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商住樓樁基礎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樁樁井開挖施工組織設計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60594
2024-09-05
32頁
69.50KB
1、綜合商住樓樁基礎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樁樁井開挖施工組織設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工程概況31工程特點32施工條件4二、施工方案51樁井探巖(注漿)61-2 注漿72樁井開挖113鋼筋籠制作兼安裝174混凝土澆注17三施工進度計劃19四、施工勞動資源配置計劃191、勞動力配置計劃202設備配置計劃21五、施工平面圖21六、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25制定各單項技術質量控制措施及控制目標。23七、施工進度保證措施241硬措施252軟措施25八、場地周邊建 、構筑物安全保護措施271、分批開挖措施2722、樁井開挖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283、采用沖擊成孔灌注樁措施284、注漿止水措施285、地下水回灌措施296、實施對周邊建,構筑物的沉降變形觀測297 、灌注砼采用水下灌注措施29九、施工安全保證措施301現場施工操作人員的施工安全保證措施30九、文明施工31一、工程概況 1工程特點 本工程為cz城市廣場綜合商住樓之分部工程樁基礎工程,占地面積為87.257.8米2。經由gd國廈建筑設計院設計,其基礎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設計工作量主要參數如下: 1-1樁數量:共183根,其中900mm樁117根,1100mm樁59根,1200mm樁7根。 1-2樁身砼及配筋:樁身砼為C30,鋼筋籠通長配筋。 13、-3護壁:素混凝土結合鋼筋混凝土護壁,砼等級為C20。 1-4樁端持力層:持力層為微風化石灰巖,入巖深度為500mm。 1-5樁深:平均深度為5.0米。 2施工條件 施工場地位于xx市xx路和xx北路交叉路口的東南角,地勢低洼,周圍建筑密集。現施工現場三通一平基本完成。據建方提供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樁井成井過程中從上至下依次穿越人工填土層、河、湖相沉積層包括淤泥、粉質淤泥和沉積粘土,白云巖。就勘察資料表明,本樁基工程施工的巖土層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從而給施工帶來了較大困難,具體表現為:場地基巖白云巖巖溶裂隙較發育,含巖溶水豐富,且巖溶水與北湖水系連通,給樁基開挖入巖、降排水帶來了較大困難。具體表4、現在: 2-1場地內巖土層分布欠均勻,原地面下4.00米為人工填土及河、湖相沉積層淤泥等,結構 松散,透水性強。 2-2場地地下水位高,且施工正值春雨季節,各地質層含水較豐富,尤其是軟塑粘土與灰巖層含極豐富的巖溶裂隙水、溶洞水,且其攜帶沖刷能力極強。其主要影響是:其一、施工降排水大,對周邊建構筑物易產生不均勻沉降危害;其二、其水頭壓力及沖刷力極易沖垮土體,降低土體抗剪強度,形成空洞垮方,給成井護壁帶來了極大難度。給施工降水帶來較大困難。 2-3灰巖巖溶較發育,主要表現為溶溝、溶槽和溶洞,溶洞大多為軟流塑含碎石粘土全充填,基巖埋深起伏較大。溶洞充填物開挖時極易流動垮方。