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表面噴塑噴涂噴漆檢驗標準及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605
2024-09-06
7頁
25.54KB
1、表面噴塑、噴涂噴漆檢驗標準及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一、表面噴塑檢驗標準1、檢驗條件1.1照明光線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線或光的照度不應低于240w光源環境下。1.2檢查距離被測品與眼睛的距離為500mm,a面檢驗時在15范圍內旋轉。2、表面等級的分類、區域劃分2.1表面等級根據產品可視區域以及使用要求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表面等級:“a”、“b”、“c”、“d”。2.2區域劃分“a”:正常使用時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終端產品的正面。“b”:正常使用時觀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終端產品的2、測面、后面。“c”:正常使用時觀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終端產品的底面。“d”:正常使用時觀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終端產品內部面。3、代碼對照表名稱:數目、長度、直徑、深度、寬度、面積、距離代號:n、l、d、h、w、s、d 單位:個說明:下文所提到的不良缺陷數目均指單面上的不良缺陷數目。4、驗收要求4.1驗收總則4.1.1噴涂件表面應清潔、無污。4.1.2噴涂層均勻、完整,同批產品的光澤、紋理一致,顏色符合圖號要求,且與雙方封樣色樣比較無明顯差異。4.2外觀要求4.2.1“a”面外觀檢驗要求:序號不良項目驗收要求1點缺陷(含顆粒)當d0.5mm(或s0.2mm2)且不連續時(ds5mm),不視為3、缺陷。當0.5mm(或s0.2mm2)二、噴涂噴漆檢驗標準1、目的 發現、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應措施處置,以防不合格品誤用。 2、范圍 適用于進料、外協制品回廠、成品及顧客退貨各過程中產生及發現的不合格品。 3、定義(無) 4、職責 4.1 品質部負責不合格的發現,記錄標識及隔離,組織處理不合格品。 4.2 制造部參與不合格品的處理。 4.3 供應部負責進料中不合格品與供應商的聯絡。 4.4 管理者代表負責不合格品處理的批準。 5、工作程序: 1 噴涂種類、顏色與圖紙要求及客戶、我司、供應商三方確認的色板是否一致。 2 一般情況下,產品噴涂表面外觀檢查100%進行檢驗,檢驗方式依據本標準,特殊4、產品根據產品規格的具體要求檢驗。 3 外觀檢驗項目是否有缺陷:如縮孔、針孔、雜質點、漏底、涂層厚度明顯不均、流淚、預處理不良有銹、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輕微桔皮、凹坑等。 4 外觀和顏色檢驗環境: 色板采用客戶樣件或經客戶認可的簽樣。 應在標準光源對色燈箱CAC-600箱內,以目視方法進行。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況下用F/A,其次高標準要求時用CWF/TL84),背景顏色為中灰色。 對于微量雜質點及其它輕微缺陷通常在300MM處目視肉眼不明顯為通過,特殊情況時視客戶要求而定。 5.1 涂膜附著力檢驗(基體金屬為鐵、鋼、鋁及鋁合金): 采用膠帶粘貼法測定漆膜附著力,批次以一件或兩件檢驗5、則可。不合格時可用加嚴檢驗. 