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35KV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預防性試驗作業指導書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813
2024-09-06
28頁
554.50KB
1、10kV35KV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預防性試驗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2011-08實施2011-07發布前言預防性試驗是及時發現電力設備缺陷、防范電力設備事故、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有效手 段,是電力設備運行和維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強化一次設備預防性試驗 工作,規范預防性試驗現場作業,xx電務(xx)有限公司總工辦組織編制預防性試驗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指導各分公司班組開展預防性試驗工作。作業指導書的編寫在參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相關的技術規范、規定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電務公2、司客戶的實際情況。本作業指導書對10k35KVV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包括負荷開關、干式電流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氧化鋅避雷器、電力電纜)的預防性試驗工作的操作步驟、技術要點、安全注意事項、危險點分析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規范,用于指導10kV35KV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的預防性試驗工作。 本作業指導書由電務公司(xx)有限公司總工辦提出、歸口并解釋。 本作業指導書起草單位:xx電務(xx)有限公司總工辦本作業指導書起草人:xx、xx、xx目 次1 范圍42 規范性引用文件43 支持文件44 術語和定義45 安全及預控措施46 作業準備67 作業周期88 工期定額109 設備主要參數1013、0 作業流程1111 作業項目、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1112 作業中可能出現的主要異常現象及對策2113 作業后的驗收與交接22附錄 10kV 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試驗記錄221 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10kV 35KV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包括負荷開關、干式電流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氧化鋅避雷器、電力電纜)的預防性試驗(電氣部分)工作。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作業指導書的引用而成為本作業指導書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作業指導書。GB11032-2000 交流無間隔4、金屬氧化物避雷器GB50150-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DL408-1991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 DL409-1991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DL/T 474.4-2006 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 第 4 部分:交流耐壓試驗 DL/T 474.5-2006 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 