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測定站員工崗位職責工作程序及相關記錄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746
2024-09-06
7頁
101.72KB
1、養豬場測定站員工崗位職責、工作程序及相關記錄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測定站員工作業指導書一、主要職責(一)育種技術員(測定員)1. 做好豬只測定安排工作。2. 做好豬只測定、記錄工作。3. 指導、監督組長飼養管理工作。(二)組長1. 指導、督促飼養員做好投料等飼養工作。2. 安排豬群調整、欄舍周轉工作。3. 指導、督促飼養員做好環境衛生控制、豬只疾病防治工作。4. 布置安排豬舍內外的消毒工作。5. 安排好豬只免疫接種、保健時間表。6. 做好藥物、疫苗、飼料、物資等計劃、領用工作。7. 鑒2、定與申報淘汰豬只。8. 負責日報表、周報表的上報工作。9. 協助育種技術員做好種豬分流工作。(三)飼養員1、按照種豬各階段飼養標準,做好投料工作。2、做好日常衛生、消毒工作, 3、聽從組長指揮,協助組長、測定員做好種豬測定及種豬分流轉欄工作。4、做好新進豬只接收準備、分欄及調教工作。5、做好本舍內外環境控制和豬群疾病防治工作。6、做好飼養日報表。7、按時間表協助做好疫苗接種、豬群保健工作。二、工作目標1. 測定站種豬成活率98%以上。2. 長大白母豬選留率80%以上,公豬選留率70%以上。三、日常工作事項周工作安排星期組長、測定員責任人追蹤人追蹤方式星期一疫苗注射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3、電話和現場追蹤星期二舍內清潔消毒、藥品用具領用、更換消毒盆池液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星期三測定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星期四種豬驗收、種豬分流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星期五舍內清潔消毒、更換消毒盆池液、接收保育豬、分欄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星期六舍外消毒清潔、統計與報表、機動安排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星期日豬舍外圍消毒,種豬淘汰計劃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日工作安排時間組長、測定員責任人追蹤人追蹤方式6:306:50投料;投料前清除料槽中的剩料,保證飼料新鮮。投料要做到4、心中有數,根據豬只膘情、豬只采食情況進行飼喂,既要保證豬只有足夠的飼料,又要盡量減少浪費。按照飼喂標準投料。投料時觀察豬只,投料后再檢查一次,記錄不吃料或吃料異常的豬只。 清潔豬舍,細心觀察豬只糞便,檢查發現病豬只,并作好記錄。平時細心觀察豬群,及時發現異常豬只,及時給予治療。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8:309:00病豬的治療及隔離。投料后要及時治療病豬,嚴重的隔離治療。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9:0010:00舍內外的消毒和衛生 每日鏟豬糞兩次以上,視豬欄的衛生狀況而定。豬糞拉到固定的地方堆放,每日拉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沖欄: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 鏟完5、第一次豬糞后沖欄,但不要早于9:00。冬天減少次數。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10:0010:30 飼喂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15:0017:00清潔衛生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17:0017:30病豬的治療和隔離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17:3018:00投料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18:0018:30清潔衛生、數據記錄組長、測定員副場長、技術部主任電話和現場追蹤工作時間隨季節變化,工作日程作相應的前移或后移。四、工作程序(一) 進豬前準備1. 