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兆乏調相機工程臨時電纜敷設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432
2024-09-06
16頁
247.77KB
1、2*300兆乏調相機工程臨時電纜敷設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施工內容及工程量111.2工程量:02 施工依據02.2 國家電網公司基建質量管理規定(基建/2)112-201502.9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8-200603 施工準備03.1施工人員配備13.3 施工工器具配備:14 勞動力組織及計劃25 中間交接要求27.2 電纜敷設37.3 電力電纜終端頭、接頭的制作57.3.2制作電纜終端和接頭前,符合下列要求:67.4控制電纜的接線流程及2、質量通病治理67.4.1電纜工程和一次接線中常見的質量通病:67.4.2消除質量通病的措施和一次接線的質量要求:68 質量檢驗78.1 主要 設備材料檢驗要求78.1.1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器具需檢驗合格;78.2 電纜工程質量檢驗要求810 質量保證措施1011 工期保證措施1112 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113.1 安全措施1113.1.3施工作業地點有足夠的照明和足夠的工作面。1113.2 文明施工措施1113.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13L131 施工內容及工程量1.為滿足xx2*300兆乏調相機工程項目臨時用電需求,根據用電負荷計算,需敷設一根YJV22 3X185+2X150的動力電纜.現3、場臨時電源從換流站內400V配電室2P 400V 1號母線1號饋線柜1-5LSI800開關引出,引接至施工現場一級配電柜,開關容量630A。1.2工程量:1.1 動力電纜為YJV22 3X185+2X150的電纜,約1km.1.2 電纜槽盒約20m.1.3臨時用電一級盤柜:一組,容量630A.2 施工依據2.1 國家電網公司關于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安全質量和工藝水平的決定國家電網基建20111515號2.2 國家電網公司基建質量管理規定(基建/2)112-20152.3 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驗收管理辦法國網(基建/3)188-20152.4 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管理辦法國網(基建/34、)186-2015 2.5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2.7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及預控措施管理辦法2.8 800kV換流站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Q/GDW 224-20082.9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8-20062.1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71-20123 施工準備3.1施工人員配備電纜工程施工人員由1個技術專責、2個電氣施工技術人員、3個電氣一次接線工、在進行全站臨時電纜敷設時增加20名力工。對施工人員要求以技工和有經驗的青工為施工骨干,必須有體檢證明能夠從事電氣施工作業5、,電氣安裝必須是專職的并持有有效證件,施工工作必須服從技術專責統一指揮。3.2 組織相關工種的作業人員,施工前由技術員組織安全、技術交底,使作業人員熟悉圖紙、明確施工方法、質量標準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按技術措施和各歸口部門要求施工,未接受交底人員不得從事相關施工作業。3.3 施工工器具配備:序號器具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電纜放線架帶轉向導輪副102大麻繩條43簡易架子車輛14絕緣搖表2500臺15無線電對講機副36砂輪切割機400臺17鋼卷尺5米把28扳手套29手錘4磅把210手持電動機具把211磨光機100臺112鋸弓把413電纜盤支架及軸付14 勞動力組織及計劃計劃由施工技術專責進行人6、員組織、工作安排,由技術員對相關環節進行技術把關并指導電氣安裝工進行電纜敷設、電纜槽盒制作及安裝,換流站400V饋線柜及一級柜內接線。5 中間交接要求 檢查電纜溝排水暢通無積水,對電纜溝內原有防火封堵進行打孔和恢復。注意電纜溝內原有電纜的成品保護,必要時要對溝內原有電纜進行隔離,確保施工時不會損傷原有電纜及電纜溝防火封堵。檢查場地清理干凈、道路暢通,且符合安全要求。