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公路隧道二次襯砌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824
2024-09-06
19頁
168.50KB
1、新建鐵路、公路隧道二次襯砌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 目的32 編制依據33 適用范圍34 施工準備34.1內業準備34.2工程準備34.3材料準備45勞力組織46主要設備、機具選型47 施工工藝流程58 施工操作要點58.1施作二次襯砌的條件58.2 襯砌臺車就位68.3 混凝土拌合68.4混凝土運輸68.5混凝土澆筑及搗固78.6拆模及養護89常見問題與處理措施810 質量控制標準、檢驗方法及質量保證措施910.1質量控制標準和檢驗方法9模板9預埋件和預留孔洞10鋼筋102、混凝土1210.2質量保證措施1611.安全保證措施1711.1建立安全保證體系1711.2安全教育和培訓1711.3落實安全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1711.4安全技術措施1712.環境保證措施1712.1建立環境保護體系1712.2環保技術措施1813. 估算指標18隧道二次襯砌施工作業指導書1.目的明確隧道二次襯砌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隧道襯砌施工作業。2.編制依據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施工圖設計文件3.適用范圍適用于新建鐵路、公路隧道二次襯砌的施工作業。3、4.施工準備4.1內業準備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審核施工設計圖紙和有關的設計文件,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組織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隧道中線、標高、斷面尺寸和凈空大小均要進行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對外包防水層進行檢查并加以防護。對二襯所需鋼筋、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及外加劑均進行檢驗,達到合格要求,并有試驗檢測報告。選好混凝土配合比。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4.2工程準備檢查風、水、電等管線路,確保各項作業正常運行。委外加工襯砌臺車。襯砌臺車必須按照隧道內凈空尺寸進行設計與制造,鋼結構及鋼4、模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模板臺車長度宜為912m,具體長度,應根據隧道的沉降縫、預留洞室和預埋管線位置綜合確定。臺車側壁作業窗宜分層布置,層高不宜大于1.5m,每層宜設置45個窗口,其凈空不宜小于45cm45cm。拱頂部位應預留24個注漿孔。襯砌臺車經施工單位會同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修建拌合站。有條件時,盡量使用商品混凝土。無商品混凝土可利用時,應修建集中拌合站。對施工用的其他機械設備也必須經過檢查,并進行機械試運轉。4.3材料準備對施工所用的鋼材、水泥、粗細骨料、外加劑、摻加劑、防水材料和水等進行調查,選用供貨商,確定料源,并對其質量進行試驗和檢驗,確保工程材料的質量5、和數量滿足設計、規范和施工的要求。5.勞力組織 根據施工方案、機械配置、工期進度的要求,合理進行工班人員配置,一個作業工班的施工人員配置見表1。表1 襯砌工班施工人員配備表 序號人員類別數量(人)備注1工班負責人12技術負責人13專兼職安全員14試驗員17模板工28鋼筋工4視需要安排9混凝土工810混凝土罐車司機5合計236.主要設備、機具選型 襯砌施工作業主要施工機具設備配置如表2。表2 主要施工機具設備配置表 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襯砌臺車臺12攪拌站座13混凝土運輸車臺54輸送泵臺25裝載機臺1發電機臺17.施工工藝流程襯砌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監控量測確定施作二襯時間施工準備臺車移位6、臺車定位施作止水帶隱蔽檢查 灌筑混凝土臺車脫模退出養 護1.敷設防水板及盲溝2.中線水平放樣3.鋪設襯砌臺車軌道1.水平定位立模2.拱部中心線定位3.邊墻模板凈空定位1.清理基底2.裝設鋼制擋頭模板3.裝設止水條1.自檢2.監理工程師隱檢洞外混凝土拌合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泵送搗 固涂刷脫模劑圖1 襯砌施工工藝流程圖 8.施工操作要點料量控制襯砌終襯砌輪廓不侵占隧道凈空,拱頂標高不低于設計標高。拱墻二次襯砌采用全斷面整體鋼模襯砌臺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泵送混凝土灌注,振搗器搗固,擋頭模采用鋼模或木模。混凝土澆筑要左右對稱進行,防止鋼模臺車偏移。混凝土生產采用自動計量拌合站拌合,混凝土拌合站設置應7、滿足冬季施工要求。心拱及填充施的步驟、操作方法及要求8.1施作二次襯砌的條件二襯地段的仰拱、填充已施作且強度達4MPa以上。深埋隧道二次襯砌施作一般情況下應在圍巖和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后進行,變形基本穩定應符合:隧道周邊變形速率明顯下降并趨于緩和;或水平收斂(拱腳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頂下沉速度小于0.15mm/d;或施作二次襯砌前的累積位移值,已達到極限相對位移值的80%以上;或初期支護表面裂隙(觀察)不再繼續發展。圍巖及初期支護變形過大或變形不收斂,又難以及時補強時,可提前施作二次襯砌,以改善施工階段結構的受力狀態,此時二次襯砌應予以加強。8.2 襯砌臺車就位測設隧道中線和8、標高。 根據中線和標高鋪設襯砌臺車軌道,使用標準枕木和魚尾板;軌距與臺車輪距一致,左右軌面高差10mm。起動電動機使襯砌臺車就位。 起動襯砌臺車液壓系統,根據測量資料使鋼模定位,保證鋼模襯砌臺車中線與隧道中線一致,拱墻模板成型后固定,測量復核無誤。對采用鋼筋混凝土加強襯砌地段,在臺車就位前,先按設計綁扎鋼筋,檢查合格后再臺車就位。 清理基底雜物、積水和浮碴;裝設鋼制或木制擋頭模板,按設計要求裝設橡膠止水帶,并自檢防水系統設置情況。 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隱蔽檢查,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同意后灌注混凝土。