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吸收塔循環漿液泵排水坑泵安裝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158
2024-09-06
15頁
138.07KB
1、發電廠吸收塔循環漿液泵、排水坑泵安裝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1、施工范圍4#泵類的安裝一般包括:吸收塔循環漿液泵、吸收塔區排水坑泵。2.1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 ( 鍋爐機組篇 ) DL/T5047-952.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 ( 汽輪機機組篇)DL5011-922.3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 (火力發電廠焊接篇)DL5007-922.4電力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96年版鍋爐篇、汽機篇、焊接篇)2.5 xxxx網新圖紙、廠家設備說明書與廠家圖紙2.6電力建設安全2、工作規程DL5009.1-20022.7火力發電廠煙氣脫硫設計技術規程(DL/T5196-2004)3施工準備3.1材料準備 墊鐵 10018020mm 數塊 墊鐵 10018030mm 數塊 槽鋼 【20 50m 3.2 施工機械塔式起重機50T 1 臺 履帶吊 63T 1臺倒鏈 5t 6臺 倒鏈 2t 8臺板手 18 1把 扳手 12 2把套筒扳手 1套 梅花扳手 1套 手錘 2把 千斤頂 8臺 3.3 計量器具及特殊工具千分表 3塊塞尺 2件鋼板尺1m 2件線墜 2個磁力座百分表 2套水平儀 1套3.4施工條件3.4.1土建基礎施工完畢,并經驗收交安;3.4.2地腳螺栓安裝完畢,并達到進3、行下一步工序條件;3.4.3施工場地平整完畢,施工用電暢通,施工機械到位;3.4.4施工前要認真熟悉圖紙,施工前先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3.4.5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包括專用工具)、所需用的材料齊全;3.4.6施工中的所有計量器具都必須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并發有檢驗合格證。3.5施工人員組織施工負責人1人:主要負責施工現場的管理;技術員2人:主要負責施工技術工作;安全員 2人:主要負責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焊工4人:取得合格證書的焊工;鐵工15人:具有經驗豐富的熟練工人;電工1人:主要負責現場施工用電的工作。4、 安裝工序4.1 流程圖:施工前準備 設備清點與檢查 基4、礎復查與刨面泵就位與粗找正螺栓孔灌漿二次找正與緊固螺栓 二次灌漿 檢查與驗收 試運行 4.2工序方法基礎復查與處理.1 交付安裝的混凝土基礎的基礎尺寸、中心線、標高、地腳螺栓孔和預埋鐵件位置等,均應與設計圖紙要求相符合;.2 設備就位前,應對混凝土基礎進行處理,與二次澆灌混凝土接觸的表面應鑿出毛面并清除油污和其他雜物;.3 放置墊鐵處的混凝土表面應鑿平,與墊鐵接觸應密實,墊鐵放上后無翹動現象。用鐵水平進行“+”字型檢查,墊鐵接觸面積不小于75,局部間隙小于0.1mm,且間隙累計長度小于周長的25 ;.4 地腳螺栓孔內應清潔無雜物和油垢。 墊鐵的配制與安裝.1 墊鐵材料可以采用鋼板或鑄鐵;.2 5、墊鐵表面應平整,無翹曲和毛刺,墊鐵表面應經過機加工;.3 墊鐵的坡度一般應為1:10-1:25,薄邊厚度應不小于5;.4 墊鐵應安放在地腳螺栓的兩側和底座承力處,底座在地腳螺栓擰緊后不得變形;.5 每組墊鐵一般不應超過3塊,特殊情況下個別允許達到5塊,其中允許用一對斜墊鐵;.6 墊鐵應比底座邊寬出10-20;手錘輕敲,應堅實無松動,裝好后應在接縫處點焊牢固;.8 底座與基礎表面的距離應不小于50;.9 底座埋入二次澆灌混凝土的部位,應將浮銹油污及油漆清除干凈。 安裝地腳螺栓時應符合的要求.1 地腳螺栓的油脂、污垢應清理干凈;.2 地腳螺栓的鉛垂度的誤差應小于1/100;.3 地腳螺栓與其孔壁四6、周應有間隙;.4 地腳螺栓末端應不碰孔底;.5 地腳螺栓上一般應配一個螺母和一個墊圈,螺母與墊圈,墊圈與底座應接觸良好。 