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廣場大型綜合體項目工程塔吊附著施工方案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1356
2024-09-05
32頁
433.04KB
1、商業廣場大型綜合體項目工程塔吊附著 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4二、附著基本情況41、 第一道附著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42、 第二道附著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43、 第三道附著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44、兩道附著架之間的距離h224m4三、塔吊附著預埋部位柱加強處理6四、塔吊附著注意事項6五、安裝說明71、附著安裝72、安裝過程的安全要求7六、塔吊附著預埋件計算7一. 參數信息8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9.20(m)9二. 支座力計算9風荷載取值 q=0.35kN/2、m9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9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10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11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11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11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11七. 焊縫強度計算12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12一. 參數信息12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20(m)13二. 支座力計算13風荷載取值 q=0.35kN/m13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13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14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15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15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15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15七. 焊縫強度計算16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16一. 參數信息17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3、25(m)17二. 支座力計算17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18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18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19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19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19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19七. 焊縫強度計算20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20一. 參數信息21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78(m)21二. 支座力計算21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22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23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23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23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23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24七. 焊縫強度計算24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24一. 參數信息25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254、(m)25二. 支座力計算25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26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27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27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27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27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28七. 焊縫強度計算28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28一. 參數信息29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7.02(m)29二. 支座力計算29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30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31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31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31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31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32七. 焊縫強度計算32 A區塔吊附著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商業廣場項目,位于XX省XX市XX區,該工程東臨 。該工程為5、集商業、酒店、辦公、住宅及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項目,屬XX市重點工程項目。A區考慮附著塔吊為1#、4#、5#、6#、7#、8#塔吊,塔吊型號:1#為MC120B(6012), 其余為MC120B(5516),基礎采用固定支腿式。塔吊獨立式最大起升高度為46m。塔吊附著位置為A區五星級酒店17層,商務酒店9層,五星級酒店總高度84.4m,商務酒店總高度40.98m(不包括地下室部分),大商業總高度35.45m。1#塔吊安裝總高度約95m,4#塔吊安裝總高度約47m,5#塔吊安裝總高度約53m,6#塔吊安裝總高度約47m,7#塔吊安裝總高度約47m,8#塔吊安裝總高度約47m。二、附著基6、本情況由于樓層施工持續升高,為配合施工,1#、4#8#塔吊需要做附著與結構拉結,隨結構的升高而加節。由于建筑物結構特性決定塔吊附墻件必須采用非標準附著架,我們與廠家聯系,由塔吊生產廠家設計非標附著架。附著架安裝依據以下幾個原則:(注:標準節3m一個)1、 第一道附著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h133.1(m);附著架以上塔身懸高h034.9(m)2、 第二道附著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h157.1(m);附著架以上塔身懸高h034.9(m)3、 第三道附著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h181.1(m);附著架以上塔身懸高h034.9(m)4、兩道附著架之間的距離h224m1#塔吊附著架安裝高度如下:附著次7、數附著高度(層數)附著標高附著架以上懸高最大工作高度第一次附著27.3M(3層柱)+13.7534.9M62.2M第二次附著45.3M(6層柱)+31.7534.9M80.2M第三次附著66.3M(11層柱)+52.7534.9M101.2M4#塔吊附著架安裝高度如下:附著次數附著高度(層數)附著標高附著架以上懸高最大工作高度第一次附著29.4M(4層柱)+16.8534.9M64.3M5#塔吊附著架安裝高度如下:附著次數附著高度(層數)附著標高附著架以上懸高最大工作高度第一次附著27.3M(4層柱)+12.1334.9M62.2M6#塔吊附著架安裝高度如下:附著次數附著高度(層數)附著標高附8、著架以上懸高最大工作高度第一次附著24.3M(3層柱)+11.7534.9M59.2M7#塔吊附著架安裝高度如下:附著次數附著高度(層數)附著標高附著架以上懸高最大工作高度第一次附著24.3M(3層柱)+11.7534.9M59.2M8#塔吊附著架安裝高度如下:附著次數附著高度(層數)附著標高附著架以上懸高最大工作高度第一次附著29.4M(4層梁)+15.8534.9M62.2M三、塔吊附著預埋部位柱加強處理四、塔吊附著注意事項1、附著框和附著撐桿盡可能同一水平,塔機的塔身通過附著后應保持最高附著點以下側向垂直度(面向吊臂或平衡臂)不大于2/2000。2、附著框設置的高度,應遵守本類型塔吊附著9、框安裝規則,但由于附著框安裝受塔身標準節高度位置,(必須將附著框安裝在標準節中間有水平腹桿的位置)的限制。當塔身標準節水平腹桿與建筑物錨固點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允許將附墻框向上或者向下挪動3m安裝。當挪動3m,由于建筑物原因,仍無法滿足各道附墻規定的安裝位置時,就應該修改塔機的高度或改變建筑物錨固點的位置來保持標準節水平腹桿、附著框、墻上預埋件三者齊平。五、安裝說明塔吊附著的安裝由安裝單位完成,由工程施工單位配合測量塔吊垂直度。1、附著安裝1)、在所設計的附著高度位置上安裝附著圍框,同時把附墻件與預埋件焊接在一起。預埋件中心與附墻件中心重合。2)、把附著桿安裝到位。3)、測量塔吊兩方向的垂直度,10、如超過2/1000,須用變幅小車吊起重物調整兩方向的垂直度,使其不超過2/1000。4)、調整好垂直度后,焊接附著附著短桿與附著長桿的插接部分。焊接長度不小于300mm,采用滿焊形式。2、安裝過程的安全要求1)、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焊工作業時必須戴好保護用具。作業人員須持證上崗。2)、附著作業前,確定施工區域,并加警示標志。作業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該區域。3)、各種作業工具須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4)、附著作業時,將銷軸、螺栓等小物件放在工具箱內,不得拋接,在打銷時有專人接銷,以防墜落。