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地塊酒店項目塔吊拆卸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2237
2024-09-05
27頁
2.29MB
1、正本廣場地塊酒店項目塔吊拆卸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編制依據31.1施工組織設計3XXXX施工組織設計31.2施工圖紙31.3驗收規范、規程、驗收標準及圖集3二、工程概況3三、現場平面(詳圖見項目塔吊平面布置圖)4四、按現場實際操作,具體拆塔吊步驟如下54.1拆卸時的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5塔機部件臨時堆放圖54.1.4準備吊具及起重臂支架(要求與安裝時一樣)。64.1.13拆卸時風速應低于13m/s。64.2、具體操作步驟64.2.1全機全面檢查:73.2拆卸總體要求2、:73.3拆卸的質量要求與安全保證措施83.3.1拆卸最上端附著以上塔身83.3.2附著架拆除94.4.1 拆卸塔身(圖2.2.1-1)104.4.4 拆卸平衡臂配重114.4.3 起重臂的拆卸114.4.4 平衡臂的拆卸114.4.9 拆走爬升架及塔身標準節B114.3 塔機拆散后的注意事項11五、對拆卸單位及拆卸人員的要求12六、作業人員配置及崗位職責12七、塔式起重機拆卸安全技術要點和安全管理措施137.1拆卸安全技術要點:13八、拆卸注意事項14九、TC6013塔機部件的重量169.1根據施工需求,為滿足現場施工起重設備的選擇及吊裝過程中吊車站位等因素,塔吊各部件重量(見下表1):163、十、吊索吊具及輔助工具清單16十一、輔助汽車吊型號的選擇、性能、布置位置及立面示意圖1711.1汽車吊的型號選擇1711.2 25T汽車吊性能表1711.3汽車吊里面示意圖18汽車吊吊點位置如下圖19十二、重大危險源和安全控制技術措施2012.1塔吊拆卸作業危險辨識及危險評價表2012.2塔吊拆卸作業活動安全風險控制對策表20十三、塔吊應急預案2213.1原因與目的2213.2適用范圍2213.3事故應急處理組織機構2213.4職責231、組長:全面負責組織、指揮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232、副組長:協助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33、組員:按責任分工負責,具體分工由組長決定2313.4、5事故報告程序2413.6具體施救措施2413.6.1起重機倒塌與傾覆、起重機折臂:2413.6.2高處墜落(吊物具墜落):2513.6.3觸電:2513.6.4火災:2513.7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的工作恢復25A地塊3#塔吊拆卸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施工組織設計XXXX施工組織設計1.2施工圖紙XXXX項目圖紙1.3驗收規范、規程、驗收標準及圖集 序號文件名稱文件編號1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2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 JGJ100-19993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 JGJ60-2008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125施工現場臨5、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05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2011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 196-20108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JGJ94-20089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設部87號文10中聯TC6013塔機說明書注:1.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各部委、湖南省、XX市相關規定。二、工程概況XXXX廣場項目占地265畝,建筑密度 55%,總建筑面積88.6萬m2,其中地上71.9萬m2, 地下16.7萬m2。本次要拆除的為3#塔吊:主要為酒店主樓施工使用,現因多方因素決定拆除該塔吊。本次要拆除的塔吊為中聯廠TC6016、3型塔機,基本概況如下:TC6013塔式起重機性能參數表名 稱 參 數 名 稱參 數設備型號TC6013最大起重量 6噸制造廠家中聯重科獨立式安裝高度 46米合格證機號附著式安裝高度 220米最大幅度60米56最小幅度 25米最大幅度起重量13噸額定起重力矩630KNM起重臂長60m塔機自重34.6噸(獨立高度)供電容量大于600KVA平衡重60米臂時19.5噸供電電壓380V回轉速度00.65轉/分最大電流50A起升速度444-40米/分三、現場平面(詳圖見項目塔吊平面布置圖)A3#塔吊平面圖四、按現場實際操作,具體拆塔吊步驟如下塔機的拆卸方法與安裝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與安裝時相反,即7、后裝的先拆,先裝的后拆,但是,在拆卸過程中不能馬虎大意,否則將發生人身及設備安全事故。