檢驗方法:使用鋒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寬要求0.05MM,刃口達到0.1MM時必須重新磨刃口),沿能確保得到直線切口的導向器,刃口在相對涂面35-45度角,等速劃線。劃線位置距產品邊緣最近距離不應小于5MM,切口要保證切到基體,在涂膜上,切出每個方向是6至11條切口的格子圖形,切口以1MM間隔隔開,長度約20MM。對于涂膜厚度大于50m,小于125m,切口以2MM的間隔隔開。在將格子區切屑用軟刷或軟紙清除后,撕下一段,粘附力在2.9N/10MM (300GF/10MM) 以上的膠帶,將格子區全部覆蓋,用手磨擦膠帶,確保已完全粘牢后,拿住膠帶的一端,沿著與其原位置盡可能6、接近180的方向迅速(不要猛烈)將膠帶撕下,然后用放大鏡或肉眼觀查.如果沿切口的邊和方格部分有涂層脫落,損傷的區域為格子的15%35%,再重復上述方法檢驗.如果兩次結果不同,換不同的檢驗人員在同樣的條件下獲得的涂膜上,進行該檢驗,若仍出現上述結果或更差的情況,有權懷疑該批涂層質量,做出拒收決定。損傷的區域小于格子的區域15%為合格。 5.2 涂膜附著力檢驗(基體金屬為鋅合金): 檢驗涂層厚度m 切格區的近似面積MM*MM 切痕間的距離MM 200 15*15 3 200 25*25 5 6. 酸霧試驗檢驗: 6.1 裝置:A)恒溫箱試驗溫度在401;B)燒杯:化學分析用的玻璃器具,容量為5007、ML。 6.2 溶液配制:A)試劑:氯化鈉試劑; B)水:蒸餾水; C)溶液濃度:0.430.6mol/l,(2.5%3.5%) 6.3 試樣: 按照GB/T 2828。1-2003/ISO 259-1:1999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一部分進行涂層檢驗,確定合格質量水平AQL=1.5,如發現有不允許的缺陷,不合格數大于合格數A,則拒收此批產品。 6.4 檢驗方法:將試樣豎立吊掛在溫度401容量在500ML以上的溶液中,溶液每天更換一次,在72小時的試驗周期內,除更換溶液進可中斷,必須連續進行,試驗結束將試樣取出,在常溫下充分水洗,干燥,并與試樣對比檢查其表面是否起泡、起皮、涂層與基體接觸面是否生8、銹、漏底。 7. 涂層厚度檢驗:使用測厚儀檢驗,在離試樣邊緣處25MM以上距離最少三處進行檢查,取其平均數。,通常未做要求時,粉末涂層厚度在0.40.5m,另外裝配螺孔處的尺寸是否符合圖紙要求,避免孔尺寸過小裝配時涂層被擠壓脫掉. 一般零件也可使用千分尺進行厚度檢驗。要試樣上用刀片刮掉涂層至基體金屬,用千分尺進行有涂層部分厚度和無涂層厚度測量,兩者差值即 為涂層厚度。 8. 孔隙率檢驗:必要時用試紙法檢驗。 9. 密度檢驗(基體金屬為鋅合金): 9.1 試樣放在105120空氣中進行充分烘干,并達到恒溫,這時質量是G1,g,作為干燥質量。 9.2 泡水方法:將干燥稱量后的試樣沉入燒杯內水中(室9、溫),并把燒杯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減壓排氣,待無氣泡出現后停止,取出燒杯,此時的試樣作為泡水試樣。 9.3 泡水試樣在水中的質量:用直徑小于0.5MM以下的金屬絲把泡水試樣吊掛在水中,此時所稱得的總質量與金屬絲的質量之差,即為泡水落石出試樣在水中的質量G2,g。 9.4 泡水試樣在空氣中的質量:從水中取出試樣后,用濕布擦其博面,除去水滴后稱量,該值即為泡水試樣的質量G3,g。 9.5 計算: D體=G1*D液/G3- G2三、噴塑操作規程1 目的規范塑料粉末靜電噴涂和噴涂的顏色選擇范圍及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Ra)要求。零、部件的包裝、轉運、裝配要求,確保噴塑件質量。 2 適用范圍適用于本企業塑料10、粉末靜電噴涂及噴涂前的表面質量要求、噴涂后的檢驗。 