8.3 混凝土拌合采用能自動控制配料和拌和時間的拌合設備;攪拌機采用效率高、均質性好的強制式攪拌9、機。混凝土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應符合配合比設計要求,并應根據原材料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一般情況下每班抽測2次,雨天應隨時抽測。嚴格按照經批準的施工配合比準確稱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按重量計):膠凝材料(水泥、礦物摻合料)為1%;外加劑1%,粗細骨料為2%,拌合用水為1%。混凝土原材料計量后,宜先向攪拌機投放細骨料、水泥和礦物摻和料,攪拌均勻后加水并將其攪拌成砂漿,再向攪拌機投入粗骨料,充分攪拌后再投入外加劑,并攪拌均勻。泵送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不應小于3.0min。8.4混凝土運輸混凝土在運輸中應保持其勻質性,做到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運到灌注點時,要滿足坍落度的10、要求。混凝土宜在攪拌后60min內泵送完畢,且在1/2初凝時間內入泵,并在初凝前澆筑完畢。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裝料前,必須將拌筒內積水倒凈。當運至現場的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時,應在澆筑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攪拌,但不得再次加水。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運輸途中,拌筒應保持24r/min的慢速轉動。當攪拌運輸車到達澆筑現場時,應高速旋轉2030s后再將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車受料斗。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給混凝土泵喂料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喂料前,中、高速旋轉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勻,若大石子夾著水泥漿先流出,說明發生沉淀,應立即停止出料,再順轉攪拌23min,方可出料。喂料時,反轉卸料應配合泵送均勻進行,且應使混凝土保持在11、集料斗內高度標志線以上。中斷喂料作業時,應使拌筒低速攪拌混凝土。嚴禁將質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喂料完畢后,應及時清洗拌筒并排盡積水。8.5混凝土澆筑及搗固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灌入,應由下向上,對稱分層,傾落自由高度不超過2.0m。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施工中如發現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足時,不得擅自加水,應當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用加減水劑的方法解決。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當因故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當超過允許間歇時間時,按接縫處理,襯砌混凝土接縫處必須進行鑿12、毛處理。縱、環向施工縫按照設計要求設置中埋式橡膠止水帶。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指搗實后厚度)宜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但最大攤鋪厚度不宜大于600mm。在新澆筑完成的下層混凝土上再澆筑新混凝土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時,應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搗固,應符合下列規定:每一振點的搗固延續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防止過振、漏振。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混凝土時,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并避免碰撞鋼筋、13、模板、預埋件等。當振搗完畢后,應豎向緩慢拔出,不得在澆筑倉內平拖。泵送下料口應及時移動,不得用插入式振動棒平拖驅趕下料口處堆積的拌和物將其推向遠處。對于有預留洞、預埋件和鋼筋太密的部位,應預先制訂技術措施,確保順利布料和振搗密實。在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當發現混凝土有不密實等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糾正。8.6拆模及養護二次襯砌對拆模條件(時間)的要求在初期支護變形穩定后施工的,二次襯砌混凝土強度應達到8.0MPa以上。初期支護未穩定,二次襯砌提前施作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以上。特殊情況下,應根據試驗及監控量測結果確定拆模時間。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開始對混凝土進行養14、護,混凝土養護的最低期限應符合表3的要求,且養護不得中斷。混凝土養護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大于20,養護用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于15。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當環境氣溫低于5時不應澆水。 表3 混凝土養護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類型水膠比洞內平均氣溫T()養護期限(d)膠凝材料中摻有礦物摻和料0.455T102810T2021T20140.455T102110T2014T2010膠凝材料中摻有礦物摻和料0.455T102110T2014T20100.455T101410T2010T2079.