而且基巖巖溶發育,給入巖嵌5、巖帶來了相當困難。 2-4周邊建構筑物分布較多,且多數地基與基礎脆弱,給施工排水帶來了難題。 當然,本樁基工程施工也有其有利條件,主要表現為。 2-5基巖埋深較淺。 2-6交通方便,場地三通一平己完成,有利于材料供應。 二、施工方案 根據本工程特點及施工條件,可將本工程分為探巖(注漿)、樁井開挖、鋼筋籠制作、砼澆注四個相對獨立的施工流程,此上四流程在工藝上是獨立的,但在時間安排上卻是局部交叉的。本工程的施工難度主要集中在樁井開挖,它將消耗70%的工期。以下就上述各階段的施工順序、施工方法等加以詳細說明。 1樁井探巖(注漿) 1-1 探巖 由于巖溶發育的隨機性及不可預測性,本工程在樁井開挖前須先6、進行探巖工作,用以檢測巖體臨空面走向以便確定樁的嵌巖位置。理由是:先探巖可了解本樁井各巖土層分布埋藏情況,指導樁井開挖;若發現巖溶異常情況及時報設計、監理會審,以便準確定樁井開挖終孔深度,確保樁基穩定;探巖時遇巖石裂隙發育部位較深的樁,在入巖工作量太大而不便施工時,須采用注漿充填膠結裂隙,用以提高巖體的抗拉、抗剪強度及其整體性,以防樁體傾覆;若發現樁基巖埋深較深 、且地下巖溶極其發育,采用人工挖孔無法成樁或采用注漿仍難以滿足樁基承載力要求時,便可及時調整施工成樁方案(采用沖擊成孔灌注樁)。 探巖為一樁一探,探巖深 度為土層6米,入巖4.0米(若遇巖溶裂隙發育則加深入巖深度)。 1-2 注漿 針7、對本樁基工程巖土層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單純靠提高護壁工藝水平及采取積極的降排水等措施是很難完成全部樁井成孔的,尤其是對于樁深較深,軟流塑粘土埋藏深且厚度大,巖溶裂隙極其發育的單樁,因此開挖軟流塑粘土及巖溶裂隙前必須對該兩地質層實施注漿,其作用為有: a填充孔隙裂隙,提高地基土結構強度,防止涌泥垮方,使于開挖及護壁。 b 滲透固結地層,減少地質層地下水的滲透性,減少抽水量,直接保護鄰近建筑物、城市水渠等市政設施的質量安全,提高掘進速度。 c提高地層穩定性,防止了樁基成樁后因地質條件繼續惡化破壞其三維約束機理的平衡,有利于樁基穩定。 d充填并膠結局部巖石裂隙,提高巖石地基承載力。 為提高工8、程進度,保護鄰近建筑物、城市水渠等市政設施的質量安全,同時盡可能降低工程造價,我施工隊擬采取如下注漿措施。 1-2-1注漿施工時序安排 工程隊進駐工地探巖時便開始注漿,注漿時遵循先周圍后中間的原則。即對場地周圍鄰近其它建筑物、城市水渠等市政設施邊樁,若遇巖溶裂隙發育,便先實施注漿,爾后向中間延伸 。 1-4-2注漿施工范圍 主要是針對場地內地下涌水量大,基巖埋深較深且地下巖溶極其發育的各單樁實施注漿。 1-2-3注漿工藝 1-2-3-1注漿方案 針對巖土層特征,特采用滲透性注漿結合充填性注漿兩種方法,對空洞及孔隙發育地段用漿液充填固結,對其他地段則用漿液滲透固結。 1-2-3-2注漿用料 采用9、素水泥漿及水泥砂漿,另添加少許速凝劑,水泥用早強型水泥,其作用旨在縮短漿液凝固時間,減少漿液的過度流失,避免人為浪費,節省投資。 1-2-3-3 注漿技術參數 本樁基注漿主要是為樁井開挖服務的,它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注漿要考慮從經濟角度出發,漿液的濃度及漿液的泵送壓力及泵送時間應盡量減稀和減少,以減少漿液的無用滲透擴散而造成浪費,但一定的滲透擴散量又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未產生效果而形成新的浪費。其各項具體參數如下: 素水泥漿水灰比:0.7:11.2:1,各單孔注漿時先采用稀漿后采用稠漿,適當時候可加入少量粘土成漿。 