一般離心泵安裝前的檢查離心泵安裝前如需解體檢查時,應檢查下列各項,并符合要求;如制造廠規定不解體,則可根據條件檢查有關項目。.1 鑄件應無殘留的鑄砂、重皮、氣孔、裂紋等缺陷;.2 各部件組合面應無毛刺、傷痕和銹污,精加工面應光潔;.3 殼體上通往軸封和平衡盤等處的各個孔洞和通道,應暢通無堵塞,堵頭應嚴密;.4 泵體支腳和底座應接觸密實;.6 泵輪、導葉和誘導輪應光潔無缺陷,泵軸與葉輪、軸套、軸承等相配合的精加工面應無缺陷和損傷,配合應正確;.7 泵輪組裝時對泵軸和各配合件的7、配裝面,都應擦粉劑涂料;.8 組裝好的轉子,其葉輪密封環處和軸套外圓的徑向跳動值應不大于規定值;.9 泵軸徑向晃度值應不大于0.05;.10 葉輪與軸套的端面應與軸線垂直,并應接觸嚴密;.11 密封環應光潔,無變形和裂紋。 立式泵安裝前的檢查.1 進水側水槽或流道的混凝土表面,經外觀檢查無蜂窩、孔洞、漏筋和裂紋等缺陷;.2 泵基礎的中心線與進出口水管接口構筑物中心線的誤差,一般應在10以內;.3 對于電動機與水泵分層安裝的水泵,以下層基礎為基準的各層標高的相對誤差,應在10以內;.4 用鋼絲線墜測量各層開孔中心,誤差應在5以內,當誤差較大時,可綜合考慮各層偏差和進出口的偏差值,調整水泵基礎的縱8、橫中心線的位置,一般樓面開孔尺寸應大于出水彎管的平面尺寸;.5 泵基礎經沉陷觀測,應無特殊不均勻沉陷情況;.6 底座安裝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標高 5 中心 3 端面水平度 0.05/m底座與墊鐵、墊鐵與基礎都應接觸良好;.7 底座定位后,澆灌地腳螺栓混凝土,強度達70%后才允許緊地腳螺栓,經復查底座水平無異狀,再澆灌底座的二次混凝土和安裝葉輪外殼,導葉體各節部件。 試轉前的準備與檢查.1 軸承潤滑:查看油標,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油位不得超過油標的2/3;.2 檢查旋轉方向:使泵能可靠運行,確保泵的葉輪的旋轉方向正確,檢查前,要確保泵體內無雜物;.3 用手轉動聯軸器,應輕重均勻,泵內9、無摩擦聲,然后點動電機開關,檢查是否有異常響動;.4 啟動前,泵的進出口管道必須保持暢通,并且泵不允許空轉。4.2.7 泵的運轉4.2.7.1 啟動電機:檢查電機主軸旋轉方向是否與旋向標牌所示旋轉方向一致;4.2.7.2 電機試轉:將電機與泵的聯軸器分離,使電機空載運轉,連續運行8小時后,檢查電機的軸承的溫升、振動及有無異常聲響等。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直至排除為止;4.2.7.3 泵試轉:電機空載運轉正常后,將電機與泵的聯軸器連接進行泵的負載試轉。試轉時應逐漸加載達到額定壓力,且不得超載運行。試轉時絕對禁止將泵的進出口閥門關閉,也不得滿載時突然停車。如發現有碰撞或磨擦聲、泄露等異常現10、象,應立即停車檢查;4.2.7.4 運轉期間不得加注潤滑油。5、質量控制點5.1泵輪葉片與外殼的間隙;5.2推力盤水平、推力頭組裝與軸的配合間隙;5.3電動機與水泵導軸承間隙。6、質量技術標準6.1安裝標準表一序號檢 驗 指 標性質單位質 量 標 準合 格優 良1基礎幾何尺寸mm202中心位置偏差mm203基礎縱橫主中心線偏差204中心線距離偏差mm35地腳螺栓孔偏差mm106標高偏差mm10表二序號檢 驗 指 標性質單位質 量 標 準合 格優 良1平墊鐵幾何尺寸長度mm超出機框202寬度mm1001503斜墊鐵幾何尺寸斜度1:101:204最薄邊厚度mm45長寬尺寸mm同平墊鐵6墊鐵表面質量11、平整,無毛刺、油污斜墊鐵經機加工7放置順序放置穩固,厚塊放下層薄塊放上層,最薄塊夾中間8墊鐵塊數塊一般49層間接觸接觸嚴實,用0.1mm塞尺塞入深度不超過墊鐵塞試方向接觸長度的20%10放置部位放置位置在設備主受力臺板、基框立筋處或地腳螺栓兩側11與基礎接觸面琢磨平整,接觸良好12灌漿前各層墊鐵點焊點焊牢固,不松動13地腳螺栓垂直偏差mm1/100L表三 序號檢 驗 指 標性質單位質 量 標 準合 格優 良1檢查殼體、法蘭結合面無裂紋、砂眼、毛刺、損傷、結合面平整,接觸嚴密2 葉輪、軸承部件無裂紋、毛刺、銹痕3軸承油室無鑄砂、雜物、內部干凈4泵體縱橫中心線距離偏差mm105安裝軸中心標高偏差m12、m56軸水平度偏差mm/m0.1表四序號檢 驗 指 標性質單位質 量 標 準合 格優 良1試運準備機械及連接系統內部檢查無雜物(工具、臨時加固等);且不得有人員在內逗留2各部位螺栓連接無缺件和松動3各轉動裸露部分防護保護罩、圍欄齊備可靠11冷卻水供回水暢通,水量充足12潤滑油油 位油位適當13油 質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14試運電動機空轉旋轉方向正確;電流、振動、溫升、聲響等正常6.2 質量驗收級別 嚴格執行三、四級驗收制度,貫徹自檢,專檢相結合的辦法;驗收時,應具備的條件:安裝完畢,自檢合格。