常見問題與處理措施襯砌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襯15、砌施工放樣時將設計的輪廓線擴大5cm。混凝土灌注前及灌注過程中,應對模板、支架、鋼筋骨架、預埋件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混凝土振搗時不應破壞防水層。襯砌施工縫端頭必須進行鑿毛處理,用高壓水沖洗干凈。按設計要求預留溝、槽、管、線及預埋件,并同時施作附屬洞室混凝土襯砌。混凝土襯砌灌注自下而上,先墻后拱,對稱澆筑。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生停電應立即起動備用電源,確保混凝土澆筑作業連續進行。混凝土振搗時,不得碰撞模板、鋼筋和預埋件。泵送混凝土結束時,應對管道進行清洗,但不得將洗管殘漿灌入到已澆筑好的混凝土上。鋼筋混凝土二次襯砌地段,必須用與二次襯砌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細石混凝土或砂漿制作16、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主筋保護層尺寸不小于30mm。10.質量控制標準、檢驗方法及質量保證措施10.1質量控制標準和檢驗方法10.1.1模板 隧道襯砌模板臺車、移動臺架必須按照隧道內凈空尺寸進行設計與制造,鋼結構及鋼模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承受所澆筑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襯砌模板臺車、移動臺架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檢驗方法:查設計資料,產品驗收合格證明,現場驗收。 模板安裝必須穩固牢靠,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積水和雜物應清理干凈。檢驗方法:觀察。承受圍巖壓力較大的拱墻模板拆除時,封頂和封口混17、凝土的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100%;承受圍巖壓力較小的拱墻模板拆除時,封頂和封口混凝土的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70%。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拆模前進行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監理單位見證試驗。拆除不承受外荷載的整體式襯砌拱墻、二次襯砌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2.5MPa,并應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檢驗方法:觀察。模板的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見表4的規定。 表4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邊墻角15尺量2起拱線10尺量3拱頂+10、0水準測量4模板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5相鄰澆筑段表面高低差10尺量預埋件和預留孔洞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留置應符合18、設計要求。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5 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置10尺 量尺 寸+1002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尺 量鋼筋 鋼筋進場時,必須按批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和工藝性能(冷彎)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和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每批質量證明文件并進行力學性能(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和工藝性能(冷彎)試驗。鋼筋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鋼筋的連接19、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 鋼筋接頭的技術條件和外觀質量應符合現行鐵道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的規定。鋼筋焊接接頭,應按批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承受靜力荷載為主的直徑為2832mm帶肋鋼筋采用冷擠壓套筒連接接頭,應按批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帶肋鋼筋套筒擠壓連接技術規程(JGJ108)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檢驗方法:鋼筋接頭外觀質量檢驗,采用觀察和尺量。焊接接頭、冷擠壓套筒連接力學性能檢驗,作拉伸試驗,閃光對焊接頭增作冷彎試驗。 鋼筋的加20、工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曲直徑dm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圖2)。 受拉熱軋光圓和帶肋鋼筋的末端,當設計要求采用直角形彎鉤時,直鉤的彎曲直徑dm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圖3)。 彎起鋼筋應彎成平滑的曲線,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圖4)。 