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A級檢修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834
2024-09-06
12頁
267KB
1、發電廠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A級檢修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范圍32本指導書涉及的資料和圖紙33安全措施34備品備件準備35現場準備及工具46檢修工序及質量標準67檢修記錄88泵試運(品質再鑒定)錯誤!未定義書簽。9不符合項目處理單錯誤!未定義書簽。10完工報告單錯誤!未定義書簽。11質量簽證單錯誤!未定義書簽。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A級檢修作業指導書1 范圍本指導書適用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A級檢修工作。2 本指導書涉及的資料和圖紙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2、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檢修工藝規程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設備技術標準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使用說明書LC550-700I型漿液循環泵安裝說明書及圖紙3 安全措施3.1 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3.2 解體前必須確認動力源已切斷、系統可靠隔絕、泵體放水完畢等安全措施已經執行。3.3 拆開的管路、法蘭等敞口部位要封閉好。3.4 使用大錘時,嚴禁單手操作、3、嚴禁戴手套操作,使用前檢查錘頭的固定情況,防止飛出傷人。3.5 使用電動工器具必須配用漏電保護器。3.6 使用電動工器具必須帶絕緣手套。3.7 檢修現場嚴禁吸煙,一經發現嚴格處理。3.8 檢修時所有工作人員要認真負責,杜絕帶情緒和飲酒后作業。3.9 拆卸軸承時要防止損壞軸承及碰傷軸徑。3.10 回裝時,認真檢查泵內部無任何異物。3.11 每天開工前工作負責人向工作班成員及民工交代安全注意事項,工作結束后,總結當天的安全工作情況。4 備品備件準備序號名稱物資編碼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26.53.55個1氟橡膠2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02.65個1 氟橡膠3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7657個1氟橡膠4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7557個2氟橡膠5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323.55個1氟橡膠6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503.55個2氟橡膠7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3305.3個1氟橡膠8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503.55個2 氟橡膠9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957個2 丁腈橡膠10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877個1 丁腈橡膠11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253.55個1 丁腈橡膠12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3255.3個2丁腈橡膠13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007個1 丁腈橡膠14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3455.3個1 丁腈橡膠15機械密封套1 16四點角接觸球軸承QJ326N2 P5盤1進口17圓5、柱滾子軸承NU226EC3 P5盤2進口18后軸承蓋個1 TH20019前軸承壓蓋個1TH20020托架個1 TH20021支架個1TH20022軸承箱臺123耐磨板個1Cr30A24葉輪個1Cr30A25后泵蓋個1Cr30A26葉輪封蓋個1Cr30A27軸帽墊個1 Cr30A28葉輪螺栓個1 Cr30A29軸根1 45#5 現場準備及工具5.1 現場準備一、材料類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洗油/公斤502.