5)、服從指揮,緊密配合,嚴格遵守各種安全操作規程。6)、焊接作業時必11、須做好焊接區域內的防護,防止發生火災。六、塔吊附著預埋件計算 塔機安裝位置至建筑物距離超過使用說明規定,需要增長附著桿或附著桿與建筑物連接的兩支座間距改變時,需要進行附著的計算。主要包括附著桿計算、附著支座計算和錨固環計算。1#塔吊附著計算 一. 參數信息 塔吊高度:95.00(m) 附著塔吊最大傾覆力距:1352.91(kN.m) 附著塔吊邊長:1.60(m) 附著框寬度:2.20(m) 回轉扭矩:163.00(kN/m) 風荷載設計值:0.35(kN/m) 附著桿選用格構式:槽鋼+綴板 附著節點數:3 各層附著高度分別:27.3,45.3,66.3(m) 附著點1到塔吊的豎向距離:3.9512、(m) 附著點1到塔吊的橫向距離:3.70(m) 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9.20(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720kN.m 塔吊總高度: H=95.00m 基本風壓: Wk=0.3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 b=0.15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95.00m 標準節數: n=29 二. 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 q=0.35kN/m 計算結果: Nw=113.413、06kN 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為: 其中: 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0-360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分別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211.40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12.24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35.01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211.4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12.24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35.01 kN 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起重14、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09.88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0.18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11.88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09.88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0.18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11.88 kN 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 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N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取N=211.40kN;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經計算,桿15、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211.401000/5858=36.09N/mm2。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為桿件的受壓應力; N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1:取N=211.40kN;桿2:取N=112.24kN;桿3:取N=135.01kN;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為桿件的受壓穩定系數,是根據 查表計算得, 桿1:取 =0.851,桿2:取=0.768 ,桿3:取 =0.865; 桿件長細比,桿1:取 =51.299,桿2:取=67.298,桿3:取=48.786。 經計算,16、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 =42.40N/mm2。 最大壓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壓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七. 焊縫強度計算 附著桿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長,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附著桿單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壓力,N=211.402/2=105.701kN; lw為附著桿的周長,取622.00mm; t為焊縫厚度,t=9.00mm; 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 185 N/mm2; 經過焊縫強度 = 105700.90/(622.009.00) = 18.88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4#塔吊附著計算一. 參數信息 塔吊高度:47.00(m)17、 附著塔吊最大傾覆力距:1052.97(kN.m) 附著塔吊邊長:1.60(m) 附著框寬度:2.20(m) 回轉扭矩:163.00(kN/m) 風荷載設計值:0.35(kN/m) 附著桿選用格構式:槽鋼+綴板 附著節點數:1 各層附著高度分別:29.4(m) 附著點1到塔吊的豎向距離:5.77(m) 附著點1到塔吊的橫向距離:1.90(m) 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20(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880kN.m 塔吊總高度: H=47.00m 基本風壓: Wk=0.3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 b=0.15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47.00m 標準節18、數: n=21 二. 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 q=0.35kN/m 計算結果: Nw=66.507kN 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為: 其中: 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0-360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分別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19、大軸向壓力為:127.52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96.16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98.97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27.52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96.16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98.97 kN 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起重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49.51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27.23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69.44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49.51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20、為:27.23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69.44 kN 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 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N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取N=127.52kN;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127.521000/5858=21.77N/mm2。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為桿件的受壓應力; N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1:取N=127.52kN;桿2:取N=96.16kN;桿3:取N=98.97kN;21、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為桿件的受壓穩定系數,是根據 查表計算得, 桿1:取 =0.822,桿2:取=0.768 ,桿3:取 =0.768; 桿件長細比,桿1:取 =57.579,桿2:取=67.091,桿3:取=67.091。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 =26.49N/mm2。 最大壓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壓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七. 焊縫強度計算 附著桿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長,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附著桿單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壓力,N=127.520/2=63.760kN; lw為附著桿的周長,取622.00mm; t為焊縫厚度,22、t=9.00mm; 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 185 N/mm2; 經過焊縫強度 = 63760.00/(622.009.00) = 11.39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5#塔吊附著計算 一. 