使用說明書;6、有關國家、部頒、地方的現行建筑施工規范、規程、規定和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7、xx省頒發的有關施工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文件。二、相關的標準、規6、范、規程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502-200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9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80-200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CECS22:200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建筑7、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第三章 塔吊基礎設計方案第一節、 塔吊布設xxB區擬布置4臺塔吊,型號有TC5013、TC6012-6各一臺,TC5613-6兩臺,達到整體覆蓋滿足施工垂直運輸需求。3#塔布置于12#樓西北側,主要覆蓋11-12#樓施工,塔吊臂長38米,塔身中心距主樓結構邊線為4米,塔機中心點定位為:12-1-12-1/1軸交12-H-12-E軸。設計采用天然基礎6.0*6.0*1.5基礎承臺。根據塔樓主體高度塔吊安裝高度8、約為110米(具體位置及做法詳附圖)。工程的塔吊設計主要考慮如下因素:1、塔吊基礎與工程樁、柱基是否存在矛盾,是否避開頂板結構梁。2、根據總體平面布置要求,是否滿足整體覆蓋要求,是否滿足與其它作業塔吊、樓棟發生碰撞。3、塔吊平面布置已考慮塔吊附墻的可行性。4、塔吊平面布置時,已考慮塔吊安裝及拆除時的朝向,塔吊安裝與拆除應另行編制專項方案。第二節、 場地地質情況及塔吊基礎情況分析根據本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施工場地從上往下的主要土層分布為(如下表):地基土承載力數據一覽表 層號土(巖)名稱狀態及風化程度建議fak(kPa)建議ES(MPa)人工填土擴散904.50淤泥流塑502.00淤泥9、粘砂松散70-砂質黏土可塑2005.86淤泥質土流塑602.2粉細砂松散-稍密170-中粗砂中密230-粉質粘性可塑1705.00粉質粘性硬朔2605.59砂質粘性土硬朔堅硬3006.00花崗巖全風化3507.50粉砂巖強風化5008.29場地巖層分布自上而下分別為人工填土層、海陸交互相沉積層、沖積層、殘積土層及基巖(全風化巖-強風化巖-中風化巖-微風化巖)。1、人工填土層(Q4ml)場地內人工填土層主要為素填土,局部為雜填土,顏色主要為灰褐色、紅褐色、灰色等,素填土的組成物主要為人工堆填的粉質粘土、碎塊石及少量砂土等,雜填土則含有磚塊、砼塊等建筑垃圾,大部分呈松散、欠壓實狀,局部壓實。部分鉆10、孔表層土為耕植土。本層在陸地鉆孔中分布廣泛,直接出露于地表,本次勘察在51個孔中均有揭露,所有水上鉆孔均沒有揭露。揭露地層層頂標高為1.889.55m,頂面埋深為0.00m,厚度為0.807.40m,平均厚度3.41m。實測標貫擊數N=514擊,平均10.3擊。2、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4mc) (1)淤泥質土層:呈深灰灰黑色,局部地段含少量粉細砂,很濕,流塑狀,含有腐殖質,有臭味,局部夾薄層淤泥,含少量有機質。本層局部分布,本次勘察在18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1.815.01m,頂面埋深為0.807.40m,厚度為1.0010.40m,平均厚度4.43m。實測標貫擊數N=15擊,實測平均211、.6擊。(2)淤泥質砂土層:呈深灰色灰黑色,松散,飽和。砂質為石英質,分選性較好,主要由粉細砂組成,局部夾淤泥薄層。本層在場地內只在1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3.53m,頂面埋深為4.40m,厚度為2.70m。(3)粉質粘土層:褐黃色、灰白色、灰色等,可塑,局部為硬塑,稍濕濕,韌性及干強度中等。局部粉細砂較多,夾粉土粉砂薄層,局部為粉砂或粘土。本層在場地內局部分布,本次勘察在11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4.523.20,頂面埋深為3.007.10 m,厚度為1.705.10m,平均厚度3.40m。實測標貫擊數N=613擊,實測平均9.1擊。(4)淤泥質土層:呈深灰灰黑色,局部地段含少量粉細砂12、,很濕,流塑狀,局部夾少量貝殼碎片,局部夾為淤泥。