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導地線壓接施工方案3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66538
2024-09-05
34頁
14.74MB
1、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導地線壓接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錄1、編制目的22、適用范圍23、編制依據24、導、地線技術參數35、 液壓管45.1壓接管外觀尺寸檢查45.2液壓管尺寸及偏差46、壓接操作人員77、壓接機簡介78、液壓操作一般規定98.6量尺畫印的定位印記在畫好后應立即復查。128.10術語和定義1210、液壓前準備1310.2涂電力脂1411、導線接續管壓接1611.1鋼管的穿管方式1611.1.1剝鋁線 如圖11-1所示1611.1.2鋼芯搭接穿管 如圖11-22、所示1711.3鋁管穿管方式,如圖11-4所示。1812、導線耐張管壓接2012.1鋼錨穿管方式2012.1.1剝鋁線 如圖12-1所示。2012.1.2鋼錨穿管 如圖12-2所示。2112.3耐張管鋁管穿管方式,如圖12-4所示。2212.5導線引流管壓接2413、 牽引管的壓接2514、鋁包鋼絞線接續管壓接2514.1劃印 如圖14-1所示。2514.2穿鋼管 如圖14-2所示。2614.3鋼管壓接操作 如圖14-3所示。2614.4穿鋁管 如圖14-4所示。2714.5鋁管壓接 如圖14-5所示。2715、液壓操作規定與質量檢查2815.1液壓操作規定2815.2檢驗性試件檢查2915.3、3壓后檢查2916、安全措施3017、工器具配置321、編制目的為指導本工程導地線液壓施工作業,使液壓作業標準化、規范化,保證施工質量、工藝標準滿足本工程的要求,特編制本作業指導書。2、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xx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寧1標段)架線施工導地線液壓作業。3、編制依據3.1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程(DL/T5285-2013)3.2大截面導線壓接工藝導則(Q/GDW1571-2014)3.38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Q/GDW 1225-2014)3.48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Q/GDW 1226-2014)34、.5800kV架空輸電線路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DL/T 5286-2013)3.6xx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Q/GDW 1799.2-2013)3.7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2部分:電力線路(DL 5009.2-2013)3.81250mm2級大截面導線張力架線施工工藝導則(直流線路201493號)3.9xx-xx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寧1標段)電氣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紀要3.10 國網直流部關于印發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導線壓接培訓總結分析會議紀要的通知(直流線路201543 號)3.11 