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萬城中村改造項目住宅土建雨污水及電氣工程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67102
2024-09-05
24頁
131.04KB
1、5.88萬城中村改造項目住宅土建、雨污水及電氣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第一章 總 論51.1項目概況5項目建設單位5建設地址51.1.4建設規模及內容51.2建設單位概況51.3 項目建設依據:51、XX市城市總體規劃;53、XX中心城市總規調整與補充意見;65、XX市市區房屋折遷管理實施辦法;6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72.1項目建設背景72.2.1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融入現代化城市的需要72.2.2是加速XX城市化步伐的需要82.2.3是營造經濟軟環境的需要92.2.4是集約利2、用城市土地資源的需要9第三章 項目選址與建設條件103.1場址概況103.2場址建設自然條件101、氣象特征102、地質狀況103、水文概況104、地形地貌115、土壤、地質116、地質災害113.3 社會環境概況113.4基礎配套條件12(1)供水13(2)排污13(3)供電13(4)其他13第四章 項目建設方案144.1 建設情況14建設規模和內容144.2土建14建筑154.3公用工程15排水151、雨水152、污水154.4電氣16電源16負荷估算16配電16照明16防雷與接地16弱電系統17第五章 環保、消防及節能175.1環境保護設計依據175.2主要污染源及防止措施171、生活污3、水172、廢氣173、固體廢棄物184、綠化185、施工期防止水土流失186、噪聲185.3消防安全184、建筑按規范配置滅火器。195.4節能19節水、節電19第六章 組織機構與項目進度206.1組織機構206.2項目管理20項目建成后管理206.3項目進度計劃20第七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217.1編制說明212、估算內容包括土建、安裝、場外工程及其他相關費用等。217.2編制依據213、工程費用參照本區其它工程費用估算取費;217.3投資估算217.3.1土地費用217.3.2固定資產投資217.3.3總投資估算227.4資金籌措22第八章 社會效益分析238.1經濟效益評價238.2社4、會效益分析238.2.1項目的建成有利于推進相關產業穩定健康發展23項目的建成有利于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24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259.1 結論257、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259.2 建議25 第一章 總 論1.1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城中村改造XX村建設工程項目(G53-1號地塊)項目建設單位 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地址 位于XX市XX新區XX鎮G53-1號地塊,地塊東至行XX江、南至XX路,西面、北面均為空地。1.1.4建設規模及內容城中村改造XX村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11844萬元,規劃總用地面積40577平方米(約60.8652畝),規劃總建設用地35686平方米,5、總建筑面積588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1974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58000平方米(按平均每套房面積100平方米,共580套估算),配套設施面積840平方米。1.2建設單位概況XXXX工業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主要負責XX新區的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設備租賃;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的聚集、處理、輸送。公司自組建以來,致力于新區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完成多個項目,信譽良好。1.3 項目建設依據: 1、XX市城市總體規劃; 2、XX大城市發展戰略綱要; 3、XX中心城市總規調整與補充意見; 4、XX中心城市居住發展“十一五”專項規劃; 5、XX市市區房屋折遷管理實施辦法; 6、中華6、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9、浙江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10、業主提供的其他資料。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1項目建設背景城中村從狹義上說,是指農村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農民轉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變成的居民區,亦稱為“都市里的村莊”。 它是在傳統二元體制的束縛下,快速推進城市化、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特殊產物,是城市建設急劇擴張、園區工業快速發展與城郊型新農村建設相對滯后造成的特殊現象。