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化學品潑灑或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488
2024-09-06
6頁
52.50KB
1、實驗室化學品潑灑或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目的:32.范圍:33.職責:34.程序說明35.表格56.支持此文件的相關要素:57.參考文獻:58.文檔歷史6化學品潑灑或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1. 目的:確保實驗室員工在工作中出現化學品溢出或泄漏時能正確地進行處理,以確保實驗室員工及公司財產的安全。2. 范圍:實驗室受到化學品潑灑危害或處理化學品時發生泄漏事故的工作人員。3. 職責:3.1 安全主管:負責制定本文件并對相關的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負責對化學品泄漏或溢出事故2、進行分析總結以確保不再發生此類事故。3.2實驗室安全員:負責化學品使用的日常監督,并在出現化學品溢出或泄漏時能指導工作員工進行及時正確的處理,并將事故報告給生物安全主管。3.3 實驗室員工:在出現化學品泄漏或潑灑時能正確及時地進行處理并報告給相應的生物安全員。4. 程序說明4.1物品的準備4.1.1化學品溢出處理工具箱:實驗室化學品溢出處理工具箱依據科室存在的化學品種類提供,科室安全員保管并定期檢查,安全主管隨時補充。. 高效耐酸堿工業手套;. 防護眼鏡;. 圍裙;. 吸水棉;. 防毒口罩;. 防毒面罩;. 中和試劑NaHCO3;. 沙子。4.1.2緊急沖淋及洗眼裝置的準備及性能檢查,詳情請見3、KMHF-SAF0312緊急沖淋裝置與洗眼裝置使用程序4.2泄漏或潑灑至身體時的處理:4.2.1 當濺出少量的化學品至皮膚上時,應立即用水沖洗15分鐘以上,(強酸或強堿應注意水與其反應對皮膚的影響),如無可見的化學燒傷或紅腫的痕跡,則再以肥皂徹底沖洗。4.2.2 清洗時應將所有的裝飾品(如戒子、手鏈、手表、手鐲等)拿掉以便徹底洗去殘留物。4.2.3 若有可見的化學燒傷痕跡即使是很小或不感覺疼痛最好也應立即到有資質的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在醫院處理前不要在皮膚上涂油膏、藥水或任何軟膏。4.2.4 在受到化學品污染皮膚時,在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后應通過上網或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查找此化學品是否具有延遲4、性作用,若具有延遲性,則應在就醫時告知醫師以便做正確的處理。4.2.5 若需送醫院進行處理,則需告知醫護人員所涉及到化學品的名稱及性質以采取適當的處理。4.2.6 當化學品不慎濺入到眼睛時,應立即通過洗眼裝置用流水沖洗至少15分鐘,沖洗時應將眼皮拉高,同時眼睛上下左右轉動以便將眼皮內徹底洗凈。沖洗后應立即包扎雙眼后盡快送有資質的醫院進行處理。注意此種情況不可使用任何的其它化學品進行中和清洗,4.2.7當化學品泄漏在衣服上時,不要去擦拭它,應迅速地將遭污染的衣服脫下,如果已經浸入皮膚應立即使用緊急沖淋裝置進行徹底的沖洗,嚴重者再送往醫院救治。4.2.8 在脫衣服時應避免讓衣服接觸到眼睛,若衣服不5、好脫下則可用剪開的方式脫下,遭污染的衣服在清洗時應與其它的衣服分開清洗。4.3 化學品泄漏至實驗場所時的處理:4.3.1 所有泄漏出的化學品均應立即、有效、適當地處理,應立即警告周圍的人員以避免他們不慎接觸到化學品或將化學品污染的面積擴大。4.3.2如果大量化學品泄漏時,應立即使用沙子覆蓋上面,防止泄漏的化學品流動,以便污染區域擴大。4.3.3各種泄漏化學品的詳細處理方式可查詢此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4.3.4 清理泄漏或溢濺化學品最重要的就是迅速,因為污染的區域愈小,愈容易清理。4.3.5 對少量的無機酸或堿可使用中和劑(如碳酸鈉或亞硫酸鈉)或吸收混合物(如堿石灰),對于少量的其它物料,可用6、不具反應性的物料(如吸收棉或紙巾加以吸收后處理。4.3.6 對于出現大量無機酸或堿泄漏或溢出的情況,可用大量的水進行沖洗(如果使用水不會造成更大損害的話),但儲藏室不適用于用水沖洗,而存放活性材料的區域也不能用水沖洗。4.3.7 清理人員應穿上耐酸堿的圍裙,戴上長袖手套、防護眼鏡甚至防毒口罩或面罩(當泄漏物會產生有毒蒸氣時),以肥皂及水清洗浸染區并用拖把拖干凈。地上有泄漏出的液體化學品時應用液體吸收棉吸收后處理。4.3.8 當泄漏出的化學品具有揮發性、易燃性或毒性時,應立即告知所有人關閉火源、熱源及會產生火花的設備并迅速撤離工作場所直至污染被清除。4.3.9 大部分固體泄漏化學品均可將其擦凈后7、倒入醫用垃圾筒內處理,但應避免其結合具有反應性,清理所用的吸收棉或紙及其它物質也可作為醫療垃圾進行處理。4.4 其它意外出現時的處理:4.4.1 因煙霧或氣體而昏倒的工作人員應立即移至空氣不受污染的地方并當作休克來處理。4.4.2 援救者進入或持續待在有毒環境前應先評估自己可能遭遇的危險,救援者本身的安全應優先考慮。4.4.3若有人不慎食入化學品,應先弄清楚所食入的為何種化學品,并依照化學品所標示或該物質安全數據說明書所列之急救方法進行處理。4.4.4若為非腐蝕性化學品且工作人員仍保持清醒,可立即催吐并給水或牛奶以稀釋毒物,降低毒物吸收的速度。4.4.5若為腐蝕性化學品則不可催吐以免二次灼傷食8、道,強酸、強堿時亦不可給水以免放熱而傷害胃壁,可給少量牛奶及生蛋白以吸附毒物以減緩其吸收速率。4.4.6 當工作人員暈昏迷時,切不可由口給水或飲料或催吐,應將其保暖并維持其呼吸道暢通,必要時施以人工呼吸。4.4.7 若工作人員已停止呼吸,則應立即施以口對口人工呼吸(但應確定工作人員不是食入揮發性液體的情況下,否則應使用其它的人工呼吸方法)5. 表格5.1化學品安全事故調查及及處理表6. 支持此文件的相關要素:ISO151897. 參考文獻:7.1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年月日國務院發布并實施7.2 WHO實驗室 生物安全手冊(第三版)20047.3 ISO15189:2007 醫學實驗室 質9、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7.4 GB 19489-2004實驗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7.5 GB 19781-2005醫學實驗室 安全要求(ISO15190:2003)8. 文檔歷史版本號文件編號文檔名稱編寫人審批人執行日期1.0KMHF-SAF0307化學品潑灑或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XX2008-07-012.0KMHF-SAF0307化學品潑灑或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XX2009-07-013.0KMHF-SAF0307化學品潑灑或泄漏處理作業指導書XX2010-07-28 化學品安全事故調查及處理表 表號:KMHF-SAF032801姓名性別所在科室發生時間地點發生事故時從事何種活動:是否接受過安全操作培訓:受污染部位及嚴重情況:事故后緊急處理:事故原因調查: 調查人簽名: 結論: 安全主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