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轉動設備制造全過程監(jiān)督與檢驗作業(yè)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690
2024-09-06
12頁
173.54KB
1、關鍵轉動設備制造全過程監(jiān)督與檢驗作業(yè)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fā)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總則.22. 適用范圍.23. 設備監(jiān)造過程的一般規(guī)定.24. 對監(jiān)造人員的能力要求.35. 監(jiān)造過程重點質量控制工作 .46. 質量問題與質量事故的處理.77. 主要質量控制點設置示例(離心壓縮機).88附則.81、總則 1.1、本作業(yè)指導書是動設備監(jiān)造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為使監(jiān)理項目設備監(jiān)造技 術、管理工作的內容、步驟和方法更趨規(guī)范、統(tǒng)一和程序化。以達到為設備監(jiān)造人員在檢查設備制造過程中,對各項質量檢驗工作的程序、產品質量2、的實際狀態(tài)能否滿足設計、標準、規(guī)范及合同要求,檢查制造廠記錄、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供指導。1.2壓縮機、汽輪機和泵類等動設備一般采用 API 標準采購、制造和驗收。 國內制造廠需要在吸收 API 標準的基礎上,自己設計圖紙、制定切合國情的企業(yè)標準,因此,制造廠在制造這類設備時有一定的隨意性,往往會發(fā)生偏離API 標準的情況。另外,由于在機械設備制造方面,國家沒有頒布 過任何法令性的規(guī)程或條例。基于上述兩個原因,就有必要實行監(jiān)造的手段,由熟悉API 標準的設備監(jiān)造人員參與制造過程的檢驗。2、適用范圍: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監(jiān)理項目動設備的駐廠監(jiān)造檢驗管理工作,動設備包括:離心式和往復式壓縮機、蒸汽3、輪機機組、燃氣輪機機組、煙氣輪機等能量回收機組、增壓機、風機、離心泵、往復泵、水力除焦系統(tǒng)機械等制造難度大、制造周期長、價格昂貴的關鍵轉動設備。3、設備監(jiān)造過程的一般規(guī)定:3.1、設備監(jiān)造檢驗:是對制造廠承制的設備制造的全過程進行客觀、真實的監(jiān)督檢驗。3.2、項目設備監(jiān)造成立設備監(jiān)造領導小組,成員由合同采辦部、質 量部、人力資源部、生產準備部有關負責人組成。設備監(jiān)造領導小組下設動、靜兩個監(jiān)造工作小組,動設備的監(jiān)造工作由動設備監(jiān)造工作小組具體 負責,監(jiān)造工作小組成員由合同采辦部、生產準備部人員及外聘專家組成。3.3、項目組質量部負責向監(jiān)造人員收集監(jiān)造設備質量情況信息并匯總,并最終對設備質量進行評4、估。3.4、項目組質量部應對設備制造廠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審查,審查內容主要為:是否建立了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及規(guī)章制度(質量管理手冊及質量程序文件);是否建立了質量管理崗位責任制;質量體系人員是否到崗并履行職責;檢查是否及時、有效;是否建立了獎罰制度;是否建立了質量通病治理措施;分包工程質量控制管理等。