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壓設備原材料和零部件超聲波探傷檢測作業(yè)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774
2024-09-06
8頁
86KB
1、承壓設備原材料和零部件超聲波探傷檢測作業(yè)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fā) 布: 二XX年X目錄一、適用范圍4二、 引用標準4三、 一般要求42、探傷儀43、 探頭44、 儀器系統(tǒng)的性能4四、探傷時機及準備工作43、探傷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6.3m。4五、 探傷方法42、靈敏度補償4六、系統(tǒng)校準與復核51、一般要求52、 儀器校準53、 新購探頭測定54、 檢測前儀器和探頭系統(tǒng)測定55、 檢測過程中儀器和探頭系統(tǒng)的復核56、 檢測結束前儀器與探頭系統(tǒng)的復核57、 校準、復核的有關注意事項5七、 探傷方法51、探測方向52、2、 工件材質(zhì)衰減系數(shù)的確定63、探傷靈敏度的確定74、補償75、探傷靈敏度的復查7八、 缺陷記錄71、缺陷當量的確定72、缺陷記錄7九、 缺陷等級分類71、單個缺陷的等級分類按表1規(guī)定72、缺陷密集區(qū)的等級分類按表2規(guī)定73、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級分類按表3規(guī)定85、被探傷人員判定為危險性的缺陷應評為4級。8十、 探傷報告81、 委托探傷的單位,探傷報告編號,簽發(fā)日期。8=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一、適用范圍超聲檢測適用于板材、復合板材、碳鋼和低合金鋼鍛件、管材、棒材、奧氏體不銹鋼鍛件等承壓設備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檢測;也適用于承壓設備對接焊接接頭、T型焊接接頭、角焊縫以及堆焊層等的檢測。二、 引用3、標準JB/T4730.3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三部分:超聲檢測GB/T12604 無損檢測術語三、 一般要求1、超聲檢測人員應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探傷經(jīng)驗。并經(jīng)考核取得有關部門認可的資格證書。2、探傷儀 采用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其頻率應為15MHz。 儀器至少應在滿刻度的75%范圍內(nèi)呈線性顯示,垂直線性誤差不得大于5%。 儀器的水平線性、分辨力和衰減器的精度等指標均應復合JB/T 10061的規(guī)定。3、 探頭 縱波直探頭的晶片直徑應在1030mm之間,工作頻率15MHz,誤差不得超過10%。 橫波斜探頭的晶片面積應在100400mm之間,K值一般取13. 縱波雙晶直探頭晶片之間的聲絕緣4、必須良好。4、 儀器系統(tǒng)的性能 在達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檢測聲程時,其有效靈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儀器與探頭的組合頻率與公稱頻率誤差不得大于10%。 儀器與直探頭組合的始脈沖寬度(在基準靈敏度下):對于頻率為5MHz的探頭,寬度不大于10mm;對于頻率為2.5MHz的探頭,寬度不大于15mm。 直探頭的遠場分辨力應不小于30dB,斜探頭的遠場分辨力應不小于6dB。 儀器與探頭的系統(tǒng)性能應按JB/T 9124和JB/T 10062的規(guī)定進行測試。四、探傷時機及準備工作1、探傷一般應安排在最終熱處理后進行。若因熱處理后工件形狀不適于超聲探傷,也可將探傷安排在熱處理前,但熱處理后仍應對其進行盡可能5、完全的探傷。2、工件在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超聲探傷,所有影響超聲探傷的油污及其他附著物應予以清除。3、探傷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6.3m。五、 探傷方法1、為確保檢測時超聲波聲束能掃查到工件的整個被檢區(qū)域,探頭的每次掃查覆蓋率應大于探頭直徑的15%。探頭的掃查速度不應超過150mm/s。耦合劑應透聲性好,且不損傷檢測表面,如機油,漿糊,甘油和水等。2、靈敏度補償 耦合補償 在檢測和缺陷定量時,應對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損失進行補償。 衰減補償 在檢測和缺陷定量時,應對材質(zhì)衰減引起的檢測靈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誤差進行補償。 曲面補償 對探測面是曲面的工件,應采用曲率半徑與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試塊,通過6、對比實驗進行曲率補償。六、系統(tǒng)校準與復核1、一般要求 系統(tǒng)校準應在標準試塊上進行,校準中應使探頭主聲束對準反射體的反射面,以獲得穩(wěn)定和最大的反射信號。2、 儀器校準 每隔3個月至少對儀器的水平線性和垂直線性進行一次測定。3、 新購探頭測定 新購探頭應有探頭性能參數(shù)說明書,新探頭使用前應進行前沿距離、K值、主聲束偏離、靈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主要參數(shù)的測定。4、 檢測前儀器和探頭系統(tǒng)測定 使用儀器-斜探頭系統(tǒng),檢測前應測定前沿距離、K值和主聲束偏離,調(diào)節(jié)或復核掃描量程和掃查靈敏度。 