國網直流部關于加強xx-xx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工程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5、導線制造和施工質量控制的通知(直流線路201542號)3.12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23144、導、地線技術參數本標段導線采用6JL1/G3A-1250/70、6JL1/G2A-1250/100鋼芯鋁絞線,安全系數2.5,地線采用LBGJ-150-20AC鋁包鋼絞線,地線耐張線夾采用預絞絲式耐張線夾,無需壓接。 JL1/G3A-1250/70導線斷面 JL1/G2A-1250/100導線斷面(鋁線:10+16+22+28) (鋁線:12+18+24+30)導線技術參數表導線型式股數直徑(mm)截面積(mm2)外徑(mm)計算拉斷力(kN)最大使用張力(kN)計算重量(kg/km)鋁鋼鋁鋼6、總計JL1/G3A-1250/7076*4.587*3.571252.0970.071322.1647.35294.230111.80744011.1JL1/G2A-1250/10084*4.3519*2.611248.38101.651350.0347.85329.850125.3434252.3鋁包鋼絞線技術參數表地線型式股數直徑(mm)截面積(mm2)外徑(mm)計算拉斷力(kN)計算重量(kg/km)鋁鋼總計LBGJ-150-20AC193.1537.02111.05148.0715.75178.57989.45、 液壓管5.1壓接管外觀尺寸檢查5.1.1對于采用搭接方式連接的導地線,7、搭接接續管內徑檢查:搭接接續管內徑應不大于1.67d1( d1為7根鋼芯絞線的鋼線及鍍鋅鋼絞線直徑)。當其內徑為1.67d1,且公差為正偏差值時,應在管內加填2根-3根同批次導地線的鋼線;當其內徑大于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2314規定的正偏差值時不應使用。5.1.2鋁壓接管外徑極限偏差: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2314)規定鋁壓接管外徑極限偏差應小于+1.0mm( 50mmD 80mm);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程(DL/T5285-2013)規定四層鋁線的鋁壓接管的外徑極限偏差應小于+0.6mm。5.1.3壓接管(鋼管)中心同軸度公差: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及地線液壓壓8、接工藝規程(DL/T5285-2013)規定壓接管(鋼管)中心同軸度公差小于0.3mm,測量鋼壓接管壁厚,至少測量3個對稱點,最大值減去最小值得出中心同軸度公差。4. 鋁壓接管坡口長度:輸變電工程架空導線及地線液壓壓接工藝規程(DL/T5285-2013)規定四層及以上鋁線結構絞線鋁壓接管的坡口長度應不小于導線外徑的1.5倍。5.2液壓管尺寸及偏差線別管型材質外徑/偏差內徑/偏差長度導線直線管JYD-1250/70鋼管30.0(-0.2+0.4)18.2(0.2)150鋁管80.0(+1.0)50.6(-0.5)1010JYD-1250/100鋼管40.0(-0.2+0.4)22.2(0.2)9、180鋁管80(+1.0)51.0(-0.5)1050耐張管NY-1250/70鋼管30.0(-0.2+0.4)11.7(0.2)150鋁管80.0(+1.0)50.6(-0.5)795NY-1250/100鋼管36(-0.2+0.4)12.8(0.2)180鋁管80(+1.0)51.0(-0.5)795引流管NY-1250/70鋁管80(+1.0)50.6(-0.5)NY-1250/100鋁管80(+1.0)51.0(-0.5)地線直線管JY-150BG-20鋼管34(-0.2+0.4)16.6(0.2)440鋁管48(+0.6)38(-0.5)740JYD-1250/70直線管結構圖JYD10、-1250/100直線管結構圖NY-1250/70耐張管結構圖NY-1250/100耐張管結構圖6、壓接操作人員 