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改造項目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55342
2024-09-05
22頁
469KB
1、村莊改造項目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二、大體積混凝土概述4三、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9四、地下室工程裂縫控制概述12五、混凝土澆筑的前期準備工作14六、混凝土的澆筑流程151、混凝土的澆筑順序152、混凝土澆筑方法163、 混凝土的振搗174、 混凝土沁水處理185、 混凝土澆筑標高的控制與表面處理19七、混凝土泵送202、管道敷設注意事項:203、混凝土泵送工藝20八、安全生產控制措施22一、工程概況 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改造項目安置區工程1#、2、3#、5#、7#、8#樓及人防工程,總建筑面積7萬余,其中人防工程1萬余。本工程主樓筏板厚度為為400mm,車庫抗水板厚度為400mm、900mm,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P8、C30P8抗滲混凝土。根據后澆帶劃分施工段,整個車庫地板分段澆筑。二、大體積混凝土概述2.1、 大體積混凝土主要的特點是體積較大,一般實體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由于其體積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溫升比較快,當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時,會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須從根本上分析它解決它,來保證施工的質量。目前施工中相對比較準確的方法是通過計算水泥水化熱所引起的混凝土的溫升值與環3、境溫度的差值大小來判別,一般來說,當其差值小于25時,其所產生的溫度應力將會小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不會造成混凝土的開裂,當差值大于25時,其所產生的溫度應力有可能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造成混凝土的開裂。2.2、混凝土溫度分析計算C35混凝土采用P.0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其配合比為,水:水泥:砂:石子:外加劑:粉煤灰:礦渣:膨脹劑(單位kg)=185:288:758:926:10.4:41:77:45(每立方米混凝土質量比)。砂、石含水率分別為3、0,混凝土容量為2330.4kg/m(按最終配合比再作調整)。20xx年6月25日各種材料的溫度及環境氣溫:水19,砂、石子20,水泥14、8,其他材料為18,環境氣溫25。(1)混凝土拌合溫度計算:公司T0=TimiCi/miCi可裝換為:T0=0.9(mcTcmsTsmgTg)4.2Tw(mwPsmsPgmg)C1(PsmsTsPgmgTg)C2(PsmsPgmg)4.2mw0.9(mcmsmg)試中:T0為混凝土拌合溫度mw、mc、ms、mg水、水泥、砂、石子單位用量(kg)Tw、Tc、Ts、Tg水、水泥、砂、石子的溫度()Ps、Pg砂、石含水率()C1、C2水的比熱容(KJ/KgK)及熔解熱(KJ/Kg)當骨料溫度0時,C1=4.2,C2=0;反之C1=2.1,C2=335本工程的混凝土拌合溫度為:T0=0.90(28815、87582092620)4.213(1857583)4.23758164.21850.9(288758926)=17.8(2)混凝土出機溫度計算:按公式T1=T00.16(T0Ti)試中:T1混凝土出機溫度()T0混凝土拌合溫度()Ti混凝土拌合棚內溫度()T1=17.80.16(17.820)=18.15(3)混凝土澆筑溫度計算:按公式TJ=T1(n0.032n)(T1TQ)試中:TJ混凝土澆筑溫度()T1混凝土出機溫度()TQ混凝土運送、澆筑時環境氣溫()n混凝土自開始運輸至澆筑完成時間(h)n混凝土運轉次數溫度損失系數實際施工過程中,n取1/3,n取3,取0.04TJ=18.15(0.06、41/30.0323)(18.1520)=18.35(低于30)(4)混凝土的絕熱溫升計算:Th=(mckF)Q/c試中:m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F混凝土活性摻合料用量(kg/m)K摻合料折減系數。