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設工程綜合管廊下穿鐵路段基坑開挖及支護施工技術方案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1395
2024-09-05
27頁
582.73KB
1、道路建設工程綜合管廊下穿鐵路段基坑開挖及支護施工技術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1 工程概況41.1 綜合管廊下穿鐵路段設計41.2 地質條件61.3 基坑設計71.4 技術保證條件81.5 基坑監測82 編制依據92.1 相關文件92.2 設計圖紙92.3 有關標準及規范92.4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93 施工計劃103.1 基坑施工進度計劃103.2 人員計劃73.3 材料計劃83.4 設備計劃84 施工順序94.1 管廊與鐵路交叉時的施工順序94.2 管廊基坑開挖施工順序94.3 支護結2、構施工順序95施工工藝技術95.1 技術參數95.2 總體施工方案135.3 基坑開挖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及施工驗收標準135.4 土釘墻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及施工驗收標準145.5 基坑回填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及施工驗收標準175.6 基坑監測方法、監測流程及監測頻率186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206.1 組織保障206.2 技術措施2086.3應急預案196.4 監測監控217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26綜合管廊下穿鐵路段基坑施工專項技術方案1 工程概況xx縣xx大道建設工程,在K12+862.5處與運糧鐵路專用線平交,道路中心線與鐵路中心線夾角為831954;設計綜合管廊為現澆鋼筋混凝3、土結構;K12+857-K12+878(21米)節段從鐵路下部穿過;設計管廊結構基坑開挖深度為6.69米;管廊結構基坑底寬7.6米,上寬12.95米;基坑開挖對運糧鐵路專用線軌道影響范圍為13-15米。為了保證運糧鐵路的運營安全和綜合管廊結構施工的順利進行,除了對綜合管廊結構基坑按設計和有關規范要求進行開挖支護外,必須按鐵路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對現有運糧鐵路專用線進行加固和防護。1.1 綜合管廊下穿鐵路段設計1 起止里程:K12+857K12+878;設計長度:21.0m;2 管廊結構形式:管廊結構形式為標準斷面,高寬=4.06.6m雙艙矩形結構;3 綜合管廊結構定位綜合管廊結構與設計道路相對位4、置關系見下圖:4 綜合管廊與鐵路交叉關系1) 綜合管廊與鐵路平面交叉關系2) 綜合管廊與鐵路立面相對關系1.2 地質條件根據勘察,下穿鐵路段綜合管廊地質鉆孔柱狀圖(ZK018)表明:綜合管廊結構底面置于黃土狀粉質粘土層上。地質鉆孔柱狀圖 ZK018 1.3 基坑設計1 基坑開挖回填示意圖:42 基坑支護結構設計:采用土釘墻支護結構(采用支護結構5-5剖面圖);1.4 技術保證條件1 基坑支護應滿足下列功能要求: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保證主體地下結構的施工空間;2 當基坑開挖面上方的錨桿、土釘、支撐未達到設計要求時,嚴禁向下超挖土方;3 采用錨桿或支撐的支護結5、構,在未達到設計規定的拆除條件時,嚴禁拆除錨桿或支撐;4 基坑周邊施工材料、設施或車輛荷載嚴禁超過設計要求的地面荷載限值;5 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的支護結構,在基坑開挖過程與支護結構使用期內,必須進行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監測和基坑開挖影響范圍內建(構)筑物、地面的沉降監測;6 開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開挖深度小于5m但現場地質情況和周邊環境較復雜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監測的基坑工程應實施基坑監測工程;7 為了保證運糧鐵路專用線運輸和管廊結構的施工安全,特另行編制綜合管廊下穿運糧鐵路專用線鐵路加固專項施工方案(見附件1)。