本層只在2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5.924.41m,頂面埋深為6.407.80 m,厚度為1.202.70 m,平均厚度1.95m。3、沖積層(Q4al)(1)粉細砂層:呈灰色、淺灰色等,組成物主要為粉砂,砂質主要為石英質,粘粒含量較高,飽和,呈稍密狀。本層在場地內只在1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4.03m,頂面埋深為10m,厚度為4.70m。(2)中粗砂:呈灰色、灰黃色、淺灰色等,局部夾少量粉細砂,砂質主要為石英質,飽和,呈稍密狀。本層在場地內零星分布,本次勘察在1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6.97 m,頂面埋深為12.60 m,厚度13、為2.4 m。4、殘積土層(Qel)(1)粉質粘土層:褐黃色、棕紅色等,可塑。砂巖風化殘積而成,組織結構已全部破壞。含少量粉細砂。本層在場地內零星分布,本次勘察在2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0.65-0.24 m,頂面埋深為3.9014.40m,厚度為3.03.80 m,平均厚度3.40m。(2) 粉質粘土層:棕紅色、褐黃色等,硬塑-堅硬,稍濕。由泥質粉砂巖或細砂砂巖風化殘積而成,切面粗糙,搖震反應無,韌性及干強度高。局部為粉土或粉細砂。本層在場地內只在1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0.19m,頂面埋深為3.80m,厚度為3.50m。(3)砂質粘性土層:褐黃色、灰褐色等,可塑。花崗巖風化殘積而成14、,組織結構已全部破壞,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風化成土狀。含少量石英質粗、礫砂。局部為粉質粘土(粘性土)。本層在場地內局部分布,本次勘察在10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7.52-5.13,頂面埋深為6.0012.30 m,厚度為1.909.50m,平均厚度4.88m。實測標貫擊數N=916擊,平均11.5擊。(4)砂質粘性土層:褐黃色、褐灰色等,硬塑-堅硬?;◢弾r風化殘積而成,組織結構已全部破壞,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風化成土狀。含少量石英質粗、礫砂。遇水易崩解,局部夾全風化花崗巖碎屑及強風化花崗巖碎塊。本層在場地內局部分布,本次勘察在48個鉆孔有揭露,層頂標高為-9.37-5.75m,15、頂面埋深為0.0015.00m,厚度為2.2011.20m,平均厚度6.01m。實測標貫擊數N=1431擊,平均23.3擊。5、基巖(K)(1)全風化花崗巖:灰褐色、褐黃色等,巖芯呈砂土狀、土柱狀、土塊狀。原巖結構已基本破壞,但尚可辨認,且有微弱的殘余結構強度,可用鎬挖,干鉆可鉆進。遇水易崩解。局部夾強風化花崗巖碎塊。該層場地于49個鉆孔中揭露,層頂標高為-14.195.74m,頂面埋深為0.0020.00m,厚度為1.1015.00m,平均厚度5.78m。實測標貫擊數N=3050擊,平均42.2擊。(2)強風化粉砂巖:棕紅色等,原巖組織結構已大部分風化破壞,礦物成分已顯著變化,風化裂隙很發育16、,巖石極破碎,巖塊可用手折斷。裂隙很發育,局部見水平層理。夾中風化巖碎塊。巖芯呈半巖半土狀、碎塊狀。局部巖質偏中風化,局部地段強風化粉砂巖與中風化粉砂巖呈互層狀揭露。本次勘察在場地北側6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6.101.75m,頂面埋深為1.8010.00m,厚度為1.006.60m,平均厚度3.24m。(3)強風化花崗巖:灰褐色、褐黃色等,巖芯呈砂土狀、土柱狀、半巖半土狀。巖石組織結構已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已顯著變化,風化裂隙很發育,巖體破碎,巖塊可用手折斷。鉀長石用手捏成砂狀,斜長石、云母多已風化成高嶺土或粘土。遇水易崩解,局部夾全風化花崗巖。本次勘察在61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17、-19.6914.70m,頂面埋深0.0025.00m,厚度為0.4012.8m,平均厚度3.79m。實測標貫擊數N=5180擊,平均61.1擊。(4)強風化細砂巖:褐黃色等,主要成分為高嶺土、石英,礦物部分風化,殘余中粗粒結構,巖芯呈半土半巖狀和碎塊狀,手捏易碎,遇水易軟化。夾中風化巖碎塊,局部巖質偏中風化,局部地段與中風化細砂巖呈互層狀揭露。