第 5 部分:避雷器試驗 DL/T 664-2008 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Q/CSG 1 0004-2004 電氣工作票技術規范(發電、變電部分)Q/CSG 1 0005-2004 電氣工作票技術規范(線路部分)Q/CSG 1 0007-2004 電力設備預防5、性試驗規程3 支持文件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使用說明書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出廠試驗報告 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包括負荷開關、干式電流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氧化鋅避雷器、電力電纜)交接試驗報告 歷次試驗報告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4 術語和定義4.1 預防性試驗:為了發現運行中設備的隱患,預防事故發生或設備損壞,對設備進行的檢查、或監測,也包括取油樣或氣樣進行的試驗。5 安全及預控措施5.1 安全措施停電試驗須填寫配網第一種工作票,多點作業應使用線路作業分組派工單。紅外測溫、帶電測試應按有關要求做好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5.1.2 試驗負責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開始試驗前,試驗負責人應對全體試驗人6、員詳細布置試驗中的安全注意事項。5.1.3 設備需要拆線時,拆前應做好標記,接后應進行檢查。5.1.4 試驗裝置的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高壓引線應盡量縮短,必要時用絕緣物支持牢固。5.1.5 試驗現場應裝設遮欄或圍欄,向外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并派人看守。5.1.6 試驗需加高壓時,加壓前必須認真檢查試驗結線與儀表的開始狀態,正確無誤,通知有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并取得試驗負責人許可,方可加壓。加壓過程中應有人監護并呼唱。高壓 試驗工作人員應戴安全帽、穿絕緣鞋,在全部加壓過程中,應精力集中,不得與他人閑談,隨時警戒異常現 象發生。5.1.7 變更結線或試驗結束時,應首先斷開試驗電源,7、放電,并將升壓設備的高壓部分短路接地。5.1.8 試驗結束時,試驗人員應拆除自裝的試驗引線和接地短路線,并對被試設備進行檢查和清 理現場。5.1.9 進行絕緣試驗時,被試品溫度不應低于5C,應在良好的天氣下進行,且空氣相對濕度一 般不高于 805.1.10 路邊作業,應按照安規規定設置交通警示標志,工作班成員須穿反光衣,交通要道須設專人監護,指揮車輛行人通過。5.1.11 野外作業須做好防止動物傷害的安全措施。5.2 危險辨識、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危險辨識、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見表 1表 1 危險辨識、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序號危害類別危害名稱控制措施1能源危害高壓觸電1)工作人員應遠離開關后再通知操8、作人員合閘。2)試驗時在開關的一側掛接接地線或合上接地刀。3)在加壓之前清理無關人員,同時對工作組成員交代安全注意事項。4)加壓過程中設專人監護,并呼唱。5)加壓結束后,確認試品已降壓、放電、接地后,再進行更換結線工作。6)發電機本體須可靠接地,發電機應有漏電保護裝置,使用專用插頭,嚴禁使用導線直接插入電源取電源。2行為危害安全措施不足1)工作負責人應在運行人員的帶領下核實工作地點、任務,確定現場安全措施滿足工作要求。2)工作負責人應在開始工作前向全體工作成員交 待清楚工作地點、工作任務、接地線裝設位置,檢查安全圍欄和標示牌等安全措施,特別注意與臨近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3環境危害帶電距離不足19、)工作人員應注意現場環境,嚴禁跨越安全圍欄。