1.5 基坑監測1 監測等級:二級;2 監測方法:基坑監測采用儀器與巡視檢查相6、結合的方法進行;3 監測項目:監測項目主要為坡頂水平位移和坡頂豎向位移;2 編制依據2.1 相關文件建質200987號文“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2.2 設計圖紙1 管廊結構工程:綜合管廊結構設計總體圖第3頁(K12+857-K12+878)2 基坑支護工程:綜合管廊基坑支護設計圖;2.3 有關標準及規范1 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2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3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4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2.7、4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 施工計劃3.1 基坑施工進度計劃進 度 計 劃 表序號項 目 名 稱時間(d)第1月第2月第3月第4月第5月第6月1施工準備152基坑開挖1353基坑支護(鉆孔、注漿、掛網、噴射砼)1354基底處理1353.2 人員計劃人 員 計 劃 表項目崗 位人數職 責備 注基 坑 施 工項目經理1工程全面負責項目副經理1協助項目經理開展工作技術負責人1技術全面負責專職安全員2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施工員2現場施工管理、監督測量員2測量、放線、復核資料員1負責資料收集、整理、報簽材料員1負責材料采購與后勤保障特種作業人員14從事施工現場特殊種類作業技術工人30現場施工總 計573.8、3 材料計劃材 料 計 劃 表剖面長度(m)噴護面積()C30混凝土(m)鋼筋網土釘磚混擋土墻0.3m0.25m(m)一級6.5m一級6.5kg三級D18m三級D18kg5-521315.125.22101.7466.6938.01876.03.03.4 設備計劃設 備 計 劃 表序號設 備 名 稱機械型號或功率單 位數量備 注1挖掘機PC300臺22裝載機ZL50臺23自卸汽車輛54風鎬G20臺25成孔鉆機臺26電焊機BX6-160臺47鋼筋加工機具鋼筋彎曲機臺臺2鋼筋調直機GT4-10臺2鋼筋切斷機CQ-40臺28攪拌機臺29空壓機75 kw臺210注漿泵5.5 kw臺211干式混凝土噴射9、機7.5 kw臺212壓路機YZ22C臺113灑水車輛114汽車吊QY25臺1總 計344 施工順序4.1 管廊與鐵路交叉時的施工順序鐵路加固防護施工綜合管廊基坑開挖基坑支護施工綜合管廊結構施工綜合管廊防水工程施工基坑回填;4.2 管廊基坑開挖施工順序綜合管廊下穿鐵路段施工時,分段、分層、對稱由上向下采用機械逐層開挖,人工及時修整基底和邊坡;4.3 支護結構施工順序支護工序緊跟開挖作業,支護進度與開挖相適應,做到隨挖隨支護;噴射砼時,同一分段內自下而上進行砼噴射作業;5 施工工藝技術5.1 技術參數1 地基承載力:fk140Kpa;2 基坑坡頂2.0m范圍內除既有建筑物外,堆載應不超過20kp10、a;3 基坑監測:基坑監測等級:二級;監測報警值:坡頂水平位移變化速率15mm/d或連續3天達到10.5mm/d,豎向位移變化速率8mm/d或連續3天達到5.6mm/d,水平位移變化累計值50mm,豎向位移變化累計值60mm;5.2 總體施工方案 根據本項目工程特點,其總體施工方案擬按以下主要施工步驟來實現;主要施工步驟:施工步驟主 要 施 工 內 容備 注第一步在征地紅線外修筑臨時通行便道第二步核實、改移紅線內地下管線第三步按批準程序規定,完成綜合管廊下穿運糧鐵路專用線鐵路加固專項施工方案審批程序第四步加固防護現有運糧鐵路專用線第五步開挖支護下穿鐵路段綜合管廊基坑第六步施工綜合管廊結構及防水11、工程第七步回填基坑第八步完成鐵路軌道下部結構施工,恢復專用線正常運營5.3 基坑開挖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及施工驗收標準1 基坑開挖施工方法:按分段、分層、對稱、均衡的原則,采用挖掘機開挖、裝車,自卸汽車運輸,人工修整基坑、邊坡的施工方法;2 基坑開挖工藝流程基坑開挖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確定開挖線施工坑外防排水系統基坑分層開挖否臨時集水井施工是否到基底設計標高土釘、支護分層施工是地基承載力檢驗支護結構檢驗合格管廊結構施工3 基坑開挖施工驗收標準基坑開挖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 驗 方 法范圍點數基底高程土方0-20每座基坑5用水準儀測量四角和中心石方+50-2005軸線偏位50412、用經緯儀測量,縱橫各2點基坑尺寸不小于設計規定4用鋼尺量每邊各1點5.4 土釘墻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及施工驗收標準1 土釘墻施工方法1) 分段分層采用螺旋鉆或沖擊鉆成孔、插筋、壓漿泵注漿;2) 土釘鋼筋焊接采用搭接焊接,雙面焊5d;3) 土釘注漿采用素水泥漿,且采用二次注漿技術,二次注漿壓力不小于0.6MPa,水泥采用,注漿水灰比0.5;4) 土釘桿體鋼筋采用III級B18鋼筋,長度分別為12.0m、9.0m、8.0m、4.5m,孔體直徑100mm;5) 面層分布鋼筋采用B6.5鋼筋,雙向間距為300mm,面層鋼筋搭接長度不小于300mm;對中之間的間距為2.0m;加強筋與土體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13、;6) 面層混凝土噴射厚度80mm,強度等級C20;噴射混凝土,水泥標號,中砂、石子最大粒徑不應大于10mm,水泥、砂、石子的重量比為1:2:2.