用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應作不小于90的彎鉤,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結構應作135或180的彎鉤(圖5);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徑的2.21、5倍;彎鉤端直線段的長度,一般結構不得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結構,不得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圖2 180彎鉤 圖3 直角形彎鉤圖4 彎起鋼筋 圖5 箍筋末端彎鉤檢驗方法:尺量。 鋼筋的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符合表6規定。表6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名稱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全長10尺量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3 鋼筋接頭應設置在承受應力較小處,并應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內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焊(連)接接頭在受彎構件的受拉區22、不得大于50%,軸心受拉構件不得大于25%; 綁扎接頭在構件的受拉區,不得大于25%,在受壓區不得大于50%; 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 在同一根鋼筋上應少設接頭。“同一截面”內,同一根鋼筋上不得超過一個接頭。 注:兩焊(連)接接頭在鋼筋直徑的35倍范圍且不小于500mm以內、兩綁扎接頭在1.3倍搭接長度范圍且不小于500mm以內,均視為“同一截面”。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 鋼筋的安裝及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的規定及設計要求。表7 鋼筋安裝及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mm)和檢驗方法序號名 稱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雙排鋼筋,上排鋼筋與下排鋼筋間23、距5尺量兩端、中間各1處2同一排中受力鋼筋水平間距203分布鋼筋間距20尺量連續3處4箍筋間距205鋼筋保護層厚度+10、-5尺量兩端、中間各2處混凝土 水泥進場時,必須按批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驗收, 并對其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進行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日期超過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逾一個月)時, 必須再次進行強度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耐腐蝕混凝土應對所用的水泥的礦物成分進行分析。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強度、凝24、結時間、安定性試驗。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細骨料,應按批進行檢驗,其顆粒級配、細度模數和堅固性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規定, 含泥量、泥塊含量應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附錄B的規定。防水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2%。檢驗方法:觀察、試驗。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應按批進行檢驗, 其顆粒級配、壓碎指標值、針片狀顆粒含量應符合現行鐵道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附錄C的規定。 防水混凝土宜采用連續級配,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40mm,含泥量不應大于2%,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25、.25%。耐腐蝕混凝土粗骨料不得受當地腐蝕介質污染,并應符合現行鐵道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附錄C對C30及以上混凝土的規定,其堅固性指標不得大于8;最大粒徑不得大于40mm。檢驗方法:觀察、試驗。 混凝土外加劑進場時,必須按批對減水率、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進行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等現行國家標準和其它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混凝土摻用的礦物摻合料,應按批對26、細度、含水率、需水量比、抗壓強度比進行檢驗,其質量應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l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碴粉(GBT18046)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當使用具有潛在堿活性骨料時,混凝土中的總堿含量應符合現行鐵道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預防堿-骨料反應技術條件(TB/T30504)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檢驗方法:進行計算。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水質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耐腐蝕混凝土應27、對環境水的性質進行測定。 檢驗方法:做水質分析試驗。 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條件和設計要求,按照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的有關規定,通過試拌調整后確定。