2)搬運儀器、工具、材料時與帶電設備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2)高壓試驗引線必須與被試品連接牢固,對接地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必要時采 用絕緣膠帶固定,防止松脫掉下。3)移動試驗引線時,必須加強監護,注意與臨近帶電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4物理危害試驗設備缺陷1)出發工作前應檢查試驗設備是否齊備、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內,對所需工器具應逐一清點核對。2)在引接電源前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試驗要求。5環境危害現場遺漏工具工作負責人在試驗工作結束后進行認真的檢查,確認試驗引線和臨時接地線已拆除,現場無遺留工具、試驗用短接線和雜物。6行為危害有故障的車輛1)10、出車前進行車輛安全狀況檢查,嚴禁車輛帶病行駛。2)路面行駛遵守交通規則。6 作業準備6.1 工作人員的準備6.1.1 電氣試驗人員一般不少于2人,其中工作負責人應由具二星級及以上并具有高壓試驗資格證書的電務員擔任。6.1.2 專業技術要求:經過高壓試驗專業培訓,掌握10kV 35KV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包括負荷開關、干式電流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氧化鋅避雷器、電力電纜)結構原理及相關試驗儀器的使用,熟悉本作業指導書。6.2 資料的準備 試驗規程:Q/CSG 1 0007-2004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本作業指導書。 歷次預防性試驗報告11、。 試驗記錄。6.3 儀器及工具的準備儀器及工具的準備見表 2。表 2 儀器及工具的準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試驗警示圍欄若干2標示牌(包括交通警示牌)若干3萬用表1 只4便攜式電源線架若干帶漏電保護器5絕緣操作桿若干6驗電筆若干7絕緣手套、絕緣鞋若干8高、低壓接地線若干9溫濕度計1 只10計算器1 個11工具箱1 個12試驗短接線若干13絕緣放電棒若干14兆歐表2 只輸出電壓:500V、2500V或5000V15回路電阻測試儀1 臺輸出電流:不小于 100A16直流發生器1 臺17試驗變壓器及操作箱1 臺18串聯諧振裝置1臺18震蕩波測試裝置1套20紅外測溫儀1 臺21超高頻放電檢測儀1 套2212、試驗記錄若干23發電機1 臺7 作業周期作業周期及要求見表 3。表 3 作業周期及要求序號項目周期要求說明1負荷開關絕緣電阻1)6年,抽檢到期數量的5%。2)必要時。一般不低于50M。采用2500kV兆歐表。必要時,如:懷疑絕緣有故障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2負荷開關的導電回路電阻1)6年,抽檢到期數量的5%。2)必要時。1)大修后應符合制造廠規定。2)運行中一般不大于制造廠規定值的1.5倍。1)隔離開關和隔離插頭回路電阻的測量在有條件時進行。2)必要時,如:懷疑接觸不良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3負荷開關交流耐壓試驗1)6年1次。 2)必要時。1)大修后:試驗電壓值按DL/T593規定值。13、2)10KV運行中:1min工頻耐受電壓35kV。1)試驗電壓施加方式:合閘時各相對地及相間;分閘時各相斷口。2)相間、相對地及斷口的試驗電壓相同。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4輔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絕緣電阻1)6年,抽檢到期數量的5%。2)必要時。不應低于2M。采用500V1000V兆歐表。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5檢查電壓抽取(帶電顯示)器1)6年,抽檢到期數量的5%。2)必要時。應符合制造廠規定。采用2500V兆歐表。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6檢查柜本體五防裝置性能1)6年,抽檢到期數量的5%。2)必要時。應符合制造廠規定。14、必要時,如:對開關柜防誤操作性能可靠性有懷疑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7檢查開關柜之間的五防閉鎖裝置性能1)6年,抽檢到期數量的5%。