4.1拆卸時的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4.1.1項目上需協調好施工場地,做為塔機部件臨時堆放場地和吊車吊物時的停車地。塔機部件臨時堆放圖4.1.2項目上需對拆卸場地進行清理,尤其是塔吊前防護棚旁的圍擋需全部拆除。4.1.3項目上需將塔吊旁圍擋靠北的道路清理出一條約10m寬,塔吊向東約50m長。同時北門到塔吊下的道路也需清理。汽車吊進出場路線圖4.1.4準備吊具及起重臂支架(要求與安裝時一樣)。4.1.5準備25噸汽車吊一臺所需拆卸工作。拆卸時的吊點位置為汽車吊吊臂位置在大臂22m位置。4.1.6拆卸時嚴格按說明書8、的步驟操作,禁止違反操作程序和不安全行為發生。4.1.7工作人員要穿戴好勞保存用品,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4.1.8拆卸時,臂架下面禁止站人和行人通過。4.1.9塔機拆出工地之前,應對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檢查主要受力件。4.1.10在試運轉地過程中,就有目的的地對限位器、回轉機構的制動器等進行可靠性檢查。4.1.11在塔機標準節已拆出,但套架與塔身還沒有連成整體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變幅機構和起升機構。4.1.12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相對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果套架在上升時,套架和塔身之間發生偏斜,應停止上升,并立即下降。4.1.13拆卸時風速應低于139、m/s。4.2、具體操作步驟特別提醒:塔機拆卸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尤其是塔身標準節、平衡重、平衡臂、起重臂等部件的拆卸,稍不疏忽,便會導致重大事故發生。因此用戶拆卸這些部件時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嚴禁違反操作規程;上塔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拿到證書的人員。塔機頂升套架上的爬爪因一定時間內不使用產生銹蝕或其他原因,很可能不能自動恢復到水平狀態,故引起標準節的拆除標準節時,對爬爪應特別注意。將塔機旋轉至拆卸區域,保證該區域無障礙影響拆卸作業。塔吊的拆卸方法與安裝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與安裝時相反,即后裝的先拆,先裝的后拆,具體步驟如下:4.2.1全機全面檢查:4.2.1.1對塔機整機金屬結構10、回轉機構、電氣保護裝置、液壓頂升機構、起升機構、牽引機構全面檢查。要求各工作機構正常,電氣保護有效,金屬結構無變形、無開焊、無裂紋等。4.2.1.2重點檢查液壓頂升機構,要求頂升壓力正常約25MPA,無泄漏,頂升速度為0.56M/MIN,頂升行程能到位(行程H=1600MM)。4.2.3放下吊鉤至地面,拆除起重鋼絲繩與起重臂前端上防扭裝置的連接,拆下吊鉤,開動起升機構,回收起升鋼絲繩。做好大吊車進場前準備工作。將小車固定在起重臂根部,拆除平衡重。僅保留最根部的一塊2.9噸的平衡重。塔機拆卸順序:1、降節2、拆除附著(循環步驟1、2直至降至14.8米)拆除3塊平衡重保留1塊2.9T的配重拆卸起11、重臂拆卸一塊2.9T平衡重 拆卸塔冒拆卸回轉總成拆卸爬山架及塔身。3.2拆卸總體要求:3.2.1塔機拆塔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各機構特別是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3.2.2在試運轉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對限位器,回轉機構的制動器等進行可靠性檢查;3.2.3在塔機標準節 E已拆出,但下支座與塔身還沒有用 M30高強螺栓連接好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牽引機構和起升機構;3.2.4塔機拆卸對頂升機構來說是重載連續作業,所以應對頂升機構的主要受力件經常檢查;3.2.5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相對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滾輪與主弦桿之間,爬升架與塔身之間),是否有阻礙12、爬升架運動(特別是下降運動時)的物件;3.2.6拆卸時最高處風速應低于14m/s。由于拆卸塔機時,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場地受限制,應注意工作程序和吊裝堆放位置,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特別提醒:塔機拆卸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尤其是塔身節、平衡重、平衡臂、起重臂等部件的拆卸,稍有疏忽,便會導致機毀人亡。因此用戶在拆除這些部件時需嚴格按照本說明書的規定,嚴禁違反操作程序。上塔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并拿到證書的人員。請特別注意:兩個爬爪因一定時間內不用產生銹蝕或降節過程中開裂等原因,很可能不能應檢查不到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故拆除標準節 E時,對爬爪應特別注意!3.2.7 將塔機旋轉13、至指定拆卸區域,保證該區域無影響拆卸作業的任何障礙。