序 號操作人員姓名鋼印代號1A2B3C4D5E6F7G8H9I10J11K12L7、壓接機簡介設備技術參數表設備名稱xx300t常規型壓接機河南博大300t輕型壓接機壓鉗重量(kg)216128工作壓力(MPa)80100額定輸出力(kN)30003000xx300t常規型壓接機河南博大300t輕型壓接機壓接導軌(長度3m)壓接模具模具選用與液壓機型號相匹配的鋁模或鋼模。模具對邊距: ,mm模具壓口長: ,mm式中:P-液壓機出力,Nk-液壓機使用系數(3000kN液壓機:k=0.11、08)HB-壓接管材料的布氏硬度,N/mm2(鋁管的硬度不大于HB25,鋼管硬度不大于HB137 )D-壓接管外徑,mm主要參數鋼模鋁模規格對邊距壓口長規格對邊距壓口長NY-1250/70G3025.6025.7060L8068.6068.70120JYD-1250/70NY-1250/100G3630.7630.86JYD-1250/100G4034.2034.30模具內表面粗糙度數值不大于Ra1.6m。8、液壓操作一般規定 8.1 液壓施工是架空送電線路施工中的一項重要隱蔽工序,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公司級和工程二次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進行操作,操作前須經過技術交底,操作時應有指定的質量檢查人員12、及監理人員旁站,進行監督,操作完后檢查合格,予以簽證。操作人員及現場監理人員須在壓接管上蓋上鋼印,監理旁站人員應對壓接施工過程關鍵控制點,進行逐管拍照,做好數碼照片記錄。 包括但不限于:1)測量接續金具內外徑、長度,導線外徑等; 2)剝線后鋼管、鋁管穿管就位(鋼芯對穿露頭、對穿管口至劃印標記、 鋁管管口至劃印標記);3)鋼刷刷涂導電脂和涂刷防銹漆;4)壓后鋼管、 鋁管尺寸;5)壓接合模3至5秒時壓接機壓力表數值;6)壓接管成品照片。照片內左下角應有時間、 壓接管編號、位置等標注牌信息,標志牌大小、照片圖面質量執行施工質量數碼照片管理規定。(樣式見下表) 導線壓接隱蔽工程過程照片拍攝樣式 照 片13、 壓接管子導線序號:左極2號子導線 壓接管位置:097#-098# 工作內容:合模時儀表數值工作時間: 2015 年 6 月 1 日壓接操作員:張三監理旁站員:李四 照片 8.2 本工程采用的液壓機:導線直線管壓接采用重型3000kN的液壓機,額定壓力80MPa,配備導軌式托架,導軌長度3m;導線耐張壓接采用輕型3000kN壓接機,并配備高空壓接操作平臺,額定壓力100MPa;地線壓接采用1250kN液壓機,額定壓力80MPa。使用前檢查液壓設備、模具完好,壓力表處于有效堅定期內。8.3操作前,對所用導地線規格和金具外觀、尺寸、公差進行檢查,符合作業指導書要求。測量內外徑直徑使用精度不低于0.14、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長度使用鋼尺。8.3.1導線檢查:絞線表面無肉眼可見的缺陷,如明顯的壓痕、劃痕等,無與良好產品不相稱的任何缺陷;直徑偏差0+1%D。8.3.2液壓管檢查:外徑:表面均勻檢測三個斷面點,每個斷面點互成90檢測兩個值,以所測全部數值的平均數作為實測外徑,作好記錄并判斷是否合格。內徑:端口檢測,每端互成90測量兩個值,以所測全部數值的平均數作為實測內徑,作好記錄并判斷是否合格。長度:直接量取,作好記錄并判斷是否合格。壓接管(鋼管)中心同軸度公差:小于0.3mm,測量鋼壓接管壁厚,至少測量3個對稱點,最大值減去最小值得出中心同軸度公差。坡口長度:應不小于導線外徑的1.5倍(1515、0mm)。8.4導線受壓部分應圓整完好,距管口15米范圍內不存在需要處理的缺陷。