本次勘察在場地北側11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12.255.32m,頂面埋深為1.8010.20m,厚度為2.0018.00m,平均厚度4.44m。(5)中風化粉砂巖:呈棕紅色等,粉粒結構,層狀構造,泥質膠結,巖石組織結構部分破壞,礦物成分基本未變18、化。風化裂隙較發育,局部被鐵質浸染。水平層理清晰。巖質稍硬,錘擊聲稍脆,不易擊碎。局部夾強風化巖薄層。巖芯較破碎,呈短柱狀、扁柱狀和碎塊狀。局部含泥量較高,巖質軟。本次勘察在6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10.25-2.10m,頂面埋深為6.0014.00m,厚度為2.005.70m,平均厚度3.64m。(6)中風化花崗巖:黃褐色、灰色、灰斑色等,巖芯呈短柱狀、扁柱狀和塊狀。細、中粒結構,塊狀構造。巖石組織結構部分破壞,礦物成分基本未變化,風化裂隙被鐵染,并充填少量風化物。斜長石礦物風化較深,鉀長石、云母礦物風化輕微。巖質硬,錘擊聲稍脆,不易擊碎。節理裂隙發育,巖心較破碎。本次勘察在52個鉆孔19、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25.8612.10m,頂面埋深為0.7032.00m,厚度為0.505.70m,平均厚度1.85m。(7)中風化細砂巖:淺黃褐色、褐黃色等,成分主要有長石(含量25%)、石英,泥質或者硅質膠結,中細粒結構,礦物部分已風化,巖芯呈扁柱狀和碎塊狀。風化裂隙較發育,局部被鐵質浸染。受附近新昌斷裂構造影響,巖石局部硅化,見石英巖脈充填。本次勘察在11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11.902.80m,頂面埋深為1.1015.80m,厚度為1.0011.30m,平均厚度3.49m。 (8)微風化花崗巖:青灰色、灰斑色、灰色等,巖芯呈短柱狀、柱狀和長柱狀。細、中粒結構,局部為粗粒結構20、,塊狀構造。巖石組織結構基本未變化,斷口處新鮮,節理面稍被鐵染,巖質堅硬,錘擊聲脆。局部節理裂隙發育。巖心較完整。本次勘察在72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27.8613.98m,頂面埋深為0.4034.00m,厚度為1.0013.90m,平均厚度4.05m。(9)微風化細砂巖:褐黃色、灰色等,成分主要有長石(含量25%)、石英,泥質或硅質膠結,中細粒結構,巖石組織結構基本未變化,斷口處新鮮,巖質堅硬,錘擊聲脆。巖芯多呈柱狀、扁柱狀。受附近新昌斷裂構造影響,巖石局部硅化,見石英巖脈充填。本次勘察在7個鉆孔中有揭露,層頂標高為-13.251.32m,頂面埋深為4.0017.00m,厚度為1.9721、.90m,平均厚度3.94m。根據巖土工程施工勘察報告,其中ZK149號勘探點位正好位于選定的塔吊基礎的位置附近,并且工程地質剖面圖P7,恰好能準確反映出塔吊位置的地質情況參表5.3。通過計算,塔吊基礎采用天然基礎,基礎持力層為砂質粘性土,具體配筋見附圖。第三節、 塔吊基礎及砼結構設計塔吊基礎樁端持力層為微風化巖層,參考12#樓塔樓范圍內的筏板厚度及基底持力層。塔吊基礎尺寸為6000mm6000mm1500mm,基礎墊層砼等級為C15,基礎承臺砼等級為C30P6,?;A配筋為上下兩層雙層雙向25 200mm,拉筋為14400呈梅花布置,中部腰梁為514,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第四節、 塔吊22、主要技術參數技術指標一覽表 附表一技術參數TC5613-6總功率35.3 Kw(不包括液壓系統)最大工作幅度56 m最小工作幅度2.5m臂端起重量1.3 t最大起重量6.0 t最大工作高度220 m(附著式)獨立式起升高度40m最大起重力矩800 KNm基礎載荷說明:、所示為獨立高度(38m)塔機固定在混凝土基礎上,塔身未采用附著裝置,塔機工作狀況以及非工作狀況受到暴風突襲時,基礎受到的載荷值。、所列載荷均為混凝土基礎上平面內的載荷,不含基礎自重在內。第四章 施工部署第一節、 施工目標一、質量目標按照審批通過的施工方案進行組織施工。二、工期目標塔吊基礎施工時間具體以甲方通知或監理開工令為準,其23、中土方開挖人工清理完成后用1個工作日完成墊層砼澆筑,磚胎模砌筑抹灰防水為3個工作日,塔吊基礎鋼筋綁扎及支腿預埋為2個工作日,基礎砼澆筑為1個工作日。第二節、 施工組織機構及職責表4.2-1 塔吊基礎工程施工組織機構及職責表職務姓名工作職責項目經理項目總負責執行經理協助項目經理負責現場進度、塔吊預埋安裝等各項工作安排項目技術負責人全面負責塔吊基礎相關施工方案及現場技術控制、驗收鋼筋專業工程師負責塔吊基礎鋼筋、承臺鋼筋及相關預留預埋鋼筋的下料和管理施工員負責塔吊基礎石方施工、混凝土工程、磚胎膜工程模板工程等相關現場管理、協調工作安全員督促塔吊基礎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糾正違章,配合有關部門排除施工24、不安全因素塔吊專業負責人負責塔吊基礎預埋牛腿及螺栓的預埋第三節、 施工準備一、 技術準備1、施工前塔吊基礎施工方案必須已經監理、業主審批批準,方可開始施工。