水泥砂漿配合比:0.65:1:1.5(水、水泥、砂)注漿壓力:在500Kp10、a1000Kpa之間,初始注漿壓力取低值,終注壓力取高值,但不能大于1000Kpa,以免漿液過分流失浪費。 注漿速率:注漿速率控制在20L/min之內。 復灌次數:為減少漿液過分流失與浪費,本次注漿孔復灌23次,第二次復灌時須待第一次灌漿液初凝后,復灌次數太多則會耽誤工期。 終灌標準:每孔至少復灌兩次以上,終注壓力不低于800Kpa;孔口出現冒漿,注漿量超出計算量。以上各參數將根據實際注漿情況適當調整。 1-4-3-5注漿工藝流程 本次注漿采用由下至上注漿法,鉆機鉆進至微風化基巖面時便實施注漿,注漿前,用套管隔住第四系土層,其一是方便封住孔口,以利于壓力傳遞,其二為阻止漿液滲入回填土層、淤泥層11、及粘土層,節省漿液量。注漿時遵循先稀后濃,先低壓后高壓,先砂漿后素水泥漿的原則,每次注漿時間不能少于一小時。在注漿工程中邊注邊提管,提管時速度要均勻上提一段后再注漿,由設計樁端標高向上提管,逐段注漿,直至軟塑粘土上部。 樁孔內注漿主要是為樁井開挖服務的,因此注漿既不能占用太多時間,消耗過多工期,必須盡可能在第一批樁井硬塑粘土開挖完畢時注漿完畢,這樣既不與樁井開挖相沖突,也留有足夠的時間讓漿液凝固;也不能使漿液凝固后強度太高,使開挖難度增大。 2樁井開挖 為縮短工期,保障開挖的穩定連續性,我公司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沉降觀測 樁井開挖降排水易引起周邊建、構筑物的差異沉降,為防止公害發生,12、指導樁井開挖過程中的降排水工作,必須對周邊建、構筑物進行沉降觀測。工程進場開工前,對場地周邊的建筑物、城市水渠等市政設施設立沉降觀測點,用高精度的水準儀配以高水平的測量工程師組織實測。沉降觀測始終貫穿整個工程始末,實測次數密度在時間上實行兩頭疏中間密的方案。尤其集中在樁井開挖大量降排水時段。一且發現沉降異常便及時通報建方、監理會審,及時調整樁井開挖順序及降排水措施,必要時設立地下水回灌體系,以維系周邊建、構筑物地下水局部的相對平衡,從而指導樁井的有序連續開挖(詳見沉降觀測施工組織設計)。 2-2樁井開挖順序及工藝 2-2-1樁井開挖順序 本樁基工程巖土層結構復雜,地下水豐富,為避免一次性過量抽13、取地下水從而擾動原狀土的結構強度,樁井開挖時遵循兩條基本原則,其一為分批開挖原則,其二為先易后難原則。本樁基擬分兩批開挖,即每批分別開各半,各批開挖樁井在空間上是跳開的。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第一批開挖樁與第二批樁開挖時段相隔長短的問題,并不是說待第一批樁井開挖完畢或澆灌混凝后才實施第二批開挖。為縮短工期提高進度,待第一批樁開挖硬塑粘土層幾近尾聲時便可實施第二批開挖,此后第一批開挖樁與第二批開挖樁可同步開挖樁井,這樣有利于樁井分批開挖成樁。理由是硬塑粘土及其以上巖土層賦含的是豐富的孔隙潛水,而其下軟塑粘土與石灰巖賦含的是豐富的巖溶裂隙水。而此兩水盡管局部相通而卻是相對獨立的,上述的開挖時序盡量14、避免了同一時間大量抽取同一含水層的地下水,盡量維持地下水及土體的相對穩定,同時確保了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進度。這樣待第二批樁硬塑粘土層開挖完畢時第一批樁基本上樁井開挖完畢以便澆灌砼成樁。 2-2-2成井工藝 2-2-2-1挖掘 對于普通粘性土包括人工填土、淤泥、硬可軟塑粘土均用鍬鋤掘進,尤其對于軟塑粘土及淤泥層掘進速度要快,以避免長時間孔壁松馳造成垮方,且一次掘進深度不宜過大。對于硬可塑粘土,一次掘進深度為1.00米,對于軟塑粘土及淤泥一次掘進深度一般為0.50米,甚至更淺。因為嵌巖樁設計要求入巖深度0.50米,而實際入巖深度將會更大,因石灰巖堅硬致密,必須采用爆破手段入巖,爆破時控制藥量15、,既不能藥量放得太多炸毀護壁以影響施工安全,也不能放得太少而起爆不明顯以影響進度。 