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加快,城中村在資源利用、人文景觀、城市規劃、環境衛生、村民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城市的巨大差異逐步體現出7、來,城中村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城市協調發展的主要問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作出了改造城中村,改善城郊農民人居環境,加速實現“城市郊區化、郊區現代化”的重大決策,并于2003年初拉開序幕。目前,全市城中村改造已經進入全面啟動、整體推進的階段。XX新區、鏡湖新區和柯橋組團結合開發建設,力爭把城中村改造成為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備、環境優美、文明有序的現代化城市新社區。 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2.2.1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融入現代化城市的需要由于歷史原因,絕大多數“城中村”的住宅配套設施不齊、環境衛生較差,雖然同樣生活在城市,但與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相比,差距太大。因此,改造8、“城中村“,將城中村小區化、公寓化,完善各項配套設施,真正成為城市的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廣大村民的期盼。因此,城中村改造安置的建設,是提高廣大村民的人居環境的需要。 實施“城中村”改造,就是從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徹底把“城中村”居民的傳統農村生活方式轉變為現代化城市生活方式,使“城中村”居民徹底告別舊有的生活方式,走進現代化城市文明社區,成為真正的城市人。2.2.2是加速XX城市化步伐的需要城市化作為XX新一輪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拉開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化進程,建設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是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實現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內外著名旅游城市、長江三角洲9、以輕紡為特色的重要制造業基地、XX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為XX市在同類城市競爭中贏得新優勢。城中村改造是加快城市化步伐、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提升城市門啟地段和城郊結合部的城市形象,使XX的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名城地位、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因此,改造“城中村”就成了XX市新一輪城市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沒有“城中村”的改造,就沒有XX市的真正城市化,如果農民僅僅實現地域轉移,而沒有實現戶籍、組織和管理體制、思想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更新,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沒有安置房的建設,就沒有“城中村”的改造成功,如果光靠拆遷補償而不實行安置房政策,商品房10、的價格會讓部分農民重新進入貧困,就不能實現構建和諧XX的目的。因此,項目的建設,是XX大城市建設的需要,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2.2.3是營造經濟軟環境的需要現代化城市必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文明城市。營造經濟發展軟環境,目的就是要營造環境優美、文明禮貌、經濟發展、生態平衡這樣的良好環境。但是,“城中村”雜亂的建筑景觀,“臟、亂、差”的生活環境,社會治安的嚴峻形勢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城市的形象,降低了城市的品位,影響了投資優勢的發揮,成為城市現代化的一大障礙。營造經濟發展軟環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競爭力,必須從物質形態、管理體制、思想觀念上改造“城中村”,而項目的建設,就是改造“城中村”的11、物質手段之一。2.2.4是集約利用城市土地資源的需要眾所周知,城區土地寸土寸金。如何集約利用土地是當前重要的議題。隨著人口的增長,住房需求呈剛性增長,通過合理調整住宅用地,合理規劃房屋布局和公共配套設施,統一建設農民住房,不僅可以使村民的住房面積、環境質量得到大的改觀,而且還可節約村民集體用地,為集約利用城市土地資源創造條件。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項目選址與建設條件3.1場址概況項目選址位于XX市XX新區XX鎮G53-1號地塊,地塊東至行XX江、南至XX路,西面、北面均為空地。項目擬征用土地40577平方米(約60.8652畝),用地為國有存量建設用地,現狀為空地,土地獲12、取方式為劃撥土地,該項目用地符合國家供地政策,符合城市總規劃,符合土地利用總規劃,是項目建設理想用地。項目用地屬平原水網地區,地形平坦,河道縱橫。