6 施工工序流程圖電纜盤支架安裝電纜敷設控制電纜整理、剝切電纜動力電纜終端頭制作電纜頭制作、線芯校直電纜試驗換流站400v饋線柜接線電纜校線、液壓銅鼻子一級柜內電纜接線7 施工方法及準備、施工前應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型號、截面、7、電壓等級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無扭曲、壞損及漏油、滲油現象。、電纜敷設前進行絕緣搖測或耐壓試驗。、310kV電纜應事先做耐壓和泄漏試驗,試驗標準應符合國家和當地供電部門規定,必要時敷設前仍需用2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是否合格。、低絕緣電纜,測試不合格者。應檢查芯線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鋸掉一段再測試,直到合格為止。檢查方法是:將芯線絕緣紙剝下一塊,用火點著,如發出叭叭聲,即電纜已受潮。、電纜測試完畢,油浸紙絕緣電纜應立即用焊料(鉛錫合金)將電纜頭封好。其他電纜應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放電纜機具的安裝:采用機械放電纜時,應將機械選好適當位置安裝,并將鋼絲繩和滑輪安裝好。人力放電纜時將滾8、輪提前安裝好,保證電纜不在地面滑行,防止損傷電纜。、臨時聯絡指揮系統的設置:線路較短或室外的電纜敷設,可用無線電對講機聯絡,手持擴音喇叭指揮。7.2 電纜敷設 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應使電纜及電纜盤受到損傷。嚴禁將電纜盤直接由車上推下。電纜盤不應平放運輸,平放貯存。 運輸或滾動電纜盤前,必須保證電纜盤牢固,電纜繞緊,滾時必須順著電纜的纏緊方向。 電纜及其附件到達現場后,應按要求及時進行檢查,產品的技術文件應齊全;電纜型號、規格、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附件應齊全,電纜外觀不應受損,電纜封端應嚴密。 電纜橋架應分類保管,不得因受力變形。 電纜敷設前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 電纜通道暢通,排水良好。金屬部9、分的防腐層完整,隧道內照明通風完好。 電纜型號、電壓規格應符合設計,電纜外觀無損傷,絕緣良好。 電纜放線架應放置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 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接頭。 在帶電區域敷設電纜,應有安全措施。7.2.6 電力電纜在終端頭與接頭附近宜留有備用長度。7.2.7 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電纜型號多芯單芯控制電纜10D橡皮電力電纜無鋁包鋼鎧防護套10D鋼鎧護套20D聚氯乙稀絕緣電力電纜10D交聯聚乙稀絕緣電力電纜15D20D注:D為電纜外徑 7.2.8 電纜敷設時,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或10、地面摩擦、拖拉。7.2.9 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減少交叉,電纜水平敷設時每隔510m左右處,轉彎處及首未兩端均應加以固定垂直敷設時每一層支架均應固定。7.2.10 在電纜終端頭,裝設標志牌;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始地點;標志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電纜敷設可用人力拉引或機械牽引。采用機械牽引可用卷揚機等;敷設時電纜不得在地面上滑行,必須使用地滑車,轉向導輪等工具,讓電纜在敷設時一直在滑車上滑行,減少對電纜損傷。電纜支架的架設地點應選好,以敷設方便為準,一般應在電纜起止點附近為宜。架設時,應注意電纜軸的轉動方向,電纜引出端應在電纜軸的上方,見圖:7.3 電力11、電纜終端頭、接頭的制作7.3.1 電纜頭制作應由經過培訓的熟悉工藝的人員進行,并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7.3.2制作電纜終端和接頭前,符合下列要求:7.3.2.1 電纜絕緣良好,無受潮,塑料電纜內不得進水。7.3.2.2施工用具齊全,便于操作,消材齊備。7.3.2.3電纜終端頭應采取加強絕緣,密封防潮,機械保護等措施,并確保外絕緣相同和對地距離。7.4控制電纜的接線流程及質量通病治理盤內電纜的整理、編排剝切電纜電纜頭制作將盤內電纜線芯校直排列整齊電纜校線套號一次電纜接線。7.4.1電纜工程和一次接線中常見的質量通病:7.4.1.1 電纜橋架、支架安裝不整齊。7.4.1.2 電纜敷設紊亂,彎頭不12、一致。7.4.1.3 電纜從設備引至構架排列混亂。7.4.1.4 盤底電纜未經整理就開始固定,做電纜頭。7.4.1.5 盤內電纜和線芯互相交叉。7.4.1.6 固定電纜芯線的扎帶,綁扎零亂,且距離長短不一。7.4.1.7 盤內電纜標識牌懸掛高低不齊,字跡模糊。7.4.1.8盤內電纜芯線到接線端子的彎曲弧度大小不一,所留備用芯的余量長短不齊。芯線上套的異形管長度不齊,字跡模糊。