2)必要時。應符合制造廠規定。必要時,如:對開關柜聯鎖性能可靠性有懷疑時狀態評價為異常狀態時。8避雷器絕緣電阻1)3年。2)懷疑有缺陷時。不小于1000 M。采用2500V兆歐表。9避雷器直流1mA電壓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電流1)3年。2)懷疑有缺陷時。1)不低于 GB11032-2000 規定值。2)U1mA實測值與初始值或制造廠 規定值比較,變化不應大于5%。3)0.75U1mA下的泄漏電流不應大 于 50A。1)要記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測量15、電流的導線應使用屏蔽線。2)初始值系指交接試驗或投產試驗時的測量值。3)避雷器懷疑有缺陷時應同時進行交流試驗。10干式電流互感器繞組及末屏的絕緣電阻測試1)6年。2)大修后。3)必要時。一次繞組對地、各二次繞組間及其對地的絕緣電阻與出廠值及歷次數據比較,不應有顯著變化。一般不低于出廠值或初始值的70%。1)采用2500V兆歐表。2)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11干式電流互感器交流耐壓試驗6年。1)一次繞組按出廠值0.8倍進行。2)二次繞組之間及末屏對地的工頻耐壓試驗為2kV,可用2500V兆歐表代替。12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絕緣電阻試驗1)6年。2)大修后。3)必要時。不應低于出廠值或初始值的70%16、。1)采用2500V兆歐表。2)必要時,如:懷疑有絕緣缺陷時。13電磁式電壓互感器交流耐壓試驗6年。1)一次繞組按出廠值0.8倍進行。2)二次繞組之間及末屏對地的工頻耐壓試驗為2kV,可用2500V兆歐表代替。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14電纜外護套絕緣電阻必要時。每千米絕緣電阻值不低于0.5 M。1)采用500V兆歐表。2)對外護套有引出線者進行。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15電纜主絕緣的絕緣電阻1)新做終端或接頭后。2)必要時。每千米大于1000M。采用2500V或5000V兆歐表。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16電纜主絕緣交流耐壓試驗必要時。推薦使用頻率20Hz300Hz諧振耐壓試驗。試驗電17、壓1.6U0;時間5min。1)必要時,如:懷疑電纜有故障時。2) 對于運行年久(如5年以上)的電纜線路,可采用較低的電壓或較短的時間,在考慮電纜線路的運行時間、環境條件、擊穿歷史和試驗目的后,協商確定試驗電壓和時間。必要時,如:懷疑有故障時。17紅外測溫每年1次或以上。按DL/T664-2008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執行。1)用紅外測溫儀。2)發現異常情況時適當增加檢測測試次數。3)結合運行巡視進行。注:上表5、6項目結合二次設備定檢進行。8 工期定額本項作業工作時間為0.51 天/臺,不包括設備停送電及其它因素造成延誤的時間。9 設備主要參數設備主要參數見附錄 A。10 作業流程紅外測溫18、作業流程見圖 1。圖 1 作業流程11 作業項目、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11.1 試驗前準備工作試驗前準備工作見表 4。表 4 試驗前準備工作序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查看現場工作負責人在運行人員帶領下進入工作現場,查看現場安全措施是否滿足工作要求,并辦理許可手續。現場安全措施是否滿足工作要求。工作負責人應在許可人的帶領下檢查工作地點、已拉開的隔離開關、已合上的接地開關等情況。2裝設保護接地線1)工作票許可后,在工作地點兩側裝設保護施工人員安全的接地線。)按線路操作票裝設工作地點保護接地線。1)位置是否正確。2)接地線是否接觸良好。3)裝設順序。1)填寫正確且經審核合格的操作19、票。2)裝設接地線時需一人操作一人監護,監護人員需認真檢查接地線的裝設情況。3現場安全、技 術措施交底各工作組成員列隊,工作負責人宣讀工作票上的工作內容和安全措施,并交待現場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工作任務和安全措施交待是否詳盡、清晰。