參數信息 塔吊高度:53.00(m) 附著塔吊最大傾覆力距:1073.38(kN.m) 附著塔吊邊長:1.60(m) 附著框寬度:2.20(m) 回轉扭矩:163.00(kN/m) 風荷載設計值:0.35(kN/m) 附著桿選用格構式:槽鋼+綴板 附著節點數:1 各層附著高度分別:27.3(m) 附著點1到塔吊的豎向距離:7.50(m) 附著點1到塔吊的橫向距離23、:3.40(m) 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25(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880kN.m 塔吊總高度: H=53.00m 基本風壓: Wk=0.3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 b=0.15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53.00m 標準節數: n=15 二. 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 q=0.35kN/m 計算結果: Nw=77.906kN 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24、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為: 其中: 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0-360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分別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41.83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20.74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18.17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41.83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20.74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18.17 kN 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起重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25、方程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60.48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40.42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92.77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60.48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40.42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92.77 kN 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 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N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取N=141.83kN;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141.83100026、/5858=24.21N/mm2。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為桿件的受壓應力; N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1:取N=141.83kN;桿2:取N=120.74kN;桿3:取N=118.17kN;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為桿件的受壓穩定系數,是根據 查表計算得, 桿1:取 =0.701,桿2:取=0.634 ,桿3:取 =0.720; 桿件長細比,桿1:取 =78.051,桿2:取=88.717,桿3:取=75.394。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 =34.56N/mm27、2。 最大壓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壓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七. 焊縫強度計算 附著桿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長,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附著桿單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壓力,N=141.832/2=70.916kN; lw為附著桿的周長,取622.00mm; t為焊縫厚度,t=9.00mm; 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 185 N/mm2; 經過焊縫強度 = 70915.95/(622.009.00) = 12.67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6#塔吊附著計算 一. 參數信息 塔吊高度:47.00(m) 附著塔吊最大傾覆力距:1052.97(k28、N.m) 附著塔吊邊長:1.60(m) 附著框寬度:2.20(m) 回轉扭矩:163.00(kN/m) 風荷載設計值:0.35(kN/m) 附著桿選用格構式:槽鋼+綴板 附著節點數:1 各層附著高度分別:24.3(m) 附著點1到塔吊的豎向距離:4.59(m) 附著點1到塔吊的橫向距離:3.23(m) 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8.78(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880kN.m 塔吊總高度: H=47.00m 基本風壓: Wk=0.3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 b=0.15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47.00m 標準節數: n=21 二. 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29、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 q=0.35kN/m 計算結果: Nw=81.699kN 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為: 其中: 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0-360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分別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61.24 kN 桿2的最30、大軸向壓力為:104.77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05.35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61.24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04.77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05.35 kN 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起重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70.64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3.86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81.63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70.64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3.86 kN 桿3的最大軸31、向拉力為:81.63 kN 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 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N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取N=161.24kN;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161.241000/5858=27.52N/mm2。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為桿件的受壓應力; N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1:取N=161.24kN;桿2:取N=104.77kN;桿3:取N=105.35kN;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32、計算得 An=5858mm2; 為桿件的受壓穩定系數,是根據 查表計算得, 桿1:取 =0.841,桿2:取=0.768 ,桿3:取 =0.841; 桿件長細比,桿1:取 =53.198,桿2:取=67.391,桿3:取=53.860。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 =32.72N/mm2。 最大壓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壓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七. 焊縫強度計算 附著桿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長,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附著桿單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壓力,N=161.242/2=80.621kN; lw為附著桿的周長,取622.00mm; t為焊縫厚度,t=9.00mm; ft或fc33、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 185 N/mm2; 經過焊縫強度 = 80621.11/(622.009.00) = 14.40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7#塔吊附著計算 一. 