空欄不少于3天,欄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先用清水沖6、冼,干燥后用2%燒堿溶液進行消毒,干燥后(至少兩小時)再用清水沖冼干凈,再用溫和型消毒液(如消毒威、菌毒滅等)消毒,進豬前兩天再用清水沖洗欄舍一次,干燥后用5%石灰水噴欄面和走道(注意豬睡覺的地方不要噴)。每次消毒時必須以噴濕地面和欄舍為準。2. 檢查豬欄設備、飲水器與各種工具是否正常,對不能正常運作的設備應及時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護。3. 提前一天準備好飼料、藥物等物資。(二) 豬群入站工作1. 分批次轉進豬群,不同批次的豬群應相對隔離,并驗明豬苗轉運單各項內容。2. 豬群轉入后調整豬群,按照同性別、同品種、同大小和強弱分欄,每一批豬群要在顯眼處標記好入站數量、出生日期階段、預計疫苗免疫日期等7、。每棟欄舍預留34個空欄作為隔離欄。3. 由組長負責填寫測定站種豬入站周報表。4. 種豬入站后按種豬選留標準進行種豬驗收。5. 育種技術員到保育舍選擇進測定站的豬只,分批次日齡相關不超過10天:具體標準見下表種公豬種母豬a) 育種值高的優秀個體b) 肢蹄結實、無明顯的肢蹄疾病c) 體長達到品種均數,收腹好,體型好d) 檔案清楚e) 睪丸發育正常、左右對稱f) 對于母系同窩母豬乳頭、外陰等正常g) 無明顯的包皮積尿h) 無皮膚病,皮膚紅潤、皮毛光滑i) 無傳染性疾病j) 無應激綜合癥k) 同窩無遺傳疾患a) 育種值高的優秀個體b) 種豬健康,被毛光澤、皮膚紅潤,無傳染性疾病c) 體長、收腹等體型8、達育種到品種要求d) 檔案清楚e) 外陰大小及形狀正常,不上翹f) 無內翻乳頭和瞎乳頭,有效乳頭數在6對以上(含6對),排列均勻整齊g) 無明顯的肢蹄疾患,無O型、X型腿,不跛行,無明顯關節腫脹h) 無應激綜合癥,經驅趕不震顫、不打抖同窩無遺傳疾患,無臍疝等(三) 豬群飼養管理1. 飼養方式:按飼喂標準投料。測定豬只在保證自由采食的前提下,每天定量投料,不浪費飼料;終測后開始限飼,保持種豬3分膘體況。每次投料前要清除料槽內霉變料及豬糞尿等。飼料種類更換時要有3-5天的過渡期,新料比例按1/3-1/5遞增。2. 2、每天記錄、核對采食量。一旦發現采食量異常時,及時檢查飼料品質,同時對環境溫度、通9、風、飼養密度、供水等方面進行調控,以達到合理的采食量。3. 圈養密度:2550KG豬只,0.40.5/頭;51100KG母豬,0.60.9M2/頭;51100KG公豬,12頭/欄。4. 溫度控制:育成舍最適宜溫度為2024,每棟育成舍應掛一個溫度計,經常觀察氣溫變化,當氣溫高于25時應采取通風降溫措施,一般采取升起帳幕方式,高于30時,應打開風扇,或用水沖地面,至少保持一天一次的淋體降溫;當氣溫低于18時應采取保溫措施,一般通過降帳幕得以實現,剛入站的小豬要墊上保溫板或鋪鋸末屑等進行保溫。杜絕賊風,靠近豬只的帳幕,全部關閉或全部打開。5. 豬只分欄:每月調欄一次,于下午下班前按大小、強弱對同一10、批豬群進行調欄,之后用菌毒滅等刺激性小、味道濃的消毒液噴灑所有并欄豬體以減少打架而造成應激。6. 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7. 保持舍內衛生:調教豬群,使豬只吃料、睡覺、排便“三定位”。每天至少清糞四次,夏天每23天沖欄一次,其它季節每710天沖欄1次,應保持欄舍清潔、干燥。8. 消毒工作:每3天更換一次門口消毒池中的消毒水,每周帶豬噴霧消毒一次,消毒按藥選用模范碘、大毒殺等,夏天每周用倍特或特敵克帶豬體表滅蟲一次,豬糞溝投3-5%燒堿或敵敵畏滅蛆,減少蚊蠅滋生。 9. 注意觀察豬群的健康狀況:排便情況、吃料情況、呼吸情況,發現病豬,及時治療,作好記錄,病情嚴重或原因不明時隔離治療,并及時上報。111、0. 由飼養員負責填寫測定站飼養日報表。11. 由組長負責填寫測定站生產情況日、周報表與測定站月盤點報表。(四) 豬群轉出 育成豬經測定后按規定要求進行同批轉出,并填寫種豬選留及調動情況周報表與測定站種豬離站周報表。(五) 飼喂標準測定豬只飼喂標準體重范圍(KG)飼料類型飼喂量(KG)備注25-50小豬料820#自由采食飼喂兩次,中途添加1-2次50-70后備料860#自由采食飼喂兩次,中途添加1-2次70-90(母)70-100(公)后備料860#自由采食飼喂兩次,中途添加1-2次終測以后后備料860#限制飼喂飼喂兩次,根據豬只膘情靈活掌握(六) 由組長執行免疫程序,負責填寫測定站疫苗注射周報表1. 疫苗注射:當后備種豬達到140日齡時應進行疫苗注射。2. 豬只達到165-180天左右時陸續會出現發情癥狀,應進行初期期登記。1) 每天掃欄或巡欄時發現發情豬及時登記;2) 母豬在運動場運動后注意觀察發情情況并進行登記;3) 用公豬進行主動誘情時進行登記。五、相關記錄測定站種豬入站周報表 年 第 周 入站時間: 年 月 日 入站頭數:耳號品種性別測定站種豬離站周報表年 第 周耳號品種性別去向時間淘汰原因測定站生產情況周報表 站 周 年 月 日 月 日項目星期轉入選留死亡上市存欄飼料消耗(KG)一DLYDLYDLYDLYDLYDLY日合計備注 填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