6.3 驗收時應具備的資料 泵類安裝作業指導書 安裝質量檢測記錄 質量檢驗評定表7、安全技術措施,危險13、源、危險點辨識及風險評價a 、安全技術措施1) 起重機起吊設備,起吊臂下,鋼絲繩夾角內嚴禁站人;2)施工人員須穿戴好防護用品,高空作業時系好安全帶;3)各種安全防護繩、網罩,設置和安裝好;4)特殊工種持證作業;5)進入現場施焊的焊工必須持證上崗;6)焊工必須遵守各項安全、文明施工的規定;7)焊工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8)焊工在使用電磨工具時必須戴防護眼鏡,使用前檢查電磨工具砂輪片是否松動,是否需要更換砂輪片;9)上下作業要做好隔離措施,作業區下方有易燃易爆物品時要墊上石棉布,防止飛濺物落下;10)焊接作業:構件焊接牢固后方可解鉤;11)使用電動工具作業:施工中使用電動工具時14、,應做好絕緣措施。電動扳手使用保管中應注意防潮、防雨,有異常聲響時,立即停機檢查。電源線、插座應定期檢查,嚴禁將電源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施工現場嚴禁亂拉亂接電源;12)吊裝作業:吊裝立柱時,吊耳連接螺栓應充分緊固。立柱纜風繩栓在牢固地點,嚴禁隨意亂動或私自解除,以免發生危險或影響鋼架結構尺寸,纜風繩應鎖緊,必要時掛警示標志。嚴禁把終緊扳手用作初緊扳手,以保證扭矩值。吊裝人員在構件就位時應選好站位,防止構件碰傷;嚴禁用手指試摸螺栓孔;13)應避免電焊線與帶有感應線圈的設備相連;裸露的焊線接頭必須包扎;14)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并高掛低用;15)雨季施工注意防滑、防觸電;16)腳手架搭設應規范可15、靠;17)嚴禁上下拋擲物件,隨身帶的工具保管放好,使用時應套上安全繩;18)加強安全教育,安全監督,檢查,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杜絕“三違”現象;19)貫徹落實執行安全項目責任書,確保施工過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b、安全施工危險點、危險源危險源、危險點辨識與風險評價表序號危險源危險點危險因素危害方式可能導致的事故作業條件危險評價危險級別控制措施安全管理人LECD1高空作業未正確使用安全帶不小心掉下高處墜落30.51522.54安全教育xx腳手架堆放材料xx超 載壓垮腳手架,材料掉下坍塌高空落物6371263加強監護xx2消防活動未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無法滅火火災、爆炸100.515753采取防范措施16、xx3腳手架搭設搭設不合格架子倒塌坍塌0.5110.54及時整改xx作業人員無證作業搭設不合格坍塌31134安全教育及時整改xx4起重機械使用載重超負荷機械倒塌設備墜落起重傷害103154501檢查整改xx操作人員誤操作機械倒塌設備墜落坍塌103154501加強制止檢查教育xx無限位或限位失靈機械倒塌設備墜落起重傷害337634加強巡視xx惡劣天氣機械倒塌設備墜落起重傷害337634加強預防xx5吊裝作業吊點選擇不當機械倒塌設備墜落起重傷害10372102及時整改xx指揮錯誤機械倒塌設備墜落6371083加強教育xx吊物捆綁不牢機械倒塌設備墜落起重傷害10372102及時整改xx6鋼絲繩無防割17、措施鋼絲割斷起重傷害1033904及時整改xx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夠鋼絲繩拉斷起重傷害1033904及時整改xx7電焊作業一、二次線裸露人員觸電觸電63152702及時整改xx電焊無接地保護人員觸電觸電11774及時整改xx8施工用電電源線裸露人員觸電觸電63152702定期檢查,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xx開關、插座缺損裸露人員觸電觸電33152702定期檢查xx電源盤、柜無接地保護人員觸電觸電11774加強整改xx8、環境保護措施8.1 焊工配備焊條筒以及焊條頭筒,杜絕地面焊頭,鋼筋頭、木材頭;8.2焊接時采取搭設隔離棚等措施降低噪音產生的影響;8.3焊后焊工對焊縫用的藥皮,飛濺及時進行清理;8.4設置邊角料存放場,對能回收的邊角廢料進行分類回收。對不能回收的廢料進行合理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