境內供電、供熱、通訊、供排水、排污、道路等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3.2場址建設自然條件1、氣象特征XX市處于中緯度亞熱帶北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特點是冬夏季節交替明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2、地質狀況項目建設地屬軟弱土質,地質上部為沙質粘土,下屬為凝灰巖基巖,一般地耐力60KN/M2,地震烈度為6度。3、水文概況項目地處平原水網地帶,河網縱橫,江湖相連,河面寬度不一,水位落差變化較小,自凈能力較低,水源補給以天然降水和地表13、徑流為主,由于地表平坦,河面和河床坡降很小,一般情況下,流速難以標定,其水文特征既受天然降水過程影響,又受沿海堰閘的調節控制,正常水位3.81米,歷史最高水位 5.3米(1962年),歷史最低水位1.73米(1967年),內河在新三江閘、XX閘等排海閘的控制下,基本為一封閉水域,水流自西南流向東北,經過新三江閘匯入曹娥江。4、地形地貌項目選址地處蕭紹平原,屬典型的平原水網地區,地勢低平,平均海拔4-5米(黃海高程,下同),常年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是濱海河湖綜合作用而成的沖積平原,它既有一般沖積平原平坦而低緩的特征,又有人為長期圍墾改造的痕跡,所在地地層屬第四紀濱海湖相沖積層。南有會稽山脈,14、群峰綿延,山勢低緩,一般高程在200400米之間,丘陵向北逐漸湮沒于寧紹平原。5、土壤、地質項目所在區位于江山XX深斷裂帶北側,沉積、火山巖交替分布,地貌復雜多樣,主要有下古生代碎屑巖和碳酸鹽巖,中生代的火山巖、侵入巖、江層巖以及第四系的松散巖類。土壤類型為酸性黃壤和紅壤。但由于第四紀河泥堆積,平原水網土壤類型復雜,土種繁多,主要以青紫泥、腐心青紫泥為代表的富肥缺氣型土壤及黃化青紫泥、小粉泥、粉泥為代表的肥氣協調型土壤為主。6、地質災害工程為一般民用建筑,屬于一般建設項目。經查閱前人資料和現場調查,評估區無發生地質災害的歷史記載,現場調查也未發現地質災害。地質環境條件屬中等復雜類型,評估區地質15、災害不發育,地質災害危險性小。根據現行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的劃分,XX市地震烈度屬6度區。3.3 社會環境概況XX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XX市為沿海地區,物產豐富,經濟發達。XX市工業結構主要由紡織、印染、制革、食品、釀酒、機械、冶金、制藥、電子等行業組成,城市規模不斷拓展交通、郵電、金融、旅游等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XX市的經濟有了很大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XX新區成立于2000年7月,XX新區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為XX中心城市新組團和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工業新城區,總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具體規劃發展分“三步走”:到216、005年,規劃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5萬左右;到2010年規劃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0萬;到2020年規劃建成區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30萬。近期,新區的主要目標是: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到2010年,努力爭取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入3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城市功能實現新提升,到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35平方公里,人口達20萬,商貿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等城市功能配套基本完善,一批功能性標致建筑全面建成,基本建成XX中心城市新組團;城鄉統籌取得新進展,堅持統籌整合、集約集聚原則,實行一張圖規劃、一體化建設,并以城市化理念規劃建設和管理新區,重點加強城17、市新社區建設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加快失地農民培訓就業和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大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完成村改居工作,建成一批示范城市新社區和農村新社區,使新區成為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社會保持相對穩定的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3.4基礎配套條件項目所在區為城市建設用地,各項配套設施齊全,完全能滿足項目各項需求。(1)供水項目生活用水由XX市自來水公司供應,為小舜江水,水壓大于0.25Mpa,水質達到生活用水標準,水壓穩定,能滿足本項目的供水要求。(2)排污污水可進入排污管網,目前XX市污水處理廠擁有60萬噸/日的處理能力。(3)供電由市用電管理所統一規劃,區內設一座10KV變配電18、房,10KV電源由110KVXX變電所引入。(4)其他本項目所在地的電訊、消防等配套設施齊全,包括電話、寬帶網絡、數據傳輸、商務電報、三類傳真、有線電視、特快專遞等服務內容。 3.5 交通運輸條件項目區位于XXXX新區XX鎮,距上海2小時車程,距杭州國際機場僅25公里,距寧波100公里。通十分便捷。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工程配套條件良好。