2、施工前應編制塔吊基礎施工技術交底。二、勞動力準備塔吊基礎施工勞動力計劃序號工種計劃人數工作日(天)1泥瓦工632鋼筋工623砼工614雜工2/三、 機具準備塔吊基礎施工機具準備計劃機具名稱單位數量進場時間鋸機臺1按現場實際進度 電焊機臺2鋼筋切斷機臺1鋼筋彎曲機臺1插入式振搗棒臺1污水泵臺1四、材料準備塔吊基礎施工涉及到的材料,包括灰沙磚、水泥、砂、涂膜防水材料、模板、鋼筋以及商品混凝土,根據現場需用量制定材料計劃。序號材料名稱單位(型25、號)用量備注1鋼筋HRB4003.5t2混凝土C35P656533灰砂磚MU7.58000塊4塔吊支腿地腳螺栓16第五章 基礎施工第一節、 基礎施工工藝一、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機械配合人工開挖土方至基坑底抗浮錨桿施工人工清底、找平、修坡驗槽100素砼墊層澆筑測量放線磚胎模砌筑鋼筋安裝預埋塔吊地腳螺栓驗收及混凝土澆筑。二、土方開挖采用PC200挖機挖至承臺底標高,土方開挖時預留300CM采用人工清理,開挖時采用1:1的放坡,基礎開挖應注意預留磚胎膜施工工作面,坑底預挖一個集水井,便于地下水能及時排除,開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挖機的擺動,不能讓挖機與樁發生碰撞,嚴禁超挖。為減少基礎積水影響施26、工,在基礎一側留置500 X 500 X 500集水坑一個,便于集中抽水。三、人工清底、找平、修坡墊層施工前,進行測量放線,放出墊層邊線,根據放線結果,人工清底、找平、并修整基礎土方邊坡,確保斷面幾何尺寸,此項工作完成后及時通知甲方、監理到現場驗槽,并做好相關驗收資料。四、墊層澆筑修坡完成后應對基底復測標高,并在基底四角用鋼筋頭打出墊層面標高,然后進行100C15素砼墊層澆筑,墊層砼澆筑時,墊層周邊采用50100方木支模;澆筑完成后,安排專人及時灑水養護。需注意的是砼墊層需超出承臺各邊線340以便在其上砌筑磚胎模。五、塔吊基礎磚胎膜砌筑防水抹灰砼墊層澆筑完成后,在砼墊層上應彈出各類基礎邊線和磚27、胎模線后再進行磚胎模砌筑,磚胎模均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筑灰沙磚磚模240mm厚。磚胎膜高度應嚴格控制。 磚模砌筑完成后采用1:2.5水泥砂漿進行內壁抹灰,抹灰厚度宜控制在25mm。抹灰完成后對內側壁、地面做防水涂料層并做20厚防水保護層。六、鋼筋安裝,地腳螺栓預埋1、本承臺鋼筋采用25160配筋,構造筋采用14400,中部腰筋為514,鋼筋進場時應檢查鋼筋出廠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及備案,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復試,并經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進場鋼筋的生產廠家、規格、型號、數量應與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中所標明的相符合,指標符合有關標準、規范。鋼筋的外觀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28、狀老銹。2、正式加工鋼筋前,需向總包上報鋼筋配料單,且經總包審批后方可加工鋼筋,加工前先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放出大樣,分包單位向總包上報鋼筋配料單,經總包審核認可后方可加工。對鋼筋較復雜、較密集處實地放樣,找到與相鄰鋼筋的關系后,再確定鋼筋加工尺寸,保證加工準確。3、鋼筋安裝時應在承臺墊層上先分線,按照結構設計中的排距布設鋼筋,先布底筋,再布設馬鐙,馬鐙的樣式如下:基礎底板馬凳圖 4、鋼筋安裝完成后及時通知塔吊單位進行地腳螺栓的預埋并經監理驗收后方可進行砼澆筑。七、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出廠合格證及各材料的檢驗報告,并報監理現場取樣,混凝土澆筑時應分層澆筑,砼澆筑完畢后,在初凝后終29、凝前再用木抹子抹平壓實,尤其是在塑性順筋裂紋處要加強拍實使其愈合,接近終凝時再用木抹子抹壓一次,至少抹壓2-3遍,以減少砼表面溫度縫?;A表面應平整并校水平,平面誤差應小于1/500.