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航站樓工程安檢通道改造圍擋及路線消防系統管線保護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65172
2024-09-05
20頁
8.59MB
1、正本機場航站樓工程安檢通道改造圍擋及路線消防系統管線保護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錄1、 編制依據及說明31.1 編制依據31.2 編制說明3航站樓區域新增安檢通道及辦公室42、 需協調事項43、 施工部署及進度計劃63.1 進度計劃63.2 圍擋及路線(安檢通道平面尺寸根據新標進行修改,具體圍擋尺寸已新設計圖紙為準)6第一階段:航站樓區域二層安檢通道圍擋1(圍擋高度按4米考慮)74、 消防系統施工方案121、施工前辦理停水、屏蔽申請;給水管跨接;123、施工完畢后通知業主及XX科技、消防維保單位驗收2、;125、 施工準備135.1 勞動力配置135.2 材料準備135.3 技術準備136、 管線保護措施147、 文明施工措施148、 安全保證措施149、 施工臨時用電方案1410、 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1511、 應急處置預案1611.1 改造區臨時用電故障應急救援預案1611.1.1 應急小組成員1611.1.2 候機樓內電源發生故障1611.1.3 應急物資儲備1711.1.4 應急響應流程1711.1.5 應急救援措施1711.1.6 應急程序解除1811.2 改造區消防應急預案1811.2.1 組織架構1811.2.2 應急信息通報流程1811.2.3 初起火險安全應急救援措施1913、1.2.4 消防應急物資201、 編制依據及說明1.1 編制依據(1)XXXX國際機場第二輪擴能項目航站樓工程設計施工圖紙;(2)XX機場不停航施工管理規定;(3)XXXX國際機場候機樓管理規定;(4)候機樓工程質量安全文明協議書;(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8)其他國家現行相關設計規范、設計標準、施工強制性條文及質量驗收規范。(9)現場踏勘結果。1.2 編制說明本方案為國內安檢通道改造施工方案。為滿足國內旅客安檢,需對原區域為商業地塊進行改造4、。改造內容有墻體、機電管線、裝飾及地面拆除,新建墻體、樓梯、機電管線、安檢機、玻璃隔斷及裝飾裝修。具體方案如下。主樓北擴區域新增安檢通道航站樓區域新增安檢通道及辦公室備注:此處2SCR07弱電間供新建安檢通道使用,須與“3+4+1”通道共同投用,現考慮此弱電間位于值機島后衛生間,現階段改造勢必造成衛生間停用,經會議討論,若此衛生間無法停用,將弱電間移位至臨近第三間辦公室處(42至43軸交G至H軸)。2、 需協調事項二層國內出發通道福建特產、箱包(2018.6.10前)及麥當勞搬遷(暫定2018.8.15)二層國內出發通道日春茶葉(2018.3.20)、福建特產、華祥商業(2018.9.8前)搬5、遷備注:上述除二層國內出發通道日春茶葉為2018年3月20日開始施工外,其余具體施工前10內提及。3、 施工部署及進度計劃3.1 進度計劃3.2 圍擋及路線(安檢通道平面尺寸根據新標進行修改,具體圍擋尺寸已新設計圖紙為準) 第一階段:航站樓區域二層安檢通道圍擋1(圍擋高度按4米考慮)第一階段:航站樓區域二層安檢通道圍擋2(圍擋高度按4米考慮)為滿足業主運營要求,圍擋進行二次拆改,此區域緩建,業主另行委托單位施工第二階段:主樓北擴區域安檢通道圍擋(圍擋高度按4米考慮)第二階段:麥當勞區域安檢通道圍擋(圍擋高度按4米考慮)第三階段:航站樓區域二層安檢通道圍擋2(圍擋高度按4米考慮)為滿足業主運營要6、求,圍擋進行二次拆改4、 消防系統施工方案原有消防主管利舊,末端及支管拆除并根據改造后布局重新布置主樓北擴區域新增安檢通道 航站樓區域新增安檢通道及辦公室1、施工前辦理停水、屏蔽申請;給水管跨接;2、聯系消防維保單位關閉管道閥門,屏蔽報警系統(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跨接);3、施工完畢后通知業主及XX科技、消防維保單位驗收;4、EBI圖形隨改造區域完成及時更新及點位命名由使用部門審核;5、施工完成后通知安護進行報警跳圖及點位、圖紙測試。5、 施工準備5.1 勞動力配置各專業分包應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施工,在進入候機樓隔離區施工前應辦理機場通行證。5.2 材料準備(1)各專業材料進場需提供產品出廠7、檢驗報告以及合格證,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2)當天進場施工前,必須針對當天施工內容配齊相關材料、設備,避免往返耗時,且進場材料、設備需進行檢查與登記,并于當天撤離時同時帶出。5.3 技術準備(1)施工技術人員要認真審閱建設單位提供的以下資料:相關施工圖紙和資料,全面了解施工方案并進行實地勘察。(2)學習有關規范和安全技術文件,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對進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及機場規章制度的交底教育,特殊作業人員證照齊全,進場作業人員必須著裝規范并配備必須的勞動保護用品,滿足機場安保規范要求。(3)施工嚴格遵守不停航運營措施,確保不影響或最大程度減少對機場運營的8、影響。(4)因工程工期要求原因,施工時間盡可能縮短,需采用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法;同時本工程對文明施工、環保要求高,施工噪音、粉塵等應采用嚴格措施進行控制。