第四章 項目建設方案4.1 建設情況 建設規模和內容城中村改造XX村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11844萬元,規劃總用地面積40577平方米(約60.8652畝),規劃總建設用地3568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88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1974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5819、000平方米(按平均每套房面積100平方米,共580套估算),配套設施面積840平方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表4-1序號名稱使用性質單位指標備注一規劃用地4057760.8652畝二總建筑面積588401住宅總面積住房58000100*580套2配套設施面積840三建筑占地面積11974四容積率1.45五建筑密度29.5%六綠地率27.1%4.2土建平面布置城中村改造XX村建設工程著眼于居住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創造富有特色、安靜、平和的人居環境。地塊建筑紅線按規劃及有關部門規定作了預留及后退。路網規劃均能滿足規劃及消防等職能部門的要求。小區總平面布置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區域20、內建筑物設計進行細化。在合理布置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建筑平面的多樣化、道路系統的多變性,綠地小品的多重性,使區域外部空間變的豐富多彩。建筑 建筑單體內部功能布局完整、合理,建筑功能組織具有一定復合性,各建筑單體之間功能協調組織,密切配合。所有建筑為磚混結構,住宅宅層為5層,住宅面積為100平方米/套。4.3公用工程給水 項目建設工程、綠化和消防用水水源皆由城市自來水管供給,進水管徑為DN250,在本區塊環狀布置。項目生活用水按450L/戶,共住戶580戶計算,生活用水量為261噸/天,綠化、道路用水和其它用水按5%計算為13噸/天,合計用水量為274噸/天。年用水量為100010噸。消防用水量按21、發生一次,室外消火栓一次流量為15L/S,室內消火栓系統一次流量為20L/S,持續時間2小時計,用水量為252 M3。排水擬建項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1、雨水1)暴雨強度公式參照XX市暴雨強度公式:重現期P=1年,降雨歷時為5分鐘。q=3512.344(1+0.593Lgp)/(t+11.814)0.872升/秒.公頃2)屋面及道路雨水經有關組織收集后,可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2、污水污水采用分質排水,糞便污水由化糞池處理,廚房含油廢水由隔油池處理,匯同生活廢水一同排入市政排污管網。4.4電氣電源 本項目地處XX新區XX鎮,供電設施完善,電源可靠,質量穩定,完全能滿足供電要求。負荷估算擬建項目住22、宅面積58000平方米,建筑用電負荷為電氣照明、空調用電為主,有較少部分設備用電,因此用電有功功率按35w/估算,有功功率達2030KW,公建設施及路燈等用電設備按70KW估算,預計工程供電負荷為2100KW。考慮功率因數0.9,則視在功率約為1890KVA;設負荷同時系數為0.55,則估算用電設備的視在功率為1039.5 KVA。項目區內將配備1臺2000 KVA的變壓器,裝機容量完全能滿足項目區內供電需求。配電 住宅小區屬三級負荷,低壓380/220V電源引自變電所低壓配電柜各出線回路,配電系統采用樹干式和放射式混合供電形式。擬在小區內設變配電房一個,可供本項目用電,10KV電源由XX鎮123、10KV變電所引入。變電所至各用點采用放射式供電。住戶一戶一表,按高供低計方式量電。照明照明燈具一般選用高效、節能型的日光燈為主,個別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安裝。在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設有應急疏散燈,主要動力房、技術設備房及消防控制中心等設有應急事故照明燈。防雷與接地防雷接地、電氣等設備保護接地合用接地體,即利用基礎鋼筋相互焊接聯通,形成一個環型接地體,其阻值小于1歐姆。樓內所有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均需作接零保護(即為PE線相連接),屋頂設置避雷針防直擊雷。弱電系統擬建項目的弱電系統控制設置應在小區門衛或物業管理處,統一管理。弱電系統包括以下幾個分系統:電話通訊系統、可視安全對講系統、安全防范及視頻監控24、以及有線電視系統等。第五章 環保、消防及節能5.1環境保護設計依據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中規定的“三同時”原則。(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133905-1996)(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4)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5.2主要污染源及防止措施1、生活污水排水采用完全分流制,分雨水、廢水兩個排水系統。雨水排水系統匯總后排入河道。生活廢水中的糞便污水經化糞池、隔油池處理,經污水收集池收集匯總后排入城市排污管網。2、廢氣本項目廢氣主要為油煙廢氣和汽車尾氣,油煙廢氣通過專用管道送至屋頂排放;加強對地面停車場的管25、理,盡量減少汽車怠速時間,以減少汽車廢氣的排放;停車場附近設置相應的綠化隔離帶,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3、固體廢棄物項目建成后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通過分類收集后,由當地環衛部門及時回收或清運填埋、焚燒。