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389萬平米國際鞋紡城建筑搭設滿堂腳手架裝修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2513
2024-09-05
21頁
839.59KB
1、253389萬平米國際鞋紡城建筑搭設滿堂腳手架裝修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第1章 編制說明及依據1.1 編制說明本工程部分區域頂棚過高(超過6m,其中一層采用龍門架),須單獨搭設裝修滿堂腳手架供抹灰裝飾裝修所用。1.2 編制依據(1)xx國際鞋紡城一期工程施工圖紙、技術聯系單及圖紙會審記錄;(2)xx國際鞋紡城一期工程標段項目施工組織設計;(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4)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5)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 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6)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7)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10)(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1991(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第2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xx國際鞋紡城一期工程II標段項目位于xx市xx村xx路東側,三號路南側;本工程分C、D兩個地塊,建筑總面積約253389萬平米,其中C地塊為地下一層,地上2幢為5層、1幢為12層,D地塊為地下一層,地上2幢為5層、1幢為10層,建安工程費約5.6億元;總工期700個日歷天。2.2 滿堂腳手架搭設概況(1)D-區1/(D-N)軸(3、D-P)軸/(D-17)軸(D-18)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9.850,搭設高度為9.7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37.8m2。(2)D-區(D-Q)軸(D-S)軸/(H-4)軸(D-18)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4.000,搭設高度為13.880m(地下室頂板面到4層板底),搭設面積約44.8m2。(3)C-區1/(C-T)軸(C-U)軸/6/C軸5/C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0.100,搭設高度為9.880m(地下室頂板面到4層板底),搭設面積約28.3m24、。(4)C-區(C-K)軸(C-N)軸/6/C軸5/C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7.600,搭設高度為17.48m(地下室頂板面到5層板底),搭設面積約65m2。(5)C-區1/(C-L)軸(C-N)軸/5/C軸4/C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4.000,搭設高度為13.88m(地下室頂板面到4層板底),搭設面積約34.2m2。(6)C-區(C-M)軸(C-Q)軸/5/C軸4/C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A、B1、B2)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A標高為14.000,搭設高度為13.87m(地下室頂板面到4層板底),5、搭設面積約43m2。陰影區域B1標高為10.150,搭設高度為10.02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12.7m2;陰影區域B2標高為10.100,搭設高度為10.02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6.4m2。(7)C-區(G-A)軸(G-C)軸/(G-4)軸(G-5)軸部分區域及結構邊緣懸挑部分(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7.650,搭設高度為17.53m(地下室頂板面到5層板底),搭設面積約241m2。(8)D-區1/(D-N)軸(D-P)軸/(D-17)軸(D-18)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7.60,搭6、設高度為17.48m(地下室頂板面到5層板底),搭設面積約37.4m2。(9)D-區1/(D-N)軸(D-P)軸/(D-17)軸(D-18)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0.15,搭設高度為10.0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37m2。(10)D-區(D-G)軸(D-M)軸/2/(D-15)軸1/(D-16)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0.15,搭設高度為10.0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182m2。(11)D-區(D-E)軸(D-F)軸/(D-16)軸1/(D-16)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7、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0.15,搭設高度為10.0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35m2。(12)C-區(D-J)軸(D-M)軸/(C-16)軸(C-17)軸、D-區(D-J)軸(D-M)軸/(D-3)軸(D-4)軸扶梯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0.15,搭設高度為10.0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合計約148m2。(13)D-區(D-E)軸(D-F)軸/2/(D-15)軸1/(D-16)軸、D-區(D-N)軸(D-P)軸/2/(D-15)軸1/(D-16)軸區域內梁(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8、0.15,搭設高度為9.4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梁底)。(14)D-區(D-V)軸(D-W)軸/(D-16)軸(D-19)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0.150,搭設高度為10.1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64m2。