3.3拆卸的質量要求與安全保證措施3.3.1拆卸最上端附著以上塔身 3.3.1.1 將起重臂回轉到引進方向(爬升架中有開口的一側),使回轉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載重小車停在配平位置(與立塔頂升加節時載重小車的配平位置一致); 3.3.1.2 拆掉最上面塔身標準節E 的上、下連接螺栓,并在該節下部連接套裝上引進滾輪; 3.3.1.3 伸長頂升油缸,將頂升橫梁頂在從上往下數第四個踏步的圓弧槽內,將上部結構頂起;當最上一節標準節E(即標準節1)離開標準節2 頂面25cm 左右,即停止頂升; 3.3.1.4 將最上一節標準節沿引進梁推出; 3.3.1.14、5 扳開活動爬爪,回縮油缸,讓活動爬爪躲過距它最近的一對踏步后,復位放平, 繼續下降至活動爬爪支承在下一對踏步上并支承住上部結構后,再回縮油缸; 3.3.1.6 將頂升橫梁頂在下一對踏步上,稍微頂升至爬爪翻轉時能躲過原來支撐的踏步后停止,撥開爬爪,繼續回縮油缸,至下一標準節與下支座相接觸時為止; 3.3.1.7 下支座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用螺栓連接好后,用小車吊鉤將標準節吊至地面 。 注意:爬升架的下落過程中,當爬升架上的活動爬爪通過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踏步和標準節連接螺栓時,須用人工翻轉活動爬爪,同時派專人看管頂升橫梁和導向輪,觀察爬升架下降時有無被障礙物卡住的現象。以便爬升架能順利地下降。 3.315、.2附著架拆除3.3.2.1當塔吊降至最上一道附著時,固定好上回轉與塔身并準備一個手動葫蘆吊作為附著輔助拆卸裝置。3.3.2.2采用其塔吊做主要起吊裝置拆卸,先用塔吊鋼絲繩固定拴好附著桿,并輕輕起鉤讓鋼絲繩受力;再用手動葫蘆固定好靠建筑物端的撐桿,然后退掉靠建筑物端的撐桿銷;再次將葫蘆將塔身端撐桿固定好,退掉銷子后緩慢放下支撐村,讓塔吊起吊裝置受力,緩慢松下葫蘆輔助起吊裝置,用塔吊吊至地面。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拆除各支撐桿。3.3.2.3拆除附著框將附著框分解,并大號鐵絲固定在塔身上面,等待逐個吊至地面。3.3.2.4由專業架工拆除走道和操作平臺,先將拆卸下來的鋼管竹板轉移至樓內用外用電梯轉移至地16、面。重復上述3.3.1和3.3.2動作,將塔身標準節和附著依次拆下,直至汽車吊拆塔高度。1) 降塔身標準節(如有附著裝置,相應地拆卸);2) 拆下平衡臂配重(60m 臂時,留2.9t 的配重一塊; 55m、50m、45m、40m、35m、30m 臂時,留一塊2.9t 的配重。);3) 拆卸起重臂;4) 拆卸平衡臂;5) 拆卸司機室;(亦可待至與回轉總成一起拆卸)6) 拆卸塔頂;7) 拆卸回轉塔身;8) 拆卸回轉支座總成;9) 拆卸爬升架及塔身標準節B。10) 拆卸壓重及底架(僅限于底架固定式塔機) 。4.4.1 拆卸塔身(圖2.2.1-1)1) 將 起 重 臂 回 轉 到標準節的引進方向(即爬17、升架中有開口的一側),使回轉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載重小車停在配平位置(即與安裝塔機中頂升加節時載重小車的配平位置一致)。2) 拆 掉 最 上 面 塔 身標準節的上、下連接螺栓,并在該節下部連接套裝上引進滾輪。3) 伸長頂升油缸,將頂升橫梁頂在從上往下數第四個踏步的圓弧槽內,將上部結構頂起;當最上一節標準節(即標準節1)離開標準節2 頂面25cm 左右,即停止頂升。4)將最上一節標準節沿引進梁推出。5) 扳開活動爬爪,回縮油缸,讓活動爬爪躲過距它最近的一對踏步后,復位放平,繼續下降至活動爬爪支承在下一對踏步上,支承住上部結構后,回縮油缸。6) 將頂升橫梁頂在下一對踏步上,稍微頂升至爬爪翻轉時能躲18、過原來支撐的踏步后停止,撥開爬爪,繼續回縮油缸,至下一標準節與下支座相接觸時為止。7) 下支座與標準節之間用螺栓連接好后,用小車吊鉤將標準節吊至地面 。注意:將拆掉的標準節推到引進橫梁的外端后,在爬升架的下落過程中,當爬升架上的活動爬爪通過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踏步和標準節連接螺栓時,須用人工翻轉活動爬爪,同時派專人看管頂升橫梁和導向輪,觀察爬升架下降時有無被障礙物卡住的現象。以便爬升架能順利地下降。重復上述動作,將塔身標準節依次拆下。塔身拆卸至安裝高度后,要繼續拆塔,必須先拆卸平衡臂上的平衡重。4.4.4 拆卸平衡臂配重 將小車固定在起重臂根部,借助輔助吊車拆卸配重。按裝配重的相反順序,將各塊配重19、依次卸下,60m 臂時,留2.9t 的配重一塊; 55m、50m、45m、40m、35、30m 臂時,留一塊2.9t 的配重。4.4.3 起重臂的拆卸 將起升鋼絲繩卸下,同時應對鋼絲繩全長認真進行檢查。1) 根據圖1.5.8-5a 所述的吊裝點布置吊繩;2) 輕輕提起起重臂,將起升鋼絲繩固定在塔頂銷軸上,慢慢起動起升機構,使拉桿頭靠近塔頂;拆去拉桿架與塔頂的連接銷,放下拉桿至起重臂上固定;拆去鋼絲繩,拆掉起重臂與回轉塔身連接銷;3) 放下起重臂,并擱在墊有枕木的支座上。4.4.4 平衡臂的拆卸將配重塊全部吊下,然后通過平衡臂上的四個安裝吊耳吊起平衡臂,使平衡臂拉桿處于放松狀態,拆下拉桿連接銷軸20、。然后拆掉平衡臂與回轉塔身的連接,將平衡臂放至地面。4.4.5 拆卸司機室4.4.6 拆卸塔頂拆卸前,檢查與相鄰的組件之間是否還有電纜連接。4.4.7 拆卸回轉塔身4.4.8 拆卸回轉總成將爬升架的爬爪支承在塔身上,然后拆掉下支座與爬升架和塔身的連接再用吊索將回轉總成吊起卸下。