粉煤灰取0.250.30Q每公斤水泥的累積最終熱量(KJ/kg)查建筑施工手冊取28天硅酸鹽水泥375(KJ/kg)C混凝土的比熱容取0.97(KJ/kgk)混凝土的質量密度(kg/m)Th=(288410.3)375/(0.972330.4)=49.81(5)混凝土內部實際溫度計算:Tm=TJTh試中:TJ混凝土澆筑溫度()Th混凝土最終絕熱溫升溫降系數查建筑施工手冊,按混凝土澆7、筑厚度1.4m,電梯井四周局部3.8m。因為整體澆筑,散熱面積小,系數稍作調整,則:3取0.84,6取0.83,9取0.82,21取0.47。本工程內部實際溫度:Tm(3)=18.350.8449.81=60.19Tm(6)=18.350.8349.81=59.69Tm(9)=18.350.8249.81=59.19Tm(21)=18.350.4749.81=41.76(6)混凝土表面溫度計算:Tb()=Tq4h(Hh)T()/H試中:Tb()齡期時混凝土表面溫度()Tq齡期時的大氣溫度()H混凝土結構的計算厚度(m)按公式H=h2h計算,h混凝土結構的實際厚度(m)h混凝土結構的虛厚度(m)8、h=K/k計算折減系統K取0.666混凝土導熱系數取2.33W/ mK模板及保溫層傳熱系數(W/ m2K): 值按公式=1/(i/i1/g)計算i模板及各種保溫材料厚度(m)i模板及各種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W/ mK)g空氣層傳熱系數可取23W/m2KT()齡期時,混凝土中心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T()= Tm()Tq設計保護層厚度0.05m,混凝土灌注高度為2.4m則:=1/(0.01/0.141/23)=8.7h=K/=0.6662.33/8.7=0.18H=h2h=2.420.18=2.76(m)若Tq去15T()計算得T(3)=60.1915=45.19T(6)=59.6915=44.9、69T(9)=59.1915=44.19T(21)=41.7615=26.76則:Tb(3)=1040.18(2.760.18)45.19/2.76=21Tb(6)=1040.18(2.760.18)44.69/2.76=20.9Tb(9)=1040.18(2.760.18)44.19/2.76=20.7Tb(12)=1040.18(2.760.18)26.76/2.76=16.53、混凝土內部與混凝土表面溫差計算T()s= Tm() - Tb()本工程實例中:T(3)s=60.1921=39.19T(6)s=59.6920.9=38.79T(9)s=59.1920.7=38.49T(21)s10、=26.7616.5=10.26通過計算得出混凝土內外溫差3到9天之內都高于25度,應進行必要的措施。可在混凝土內部預埋冷卻水管,采用循環水降低地下室底板溫度。內部設置降溫循環水管。嚴格控制拆模時間降低內外溫差降溫速率,控制降溫速率在2.0/d以內,延長養護時間等措施。管道具體敷設方法如下: 本工程共設兩組降溫排管。循環水管采用內徑32mm的鍍鋅鋼管,壁厚不小于3mm,水平排拒1m。鋼管接頭采用絲接,閥門采用法蘭連接。與支架的固定為滑動時只能沿長度方向滑動,其余方向不可動。每組循環水管進水設置的閥門是用于調節循環水量的,啟動循環水泵后須不斷與測溫聯系,獲取砼中心溫度。在砼升溫階段要控制進水與砼11、中心溫度的溫差不大于30,如果溫差過大,可能造成循環水管周圍砼與溫度場中心的過大溫差梯度,形成另一個內部裂縫區。具體方法可在砼澆筑前一天啟動循環,使循環水接近環境溫度,減小循環水與入模砼的溫差,當砼開始升溫時,用混入自來水的方法降低循環水溫。詳見圖1,圖2圖1圖2(以5#樓為例)三、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施工中要認真重視混凝土的測溫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全面掌握已澆混凝土體的溫度變化情況。對澆筑后的混凝土進行測溫監控,隨時掌握混凝土的溫度變化動態,并以此來指導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使養護工作更加科學有效,即實行”信息化”施工。這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必不可少的手段。這項工作必須由專人進行,利用混入涼水和調12、整水量流速的辦法,滿足指令要求。當混凝土升溫過峰值后,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降溫速度,第二天開始降溫速度控制在2左右,砼養護7天具有一定強度后,降溫速度可控制在2.02.5。砼內外溫差降至25以下時可停止循環。隨后及時采用高壓注漿方式,將冷凝管內孔封堵嚴密。布點方案:1、在中心點焦點等代表性位置布點,在能保證全面反映同內部個點溫度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布點數量。采用簡單方法:DN32鍍鋅鋼管,離地表面10cm,固定于鋼筋上,將溫度計置于管內。2、砼澆筑時即開始由專人值班檢測。隨時掌握砼溫度動態,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梯度降溫。