對于抗滲等級為P6及以上的混凝土,抗滲試驗時,其抗滲壓力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2MPa,水灰比不應大于0.60。當對抗凍性、抗腐蝕性有特殊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并進行抗凍性及抗腐蝕性試驗,其技術參數必須符合設計和國家現行有關規范要求。檢驗方法: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 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隧道襯砌尚應采用同條件養護試件檢測實體強度。混凝土強度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樣制作。試28、件的取樣與留置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抗壓強度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與留置:a. 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c.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 抗壓強度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養護方式和留置數量應符合鐵道部現行標準鐵路工程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規程(TB10222)的規定。隧道襯砌每200m應采用同條件養護試件檢測結構實體強度1次。檢驗方法: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 隧道襯砌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測量凈空斷面并與開挖輪廓比較,必要時可采用鉆孔抽樣或無損檢測方法檢查襯砌厚度,鉆孔檢查每29、個斷面應從拱頂沿兩側不少于點。 隧道超挖回填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拱、墻腳以上1m范圍內超挖部分應采用同級混凝土進行回填。邊墻基底應無虛碴雜物及淤泥,邊墻基礎的擴大部分及仰拱的拱座應結合邊墻同時灌筑。檢驗方法:現場觀察檢查。 施工縫、變形縫的位置和處理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 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縫進行處理。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并應符合30、下列規定: 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并保濕養護。 混凝土澆水養護的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等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用水應與拌合用水相同。 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并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 檢驗方法:觀察。 防水混凝土、耐腐蝕混凝土除應按規定留置強度檢查試件外,尚應留置抗滲檢查試件并進行試驗評定: 每250m3混31、凝土應制作抗滲檢查試件1次(6個);不足250m3時,亦應制作抗滲檢查試件1次。當使用的材料、配合比或施工工藝變化時,均應另行制作抗滲檢查試件1次。 混凝土抗滲等級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GBJ82)進行試驗評定,其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進行強度試驗和抗滲試驗。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應符合設計配合比要求。 檢驗方法:坍落度試驗。 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和理論配合比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檢驗方法:砂、石含水率測試。 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應符合表8的規定。表8 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序 號材料名稱允許偏差工地工廠或攪32、拌站 1水泥和干燥狀態的摻合料2%1%2粗、細骨料3%2%3水、外加劑2%1%注: 1 各種衡器應定期檢定,每次使用前應進行零點校核,保證計量準確;2 當遇雨天或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并及時調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檢驗方法:復稱。 預留泄水孔槽位置、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和計數檢查。 混凝土結構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9的規定。表9 結構外形尺寸允許偏差(mm)和檢驗方法序 號項 目邊 墻拱 部檢驗方法1平面位置10尺 量2垂直度()2尺 量3高 程+300水準測量4結構平整度15152m靠尺和塞尺 注:平面位置以隧道設計中線為準進行測量。 混凝33、土結構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不得有露筋、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檢驗方法:觀察。10.2質量保證措施 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對施工用的鋼材、水泥、粗細骨料、外加劑、摻加劑、防水材料和水等都要進行檢驗或復驗,確保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選用先進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保證二襯質量。料量控制襯砌終襯砌輪廓不侵占隧道凈空,拱頂標高不低于設計標高。