4.4.9 拆走爬升架及塔身標準節B1) 吊起爬升架,緩緩地沿標準節主弦桿吊出,放至地面。2) 依次吊下各節標準節。4.3 塔機拆散后的注意事項1) 塔機拆散后,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維修保養。2) 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焊縫裂紋,結構變形等情況,檢查塔機各零部件是否有損壞或碰傷等。五、對拆卸21、單位及拆卸人員的要求5.1參加塔式起重機拆卸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核,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頒發的特種作業有效上崗證。5.2拆卸人員嚴格按照塔式起重機的拆卸方案和出廠說明書及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程序進行拆卸5.3必須對拆卸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的教育,搞好班前教育活動以增強法制觀念和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自覺遵守安全生產紀律和公司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及項目部規定。5.4拆卸操作人員嚴禁酒后上崗,嚴禁穿不符合勞動紀律的工作服、工作鞋進行作業。5.5拆卸塔式起重機的施工企業,必須具備拆卸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并按拆卸塔式起重機資質的等級進行拆卸相對應的塔式起重機。六、作業人員配置及崗位職責根據施22、工需求,為確保塔吊拆卸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我公司特配置安全員1名,技術負責人1名,拆卸總負責人1名,安裝拆卸工人5人,各崗位人員及職責見表3。表3 勞動組織及崗位職責崗 位崗 位 職 責拆卸總負責人對塔機拆卸全過程進行管理、監控,合理的組織施工,確保安全施工。技術員現場勘察,編制塔機的拆卸方案安全員過程監控,作業前安全技術交底,負責現場施工安全監督。起重指揮負責現場起重指揮,做好現場協調工作,以便拆卸工作的順利進行。安 裝 工所有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持有效操作證件上崗,接受塔機安裝作業前的安全技術交底危險源辨識。服從班組指揮分工,嚴格執行作業程序,精力集中,做好自我防護,正確配帶和使用安全23、防護用品,不違章作業。輔助吊車司機在拆卸前應參加安全技術交底,了解各部件具體重量及現場提供的場地條件,以便拆卸時吊車的站位。 七、塔式起重機拆卸安全技術要點和安全管理措施7.1拆卸安全技術要點:7.1.1參加拆卸作業人員必須遵守現場安全生產紀律,并持證上崗; 7.1.2拆卸作業人員必須接收安全技術交底,并熟悉拆卸步驟和拆卸工藝過程; 7.1.3拆卸起重臂和其它較重較長較寬等部件時,必須用牽引繩進行牽引,拆卸起重臂前,必須將小車吊欄固定牢固,起重臂拆卸時必須用鋼絲繩索將其與塔頂連接牢固,同時允許起重臂由活動度,以方便拆卸; 7.1.4拆卸起重臂時鋼絲繩索其掉點以使用說明書為準,起吊時必須先試吊;24、7.2拆卸保證措施: 7.2.1高空作業人員作業前必須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作業中不得將配件、工具、用具等亂丟亂扔,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時,注意他人的安全,相互配合,及時提醒他人,作業完畢,應將影響安全的因素排除; 7.2.2警戒人員必須派有責任感的專人負責看守,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警戒區域必須嚴密而且其空間能容納保證安全工作; 7.2.3如果塔機離街道近,且道路人流較多及交通繁忙,在拆卸每道附墻時,必須在下道附墻處設立密目網,以防止作業時,物體不慎掉落,造成物體打擊事故; 7.2.4安全監護人員必須在拆卸前和拆卸單位人員一起對參加拆卸的作業、指揮、警戒、配合等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并對作25、業人員的持證上崗進行監督檢查,在拆卸過程中對違反安全規定和操作規程的行為進行制止,拆卸完畢應協助監督拆卸單位做好拆卸過程監控記錄; 7.2.5拆卸負責人和拆卸指揮對拆卸作業人員在拆卸的全過程中作業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留安全隱患和質量隱患,每道工序和工序之間發現隱患,必須整改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違規操作,違規指揮; 7.2.6在外租用汽車式塔式起重機及拖運汽車前,必須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職責現場總指揮對拆卸全過程的安全和質量有總的布署和要求,對違規行為進行總監控、并協調施工方和各方的關系,確保拆卸過程的安全順利進行。八、拆卸注意事項8.1檢查拆卸范圍內是否已清除障礙物。826、.2準備吊具及起重臂支架(要求與安裝時一樣)。8.3準備汽車吊一臺滿足所需拆卸工作。8.4拆卸時嚴格按上述步驟操作,禁止違反操作程序和不安全行為發生。8.5工作人員要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8.6拆卸時,臂架下面禁止站人和行人通過。