澆筑后的混凝土內部測溫數據,是知道內部降溫、外部蓄熱,以及混凝土內部絕熱升溫達峰值13、后,控制混凝土內部降溫速率的科學依據。布點如圖3: 圖3900mm厚筏板鋼筋支撐體系:按施工圖設計,經計算,被支撐的各種垂直荷載為:上層鋼筋網86kg/降溫水管5 kg/施工荷載200 kg/:291 kg/同時要考慮砼泵管在砼運輸時,對支撐體系素偶產生的水平荷載,保證鋼筋架步產生變形的前提下,同時要保證支撐有足夠的穩定性。筏板的上層鋼筋網、降溫排管、施工荷載達291 kg/,因為被支撐的上層鋼筋網和降溫排管,都要求在砼澆筑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剛度,以免在澆筑過程中,造成埋入已振實砼中的鋼筋及降溫排水管的擾動,致使砼對其握裹力降低。因此支撐系統的用料、間距、桿件的設置,必須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14、擬采用的做法詳見圖4所示:圖43、地下車庫400厚底板在砼終凝前,采用1層薄膜覆蓋加一層草袋覆蓋保溫保濕養護。另外現場另備1層薄膜以作救濟備用材料。要求薄膜覆蓋嚴密,特別做好墻柱插筋薄弱環節外的保溫保濕工作。薄膜間應互相搭接,搭接寬度150mm,確定砼無外露部位。實踐證明塑料薄膜覆蓋保溫養護,優于單獨用草袋保溫保濕養護的辦法,因為塑料薄膜覆蓋可保證砼的濕度、減少砼的內外溫差。 備注:10#樓約需鍍鋅管900m,直徑32彎頭60個,法蘭閘閥4個,水箱2個,馬凳直徑25、16鋼筋3噸。 其他控制措施:1 、在按照規范制作強度試塊及抗滲試塊的同時,制作不同齡期的同工程養護條件的強度試塊,及時了解混凝15、土的強度發展及溫度變化。2、 對每車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嚴格檢查。3、 及時排除砼澆筑過程中產生的浮漿與沁水。4、做好鋼筋保護層的控制及鋼筋架立支架的布置,防止施工過程中踩踏鋼筋以防止保護層加大,在澆筑過程中及時鏟除表面過厚的水泥砂漿層,替以同配比混凝土。5 、混凝土的復振。混凝土的復振是保證混凝土密實并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關鍵工序之一,本工程應對電梯井兩側進行復振。復振放在混凝土澆筑至頂2小時后進行,能夠有效防止裂縫的產生。復振不僅能使混凝土因沉縮引起的不密實現象得到有效解決,同時保證混凝土的密實,使得砼的初凝收縮裂縫得到密閉。為防止漲模,復振要控制號強度及范圍。6、定位放線復核。在筏板混凝土16、澆筑過程中應做好柱鋼筋定位放線的復核工作,一旦發現鋼筋偏位應立即進行調整,同時控制好墻鋼筋保護層厚度。四、地下室工程裂縫控制概述 本工程地下室地板厚度為900mm,地板縱橫線長度較長,且電梯井部位局部承臺厚達3.8m,如何防止澆筑后的混凝土在養護期間發生裂縫,尤其是深層裂縫,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本方案認為需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控制: 1、控制混凝土的溫升。大部分裂縫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差變化產生,因而需控制混凝土的溫升,通過選用低水化熱水泥,摻加外加劑,選擇強度較高、級配較好、收縮性小、含泥量少的碎石,選擇含泥量較少的中粗砂,通過控制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及入模溫度等措施來控制混17、凝土的溫升。 2、延緩混凝土降溫速率。通過對混凝土的保濕、保溫養護,使混凝土的水化熱降溫速度延緩,減小結構內外溫差,防止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和產生溫度裂縫。減小混凝土的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在滿足可泵送的條件下,盡量降低砂率,砂率控制在40左右。混凝土澆筑采用薄層連續澆筑,對大面積的板面要進行拍打振實,去除表面浮漿及沁水,實行多次抹面,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3、加強施工監測。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強度發展過程中內部的溫度場分布及表面應力情況,并且根據溫度梯度的變化情況,定性、定量的指導施工,控制降溫速率,達到控制裂縫的目的。 4、加強混凝土原材料與混凝土品質的控制。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18、混凝土,要求商品混凝土供應商在配制混凝土時嚴格按照設計強度等級進行預配、適配和出樣配制,并根據權威測試部門提供的配比單進行混凝土的生產。