4、綠化設計時應保證有足夠的綠化面積,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綠化的區域種草植樹,在道路兩側及建筑物之間進行綠化,有利于美化環境和隔音。5、施工期防止水土流失項目施工期間由于開挖地基,車輛來往頻繁,容易造成表土流失。建議施工期間應充分重視排水設施建設,及時清運表土,做好植樹、草皮等地表保護措施。6、噪聲該擬建項目主要噪聲源為設備噪聲。如空調、電視機。均符合環境噪聲有關標準要求。5.3消防安全1、擬26、建項目的消防用水來自城市供水管網,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就有關規定設置室外消火栓和室內消火栓箱。室內消火栓:20L/S 火災延緩時間:2小時室外消火栓:15L/S 火災延緩時間:2小時設消防儲水池儲存二小時室內消火栓系統。2、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按規范設計室內消火栓。消火栓布置保證同層任何部位均有兩股水柱同時到達,充實水柱不小于10M,消防立管連成環狀。消火栓采用SN65雙出口帶消防卷盤。3、室外消火栓系統:建獨立的消防供水系統,按規范要求的保護半徑布置室外消火栓。4、建筑按規范配置滅火器。5.4節能建筑節能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和使用過程中,執行建筑27、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建筑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建筑物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的能耗。節水、節電1、使用各種節水設備,減少水資源浪費。2、廁所的沖洗水箱應采用手動裝置。3、洗手水龍頭的口徑不宜過大。4、采用低損變壓器,并使其負荷率處于最佳值。對無功功率進行補償,使系統功率因數自動保持在0.9或0.95(有載調壓)以上。第六章 組織機構與項目進度6.1組織機構 本項目為城中村改造XX村建設工程,由XXXX工業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XXXX工28、業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與其相適應的合理、完善的組織結構,按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對下設的各職能部門實施全面責任管理,確保公司正常有序地運行。公司下設財務、工程、基建和綜合辦等部門,分別負責財務、設計、招投標、施工現場管理、前期及驗收審核工作。6.2項目管理項目的建設實施管理 本項目在建設實施工程中要嚴格遵守工程建設的基本程序,按照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嚴格管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以XXXX工業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中心對項目技術經濟負責,做好工程的招標投標工作,實行全過程的建設監理,對工程技術和經濟各方面做好協調與管理工作,加強監督管理,努力29、實現工程投資省、質量優、工期合理的目標,使項目盡快發揮經濟效益、社會和環境效益。項目建成后管理本項目為XX鎮XX村安置房,建成后交付XX村(居)委會管理,由村(居)委會聘請物業公司進行相關物業的管理。6.3項目進度計劃 根據本項目建設條件、具體情況和特點,項目建設期為12個月,預計從2010-2011年開始,于1年后投入使用。第七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7.1編制說明1、本估算是城中村改造XX村建設工程的投資估算,并按確定的有關規劃設計方案的要求進行。2、估算內容包括土建、安裝、場外工程及其他相關費用等。7.2編制依據 1、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及參數(第三版)中規定的有關30、投資估算編算方法及行業規定進行;2、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實用手冊;3、工程費用參照本區其它工程費用估算取費;4、該項目設備參照國內同類設備價格取費;5、公用工程設備及材料的價格均以市場價格信息價估算;6、其他費用參照有關規定編制。7.3投資估算7.3.1土地費用本項目征用土地40577平方米(約60.8652畝),按劃撥土地價格10萬元/畝,估算土地征用費609萬元。7.3.2固定資產投資本項目估算固定資產投資11844萬元,其中工程費用9168萬元,包括土建、安裝和其他等;工程其他費用2112萬元,包括土地征用、勘測設計費、咨詢評估費、建設管理費31、人防費等;預備費用564萬元。具體見表7-1。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表7-1 單位:萬元序號名稱土建安裝其它總值備注一工程費用7665130320091681.1土建工程735573551.2安裝工程8838831.3場外工程310420200930二其他費用21121土地征用6096092勘測設計費2752753咨詢評估費92924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73735建設管理費1831836人防費用2502507其他市政配套設施費用1801808管理維修資金450450三預備費580564合計766513032876118447.3.3總投資估算 本項目不考慮流動資金,因此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即為總投資32、,本項目總投資估算為11844萬元。