8.7塔機拆出工地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并檢查主要受力件。8.8在試運轉過程中,對限位器、回轉機構的制動器等進行可靠性檢查。8.9在塔機標準節已拆出,但套架與塔身還沒有連成整體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變幅機構和起升機構。8.10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相對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果套27、架在上升時,套架和塔身之間發生偏斜,應停止上升,并立即下降。8.11拆卸時風速應低地13m/s,塔機頂升套架上的爬爪因一定時間內不使用產生銹蝕或其他原因,很可能不能自動恢復到水平狀態,故引起標準節的拆除標準節時,對爬爪應特別注意。8.12拆卸時吊車作業區域嚴格設置警戒區,工地總負責協調并派專人守衛,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拆卸區域。8.13必須嚴格遵守先降后拆的原則,即當爬升套降到附墻不能再拆塔身時,才能拆除附墻,嚴禁先拆附墻再降塔。九、TC6013塔機部件的重量9.1根據施工需求,為滿足現場施工起重設備的選擇及吊裝過程中吊車站位等因素,塔吊各部件重量(見下表1):塔吊各部件重量清單十、吊索吊具及輔28、助工具清單在進行塔機拆卸工作之前,應配備好拆卸作業中相應的拆卸工具(見下表4)。表4塔吊拆卸輔助工具清單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1汽車吊25T/50T臺12起重鋼絲繩28根214m/根3起重鋼絲繩21根46m/根4大錘16P/20P把各25鐵絲8#kg206纜風繩14米607防墜器個4個15m/根8卡環5/10t個各49手拉葫蘆2/3t個各2個10撬棍1.2m根211千斤頂5t個212手拉葫蘆5t套2十一、輔助汽車吊型號的選擇、性能、布置位置及立面示意圖11.1汽車吊的型號選擇 本次拆除過程中根據相關汽車吊的性能表及重量選用25T徐工汽車吊。11.2 25T汽車吊性能表工作半徑(m)吊臂長度29、(m)10.718.025.4632.7540.103.050.003.543.64.038.04.534.05.030.024.75.528.022.56.024.022.216.36.521.020.015.07.018.518.014.110.28.014.514.011.18.36.510.09.210.07.56.012.06.47.56.85.2145.15.74.6164.04.73.918.03.43.73.320.02.02.92.922.01.62.32.424.01.82.0026.01.41.528.01.230.00.911.3汽車吊里面示意圖汽車吊吊點位置如下圖 吊30、點1吊點2汽車吊在吊點1時,吊配重、平衡臂、塔帽。在吊點2時,吊起重臂、基礎節。十二、重大危險源和安全控制技術措施12.1塔吊拆卸作業危險辨識及危險評價表序號人員和作業過程可能發生的危險危險評價風險等級是否控制LECD1塔身降節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高空落物3430240是2附著拆除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氧切割造成人員傷害C.高空落物3415180是3安拆平衡重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高空落物C.物體打擊3415180是4安拆起升鋼絲繩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鋼絲繩滑落3415180是5起重臂、平衡臂安拆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起重事故2430240是6塔帽拆除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鋼絲31、繩滑落3415180是7回轉總成拆除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鋼絲繩滑落3415180是8爬升架及液壓頂升機構安拆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起重事故25770是9塔吊標準節安拆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起重事故25770是10設備運輸至現場A.車輛傷害25770是11施工準備和施工配合A.擠壓和碰撞傷害B.車輛傷害25770是12作業人員高空移動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2615160是13高空作業A.