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KV工業變電站線路灌注樁基礎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536
2024-09-06
10頁
659.17KB
1、66KV工業變電站線路灌注樁基礎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工程概況 概述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開發工業區境內,從220kVxx變電站起至66KV工業變電站進線購架止。導線采用JL/LB1A-240/30鋁包鋼芯鋁絞線,。1#63#為雙回路復導,線路長度7.4km。63#-69#為雙回路單導線,亙長:1.4km。63#桿設為分歧桿,考慮遠期連接220km榮興變電站。 導線型號:JLLB1A-24030鋁包鋼芯鋁絞線。 地線型號:OPGW-24B1-48光纜。 本期工程采用鋼管桿共計692、基,其中直線桿31基,耐張桿8基,詳見材料表。 該線路經過的地段,參考xx地區的污區分布圖并結合所在地理位置的實際情況,本工程按E級污穢區配備絕緣。 直線絕緣子串采用FXBW4-6670型合成絕緣子(帶大傘裙),跨越公路采用雙串。耐張處采用FXBW4-66120型成絕緣子,雙聯結構,構架處采用7片XWP-120行瓷瓶絕緣子,單聯結構,跳線串采用FSJ-660.4防風偏合成絕緣子。a. 本工程建設單位是xx供電公司b. 本工程設計單位是xx電力設計研究所c. 本工程的施工單位是xx電力建設有限公司d.本工程的監理單位是xx電力監理有限公司xx監理站2、電壓等級及線路方向:66kv工業變電電源線新3、建工程基礎編號規定如下:ABDC 12 本施工段灌注樁基礎共有69基,分布樁號為基礎型式為兩種、型樁,混凝土標號為C30。 13 工程技術特性 131 基礎施工應遵照66KV110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05)執行。 132 保護塔基環境是維護線路安全運行的基本保證因素,因此在基礎施工中必須重視塔基及其附近的環境保護。 2、施工準備21 施工前必須認真復測設計勘測時定位的桿塔是原樁位置,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查明原因予以糾正。211 兩個相鄰直線樁為準,橫線路偏差不應大于50毫米。212 順線路方向兩相鄰桿塔位中心樁的距離與設計值的偏差不大于設計檔距的1%。22 施工前4、,如需要可先將塔位中心樁移出,設立輔助樁,移出的塔位是新樁,必須牢固可靠,并采取保護措施,并有詳細記錄。23 根據塔周圍的地形條件,應合理布置各種材料及設備擺放位置,以施工方便互不影響,保證安全質量為原則,做到文明施工。作到工完料凈。24 施工用各種材料,必須按工程處指定地點選取,不得任選。25 施工前,要挖好排放泥漿池,防止泥漿隨意流放。要根據地質條件,配備黃泥,做好護壁工作,防止塌孔。26施工所用的一切設備均應具全,而且要保證施工過程中有備用設備、防止由于多種原因設備損壞后、影響正常施工。27 要組織參加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合格后方可上崗。28各樁位中心的樁必須定樁定釘,確保樁位準確程度。5、各樁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10毫米。三、施工工作面布置圖31 設備就位:鉆機要平穩擺放于樁位,鉆錘中心要與孔位中心重合。為防止鉆架不穩,鉆架要用拉線固定,防止移錘出渣時鉆架移位,而造成斜孔或偏孔,施工時,要經常檢查鉆架情況,如有問題,及時調整。32 護筒埋設:護筒的埋設應根據塔位中心進行,并按分坑的位置開挖護筒坑,護筒中心與孔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30毫米。護筒埋設應牢固。護筒內徑應大于鉆頭直徑:用回轉鉆時,宜大于100毫米,用沖擊鉆時,宜大于200毫米。護筒埋設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米,在沙土中不宜小于1.5米,孔內泥漿面不得低于護筒下口,避免泥漿面上下波動沖刷孔壁引起塌孔,并應保證孔內泥漿面6、高出地下水位1米以上。受江河水位影響的工程,應嚴格控制護筒內外的水位差。33 泥漿護壁及排渣:鉆孔過程中加強泥漿護壁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中嚴格遵照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JGJ480)中的有關規定。并定期測量粘度。采用泥漿護壁和排渣時,應符合下列規定:331在粘土和亞粘土中成孔時可注入清水,以 原土造漿護壁。排渣泥漿的比重應控制在1.11.2。332 在沙土和較厚的夾沙層中成孔時,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11.3,在穿過殺夾卵石或容易塌孔的土層中成孔時,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31.5。333 泥漿可就地選擇塑性指數IP17的粘土調劑。334 施工中應經常測定泥漿比重,并定期測定粘度7、含沙率和膠體率。泥漿的控制指標:粘度1822秒,含沙率不大于48%,膠體率不小于90%。34 清孔:當孔壁士質較差時,宜采用泥漿循環清孔,清孔過程中,必須及時補給足夠的泥漿,并保持漿面穩定。