3.5、監(jiān)造人員的檢驗依據:產品設計技術條件或訂貨技術條件、與產品相關 的國內國際標準、制造廠的施工圖紙、企業(yè)標準、工藝文件和檢驗文件等。 根據上述技術文件及合同要求確定檢驗重點、見證方式及注意事項。3.6、監(jiān)造所涉及的主要項目有:原材料檢驗;承壓零件水壓試驗;轉子動平衡試驗;葉輪超速試驗;機械運轉試5、驗;裝配后的動設備的氣密試驗;氦 氣泄漏試驗;備件試驗;其它試驗;裝運準備檢驗包括油漆、銘牌、隨機 附件和配件、裝箱(當用戶要求時)、發(fā)運(當用戶要求時)等。3.7、監(jiān)造內容必須有據可依,監(jiān)造過程中涉及的檢驗內容,不能遺漏;該現 場見證的不能用審查報告代替;必須到場的不能不到場。3.8、檢驗方式按圈定的檢驗性質來決定,按檢驗性質,監(jiān)造工作指南中的監(jiān) 造檢驗分為 H 點、W 點和 R 點三種。H 點(停止點):監(jiān)造人員在接到廠方通知后,必須按時到達現場,廠方必須提前通知監(jiān)造人員,并留出足夠的路途時間。只有 在監(jiān)造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廠方才可以進行該項檢驗。W 點(觀察或測量點):監(jiān)造人員應盡可能到6、達檢驗現場,如果監(jiān)造人員因故不到,則該檢驗承制廠可自己進行,但監(jiān)檢人員事后應予以復查,確認檢驗結果合格時,制造廠或承制廠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對于W 點的監(jiān)造檢驗,監(jiān)造人員可以采取在場見證和動手抽查兩種方式。R 點(文件審核點):監(jiān)造人員應對廠方提交的檢驗報告、原始憑證、或資料進行審查,確認檢驗合格、有效后,給予簽字認可。3.9、當監(jiān)造人員發(fā)現制造廠的制造工藝明顯有誤,或沒有把握保證產品質量 和滿足技術要求時,應向制造廠提出工藝修改意見。當制造廠的工藝文件 或檢驗文件中缺少標準或技術條件中規(guī)定的檢驗內容時,應向制造廠提出 檢驗修改意見。3.10、監(jiān)造人員應對每日監(jiān)造中發(fā)生的事件在檢驗日志上7、認真做好記錄。3.11、監(jiān)造人員要與廠方的檢驗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經常溝通。監(jiān)造人員應保持足夠的時間深入生產現場進行巡回檢查。3.12、監(jiān)造人員對制造廠質量報告和檢驗文件審查后要簽字確認,以示負責。3.13、監(jiān)造人員應全面正確理解標準規(guī)范的各項要求,當與制造廠有嚴重不同看 法時,應及時向監(jiān)造工作小組匯報,并與制造廠盡快協(xié)商解決。3.14、監(jiān)造人員應對制造廠制造質量證明書進行審查,確認無問題時應在首頁簽字,以示負責。4、對監(jiān)造人員的能力要求:4.1、設備監(jiān)造人員由項目組專業(yè)工程師和外聘專家組成,要求責任心強、專業(yè) 技術熟練,能勝任設備監(jiān)造工作。4.2、動設備監(jiān)造的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監(jiān)造人員一8、般具有從事過設計和 制造工作的經歷,熟悉動設備國內主要制造廠的特點,能夠有效地控制制 造質量。4.3、監(jiān)造人員應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際工作的經驗,具有材料、鑄造、熱處理、機械加工、性能檢驗和整體試車等方面的專長,長期在制造廠從事 監(jiān)造,熟悉國內主要動設備制造廠的工藝特點、工裝水平、質量管理的模 式、動平衡能力、超速試驗能力、整體試車能力等,了解制造廠的強項和 弱點,能夠做到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地實施監(jiān)造,確保監(jiān)造設備的質量。