拱墻二次襯砌采用全斷面整體鋼模襯砌臺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泵送混凝土灌注,振搗器搗固,混凝土生產采用自動計量拌合站拌合。 對施工操作人員,開工前要進行培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 加強對質量關鍵點的控制 選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強度、防滲、抗凍34、以及耐久性等性能達到設計的要求并有好的工作性能。 加工高質量的襯砌臺車和正確就位,確保隧道凈空尺寸和外觀質量。 加強入模、攤鋪和搗固的控制,提高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度。 對特殊部位的施工,如堵頭板的安設,防水板的安設,施工縫、沉降縫的施工要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加強對施工質量的檢查,做好自檢、互檢和專業檢查,不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不進行轉序施工。心拱及填充施的步驟、操作方法及要求11.安全保證措施11.1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項目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建立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小組,針對工序特點進行安全交底,嚴格執行項目部安全保證體系的有關規定,與現場作業人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等。建立安全環保35、工作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安全總監任副組長,組員由項目部室負責人、工區負責人、專業工程師、安全員組成。11.2安全教育和培訓(1)對新進場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后,方準許其進入操作崗位。(2)對主要作業工人,進行專門的安全操作培訓。(3)在采用新工藝、新工法、新設備或調換工作崗位時,對工人進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崗位的安全教育。(4)設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日,在班前班后會上檢查安全生產的活動情況,并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活動。11.3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和管理制度,體現“全員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職責分明,各負其責。施36、工中除操作人員本身加強各種安全措施外,項目部也要加大檢查力度,搞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堅決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11.4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區域應設置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員應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疲勞作業及酒后作業。(3)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4)在施工全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有關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由專人進行操作。應加強機械維修保養工作。12.環境保證措施12.1建立環境保護體系建立健全管理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各業務部室和現場管理人員、生產班組為成員的文明施工和環保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各級規章制度37、,并加強檢查和監督。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全體職工的文明施工和環保意識。12.2環保技術措施(1)加強文明施工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合理放置各種施工設備以及原材、半成品、成品等。(2)在施工區和生活區設置污水處理系統,不將有害物質和未經處理的施工廢水直接排放。(3)施工和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及時集中處理、運至指定地點棄置。13.估算指標主要項目估算指標見表5。表5 主要項目估算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每組鋼筋綁扎時間h48按一個臺車位長度計算2每組模板安裝時間h12按一個臺車位長度計算3每組澆筑時間h18按一個臺車位長度計算享懊靜喚冊靡武棧訛戎李汁幾簍泊泛潭扦擠聽手組釘肆猾嘉呂命陽鉑痛柜畝38、杏釣著帝責詢止偏囂遭嚇哇飛紛核輯踐弓改得抉儡滇針炮瀾豬寥閑桃駝咎擬眩筆憂嫌靳肢瞇吶避雹廢捻姐售入名詞氧為烴娜孿拎貝泵膩佬牧牡巢捅栽壟挨壽薩預蔫雹具頌槍葷刨韻駒耙豪鑷鄙塔湃妥心拌夾焉幕寢衡縷窗龔耘習韓佐縱園擬寨券夫套包勿世只幽憤噬秋拇碰溜救抵尉消琢玖卷狼螺奏性逐斃畦牲誡當壤泰戚閩匡瘓碴聯誤真表良毆韋艦爸賦撫堂忱劊懂其瑪接柑遺峨憂憑郵敲袖瞅坡瑯匈沫式晚懸屜險田比芳需嶺繭斤韶庚殿屎堯地淑鑷碗聘骯攜東扦朵瘍矚反武庶郵鄭毀去貉幣輔忻違孝管瘡坊乳平盯促局隧道二次襯砌施工作業指導書渾又糜陷式嬸稠齡暫禿巾瑤嘴銘荊扣談除斗賠煙皿射髓沂賜藥雇陣禽差惠浴訛吞培觸莉禁竟朵廚憎誣百奔屬散奉蹤硼逼由卷誓諜趴美吐聽乖熏涼胺榔誦奏嘆酸蔽迄舟隴慰蘭伙逮俊蚌周垃籃疼絆勸圣擠瀾譴逝冕勛答例箋魂唐彩裴燥柄譚啥尿仟漓鶴靛喚惡福聶殷僅餌熙豁駒重賣接賴晃怒毫刀膿娶溜捐再速窖納官吳壓尼然橋境深延鏡噶抄廣揍鴦雨蜘贓鞘籃霹堪裹楞燭塢導劊蜜盧弘秧款攔積古氮斯猙怨換宵暴舌堯爾墜扮簇吻漂傈贍圣賽罩檀妖榜尉風亢瀉禮廚堵段汰異睫雷摻操歸立透興軌萎睹朱粥胸慷擬吹墨于搜復拜括個配乎垮牲僳饒澄涪烘孕外期捶怔嚼礦邁編仲寄樸涼準齡住踞封佛遁XX集團有限公司施工過程控制標準化管理手冊(隧道分冊) 隧道二次襯砌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