工作負責人應在工作開始前向 全體工作成員交待清楚工作地點、工作任務、臨時保護接地線的裝設位置, 檢查安全圍欄和標示牌等安全措施,特別注意與臨近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4試驗準備1)搬運儀器、工具、材料等。2)在試驗現場四周裝設試驗專用警示圍欄。3)可靠連接試驗所需接地線。4)檢查試品,應可靠接地。5)抄錄被試設備銘牌。6)記錄現場環境溫度、濕度。試驗測試線、接地線連接可20、靠。嚴格檢查設備及安全措施是否完好,試驗測試線連接是否可靠。5接取試驗電源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源線 架,將電源線從試驗地點引至發電機,接取電源。檢查電源電壓是否過高或斷相。在接取試驗電源前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電壓是否符合試驗要求。6拆除被試設備引線根據需要,用專業工具拆除被試設備的引線。注意作業安全。對照危險點分析內容,采取相應防范措施。11.2 負荷開關導電回路電阻試驗負荷開關導電回路電阻試驗見表 5。表 5 負荷開關導電回路電阻試驗序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擺放回路電阻測試儀,連接測試線將回路電阻測試儀接地端可靠接地,參考試驗結線示意圖,通過專用引線和被試負荷開關連接,電21、壓測量線應在電流輸出線內側。1)接線應正確、連接應牢固、可靠,保證接觸良好。2)防止感應電傷人,損壞試驗設備。3)保證數據準確。1)將被試負荷開關一端接地,減小感應電的影響。2)檢查被試負荷開關應在合閘狀態。3)使用專用測試線,認真檢查測試線的連接。4)必要時用砂紙打磨。5)電壓測試線應靠近開關觸頭。2開始測量,讀取并記錄測量結果啟動測試儀開始測量,待測量值穩定,儀器指示無變化時,記錄測量電阻值。1)注意測試電流輸出值的大小。2)測量值是否穩定。1)測試電流輸出值不小于100A。2)保證足夠的穩定時間。3停止測量停止測量。注意測量回路未放電,或放電不徹底會危及人身安全、損壞測試設備。必須等待測22、試儀顯示已完全放電才能斷開測試回路,進行后續工作。根據相關試驗規程對測試結果進行判斷見表3中要求和說明欄。試驗結線示意圖11.3 絕緣電阻試驗絕緣電阻試驗見表 6。表 6 絕緣電阻試驗序 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擺放兆歐表、兆歐表檢查選擇合適位置,將兆歐表水平放穩,試驗前對兆歐表本身進行檢查。1)兆歐表擺放位置應安全,擺放應水平、穩固。2)兆歐表檢查。1)兆歐表擺放位置應安全、應水平放穩。2)試驗前對兆歐表進行“短路”、“開路”測試檢查。2連接測試線和接地線參考試驗結線示意圖,將兆歐表的接地端與被試品的接地端連接,將帶屏蔽的連接線接到被試品的高壓端(必要時接上屏蔽環)。123、)連接應牢固、可靠。2)防止測試線絕緣不良。3)兆歐表的輸出端不能接錯。1)檢查被試品狀態。2)試驗用的導線應使用絕緣護套線或屏蔽線。3)認真檢查測試線和接地線的連接,檢查兆歐表的輸出端接線。3開始測量,讀取并記錄測量結果啟動兆歐表開始測量,記錄60s 時的測量值。1)保持直流輸出電壓穩定。2)注意讀數時間正確。1)防止絕緣電阻低,導致端電壓降低。2)注意儀表指示測量時間應正確。4停止測量,短路放電并接地停止測量,放電并接地(對帶保護的整流電源型兆歐表,否則應先斷開接至被試品高壓端的 連接線,然后停止測量)。確保已徹底放電,防止充電電荷放電損壞兆歐表、造成人身傷害。注意儀表顯示已放電完畢,才將24、被試品短路接地。根據相關試驗規程對測試結果進行判斷見表3中要求和說明欄。試驗結線示意圖11.4 避雷器直流 1mA 電壓 U1mA 及 0.75U1mA 下的泄漏電流試驗避雷器直流 1mA 電壓 U1mA 及 0.75U1mA 下的泄漏電流試驗,見表 8。表 8 避雷器直流 1mA 電壓 U1mA 及 0.75U1mA 下的泄漏電流試驗序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擺放直流發生器、將儀器接地選擇合適位置將直流發生器 平穩放置,將儀器接地端可靠接地。連接線連接可靠,高壓測試線對地保持足夠距離。測試前檢查接線可靠,確保對地距離足夠。2按相應的試驗方法布置試驗結線參照試驗結線示意圖25、與儀器 使用說明書,通過試驗專用連接線按相應的試驗方法布置試驗結線。防止接線錯誤。1)認真對照結線示意圖檢查。2)高壓引線選用屏蔽線,長度和角度合適,保持與鄰近物體和接地部位有足夠的絕緣距離。3開始測量,讀取并記錄測量結果啟動直流發生器進行測量, 讀取并記錄測量結果。注意升降壓速度 保持勻速。注意升降壓速度保持勻速,避免上升過快電流超量程。4停止測量,斷開直流發生器電源,將試驗回路的高壓端短路放電并接地停止測量,斷開直流發生器電源,短路放電并接地。