(15)C-區(C-T)軸(C-U)軸/(1/C)軸(C-3)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9.850,搭設高度為9.7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36m2。(16)D-區(D-E)軸(D-F)軸/(D-18)軸(D-19)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9、10.150,搭設高度為10.13m(地下室頂板面到3層板底),搭設面積約26m2。(17)D-區(D-M)軸(D-Q)軸/(D-18)軸(D-19)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7.600,搭設高度為17.48m(地下室頂板面到5層板底),搭設面積約66m2。(18)C、D區塊交接處,(C-18)(C-19)軸全部區域及(D-1)(D-2)軸全部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6.250,搭設高度為11.43m(地下室底板板面到2層板底),搭設面積約985m2。(19)(C-17)(D-3)軸部分區域及(D-1)(D-2)軸全部區域(10、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6.150,搭設高度為8.650m(現回填土面到2層坡道板底),搭設面積約1258m2(施工過程中、標段各占一半)。(20)(C-9)(C-10)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滿堂腳手架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6.170,搭設高度為11.32m(地下室底板板面到坡道板底),搭設面積約163m2。(21)D-區1/(D-N)軸(D-Q)軸/(H-4)軸(D-19)軸部分區域(圖中陰影部分)為高支模搭設區域。陰影區域標高為14.000,搭設高度為7.38m(3層板面到5層板底),搭設面積約70m2。第3章 滿堂腳手架設計3.1 材料準備3.1.1 選11、型及材料選用本工程滿堂腳手架立桿、大小橫桿宜采用48.33.6mm鋼管,鋼管扣件連接,包括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立桿頂端水平桿設置300mm一道,上部滿鋪鋼笆網片作為裝飾裝修人工操作平臺。連接扣件、綁扎材料、剪刀撐、斜撐、水平拉桿、鋼笆網等搭設材料,嚴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的規定進行施工。3.2 滿堂腳手架搭設3.2.1 滿堂腳手架搭設設計(1)橫向間距不大于1500mm、縱向間距不大于1500mm,與其它支撐共同連接成整體。(2)最頂層水平桿應加密設置,以便于鋪設鋼笆網片作為裝修平臺。上層水平桿設置間距300mm,下層水平桿設置間距75012、mm。(3)支撐體系水平橫桿步距1.8m,同時在離地20cm范圍內設置掃地桿、水平剪刀撐。(4)剪刀撐必須貫通連續設置,與地面交角45度60度,間距不超過5米(縱橫兩個方向),同時在架體兩側外圍設置縱向剪刀撐進行封閉。(5)立管底部墊方木或寬度不小于15cm,厚度不小于5cm的木墊板,利于荷載傳遞。滿堂架平面圖滿堂架立面圖3.2.2 滿堂腳手架搭設參數腳手架搭設方式滿堂腳手架架體最高(m)17.53m距周邊墻寬(m)0.20立桿橫距(m)1.5立桿縱距(m)1.5步距(m)1.8加固點布設連接預埋鋼管/橫向用頂托對頂頂緊墻體/遇柱抱柱剪刀撐與地面傾角4560,寬度不大于6m使用材料按照本方案要13、求和相關規范要求使用3.3 滿堂腳手架搭設要求3.3.1 立桿(48.33.6mm鋼管)滿堂腳手架地基應平整無雜物。每根立桿底部設應加設底座或墊板,墊板厚度不小于50mm。滿堂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底部、距離墊層面或底板結構面不超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對接應符和下列規定: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接頭不得設置在同一步距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3.3.2 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與立桿用直角扣件14、扣接牢固,垂直間距為1.8m,縱向水平桿接頭交錯布置,相鄰接頭不得在同一跨內,并套上駁芯和對接扣件鎖緊扣牢。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和以下規定: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3.3.3 橫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設在縱向水平桿與立桿的連接點,兩端用直角扣分別與內外立桿鎖緊扣牢。橫向水平桿構造應符和下列規定: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15、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離不應大于150mm。3.3.4 鋼笆網片作業層鋼笆網片應滿鋪、鋪穩,并用牢牢固定在鋼管上;鋼笆網伸出水平桿邊緣長度不超過100mm。3.3.5 加固點設置加固點設置共有三種方式:1、利用先前外腳手架預埋的普通鋼管,采用扣件連接,3跨設置一道。2、遇結構柱時抱柱,間距2步設置一道。3、采用水平桿加頂托直接頂到結構墻柱(除砌體墻),間距2步3跨。以上三種設計必須滿足其一。3.3.6 剪刀撐腳手架的每10m設水平剪刀撐,剪刀撐鋼管采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不少于三個旋轉扣件固定,等間距鎖緊扣牢。豎向剪刀撐每間隔5跨設置一道,當高度超過10m時,外圍四16、周設置連續剪刀撐。3.3.7 臨邊防護最外側立桿伸出模板面1.3m,離模板面0.6m設置第一道水平桿,1.2m設置第二道水平桿,四周滿設。3.4 滿堂腳手架的使用應遵守以下規定1)施工荷載(作業層上人員、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標準值,裝修腳手架取2kN/。2)施工設備單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運和安裝的構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3)在架面上設置的材料應碼放整齊穩固,不影響施工操作和人員通行。嚴禁上架人員在架面上奔跑、退行。 4)作業人員在架上的最大作業高度應以可進行正常操作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墊器物或單塊腳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5)在作業中,禁止隨意拆除腳手架的基本構架桿件、整體性桿17、件、連接緊固件。6)工人在架上作業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閃失和落物。