黃油/公斤53.螺栓松動劑/桶104.二硫化鉬噴劑進口桶25.密封膠703、704袋106.膠皮3mm公斤507.塑料布/米208.白布帶/盤29.生料帶/盤410.破布/公斤5011.6、白布/米512.砂布#100張2013.黃銅皮0.10mm公斤1014.黃銅皮0.15mm公斤1015.黃銅皮0.20mm公斤1016.黃銅皮0.50mm公斤1017.不銹鋼皮0.10mm公斤1018.不銹鋼皮0.15mm公斤10二、工具類1.活搬手8把12.活搬手10把13.活搬手12把14.活搬手15把15.梅花搬子1214把16.梅花搬子1417把17.梅花搬子1719把18.梅花搬子2427把19.梅花搬子3032把110.叉口扳手1214把111.叉口扳手1417把112.叉口扳手1719把113.叉口扳手2427把114.叉口扳手3032把115.內六角扳手3-19mm套116.管7、鉗子300mm個117.拔輪器300-500mm個118.撬棍/根219.塞尺300mm把120.套筒扳手/套121.敲擊扳手M30mm個122.敲擊扳手M36mm個123.敲擊扳手M41mm個124.敲擊扳手M46mm個125.銅棒/根226.手錘2磅個127.大錘12磅個128.平口改錐8個229.十字改錐8個230.什錦銼5-7組套131.手拉葫蘆1T、2T臺432.吊帶/根233.鋼絲繩3/8英寸根234.卡環20個235.游標卡尺800mm 0.02mm個136.游標卡尺150mm 0.02mm個137.外徑千分尺0-25mm個138.外徑千分尺150-250mm個139.百分表0-8、10mm塊440.磁力表座200mm個441.V型鐵付15.2 工作準備 在檢修作業現場地面鋪好膠皮,做好作業區的物理隔離。 開工前組織工作成員學習作業文件,對成員進行分工,并進行安全和技術交底,工作組成員開工前組織工作成員學習作業文件,對成員進行分工,并進行安全和技術交底,工作組成員應熟知工作內容及危險點的控制措施,掌握本作業指導書全部內容。動火工作票辦理完畢。W15.3 確認工器具、備品配件、材料準備好,檢驗合格W25.4 辦理相關工作票 檢修負責人與運行人員共同確認工作票安全措施已執行。 檢查驗證工作票、試驗票。 動火工作票辦理完畢。H15.5 作業流程6 檢修工序及質量標準6.1 泵體9、附件拆除 拆除輔助管道、吸入口管道、恒位油盅及儀表,將管線加封加堵。 拆除聯軸器中間節,測量聯軸器與電機之間的間隙并做好記錄。 鎖定機械密封的軸向位置。6.2 泵解體前拉式拆卸 前泵蓋、耐磨板的拆卸:把前泵蓋法蘭上的吊環螺釘緊固并掛吊在起重機械上。用扳手松開與泵體 之間的聯接螺柱,借助于頂起螺釘將前泵蓋頂出,注意要使前泵蓋與耐磨板一起從泵體上脫離。 葉輪的拆卸:拆卸葉輪之前,先依次拆卸葉輪封蓋螺栓、葉輪封蓋、軸帽墊螺栓、軸帽墊,借助于葉輪安裝和拆卸設備,利用葉輪上的拆卸螺紋孔對葉輪進行拆卸。建議冷態拆卸,必要時加熱拆卸。 機械密封的拆卸:拆卸之前先要在套筒凸槽中安裝起定位夾。用安裝測規或者定距10、片檢查機械密封的軸向間隙,用六角型凹頭螺釘 拆卸拼合夾緊環,拆除六角型螺母,用頂起螺絲拆除整個機械密封。 轉子及承載部件的拆卸:用吊環螺釘把泵轉子吊掛在起重裝置,松開托架與支架之間的螺栓,松開 托架與泵體之間的螺柱,用起頂螺釘將托架與轉子部件從泵體上頂出,把泵的轉子水平放置于鋪有橡膠板的安全空曠地帶。注意不得將支架連同拆卸。6.3 泵解體后拉式拆卸 泵轉子及承載部件的拆卸:用吊環螺釘把泵轉子吊掛在起重裝置,松開托架與支架之間的螺栓,松開托架與泵體之間的螺柱,用起頂螺釘將托架與轉子部件(包括葉輪)從泵體上頂出,把泵的轉子水平放置于鋪有橡膠板的安全空曠地帶。注意不得將支架連同拆卸。 葉輪與機封的拆11、卸方式與上面一樣。 后泵蓋的拆卸:將吊環螺釘安裝在后泵蓋上預留的螺紋孔內,用吊環螺釘把后泵蓋吊掛在起重裝置上,松開托架與后泵蓋之間的聯接螺柱,用起頂螺釘將后泵蓋與托架分離。 托架的拆卸:松開托架與軸承箱之間的徑向鎖緊螺栓,松開后軸承端調整桿上的螺母,用扳手反擰夾在托架與軸承箱之間的調整桿螺母將托架與軸承箱分離。如果拆卸困難,可通過托架上的注油孔用高壓油腔往里注油脂。 軸承組件的拆卸:拆除前軸承壓蓋,拆除后軸承壓蓋,拆除鎖緊圓螺母及止動墊圈,將軸從軸承箱中朝后軸承端退出。6.4 各部零件清掃測量修理 清掃葉輪、耐磨板、口壞、各部通流部件污垢。 清掃泵軸、鍵、鎖母、止滑墊、軸承室、螺栓、聯軸器。 12、檢查葉輪是否有裂紋、損壞現象,測量各級葉輪與軸的配合尺寸并記錄。 標準:葉輪與軸的間隙0-0.03mm。 檢查耐磨板、泵殼是否有裂紋、砂眼、汽蝕等缺陷,進行補焊處理。 檢查軸承內、外套圈及滾珠有無裂紋、腐蝕、麻點、重皮等缺陷,檢查珠架磨損情況,用塞尺測量 軸承間隙。