第二節、 塔吊基礎施工技術措施及質量驗收1、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5P6; 2、埋設件埋設參照一下程序施工: 將16件10.9級高強度螺栓及墊板與預埋螺栓定位框裝配在一起。 為了便于施工,當鋼筋捆扎到一定程度時,將裝配好的預埋螺栓和預埋螺栓定位框整體吊入鋼筋網內。 再將8件30的鋼筋將預埋螺栓連接。 吊起裝配好的預埋螺栓和預埋螺栓定位框整體,澆筑混凝土。在預埋螺栓定位框上加工找水平,保證預埋后定位框中心線與水平面30、的垂直度小于1.5/1000。固定支腿周圍混凝土充填率必須達到95%以上。4、起重機的混凝土基礎應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起重機的金屬結構、及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6、按塔機說明書,核對基礎施工質量關鍵部位。7、檢測塔機基礎的幾何位置尺寸誤差,應在允許范圍內,測定水平誤差大小,以便準備墊鐵。8、機腳螺絲應嚴格按說明書要求的平面尺寸設置,允許偏差不得大于5mm。9、基礎砼澆筑完畢后應澆水養護,達到砼設計強度方可進行上部結構的安裝作業。如提前安裝必須有同條件養護砼試塊試驗報告,強度達到安裝說明書要求。10、塔吊基礎砼澆筑后應按規定制作試塊,基礎內鋼筋31、必須經質檢部門、監理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澆筑砼,并應作好、隱檢記錄。以備作塔吊驗收資料。11、鋼筋、水泥、砂石集料應具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12、塔吊基礎底部土質應良好,開挖經質檢部門驗槽,符合設計要求及地質報告概述方可施工。13、塔吊基礎施工后,四周應排水良好,以保證基底土質承載力。14、塔機的避雷裝置宜在基礎施工時首先預埋好,塔機的避雷針可用橫截面不小于16mm2的絕緣銅電纜或橫截面30mm3.5mm表面經電鍍的金屬條直接與基礎底板鋼筋焊接相連,接地件至少插入地面以下1.5m。15、塔吊基礎的施工嚴格按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質量控制。16、基礎塔吊砼拆模后應在四角設置沉降觀測點,并完成初始高程32、測設,在上部結構安裝前再測一次,以后在上部結構安裝后每半月測設一次,發現沉降過大、過快、不均勻沉降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匯報公司工程技術部門分析處理后,方可決定可斷續使用或不能使用。第三節、 塔吊穿地下室處理措施3#塔吊布置在地下室中,塔吊穿地下室的處理措施如下: 1、地下室底板處理措施:(1)本工程設計塔吊基礎頂標高同地下室底板頂標高,施工時澆筑塔吊基礎,塔吊基礎鋼筋綁扎時,除綁扎塔吊基礎鋼筋外,還應按地下室底板配筋綁扎塔吊部分的底板鋼筋,并預留一個搭接長度。(2)綁扎底板鋼筋時,鋼筋與塔吊基礎預留的鋼筋搭接。(3)地下室底板與塔吊基礎先后澆筑,按承臺結構配筋要求綁扎鋼筋,預埋底板筋鋼33、筋,并按規范要求預留搭接長度。(4)在塔吊基礎與地下室底板接觸的部位預埋3厚的止水鋼板。具體做法如下圖所示: 塔吊基礎做法詳圖止水鋼板安裝詳圖2、地下室頂板處理措施:(1)在地下室頂板上開一個兩米見方的孔,塔吊拆除后,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封閉。因塔吊處預留孔封閉后,底板受力與實際設計狀況不同,為保證頂板安全,在封回洞口前,塔吊所在跨的頂板下方加鋼管支撐。(2)頂板預留孔處鋼筋按設計要求預留一個搭接長度,拆除塔吊后,采用搭接的方式連接。板四周預留12鋼筋500mm長,按原頂板配筋間距設置。(3)在預留的頂板洞口周邊砌筑20cm高的磚墻擋水,素水泥漿抹光。并在周邊加設1200mm高防護欄桿34、。第四節、 避雷措施1、 避雷針應采用具有一定截面的鍍鋅或鍍鉻鐵棒,鋼管或圓鋼制作,其安裝長度應高于塔帽12 米,圓鋼12mm,鋼管20mm。2、 導雷引下線應采用不小于35 mm2截面的鍍鋅鋼索或扁鋼,引下線不得用鋁線防止氧化、斷開。3、 防雷接地體可與重復接地合用,阻值不大于4。防雷接地體與塔吊樁主筋焊接連接。第五章 質量保證措施一、質量管理措施塔吊基礎施工關系到以后塔吊的安全及正常運作,所以對塔吊基礎的施工質量、施工進度管理需要明確如下質量管理責任人:黃漢陽:負責組織落實施工方案,對施工過程的各施工工序驗收把關。石迪明:負責塔吊基礎提供準確的測量放線工作。鄭土生:負責避雷接地工作的落實。35、二、技術措施1、基礎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降排水措施。