高空落物和物體打擊25770是注:采用公式:D=LEC式中:D-崗位危險源危險性(危險程度);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體暴露在此種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C-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12.2塔吊拆卸作業32、活動安全風險控制對策表序號危險危險點描述擬采用的安全技術措施實施負責人實施結果1高空墜落作業人員高空移動時踩空、抓脫或受其他干擾時墜落作業人員系掛安全帶,移動時掛保險繩班長作業人員作業人員高處作業時墜落作業人員高處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或保險繩班長作業人員作業人員身體原因導致高空墜落作業人員身體狀況良好專責安全員環境因素導致的高空墜落專人負責收集氣象資料惡劣天氣停止作業專責安全員安全帶或保險繩斷開使作業人員墜落作業前對安全帶和保險繩進行檢測;作業人員作業時不得以安全帶和保險繩作為支持;在作業過程中防止損傷安全帶和保險繩專責安全員作業人員2高空落物高處作業時使用的工具和拆除時的銷軸放置不當從高空墜落33、作業人員高處作業時必須將工具和拆除時的銷軸放到工具袋中,較大的工具必須系保險繩作業人員保險繩斷開、工具袋撕裂造成工具和銷軸從高處墜落檢查保險繩和工具袋應無損傷,拆除時的銷軸應及時拆除班長作業人員被吊物件捆綁不可靠造成物件墜落由專人操作,起吊前要認真檢查捆綁情況班長作業人員3物體打擊高空落物造成地面人員和無關人員的傷害設拆除警戒區,地面作業人員要避開塔吊下方并注意塔吊上的作業情況,無關人員嚴禁進入警戒區專責安全員班長4起重事故起重機傾覆控制起重負荷,嚴禁歪拉斜吊班長起重機司機起重工被吊物脫落專人捆綁,專人檢查起重工鋼絲繩斷開保證鋼絲繩安全系數,檢查鋼絲繩應無損傷班長起重工重物擠壓碰撞操作人員不得34、站在物體運動的前方和死角,操作司機要聽專人指揮、操作穩妥。作業人員起重工起重司機5塔吊倒塌塔吊在拆除過程中傾覆或垮塌嚴格按照拆除作業措施進行施工,嚴密監視氣象條件技術員班長作業人員6交通事故運輸車輛造成人員傷害,損壞設備裝車平穩,支墊可靠,精心操作,控制車速起重工司機7擠壓碰撞在拆除作業過程中、在捆綁過程中,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在吊放作業過程中等造成的人員擠壓碰狀傷害注意力集中,精心操作,專人指揮,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指揮人員操作人員作業人員十三、塔吊應急預案13.1原因與目的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而又具有突發性的事故、災害,如起重機械在操作、維修系列工作中,因35、違反操作規程或設備自身結構存在的缺陷、管理維護不當、周圍環境因素干擾等原因,造成的塔機傾翻、機械傷害、觸電、火災及自然災害等。預案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和環境防護,盡量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并具可操作性13.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起重機械在安裝、拆卸、頂升、附臂、維修、制作以及操作設備過程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響應并配合出租設備所在施工單位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3事故應急處理組織機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全面負責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小組組成情況如下:組長: 副組長: 組員:13.4職責36、1、組長:全面負責組織、指揮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A.負責分析緊急狀態并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及現有資源來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方案,配合設備租用單位事故應急處理小組的救援工作及協調整個應急反應行動;B.負責設備租用單位應急反應部門及外部救援部門的聯絡工作并直接監察應急人員的救援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C.負責在救援行動中人、財、物的調配工作;D.負責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的工作恢復,確定應急警報級別的升高或降低,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行動內容;E.負責組織事故的調查、處理。2、副組長:協助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A.配合設備出租單位應急反應部門組37、織并指揮應急操作的具體任務,向組長提出減緩事故后果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B.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及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代替組長行使應急救援行動中的職權;C.組織相關人員對出租設備在事故現場運轉過程中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修改救援預案并檢查各部門應急反應的準備狀態;D.根據設備租賃性質,努力與施工單位及周圍所在單位在事故應急處理過程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3、組員:按責任分工負責,具體分工由組長決定A.負責應急救援人員、資金、物資的儲備、檢查、督促、落實;B.負責公司范圍內生產全過程的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估;C.