7.4.2消除質量通病的措施和一次接線的質量要求:7.4.2.1電纜敷設前應清查每根電纜工程量,并統計交叉工程量,合理安排交叉次序,保證施工按合理的交叉次序進行,不進行因搶工期而使電纜敷設混亂的作業。7.4.2.2引入盤柜13、的電纜先按接線圖進行綁扎后固定排列。.3電纜要固定牢固,排列整齊,電纜牌子懸掛高度一致,編號清晰。7.4.2.4同一塊盤內,熱縮套管內部使用的相色帶顏色必須一致。7.4.2.5線芯標號采用數碼打號機打字,PVC套管應標注電纜編號、回路號,字跡要清晰且不易脫色。7.4.2.6盤內的導線不應有接頭,導線芯線無損傷,配線整齊、清晰、美觀,導線材質為銅芯線。7.4.2.7每一個接線端子的每側接線宜為1根,不得超過2根,對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兩根導線不得在同一端子上,對于螺栓連接端子,當接兩根導線時,中間應加平墊片。7.4.2.8盤內芯線綁扎間距為7010mm,且松緊適當,勻稱形式一致。7.4.2.14、9接線的長度留有適當余量,且各線的彎曲弧度一致,線頭彎圈順時針方向且大小合適,電氣回路連接緊固可靠。7.4.2.10盤柜內的配線的電流回路應采用電壓不低于500V的銅芯絕緣導線,其截面不應小于2.5mm2, 其它回路截面不應1.5mm2。7.4.2.11使用靜態保護,控制等邏輯回路的控制電纜,應采用屏蔽電纜,屏蔽層的一端在保護室或集控室接地。7.4.2.12熱縮套管的規格和電纜型號應對稱一致。8 質量檢驗8.1 主要 設備材料檢驗要求8.1.1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器具需檢驗合格; 施工材料的規格及數量必須符合臨時用電設計管理規定; 電纜外觀不應受損,電纜封端應嚴密,包裝應完整無損。電纜盤應在明顯處15、標明電纜型號、規格、長度等; 電纜盤支架外觀應平整,無顯著變形、銹蝕,附件齊全。8.2 電纜工程質量檢驗要求8.2.2溝道內的電纜敷設檢驗要求工序檢驗項目性質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及器具敷設前檢查電纜型號、電壓及規格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外觀檢查無機械損傷和滲油觀察檢查絕緣檢查主要良好用兆歐表檢查敷設路徑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敷設溫度按GB50168-1992規定對照規范檢查端頭密封油紙絕緣電力電纜鉛封密實,無滲油觀察檢查交聯聚乙烯電纜可靠嚴密充油電纜按GB50168-1992規定對照規范檢查電纜敷設油紙電纜敷設位差主要按GB50168-1992規定對照規范檢查電纜敷設記錄電纜彎曲半徑主要用樣板檢查16、與熱力設備、管道之間凈距平行敷設主要1m,不宜敷設熱力管道上部用尺檢查交叉敷設0.5m與保溫層之間凈距平行敷設主要0.5m交叉敷設0.2m電纜排列外觀檢查排列整齊,彎度一致,少交叉觀察檢查交流單芯電纜排列方式按設計規定電纜標志牌裝設位置電纜終端、電纜中間接頭處按GB50168-1992中5.1.19條要求標志主要按GB50168-1992規定對照電纜敷設清冊檢查固定掛裝牢靠用手搬動檢查規格一致觀察檢查電纜固定電纜支持點間距離按GB50168-1992規定用尺檢查水平敷設主要電纜首末端及轉彎處、接頭兩端觀察檢查超過45傾斜敷設主要電纜每個支持點夾具型式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交流單芯電纜固定夾具夾17、具無鐵建構成的閉合磁路觀察檢查裸鉛(鋁)套電纜固定處保護軟襯墊齊全、可靠電纜固定強度牢靠用手搬動檢查敷設后檢查電纜外觀檢查主要無機械損傷和滲油觀察檢查電纜孔洞處理電纜溝、隧道、豎井、建筑物及盤柜電纜出入口封閉良好8.2.3電力電纜及控制電纜終端頭制作檢驗要求工序檢驗項目性質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及器具制作前檢查電纜位置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型號、電壓及規格絕緣檢查主要良好檢查試驗記錄電力電纜終端制作電纜終端盒及其配件齊全、無損傷對照技術文件檢查制作工藝按工藝規程規定接地線接地線規格按GB50168-1992規定對照規范檢查電纜穿過零序互感器接地線接地線焊接牢固、可靠單芯電纜金屬層接地一端接地觀察檢查18、電纜芯線外觀檢查無損傷芯線絕緣包扎長度按工藝規程規定用尺檢查油紙電纜鉛封位置金屬外殼與該處的電纜金屬護套觀察檢查外觀檢查主要粘附密實,牢固,薄厚均勻,表面光滑,無夾渣、砂眼、縫隙環氧復合物配置和澆注 