8.5導線端部在割線前應校直,并用卡箍或鐵絲綁扎牢固,防止散股。切割時應與軸線垂直,切斷鋁股時使用割線器,最后一層鋁股切割至1/2處,用手扳斷,嚴禁傷及鋼芯。8.6量尺畫印的定位印記在畫好后應立即復查。8.7耐張線夾鋁管與鋼錨凹槽處壓接時,應從鋁管壓接標記處鋼錨凹槽端部開始,并覆蓋所有凹槽。8.8在完成耐張線夾倒壓和接續管順壓壓接后,應保證鋁股端面不頂壓鋼管。8.9架線前應按要求制作導地線壓接試件,經對試件進行工藝性評定合格后方可進行握力試驗。工藝評定內容包括:導線外觀無明顯的松股、背股,壓接管彎曲符合要求。握力值16、達到導地線額定拉斷力(RTS)的95%,并通過試驗獲得預偏值。8.10術語和定義順壓:從(牽場側)接續管鋁管的拔梢端(含拔梢)開始連續施壓至壓接定位印記,跳過不壓區,從另一側壓接定位印記開始連續施壓至鋁管的另一側拔梢端(含拔梢)。倒壓:從耐張管鋁管的拔梢端(含拔梢)開始連續施壓至壓接定位印記,跳過不壓區從鋼錨側壓接定位印記開始連續施壓至鋼錨側管口。預偏:在穿管時,將倒壓的耐張管向施壓順序的反方向移動鋁管伸長量長度,將順壓的接續管鋁管向施壓順序的反方向移動鋁管伸長量長度的一半。壓接前準備清 洗穿 管斷 線畫定位印記壓接鋼管壓接后檢查清理現場壓接鋁管9、液壓施工工藝流程10、液壓前準備10.1清洗17、牽引管、接續管、耐張管和引流管在使用前,使用汽油清洗管內壁及表面的污垢,清除影響穿管的鋅疤與焊渣。清洗后短期內不使用時,應用將管口臨時封堵,并以包裝物加以封裝。穿管前,用棉絲清除去除鋁線后裸露的鋼芯部分、導線表面殘留的油垢。對于先套入鋁管的導線清除長度不短于鋁管套入部位,對于接續的另一端導線清除長度應不短于壓接長度的1.2倍(500mm)。10.2涂電力脂涂電力脂的范圍為鋁股進入鋁管部分;按照清洗要求對外層鋁股用汽油清洗并干燥后,將導電膏軟管擠出20mm(5克)左右,將電力脂薄薄的均勻涂上一層,以將外層鋁股覆蓋住;用鋼絲刷沿絞線軸線方向對已涂電力脂部分進行輕輕擦刷,將液壓后能與鋁管接觸的鋁股表18、面全部刷到,導電脂不宜涂刷過多,否則會影響壓接管的拉力。導電脂全部使用國電富通DLZ-1G型電力脂。具體參數如下表所示:11、導線接續管壓接11.1鋼管的穿管方式11.1.1剝鋁線 如圖11-1所示1)用鋼尺實測鋼管長度L1、鋁管長度L2。鋼管伸長量L1約為L1的11%。2)將接續的兩根導線用鋼尺自導線端頭O為基準點,向內量L1+L1+25標記為N點,L1+L1+45標記為P1點,P1點用卡箍或綁線將導線扎牢。將其中一根導線用鋼尺自導線端頭O為基準點向內量L1+ L2+L1+65標記為P點,P點用卡箍或綁線將導線扎牢。3)將需接續的一根導線P1處綁線或卡箍打開,將接續管鋁管套入,鋁管套入時順鋁19、線絞制方向,向內旋轉推入直至露出鋁線端頭,P1點用卡箍或綁線將導線扎牢。4)在N處切斷鋁線。剝最內層鋁股至1/2處停止,對導線端頭處做倒角處理,以方便穿管操作,剩余1/2線用手掰斷,以防傷鋼芯。 割線長度參考值導線型號N點長度mmP1點長度mmP點長度mmJL1/G3A-1250/70-76/72002201250JL1/G2A-1250/100-84/1922024012901- 導線圖11-1剝鋁線圖11.1.2鋼芯搭接穿管 如圖11-2所示1)清除鋼芯表面殘留物。2)將一端鋼芯散股處理。對于7股鋼芯全部散開呈散股扁圓形;對于19股鋼芯應散開12根層鋼線,保持內部7股鋼芯原節距鋼線。3)散20、股端鋼芯自鋼管口一端下側穿入后,另一端鋼芯保持原節距狀態,自鋼管另一端上側穿入,進行搭接,直穿至兩端鋼芯在鋼管管口露出12-15mm為止。1-導線 2-鋼管 3-鋁管 P1-綁線或卡箍圖11-2 接續管鋼管穿管方式圖(搭接)11.2鋼管的壓接部位及操作順序,如圖11-3所示。1)首先檢查鋼管內鋼芯是否符合要求。2)第一模壓模中心應與鋼管中心相重合,然后分別依次向管口端連續施壓。由一側壓至管口后再壓另一側,壓接完成,鋼芯露出長度3-5mm。1-導線 2-鋁管 3-鋼管圖11-3 接續管鋼管壓接順序圖11.3鋁管穿管方式,如圖11-4所示。1)鋼管壓好后,用鋼尺量NN=L3,記錄L3長度(不壓區)21、。