要求基礎筏板混凝土的水泥采用水化熱低、早期強度低的42.5R及礦渣混凝土硅酸鹽水泥;粗骨料選用級配良好,熱膨脹系數較低、強度較高且未風化的花崗巖石子,以減少混凝土收縮及降低水泥用量,石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內,最大粒徑不超過30mm,以滿足泵送的要求;細骨料采用不含有機質的中粗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5,含泥量不大于2;攪拌用水采用自來水;摻加及以上粉煤灰,粉煤灰的使用不僅做到廢物利用,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的產生,同時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摻加減水劑,盡19、量減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強泵性,減少水化熱的產生;摻加混凝劑,盡量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不小于9小時,終凝不晚于16小時;摻加微膨脹劑,以提高混凝土的膨脹抗收縮裂縫性能;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塌落度控制在13cm16cm。筏板混凝土的配比設計須有具有同類型混凝土配比設計經驗的市權威建筑科研機構進行。在實驗室設計的同時在施工現場制作實驗試塊,以確保最佳的配合比。 5、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在混凝土終凝前底板表面保溫保濕養護采用1層薄膜、2層棉被覆蓋。要求薄膜與棉被覆蓋嚴密,特別做好墻柱插筋薄弱環節外的保溫保濕養護工作。薄膜間及棉被間應互相搭接,搭接寬度150mm,確保混凝土無外20、露部位。對于地下室墻板的保溫養護工作,由于墻體較薄,內外散熱速率差別不大,溫度差較小,而且本工程地下室墻板施工時機在春季,氣候宜人。因而采取延緩膠合板模板的拆除時間,以膠合板模板作為墻板保溫養護材料,同時做好墻板混凝土的保溫工作。五、混凝土澆筑的前期準備工作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要求商品混凝土廠家在澆筑前15天將施工配合比報項目部,經公司總工程師審核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可施工。2、進場澆筑的商品混凝土所有原材料(水泥、黃砂、石子、外加劑等)必須有合格證及見證取樣復核合格證明材料。3、嚴格按配比通知單下料攪拌,攪拌時間不小于90s,同時要控制好其水灰比和塌落度。我公司將委派專人前往攪21、拌中心監督混凝土的配合比,以確保混凝土材料的質量。4、商品混凝土廠家必須確保混凝土的連續供應,前后混凝土的結合部超過初凝時間。5、混凝土澆筑前先將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應有排水措施。6、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派專人前往攪拌中心監督混凝土的攪拌。7、混凝土澆筑用的所有施工機械必須進場調試完畢,其他小型施工機具準備充足。8、泵出口處要設一定長度的水平管,為防止操作者隨意踩踏鋼筋和鋼筋移位,在此要求鋪設鋼腳手板作為施工人員的通道。9、施工現場有統一的指揮和調度。施工中配備手持對講機,作為相互聯絡工具。10、澆筑前項目部排定兩大班作業的各崗位人員名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使所有參加人員都提前了22、解自己的工作崗位及崗位職責。六、混凝土的澆筑流程1、混凝土的澆筑順序 本工程所有結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為了盡量減少擾民時間,提高混凝土澆筑速度,不使基礎筏板混凝土產生施工冷縫,在商品混凝土由攪拌車運輸至現場后,采用加強固定泵泵送到施工部位。混凝土的每小時供應量不少于60m,初凝時間控制在不少于9小時,終凝不晚于16小時。入泵塌落度控制在142cm,采用分層澆筑、循序漸進、一次到頂、保證上層混凝土蓋住已澆筑好的下層混凝土,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的澆筑時間間隔不超過4小時的澆筑方法。底板分段分層澆筑流程圖如圖5: 圖5底板澆筑后形成坡度如圖6所示:圖6基礎筏板混凝土施工前應做好商品混凝土澆筑前的適23、配工作,確保混品混凝土良好的施工性能及保證施工質量性能。做好施工機械的準備工作,做好商品混凝土的連續供應的外部交通協調工作。 商品混凝土的生產質量主要由供應商進行保證,但為了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應慎重選擇供應商。供應商應信譽良好,產品可靠。應派質量人員到現場負責混凝土的供應質量。 施工現場提前做好混凝土澆筑計劃,并將道路、泵車就位、接管等準備工作提前做好,確保攪拌車到達現場后能及時接料。 