清孔后,孔底沉渣必須達到標準要求。341孔壁土質較好不易塌孔時可用空氣吸泥機清孔。342用原土造漿的孔,清孔后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1左右。343孔壁土質較差時,宜用泥漿循環清孔,清孔后的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151.25。344清孔過程中,必須及時補給足夠的泥漿,并保持漿面穩定。345澆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允許厚度不得大于100mm。346泥漿取樣應選在距孔底2050厘米處。35 成孔:開孔時,應低錘勤擊,地8、面為淤泥細沙等軟弱土層時,應加小片石和0.5米深粘土,使護筒腳密實,一般粘土和亞粘土開鉆時無需加土,即可放水濕打,使其成漿,并在進鉆的同時向樁孔內補充進水,使樁孔內不斷溢出泥沙水,以防止吸錘和減出渣次數,但應注意進出水不能太大,控制孔內泥漿比重。開鉆時如發現偏差,應回填夯實后重鉆。一般進尺1.0米出渣一次,出渣時應出凈。鉆孔時應經常檢查設備磨損情況,避免掉鉆。36 鋼筋籠制做及安裝:分段制做的鋼筋籠的主筋接頭互相錯開,保證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目不多于主筋總數的50%,兩個接頭的間距應大于500毫米,接頭采用不偏心的搭接方式。鋼筋籠焊成整體并確保運輸吊裝過程中不變形。37 導管的連接與安裝:導管的9、壁厚不宜小于3.0毫米,直徑為200300毫米,內壁表面應光滑,并有足夠的強度的剛度,管段接頭應密封良好和便于安裝拆卸。38 混凝土灌注:為了保證水下混凝土的質量,貯斗內的混凝土的儲存量必須滿足首次灌注時導管底端埋入混凝土中0.81.0米,但導管底端到孔底距離應以順利排出隔水栓為準,不得將導管插到孔底,隨著混凝土的上升,要適當提升和拆卸導管,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24米,不得少于1.5米或大于6米,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測量導管的埋深,不得中斷灌注混凝土,如發生堵塞、卡管等情況,及時采取適當的處理方法,避免斷樁。提升導管時,避免碰動鋼筋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鋼筋籠上浮。灌注完畢后,當清除10、樁頂浮漿層后,應保證設計的樁頂標高及混凝土質量。4、樁基礎有見證點為樁深及灌注質量。由于成孔后必須立即澆制,所以打孔完成前,必須通知監理及業主檢查人員,對見證點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施工。5質量要求51 施工中,嚴格執行66KV11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等國家標準及合同有關質量文件。52 對所選擇的沙、石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規定,不準隨意選取。53 樁中心必須采用經緯儀測量,嚴格控制尺寸誤差,保證樁中心的偏差控制在允許誤差范圍內。54 混凝土的攪拌必須均勻,滿足坍落度(16-22cm)和配合比的要求,使混凝土不堵塞,具有良好的流動性。55鋼筋籠制作11、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主 筋 間 距102箍 筋 間 距203鋼 筋 籠 直 徑104長 度1006、安全注意事項61 機械設備的固定必須按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錨固,使設備在運行中能牢固的運行。62 施工電源,應用標準電源箱,并做好外殼接地,施工電源必須由專職電工維護,臨時電源需架空,放在地面上的電源線必須使用橡皮電纜,電焊機及電器設備外殼設置保護接地裝置。電焊工必須具備電焊操作技能,而且應有焊工證,必要時可對焊工進行試件驗證,保證焊接質量。63 機械設備要設專人管理及保養,保證設備有完好率。64 設備的運輸應先調查運輸路線,并做好修路等工作,使設備能安全地運到現場指定地點。65 12、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負責,明確各類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任務交待要清楚,落實到人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泥漿池、電源線等危險的地方,應設置標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66 未盡事宜按電力建設安全規程(送電線路篇)執行。附圖:灌注樁基礎導管提升高度示意圖導管提升高度計算式攪拌機每罐:0.263 m3灌注樁直徑:1.6米導管直徑:0.3米導管距樁底:0.3米樁內混凝土面標高升高1米,其澆注混凝土量為:2 m3首次混凝土澆注量為:15罐25罐。取其數值為20罐:混凝土量應為:200.263=5.26 m3此時:樁內混凝土面標高應為: 5.262=2.63 m導管提升高度應為:2.630.3=2.33米。實際施工時考慮到澆制斷面問題:實際施工導管提升高度應為:1.82米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