6、 管線保護措施(1)吊頂拆除后,建設單位組織各方進行管線及設備交底,現場確認并簽字形成管線交底單下發。(2)施工過程應嚴格管控,防止施工對已有管線造成破壞,專職安全員全程旁站,按照管線保護方案控制施工過程。7、 文明施工措施(1)本工程對文明施工、環保要求高,施工過程應采取措施減小揚塵的產生。(2)現場建筑廢料及時清運出去,確保施工區域文明施工。(3)每天施工結束后對施工區域進行檢查,清掃。(4)改造前提前辦理停水申請。(5)按業主要求,圍9、擋內送風口需做臨時性封堵,施工圍擋結束后恢復。(6)隔離區與非隔離區吊頂上方用刺圈進行封堵。8、 安全保證措施(1)開工前,由施工現場負責人向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2)施工現場安排專職安全員和兼職安全員輪流晝夜值班,監督現場安全,施工人員進場前進行安全教育工作,簽定安全責任狀。(3)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嚴禁吸煙。(4)人員及材料運輸路線嚴格按照規定區域及路線,如有違反,立即沒收其通行證并清退出場。(5)施工需要進出道口需遵守XX空港規定,填報隔離區施工聯系單,人員、工具、材料接受檢查,做好登記。9、 施工臨時用電方案安檢通道改造施工臨時用電從施工區域二級箱接駁。臨時用電10、嚴格遵守“一機一閘一漏保”原則,符合“三級用電、兩級保護”要求。施工期間未經申請嚴禁使用候機樓內正式用電。并按要求執行每日巡查制度。10、 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評估要素風險描述控制措施風險等級人員(空防安全)圍擋搭設屬于隔離區1、對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2、每日進出施工由建設公司進行引領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旁站監督。3、每日施工結束后進行施工區域人員排查,確保無人員逗留后進行撤場。4、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通行證均有中建三局機場項目綜合辦公室統一管理及分發,在施工開始前一對一發放,施工結束后馬上收回。5、在圍擋內設置工具箱,當日施工結束后將小型工具放置在工具箱內,由候管及建設單位清點完畢后上鎖,鑰11、匙由當日建設公司值班人員管理。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人員的空防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建筑施工廢料砌體拆除、混凝土破除產生的建筑廢料每天施工結束后對施工區域進行檢查,清掃,確保工完場清。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工作過程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消防安全存在火災隱患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影響航空器運行1、施工前辦理現場動火證,施工現場配備有效的滅火器。2、現場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動火人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按操作規程動火。3、設置專人看火,配有滅火器材,動火前清除5米內易燃易爆物品和雜草。4、作業前后安全員要對動火區情況進行復查,確認無火災隱患后方可離開。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12、效的控制工作過程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原有成品保護施工時對吊頂造成破壞。改造施工需注意對非拆除吊頂的保護,防止施工時對成品造成破壞。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人員的空防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圍擋空防安全施工期間人員闖入1、每日對圍擋四周進行巡視,確保隔離區與非隔離區圍擋封閉性;2、每日施工結束后進行施工區域人員排查,確保無人員逗留后進行撤場;3、圍擋使用標準化圍擋,確保圍擋強度。通過控制措施能夠有效的控制工作過程安全風險,風險等級低,風險可控。11、 應急處置預案11.1 改造區臨時用電故障應急救援預案11.1.1 應急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機電管理員現場管13、理員搶修班組(電工)11.1.2 候機樓內電源發生故障(1)候機樓內因墻體、地面破除、吊頂管線拆除,導致候機樓內電纜破損或斷裂,引起候機樓停電。(2)候機樓內現場施工用電導致候機樓內停電。(3)候機樓內部停電,但施工單位不清楚情況,候機樓通知施工單位配合排查故障。11.1.3 應急物資儲備(1)設立應急物資倉庫,儲備候機樓內相匹配的大型號電纜。(2)設立應急物資箱,儲備候機樓內相匹配的小型號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絕緣膠布等物資。11.1.4 應急響應流程(1)當候機樓停電時,現場管理人員立即報告應急救援組長XX(或應急副組長),組長立即宣布啟動應急救援程序。