2、塔機基礎基坑開挖后應檢驗坑底標高、長度和寬度、坑底平整度及地基土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地質條件是否符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基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基礎四個頂面角作好沉降及位移觀測點,并作好原始記錄,塔機安裝后應定期觀測并記錄,沉降量不得大于50mm,傾斜率(tan)不得大于0.001。4、鋼筋的綁扎注意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本工程的塔吊基礎鋼筋保護層為50mm。5、底架的安裝必須反復校核,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跟蹤測量,以免發生偏移,影響上部塔吊的安裝質量。6、基礎的鋼筋綁扎和預埋件安裝后,應按設計要求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注混凝土,混凝土澆注過程中36、不得碰撞、位移鋼筋或預埋件。7、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必須進行混凝土養護。8、安裝塔機時,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80%以上,塔吊運行時,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100%。9、基礎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對已經出現的嚴重缺陷或一般缺陷應采用相關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待重新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塔機。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一、安全管理措施1、塔吊基礎施工階段正值工程開工階段,由于現場各種安全設施也正在進一步的完善之中,為此,在服從總體安全部署方面,對塔吊基礎的施工明確如下安全管理責任人:安全主任:鄭土生安 全 員:楊遠存 2、塔吊基礎施工人員穿戴安全保護用品,高處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應熟悉相關操37、作規程,特證作業時必須保證持證上崗。3、配備齊備的臨時救護藥物及救護設備二、安全技術措施1、由于基礎內部可能存在積水,注意安全用電。并且塔吊基礎施工范圍小,施工工種牽涉到開挖土方、鋼筋、混凝土等工作,所有安全施工方面尤其需要注意施工工序的安排與協調。2、預留預埋的底板鋼筋,四周要采用圍擋等警示標志,防止發生傷人、墜落事故。3、所有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須佩戴安全帽;4、焊割作業時,所有人員須配備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罩等;5、塔機基礎施工時,嚴禁同一施工面上下兩工序同時施工;6、嚴禁攀爬坡壁,嚴禁任何人員破壞基礎坑壁;7、施工用電應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其他用電安全規范的要求。施工用38、電采用TN-S系統(三相五線制),設專用保護零線(PE線),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偱潆娤湓O過載、短路保護和漏電保護開關,分配電箱設過載、短路保護,開關箱設過載、短路保護,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各配電箱、開關箱均采用金屬制作,有門有鎖,專人管理。干線架空或埋地敷設,支線敷設符合要求。危險場所及手持燈具采用安全電壓照明。PE線接到電箱外殼和用電機具外殼。在配電箱上掛放“有電危險”、“嚴禁合閘”等警示牌。8、水泵裝設二級漏電保護裝置,運轉時不得手動,移動水泵時電源要關閉。9、振動棒施工時檢查二級漏電保護裝置是否完好,移動時關閉電源。10、挖土時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發現有裂縫及傾、坍可能時,人39、員要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11、斗車運輸混凝土時先用模板或石粉鋪設好路面,坡度不能太陡。第七章 3#塔吊(12#樓)基礎計算書計算依據: 1、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工程名稱:xxxx編制單位:1.