標準:新軸承間隙為0.026-0.035mm,最大使用間隙不超過0.15mm。 測量軸承與軸的配合尺。 標準:最大緊力0.012mm,最大間隙0.011mm。 測量軸承外套與軸承座的配合間隙。標準:軸承外套與軸承座的配合間隙0-0.05mm,與端蓋的間隙為0-0.05mm。 測量半聯軸器與軸的配合尺寸。 測量軸的彎曲度,并校正。 標13、準0.03 對合格的零件進行清理以備回裝,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零部件應進行更換。 修鍵及配鍵。標準:鍵裝在軸上無松動感,鍵頂有0.2-0.4mm的間隙。 軸磨損時可進行噴鍍處理和更換,葉輪與耐磨板磨損時更換。 H26.5 泵回裝 相反順序回裝各零部件,注意葉輪與耐磨板的間隙,泵轉子的軸向位移值。 標準:葉輪和耐磨板的密封間隙1.6mm。葉輪的間隙調整3.0mm。 機械密封安裝時,動、靜環密封面是否有刮痕、缺口、微小損傷。 機械密封支座,密封、裝配表面清潔干凈,用白布清理干凈。 檢查所有相關的機械密設備的尺寸,所有的前沿棱角要有正確的的導角。 E-合成橡膠O形密封環和彎管不允許使用礦物油和油脂潤滑14、,腐蝕膠圈。 硅-合成橡膠O形密封環不允許使用硅油和油脂潤滑,腐蝕膠圈。 密封表面不允許使用油或油脂來潤滑。 沿軸滑動密封裝置至合適的位置,均勻地擰緊螺栓,螺母及緊固件,。 完成密封定位后,拆卸定位卡,用手轉動泵軸是否靈活。標準:機械密封壓縮量6-8mm。(機械密封形式為集裝式) 回裝葉輪時將葉輪內孔和軸頸處清潔干凈,鍵槽處清潔干凈,用白布清理干凈。 將軸頸涂抹潤滑油脂,起吊葉輪平穩將葉輪裝到位置,鍵槽對正后將兩個方形鍵用銅棒和木棒輕微打入位置。 將葉輪內孔部位涂抹白色潤滑脂或二硫化鉬潤滑脂并填充滿后,回裝葉輪內壓蓋。 回裝葉輪內壓蓋前將“O”膠圈使用406膠水粘接在內壓蓋凹槽內,防止回裝時“15、O”膠圈脫落。回裝完成后,內部涂抹白色潤滑脂或二硫化鉬潤滑脂并填充滿后,回裝葉輪外壓蓋。 回裝葉輪封堵外壓蓋前將“O”膠圈使用406膠水粘接在內壓蓋凹槽內,防止回裝時“O”膠圈脫落。 連接泵體入口管道短節,相關管線及儀表。 泵與電機找中心。 電機找正: 標準:聯軸器間隙與修前測量數據為準,軸向偏差0.10mm,徑向偏差0.10mm。 連接聯軸器螺絲,安裝聯軸器防護罩。W3 6.6 現場清理 收拾工具、更換下的備件和材料。 標牌指示正確齊全。 清理檢修現場,做好現場衛生。 押回工作票,試泵。W46.7 工作票終結 恢復管道,拆除腳手架。 撤出全部檢修人員,清點人員和工具,辦理工作票終結手續。H316、7 檢修記錄7.1 循環泵檢修記錄序號內容技術標準修前記錄人修后記錄人1.葉輪與軸詳見6.42.軸承間隙詳見6.43.軸彎曲值詳見6.44.葉輪與耐磨板間隙詳見6.55.聯軸器中心值詳見6.57.2 備品備件檢驗記錄序號產品名稱規格檢驗內容檢查記錄檢查人/日期檢查結果合格不合格8 循環泵試運記錄 設備名稱點檢項目標 準記錄時間#機循環泵軸承振動0.06mm軸承溫度徑向小于60推力連接管路及附件泄漏情況無泄漏文明衛生標牌齊全、設備見本色 檢修負責人: 監理: 點檢: 運行人員:注: “”表示垂直方向、“”表示水平方向、“”表示軸向9 設備檢修不符合項目處理單不符合項事實陳述檢修負責人(簽字) 檢17、修單位負責人(簽字):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糾正、預防措施: 返工 返修 讓步接受 報廢設備部點檢員(簽字):日期: 年 月 日 糾正、預防措施意見: 同意 不同意設備部部長(簽字):日期: 年 月 日糾正、預防措施完成情況:檢修負責人(簽字): 日期: 年 月 日糾正和預防措施驗證意見:監理(簽字): 日期: 年 月 日 糾正和預防措施驗證意見:設備部點檢(簽字):日期: 年 月 日10 完工報告單項目名稱檢驗級別A級工作負責人檢修單位一、 計劃檢修時間 年 月 日 時 至 年 月 日 時實際檢修時間 年 月 日 時 至 年 月 日 時二、檢修中進行的主要工作三、檢修中發現并18、消除的主要缺陷四、尚未消除的缺陷及未消缺的原因五、技術記錄情況六、設備變更或改進情況,異動報告和圖紙修改情況七、質量監督點執行情況本項目設置H點 個,W點 個; 檢驗合格的H點 個,W點 個;八、設備和人身安全情況九、主要備品配件、材料消耗記錄名 稱規格型號實耗量備 注十、檢查與檢驗意見檢修工作負責人 合格 不合格簽名: 日期:檢修單位 合格 不合格簽名: 日期:監理監理負責人 合格 不合格簽名: 日期:監理主管 合格 不合格簽名: 日期:業主點檢員 合格 不合格簽名: 日期:專業主管 合格 不合格簽名: 日期: 11 質量簽證單序號工 作 內 容工作負責人自檢檢修單位驗證監理驗證業主驗證驗證點簽字日期驗證點簽字日期驗證點簽字日期驗證點簽字日期1.文件準備W1W12.工器具、備件的準備W2W23.檢修場地的準備、驗證工作票H1H1H1H14.循環泵機件清掃、檢查、測量H2H2H2H25.循環泵回裝W3W36.現場清理、送還工作票W4W47.作業指導書關閉H3H3H3H3