2-2-2-2 護壁 樁井開挖是否能順利進行,關鍵看護壁工藝。本工程將根據不同的地質層及其涌水量而調整護壁工藝。主要采用鋼模板素混凝土護壁及鋼筋砼護壁兩種,極個別地段采用鋼筒護壁。 人工填土:采用與設計圖完全一致的護壁工藝,每模支護長度1.00米,護壁砼為細石砼(C20)。 淤泥層:因大部為軟流塑狀,故采用短模支護,每模支護長度為0.50米,護壁砼同上。 硬塑粘土層:該層結構相對緊密,成孔條件好,基本上采用與人工填土相同的護壁工藝。 軟塑粘土及巖溶:主要采用短模鋼筋砼護壁結合鋼護筒護壁工藝,對于流塑狀巖土層,必16、須采用鋼護筒護壁。本工程進度的快與慢關鍵取決于該層護壁工藝的施工狀況。現就將該兩地質層詳細護壁工藝細述如下: 對于鋼筋砼護壁地段,除留置泄水孔外,且須視具體情況適當增加護壁厚度與護壁砼強度,護壁砼強度為C25、厚度最大為200mm,也不宜過大,以防止護壁自重過大而滑落與增加造價,每模砼之間必須用鋼筋搭接以形成護壁整體。且樁井開挖時間不能過長,以免長時間土壁松馳效應而垮方。每模高度不能大于500mm。 對于流塑狀地段,則采用鋼護筒護壁,鋼護筒長度不宜過大,也不能太厚,以免自重過大而難以操作,當壁厚不夠從而影響其強度不夠時可采用內設加勁鋼筋環方法彌補,從而降低工程造價。因巖溶裂隙發育,軟流塑粘土含17、有風化灰巖碎石,這會給鋼護筒沉井護壁帶來很大困難,而且對于溶洞高度大、軟流塑粘土厚的地段,單純采取鋼護筒護壁及鋼筋砼護壁是無法完成成井的。因此施工中應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鋼護筒護壁的使用。這些措施包括降排水和注漿等。 以上采用鋼筋砼護壁時,為盡量減少拆模周期,提高生產效率,本施工隊擬采用下列有效措施 a、采用早強型普通硅酸鹽水泥做膠凝劑 b、使用速凝劑譬如水玻璃、縮短砼凝結時間 23施工降排水措施 為確保樁井的順利開挖及護壁的順利施工,尤其是確保軟流塑粘土及巖溶裂隙發育段的成井工藝的實施,施工中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降排水必須遵循兩條基本準則,準則一是有利于樁井開挖,準則二是盡量減少對18、周邊建筑安全的影響。 2-3-1采用在開挖樁井內直接抽排水,降水點分布較均勻,避免集中降水形成降水漏斗,盡量減緩樁井間的水頭落差,從而減少地下水徑流速度,減少地下水沖刷及攜帶能力,從而減少了流泥流砂及垮方事故的發生,提高掘進速度。 2-3-2避免在同一含水層大面積抽取地下水,因樁井是分批開挖。第一批樁在抽排土體下部巖土層巖溶裂隙水時,其上部的孔隙潛水己基本由護壁止水,而僅由第二批樁井開挖時才抽取上部土體孔隙潛水,這樣避免了同一含水層在同一時間的大量降水,有利于地面及周邊建筑物的穩定,提高了開挖工作效率。 2-3-3合理利用地下水的連通性原理,采用此樁開挖臨樁降水方案,提高挖掘進度。 2-3-419、盡量避免間隙性反復抽水,減少地面沉降。 2-3-5結合沉降觀測成果資料,對地面沉降較大及周邊建構筑物變形明顯地段實施地下水回灌方案。杜絕公害事故的發生。 3鋼筋籠制作兼安裝 第一批樁井硬塑粘土開挖時便進行鋼筋籠制作,主筋間距均勻排列,主筋搭接采用雙面焊,搭接長度按規范,鋼箍采用點焊,制作時確保籠身園度、籠身大小,確保主筋保護層厚度。鋼筋籠采用吊車安放,主要控制籠身居中與籠頂標高兩大指標,確保主筋保護層厚度和籠身主筋與承臺的有效錨固長度。因鋼筋籠為通長配筋,當樁身太長不便一次吊放時則采用數節依次綁扎,綁扎時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尤其確保綁扎接頭長度與同一斷面綁扎接頭率不超過50%。鋼筋籠太長難以20、在樁身居中定位時,必須在護壁與籠身間設置混凝土墊塊。