使用儀器-直探頭系統(tǒng),檢測前應測定始脈沖寬度、靈敏度余量和分辨力,調(diào)節(jié)或復核掃查量程和掃查靈敏度。5、 檢測過程中儀器7、和探頭系統(tǒng)的復核 遇到下述情況應對系統(tǒng)進行復核: 校準后的探頭、耦合劑和儀器調(diào)節(jié)旋鈕發(fā)生改變時; 檢測人員懷疑掃描量程或掃描靈敏度有變化時; 連續(xù)工作4h以上時; 工作結束時。6、 檢測結束前儀器與探頭系統(tǒng)的復核 每次檢測結束前,應對掃描量程進行復核。如果任意一點在掃描線上的偏移超過掃描線讀數(shù)的10%,則掃描量程應重新調(diào)整,并對上一次復核以來所有的檢測部位進行復檢。 每次掃描結束前,應對掃查靈敏度進行復核。一般對距離-波幅曲線的校核不應少與3點。如曲線上任何一點幅度下降2dB,則應對上一次復核以來所有的檢測部位進行復檢;如幅度上升2dB,則應對所有的記錄信號進行重新評定。7、 校準、復核的有關8、注意事項 校準、復核和對儀器進行線性檢測時,任何影響儀器線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濾波開關等)都應放在“關”的位置或處于最低水平上。七、 探傷方法1、探測方向 一般在探測面上兩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進行并盡量掃查到工件的整個體積 閥門鋼鍛件的探測方向如下圖是所示 2、 工件材質(zhì)衰減系數(shù)的確定 在工件無缺陷完好區(qū)域選擇三處探測面與底面平行且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調(diào)節(jié)儀器使第一次底面回波幅度(B1)為滿刻度的50%,記錄此時衰減器讀數(shù);再調(diào)節(jié)衰減器,使第二次底面回波幅度(B2)為滿刻度的50%,兩次衰減器讀數(shù)之差即為(B1-B2)的dB的差值。 衰減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表示衰減系數(shù),dB/m; B1-B29、表示兩次衰減器讀數(shù)之差,dB; T表示工件的探測聲程,m。 工件上三處部位衰減系數(shù)的平均值即為該工件的衰減系數(shù)。 3、探傷靈敏度的確定 縱波直探頭探傷靈敏度的確定 當被探部位的厚度不大于探頭的3倍近場區(qū)時,一般選用底波確定探傷靈敏度。由于幾何形狀所限,不能獲得底波者或是探測厚度大于45mm而小于3倍近場區(qū)時,可直接采用試塊法確定探傷靈敏度。 縱波雙晶直探頭靈敏度的確定 按需要選擇不同直徑平底孔的試塊,并測試一組不同探測距離的平底孔。調(diào)節(jié)衰減器,使其中最高的回波幅度達到滿刻度的80%。不改變儀器的參數(shù),測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點,將其標定在熒光屏上,連接這些點,即是對應于不同平底孔的縱波雙晶直探10、頭的距離波幅曲線。 4、補償 表面粗糙度補償 在探傷和缺陷定量時,應對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消耗進行補償。 曲面補償 對于探測面是曲面的工作,可采用曲率與工件相同或相近(0.91.5倍)的參考試塊,否則應補償因曲率不同引起的聲能損失。 探傷靈敏度一般不低于工件最大探測距離出的2mm平底孔當量。 5、探傷靈敏度的復查 探傷中應檢查探傷靈敏度,發(fā)現(xiàn)探傷靈敏度有改變時應重新調(diào)整。當增益電平降低2dB以上時,應對上一次校準以來所檢查的工件進行復探;當增益電平升高2dB以上時,應對所有缺陷進行重新定量。八、 缺陷記錄 1、缺陷當量的確定 采用A、V、G計算法確定當量。對位于近場區(qū)不能用上述方法確定當量的11、,可以采用雙晶直探頭,利用不同直徑平底孔的試塊通過比較法來確定缺陷當量。 缺陷密集區(qū)和單個大缺陷的邊界可利用半波高度法來確定。 計算缺陷當量時若材質(zhì)衰減系數(shù)超過4dB/m,應進行修正。 2、缺陷記錄 記錄當量平底孔徑超過4mm的單個缺陷的位置和波幅。 記錄當量平底孔直徑超過3mm的缺陷密集區(qū)及其最大缺陷的位置和分布,缺陷密集區(qū)面積以30mm30mm的方塊作為最小度量單位。 記錄由缺陷引起的底面回波降低區(qū)域和數(shù)值。 記錄材質(zhì)衰減系數(shù)。 不屬于上述情況,但探傷人員能判定是否危害性的缺陷也予以記錄。九、 缺陷等級分類 1、單個缺陷的等級分類按表1規(guī)定 表1mm等級1234缺陷當量直徑4688 2、缺12、陷密集區(qū)的等級分類按表2規(guī)定 表2 %等級1234 缺陷密集區(qū)占探傷總面積的百分比00551010 3、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級分類按表3規(guī)定 表3 dB等級1234底波降低量BG/BF8814142020 4、表1、2、3的等級在評定工件質(zhì)量時應作為獨立的等級分別使用。 5、被探傷人員判定為危險性的缺陷應評為4級。十、 探傷報告探傷報告應包括下述內(nèi)容:1、 委托探傷的單位,探傷報告編號,簽發(fā)日期。2、 鍛鋼件的名稱、編號、材料牌號、熱處理狀態(tài)、探傷面的表面粗糙度。3、 探傷儀的型號、探頭型號、探傷頻率、耦合劑、探傷靈敏度和掃查方式。4、 在草圖上標明檢測區(qū)域,如有因幾何形狀限制而檢測不到的部位也必須在草圖上標明。5、 缺陷的類型、尺寸和位置。6、 探傷等級和探傷結論。7、 探傷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字,探傷人員的資格證號、等級和日期。
生產(chǎn)加工
上傳時間:2025-01-17
30份
生產(chǎn)加工
上傳時間:2024-10-24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