7.4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估算為11844萬元,所需資金由XXXX工業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籌措解決。第八章 社會效益分析8.1經濟效益評價本項目屬于社會性保障用房建設,為社會公益性項目,屬于非盈利性質。 項目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項目拆遷出來的的土地的價值和工程建設產生的GDP,會給周圍土地、房產帶來增值,以及項目建設帶來的其他各種間接的經濟效益。本項目的投資,將直接、間接地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8.2社會效益分析作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項目,本項目取得的社會效益遠大于其經濟效益,項目的建成對于改善農民居住條件,集聚人氣,推動小城鎮建設,減少污染,改善環境,提高土地利33、用率等都將產生一定的作用,使人居、環境協調發展,更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社會效益十分顯著。8.2.1項目的建成有利于推進相關產業穩定健康發展XX市“十一五”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房地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我市房地產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重在7%左右,能適應人民群眾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基本實現“居者有其屋,戶均一套房”的目標,城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積達到33平方米以上,農村人均生活面積達到50平方米以上。XX中心城市居住發展“十一五”專項規劃在推進我市住宅產業穩定健康發展的對策與措施中指出要繼續穩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既有利于城郊農民住房條件的改善,也有利于城郊的34、土地增值,還能夠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同時,政府加快“城中村”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為城郊的開發創造條件。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業的發展,擴大投資需求,尤其是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建設,增加對住宅、耐用消費品和服務業的需求,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項目的建成有利于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要求各地區加快改革的步伐,并要求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與之相適應。城中村改造各級政府的目標任務,“城中村”改造的是社會系統工程,“城中村”問題的妥善解決關系著居民基本生活,關系著城郊結合部的長治久安。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民心所向,政府35、工作之重。項目的建設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體現其完善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定發展。同時“城中村”改造帶來城市環境的優化,必然拓展市資產的增值空間,進一步推動城市經濟的健康發展。項目的建設將解決XX村的安置問題,推動XX新區社會事業的發展 項目的建設,是為XX村的整體拆遷安置做好準備工作。項目的建設,將直接解決戶拆遷、安置戶的要求,改善其居住環境,解決了XX新區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問題,為XX新區城中村改造打下了基礎,從而推動XX新區社會事業的發展。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9.1 結論1、擬建項目是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融入現代化城市的需要。2、擬建項目是加速XX城市化步伐36、的需要。3、擬建項目的建設是是營造經濟軟環境的需要。4、擬建項目是集約利用城市土地資源的需要。5、項目的建設符合XX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符合XX大城市發展戰略和建設生態城市的要求。6、同時,擬建項目的建設利于推進相關產業穩定健康發展;有利于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將解決XX村的安置問題,推動XX新區社會事業的發展。7、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9.2 建議1、本項目時間緊,在項目建議書批復后,建議有關部門盡早立項做好相關報批工作,出爭取項目早日投入使用,盡快產生社會效益。2、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希望能得到電力、電信、廣電、自來水等相關部門的照顧,做到特事特辦,對于實施方案不斷優化,保證項目優質高效,按期完成。3、本項目投資額較多,建設有關部門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控制不可預計風險因素,保證項目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