2)用鋼尺自N處分別向導線兩側量取NA=1/2(L2-L3)處畫鋁管定位印記A。3)鋁管預偏處理:在牽引場側導線上從A處向牽引側量L4標記為A1,另一側標記為A2。L4為預偏值。JL1/G3A-1250/70導線預偏參考值45mm,JL1/G2A-1250/100導線預偏參考值50mm。以試件壓后實測值為準進行調整。4)將鋁管沿外層絞線絞制方向向另一端推入,至管口與兩端定位印記A1、A2重合為止。4)穿管后旋轉鋁管使鋁股復位、緊密。5)畫壓接印記。在鋁管上從A1處向管內量取AB1=1/2(L2-L3)處畫鋁管壓接定位印記B1,在A2處向管內量取AB1=1/2(L2-L3)處畫另一端鋁管壓接定22、位印記B2。1-導線 2-鋼管 3-鋁管圖11-4 接續管鋁管穿管方式11.4鋁管的壓接部位及操作順序,采用順壓方式,如圖11-5所示。1)檢查鋁管兩端管口與定位印記A1、A2重合。2)鋼管部分N-N處(標記B1-B2處)為不壓區,第一模從牽引場側管口A1處開始,連續壓至同側標記點B1,隔過不壓區后,再從另一側標記點B2逐模施壓至張力場側管口A2,壓接完成。1-導線 2-鋼管 3-鋁管圖11-5 接續管鋁管壓接順序圖12、導線耐張管壓接12.1鋼錨穿管方式12.1.1剝鋁線 如圖12-1所示。1)用鋼尺實測鋼錨壓接部位長度L5、鋁管長度L6。鋼管伸長量L5約為L5的18%。2)用鋼尺自導線端頭23、O為基準點,向內量L5+L5+25標記為N點,L5+L5+45標記為P1點,L5+L5+L6+65標記為P點,P點用卡箍或綁線將導線扎牢。3)將耐張管鋁管套入,鋁管套入時順鋁線絞制方向,向內旋轉推入直至露出鋁線端頭,P1點用卡箍或綁線將導線扎牢。4)在N處切斷鋁線。剝最內層鋁股至1/2處停止,對導線端頭處做倒角處理,以方便穿管操作,剩余1/2線用手掰斷,以防傷鋼芯。 割線長度參考值導線型號N點長度mmP1點長度mmP點長度mmJL1/G3A-1250/70-76/72002201040JL1/G2A-1250/100-84/1924026010401- 導線圖12-1 剝鋁線圖12.1.2鋼錨24、穿管 如圖12-2所示。1)清除鋼芯表面殘留物,保持原絞制狀態。2)鋼芯自端部向內量取OA=L5做標記。將鋼錨穿入,穿入時應順絞線絞制方向旋轉推入至管底,管口與A處重合。1-導線 2-鋼錨 3-鋁管 P1-綁線或卡箍 圖12-2 鋼錨穿管方式12.2鋼錨的壓接部位及操作順序,如圖12-3所示。1)首先檢查鋼錨管口與印記點A重合。2)第一模自鋼錨圓環側開始,依次向管口端連續施壓。1-導線 2-鋼錨 3-鋼管圖12-3 鋼錨壓接順序圖12.3耐張管鋁管穿管方式,如圖12-4所示。1)鋼錨壓好后,在鋁管所能穿入到鋼錨極限位置處畫一定位印記B。2)在耐張管鋼錨壓接末端處標記C,測量BC長度為L7,測量25、B到鋁線端頭的距離BN長度L8。3)將鋁管順鋁線絞制方向,向耐張管鋼錨端旋轉推入至綁線或卡箍處,松開綁線或卡箍P,繼續推入直至耐張線夾鋁管耐張側管口與B重合為止,在導線側管口導線上作標記D。4)畫押接印記。從耐張管鋁管上從鋼錨側管口向內量L7并作標記C,從鋼錨側管口向內量L7并作標記E。5)預偏。從D點向導線量取L9(預偏量)標記為D1,將鋁管管口從D點調整到D1,在耐張管鋼錨側耐張鋁管管口導線上作標記B1。鋁管穿管預偏值L9參考值為50mm。以試件壓后實測值為準進行調整。圖12-4 耐張管鋁管穿管圖6)耐張管鋼錨環與引流板相對方位確定,如圖12-5所示。鋁管穿管完成后,轉動引流板至設計規定方26、向。鋼錨環呈水平狀態。帶30角的引流板采用專用定位夾具固定。a)550kN耐張串 b)300kN耐張串圖12-5 引流板定位圖12.4鋁管的壓接部位及操作順序,采用倒壓方式,如圖12-6所示。1)檢查鋁管管口與定位印記D1、B1重合。2)檢查鋁管上不壓區定位印記C、E標記完好。3)檢查引流板與鋼錨相對方位無誤。4)第一模從鋁管拔梢端管口D1處開始,連續壓至同側標記點E。5)隔過不壓區后,用量尺確認鋼錨凹槽端頭是否與C點重合。當有誤差時從新印記點起施壓至端頭。