隨機取樣測定混凝土塌落度,并按規定做試塊,進行標準養護以確定混凝土的質量。 混凝土拌合物要遭攪拌車接料口處隨機取樣,取樣后立即試驗,停放時間不得超過15min。 每次或每100m為一個批量制作一組試塊。制作混24、凝土試塊的試模的邊長為150150150。試塊脫模后放在溫度為203的標養箱中養護(摻早強型減水劑的混凝土試塊不得在水中養護)。每個齡期的試塊為3塊。養護齡期一般為28天。用數理統計方法統計混凝土質量,要求均方差3.8N/mm,混凝土合格率為100。2、混凝土澆筑方法 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木屑、鉛絲、鐵定等雜物,并以水濕潤模板。 澆筑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得超過2m,否則應使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工具進行澆注,以防止產生石子堆積,影響質量。 在結構中若有密集管群以及預埋件或鋼筋稠密之處,不易使混凝土澆搗密實時,應改用相同抗滲等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澆注,以保證質量。 混凝土澆筑應分層,每層厚度不25、宜超過3040cm,相鄰兩層澆筑時間間隔不應超過3h。3、 混凝土的振搗 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振搗,機械振搗應依次振搗密實,防止漏振、欠振。對于底板的澆筑,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的一個坡度的實際情況,在每個澆筑帶的前、后布置三道振搗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點,主要解決上部混凝土的搗實;由于底皮鋼筋間距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角處,確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實。第三道布置在上述兩道的中間,確保混凝土與下層混凝土的結合密實。隨著澆筑工作的向前推進,振搗器也相應跟上,以確保整個高度混凝土的質量。底板混凝土澆筑如圖7所示: 圖7混凝土澆筑前須對施工縫處的松散游離狀的混凝土剔除、鑿毛,并用壓力水沖洗干凈,26、濕潤后在表面澆一層10cm厚與混凝土同標號的砂漿,然后澆筑上一層的混凝土。當混凝土澆筑到施工縫處,混凝土振搗要密實,防止爛根、蜂窩、麻面等現象出現,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澆筑樓面梁、板混凝土時分別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時應注意振動棒不能直接觸動鋼筋,防止損壞已初凝的混凝土質量。樓面局部混凝土不能堆得過高、過厚,防止支撐荷載不夠導致底模塌陷。混凝土振搗必須密實,嚴禁發生蜂窩、麻面、漏振現象,也不能過振,防止混凝土離析。現場安排專職木工看模,專職鋼筋工看鋼筋,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中間抽樣按規范規定,留置好混凝土試塊,每工作臺班不少于一組,每拌制100m混凝土不少于一組,現27、澆樓層每層不少于一組。 混凝土的養護、澆水濕潤,連續養護十四個晝夜,碰到天氣炎熱時,用濕草包覆蓋。下雨時,如混凝土須連續澆筑,必須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澆筑好的混凝土表面水泥漿跑掉。當月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并用草包及塑料薄膜覆蓋蓄熱養護。 采用50或其它類型插入式振搗器振搗,鋼筋密集區如有必要,可采用30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做到快插、慢拔。每點振搗時間約需2030秒,振搗間距不大于50cm,振搗棒應插入下一層5cm深,注意振搗密實,振搗以表面水平不再顯著下降、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同時澆筑厚度應控制好,澆筑厚度不宜太高,否則振搗極易不密實。4、 混凝土沁水處理 大流動商品混凝28、土在澆筑、振搗過程中,上涌的沁水及浮漿順混凝土坡面下流至坑底,沁水及浮漿均對混凝土的強度、抗滲、抗裂縫不利。因此,在基礎筏板混凝土澆筑時,及時采用真空吸漿機將坑井內的沁水、浮漿抽除。少量來不及排除的沁水隨著混凝土澆筑的向前推進被趕至基坑底部,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邊模時,改變混凝土的澆筑方向,即從頂端往回澆筑,與原斜坡相交成一個集水坑,這樣集水坑逐步在中間縮小成水潭,再采用真空吸漿機及時排除浮漿與沁水等。