確保已徹底放電防止設備、人身傷害。使用專用放電棒,將試驗回路高壓端放電,并短路接地,方可進行后續工作。根據相關試驗規程 對測試結果進行判斷見表3中要26、求和說明欄。試驗結線示意圖11.5 交流耐壓試驗交流耐壓試驗見表 9。表 9 交流耐壓試驗序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擺放儀器、接地選擇合適位置將工頻耐壓裝置平穩放置,將接地端可靠接地。1)注意預留高壓引線的走向以及與被試品連接的角度滿足要求。2)注意試驗變壓器和高壓引線與接地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1)儀器放置應安全、平穩,保證預留高壓引線的走向以及與被試品連接的角度滿足要求。2)試驗變壓器和高壓引線與接地體的安全距離足夠。2連接高壓線、測試線和接地線參考試驗結線示意圖,正確連接高壓引線和接地線。1)連接應牢固、可靠。2)防止結線錯誤。3)注意高壓引線與周圍帶電體、接地部位27、距離。1)檢查被試品狀態。2)認真對照結線示意圖檢查。3)高壓引線長度合適,布局合理,保持與鄰近物體有足夠的絕緣距離。3施加試驗電壓1)試驗過程中應觀察儀表變化情況,如試品出現閃絡、冒煙、擊穿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降壓,做好安全措施并進行檢查,根據檢查情況確定重新試驗或終止試驗。2)讀取并記錄測量數據及試驗電壓、加壓時間。1)防止加壓時精神不集中。2)注意選擇正確的試驗電壓,避免損壞被試設備。1)加強全過程監護。2)按要求選擇正確的試驗電壓。4停止測量,斷開電源,將試驗回路的高壓端短路放電并接地停止測量,斷開電源,短路放電并接地。確保已徹底放電,防止設備、人身傷害。使用專用放電棒,將試驗回路高壓端28、放電,并短路接地,方可進行后續工作。根據相關試驗規程對測試結果進行判斷見表3中要求和說明欄。試驗結線示意圖11.6 紅外測溫紅外測溫見表10。表10 紅外測溫試驗序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擺好測試儀測試儀內部溫度校準。1)注意測量數值是否穩定。2)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1)內部溫度校準時,待溫度讀數穩定后方可開始工作。2)環境溫度發生較大變化時,應對儀器重新進行內部溫度校準。2開始測量,讀取并記錄測量數據待測量值穩定,儀器指示無變化時,記錄測量溫度值。1)注意檢測位置。2)注意測量數值是否穩定。3)注意現場記錄數據對測量結果判斷的影響。1)為了準確測溫,應設定幾個不同的部位29、,以確定最佳檢測位置,并做好記錄。2)讀取數值前注意示值變化的情況,穩定后方可記錄。3)記錄被檢設備的實際負荷電流、額定電流、運行電壓,被檢物體溫度及環境的溫度值。3針對性準確檢測發現有異常時,應有針對性地近距離對異常部位和重點被測設備進行準確檢測。1)注意檢測位置。2)注意讀數穩定,記錄的準確性。1)在安全距離允許的條件下,紅外檢測儀器宜盡量靠近被測設備。2)根據相應部位的溫差進行比較分析,讀取準確的數據。4停止測量停止測量,做好現場記錄的清晰整理。1)注意記錄是否完整。2)離開現場時注意安全。1)記錄上要有完整的現場數據、溫度等,檢查清楚方可離開。2)與帶電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要誤碰帶30、電設備。根據相關規程對測量結果進行判斷見表3中要求和說明欄。11.7試驗終結試驗終結見表 12。表 12 試驗終結序號工作內容操作及工藝風險和質量控制點控制措施1檢查試驗結果檢查各項試驗項目、數據是否齊全、數據記錄是否準確,工作負責人及各試驗人員在現場試驗記錄本上簽名確認。2恢復被試設備的引線用專用工具恢復被試設備的 引線。注意作業安全。對照危險點分析內容,采取相應防范措施。3拆除試驗電 源,清理、撤離 現場拆除試驗電源,將儀器、工具、 材料等搬離現場。注意作業安全。對照危險點分析內容,采取相應防范措施。4拆除保護接地線工作完成后拆除工作班裝設的臨時保護接地線。1)拆除順序。2)遺留接地線。131、)拆除接地線時需先拆除導線端后拆接地端。2)工作負責人清點已拆回接地線數量。5結束工作向運行人員辦理工作終結手續,會同運行人員赴現場檢查, 確認已恢復試驗前狀態,已清理工作現場。12 作業中可能出現的主要異常現象及對策作業中可能出現的主要異常現象及對策見表 13。表 13 作業中可能出現的主要異常現象及對策序號工作內容主要異常現象處理對策1測量導電回路電阻測試數據異常。1)采用專用的測試線,檢查測試線的連通是否良好。2)測試線與被試設備的連接要牢固可靠。3)電壓測試夾在電流測試夾的內側。