噴射作業應分段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自下而上,一次噴射厚度40mm;2 土釘墻工藝流程1) 土釘施工工藝流程土釘施工工藝流程鉆孔場地清理鉆孔鉆機準備清孔注漿材料準備土釘、注漿管安裝土釘制作配合比試驗土釘(二次)注漿注漿設備準備自然養護非工作土釘抗拔試驗結束2) 土釘墻掛網噴射砼施工工藝流程掛網噴射砼施工工藝流程清理、沖洗坡面制作土釘掛網、網釘連接噴射砼材料準備泄水管準備安置泄水管配合比試驗噴射設備準備第一次噴射砼(4cm)第二次噴射砼噴水養護3) 14、土釘墻噴射砼施工工藝流程 噴射砼施工工藝流程細集料粗集料受噴面噴嘴噴射機械攪拌噴射砼壓縮空氣水泥空壓機速凝劑水3 土釘墻施工驗收標準土釘墻施工偏差質量驗收標準項目名稱允許偏差或允許值備 注單位數值土釘位置mm100土釘傾角3土釘桿體長度不小于設計長度鋼筋網間距mm305.5 基坑回填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及施工驗收標準1 基坑回填施工方法1) 基坑回填應在綜合管廊、結構防水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回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2) 施工方法:集中機械拌和灰土;管廊頂板1m范圍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壓實機具,對回填部位進行分層、對稱、攤鋪、夯實;2 基坑回填工藝流程基坑回填(灰土)施工工15、藝流程基底、管廊結構及防水工程驗收合格基底清理、平整、壓實檢驗基底壓實度集中土拌和灰土分層上料運輸、攤鋪、平整否檢測松鋪厚度及含水量是否到設計標高碾壓調整含水量壓檢驗填層壓實度是不合格回填結束3 基坑回填施工驗收標準綜合管廊回填土壓實度檢查項目壓實度(%)檢查頻率檢查方法范圍組數1綠化帶下90管廊兩側回填土按50延米/層1(三點)環刀法2人行道、機動車道下961(三點)環刀法5.6 基坑監測方法、監測流程及監測頻率1 監測方法:采用儀器監測與巡視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基坑監測;2 基坑監測流程基坑監測流程制定監測方案埋設坡頂水平、豎向監測儀標基坑開挖支護施工監測管理、數據采集信息反饋與監測預警值16、比較開挖、支護、管廊結構施工結束否水平豎向位移是否穩定是觀測結束整理監測成果3 基坑監測頻率綜合管廊基坑監測頻率監測項目監測范圍監測頻率1開挖深度 5m1次/2d 2 5m1次/1d3底板澆筑7d內1次/1d47-14d1次/2d514-28d1次/3d6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 組織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監測負責人安全管理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監測巡視員現場施工員 6.2 技術措施1 基坑開挖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 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與設計工況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17、開挖”的原則;2) 基坑開挖前,在基坑坡頂位置按設計要求設置擋水墻,防止雨水灌入基坑,坑底設置排水溝及集水坑,以便及時排除坑內積水;對坡頂地面進行硬化,并設置排水溝,避免遇暴雨沖刷坡頂土體進而影響邊坡穩定;3) 基坑開挖前,對周圍的水、氣閥門進行調查,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護,防止挖土或施工損壞管線;4) 土方開挖時,分層、分段、對稱開挖,控制每層開挖深度和每段開挖長度,使開挖作業與土釘施工相適應,做到隨開挖隨支護;5) 挖土過程中,嚴禁挖掘機損壞已施工面層;6) 開挖過程中,如發現支護結構開裂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開挖,待處理后再進行開挖;7) 土方開挖中防止超挖,挖至基底上30cm時采用人工清18、除,開挖完成后立即施工墊層,對基坑進行封閉,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及時進行管廊結構施工;8) 坑開挖期間,若出現基坑變形過大或其它緊急情況,采用機械或人工對基坑進行局部回填,然后進行加固處理,待處理完畢后再分層向下開挖;2 基坑支護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及時在基坑四周設置標準護欄;2) 為防止地表和管網滲水浸入邊坡坡體內,按設計要求修筑相應的防、排水設施;3) 工程材料、施工設備等規劃停放在基坑坡頂2m范圍以外,支護結構施工和使用期間,保證其周邊堆載不超過20Kpa;4) 基坑坡頂水平、豎向位移,按設計求進行監測,加強監測管理和信息反饋,并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證措施;3 基坑回填施19、工安全保證措施1) 基坑回填在綜合管廊、結構防水工程驗收完成后進行。回填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2) 綜合管廊兩側回填時:對稱、分層、均勻地進行施工,管廊頂板上部1m范圍內回填材料應采用人工分層夯實,大型碾壓機械不得直接在管廊頂板上部施工;3) 基坑回填時,應保證臨近暖泉溝中橋下部樁基結構的安全穩定。