安放鋼筋籠特別注意的是必須在進行樁端清碴干凈、樁端封底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進行,切不可肓目趕工而影響了工程質量。 4混凝土澆注 本樁基單樁承載力高,且單樁承載力由樁身混凝土抗壓強度及樁端灰巖端阻力共同確定,加之砼強度等級為C 30、地下水奇大等因素,因此砼澆注便格外關鍵,本工程采用普通澆注或串筒澆注結合水下導管灌注法,即對地下涌水量較小的樁采用普通澆注或串筒澆注,反之則采用下導管灌注法。 4-1 砼澆注分批進行,第一批開挖成井后便實施澆注,砼澆注不占用樁井開挖時間。 4-2砼攪拌由專人負責,攪拌時間要充分。 4-3粗管料、細管料級配合理。 4-421、澆注前調試好各機械設備并使之處于最佳性能,杜絕因停電或機械事故而導致中途停灌現象。 4-5嚴格按照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下料,水灰比、砂率兩參數控制精確、避免卡料事故。 4-6水下灌注漿面必須超出設計樁標高500mm,確保浮漿鑿除后的設計樁頂標高位置及其結構強度。 4-7水下灌注時拔管不能過高不能過快,始終保持管底標高位于混凝土面標高2米以下。 4-8為確保樁端混凝土強度,第一斗料按C40混凝土配料。 三施工進度計劃 根據設計工程量,本工程工期定為45天,具體可分解為探巖、樁井開挖、鋼筋籠制作、砼澆注成樁等幾個工藝流程,實際上真正占用工期的主要為樁井開挖過程(占2/3以上),探巖、鋼筋籠制作安裝及22、部分砼澆注過程都可完全并入該樁井開挖過程,實施交叉施工而不占用工期。本工程實行分批開挖、分批澆注混凝土成樁方法,本著先易后難、成井便及時澆注成樁的原則,這樣盡量避免了成井后的不安全因素,但第一批樁中深超過8.5米的必須緩一步澆注,以方便用作降水井之用,用以協助第二批樁井的開挖。現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表如下。 四、施工勞動資源配置計劃 1、勞動力配置計劃 本工程成立獨立的項目經理部,由具備地基與基礎工程豐富施工經驗的項目經理掛帥,下設項目總工程師一名、施工員三名、測量工程師一名、質檢員一名、材料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見下圖: 施工員(申俊) 施工員(鄧克良) 項目經理()- 質檢員(23、)材料員(楊先德) 安全員 測量工程師 除設立高效率的項目經理部外,我施工隊將組織一批能吃苦耐勞、善打硬仗的高素質的施工隊伍,其中包括探巖注漿班組六組(共24人)、樁井開挖班組48組(96人)、混凝土澆注班組30人、鋼筋籠制作班組10人等。 2設備配置計劃 我工程隊將優選精良設備投入本工程施工,具體設備如下: 2-1絞車48臺 2-2組合鋼模板180付,以便連續施工 2-3大功率污水泵共60臺 2-4工程鉆進XY1共6臺,及其相應的泥漿泵和砂漿泵以便注漿和探巖時用 2-5空氣壓縮機四臺,并配置足夠數量的風鎬和鑿巖機 2-6350L自落式攪拌機3臺 五、施工平面圖 未現場踏勘、暫不編制。 六、工24、程質量保證措施 本工程在施工中要嚴把質量關,杜絕偷工減料,確保各單樁質量完好及工程質量優良,這里特從以下幾點著手: 1強化施工隊伍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終身制觀,加強質量教育,對質量責任觀念不強的人堅決不用。 2在施工隊內部建立質量交底負責制、崗位責任制和隱蔽工程記錄驗收制,內部實行多級自檢復查制。對質量管理得好的環節和個人予以獎勵,對質量管理較差的環節和個人予以行政處罰及經濟處罰,決不姑息。 3在工程隊與監理方、設計方、質監理及建設方之間形成多級質量管理監督體系,主動接受并邀請社會各方的有力質量監督與檢查。 