主要按制造廠或工藝規程規定,攪拌均勻,無氣泡對照技術資料檢查聚乙烯電纜芯線外觀檢查無碳跡、劃痕觀察檢查預制電纜終端制作按制造廠規定對照廠家資料檢查熱縮電纜終端制作冷縮電纜終端制作線鼻子線鼻子規格與芯線相符觀察檢查銅線鼻子鍍錫表面光滑,干凈芯線連接壓模規格與導線規格相符觀察檢查壓入深度按工藝規程規定油紙電纜終端密封檢查主要無滲油相色標志正確固定強度牢固用手搬動檢查線鼻子與電氣裝置連接按GB5016819、-1992規定觀察檢查控制電纜排列盤下入口處電纜排列整齊、少交叉觀察檢查電纜上盤時彎度一致鎧裝剝切位置在盤下側,一致一般要求芯線絕緣層外觀檢查主要完好無損傷觀察檢查屏蔽電纜的屏蔽接地接地方式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鋼凱接地8.2.4電纜防火及阻燃檢驗要求工序檢驗項目性質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及器具材料檢驗防火材料型號及材質按設計規定,鑒定資料齊全對照圖紙,并檢查產品鑒定報告耐火封閉槽盒設置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盤柜孔洞封堵耐火襯板安裝主要牢固扳動檢查防火堵料主要密實、無縫隙穿墻樓板孔洞封堵防火包填實,無縫隙觀察檢查防火堵料主要密實,不透亮光防火隔板安裝牢固,不透亮光扳動并觀察檢查阻火隔墻安裝阻火隔墻設20、置主要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防火包填實,無縫隙觀察檢查防火堵料主要密實,不透亮光電纜豎井封堵防火隔板安裝主要牢固,不透亮光扳動并觀察檢查防火包填實,無縫隙觀察檢查防火堵料主要密實、無縫隙其他防火涂料或阻火包帶使用電力電纜接頭兩側或相鄰電纜23米長觀察檢查阻火隔墻兩側電纜防火涂料涂刷按材料使用說明涂刷觀察檢查防火包帶繞包按材料使用說明繞包觀察檢查固定綁扎牢固扳動檢查電纜管封堵主要嚴密、凸起25mm觀察檢查10 質量保證措施10.1在施工中嚴格遵守公司質量方針:科學管理、持續提高產品質量;以滿意的服務、滿足顧客需求。1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10.3電氣裝置21、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DL/T5161-2002;10.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所部分)DL5009.3-2007;10.5根據換流站及項目臨時用電管理規范及要求。10.6嚴格執行技術交底書要求。 10.7嚴格按作業指導書要求施工。10.8嚴格執行各級質量驗收制度,確保施工質量。11 工期保證措施嚴格按照換流站及項目部制定的臨時電源電纜敷設計劃進行施工.12 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3.1 安全措施13.1.1在電纜敷設施工中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組織安全學習,嚴格遵守安全規程,不得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并嚴格安全工作票及危險點預控措施表要求13.1.2施工用電動工具,必須絕22、緣合格,接地良好由專人維護。13.1.3施工作業地點有足夠的照明和足夠的工作面。13.1.4敷設電纜應由專人指揮,統一行動,并有明確的聯系信號,不得在無指揮無信號時隨意拉引。13.1.5敷設電纜時,電纜盤應架設牢固平穩,盤邊緣與地面距離不得小于100mm,電纜應從盤的上方引出。13.1.6不得在電纜上攀吊或行走。13.1.7電纜盤支架按規定焊接牢固,放電纜前進行全面檢查。13.1.8做完電纜頭后應及時清除雜物。13.1.9整個施工過程,要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切實搞好現場的文明施工。13.2 文明施工措施13.2.1施工現場設備材料堆放要整齊、有序;13.2.2施工現場要做到工完、料盡、場23、地清;13.2.3廢料要堆放在指定的地方,嚴禁亂堆亂放;13.2.4施工現場的設備材料要做好標識;施工現場禁止流動吸煙;嚴禁在施工區域內大、小便;施工人員要穿公司發放的工作服,做到著裝統一;13.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登記表OE/QHG.201-2003 編號:序號作業活動風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判別依據(IV)作業條件風險性評價風險級別現有控制措施備注LECD1高空作業積雪不處理摔傷、墜落60.5391站班會交底,現場清理不熟悉現場環境墜落、走錯間隔 11331站班會交底,加強監護上下拋擲工具墜物、砸傷 60.5391現場監護不系安全帶墜落30.534.51正確佩帶, 現場監護224、電纜敷設電纜接線電纜軸固定不牢傾倒、傷人60.5391固定牢固推電纜軸時纜頭未固定纜頭突起傷人631181固定敷設電纜時轉角處內側站人擠傷631181現場監護隧道、夾層、配電室照明不足人員受傷631181加強照明,現場監護高處臨邊作業未系安全帶墜落 333272正確佩帶, 現場監護帶電接線觸電60.515452現場監護誤入帶電間隔觸電60.515452現場監護判別依據.不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曾發生過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關方合理抱怨或要求;.直接觀察到的危險; .定量評價(LEC法)L-發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人體暴露在這種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的后果 D-D=L*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