要從現場管理措施,選用合適的小型壓實機具,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等方面加強管理;6.3 應急預案1 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安全經理安全疏散組搶險救援組物資供應組醫療救護組事故調查組綜合協調組應急領導小組機構圖組長: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負責緊急情況處20、理的指揮工作;副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組長不在或授權時,副組長按序行使組長的權力;搶險救援組:負責現場傷員的搜救、損失設備的安全轉移及事故后對被污染區域的洗消工作,及時控制危險源;物資供應組:負責對事故救援過程中,所需要各種機械供應,為救援工作效率提供保障;醫療救護組:負責搶救和臨時處置事故現場傷員,負責護送重傷員到相應醫院救治。有權禁止人員進入情況不明的現場,防止人員傷亡事故擴大;綜合協調組:負責對事故救援過程中的各職能小組進行協調指揮,并做好聯系社會、公司救援力量的溝通工作;事故調查組: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并提21、交事故調查報告;安全疏散組:負責對事故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物資轉移等工作。接警后,督促所有員工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從安全道路有秩序地撤離;2 土方開挖、支護施工 應急措施1) 局部土體含水量過大或遇雜填土等不能成孔情況,及時采用48鋼管,進行支護;2) 針對于局部土體剝落的情況,應立即停止開挖,并及時采用土袋填充,隨后噴射砼封閉,在砼終凝后注漿填實;3) 對因開挖造成邊坡、地面變形,采用高壓注漿法,對其進行跟蹤注漿加固來控制其變形;4) 現場準備一定數量的砂袋及砂土,必要時對被動區采取壓重法,以效減少基坑變形和抵抗基坑隆起;5) 挖土時分層開挖,嚴格控制坑內外地下水;6) 地面22、超載控制在設計范圍以內;2 降、排水應急防范措施1) 若基坑內存在積水,使用排污泵將其及時排出;2) 若因降水引起周邊地表沉降時,在滿足基礎施工的前提下,減少抽水量及減緩抽水速度,需要時甚至暫時抽水;6.4 監測監控1 設計和圖紙有關規范要求,對綜合管廊基坑開挖,綜合管廊支護的施工期間和使用期進行實時監控;2 監測范圍為基坑外邊線以外13倍基坑開挖深度,必要時擴大監測范圍,基坑監測點布置沿基坑20-25m布置一個監測點,具體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布置;3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加強監測,提高監測頻率,并及時向相關單位報告監測結果:1) 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2) 監測數據變化量較大或者速率加快;3) 23、存在勘察中未發現的不良地質條件;4) 超深、超長開挖或未及時支護等未按設計施工;5) 基坑及周邊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市政管道出現泄露;6) 基坑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大或超過設計限值;7) 支護結構出現開裂;8) 周邊地面出現突然較大沉降或嚴重開裂;9) 鄰近的建(構)筑物出現突然較大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開裂;10) 基坑工程發生事故后重新組織施工;出現其他影響基坑及周邊環境安全的異常情況; 4 巡視檢查要求1)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內,每天安排專人進行巡視檢查;2) 支護結構(1) 支護結構成型質量;(2) 支護結構有無裂縫出現;(3) 土釘墻后土體有無裂縫、沉陷及滑移;3) 施工工況(24、1) 開挖后暴漏的土質情況與巖土勘察報告有無差異;(2) 基坑開挖分段長度、分層厚度及土釘設置是否與設計要求一致;(3) 場地地表水排放狀況是否正常;基坑周邊地面有無超載;4) 周邊環境(1) 周邊管道有無破損、泄露情況;(2) 周邊建筑有無新增裂縫出現;(3) 周邊道路(地面)有無裂縫、沉陷。5) 監測設施(1) 基準點、監測點完好情況;(2) 監測元件是否完好及保護情況;(3) 有無影響觀測工作的障礙物;6) 巡視檢查以目測為主,輔以錘、釬、量尺、放大鏡等工具以及攝像、攝影燈設備進行;7) 當監測值達到報警值時,及時報警,并及時上報各方,分析原因,及時處理;8) 監測點布置及測量除滿足本設計要求外,嚴格按照國家相應規范、規程執行。7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管理、特種作業人員表序號工種數量(人)1專職安全員22電焊工63腳手架工64吊車操作手4合 計18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5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