(2)應急副組長接報后14、立即通知XX物業候管TOC進行斷電處理和應急供電。(3)應急副組長XX立即通知機電部經理XX組織搶修班。(4)搶修完成,通過檢測后,通知XX物業和TOC值班人員2,進行送電。(5)當送電成功,候機樓內正常供電后,應急副組長XX宣布應急救援程序解除。11.1.5 應急救援措施(2)應急救援成員XX立即組織搶修班組,帶領項目皮卡到應急庫房領取應急救援物資,與斷裂電纜相匹配的大型號電纜;應急救援成員XX到應急物資箱領取與斷裂電纜相匹配的小型號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直接、鼻子、絕緣膠布等物資。(3)待應急救援物資到達電纜斷裂的候機樓內后,應急救援成員XX,帶領搶修班組成員XXXXX進行電15、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的更換。(4)損壞的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更換完成,經過檢測無問題后;應急救援組長立即通知XX物業供電值班人員1,TOC值班人員26,進行送電。(5)送電成功,候機樓內正常供電后,應急副組長XX向業主和機場建設報告應急救援完成。11.1.6 應急程序解除(1)當候機樓內電源恢復正常后,應急副組長XX宣布,應急救援程序解除。(2)應急救援組員:XX組織搶修班組,收取現場更換的電纜、漏電保護器、熔斷器、空氣開關及剩余未使用的物資,并送回應急救援庫房。(3)由應急副組長XX召開應急總結會,總結過程中不足之處和改進措施,并重新修訂完善預案。11.2 改造區消16、防應急預案11.2.1 組織架構項目部與各分包單位成立消防聯合管理小組,對消防責任進行分解,在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后,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各分包單位根據應急救援組織分工,進入待命狀態,聽從組長或副組長協調部署。小組成員姓名聯系方式組長副組長根據區域劃分根據專業劃分11.2.2 應急信息通報流程當現場作業人員發現火情后的第一時間,應按照以下流程進行報警:(2)在現場張貼有項目部應急聯絡人電話,要求作業人員在積極組織自救的同時使用對講機呼叫副組長XX(或撥打副組長XX電話)進行應急信息通報,便于緊急安排就近人員參加搶險救援。(3)副組長XX立即電話通知監理單位值班人員。(4)在接到險情通報后,XX“現17、場救援臨時總指揮”(后備丁薦),由總指揮負責組織現場應急救援的同時向相關單位隨時通報現場救援進展情況。插圖 信息通報流程圖11.2.3 初起火險安全應急救援措施現場作業人員在發現火險后,除按照上述流程進行報警和信息通報外,還應按照以下流程積極組織自救:(1)起火區域現場管理人員或在該區域施工作業的班組長就地任命為現場自救負責人,負責安排現場作業人員按照如下流程開展自救,直到現場救援總指揮(或其委托人)到達現場接管。(2)在報警完畢后報警人(或立即安排1名人員)作為向導,持報警所用電話到航站樓外馬路上迎接引導消防車輛,另在施工區域每個出入口安排1名人員引導其他支援力量、疏散無關人員(疏散圖見第118、1章)。(3)組織強壯有力、仍保持冷靜的作業人員按要求進行自救滅火,同時安排人員向航站樓外疏散起火施工區域的其他作業人員和無關人員。(4)根據火災分類標準,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火災種類為A類(固體物質火災)和E類(帶電火災),應對火險種類識別清楚后采取以下措施:針對A類火險(普通固體材料起火)安排人員使用布設在現場的滅火器進行滅火,具體動作流程:右手持提把站在火源上風口2m處、拔出保險銷、左手持噴嘴對準火源根部、右手按下壓把、左右掃動滅火。同時安排人員清理起火點周邊及上方的可燃物,撲滅飛濺出來的火星或已撲滅位置的余燼。另外安排其他人員將水桶抬至起火點,使用水杯舀水向起火點及其周邊澆水,起到降溫滅19、火和阻隔火勢蔓延的作用。當火勢較大時,在保持以上救火措施的同時,應另外安排每兩人一組,使用附近的消火栓進行滅火,具體動作流暢:打開箱門、取出水帶、將水帶拋開、一人持水帶一端跑至起火點35m處接上水槍、另一人將水帶另一端接在閥門上、準備好后打開閥門、對準火源滅火。針對E類火險(帶電線路或設備起火)首先應安排人員切斷起火位置上端的供電電源或總閘,并留守在控制開關旁或張掛“檢修中嚴禁合閘”標牌,確保起火位置及周邊不帶電。參照以上A類火險的滅火步驟進行滅火。當無法切斷或不能確認切斷電源時,只能使用布設在現場的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不得使用水或消防栓,防止發生觸電危險。(5)當火勢發展過快、靠自身力量無法撲滅時,在由現場救援臨時總指揮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做出全員疏散撤離的決定。(6)機場消防隊伍到達后,現場救援指揮崗位移交給消防分部救援負責人,并在消防分部的指導下配合做好救援工作。11.2.4 消防應急物資施工現場按要求常備滅火器、水桶(日常儲水用于清潔)、應急對講機、“嚴禁合閘”標識牌、應急照明燈或疏散指示燈、強光手電作為應急搶險物資,同時樓內改造施工時,原有的消防栓系統的水保持暢通,形成完善的消防體系。現場管理人員不僅應知道滅火器的配置位置,還需對樓內消火栓的位置熟記于心,以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最快速度的找到滅火器、消火栓進行緊急滅火,防止火勢擴大,確保樓內安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