5、監(jiān)造過程重點質量控制工作 5.1、原材料檢驗5.1.1、用于設備制造的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頒布的有關法規(guī)、規(guī)程、 標準、規(guī)范和國際上通用的 API 標準及制造廠的規(guī)9、定運行條件的標 準,且如有特殊要求,材料經適當的熱處理或經證實滿足沖擊試驗 要求,方可考慮用于做主要的零件。5.1.2、設備制造廠應該對主要零件材料的金相做詳盡的陳述。5.1.3、用于承壓零件的材料應滿足以下要求:5.1.3.1、鑄件應該光滑,無疏松、熱裂、縮孔、砂眼、裂紋、氧化皮、 氣孔和類似的缺陷。鑄件表面應該用噴砂、噴丸、化學清洗、 酸洗或其它任何標準方法進行清理,模鑄的飛邊、澆口和冒口應該被鏟、銼或磨平。5.1.3.2、管路和承壓零件的焊接以及任何不同金屬的焊接和焊接修復,均應該由操作人員按照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規(guī)范第 IX冊確定的操作程序執(zhí)行及檢驗。5.1.3.3、所有暴露在濕硫化氫環(huán)10、境下的碳鋼及鐵素體合金鋼承壓部件焊后或補焊都應做焊后熱處理,所有暴露在濕硫化氫環(huán)境下的焊縫,不管其形式和大小,其焊后熱處理溫度不低于620。5.1.3.4、設備制造廠應制定與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規(guī)范中要求相一致的焊接修復方法,和與這些方法相符的修復程序,包括修復后的熱處理及修復后必要的無損檢測。在任何修復之前,這些方法必須經業(yè)主監(jiān)造工作小組審核。5.1.4、焊接件、鑄鋼、鍛鋼和承壓材料的檢驗應參照國際上通用的 API 標 準做射線、超聲波、磁粉和液體滲透法檢查,其質量標準應不低于 此標準規(guī)定。5.1.5、葉輪的檢驗應滿足以下要求:5.1.5.1、焊接葉輪所有可以接觸到的焊接區(qū)域應該用磁粉或液體滲11、透法進行檢驗。5.1.5.2、鑄造葉輪在精加工之前應該采用射線或超聲波進行檢查。檢查技術和驗收標準應該由制造廠和監(jiān)造人員一致同意。5.1.5.3、在進行了葉輪的超速試驗后,每個葉輪各部件都應用磁粉或 液體滲透法進行檢查。5.1.6、重要零部件、隨機管材、管件、閥門等應有質量證明文件和合格證, 并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必要的材料復驗。5.2、承壓零件水壓試驗5.2.1、承壓零件(包括附件)應該經水壓試驗合格。試驗時,液體的最小 壓力為最大容許工作壓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表測壓力 140kPa。5.2.2、試驗應該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以便使零件得到完整測試。當觀察機殼 和機殼接頭上既無泄漏也無滲出持續(xù)最12、少30分鐘則可以認為水壓試 驗是合格的。厚大的鑄件應該要求較長的試驗時間,這須經制造廠 和監(jiān)造人員商定。5.2.3、試驗奧式體不銹鋼材料用的液體中氯化物的含量不應該超過 25ppm。 為避免因蒸發(fā)干燥而導致氯化物沉淀。在試驗結束時,應該從測試 零件中排出所有殘留液體。5.2.4、如果測試零件將在這樣的溫度中使用,即在該溫度下材料的強度低 于在常溫下的強度,水壓試驗的壓力應該乘以一個系數,該系數等 于材料在常溫下的容許工作應力除以運轉溫度下的容許工作應力。 