4對各重要的質量環節派責任心強的現場施工人員嚴格把關。在下一工序施工之前必須確保上一工序25、驗收合格,否則不允許下一工序的施工。 5制定各單項技術質量控制措施及控制目標。 5-1原材料:護壁砼及注漿采用良田產嶺東牌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樁身砼采用東江牌5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石采用橋口產潔凈砂石且粒徑級配合理,鋼材一律采用漣鋼雙菱正材。各原材料必須先檢后用,不合格者堅決棄用。 5-2樁位:經緯儀定向,鋼尺測距,并反復校核,并做好標識,確保樁位偏差5Cm。 5-3樁身垂直度:每兩米(兩模)進行吊中并及時校正,確保樁身垂直度偏差1% 5-4樁徑:用木規尺測量,保證樁徑誤差50mm,同時確保園度,保證樁身有效截面積。 5-5入巖探巖:派專人下井檢查,入巖深度要0.50米,確保樁端為完整堅硬26、微風化灰巖,同時確保樁端下3D0米范圍內無巖溶裂隙。 5-6清底:澆注砼前派專人清底清碴,并派專人檢查,確保樁端無沉碴。 5-7鋼筋籠制安:保證籠身長度通長,籠身園度、大小符合設計要求;主筋數量、箍筋間距、主筋搭接長度、焊接質量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籠身安放居中,確保主筋保護層厚度等各項質量指標。 5-8樁身砼澆注質量:砼攪拌派專人負責,確保實驗室配合比及足夠攪拌時間的實施。各單樁澆注時避免中途停灌現象及拔管過快過高等現象,不允許斷樁、夾泥、砼離析等質量事故的發生。并按規范留置砼試塊送檢。 5-9及時準確整理各隱蔽工程記錄、驗收資料等。 七、施工進度保證措施 本工程施工難度大,工期緊,為確保工27、程如期完成,我施工隊特制定硬軟兩套措施確保施工進度的實施。 1硬措施 1-1精調施工隊伍,確保施工隊伍數量與質量,強化時間是金錢,效率是生命的進度意識。 1-2優化設備配置,并派機械師現場隨時調試檢修,使設備始終處于正常運轉狀態,杜絕停工待機現象。 1-3材料后勤供應及時、杜絕停工待料現象。 1-4嚴抓工程質量,杜絕返工。 1-5雨天搭設雨棚、實施不間隙施工法。 1-6制定工程進度獎懲制度。 1-7實施兩班倒不間斷施工作業制。 2軟措施 21合理交叉作業,統疇安排施工進程,始終使樁井開挖處于連續施工狀態,主要體現在: 2-1-1樁井探巖注漿時可實施第一批樁井開挖。 2-1-2第一批樁擴孔入巖時28、,實施第二批樁井開挖。 22合理利用巖土層工程地質特征及水文地質條件,主要表現在: 2-2-1利用上部土體含孔隙潛水及下部土體含巖溶裂隙水這兩水相對獨立的特點,在第一批樁開挖軟流塑粘土層及灰巖巖溶抽排水時,仍不間斷地實施第二批樁上部土體的開挖施工,確保施工安全的同時提高了工程進度。 2-2-2利用巖土層地下水滲透性原理,合理組織有效降排水措施,大膽推行臨樁排水、本樁開挖,提高了工程進度。 23大膽推行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 2-3-1樁井開挖護壁采用速凝劑,縮短砼初凝時間從而縮短拆模周期,提高勞動效率。 2-3-2注漿時只對軟流塑粘土及巖溶兩層實施注漿,在節省造價的同時也縮短了注漿工期,從而使整體29、工程工期縮短。 2-3-3實施以作為樁井開挖手段的注漿工藝,一是不增加太多造價,二是有利于樁井開挖,縮短樁井開挖時間。 八、場地周邊建 、構筑物安全保護措施 施工場地位于xx市 xx路和xx北路交匯處,地勢低洼,周圍建筑密集。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表明場地內灰巖巖溶發育,地下巖溶水豐富 。