圖12-6 耐張管鋁管壓接順序圖12.5導線引流管壓接1)劃?。簩Ь€端頭切割整齊,自端頭向內量210mm畫出引流管管口定位印記。2)穿管27、:將引流管順鋁線絞制方向,旋轉推至底部,至管口與印記點重合。并轉動引流管方位,使連接端導線與耐張管引流柄呈自然狀態,不憋勁。3)引流管壓接操作,如圖12-7所示。在引流管上自管口朝管柄方向量210mm,畫出起壓印記,自起壓印記向管口連續施壓。321圖12-7 引流管的施壓順序示意圖13、 牽引管的壓接在大跨越及特別重要跨越導線牽引中,應采用牽引管代替網套,張力放線時,導線牽引管與牽引板末端的旋轉連接器相連,通過牽引板牽引過滑車。大檔距、大高差的山區架線以及電氣化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110kV及以上帶電線路等重要跨越,均必須采用牽引頭。 導線牽引管破斷載荷60%RTS有效壓接長度(mm)228、00注:RTS為導線額定拉斷力。 導線牽引管的壓接方法與導線耐張管的壓接方法相近,只是鋁管需全部壓接,中間沒有不壓區。14、鋁包鋼絞線接續管壓接14.1劃印 如圖14-1所示。1)用鋼尺測量接續管鋼管長度L1,鋁管長度L2。2)將接續管鋁管從一側鋁包鋼絞線的端頭穿入,將鋁襯管分別從每一側鋁包鋼絞線端頭穿入,穿入時應順鋁包鋼絞線絞制方向旋轉穿入。3)用鋼尺自線端頭O向線內量L1/2=220mm并標定為N點。1鋁包鋼絞線 2鋁襯管 3鋁管 圖14-1 鋁包鋼絞線劃印圖14.2穿鋼管 如圖14-2所示。穿鋼管時,先將一側鋁包鋼絞線的端頭穿入鋼管內,使其管口定位印記N重合,再將另一側鋁包鋼絞線端頭穿入29、鋼管,至端頭相抵時,調整鋼管位置,使兩側管口與定位印記N重合。1鋁包鋼絞線 2鋁襯管 3鋁管圖144-2 鋁包鋼絞線接續管鋼管穿管圖14.3鋼管壓接操作 如圖14-3所示。1)在鋼管上標出其中心位置O。2)第一模壓接前,檢查鋼管管口與定位印記重合。3)第一模壓模中心應與接續管鋼管中心O重合,然后分別依次向管口端連續施壓。一側壓至管口后再壓另一側。1鋁包鋼絞線 2鋁襯管 3鋁管圖14-3 鋁包鋼絞線接續管鋼管的施壓順序14.4穿鋁管 如圖14-4所示。1)將鋁襯管管口與鋼管管口緊貼在一起,在另一側管口處劃出定位印記A。按相同方式畫出另一側鋁襯管外側管口的定位印記A。2)將鋁管穿入,調整鋁管位置,30、使其兩端管口距離鋁襯管管口的距離相等時(推薦值為18mm)在鋁襯管上劃出鋁管管口的定位印記C。3)自鋁襯管管口處朝鋁管上量L3=110mm,標出鋁管的起壓印記B(B點至鋁管管口的推薦長度為92mm)。1鋁包鋼絞線 2鋁襯管 3鋁管 4鋼管圖14-4鋁包鋼絞線接續管鋁管穿管圖14.5鋁管壓接 如圖14-5所示。1)施壓前,檢查鋁襯管端口與定位印記A重合,鋁管端口與定位印記C重合。2)自鋁管上的起壓印記B開始,連續施壓至鋁管管口,按相同操作壓接另一側鋁管。1鋁襯管 2鋁襯管 3鋁管 4鋼管圖14-5鋁包鋼絞線接續管鋁管施壓順序圖15、液壓操作規定與質量檢查15.1液壓操作規定1)液壓時所使用的壓模31、應與壓接管配套。凡上模與下模有固定方向時應有明顯標記,液壓機的缸體應垂直地面,并放置平穩。2)壓接前,首先確認管子位置正確,檢查定位印記處于指定位置,壓接操作人員雙手把住管、線后合模。此時線與管保持水平狀態,并與液壓機軸心相一致,避免管受壓后產生彎曲,然后開動液壓機。3)液壓機合模保壓操作的壓力控制值為:80MPa(重型300噸),100MPa(輕型300噸),并保持3-5秒,開始泄壓,且多模應連續完成。4) 多模壓接時,模間應有重疊區,兩模間重疊應不小于5mm。 5)壓接管在第一模壓后應檢查對邊距尺寸,符合要求后繼續施壓。6)壓模應定期檢查,如有變形或磨損應予以更換。7)壓完后有飛邊時應清除32、,鋁管應挫成圓弧狀,同時用0#砂紙將挫過處磨光。8)鋼管壓后對鋅皮脫落處涂富鋅漆防止生銹。鋁管壓后端口涂刷紅漆。15.2檢驗性試件檢查1) 架線前應針對本工程實際使用的導地線、液壓管、液壓機、模具,按本作業指導書規定的操作工藝制作檢驗性試件。