如圖8所示 圖85、 混凝土澆筑標高的控制與表面處理標高的控制:采用在鋼筋架立支架上布置鋼筋頭標高控制標記,以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厚度與標高,同時在刮平時,及時對標高進行復核。混凝土表面處理:泵29、送大體積商品混凝土,其表面砂漿層較厚,應做好筏板表面的處理工作,在混凝土澆筑到頂后,認真處理抹平。混凝土初凝前用鐵滾碾壓數遍,再用木楔打磨壓實,以閉合收水裂縫。在終凝前采用鐵板及木楔進行最后一次抹平壓光工作。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及草袋,澆水濕潤,以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七、混凝土泵送1、地下室施工時布置三臺固定泵,固定泵布置在混凝土攪拌區,泵管的走向應盡量考慮縮短配管的長度。2、管道敷設注意事項:(1)泵機出口要有一定長度的地面水平管,然后再接90彎頭。轉向垂直輸送,這段水平長度不宜小于泵送高度的1/31/4,不宜在水平面上變換方向,須做90轉向時,宜用曲率半徑大于1m以上的大30、彎頭,盡量減少壓力損失。(2)泵機出口的基本口徑宜取150mm或175mm,必須安一個過渡接頭(或錐形管)才能與125mm的泵管對接。(3)地面水平管可用支架支墊,因為排除堵管及清洗時,部分管道拆除較方便,故不必固定過牢。 (4)轉向垂直走向的90彎頭,必須用曲率半徑為1m以上的大彎頭,并用螺栓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結構的預留位置上,由埋設鐵件固定或設一個專用底座,并掌以木楔。(5)施工層上的水平管道布置越短越好,水平管道須固定在支架上。3、混凝土泵送工藝 (1)根據結構平面尺寸、混凝土量以及現場實際情況,考慮采用兩臺混凝土輸送泵。 (2)混凝土泵和泵管連通后,應按混凝土泵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全面進行31、檢查并符合要求,方能開機進行空運轉。 (3)混凝土泵啟動后,先泵送適量水(約60L)濕潤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泵管內壁等直接與混凝土接觸的部位。經泵水檢查,確認混凝土泵和泵管中無異物后,再泵送水泥漿或1:1-2水泥泵漿(視泵管長度,約需0.5-1.0m)以潤滑混凝土泵和泵管內壁,新換節管應先潤滑,后接管。 (4)開始泵送時,混凝土泵應處于慢速、均勻并隨時觀察泵的狀態。泵送速度宜先慢后快,待運轉順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進行泵送。泵機料斗上要裝一個隔離大石塊的篩網,派專人看守,發現大石塊立即揀出。 (5)混凝土泵送應連續進行,必要時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維持泵送的連續性。料斗中的混凝土抖料不能排空,斗內的32、混凝土面應高于1/3料斗高度處。如停泵超過15min,應每隔4-5min開泵一次,正轉和反轉兩個沖程,同時開動料斗攪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離析。如停泵超過45min,應將管中混凝土清除,清洗泵機。 (6)泵送混凝土時,活塞應采用最大行程運轉。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應保持充滿凈水。當混凝土泵出現壓力升高且不穩定、油溫升高、泵管明顯振動等現象而泵送困難時,不得強行泵送,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一般可先用木槌敲擊泵管彎管、錐形管等部位,并進行慢速泵或反泵,防止堵塞。 (7)泵送終止時,多余的混凝土應按預定的處理方法和場所及時進行妥善處理。泵送完畢,應及時用水或空氣將混凝土泵和泵管清洗干凈。清洗時,人員請勿靠近泵管出口處,以防止廢漿告訴飛出傷人。應預先準備好排漿槽,不得將洗管殘漿倒入已澆筑好的混凝土上。 (8)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應配備足夠的無線電對講機,加強上下的通訊聯絡,及時反饋信息,以保證混凝土的順利泵送,每次混凝土澆筑中,須配足振搗人員,做好施工前技術交底,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跟蹤檢查,并派專人值班觀察模板變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主體結構混凝土內實外平。八、安全生產控制措施1、加固好泵管支架,不要破壞防水層。2、操作人員均需經過專業培訓,主要人員持證上崗。3、加強夜間照明,嚴禁電線亂扯亂拉。4、保證道路暢通,由專人疏導。5、備齊雨鞋、雨衣、手套等各種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