為應急救援提供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負責救38、援預案的編制、修改、宣傳、培訓工作;D.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后勤、醫療、交通、通訊、人員疏散、撤離、現場保護、保衛等工作;E.負責事故的調查取證與善后處理,對應急救援資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建立完善應急救援檔案。13.5事故報告程序1.公司質安部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電話: ),質安部經理(XX 電話: )是事故報告的指定人員,質安部經理接到報告后及時向事故應急處理小組組長報告,組長根據事故大小、性質如實向政府有關部門及當地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報告。2.事故造成的人員輕傷及設備輕度損壞,由事故應急處理小組組織相關部門到現場調查,如實上報地方政府及有關事故應急處理小組等相關部門。3.事故造成的人員重傷39、死亡及設備重度損壞、報廢,由事故應急處理小組通知政府等相關職能部門到現場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并報地方政府等上一級主管部門,協助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A.應急處理小組成員聯系電話: B. 應急處理小組報警電話: (夜晚或節假日)C. 外部應急服務機構聯系電話:事故發生第一時間,要立即報告,應急小組迅速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同時報警求救:救護電話:120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 ;或者直接將受傷人員送往附近的醫院。13.6具體施救措施13.6.1起重機倒塌與傾覆、起重機折臂:如發生起重機傾覆、折臂事故,首先由發現者在現場高呼,提醒現場有關人員閃開,通知現場有關負責人,由現場負責人撥打應40、急救護電話“120”并通知公司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到現場救護,施工單位應急救援負責全面組織工作,公司事故應急處理小組組長負責配合協調工作,分別對事故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切斷相關電源,組長組織相關部門立即拆除阻礙搶救的一切因素,并防止事故的擴展或繼續發生,施工現場門衛值勤人員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輛及相關人員。13.6.2高處墜落(吊物具墜落):如果發生高空墜落(吊物具墜落)事故,由發現者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組織搶救或撥打應急救護電話“120”,施工單位應急救援負責保護好現場,通知分公司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到現場救護,防止事態擴大并協助現場人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由現場負責人組織臨時搶救、41、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損失降到最小。13.6.3觸電: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由發現者應立即拉斷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并報告現場負責人,迅速急救,防止觸電者高空墜下造成二次傷害。對于高壓觸電事故,施工單位應通知有關部門停電,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使其頭部稍低,避免妨礙呼吸,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觸電者傷勢非常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搶救。13.6.4火災:當發生因氧氣瓶、乙炔起火時,應立即關閉閥門,停止42、供氣,火勢較大時只能用干粉滅火器撲救,并盡快分別將氧氣瓶、乙炔搬走放在安全地點,防止受火場高熱引起爆炸;當電焊機、配電柜等電器電路起火時,首先要切斷電源,然后再撲救,在未斷電源的情況下,只能用干粉滅火器撲救,因為用水和泡沫滅火器撲救容易觸電傷人。13.7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的工作恢復13.7.1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事故應急處理小組組長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13.7.2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組長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組長下達應急終止令。13.7.3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批準后可恢復施工生產。13.7.4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