所用的應力值應該符合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 B31.3 中給定的值。對壓縮機的機殼和壓力容器來說,應力值應該符合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規(guī)范中第 VI13、II 冊第 1 或第 2 分冊中給出的應力值。這樣獲得的壓 力應該是水壓試驗所用的最小壓力。設備出廠資料中應該列出水壓試驗的實際壓力。5.3、轉子動平衡試驗轉子動平衡試驗應該由專業(yè)機構完成,轉子在動平衡機試驗臺上的動態(tài)響應是一致同意的試驗條件的反應,除非臺架試驗的結果是在預期現場的壓力、溫度、轉速和載荷的條件下獲得的,否則這些結果是不會與現場結果相同的。5.4、葉輪超速試驗每件葉輪應該經過不低于115最大連續(xù)轉速下持續(xù)時間不少于1分鐘的超速試驗。制造商鑒定臨界狀態(tài)確定的葉輪尺寸(例如孔、孔密封和外徑)在每次超速試驗的前后應該進行測量。試驗后,所有這些測量值和試驗轉速應該記錄下來,并由監(jiān)造人員或14、業(yè)主檢查。任何孔的永久性變形或其它重要尺寸超出圖紙的公差都將視為此葉輪不合格。5.5、機械運轉試驗5.5.1、在壓縮機裝配期間和試驗之前,每一部件(包括這些零件通道內的鑄件)和所有管路及附屬設置應該用酸洗或其它合適的方法進行清潔以除掉外物、腐蝕物和切屑。5.5.2、設備在機械運轉試驗之前應滿足以下要求:5.5.2.1、供貨合同中規(guī)定的軸封和軸承應用于機械運轉試驗,內密封在試驗期間應該承受設計的不同壓力。5.5.2.2、所有油的壓力、粘度和溫度應該處于制造商的使用手冊中所推薦的 運行值范圍內,并應確認每一供油管路中油的流動速率。5.5.2.3、所有接頭和連接處應檢查是否緊密。如有任何滲漏應進行必15、要的處理。5.5.2.4、應該檢查試驗中用的所有報警、防護和控制裝置,并根據有關要求 進行調試合格。5.5.3、在機械運轉試驗期間,要測試的所有設備的機械運行和試驗儀器的 運行應該保持良好。設備所測未濾波振幅不應該超過 API 標準或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5.5.4、在有規(guī)定時,潤滑油和密封油的入口壓力和溫度應該在壓縮機操作 手冊的容許的變化范圍內。5.5.5、在機械運轉試驗完成后,所有軸承應該卸下、檢驗并重新裝配。在有規(guī)定時,運轉試驗成功之后,應該卸下軸端密封進行檢查。5.5.6、當備用轉子訂購允許一同生產時,每一個備用轉子也應該按照相同 的標準要求進行機械運轉試驗。5.6、裝配后的氣密試驗在機械16、運轉試驗完成后,用于有毒、危險、可燃或富氫等用途上的每一臺完全裝配的動設備機殼應該按照以下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采用肥皂水試驗或其它驗證試驗去檢查氣體泄漏。a. 機殼(包括端面密封)應該按照制造商和監(jiān)造人員雙方同意用惰性氣 體加壓至的最大密封壓力或最大密封設計壓力。最后應該保持這個壓 力最少 30 分鐘。正常將氮氣作為惰性氣體使用;然而在使用低克分子 量的情況下,可以規(guī)定如氦氣這樣較輕的氣體。b. 在有特殊規(guī)定時,機殼(帶或不帶要安裝的端面密封)應該被加壓到 額定的排放壓力,在該壓力下至少保持 30 分鐘。在沒有觀察到機殼或 機殼接頭有泄漏時,試驗可認為是合格的。5.7、氦氣泄漏試驗氦氣泄漏試驗為機17、械設備檢驗、試驗內容的可選項目,制造商與業(yè)主應該協(xié)商確定。試驗時壓縮機機殼應該在最大容許工作壓力下用氦氣進行氣密試驗,應該將機殼浸沒在水中試驗。最大容許工作壓力至少應該保持 30 分鐘,不容許出現氣泡。