3 引用文件 3.1 GB/T 101251997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 3.2 GB/T 2423.31993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Ca:恒定濕熱試驗方法 4 設備和儀器 a) PSN1 粉末靜電噴涂機 b) TDG4 鼓風干燥箱 c) QCJ 型漆膜沖擊器 5 零件噴涂前表面質量狀態要求 5.1 機加件凡設計文件上注明表面噴塑料涂層的機械加工零件(包括組焊件)應當無毛刺、無電焊飛濺物、焊渣、無尖角,表面粗糙度(Ra)應不低于6.3。 5.2 鈑金件鈑金件(包括組焊件)設計文件要求噴塑保護時,其表面和焊接部位應當無電焊飛11、濺物、倒棱無毛刺、無尖角,表面粗糙度(Ra)不低于12.5。 5.3 其他零件對無法掛吊的零件噴涂時掛吊工藝孔,成封閉形盒狀零件應加工漏酸孔。 6 零件噴涂前的表面預處理要求 6.1 鋁件應進行除油、腐蝕、光澤處理。 6.2 鋼件應進行除油、腐蝕、中和、磷化處理。 6.3 工件噴涂表面粗糙度(Ra)低于12.5時,應刮導電膩子并打磨光。 7 試樣件處理每批零件噴涂塑料保護層時,噴塑車間應制作試樣件(13件)隨零件一同處理,以便提供檢驗沖擊試驗件。 8 供選擇的塑料粉末及顏色代號 8.1 顏色代號按以下條文執行: a) 4411/352-2 軍綠色; b) 4400/7203 灰色;c) 47012、0/S7141 淺灰色; d) 4700/S725 駝色; e) 4400/6171A 珍珠白色; f) 4420/3236 紡綠色; g) 4420/3237 金灰色。 8.2 設計人員設計的零件表面要求噴塑料裝飾、保護時,應在設計文件上注明狀態及噴塑的顏色代號,在相應的工藝文件中,工藝人員應注明零件的表面質量要求及顏色代號。 9 塑料粉末靜電噴涂操作過程 9.1 將經過預處理的工件掛吊在噴涂箱內架上,注意不得將工件預處理好的表面破壞。 9.2 按設計、工藝文件中規定的粉末顏色實施噴涂,噴涂時使工件旋轉,以使粉末均勻附于工件的噴涂表面。 9.3 將噴涂好的工件移到鼓風干燥箱內架上,在180113、90的烘箱內干燥20分鐘,冷卻后從中取出。 9.4 百分之百自檢后交檢驗。 10 檢驗內容 10.1 在每批噴涂的零件中隨意抽取幾件,其涂層厚度應在4070m,顏色與色標板差值1.8%,光澤度90%。 10.2 100%的涂層外觀檢查,在表面100cm2的面積內,0.30.8mm2的氣泡不得多于2處,不允許出現1mm大的氣泡。 10.3 沖擊試驗是對噴塑附著力的檢驗,每批由噴塑車間提供試驗件,在QCJ型漆膜沖擊器上進行,(1Kg的重錘在500mm高處自由落下沖擊,不得有裂紋和噴塑層脫落現象)。 10.4 鹽霧試驗、耐酸堿試驗,分別按GB/T 101251997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和GB/14、T 2423.31993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Ca:恒定濕熱試驗方法進行。 11 包裝、轉運、保管和裝配要求 11.1 塑料粉末噴涂零件除要求防腐蝕性能外,都有美觀要求,故噴涂零件經檢驗后,按不同零件相互隔離(用紙包)裝箱。裝運時不得將工件從箱內倒出。 11.2 入庫的零件不允許拆去包裝和在噴涂零件上放置其他金屬工件。噴涂件在包裝、裝運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避免零件相互碰撞。嚴禁劃傷、碰傷。 11.3 噴涂零件在裝配時,不允許將零、部件包裝全部拆完堆放在一起后再去裝配,裝配時應先熟悉裝配關系后再裝配。避免重復裝配損傷表面。裝配時應輕拿、輕放,避免碰傷、劃傷表面。裝配好的工件要擦凈表面污物,經檢驗合格后入庫。 12 質量記錄噴塑生產現場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