參數信息 塔吊高度:47.00(m) 附著塔吊最大傾覆力距:1052.97(kN.m) 附著塔吊邊長:1.60(m) 附著框寬度:2.20(m) 回轉扭矩:163.00(kN/m) 風荷載設計值:0.35(kN/m) 附著桿選用格構式:槽鋼+綴板 附著節點數:1 各層附著高度分別:24.3(m) 附著點1到塔吊的豎向距離:3.78(m) 附著點1到塔吊的橫向距離:2.78(m) 附著點1到附34、著點2的距離:8.25(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880kN.m 塔吊總高度: H=47.00m 基本風壓: Wk=0.3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 b=0.15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47.00m 標準節數: n=21 二. 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 q=0.35kN/m 計算結果: Nw=81.699kN 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為35、: 其中: 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0-360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分別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63.68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02.87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07.76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63.68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02.87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07.76 kN 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起重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45,1336、5,225,315, Mw=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71.71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1.58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81.11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71.71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1.58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81.11 kN 六. 附著桿強度驗算 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N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取N=163.68kN;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163.681000/5858=27.94N/mm37、2。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為桿件的受壓應力; N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1:取N=163.68kN;桿2:取N=102.87kN;桿3:取N=107.76kN;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為桿件的受壓穩定系數,是根據 查表計算得, 桿1:取 =0.882,桿2:取=0.812 ,桿3:取 =0.869; 桿件長細比,桿1:取 =44.474,桿2:取=59.259,桿3:取=47.374。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 =31.69N/mm2。 最大壓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38、許壓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七. 焊縫強度計算 附著桿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長,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附著桿單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壓力,N=163.683/2=81.842kN; lw為附著桿的周長,取622.00mm; t為焊縫厚度,t=9.00mm; 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 185 N/mm2; 經過焊縫強度 = 81841.64/(622.009.00) = 14.62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8#塔吊附著計算一. 參數信息 塔吊高度:47.00(m) 附著塔吊最大傾覆力距:1052.97(kN.m) 附著塔吊邊長:1.60(39、m) 附著框寬度:2.20(m) 回轉扭矩:163.00(kN/m) 風荷載設計值:0.35(kN/m) 附著桿選用格構式:槽鋼+綴板 附著節點數:1 各層附著高度分別:29.4(m) 附著點1到塔吊的豎向距離:8.85(m) 附著點1到塔吊的橫向距離:1.06(m) 附著點1到附著點2的距離:7.02(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880kN.m 塔吊總高度: H=47.00m 基本風壓: Wk=0.35kPa 塔吊主弦桿截面寬度: b=0.15m 塔身最大水平力:Vh=0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47.00m 標準節數: n=21 二. 支座力計算 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40、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 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 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 下: 風荷載取值 q=0.35kN/m 計算結果: Nw=66.507kN 三. 附著桿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為: 其中: 四.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 風荷載扭矩。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0-360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情況,分別求得各 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21.99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20.64 kN 41、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130.04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21.99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20.64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130.04 kN 五.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 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起重臂,不考慮扭矩的影響。 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45,135,225,315, Mw=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 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47.36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55.61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88.15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47.36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55.61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88.15 kN 六. 42、附著桿強度驗算 1桿件軸心受拉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N為桿件的最大軸向拉力,取N=121.99kN; 為桿件的受拉應力;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拉應力 =121.991000/5858=20.82N/mm2。 最大拉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拉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2桿件軸心受壓強度驗算 驗算公式: =N/Anf 其中 為桿件的受壓應力; N為桿件的軸向壓力,桿1:取N=121.99kN;桿2:取N=120.64kN;桿3:取N=130.04kN; An為格構桿件的的截面面積,計算得 An=5858mm2; 為43、桿件的受壓穩定系數,是根據 查表計算得, 桿1:取 =0.661,桿2:取=0.628 ,桿3:取 =0.614; 桿件長細比,桿1:取 =84.483,桿2:取=89.393,桿3:取=91.140。 經計算,桿件的最大受壓應力 =36.13N/mm2。 最大壓應力不大于拉桿的允許壓應力215N/mm2,滿足要求! 七. 焊縫強度計算 附著桿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長,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附著桿單根主肢最大拉力或壓力,N=130.042/2=65.021kN; lw為附著桿的周長,取622.00mm; t為焊縫厚度,t=9.00mm; 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 185 N/mm2; 經過焊縫強度 = 65020.75/(622.009.00) = 11.61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