如果經監(jiān)造人員同意,可以不浸水用肥皂泡試驗作為替代方法。5.8、備件試驗備件諸如轉子、齒輪、隔板、軸承和密封應按規(guī)定進行試驗。5.9、其它試驗動設備其它試驗包括:性能試驗、整套裝置試驗、串聯試驗、齒輪試驗、聲級試驗、附屬設備試驗、試驗后機殼內部檢驗、全壓/全負載/全速試驗、液壓聯軸器配合的試驗后檢驗。其它試驗內容可根據設備具體情況選用。5.10、裝運準備檢驗5.10.1、根據規(guī)定的運輸種類,設備18、應進行相應的裝運準備工作,必要時還 包括轉子的阻擋固定。轉子應該用不銹鋼絲固定的不銹鋼標簽作標 記。準備工作應該使設備適合從運輸日起的 6 個月戶外貯存并且在 運行之前,除檢驗軸承和密封外,無需拆卸。如果預計貯存期較長 的話,設備訂購方應向制造商咨詢隨之要采用的建議措施。5.10.2、制造商應提供設備在抵達安裝地之后及啟用之前的完善的保存準 備措施,大型機組、泵等關鍵重要設備及其附屬設備出廠前應進行 充氮保護。5.10.3、在所有試驗和檢驗完成且設備已為訂購方認可之后,設備應做運輸 準備。準備事項應該包括以下內容:5.10.3.1、除了機加工表面以外的所有外表面應至少涂上一層制造商的標準油漆。19、油漆中不應含有鉛或鉻酸鹽。5.10.3.2、機加工外表面應涂于合適的防銹劑。5.10.3.3、設備內部應清潔不留任何鐵屑、焊渣和雜物。5.10.3.4、軸承室內部鋼制表面和碳鋼供油系統(tǒng)附屬設置,例如油 箱、容器和管路應涂上一層適當的溶油防銹劑。5.10.3.5、帶法蘭的管口處應裝有厚度至少為 4.8mm 的鋼制盲板封 口,并配帶有合成橡膠墊和至少四個螺栓。對于螺栓聯接 的開口處所有準備使用的螺母都應該安裝且確保密封。5.10.3.6、螺紋開口上應帶用鋼帽或實體鋼塞,其金屬材料要等于或 優(yōu)于受壓機殼的材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使用非金屬 (如塑料)的帽或塞堵。5.10.3.7、帶有焊接坡口的管口20、或部件應帶用避免外物的進入及碰傷坡口的封堵物。5.10.3.8、設備或設備包裝上的吊裝點和吊耳應該帶有清晰的標記。 推薦的吊裝布置應該在包裝箱上作出標記,并明顯標記出 重心位置。5.10.3.9、設備應該有項目號和序號標記。單獨運輸的物品應該貼有 耐腐蝕金屬標簽,其上標有它所屬裝置的項目號和序號。 此外,用板條箱包裝的設備在運輸時應該帶有一式兩份的 裝箱單,一份在箱內,另一份貼在箱外。5.10.3.10、當定購備用轉子時,轉子應該準備能在不加熱的室內存 放至少三年。轉子應該用防銹劑加以處理并應該放在帶有 緩慢釋放汽相抑制劑的蒸汽防護外殼內。轉子應該按照規(guī) 定采用板條箱包裝。至少厚 3.2mm 21、的鉛板或業(yè)主同意的與 之相當的材料墊在轉子和支撐區(qū)的墊塊之間,轉子不應該 支撐在軸頸上。5.10.3.11、在有規(guī)定時,要在運輸前將機器上所裝的管路、中間冷 卻器等在制造廠車間內完成與機器的組裝工作。5.10.3.12、外露的軸和聯軸器應該包上防水、可塑的浸蠟布或揮發(fā) 性的防蝕紙,接縫應該用耐油膠帶密封。5.10.4、在所購設備上提供的附屬管路連接件應該有與制造廠提供的資料或總布置圖相一致的標記或永久性標簽。5.10.5、為了運輸而拆卸的附屬管路的連接件應該有清晰的匹配標記,以便于安裝現場重新安裝。5.10.6、在專用工具供貨時,應該被單獨包裝在堅固的盒子內,并標注專用工具(標簽/件號)。每件22、工具應該打有標記或貼有標簽以說明其用途。5.10.7、制造商應準備一份標準安裝指南副本隨設備包裝和運輸。6、質量問題與質量事故的處理6.1、質量問題的處理6.1.1、監(jiān)造人員在監(jiān)造中發(fā)現的質量問題,首先要調查研究,不要聽信一 面之詞,不要任意表態(tài);對檢驗過程中發(fā)現的一般質量問題,監(jiān)造人員應以書面?zhèn)渫浀姆绞酵ㄖ獜S方,并要求廠方及時回復處理措施。