每種形式的試件不得少于3根,可將接續管與耐張管做成一根試件。線路中試件的握著力不應小于導地線設計計算拉斷力的95。做試件時導線的下料長度為6m,地線的下料長度為3m。實際壓接工藝(包括設備型號、工藝要求等)應與試件的壓接工藝一致。試件握著力參數表導地線型式計算拉斷力(kN)試件握著力(kN)JL1/G3A-1250/70294.230279.52JL1/G33、2A-1250/100329.850313.36LBGJ-150-20AC178.57169.642)如有一根試件握著力未達到規定值,應查明原因,改進后做加倍的試件再試,直至全部合格。15.3壓后檢查1)液壓管壓后對邊距尺寸S(mm)的允許最大值為:S=0.86D+0.2三個對邊距只應有一個達到允許最大值,超過此規定時應更換模具重壓。對邊距尺寸S的允許最大值金具型號鋼錨鋁管直徑(mm)對邊距允許最大值(mm)直徑(mm)對邊距允許最大值(mm)NY-1250/7030.026.00 80.069.00 JYD-1250/70NY-1250/10036.031.16 JYD-1250/1004034、.034.60 JY-150BG-2034.029.4448.041.48導線引流管/80.069.002)鋼管壓接后鋼芯露出鋼管端部3-5mm。3)耐張管鋼錨凹槽處壓接完成后,應用鋼錨比對法校驗凹槽部位是否全部被鋁管壓住,否則應割斷重新壓接。4)壓接后管子不應有明顯彎曲,彎曲超過1%應割斷重壓。5)液壓管施工過程中,應做好壓前、壓后尺寸的檢查和記錄。壓后經自檢合格并經監理人員驗證后,雙方在鋁管不壓區打上鋼印。并填寫隱蔽工程導線液壓簽證記錄表和隱蔽工程地線液壓簽證記錄表。16、安全措施16.1液壓泵操作人員應聽從壓接鉗處操作人員的指揮并注意監視壓力指示不得過負荷。16.2液壓泵的安全溢流閥經整35、定后用螺母銷緊,現場使用不得隨意扭動調整,并不得用溢流閥卸載。16.3液壓機啟動后,先空載運行2-3分鐘,檢查壓接鉗上下是否靈活,其它部位是否正確,檢查時,任何人不允許在壓接鉗上方。16.4液壓泵的汽油機部分使用及維護,應按照“汽油機安全操作規定”的有關安全規程執行。16.5液壓鉗應有固定設施,操作時放置平穩,兩側扶線人應對準位置,手指不得伸入壓模內。16.6使用前檢查液壓鉗體與頂蓋的接觸口,液壓鉗體有裂紋者嚴禁使用。16.7放入頂蓋時,必須使頂蓋與鉗體完全吻合,嚴禁在未旋轉到位的狀態下壓接。6.8切割時線頭應扎牢,并防止線頭回彈傷人。16.9 高處壓接作業1)凡參加高處壓接作業的人員必須由取36、得高空作業許可證和液壓操作證的人員擔任,兩證不全者不得進行高空壓接作業。2)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并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高處壓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和延長繩。3)高處作業應將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拋擲。4)高處作業人員在轉移作業位置時不得失去保護,手扶的構件必須牢固。5)高處壓接作業時所使用的壓接平臺必須安裝牢固,在壓接平臺上施工的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和延長繩作為二道保護,所有在壓接平臺上的工器具必須用繩索綁牢,防止墜落。17、工器具配置序號名 稱規 格單位數量備 注1液壓機1250kN臺4地線用,配套模具:G34 、L48各4套2液壓機3000kN臺6張場用,配套模具:L80 、G30各6套,G40 模具2套3輕型液壓機3000kN臺4耐張塔用,配套模具:L80 、L30各4套,L36 模具2套4導軌3m副6張場用5高空壓接平臺2.5m副4耐張塔用6壓接管校正器個47剝線器個128斷線剪子液壓個89引流板定位尺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