人工挖孔樁施工時采用常規方法勢必大量抽取地下水,加之爆破工作量大,直接會破壞周邊地下水的動態平衡及地基土的結構強度從而對周邊建 、構筑物安全構成直接影響。因此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時,我單位擬采取 下列措施保護周邊建 、構筑物的結構安全。 1、分批開挖措施 本工程樁井開挖首先分兩批進行,樁孔布置在平面上均勻布置,這30、樣盡量避免集中在局部地段過量抽取地下水形成較陡的降水漏斗。待第一批樁井入巖爆破時方可進行第二批樁開挖,這樣避免了過量抽取同一含水層的地下水。 2、樁井開挖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 根據探巖情況,對地下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涌水量大的樁須經建方,監理方,設計方商定最終成孔工藝后再進行施工。 3、采用沖擊成孔灌注樁措施 對于場地內完整基巖埋深較深,地下水量大的樁,必須采用沖擊樁,直接減少地下水量的抽取。 4、注漿止水措施 這里主要對下列樁井實施注漿,其一是對本工程外圍樁基進行逐個注漿止水,注漿地層主要針對淤泥、軟流 塑粘土及其巖溶,此類樁注漿必須先一步進行,盡量減弱臨近場地地下水與本場地地下水的水力 31、聯系。其二是對場地中基巖埋深深、基巖巖溶裂隙發育的樁實施注漿止水,減少人工挖孔時對本樁井地下水量的抽取,以方便成樁。其三是根據探巖資料初步判斷地下水巖溶水發育通道,從而對巖溶通道實施充填注漿。 5、地下水回灌措施 在本場地與臨近建,構筑物通道開挖回灌水井,回灌水井于場地周邊呈環形分布,間距按5米,井徑為800,護壁采用1/2紅磚,開挖深度為挖至巖土結合部位。該水井集消水、蓄水雙重功能,這樣確保場地地下水盡量少外排,最大限度維持場地周邊地下水動態平衡。 6、實施對周邊建,構筑物的沉降變形觀測 實施高精度沉降觀測,及時掌握周邊建,構筑物變形情況,為施工方案的調整伏化提供依據,直接指導施工降排水。 32、7 、灌注砼采用水下灌注措施 對地下水涌水量大的樁必須采用水下灌注法,減少地下水量的抽取。 8 、 進行地下水位觀測及流量觀測。 9 、 采取安全有效 的爆破入巖措施 爆破時嚴格控制藥量,爆破采用中空爆破法,盡量減弱地震波對周邊地基土的橫向沖擊。 九、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現場施工操作人員的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1加強施工隊伍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強化安全生產思想建設。 1-2懸掛安全標志、健全安全設施、對各安全隱患點設立警示牌。 1-3派專職安全員時時處處檢查安全設施及安全操作行為,杜絕違章操作。 1-4建立安全交底負責制及崗位責任制。 1-5開挖易垮易涌地層時不要盲目冒進,施工護壁時采用上下模鋼筋搭接形成護壁砼整體,確保護壁安全。 1-6爆破石方由持證人員上崗操作,雷管炸藥派專人管理。 1-7工地用電管理實施三級斷路保護,電纜線一律架空,架空高度按照安全用電操作規程辦理。 1-8對老弱病殘施工人員堅決禁用。 1-9嚴格遵守當地治安管理部門的治安管理條例。 九、文明施工 施工場地位于xx市xx路和xx北路交叉路口的東南角,周圍建筑密集,文明施工尤為重要。杜絕高聲喧嘩,搞好施工現場衛生及各臨時設施衛生。禁止施工人員在工地外閑逛,同時教育施工隊伍遵紀守法,不得有違法亂紀,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和行為在工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