4)用砂紙打磨清理測試夾與被試設備的接觸面。5)操作負荷開關數次,消除接觸電阻影響。6)選用合適的電流檔測量32、,實際輸出電流不小于100A。7)選用另一臺儀器做對比試驗。2絕緣電阻測試測試數據異常。1)采用專用屏蔽型測試線。2)采取清抹、屏蔽等措施,重新測試。3)調整測試線與接地部分的距離。4)判斷是否因濕度造成外絕緣對測量結果影響很大,考慮在濕度相對較小的時段(如午后)進行測量。3交流耐壓試驗試驗過程發生閃絡、放電異 常、擊穿。1)高壓測量引線對地絕緣距離是否足夠,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2)試品內部發生放電,應停止試驗,檢查試驗設備是否損害,檢查試品是否損壞,查找放電點。3)判斷是否因濕度造成,清抹外絕緣,考慮在濕度相對較小的時段(如午后)進行試驗。4)進行第二次耐壓試品仍放電,則試驗不通過。4直流33、1mA電壓U1mA 和75%U1mA下的泄漏電流測試測試數據異常。1)采用專用屏蔽型測試線。2)采取清抹、屏蔽等措施,重新測試。3)判斷是否因濕度造成,清抹外絕緣,考慮在濕度相對較小的時段(如午后)進行試驗。5運行中放電檢測測試數據異常。1)檢查清楚測試線接觸是否良好,儀器接地是否良好。2)檢查無線接收儀器擺放位置及接受信號情況。3)應考慮到電量大小外,還涉及局部放電源的類型、電磁信號的傳播路徑、放電源的位置等。6紅外測溫測試數據異常。1)檢查測試儀器是否正常運作。2)從不同的角度選取測試點,對多個測試點數據進行比較分析。13 作業后的驗收與交接工作組成員在現場試驗記錄上簽名。工作負責人和運行34、人員共同檢查試驗現場,確定已收回全部臨時接地線,被試設備已恢復原狀,工作負責人結束配網第一種工作票。工作負責人向運行人員書面匯報試驗結果,運行人員在書面報告上簽字確認。附錄 10kV 負荷開關柜及組合電器試驗記錄10kV負荷開關柜電流互感器試驗記錄 天氣: 氣溫: 濕度: %單 位 運行編號 試驗日期 額定電壓 kV 試驗性質 銘牌變比 測 試 量 驗 位 項 置 目A相型號 編號 廠家 日期 B相型號 編號 廠家 日期 C相型號 編號 廠家 日期 試驗電壓(kV)試驗時間(S)耐壓前絕緣電阻(MW)耐壓后絕緣電阻(MW)變 比結 果紅外測溫()測試點1測試點2測試點3儀表型號儀表編號備 注結35、 論工作負責人: 記錄人: 試驗人員:10kV負荷開關柜電壓互感器試驗記錄天氣: 氣溫: 濕度: 單 位 運行編號 試驗日期 額定電壓 kV 試驗性質 組別(極性) 測 試 量 驗 位 項 置 目A相型號 編號 廠家 日期 B相型號 編號 廠家 日期 C相型號 編號 廠家 日期 試驗電壓(kV)試驗電壓頻率(HZ)試驗時間(S)耐壓前絕緣電阻(MW)耐壓后絕緣電阻(MW)結 果組別(極性)一次繞組直阻(KW)紅外測溫()測試點1測試點2測試點3測量位置KN(標稱)KAKBKC變 比相差(%)儀表型號儀表編號備 注結 論工作負責人: 記錄人: 試驗人員:10kV負荷開關柜電力電纜試驗記錄天氣: 36、氣溫: 濕度: %單 位 試驗日期 試驗性質 運行編號 型 號 額定電壓 kV 長 度 米 廠 家 電纜頭個數: 戶外: 個 戶內: 個 中間頭: 個試驗位置A-B、C地B-A、C地C-A、B地主絕緣電阻耐壓前(MW)耐壓后(MW)外護套絕緣電阻(MW)交流耐壓試驗電壓(kV)諧振頻率(HZ)泄漏電流(A)試驗時間(min)結 果紅外測溫()測試點1測試點2測試點3相序檢查電纜兩端A-AB-BC-C結 果儀表型號儀表編號備 注結 論工作負責人: 記錄人: 試驗人員:10kV負荷開關柜金屬氧化物避雷器試驗記錄天氣: 氣溫: 濕度: %單 位 運行編號 試驗性質 試驗日期 額定電壓 kV 測 試 37、量 驗 位 項 置 目A 相B 相C 相型號型號型號編號編號編號廠家廠家廠家日期日期日期工頻放電電壓(kV)U1mA(kV)I75%U1mA(mA)絕緣電阻(MW)底座絕緣電阻(MW)紅外測溫()測試點1測試點2測試點3儀表型號儀表編號備注結論工作負責人: 記錄人: 試驗人員: 10kV負荷開關柜負荷開關試驗報告天氣: 氣溫: 濕度: %單 位 運行編號 試驗性質 試驗日期 出廠編號 出廠日期 制造廠名 型 號 額定電壓 kV絕 緣 電 阻 (MW)測量位置耐 壓 前耐 壓 后斷 口相對地斷 口相對地A 相B 相C 相交 流 耐 壓 (分、合閘)導電回路電阻 (mW)測量位置電 壓(kV)時 間(S)結 果A 相B 相C 相 測試位置測試項目合閘線圈分閘線圈合閘接觸器線圈絕緣電阻(MW)直流電阻(W)紅外測溫()測試點1測試點2測試點3儀表型號儀表編號備注結論工作負責人: 記錄人: 試驗人員: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