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休息。7)每班工人上架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許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在不安全的情況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況時,應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員撤離。8)每日收工前應清理架面,將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齊,垃圾清運出去;在作業期間,應及時清理落入腳手板上的材料和物品。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自架上向下拋擲材料物品和傾倒垃圾。3.5 腳手架的拆除規定 腳手架的拆除作業應按確定的拆除程序進行。18、連墻件應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桿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在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誤扶和誤靠已松脫連接的桿件。拆下的桿配件應以安全的方式運出和吊下,嚴禁向下拋擲。在拆除過程中,應作好配合、協調動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第4章 文明施工要求 1.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現場嚴禁吸煙。2.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要愛護場內的各種設施和標識牌,不得隨意拆除和移動標識牌。3. 嚴禁酗酒人員上架作業,施工操作時要求精力集中、禁止開玩笑和打鬧。4.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考試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19、方可發上崗證。凡有高血壓、貧血病的、心臟病及其他不適宜高空作業者,一律不得上腳手架操作。5. 上架子作業人員上下均應走人行梯道,不準攀爬架子。6. 護身欄、腳手板、擋腳板等影響作業時,如需要拆改時,應由架子工來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7. 腳手架驗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作局部拆改時,須經技術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8. 在架子上的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拆動腳手架的所有拉結點和腳手板,以及扣件綁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9. 拆除架子而使用電焊氣割時,派專職人員做好防火工作,配備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落。 第5章 應急預案為了保證本滿堂腳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20、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根據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特制定應急處理預案。5.1.1 應急組織機構一旦發生安全應急事件,項目部立即成立臨時應急救援小組。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應急救援小組,并由項目經理主管事故處理工作,其他部門為小組成員實施工作。(1)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及職責:名稱職務聯系方式備注項目經理/組長現場總指揮,調動應急救援小組展開行動。項目執行經理/現場組長與公司及外部聯絡;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李彥琪技術負責人/副組長組織現場警戒;組織保護緊急疏散;組織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信息。 生產負責人/副組長組織人員現場展開應急救援行動,并對21、接外部及公司展開快速有效救援。組員應急物資準備;組織現場人員急救,組織傷員送醫院急救;各組員根據所屬部門配合各副組長開展應急救援行動。組員組員組員5.1.2 應急救援資源配備序號設備名稱數量負責人有效期截止日用途存放地點1救護車1輛開工至竣工急救現場呼叫2急救擔架1副開工至竣工人員運輸材料庫房3毛巾30張開工至竣工降溫材料庫房4紗布10卷開工至竣工受傷急救材料庫房5繃帶10卷開工至竣工受傷急救材料庫房6急救箱(含藥品)1個開工至竣工受傷急救安全部7干粉滅火器20只開工至竣工滅火安全部8手電筒20把開工至竣工照明材料庫房9雨衣30件開工至竣工防雨材料庫房5.1.3 應急培訓應急小組成員在項目安全22、教育時必須附帶接受緊急救援培訓。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種重大事故搶救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5.1.4 應急預案響應程序發生緊急事故時,發現人應當立即向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的成員報告,亦可根據緊急事態情況直接報告地方相關救援機構。項目部各應急組相關成員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趕到現場,同時向項目部應急組組長、副組長報告,報告后不得離開現場,應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救援。項目部應急組組長、副組長根據現場緊急事態情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并立即報告地方救援機構,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報告。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負責人應當根據事態情況立即部署救援工作,必要時組織公司救援組有關成員趕赴現場指揮協調。應急救援預案應結合公司、項目部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其中包括防臺風應急救援預案。5.1.5 應急預案的終止事故現場經過應急預案實施后,所有現場人員得到清點,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應急總指揮可決定終止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