計算參數(1)基本參數采用1臺TC5613-6塔式起重機,塔身尺寸1.70m;現場地面標高1.90m,基礎底標高0.40m,基礎埋設深度1.50m。(2)塔吊基礎受力情況荷載情況基礎荷載P(kN)M(kN.m)FkFhMMz工作狀態548.7018.501693.003040、0.00非工作狀態487.5074.701766.000比較樁基礎塔吊基礎的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的受力情況,塔吊基礎按非工作狀態計算Fk=487.50kN,Fh=74.70kN,Mk=1766.00+74.701.50=1878.05kN.mFk,=487.501.35=658.13kN,Fh,=74.701.35=100.85kN,Mk,=(1766.00+74.701.50)1.35=2535.37kN.m2.基礎底面尺寸驗算(1)基礎尺寸長(a)=6.00m,寬(b)=6.00m,高(h)=1.50m(2)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C35,ft=1.57N/mm2,砼=25kN/m3(3)基礎底41、面尺寸驗算Gk=abh砼=6.006.001.5025=1350.00kNPk=(Fk+Gk)/A=(487.50+1350.00)/(6.006.00)=51.04kPa基礎底面矩W=0.1179a3=0.11796.003=25.47m3Mk/W=1878.05/25.47=73.74kPaMk/w=73.74kPaPk=51.04kPa,則進行偏心距計算 (Mk+Fvh)/(Fk+Gk)=(1878.05+74.701.50)/(74.70+1350.00)=1.40m偏心距e=1.40m0.256.00=1.50m,基礎底面尺寸滿足要求。3.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標高0.40m 、基礎42、置于土層:粉質粘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200.00kPa、地基土=20.00-10.00=10.00kN/m3(1)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計算fa=fak+b(b-3)+dm(d0.5)=200.00+3.0010.00(6.00-3)+4.4011.20(1.50-0.5)=339.28kPa(2)地基承載力驗算1)當軸心荷載作用時Pk=(Fk+Gk)/A=51.04kPafa=339.28kPa,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2) 當偏心荷載作用時Pkmax=(Fk+Gk)/A+Mk/W=(487.50+1350.00)/36.00+1878.05/25.47=124.78kPaPkmax=143、24.78kPa1.2fa=407.14kPa,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Pkmin=(Fk+Gk)/A-Mk4.抗傾覆驗算傾覆力矩M傾=Mk=1878.05kN.m抗傾覆力矩M抗=(Fk+Gk)a/2=(488+1350.00)6.00/2=5512.50kN.mM抗/M傾=5512.50/1878.05=2.94M抗/M傾=2.941.60,抗傾覆滿足要求。5.受沖切承載力驗算Pj=Fk/A+Mk/W=658.13/36.00+2535.37/25.47=117.84kPaAL=(1.70+21.50+6.00)(6.00-1.70)/2-1.50/2=3.48m2h0=1.50-0.07=1.44、43m,hp=1+(0.9-1)(1430-800)/(2000-800)=0.95at=1.70m,ab=1.70+21.43=4.56m,am=(1.70+4.56)/2=3.13m0.7hpftamh0=0.70.951.573.131430=4673.06kNFL=PjAL=117.843.48=410.08kN=1,hs=(800/1430)0.25=0.86,am/L=3.13/6.00=0.52(-Pj/1.4fths)hs/hp=1-117.84/(1.41570.000.86)0.86/0.95=0.85FL=410.08kN0.7hpftamh0=4673.06kN基礎抗沖切承載力=4673.06kNFl=410.08kN,基礎抗沖切滿足要求。6.受剪切承載力驗算am/L=0.52As2=12870mm2,滿足要求。8.計算結果(1)基礎尺寸長(a)=6.00m,寬(b)=6.00m,高(h)=1.50m,基礎底標高0.40m。(2)混凝土強度等級C35,雙向底筋3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