6.1.2、監(jiān)造人員應審查廠方的處理措施,如問題繼續(xù)存在或不能徹底解決, 監(jiān)造人員應及時以電傳等形式向監(jiān)造工作小組匯報并主動找廠方協(xié)商。6.1.3、制造廠在監(jiān)造人員的參與下盡快出具質量問題調查報告,制定質量 問題處理方案,并跟蹤檢查,直至問題處理完畢并檢23、查驗收合格。 質量問題調查報告應在監(jiān)造人員處留存?zhèn)浒浮?.1.4、監(jiān)造人員寫出質量問題處理結論并向監(jiān)造工作小組匯報。6.2、質量事故的處理6.2.1、質量事故發(fā)生后,監(jiān)造人員應及時以書面形式要求制造廠停工整頓, 同時了解事故情況,初步判斷事故性質,控制事故狀態(tài),避免事故 擴大,并及時向監(jiān)造工作小組匯報。6.2.2、監(jiān)造人員應對事故的重要痕跡、物證進行妥善保護,并及時做好標識、 照片、影像資料和記錄。6.2.3、監(jiān)造人員應經常與監(jiān)造工作小組保持聯系,及時傳遞最新信息。初 步確定事故的分類和級別,在規(guī)定時間內寫出事故報告。6.2.4、監(jiān)造人員參與制造廠組織的質量事故調查與分析,分析事故原因, 判定24、事故性質,明確事故處置意見,形成質量事故調查報告,并參 與制定處理方案。6.2.5、參與質量事故的處理及處理結果的鑒定與驗收。6.2.6、如果質量事故繼續(xù)存在或不能徹底解決,監(jiān)造人員應及時以電傳等 形式向監(jiān)造工作小組匯報并主動找廠方協(xié)商。6.2.7、監(jiān)造人員寫出質量事故處理結論,向監(jiān)造工作小組匯報。6.2.8、監(jiān)造工作小組協(xié)助監(jiān)造領導小組處理監(jiān)造過程中出現的重大質量事故,確認制造廠提交的質量事故處理報告。7、主要質量控制點設置示例(離心式壓縮機) 設置示例見附表。本質量控制點設置示例僅為監(jiān)造人員參考,質量控制點的設置不限于表中所列的控制項目,并且每一級別質量控制點的控制內容隨著設備制造進度可根25、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8、附件附表主要質量控制點設置示例(離心式壓縮機)見 證觀 察文 件序號監(jiān) 理 項 目(停止)點(測量)點(審核)點HWR1乙方工藝、質量計劃、檢驗試驗規(guī)程核查2分包商審核及其產品檢查3材料檢查4設備各部尺寸及形位公差檢查5機殼的熱處理及無損檢驗6機殼的水壓試驗7軸的熱處理及無損檢驗8軸的精加工9軸的電氣和機械跳動10軸的高斯值(消磁處理)11隔板的組裝檢驗12葉輪的焊接及焊后熱處理檢查13葉輪的無損檢驗14葉輪的動平衡試驗、超速試驗15轉子組裝檢驗16轉子低速動平衡試驗17轉子高速動平衡試驗18氦氣泄漏試驗19組裝間隙檢驗20干氣密封尺寸試驗檢驗21潤滑油、調速油系統(tǒng)零部件檢驗22潤滑油、調速油系統(tǒng)調試及運轉試驗23氣路系統(tǒng)零部件檢驗24儀器儀表系統(tǒng)檢驗25控制及連鎖系統(tǒng)調試26機械運轉試驗26.1檢查軸封和軸承是否符合合同要求26.2潤滑油、密封油流量、壓力、溫度符合規(guī)定要求26.3所有接頭、連接處無泄漏26.4保護裝置的操作試驗26.5控制裝置的操作試驗26.6所用的儀表是否符合合同要求26.7四小時試驗完成26.8預期的橫向臨界轉速26.9在試驗合格后檢查軸承26.10備用轉子的安裝和運轉37機械運轉試驗后的拆裝檢驗38壓縮機出廠前檢驗(外觀及尺寸檢驗)39涂敷過程檢查40隨機備件、專用工具檢驗41隨機文件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